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年随访生存分析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解析

合集下载

WHO2004分级法预测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价值

WHO2004分级法预测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价值

0 4分 级 法 预 测 膀 胱 非 肌 层 浸 润 性 0
皮癌复发 的价值
周辉 良 吕夷松 许 宁 唐松 喜 薛 学义 毛 厚 平 曹林 升 罗义麒
d i1 . 8 0 ji n 1 7 —6 4 2 0 . 1 0 7 o:0 3 7 /.s . 6 44 2 . 0 9 0 . 0 s
5 4 ) 、2 . 2 . 2 和 (5 2 ±9 3 ) 。wH02 0 . 6 ( 2 5 ±74 ) 3. 5 . 2 0 4分级法 中 , 低度 恶性倾 向尿路上皮 乳头
状 瘤( UNL ) 低分 级尿 路上 皮 癌 ( GC 和 高分 级尿路 上 皮癌 ( C) 别 有 1 、 O和 2 例 , P MP 、 L ) HG 分 36 1
[ s at O jci T vlaetevleo HO 2 0 i oo i l lsict ni rdc Abt c r ] bet e oeaut au f v h W 0 4hs l c as i i pe i t g ac fao n —
t g rc re c fn n mu c lriv sv ld e rt eil a c r M eh d A o a f9 a e f i e u rn eo o - sua n a ieba d ru oh l n e . n ac to s tt l 4c sso o
并 随着 癌分化程度的降低 , -7平均 P 均逐 渐增 高。随访 5年 , 4 Ki 6 I 有 3例复发 (5 7 ) 4 . 。单 因素 Ka lnMee 生存分析显示 , -7 p - ir a Ki 平均 P 、 HO17 6 IW 9 3和 w H0 0 4 理分 级均与膀胱癌无复发生 20 病 存 率密切相关( P<0 0 ) 其 中低 、 高 P 各组 间复发率 不 同( . 1, 中、 I P<O 0 ) wHO1 7 .1; 9 3分级 法 中各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邓楠;陈俊星;陈凌武【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0(031)003【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到2008年12月16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所有病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据术后复发率分析影响复发相关因素.[结果]161例中,45例术后复发,术后的总复发率为27.95%.肿瘤分级为G2、G3级患者较G1级患者复发率高;肿瘤分期为T1期患者较Ta期患者复发率高:肿瘤多发患者较肿瘤单发患者复发率高:复发肿瘤患者较初发肿瘤患者复发率高(P<0.05).肿瘤大小、生长部位及术后用不同药物灌注与肿瘤复发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多发以及既往复发情况是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重要因素.【总页数】4页(P406-408,427)【作者】邓楠;陈俊星;陈凌武【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 [J], 孙飞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复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J], 王亮;刘吉文;梁平;杨航;王庆堂;陈卫国;曹文峰;张秉鸿;李沙丹;刘祥丹3.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J], 陈焱;秦自科;周芳坚;韩辉;刘卓炜;李永红;谢毅4.大剂量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J], 万滨;张文圣;邓新喜;李勋钢5.大剂量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复发率的影响 [J], 张卓;张文圣;万滨;卢依刚;李勋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遗传学和预后因素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遗传学和预后因素
在 CS出现 的典 型 遗 传 学改 变 也 可 以存在 于 一 些 I
期肿瘤中有明显的 2 、q tq 1q 失及 5 、0 q 5 、0 、8 缺 p 2q
获得 23 。通 过 检 测 3 94 1例 CS患 者 的 不 同部 位 I
杂合性 丢 失 发现 , 3 、 q 5 、 p 9 、 q 1P 在 p4 、q8 、p 9 、1、 1q 1q 1q和 1q 中 有 较 高 的 杂 合 性 丢 失 3 、4 、 7 8
太 原 市 人 民 医  ̄( 30 1 姚 000 ) 山 西 省 煤 炭 中心 医 院 吴 宏 俊
根据肿 瘤浸 润是 否超过 肌 层 , 以往将 膀 胱 肿瘤
异型 增生 的病例 中 , 示部 分 异型 增生是 CI 提 S的癌
前 病 变[l 7。
分为 “ 表 性 ” pa p 、 I) “ 润 性 ” p 2 浅 (T 、T1CS 和 浸 (T ~
瘤的源头。在一些 多发性膀胱癌的病例 中, 源于 起
原始 多克 隆的肿 瘤通 过选择 和 过度 生长 , 能造 成 可
p 4 之 间仅有轻微遗传 学差异。一些文献报 道 , T)
5 ( 、q 一) 6 ( 常与 肿 瘤 从 p p +)5 ( 和 q 一) T1期 进 展
假单克隆现 象。单克隆的存在/ 缺乏可能对临床治 疗有 影4 1J 1 。 - 3
2 染 色体 异常
非 浸润性 乳 头状低 级 别肿 瘤( T , ~G ) p a G1 2 只
到 p2 T T ~p 4期有关。仅有 少数 文献对非浸润性
高级 别的 癌 前 病 变 (TaG 、 I ) 行 研 究 , 果 p 3CS 进 结 发现 这些 肿瘤 与浸 润性 生长 的肿 瘤相似 , 支持 其 为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王金华【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研究发现,多种膀胱癌分子标志物对膀胱癌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膀胱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具有方便、快捷、高效、无创、敏感性高的特点,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膀胱癌分子标志物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雨后相关分子标志物对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17【总页数】3页(P2344-2346)【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侵润;肿瘤复发局部;肿瘤进展;综述【作者】王金华【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9/10万,病死率为2.53/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

90%的膀胱癌为移行尿路上皮细胞癌,其中15%~30%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临床医生极为重视,多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膀胱全切、全身化疗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另外70%~85%的患者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2],大多恶性程度较低,因此多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再辅以抗肿瘤药物膀胱内灌注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但是,其中少数NMIBC患者的肿瘤临床表现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主要表现为膀胱肿瘤的快速复发,细胞肿瘤分级的增加及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这部分患者初诊时预后判断较为困难,目前多根据肿瘤大小,是否多发及细胞分化程度加以判断,多有判断不准确或误判发生。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现已发现多种肿瘤分子标志物对膀胱癌的预后判断有巨大的潜力。

在现行的研究中,主要是对膀胱癌复发和浸润转移相关肿瘤分子标志物有较多的研究,已发现多种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对判断膀胱癌复发、浸润转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脂肪因子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脂肪因子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脂肪因子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戴翔;王飞;杜依青;宋宇轩;徐涛【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2(54)4【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脂肪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研究的脂肪因子包括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瘦素(leptin,LE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及各脂肪因子的受体(AdipoR1、AdipoR2、LEPR、IL-6R、IL-10RA、IL-10RB)。

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UTUC患者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H-Score评估表达水平,同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并进行随访。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database,GEO)GSE134292数据集中下载UTUC患者“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对比。

采用t检验比较非肌层浸润肿瘤与肌层浸润性肿瘤组间脂肪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队列中患者预后指标的独立预测因素,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选取UTUC患者的组织切片63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AdipoQ(P=0.0036)、AdipoR1(P=0.0065)、LEP(P=0.0077)、IL-10(P=0.0069)、IL-10RA(P=0.0089)在肌层浸润性肿瘤中呈高表达。

同时纳入了GSE134292数据集中的57例UTUC患者,AdipoR1(P=0.0004)、AdipoR2(P=0.0004)、IL-6(P=0.0050)、IL-10(P=0.0017)、IL-10RA(P=0.0081)在肌层浸润性肿瘤中呈高表达。

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年随访生存分析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要点

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年随访生存分析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要点

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372746)
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invasive upper tract urothelial
手术162例,开放手术91例。术后根据2002年
UICC恶性肿瘤TNM分期M o和1973年WHO肿瘤
除标准:①肿瘤已浸润到肌层;②既往有膀胱癌病 史;③临床资料不完整;④失访的患者。
二、研究方法
P=0.039)、合并慢性肾脏病(HR=2.42,95%CI 1.27~4.64,P=0.008)及男性(HR=1.99,95%CI 1.05~3.76,P=0.034)为NMIUTUC患者术后肿瘤 特异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性肿瘤(HR=
months,and during
follow—up,40(15.8%)patients
were
died for
intravesical recurrence.7l'he
factors of
0.039),higher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stage(P=0.008)and male gender(P=0.034),while
urothelial carcinoma(NMIUTUC)and
prognostic
prognostic factors of non-muscle invasive upper tract model for Chinese patients.Methods A
our to
study including 253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NMIUTUC in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热灌注化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_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热灌注化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_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热灌注化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 分析白描1,李涛2,周思辰1,刘颖1,刘玉慧11.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药学部,陕西咸阳712000;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安区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00【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经尿道术后行热灌注化疗(HIVE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 、CNKI 、VIP 及CBM ,检索时间均从建库截止2022年7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收集NMIBC 行HIVEC 治疗的随机对照或临床对照试验,应用Rev-man 5.3、Stata 15.1软件和GeMTC 0.14.3软件进行网状Meta 分析。

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共2815例患者,包含HIVEC 药物有丝裂霉素(HMMC)、吉西他滨(HG)、吡柔比星(HTHP)、表柔比星(HEPI)4种。

网状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不同药物HIVEC 均能改善NMIBC 经尿道术后1年[常规灌注>HEPI>HTHP>HMMC>HG]和2年及以上[常规灌注>HMMC>HTHP>HG]复发率,其中以吉西他滨效果最佳。

在安全性方面,HTHP 、HMMC 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增加,以吉西他滨安全性最好[HTHP>HMMC>常规灌注>HEPI>HG]。

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不同药物HIVEC 治疗均能降低NMIBC 患者的1年和2年及以上肿瘤复发率,以吉西他滨效果最佳。

同时,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HIVEC 后毒副作用随之增加,临床上应谨慎选择。

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本结论仍需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膀胱肿瘤;热灌注化疗;网状Meta 分析【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23)17—2559—08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perthermic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for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a net-work meta-analysis.BAI Miao 1,LI Tao 2,ZHOU Si-chen 1,LIU Ying 1,LIU Yu-hui 1.1.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No.215Hospital of Shaanxi Nuclear Industry,Xianyang 712000,Shaanxi,CHINA;2.Department of Urology,Chang'an District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0,Shaanx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perthermic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HIVEC)for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TUR).Methods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and CBM databases were electronically searched to colle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r 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s of HIVEC after TUR for NMIBC from inception to July 2022.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screened literature,an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evaluated.Then,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RevMan 5.3,Stata 15.1,and GeMTC 0.14.3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27studies involving 2815pa-tients were included,and there were four medicines for HIVEC,including mitomycin,gemcitabine,pirarubicin,work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each medicine could improv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NMIBC at 1yea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epirubicin>pirarubicin>mitomycin>gemcitabine]and 2years [conventional irrigation>mitomycin>pirarubicin>gemcitabine ]after TUR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And gemcitabine had the best effectiveness.In terms of safety,the possibility of adverse events after HIVEC with pirarubicin and mitomycin increased [pirarubicin>mitomycin >conventional irrigation>epirubicin>gemcitabine],and gemcitabine had the lowest adverse events rate.ConclusionCur-rent evidence shows that all the 4medicines for HIVEC coul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NMIBC at 1year and 2years or more,and gemcitabine has the best effectiveness.However,pirarubicin and mitomycin for HIVEC increased the side effects rate,which should be carefully selected in clinical practice.Due to the limited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more high-quality studies are needed to verify the above conclusion.【Key words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Bladder tumor;Hyperthermic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Net-work meta-analysis ·荟萃分析·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3.17.027第一作者:白描(1988—),女,中级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泌尿系肿瘤的药物研究。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化疗现状及进展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化疗现状及进展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化疗现状及进展膀胱癌是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进展程度,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ls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

对前者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不多,而对MIBC患者即使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疗效亦难以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在于手术治疗前机体已经存在微转移灶。

而化疗可以清楚体内微转移灶、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本文就浸润性膀胱癌化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膀胱癌;膀胱肿瘤;化疗膀胱癌是一种泌尿外科常见病的和多发病,是世界范围内第六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按肿瘤的进展程度,膀胱癌分为浸润性膀胱癌和非浸润性膀胱癌。

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盆腔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是标准的治疗方式。

但术后复发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且创伤大,易感染,导致患者难以接受[2]。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盆腔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如肿瘤局限且淋巴结阴性者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但如果发生膀胱壁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后则降至15%~30%。

这是由于肿瘤的高复发性和高转移风险,同时发现远处转移明显多于局部复发,表明肿瘤复发可能与手术前机体已存在微转移灶有关[3,4]。

故在围手术期进行化疗以尽可能清除微转移灶从而控制远处转移、预防复发和改善预后成为治疗的重要一环。

现就浸润性膀胱癌化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1 浸润性膀胱癌的化疗方案对膀胱癌患者的化疗始于20世纪60~70年代,早期多为单一用药,但临床发现单一用药的有效率低,肿瘤临床缓解时间及患者生存时间均不能令人满意,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高,临床可以广泛应用,代表的一线化疗方案为MV AC方案(甲氨蝶呤、长春新碱、阿霉素加顺铂)。

《ESMO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随访实践指南》解读

《ESMO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随访实践指南》解读

《ESMO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随访实践指南》解读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首次发布了《ESMO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随访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于2008年、2010年、2011年分别进行了3次修订。

2014年8月,ESMO进行了第4次修订,并发表在其会刊《肿瘤学年鉴》(Ann Oncol)上。

2014 年版《指南》中,诊治原则针对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包括膀胱鳞癌和腺癌。

现就本版《指南》中的诊治原则及与2011年版相比更新的部分内容与大家逐一分享。

2014年版《指南》全文包括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病理诊断、肿瘤的分期和风险评估、局部或局限性膀胱癌的治疗、进展性和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个性化治疗、随访和远期并发症、注释、利益冲突声明、参考文献,共10部分内容。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2014 年版《指南》第1 部分“发病率”中增加了流行病学,简要介绍了膀胱癌的高发年龄和临床症状的特点。

将2008年欧洲膀胱癌发病率数据更新为2012 年的数据。

2012 年欧洲新发膀胱癌患者151297 例,年龄标准化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17.7例/10万人口,女性膀胱癌发病率为3.5 例/10 万人口。

2012年欧洲膀胱癌患者死亡52395例,年粗死亡率为7.1例/10万。

病理诊断2014年版《指南》第2部分中将2011年版的“诊断”修改为“病理诊断”。

两版病理分类都推荐采用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膀胱癌分类标准。

鉴于1973年WHO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标准的实用性,且应用广泛,2014年版中建议可以分别采用2004 年或1973年WHO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级标准。

肿瘤的分期和风险评估在《指南》第3部分“肿瘤的分期和风险评估”中,两版都强调要仔细完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全血及肾功能检查、膀胱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和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为了解是否有肿瘤超出膀胱或侵及邻近器官必须做双合诊检查。

由于是否伴有原位癌会影响治疗方案及预后,两版都强调当尿细胞学阳性或既往诊断有原位癌时,应对膀胱镜检查时发现略带红色的的区域或有怀疑的区域进行活检或随机活检。

绿激光在泌尿上皮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24-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绿激光在泌尿上皮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24-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24-绿激光在泌尿上皮
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绿激光在泌尿上皮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上)
1、基于激光的膀胱肿瘤手术的优势不包括()
A、所需麻醉少
B、不发生闭孔神经反射
C、学习曲线短
D、可彻底切碎肿瘤[正确答案]
E、可克服传统TURBt的手术盲区
2、钬激光的组织穿透深度是()
A、0.2mm
B、0.4mm[正确答案]
C、0.6mm
D、0.8mm
E、1.0mm
3、绿激光的波长是()
A、235nm
B、532nm[正确答案]
C、1940nm
D、2010nm
E、2100nm
4、关于新型KTP激光,叙述错误的是()
A、极易被血红蛋白吸收
B、能实现对病灶的选择性准确切除
C、可防止术后组织水肿、坏死及腐肉形成
D、可避免“组织飞溅”效应
E、组织穿透深度为0.4mm,凝固层深度为0.8mm[正确答案]。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子分型的价值与研究现状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子分型的价值与研究现状

・综 述・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子分型的价值与研究现状蒋凡,贺大林,吴开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61)摘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是一种复杂的膀胱癌,其生物学及临床特征具有可变性与不可预测性,对于泌尿外科 医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已较完善,在指导医生判断患者预后和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策略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NMIBC 的分子分型研究仍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

本文结合最新的文献报道,对高危NMIBC 的价值和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评述,以指导泌尿外科医生更好地判断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继而为患者制定最DOI :10. 3969/j. issn. 1009-8291. 2021. 02. 021恰当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子分型;高危;复发;进展中图分类号:R737. 14文献标志码:R 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 )是泌尿系统中仅次 于前列腺癌之后第2位的常见肿瘤,在各种肿瘤中,其发病率居第11名。

全世界范围内,男性膀胱癌年 龄标准化发病率为9. 0/(10万人•年),女性为2. 2/$0万人•年)卩2。

初诊的膀胱癌中,75%为非肌层(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 ,NMIBC ),包括 Ta.CIS.T1 期。

对于 NMIBC 患者,通常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辅助灌注治 疗3 ,然而50%〜70%的患者会复发,10%〜15%的患者会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 MIBC )。

在NMIBC 中,T1HG 或T1G3膀胱癌是最复杂的一种,其临床特征、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是可变且 不可预测的,目前尚无明确的标准来判断和区分这种 高危NMIBC 复发和进展的风险,对泌尿外科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

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

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董滢;卜小斌;李强【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currence of non-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non-myometrial invasive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 who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April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urgery, and the patient himself or his family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 letters, visits, outpatient, fol-low-up at bladder irrigation drugs. The main follow-up content were as followes:whether recurrence, recurrence time, whether the regular medication, re-hospitalization situation, and so on. The patients were all followed up for 12 months to a deadline of April 2017. According to the data, the variables of the relevant risk factors were selected and the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currence of non-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40.0% (36/90) and the average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time was 19.73 month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tumor size, tumor staging, grading, post-operative perfusion and previous recurrence of patients were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umor recurrenc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e number of tumors, tumor stage, tumor grade, postoperative perfusion, previous recurrence of patients were tumor recurrence-related risk factors. The effect of patient's gender, tumordiameter, site of existence, and perfusion drug type on tumor recurrence were not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ce of non-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 are the number of tumors, tumor stage, tumor grade, postopera-tive perfusion and previous recurrence.%目的研究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共9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本人或家属通过电话、书信、走访、门诊、膀胱灌注药物同时随访等方式进行随访,主要随访内容有:是否复发、复发时间、是否按时规律用药、再次住院情况等.随访12个月,随访截止时间为2017年4月.根据资料查找,选定相关危险因素的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与Cox回归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与临床意义.结果 90例患者中共36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情况,总复发率为40.0%,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9.73个月;单因素中患者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分期、分级、术后灌注方式与以往复发情况,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显示肿瘤数目、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术后灌注方式、以往复发情况是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而患者性别、肿瘤直径、存在部位、灌注药物种类对肿瘤复发影响效果均不明显(P>0.05).结论肿瘤数目、肿瘤分期、分级、术后灌注方式与以往复发情况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7(028)022【总页数】3页(P3661-3663)【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细胞癌;复发【作者】董滢;卜小斌;李强【作者单位】榆林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陕西榆林 719000;榆林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陕西榆林 719000;榆林市第二医院病理科,陕西榆林 7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5膀胱癌是一种发生于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第一的癌症,在西方发病率也仅次于前列腺癌[1]。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进展预后的研究进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进展预后的研究进展
些畸变通过 F I S H、 微 卫 星分 析 试 验 、 S N P及 C G H 检测 到 。在
感性可达到 8 3 %, 而这些基 因的超 甲基化在健康者的尿样本 中是检测不 到的。
3 .m i — RNA
膀胱癌早期经常可 以检测到 9 p 2 1 缺失l 5 l 。 微卫星检验用于研 究 尿脱落细胞杂 合子等位 基 因的不 稳定或 缺失( L O H) 已作


综 述

非肌 层浸 润 性膀 胱癌 复 发 、 进展 预 后 的研 究进 展
黄 洁 夫
尿 路上皮癌 是泌尿 生殖系统 常见 的恶性 肿瘤 , 新发 患 者约 7 0 %~ 8 0 %为 非 肌 层 浸 润 膀 胱 癌 ( n o n — m u s c l e — i n v a s i v e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 N M I B C ) 。现在最关注 的问题是肿瘤复发和向 高级别高分期 进展的预测 ,这决定患者术后药物灌注治疗 、 膀胱 镜监 测 频次 及是 否采 取更 积极 的治疗 措施 的选 择 。 近几年针对膀胱癌术后复发进展 预测的分子研究进展 可归纳为 3个层面 : ( 1 ) 染色体的畸变 : 包括染色体 的数量和
2 . 表观遗传学方面 许多抑癌基 因具有 C P G岛, C P G岛是基 因启动子所在 区 域, 当它 的 5 ’ 端胞嘧啶被 甲基化后导致转录失活 , 基因组不 稳定 ,其在肿瘤 的预后 中起 重要作用 。如 : L i n等 [ t z l 发现 R A S S F 1 A是一敏感 的 甲基化相关基因 ( 敏感性达 6 5 %) , 与
p 1 6 、 E . c a d h e i f n 、 p 1 4联 合 检 测 对 膀 胱 癌术 后 复 发早 期 监 测 敏

晚期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晚期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21 Vo1.21 No.1116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晚期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菅天琦1,刘致中2(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0 引言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ncer ,UC )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近50万人被确诊为UC [1]。

UC 包括肾盂、输尿管和膀胱恶性肿瘤,但90%以上的UC 发生在下尿路,主要以膀胱尿路上皮癌为主。

大约有70%~75%的患者在确诊时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超过25%的患者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已有远处转移的膀胱癌[2]。

晚期或mUC 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差,其中位生存期约为15个月[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已经成为mUC 的标准治疗方案。

但对于那些体力状况评分较高、肾脏功能较差、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并不能使用基于顺铂的联合化疗。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后mUC 的可选择治疗方案。

随着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进一步认识,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范围已经大大拓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多种肿瘤的疗效已经逐步得到认可。

免疫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宿主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消除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包括通过外源性细胞因子来增强免疫反应,接种肿瘤相关的抗原疫苗,以及激活免疫检查点分子表面蛋白上的靶向抗体等。

目前普遍认为,阻断PD-1/PD-L1通路,成功获得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必要条件是重新激活并克隆、增殖肿瘤微环境中的抗原刺激过的T 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成功加工、呈递肿瘤相关抗原肽,并经MHC I/II 分子途径将抗原肽/MHC-复合物呈递给CD8+T 细胞。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cn e i u op a. hyw r f l e padteaa s f eurnert w spr r d 【 eut】F r —v fh s 6 acr norhsi 1T e ee oo du n nl i o cr c e a e o t lw h ys r e a f me . R sl s o yf eo ee1 1 ti t
c mp r d t h s t o i r u r o a e o t o e wi s l a y t mo r r r c re c o a e t h s t rma u r h d ge tr a i t h a p o e u n e c mp r d o o e wi p e i t h i r t mo a r a e y
【 结论】肿瘤分级、 分期、 肿瘤多发以及既往复发情况是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复发 :影响 因素
中 图 分 类 号 :R 3 . 7 71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5 4 2 1 )300 —3 6 23 5 ( 00 0 .4 60
第3卷 1
21 0 0年
第 3期
5月
中山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J U N LO U A —E NV R IY ME IA CE C S O R A FS N Y TS N U I E ST ( D C LS I N E )
V l 1 No3 o- 3 .
Ma 2 0 v 01
p t n s h d t mo e u r n e, t e t tlr c r n e rt a 7 9 % . P t n s w o e t mo r d r 2 o o a e o ai t a u r r c re c e h oa e u r c a e w s 2 .5 e ai t h s u r ga e we e G r G3 c mp r d t e

尿路上皮癌之病例诊断

尿路上皮癌之病例诊断

Case 4

临床病史:患者女性,68岁,“排肉眼血尿血块5 天”入院,伴血块增多、左臀部疼痛及双下肢水肿。 入院后急查血常规:WBC:10.91×109/L,RBC: 2.26×1012/L,Hb:59g/L。后给予导尿引流,发现血 液从阴道流出,请妇科医生会诊,妇检见阴道左侧 壁菜花状占位,取活检送病理。 大体检查:灰白碎组织一堆,1.2×1×0.2cm.
尿路上皮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non-invasive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invasive

Case 1





临床病史:患者男性,39岁,因体检发现“膀胱占位一天” 入院,无明显肉眼血尿,无腹痛等症状。 B超“膀胱占位”。 CT提示:膀胱右后壁占位,考虑膀胱癌。 手术所见:膀胱右后壁可见一菜花状肿物14mm×8mm,位 于右输尿管口外侧约2cm,带蒂,基底较宽,余粘膜未见明 显异常。 大体检查:送检1×0.7×0.7cm菜花样肿物一个,灰白色。
×20
×20
×20
病理形态特点
组织学:肿瘤由纤细的乳头构成,乳头多分 支,几乎见不到融合,细胞层次<8层或>8 层。 细胞学:细胞有异型,胞核极向有一定程度 紊乱,大小、形态不一,染色质增粗,多数 细胞核仁不明显,少数细胞可见核仁,核分 裂少见。

您的诊断?


(膀胱)非浸润性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10
×20
×20
组织学结构特点
瘤细胞在纤维间质中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 排列成腺管状,部分腺管背靠背,甚至融合, 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易见。
您的诊断?



(膀胱颈、膀胱前壁)腺癌。 注:建议做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来源, 及结合临床影像学等资料,需排除肠道等 部位转移后,再考虑肿瘤原发于膀胱。

《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随访及预后评估更新要点
强调了定期随访在尿路上皮癌患者管理中的重 要性,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和随访方式等 方面的规范。
更新了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包括生存率、无 瘤生存率、生活质量评估等,为尿路上皮癌患 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更多依据。
介绍了新型预后评估工具在尿路上皮癌患者中 的应用,如生物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提高了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探索新型联合治疗方案
目前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这些治疗手段之间的联合应用 ,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注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样重要。未来将进一步关注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优化治 疗方案和提供心理支持等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
03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行根治
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局部进展期尿路上皮癌治疗方案
新辅助化疗
对于局部进展期尿路上皮癌,可在手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以缩小 肿瘤、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根治性手术
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尿路上皮癌,应行根治性手术,包括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等。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放疗期间保持膀胱充盈,减少放疗对膀胱 的损伤。
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 调整化疗方案。
消化道反应
骨髓抑制
应用止吐、止泻等药物,调整饮食结构, 减轻消化道不适。
定期监测血常规,及时应用升白药物,预防 感染。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应对策略
01
皮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必 要时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探究减瘤手术对合并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探究减瘤手术对合并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探究减瘤手术对合并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赵昱;张荣杰;陈元浩;李高;矫宾宾;张鑫【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5)2【摘要】目的探究减瘤手术对合并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筛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SEER数据库中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行减瘤手术分为减瘤手术组和未做减瘤手术组,比较组间基线差异。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生存有关的预后影响因素。

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各组的生存情况。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38例,减瘤手术者157例,未做减瘤手术者81例,总体基线较为平稳。

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减瘤手术、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肝转移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风险因素;减瘤手术和化疗是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al survival,CSS)的独立风险因素。

Kaplan-Meier曲线显示:年龄、减瘤手术、化疗、肝转移与OS密切相关;减瘤手术、化疗、肝转移与CSS密切相关。

结论对于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减瘤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瘤手术、化疗、肝转移是总生存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减瘤手术和化疗是疾病相关生存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总页数】8页(P340-347)【作者】赵昱;张荣杰;陈元浩;李高;矫宾宾;张鑫【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相关文献】1.T2N0M0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单中心235例患者回顾性研究2.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早期(≤1年)出现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3.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的预后因素分析4.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史或合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对行根治手术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上海仁济医院10年资料总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nths,and during
follow—up,40(15.8%)patients
were
died for
intravesical recurrence.7l'he
factors of
0.039),higher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stage(P=0.008)and male gender(P=0.034),while
收治并随访5年以上的NMIUTUC患者的临床病理 资料进行生存分析,探讨与其预后相关的因素,并构
建适合中国人群NMIUTUC的预后模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CSS和BRFS的
独立预后因子,根据选出的独立预后因子构建预测
患者3年和5年CSS的列线图模型M。J。列线图的
Department
of
Urology,Peking Unwersity First Hospital,Institute
Zhenpeng,Gnan Bao,m Zh括ong,Li Xuesong,Zhou LiqurL of Urology of Peking Unwersity,National
cm am
c,采用bootstrap法重复取样200次计算得出。最 后绘制校准图比较模型预测和实际观察的患者3年 和5年CSS。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组253例,术后随访4~151个月,中位随访
时间55个月。40例(15.8%)死于肿瘤,84例 (33.2%)出现膀胱肿瘤复发。3年和5年CSS分别 为91.5%和86.1%,手术途径(P=0.151)和手术 方式(P=0.949)对CSS无影响。术后至膀胱复发 的时间间隔为2~127个月,中位时间39个月。1 年和3年BRFS分别为87.3%和74.3%,手术途径 (P=0.533)和手术方式(P=0.386)对BRFS无影 响。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HR= 3.54,95%C11.97~12.95,P=0.046)、原发灶位于 肾盂(HR=0.51,95%C1 0.25—0.91,P=0.044)、 合并同侧肾积水(HR=2.05,95%CI
invasive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NMIUTUC)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其相关预后因素,并构建基于中国人群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53例NMIUTU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男 100例,女153例。年龄25~90岁,平均67岁。肾盂癌127例,输尿管癌126例。多发肿瘤65例,单 发肿瘤188例。肿瘤长径>5 am者237例,≤5 ClTI者16例。乳头状肿瘤243例,非乳头状肿瘤 10例。合并同侧肾积水147例。淋巴结转移6例。行腹腔镜手术162例,开放手术91例。行肾输尿 管全长切除术244例,输尿管部分切除术9例。结果本组253例随访4~151个月,中位时间55个 月。40例(15.8%)死于肿瘤,84例(33.2%)出现膀胱复发。淋巴结转移(尸=0.046),原发灶位于肾 盂(P=0.044),合并同侧肾积水(P=0.039),合并慢性肾脏病(P=0.008)和男性(P=0.034)为 NMIUTUC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多发(P=0.018),合并同侧肾积水 (P=0.035)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膀胱复发。构建的用于预测NMlU 7FUC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 的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2。结论NMIUTUC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良好,膀胱复发率 与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相当,且复发较晚。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位于。肾盂、合并同侧肾积水、 合并慢性肾脏病和男性为术后肿瘤特异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多发、合并同侧肾积水的患者 更易膀胱复发。
除标准:①肿瘤已浸润到肌层;②既往有膀胱癌病 史;③临床资料不完整;④失访的患者。
二、研究方法
P=0.039)、合并慢性肾脏病(HR=2.42,95%CI 1.27~4.64,P=0.008)及男性(HR=1.99,95%CI 1.05~3.76,P=0.034)为NMIUTUC患者术后肿瘤 特异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性肿瘤(HR=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生存分析;预后因素;列线图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746)
’nle prognostic factors and predictive model of non-muscle invasive upper tract urotheHal carcinoma: a survival analysis based On follow up over 5 years尉昭Yunchao,Xiong Gengyan,Fang Dong,Zhang Lei,Zhang Zheng,Cai Lin,Liu Jin,Cao
tract
瘤复发为终点指标,分析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
(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膀胱无复发生存率 (bladder 后因素。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CSS和 BRFS由Kaplan.Meier法计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
recurrence.free
urothelial carcinoma(NMIUTUC)and
prognostic
prognostic factors of non-muscle invasive upper tract model for Chinese patients.Methods A
our to
study including 253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NMIUTUC in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 者能够在UTUC尚未浸润深层组织时即被诊断,然 而关于这种早期的UTUC在治疗方式、术后生存和 预后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还非常缺乏‘2引。本 研究旨在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我院
survival,BRFS)及其相关预
万方数据
虫堡婆星处型苤查!Q!!生!旦筮!!鲞笠!塑鱼!也』堕翌!:丛!望!!!!!:!!!:!!,盟!:!
and male gender
or
stag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more
tract
with
cancer-specific
mortality,while
recurrence.
1.01~4.21,
16例(6.3%),≤5
237例(93.7%)。乳头状肿瘤243例(96.o%),
非乳头状肿瘤10例(4.0%)。肿瘤分级:G1级19 例(7.5%),G2级193例(76.3%),G3级4l例
(16.2%)。6例(2.4%)有淋巴结转移。慢性肾脏 病分期:I期18例(7.1%),Ⅱ期76例(30.0%), Ⅲ期112例(44.3%),Ⅳ期19例(7.5%),V期28 例(11.1%)。147例(58.1%)合并同侧肾积水。排
or ipsilateral hydronephrosis more likely developed intravesical recurrence. better cancer—specific survival.t}le intravesical recurrence was equivalent to UTUC but later.Lymph nodes metastasis,main tumor 10cate in pelvis,ipsilateral hydronephrosis,CKD
・190・
生丝鳖屋处型苤盍垫!!生!旦箍!!鲞筮!塑鱼!也』旦丝:丛堂!!Q!!:y尘:!!:№:!
.临床研究.
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年随访 生存分析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邢云超
熊耕砚方东
张雷张争蔡林刘瑾Fra bibliotek曹振朋
关豹
何志嵩
李学松周利群
【摘要】 目的分析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hospital and received December of 2013.Of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or partial ureterectomy during January of 2000
all the 253 patients,100 were male and 153 were female,average age was 67(range:25-90),244 received RNU and 9 received partial ureterectomy.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55(range:4一15 1)
patients
with muhifocality tumor NMIUTUC has

Conclusion
DOI:10.3760/cma.j.issn.1000_6702.2016.03.007
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国家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研究中心 通信作者:周利群,Email:zhouliqunmail@sina.con
Urologicat Cancer Center。Be啦ng lO0034。China Corresponding auth07:Zhou Liqun,EmaiZ:zhoulqmail@sina.com
【Abstract】
retrospectiv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nstru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