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西湖的雪景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四专题 自读课文 西湖的雪景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四专题 自读课文 西湖的雪景 Word版含答案

自读课文西湖的雪景一、字音辨读1.拂袂.(m èi ) 2.芳馨.(x īn ) 3.霁.雪(j ì) 4.策蹇.(ji ǎn ) 5.西泠.(l ín ɡ) 6.密迩.(ěr ) 7.雾凇.(s ōn ɡ) 8.沆砀..(h àn ɡ d àn ɡ) 9.欹.倒(q ī) 10.繁遽.(j ù) 11.近瞰.(k àn ) 12.灞.桥(b à) 二、字形辨识1.⎩⎪⎨⎪⎧ 拂m èi (袂)口ju é(诀)ku ài (快)速2.⎩⎪⎨⎪⎧ 策ji ǎn (蹇)山zh ài (寨)张qi ān (骞)3.⎩⎪⎨⎪⎧ 西l ín ɡ(泠)寒l ěn ɡ(冷)l ín ɡ(聆)听 4.⎩⎪⎨⎪⎧ 点zhu ì(缀)拾du ō(掇)chu ò(啜)泣三、词语辨析体验·体味辨析⎩⎪⎨⎪⎧ 体验:着重指在实践中体会、了解。

对象是生活、现实等。

体味:着重指玩味,即细心地体会。

对象常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例句⎩⎪⎨⎪⎧①高深父先生曾告诉过我们:“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意……揽景会心,便得真趣。

”这是前人深于体验的话。

②这些作品是袁晖先生多年艺术创作的硕果,同时也是他体味人生、与自然交流的絮语。

四、熟语释义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非常舒畅自然。

一、走近作者钟敬文(1903—2002),广东海丰人,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

少年聪颖勤奋,爱好诗文。

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任教,1927年起在中山大学工作,与顾颉刚等组织了民俗学会,从事编辑了《民间文艺》和《民俗》等刊物。

1928年在浙江大学工作,1934年到日本进行民俗学研究,1936年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49年在香港的达德学院任教。

中国历代散文一百篇

中国历代散文一百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历代散文一百篇篇一:阅读100篇散文阅读100篇散文1、谢冕《永远的校园》2周粲《满天的风筝》3、刘长春《山水境界》4、周国平《爱》5、林希《石缝间的生命》6、季羡林《清塘荷韵》7、刘湛秋《雨的四季》8黄秋耘《丁香花下》9张守仁《林中速写》10郭保林《我寄情思与明月》11李广田《花潮》12川端康成《我的伊豆》13布封《天鹅》14钟敬文《西湖的雪景》15吴伯箫《我还没有见过长城》16周涛《巩乃斯的马》17柯灵《龙年谈龙》18刘再复《读沧海》19郭风《妈祖》20韩静霆《黑土地》21铁凝《河之女》22刘成章《安塞腰鼓.23张承志《清洁的精神》24王英琦《大唐的太阳,你沉沦了吗?》25韩小蕙《有话对你说》26雷达《依奇科里克》27李元洛《汨罗河之祭》28林非《浩气长存》29张立勤《痛苦的飘落》30王开林《入世之惑》31苇岸《大地上的事情》32陈小奇《生命断想》33苏童《三棵树》34林清玄《雪中芭蕉》35刘春山《雁荡无荡》36徐志摩《想飞》37董桥《满抽屉的寂寞》38《字缘》39《说品味》40余秋雨《莫高窟》41《书海茫茫》42《苏东坡突围》43《遥远的绝响》44高洪波《书斋》45《古玩》46丰子恺《山中避雨》47《湖畔夜饮》48林语堂《文章五味》49孙福熙《红海上的一幕》50沈从文《生命》51梁实秋《旧》52李霁野《花鸟昆虫创造的奇境》53施蛰存《蝉与蚁》54柯灵《失群的红叶》55谢冰莹《爱晚亭》56秦牧《榕树的美髯》57何为《佳茗似佳人》58袁鹰《枫叶如丹》59席慕容《写给生命》60《写给幸福》61《悲欢之歌》62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63《牡丹的拒绝》64《沙之聚》65《瞬间与永恒》66毕淑敏《造心》67刘元举《悟沙》68素素《湖觞》69宗璞《秋韵》70王宗仁《藏羚羊跪拜》71冯骥才《白发》72《水墨文字》73王充闾《清风白水》74《细鱼梦回》75李敖《红玫瑰》76余光中《沙田山居》77《听听那冷雨》78郭秋良《山庄湖色》79郑云云《香山看叶》80《雨打芭蕉》81《说竹》82马莉《衣裳的气息》83王剑冰《绝版的庄周》84徐迅《临窗梧桐》85张清华《梦巴黎》86迟子建《假如鱼也生有翅膀》87孙继泉《季节深处》88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89郭春燕《人淡如菊》90祝勇《午门外》91《不需注释的生命》92张炜《绿色遥想》93《北国的安逸》94熊育群《仙居》95彭程《快乐墓地》96楚楚《洞箫》97高维生《二胡》98叶圣陶《门》99王兆胜《高山积雪》100章武《北京的色彩》篇二:100篇散文100篇散文1谢冕《永远的校园》2周粲《满天的风筝》3刘长春《山水境界》4周国平《爱》5林希《石缝间的生命》6季羡林《清塘荷韵》7刘湛秋《雨的四季》8黄秋耘《丁香花下》9张守仁《林中速写》10郭保林《我寄情思与明月》11李广田《花潮》12川端康成《我的伊豆》13布封《天鹅》14钟敬文《西湖的雪景》15吴伯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16周涛《巩乃斯的马》17柯灵《龙年谈龙》18刘再复《读沧海》19郭风《妈祖》20韩静霆《黑土地》21铁凝《河之女》22刘成章《安塞腰鼓》23张承志《清洁的精神》24王英琦《大唐的太阳,你沉沦了吗?》25韩小惠《有话对你说》26雷达《依奇克里克》27李元洛《汨罗江之祭》林非《浩气长存》29张立勤《痛苦的飘落》30王开林《入世之惑》31苇岸《大地上的事情》32陈小奇《生命断想》33苏童《三棵树》34林清玄《雪中芭蕉》35刘春山《雁荡无荡》36徐志摩《想飞》37董桥《满抽屉的寂寞》38《字缘》39《说品味》40余秋雨《莫高窟》41《书海茫茫》42《苏东波突围》43《遥远的绝响》44高洪波《书斋》45《古玩》46丰子恺《山中避雨》47《湖畔夜饮》48林语堂《文章五味》49孙福熙《红海上的一幕》50沈从文《生命》51梁实秋《旧》52李霁野《花鸟昆虫创造的奇境》53施蛰存《蝉与蚁》54柯灵《失群的红叶》55谢冰莹《爱晚亭》56秦牧《榕树的美髯》57何为《佳茗似佳人》58袁鹰《枫叶如丹》59席慕容《写给生命》60《写给幸福》61《悲欢之歌》62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63《牡丹的拒绝》64《沙之聚》65《瞬间与永恒》66毕淑敏《造心》67刘元举《悟沙》68素素《湖殇》69宗璞《秋韵》70王宗仁《藏羚羊跪拜》71冯骥才《白发》72《水墨文字》73王充闾《清风白水》74《细鱼梦回》75李敖《红玫瑰》76余光中《沙田山居》77《听听那冷雨》78郭秋良《山庄湖色》79郑云云《香山看叶》80《雨打芭蕉》81《说竹》82马莉《衣裳的气息》83王剑冰《绝版的周庄》84徐迅《临窗梧桐》85张清华《梦巴黎》86迟子建《假如鱼也生有翅膀》87孙继泉《季节深处》88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89郭春燕《人淡如菊》90祝勇《午门外》91《不需注释的生命》92张炜《绿色遥思》93《北国的安逸》94熊育群《仙居》95彭程《快乐墓地》96楚楚《洞箫》97高维生《二胡》98叶圣陶《门》99王兆胜《高山积雪》100章武《北京的色彩》篇三:读者卷首语100篇经典美文《读者》的“卷首语”始于1985年第1期。

西湖的雪景

西湖的雪景

西湖的雪景作者:钟敬文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4年第12期到了灵隐山门,我们便下车了。

一走进去,空气怪清冷的,不但没有游客,往时那些卖念珠、古钱、天竺筷子的小贩子也不见了。

石道上铺积着颇深的雪泥。

飞来峰疏疏落落地着了许多雪块,清冷亭及其他建筑物的顶面,一例地密盖着纯白色的毡毯。

一个拍照的,当我们刚进门时,便紧紧地跟在后面。

因为老李的高兴,我们便在清冷亭旁照了两个影。

好奇心打动着我,使我感觉到眼前所看到的之不满足,而更向处境较幽深的韬光庵去。

我悄悄地尽移着步向前走,老李也不声张地跟着我。

从灵隐寺到韬光庵的这条山径,实际上虽不见怎样的长,但颇深曲而饶于风致。

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处的都大些。

在径上的雪,大约有半尺来厚,两旁树上的积雪,也比来路上所见的浓重。

曾来游玩过的人,该不会忘记的吧,这条路上两旁是怎样地繁植着高高的绿竹。

这时,竹枝和竹叶上,大都着满了雪,向下低低地垂着。

《四时幽赏录》“山窗听雪敲竹”条云:“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

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

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

”这种风味,我们是没有福分消受的。

在冬天,本来是游客冷落的时候,何况这样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当我们跑到庵里时,别的游客一个都没有,──这在我们上山时看山径上的足迹便可以晓得的──而僧人的眼色里,并且也有一种觉得怪异的表示。

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

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来。

登上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远望浙江,甚而至于那缥缈的沧海的,可是此刻却不能了。

离庵不远的山岭、僧房、竹树,尚勉强可见,稍远则封锁在茫漠的烟雾里了。

空斋蹋壁卧,忽梦溪山好。

2011台湾语文

2011台湾语文

2011年度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考科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5分)一、单选题(占34分)说明:第1至第17题,每题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最适当的选项,画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

各题答对得2分,未作答、答错或画记多于1个选项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1.下列“ ”内的字,读音相同的选项是:甲、三审定“谳”/望之“俨”然乙、率尔操“觚”/酒“酤”于市丙、羽扇“纶”巾/为国“抡”才丁、兄弟“阋”墙/“翕”然从风戊、“巽”与之言/钟鼓“馔”玉(A)甲乙(B)乙丁(C)甲乙丁(D)甲丙戊2.下列文句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A)连用数计,不能得骋,他已力乏技穷,最后只能甘心认输(B)他连番杀人劫财,祜恶不悛,当处以极刑,免得再贻害社会(C)这条蟒蛇昼伏夜出,极端狡猾,如今入吾壳中,再也不能作怪(D)阿里山赏樱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人群纷至沓来,挤得水泄不通3.阅读下文,选出□内依序最适合填入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传说的生长,就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初只有一个简单的故事作个中心的“母题”(Mo-tif),你添一枝,他添一叶,便像个样子了。

后来经过众口的□□,经过平话家的□□,经过戏曲家的□□结构,经过小说家的□□,这个故事便一天一天的改变面目:内容更丰富了,情节更精细圆满了,曲折更多了,人物更有生气了。

(《胡适文存·三侠五义序》)(A)传说/敷演/剪裁/修饰(B)宣扬/扮演/推敲/润色(C)阐发/排演/增删/归纳(D)传播/演义/虚拟/节制4.《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中的“市”意为“买”,《宋史·太祖本纪》“市二价者,以枉法论”中的“市”则意为“卖”,前后“市”字意义不同。

下列各组语词“ ”中的字,前后意义不同的选项是:(A)物伤其“类”/出“类”拔萃(B)折冲“樽”俎/移“樽”就教(C)“去”职数年/“去”国怀乡(D)“疾”恶如仇/大声“疾”呼5.以下为一段古文,请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适当的选项:“道之于心也,甲、中穽深室,幽黑无见。

美文

美文

美文共赏(中学版)《流逝的古典》黄晖《乌镇之恋》王玉芳《楠溪江:长达一千年的春天》祝勇《八月的故乡——你好》郭保林《我寄情思与明月》郭保林《我在草原上追赶落日》郭保林《戈壁有我》郭保林《我们应该选择怎样活着》吴亚《我是农民的儿子(上)》摩罗《我是农民的儿子(下)》摩罗《城里的姨妈(上)》摩罗《城里的姨妈(下)》摩罗《狗这一辈子》刘亮程《城市牛哞》刘亮程《对一朵花微笑》刘亮程《人畜共居的村庄》刘亮程《我改变的事物》刘亮程《雨的乐章》罗兰《秋颂》罗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井绳》李汉荣《南山》李汉荣《与植物相处》李汉荣《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穿越诗经的画廊》王开林《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星空》鲍尔吉.原野《静默草原》鲍尔吉.原野《蜜色黄昏》鲍尔吉.原野《古诗如酒》祝勇《草鞋下的故乡》祝勇《巩乃斯的马》周涛《阳光容器》周涛《二十四片犁铧》周涛《俩人行》余杰《鞋匠与总统》林清玄《随风吹笛》林清玄《绝版的周庄》王剑冰《呼伦贝尔》王剑冰《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天鹅今天不想飞》张丽钧《流浪的二胡》陈荣力《聆听朱哲琴》闻树国《聆听西藏》扎西达娃《千年的美丽》东方兰子《江南烟雨琵琶行》赵竹毅《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王清铭《读柳永》梁衡《走进唐朝》阿土《天才梦》张爱玲《阳光之下泥土之上》刘伟林《角落》筱敏《幼儿园之九》周晓枫《丰富的安静》周国平《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坚守精神的家园》周国平《独处的充实》周国平《精神栖身于茅屋》周国平《人人都是孤儿》周国平《春之怀古》张晓风《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张晓风《雨天的书》张晓风《秋天·秋天》张晓风《花之笔记》张晓风《画晴》张晓风《永远的校园》谢冕《满天的风筝》周粲《山水境界》刘长春《爱》周国平《石缝间的生命》林希《清塘荷韵》季羡林《雨的四季》刘湛秋《丁香花下》黄秋耘《林中速写》张守仁《我寄情思与明月》郭保林《花潮》李广田《我的伊豆》川端康成《天鹅》布封《西湖的雪景》钟敬文《我还没有见过长城》吴伯萧《巩乃斯的马》周涛《龙年谈龙》柯灵《读沧海》刘再复《妈祖》郭风《黑土地》韩静霆《河之女》铁凝《安塞腰鼓》刘成章《清洁的精神》张承志《大唐的太阳,你沉沦了吗?》王英琦《有话对你说》韩小惠《依奇克里克》雷达《汨罗江之祭》李元洛《浩气长存》林非《痛苦的飘落》张立勤《入世之惑》王开林《大地上的事情》苇岸《生命断想》陈小奇《三棵树》苏童《雪中芭蕉》林清玄《雁荡无荡》刘春山《想飞》徐志摩《满抽屉的寂寞》董桥《字缘》董桥《说品味》董桥《莫高窟》余秋雨《书海茫茫》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余秋雨《遥远的绝响》余秋雨《书斋》高洪波《古玩》高洪波《山中避雨》丰子恺《湖畔夜饮》高洪波《文章五味》林语堂《红海上的一幕》孙福熙《生命》沈从文《旧》梁实秋《花鸟昆虫创造的奇境》李霁野《蝉与蚁》施蛰存《失群的红叶》柯灵《爱晚亭》谢冰莹《榕树的美髯》秦牧《佳茗似佳人》何为《枫叶如丹》袁鹰《写给生命》席慕容《写给幸福》席慕容《悲欢之歌》席慕容《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牡丹的拒绝》张抗抗《沙之聚》张抗抗《瞬间与永恒》张抗抗《造心》毕淑敏《悟沙》刘元举《湖殇》素素《秋韵》宗璞《藏羚羊跪拜》王宗仁《白发》冯骥才《水墨文字》冯骥才《清风白水》王充闾《细鱼梦回》王充闾《红玫瑰》李敖《沙田山居》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余光中《山庄湖色》郭秋良《香山看叶》郑云云《雨打芭蕉》郑云云《说竹》郑云云《衣裳的气息》马莉《绝版的周庄》王剑冰《临窗梧桐》徐迅《梦巴黎》张清华《假如鱼也生有翅膀》迟子建《季节深处》孙继泉《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人淡如菊》郭春燕《午门外》祝勇《不需注释的生命》《绿色遥思》张炜《北国的安逸》《仙居》熊育群《快乐墓地》彭程《洞箫》楚楚《二胡》高维生《门》叶圣陶《高山积雪》王兆胜。

高中语文_《西湖的雪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西湖的雪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西湖的雪景》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西湖的雪景》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第四专题“文字绘出的图画”里的一篇散文。

该文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语言质朴,语调舒缓优美,意境空寂纯净,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优美的西湖冬天水墨画长卷。

钟敬文的散文在语言上多用白描手法和引用古典诗文,质朴中有浓厚的书卷气,《西湖的雪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其散文的美学特征。

本专题是“文字绘出的图画”,加之专题写作训练是“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我认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味鉴赏美和学习表达美的能力,从而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把听、说、读、写融入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本课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笔下“西湖的雪景”的美妙,更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西湖的雪景”为什么会这么美妙,即在教学生“欣赏”的同时,也要向作者学习“怎么写”的问题——向作者学习用文字“绘画”的本领。

文章比较长,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内容上做了大胆的取舍,只把描写西湖的雪景的文字作为鉴赏对象,不求全面,但求透彻。

为了落实上面的分析设想,我拟以西湖的雪景为鉴赏对象,以白描、引用等描写手法为抓手,从“朗读梳理”“鉴赏雪景”“写作训练”“拓展探究”四个环节为主要教学流程,在“鉴赏雪景”时又以“怎么写的”“写出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趣”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情景交融并认识钟敬文这个人,从而有序地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熟悉作品以及作者的相关文化知识。

(见导学案)⑵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

(见导学案)2、过程与方法目标赏析描写雪景语段并学习白描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游览西湖雪景的独特情趣,培养高洁脱俗、关心民生的情怀。

教学重点赏析描写雪景语段并学习白描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游览西湖雪景的独特情趣,培养高洁脱俗、关心民生的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先学后教,以学带教。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感受雪景的特点。

写景散文写作教案范文3篇

写景散文写作教案范文3篇

写景散文写作教案范文3篇写景散文写作教案范文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从而产生把这美景记叙下来的欲望。

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并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写景的*。

如何写好写景的*呢?描绘自然风物必须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在《晚秋初冬》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动衬静、综合运用多种观感等描写手法,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细致入微地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古人在写景时尤善字斟句酌,散文写作技巧他们年留下的许多句子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他们炼字的结晶。

那么,我们在写景的时候,不妨也学学古人,尽量地选用那些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词句来描绘景物。

1.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

”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

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

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

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的情趣的。

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散文的写作手法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

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2.拟人。

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

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

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这样状物写景,*就更富有感染力。

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1)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这也就是欧阳修所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00530)鲁迅:现代小说的奠基人现代小说之父第一篇白话小说最重要的价值(最早关注的问题)、影响最深刻的:1、对农民的命运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整个民族问题的关注。

2、敏锐、准确地关注着、分析着知识分子的命运。

作品:《故乡》《阿Q正传》农民命运《孔乙己》《伤逝》知识分子命运区别:《故乡》相对是对农民、农村本身的集中关注《阿Q正传》是农民题材,但其意义远远思想内涵更加丰厚《孔乙己》关注、描写五四前就知识分子的命运,科举腐朽的料一代知识分子《伤逝》五四后,新式知识分子的命运,也表明鲁迅对妇女地位的思考。

郁达夫:创造社代表作家创造社根本特点:浪漫主义抒情风格郁达夫和鲁迅都是以短篇小说出身,二者的不同特点:鲁迅是客观的现实主义风格;郁达夫是主观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鲁迅和郁达夫现代小说的两座高峰“双峰并峙”作品:《沉沦》要求阅读全文。

郁达夫的主要代表作,最能表达其主观的浪漫抒情风格《春风》略有风格变化,有与现实的交*现代文学最早最大的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叶绍钧(圣陶)、冰心、许地山、矛盾(四人中矛盾是重点)茅盾:作品:《子夜》长篇代表作(了解故事内容)以上作家是现代文学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代表,巴金开始是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巴金、老舍并称两大小说大师(兼具中长短篇)巴金:作品:《家》、《寒夜》:共同体现了巴金的小说的根本的价值:对家庭题材的表现,都表现了家庭的兴盛衰亡老舍:自称写家作品:重点两长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体现了从个人意识到国家意识的转变《月牙儿》短篇。

老舍的小说朴素、写实,客观真实的叙述,但也有抒情、象征的特点,《月牙儿》就是如此。

革命文学的潮流(左翼〈革命〉文学代表作家):柔石、萧红、张天翼、沙汀、艾芜其中,柔石、萧红是早期代表,不同于同事起那些讲革命、讲口号、讲标语的人,而是比较注重、讲究一说品位的人.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两个重要文学流派:京派和海派京派:沈从文、废名(虽不是北京人,但主要作品在北京创作,某种意义上讲,《边城》是京城的产物。

高中语文 4.4《西湖的雪景》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4.4《西湖的雪景》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西湖的雪景》教案【教学目标与重点】1、作为记叙文,重点提示游记的要素与普通记叙文六要素的区别,也是体现本教材要把抽象的教学文体还原为真实文体的一种目标。

2、记叙文又分艺术类与实用类,本课和下一单元的实用类记叙文《杭州西湖导游词》形成的规范与变通的关系,虽然不直接点明,但要预先留下伏笔。

3、关于“美文”的概念。

本篇属于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美文,这一类作品(最典型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有在其推动白话文运动取得成功的意义上才获得价值,否则容易得出作者消极躲避社会现实的结论(详见教材《美文》一课)。

【作家简介】钟敬文(19O3-2002),广东海丰人。

笔名静闻等。

曾留学日本。

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先生是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和倡导者。

他首次提出要建设独立的中国民间文艺学,他主编了高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论》,倡建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

几十年来他发表了二三百篇论文,结集出版了《民间文艺》、《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民俗文化学》等专著。

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在第六届文代会上,他被授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称号。

此外,钟敬文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知名的散文家和诗人,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等。

1934年,阿英编《现代十六家小品》,从现代散文作家中挑选出影响较大的16位作家,这16人依次为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钟敬文、谢冰心、苏绿漪、叶绍钧、茅盾、落花生、王统照、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鲁迅、陈西滢和林语堂,这就可以看出钟敬文的散文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品背景】钟敬文是著名的民俗学家,青年时代,他就对民俗研究有兴趣,1927年秋,他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后来他做起散文来了,也和民俗有点关系呢。

1928年,在中山大学执教的钟敬文,因为经手付印的《吴歌乙集》(王翼之编),中间有“猥亵”的语句,触怒了当时那位假道学的校长,被迫离职了。

西湖的雪景

西湖的雪景

《西湖的雪景》是钟敬文老先生的一篇散文,在文中,钟老先生用他美妙的文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西湖雪景的画卷。

雪,在西湖之胜景中,并不引人注目,游客们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但我认为,在钟老先生笔下的《西湖的雪景》,仍然是很值得去欣赏的。

作者曾两次来到西湖看雪景,第二次写得尤为详细。

我最喜欢的,是到灵隐山的情景:以灵隐寺到韬光庵的这条山径,实际上虽不见怎么的长,但颇深曲而饶于风致。

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处都大些,在径上的雪,大约有半尺来厚,两旁树上的积雪,也比来路上所见的浓重。

我是一个爱雪的人,爱雪那洁白、纯洁的颜色,所以对西湖这如此美妙的雪景有着由衷地喜爱,雪下得很大,压得竹枝和竹叶都向下低低地垂着,加上作者的摘录:“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

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倾听。

”有着点点诗意。

虽然西湖的雪景不如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下得急而大,也没有把千山万水粉妆玉砌,但西湖的雪景却更令我向往。

其实,西湖的大雪也将观海亭粉妆玉砌了一番,“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

”这雪虽称不上瑞雪,但它是一场好雪,也许它并不预示着明年是丰收年,但它仍带给了作者无尽的回味,同时也带给我无穷的向往。

《西湖的雪景》虽然是一月的雪,但是它也是一场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万物即将复苏的好雪西湖景色一年四季可谓各有千秋,春季有着“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万紫千红的美景,夏季则有着“浴晴鸥鹭争飞,拂袂和风荐爽”的画卷,让人不禁想到,此处“实是欲界之仙都”啊!然而,秋冬之际,却少有人来此观光,至于西湖的雪景,也只有一些文人雅士,有高尚情趣的人才能够欣赏的了。

明末清初时期,才子张岱曾有《湖心亭看雪》的雅趣,可在这茫茫雪海之中,却只有两人“痴似相公”,不知张岱是否想到,百年之后,又有一人带着超尘脱俗,揽景会心的胸怀来到这里,面对着清寒、幽静的冬雪,挥笔洒下自己的心境。

中国现代文学史阅读书目(北师大)

中国现代文学史阅读书目(北师大)

中国现代文学史阅读书目一、文学史著作1.管林、钟贤培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2.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高教出版社1999年。

3.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大出版社1998年。

4.刘勇、邹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师大出版社,2006年8月。

5.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上下册)6.司马长风著:《中国新文学史》昭明出版有限公司,1975年。

7.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8.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二、综合参考书1.钟贤培、管林选注:《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广东人民出版1984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共18册:(北大、北师大、北师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按以下书名查找:《文学运动史料选》(5册)《短篇小说选》(4册)《散文选》(4册)《新诗选》(3册)《独幕剧选》(2册)4.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共10册,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印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5.《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共9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6.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8册,明天出版社1990年7.钱振纲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作家出版社1998年三、代表性文章和作品1.文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二文学》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钱玄同:《寄陈独秀》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王敬轩君来信刘半农:复王敬轩书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美文》李大钊:《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林纾:《荆生》《妖梦》《致蔡鹤卿书》蔡元培:《答林君琴南函》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杜荃:《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前锋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石萌:《“民族主义文艺”的现形》晏敖:《“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胡秋原:《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周起应:《到底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鲁迅:《论“第三种人”》立波:《关于“国防文学”》胡风:《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小说刘鹗:《老残游记》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鲁迅:《怀旧》(《鲁迅全集》第七卷)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集)陈衡哲:《小雨点》(小说集)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花匠》《狗和褒章》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悟》王统照:《沉思》《微笑》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春桃》庐隐:《海滨故人》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叶圣陶:《抗争》《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许杰:《赌徒吉顺》鲁彦:《柚子》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蹇先艾:《水葬》废名:《竹林的故事》凌叔华:《绣枕》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蒋光慈:《鸭绿江上》(小说集)《短袴党》《咆哮了的土地》茅盾:《蚀》《春蚕》《林家铺子》《子夜》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艾芜:《山峡中》叶紫:《丰收》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生死场》巴金:《家》《寒夜》老舍:《月牙儿》《骆驼祥子》李劼人:《死水微澜》沈从文:《边城》《萧萧》刘呐鸥:《两个时间不感症者》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施蜇存:《梅雨之夕》《春阳》万安国:《国门之战》张恨水:《啼笑因缘》姚雪垠:《差半车麦秸》老舍:《四世同堂》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黄谷柳:《虾球传》路翎:《财主的儿女们》徐訏:《风萧萧》《鬼恋》《阿拉伯海的女神》无名氏:《塔里的女人》钱钟书:《围城》张爱玲:《张爱玲文集》《金锁记》《倾城之恋》苏青:《结婚十年》梅娘:《蟹》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芦花荡》《嘱咐》周立波:《暴风骤雨》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3.诗歌胡适:《蝴蝶》《一念》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郭沫若:《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冯至:《我是一条小河》《十四行集·六》鲁迅:《野草》(散文诗集)李金发:《有感》《弃妇》闻一多:《死水》《发现》徐志摩:《再别康桥》《海韵》《沙扬娜拉》《偶然》臧克家:《难民》《老马》《三代》戴望舒:《雨巷》《乐园鸟》《狱中题壁》何其芳:《预言》《扇》田间:《义勇军》《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手推车》《煤的对话》《太阳》《春》《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穆旦:《春》《诗八首(一)》袁水拍:《发票贴在印花上》李季:《王贵与李香香》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4.散文鲁迅:《朝花夕拾》(散文集)《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灯下漫笔》《论睁了眼看》《论坚壁清野主义》(以上见《坟》)《五十九“圣武”》《六十五暴君的臣民》(以上见《热风》)《夏三虫》《杂感》《长城》《这个与那个》(以上见《华盖集》)《学界的三魂》《记念刘和珍君》(以上见《华盖集续编》)《略论中国人的脸》《小杂感》(以上见《而已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沙》《家庭为中国之基本》(以上见《南腔北调集》)《夜颂》《吃教》(以上见《准风月谈》)李大钊:《五峰游记》冰心:《笑》《通讯七》《通讯十六》《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许地山:《落花生》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给亡妇》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叶绍钧:《五月三十一急雨中》钟敬文:《西湖的雪景》周作人:《乌篷船》《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初恋》《若子的病》《上下身》郭沫若:《梦与现实》《银杏》郁达夫:《方岩纪静》《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

西湖的雪景

西湖的雪景
到 了灵 隐 山 门 ,我们 便 下 车 了 。 一 走进 去 ,空 气 怪 清 冷 的 ,不但 没 有 游 客 ,往 时那 些卖 念珠 、古钱 、天 竺筷 子 的 小贩 也 不 见 了 。石 道 上 铺 积着 颇 深 的雪 泥 。飞 来峰 疏 疏 落 落 地著 了许多 雪块 ,冷泉 亭及 其他 建 筑物 的 顶 面 ,一 例 地 密盖 着 纯 白色 的毡 毯 。 一 个 拍 照 的 ,当我 们 刚 进 门 时 ,便紧 紧地 跟 在 后面 。因为 老 李 的 高 兴 ,我 们 便 在冷泉 亭 旁照 了两 个影 。
别 。前 者 因 为 有 叶 子 衬 托 着 之 故 , 雪 片 特 别 堆 积 得 大 块 点 , 远 远 望 去 ,如 开 满 了 白 的 山 茶 花 ,或 吾 乡 的 水 锦 花 。 后 者 。则 只 有 一 小 小 块 的 雪 片 能 够 在 上 面 粘 着 不 堕 落 下 去 ,与 刚 著 花 的 梅 李 树 绝 对 相 似 。 实 在 ,我 初 头 几 乎 把 那 些 近 在 路 旁 的几 株 错 误 了 。野 山上 半 黄 或 全 赤 了 的 枯 草 ,多 压 在 两 三 寸 厚 的 雪 褥 下 面 ;有 些 枝 条 软 弱 的 树 ,也 被 压 抑 得 欹 欹 倒 倒 的 。路 上 行 人 很 稀 少 。 道 旁 野 人 的屋 里 ,时见 有 衣 着 破 旧 而 笨 重 的 老 人 、童 子 ,在 围 着 火 炉取 暖 。看 了那 种 古 朴 清 贫 的 情 况 ,仿佛 令 我 暂 时 忘 怀 了我 们 所 处 时 代 的 纷扰 、繁 遽 了 。
登 上 这 亭 ,在 平 日是 可 以 近 瞰 西 湖 ,远 望 浙 江 ,甚 而 至 于 那 缥 缈 的 沧 海 的 ;可 是 此 刻 却 不 能 了 。

钟敬文:西湖的雪景

钟敬文:西湖的雪景

钟敬文:西湖的雪景本文是关于经典美文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钟敬文:西湖的雪景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

这当中自然有所以然的道理。

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浴晴瓯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

于此时节,往来湖上,陶醉于柔婉芳馨的情趣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然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喜欢么?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各能得其趣;不过,这未易泛求于一般人罢了。

高深父先生曾告诉过我们:“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意……揽景会心,便得真趣。

”这是前人深于体验的话。

自宋朝以来,平章西湖风景的,有所谓“西湖十景”、“钱塘十景”之说,虽里面也曾列人“断桥残雪”、“孤山霁雪”两个名目,但实际上真的会去赏玩这种清寒的景致的,怕没有许多人吧。

《四时幽赏录》的着者,在“冬时幽赏”门中,言及雪景的,几占十分之七八,其名目有“雪霁策蹇寻梅”,“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扫雪烹茶玩画”,“山窗听雪敲竹”,“雪后镇海楼观晚炊”等。

其中大半所述景色,读了不禁移人神思,固不徒文字粹美而已。

西湖的雪景,我共玩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此间初下雪的第三天。

我于午前十点钟时才出去。

一个人从校门乘黄包车到湖滨,下车,徒步走出钱塘门,经白堤,旋转入孤山路,沿孤山西行,到西泠桥,折由大道回来。

此次雪本不大,加以出去的时间太迟,山野上盖着的,大都已消去,所以没有什么动人之处。

现在我要细述的,是第二次重游。

那天是一月廿四日。

因为床上感到意外冰冷之故,清晨初醒来时,我便推知昨宵是下了雪。

果然,当我打开房门一看时,对面房屋的瓦上全变成白色了,天井中一株木樨花的枝叶上,也点缀着一小堆一小堆的白粉。

详细的看去,觉得比日前两三回所下的都来得大些,因为以前的虽然也铺盖了屋顶,但有些瓦沟上却仍然是黑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敬文:西湖的雪景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

这当中自然有所以然的道理。

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浴晴瓯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

于此时节,往来湖上,陶醉于柔婉芳馨的情趣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然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喜欢么?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各能得其趣;不过,这未易泛求于一般人罢了。

高深父先生曾告诉过我们:“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意……揽景会心,便得真趣。

”这是前人深于体验的话。

自宋朝以来,平章西湖风景的,有所谓“西湖十景”、“钱塘十景”之说,虽里面也曾列人“断桥残雪”、“孤山霁雪”两个名目,但实际上真的会去赏玩这种清寒的景致的,怕没有许多人吧。

《四时幽赏录》的着者,在“冬时幽赏”门中,言及雪景的,几占十分之七八,其名目有“雪霁策蹇寻梅”,“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扫雪烹茶玩画”,“山窗听雪敲竹”,“雪后镇海楼观晚炊”等。

其中大半所述景色,读了不禁移人神思,固不徒文字粹美而已。

西湖的雪景,我共玩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此间初下雪的第三天。

我于午前十点钟时才出去。

一个人从校门乘黄包车到湖滨,下车,徒步走出钱塘门,经白堤,旋转入孤山路,沿孤山西行,到西泠桥,折由大道回来。

此次雪本不大,加以出去的时间太迟,山野上盖着的,大都已消去,所以没有什么动人之处。

现在我要细述的,是第二次重游。

那天是一月廿四日。

因为床上感到意外冰冷之故,清晨初醒来时,我便推知昨宵是下了雪。

果然,当我打开房门一看时,对面房屋的瓦上全变成白色了,天井中一株木樨花的枝叶上,也点缀着一小堆一小堆的白粉。

详细的看去,觉得比日前两三回所下的都来得大些,因为以前的虽然也铺盖了屋顶,但有些瓦沟上却仍然是黑色。

这天却一色地白着,绝少铺不匀的地方了。

并且都厚厚的,约莫有一两寸高的程度。

目前的雪,虽然铺满了屋顶,但于木樨花树,却好像全无关系似的,这回它可不免受影响了,这也是雪落得比较大些的明证。

老李照例是起得很迟的。

有时我上了两课下来,才看见他在房里穿衣服,预备上办公厅去。

这天,我起来跑到他的房里,把他叫醒之后,他犹带着几分睡意的问我道:“老钟,今天外面有没有下雪?”我回答他说:“不但有呢,并且很大。

”他起初怀疑着,直待我把窗内的白布幔拉开,让他望见了屋顶他才相信。

“老钟,我们今天到灵隐去耍子吧?”他很高兴地说。

我“哼”的应了一声,便回到自己房里来了。

我们在校门上车时,大约九点钟左右了,时小雨霏霏,冷风拂人如泼水。

从车帘两旁缺处望出去,路旁高起之地,和所有一切高低不平的屋顶,都有撒着白面粉似的,又如铺陈着新打好的棉被一般。

街上的已经大半变成雪泥,车子在上面碾过,不绝的发出唧唧的声音,与车轮转动时,磨擦着中间横木的音响相杂。

我们到了湖滨,便换登汽车。

往时这条路线的搭客是相当热闹的,现在却很冷落了。

同车的不到十个人,为遨游而来的客人还怕没有一半。

当车驶过白堤时,我们向车外眺望内外湖风景,但见一片迷蒙的水气弥漫着,对面的山峰,只有几乎辨不清的薄影。

葛岭、宝石山这边,因为距离比较密迩的缘故,山上的积雪和树木,大略可以看得出来;但地位较高的保俶塔,便陷于朦胧中了。

到西泠桥近前时,再回望湖中,见湖心亭四围枯秃的树干,好似怯寒般地在那里呆站着,我不禁联想起《陶庵梦忆》中一段情词幽逸的文字来: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心想这时不知湖心亭上,尚有此种痴人否?车过西泠桥以后,渐渐驶行于两边山岭林木连接着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了。

常绿树的枝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枯树上的很有差别。

前者因为叶子衬托着之故,雪片特别堆积得大块点,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花,或吾乡的水锦花。

后者,则只有一小小块的雪片能够在上面粘着不坠落下去,与刚着花的梅李树非常相似。

实在,我初头几乎把那些近在路旁的几株错误了。

野山上半黄或全赤了的枯草,多压在两三寸厚的雪褥下面,有些枝条软弱的树,也被压抑得欹欹倒倒的。

路上行人很稀少。

道旁野人的屋里,时见有衣着破旧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围着火炉取暖。

看了那种古朴清贫的情况,仿佛令我暂时忘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纷扰、繁遽了。

到了灵隐山门,我们便下车了。

一走进去,空气怪清冷的,不但没有游客,往时那些卖念珠、古钱、天竺筷子的小贩子也不见了。

石道上铺积着颇深的雪泥。

飞来峰疏疏落落的着了许多雪块,清冷亭及其它建筑物的顶面,一例的密盖着纯白色的毡毯。

一个拍照的,当我们刚进门时,便紧紧的跟在后面,因为老李的高兴,我们便在清冷亭旁照了两个影。

好奇心打动着我,使我感觉到眼前所看到的不满足,而更向处境幽深的韬光庵去。

我悄悄地尽移着步朝前走,李老也不声张地跟着我。

从灵隐寺到韬光庵的这条山径,实际上虽不见怎样的长,但颇深曲而饶于风致。

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处都大些,在径上的雪,大约有半尺来厚,两旁树上的积雪,也比来路上所见的浓重。

曾来游玩过的人,该不会忘记的吧;这条路上两旁是怎样的繁植着高高的绿竹。

这时,竹枝和竹叶上,大都着满了雪,向下低低地垂着。

《四时幽赏录·山窗听雪敲竹》条云:“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

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潇潇,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

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

”这种风味,我们是没有福分消受的。

在冬天,本来是游客冷落的时候,何况这样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当我们跑到庵里时,别的游客一个都没有,——这在我们上山时看山径上的足迹便可以晓得的——而僧人的眼色里,并且也有一种觉得怪异的表示。

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

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那花朵有些坠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来。

登上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远望浙江,甚而至于那缥缈的沧海的。

可是此刻却不能了。

离庵不远的山岭、僧房、竹树,尚勉强可见,稍远则封锁在茫漠的烟雾里了。

空斋蹋壁卧,忽梦溪山好。

朝骑秃尾驴,来寻雪中道。

石壁引孤松,长空没飞鸟。

不见远山横,寒烟起林杪。

《雪中登黄山》我倚着亭柱,默默地在咀嚼着渔洋这首五言诗的清妙;尤其是结尾两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

但说不定许多没有经验的人,要笑它是无味的词句呢。

文艺的真赏鉴,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本来拟在僧房里吃素面的,不知为什么,竟跑到山门前的酒楼喝酒了。

老李不能多喝,我一个人也就无多兴致干杯了。

在那里,我把山径上带下来的一团冷雪,放进酒杯里混着喝。

堂倌看了说:“这是顶上的冰淇淋呢。

”半因为等不到汽车,半因为想多玩一点雪景,我们决意步行到岳坟才叫划子去游湖。

一路上,虽然走的是来时汽车经过的故道,但在徒步观赏中不免觉得更有意味了。

我们的革履,踏着一两寸厚的雪泥前进,频频地发出一种清脆的声音。

有时路旁树枝上的雪片,忽然丢了下来,着在我们的外套上,正前人所谓“玉堕冰柯,沾衣生湿”的情景。

我迟回着我的步履,旷展着我的视域,油然有一派浓重而灵秘的诗情,浮上我的心头来,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

郑綮对人说他的诗思,在灞桥雪中,驴背上,真是懂得冷趣的说法。

当我们在岳王庙前登舟时,雪又纷纷地下来了。

湖里除了我们的一支小划子以外,再看不到别的舟楫。

平湖漠漠,一切都沉默无哗。

舟穿过西泠桥,缓泛里西湖中,孤山和对面诸山及上下的楼亭房屋,都白了头,在风雪中兀立着。

山径上,望不见一个人影;湖面连水鸟都没有踪迹,只有乱飘的雪花坠下时,微起些涟漪而已。

柳宗元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想这时如果有一个渔翁在垂钓,它很可以借来说明眼前的景物。

舟将驶近断桥的时候,雪花飞飘得更其凌乱,我们向北一面的外套,差不多大半白而且湿了。

风也似乎吹得格外紧劲些,我的脸不能向它吹来的方面望去。

因为革履渗进了雪水的缘故,双足尤冰冷得难忍。

这时,本来不多开口的舟子,忽然问我们道:“你们觉得此处比较寒冷么?”我们问他什么缘故,据说是宝石山一带的雪山风吹过来的原因。

我于是默默的联想到知识的范围和它的获得等问题上去了。

我们到湖滨登岸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

公园中各处都堆满了雪,有些已经变成了泥泞,除了极少数在等生意的舟子和别的苦力之外,平日朝夕在此间舒舒服服地来往着的少男少女,老爷太太,此时大都密藏在“销金帐中,低斟浅酌,饮羊羔美酒”,——至少也靠在腾着红焰的火炉旁,陪伴家人和挚友,无忧虑地大谈其闲天,——以享受着他们幸福的时光,再不愿来这风狂雪乱的水涯,消受贫穷人所惯受的寒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