网络“梗”的传播符号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梗”的传播符号学研究

摘要:流行语“梗”是十几年前就出现的对“哏”字的误用,“梗”拥有“好笑、可笑”的基本意义,它使读者从趋向于严肃性的叙述中抽离出来。“梗”作为体现边界的文本同时又将群体凝结成整体,同时“梗”和传统定义之间存在理据性。趣缘群体是“临界大多数”,其促进了“梗”文本在社会中的传播,最后在整合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的整体中来考察“梗”在群体中的意义,“梗”是一种“默契”,因而“梗”的内涵十分丰富。

关键词:“梗”文化;理据性;趣缘群体;传播的“仪式观”

一、“梗”字对“哏”的误用起源

“梗”这个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今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在百度进行综合检索,共找到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通过百度指数检索该词,从其能囊括的最早时刻——2022年1月3日起至2022年6月底7月初,“梗”的检索趋势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特点,并且直到今天,在它超过它的整体日均值1031后,该曲线仍然一直保持在这个平均水平线之上。网上有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梗”,与之相应,解释这些“梗”的意义的行为和网站也已非常常见,如百度之“梗吧”、“小鸡词典”、“萌娘百科”、新浪新闻联合推出的“解梗词典”专栏、“梗百科”等等,“梗”成为了一个类名词,围绕它产生了可称同一个型文本的文化意象。《汉字源流字典》详细记载了“梗”的九个意思,但是今天的“梗”似乎不与其中任何一个字典定义的“梗”相一致。较早公开回应这个问题的是台湾相声演员冯翊纲或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讲师张大春,“‘梗’是从既有的名词误念,误写的结果。‘哏’哪!ㄍㄣˊ,笑话,或形容好笑的人或事……电视公司听写字幕的人员「无知的创造」,我们如今才会经常将该写成「哏」的字,写成了「梗」字”。[1]相声演员郭德纲于2022年8月21日在自己的微博说,“所谓的梗,是哏。哏指的是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动作……讹读成梗。天长日久,梗从港台又带回了内地”。[2]通过百度搜索,最

早是“百度知道”的用户提问,“天堂俊”在2022年2月11日进行了回答,“台湾人说的‘一个梗’,‘梗’是什么意思……‘梗’就是笑点在综艺节目中总是出现这个词”。[3]也有人认为是“一,起源自英文中笑料(gag)一词,因此梗被认为是gag的音译;二,梗与曲艺术语中指代笑料的“哏”一词发音接近,是哏一词的变异”[1][4],但无论如何其基本含义是“哏”,意指“(形)滑稽;有趣”和“(名)滑稽有趣的语言或动作”。为何“「梗」在演化中逐渐与「哏」区别开。一般来说,梗用于流行事物比如动漫、电视剧等,而哏仍只用于相声”。

[5]在此可以提供一种解释,陆宗达认为“六书”之“转注”和“假借”是汉字发展的法则,“转注”意在制造新词新字,而“假借”在于节制汉字的无限制发展,即“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字表示的意义与该字原来所表示的意义是有密切关联的”,[6]这个字新近被赋予的意义与其传统意项之间可以通达,西方理论称之为符号的“理据性(motivation)”。《汉字源流字典》有“梗”更为相关的两个意象,即“梗”“用作‘梗概’,故又引申表示①(事物的)大略情况”和“枝干难动,故又与‘鲠’‘哽’同义,表示②阻塞,妨碍”。就今天“梗”字在使用中的理据性,可用一例子加以说明。“有趣的女人”出自日常校园番《女高中生的虚度日常》,其第一集,“有趣的女人”被在各种场景中重复说了九次,各种不同场景的重复就使得这个词变得滑稽搞笑,成为一个梗。重复可以习得经验,“梗”的重复是能够或者说要求消解掉原本叙事中的严肃性,叙事结构中的剩下某个被称之为“梗”的情节尤其记忆深刻,当回到该事或类似的事情也总绕不过该“梗”被提及,整个叙述就难以在“正经”状况下继续进行下去。犹如碟片“卡碟”,播放至卡顿处,就那几帧画面在重复,“梗”成了叙述进程中的障碍,使那个过程不再“丝滑流畅”。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梗”使读者从叙述所营造的氛围中抽离出来,“从盲从的‘事实’中抽身出来,而使得一些荒谬的意义可能被揭示”。[7]“鬼畜调教”视频,其将情节从源出语境中完全抽离出来,并通过拼接剪

辑和画面重复来“踩点”背景音乐以达到搞笑的目的,这种意义上它们全然讲述的是新的故事。“梗”字,上文的释义②,“是时道路梗涩,人怀危惧,承每遇艰险,处之夷然(《晋书•列传第四十五》)”,总是有某种“不顺畅”的感觉,与“鲠”同义,“如鲠在喉”,鱼刺卡在了喉咙里面。两“梗”通达,流行词语“梗”背后所代表的东西,总是需要一段时间之内的高频率重复,也就好像是挥之不去且可以被反复调笑多次的笑点一样。而以搞笑为首要目的文本使用恰当的“梗”会强化该文本的叙述性,另外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并非是在强调“造字”,这种理据性关联的假设,即“用字者主体精神或主观动机的投射”,[8]出于“听写字幕的人员”工作所需的严谨性,则被认为是合理的。

二、“梗”文本特征与理据性

“梗”字的普遍使用可以是由“听写字幕的人员”“无知的创造”。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的观点意义重大,所谓“任意武断性(arbitrariness)”实际上“都是以集体习惯,或者同样可以说,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9]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SandersPeirce)则称之为“规约符(symbol)”。张大春“以传播媒体的现状推之”,并由于台湾“综艺”而形成一种传统,但是学术研究不仅仅满足于此,它不仅意在说明从来就存在的“纠正”声音为何失效,更要解析这种文化的各种具体特征。首先,“梗”是群体的“梗”,即便这个群体只有两个人。比如向一个同事、朋友等等提起一个笑话,然而该同事没有感受到好笑,此时你可能会或惊讶或奇怪地反应道,“你不知道这个梗?”,意思就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笑点不同,他没有“get到那个点”。“梗”在最低限度上也是两个人之间的“梗”,固定两个人之间的“梗”说于(而不是解释于)第三个人,但是这第三个人并不会产生相似的反应,即他不能感同身受。其次,“梗”是群体“区隔”的标志,解此“梗”的人是“同龄、同辈”,不解的人自然就是“有代沟”,前者是你室友保存的“黑照”,后者如和长辈进行的对话。但是,说是“区隔”似乎并不合适,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