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体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下来就和环境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和他同时代的人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注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简单的幸福。

但是,根据带有霍布斯色彩的弗洛伊德对人类社会的看法,个人的自私欲望的追求会危及其他个人,所以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个体的享乐目标。

儿童时代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冲动的儿童转变为具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人。

成人心理装置中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的冲动和目标引导到社会可接受的文明生活中。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出生后是符合并适应他们所面对的世界的,而不是那么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不同意父亲对“本我”的过分强调,认为应该给予“自我”足够的重视。

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

1939年,Heinz Hartmann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场域”,为自我划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

哈特曼提出自我和本我都是遗传的,都是由先天的“未分化母体”产生的。

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心理功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主问题和自我适应的基本功能。

适应是自我在心理机制上试图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

顺应这一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核心的概念媒介。

在哈特曼之后,许多自我心理学家,如斯皮兹、雅各布森和马勒,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深入描述婴儿自我的发生和发展。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兴盛时,英国的一大批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生物学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并不是指无生命的客体,而是指具有爱、恨、欲等情感的人性客体。

“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语境中使用的。

然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对客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关注远远超过对本能欲望的关注。

他们非常重视并强调了人际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幼儿对外关系经验内化形成内部客体,内部客体又会影响个体对外关系经验;换句话说,幼儿时期形成的内部对象就像内部的“模板”,影响个体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梅兰妮·克莱茵的工作是弗洛伊德理论向客体关系理论过渡的一座桥梁。

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又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看法。

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

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能量的释放,更是为了关系的需要。

这种对本能驱力和客体关系两方面的强调,与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观点显著不同。

在人格的结构问题上,克莱茵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她认为自我在婴儿出生时即已存在,超我也是早在生命之初就被建立起来。

她强调最初的婴儿内部幻想世界的重要性,是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和敌意的既危险又让人焦虑的幻想世界,它来自于婴儿自身的死本能。

婴儿通过不断地运用投射、内射、分裂等机制去控制强烈的需求、恐
惧和焦虑,使自己感到安全,并建立客体关系。

她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儿童心理发展,用偏执-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描述婴儿早期经历的两种基本的精神状态。

克莱茵提出的客体关系理论,既具有创新性一面,但同时又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成分,因而是一种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并启示了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早期,经过了几十年的激烈辩论后,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分裂成三个组群:一组完全接受梅兰妮·克莱茵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革新;一组对传统的弗洛伊德式概念和实践保持忠诚(以安娜·弗洛伊德为首,并发展成弗洛伊德式自我心理学);此外是代表“独立群体”或中间学派的一组,他们发展出不同于克莱茵理论的客体关系理论。

这个中间学派的主要人物包括温尼科特、费尔贝恩、迈克尔·巴林特和约翰·鲍尔比,他们的观点均以克莱茵认为婴儿先天就倾向于人类互动的观点为基础。

不过,他们都不赞同克莱茵对攻击性源自死本能的假设,而提出婴儿先天倾向于和谐互动和非创伤性发展,只是在受到不完善养育的阻碍时才产生攻击性。

温尼科特开展其事业的过程,是先作为儿科医生,然后才成为精神分析师,之后在两个领域的交叉之处开展工作,生命早期的发展与母婴关系自然成为他的关注重点。

他从弗洛伊德与克莱茵那里“借”来,并自行改造和发展了的精神分析思想,是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运用客体关系(母婴关系)的观点解释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

温尼科特无意于像弗洛伊德与克莱茵那样建立庞大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创造了很多掷地有声的概念,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的心理
现实与内心体验。

他对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为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提供了自己的智慧,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即母亲和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促进或阻碍儿童发展的,对人的精神世界及人的发展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包括:刚刚好的母亲、促进性环境、过渡性客体、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游戏与创造性、攻击性与反移情、反社会倾向等等,但它们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费尔贝恩的最大独创性就在于他的客体关系模式是所有客体关系理论中是最纯净、最激进的,被米切尔(Stephen A.Mitchess,1946-2000)称为关系模式的“最纯粹的代表”。

费尔贝恩反对弗洛伊德对于本能和力比多驱力的阐释,他认为力比多不是寻求快乐而是寻求客体的,并因此用现实原则代替了快乐原则。

他批判弗洛伊德理论中潜在的能量与结构分离的观点,提出结构和能量是不可分的。

他认为人格的核心是自我,他所说的自我并非弗洛伊德意义上的自我,而是等同于自身的自我。

费尔贝恩还是最早的内部世界的“制图员”,也是第一个把系统理论的概念应用于精神分析。

费尔贝恩通过对精神分裂人格的研究,以独特的内投、认同和压抑概念为基础,描绘了三结构、六成分的内心世界。

在发展心理学中,费尔贝恩反对心理性欲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母婴关系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首要因素。

他综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论和克莱因的心态观,构想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型。

他提出了两种心态——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其中分裂样心态是最基本的心态。

费尔贝恩将婴儿发展的
首要期从俄狄浦斯期回溯到了口唇期,指出人格的发展是从婴儿依赖向成熟依赖发展的过程。

巴林特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思想也极富创新性。

巴林特首次提出了“原始爱”的理论,他是最早探讨母婴关系的学者之一。

他反对弗洛伊德的原始自恋理论,认为婴儿一出生就立即拥有了一个原始的客体关联,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一种原始客体关系,也就是原始客体爱或原始爱,而自恋和恨都是原始爱的一种继发性现象。

原始爱的生物学基础是母婴之间本能的相互依赖。

后来,巴林特还对原始爱的思想进行了扩展,认为胎儿与母亲子宫内未分化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的融合是最原始的客体关系,所有人类努力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与环境或客体的融合关系。

在原始爱的基础上,巴林特还阐述了两种次级的原始客体关系。

原始客体爱是人类最早的发展阶段,为了应对出生创伤,婴儿在客体关系上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即“亲客体倾向”或“疏客体倾向”发展。

根据巴林特的观点,“在亲客体倾向”中,客体被体验为是友好的、安全的,而客体之间的距离则被体验为是危险的、敌对的;而在“疏客体倾向”中,客体被体验为危险的、敌对的,而客体之间的距离则被体验为友好的、安全的。

这两种客体关系构成了两种性格类型——亲客体倾向人格和疏客体倾向人格的基础。

约翰·鲍尔比记得,他早年在英国精神分析协会时,认为婴儿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的克莱茵观点正占据主导,在一次讨论中,他大不敬地站起来宣称:“然而,坏母亲的确存在。

”——这一刻是他自己独立思想产生的里程碑。

这个简洁的句子堪称旗帜,预示了后克莱茵主义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鲍尔比借助于新的动物行为学和系统论科学,在传统的弗洛伊德观点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提出了一种依恋行为的综合理论,但在当时却不受同事们的欢迎。

客体关系学派最初产生于英国,后来经南美洲传播到北美和世界各地。

其中克恩伯格可能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客体关系理论的拥护者。

他反对将驱力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完全对立的倾向,认为没有驱力理论的客体关系理论是不可能解释严重人格障碍的。

他坚持不懈地试图把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整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整合性客体关系模式。

他使用弗洛伊德的术语,却认为客体先于内驱力,自我是人格结构的中心。

生命最初是没有人格结构的分化的,感知和记忆是初级资源,凭借着感知和记忆,婴儿内化客体关系,成为自我的前身,一直到了俄狄浦斯期,压抑的防御机制才把本我从自我中分离出来,本我才开始存在,同时超我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结构也出现了。

也就是说,克恩伯格认为自我是从人际关系的内化中构建和组织起来的,并且自我先于本我,这与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本我先于自我的观点相反。

克恩伯格这一观点的变化,主要是为了强调自我功能和通过自我功能建立起来的客体关系。

米切尔(Stephen A.Mitchess,1946-2000)是当代精神分析关系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试图寻找一种方法论,将不同的关系模式整合在一起,找到一种可以使传统模式成为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模式;同时,运用这一广泛性的关系模式审视一些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领域,例如,性、幼稚行为和自体等。

米切尔的关系模式摈弃了驱力理论,
而在一种具有广泛性和连续性的框架下聚焦于关系模式。

在这个关系模式中,人不再被视为一种欲望和外在现实不协调并且相互分离的实体单位,而是被视为互动范畴内的人。

在这个范畴内,所有的意义都产生于关系,没有什么东西是天生的。

心理是由关系形态构成的。

人类的真正本质是寻找各种各样的联系,而不管这些联系是为了安全、融合或是愉快、依赖。

人类形成并根植于关系基质和相互作用场,每个人在这个场中努力建立跟他人的联系,维持这种联系或者分化、发展自己。

《本文内容摘自相关书籍,经过适当组合而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