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3d962ccc7931b765ce1584.png)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要点二、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要点诠释: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研究其它全等图形的重要工具.【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的为()A. B.C.D.【答案】A【解析】B,C,D选项中形状相同,但大小不等.【总结升华】是不是全等形,既要看形状是否相同,还要看大小是否相等.举一反三:【变式】(2014秋•岱岳区期末)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A.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各有一个角是40°,腰长3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A、两个等腰三角形的45°不一定同是底角或顶角,还缺少对应边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不一定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40°角不一定是两个三角形的顶角,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D、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利用“边角边”证明全等,故本选项正确.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2016•厦门)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AF与DE交于点M,则∠DCE=()A.∠B B.∠A C.∠EMF D.∠AFB【思路点拨】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问题的选项【答案与解析】∵△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DCE=∠B,故选A.【总结升华】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D≌△ACE,AB=AC,写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答案】AB和AC是对应边,AD和AE、BD和CE是对应边,∠A和∠A是对应角,∠B和∠C,∠ADB和∠AEC是对应角.类型三、全等三角形性质3、已知:如图所示,Rt△EBC中,∠EBC=90°,∠E=35°.以B为中心,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求∠ADB的度数.解:∵Rt△EBC中,∠EBC=90°,∠E=35°,∴∠ECB=________°.∵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________≌△_________.∴∠ADB=∠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由旋转的定义,△ABD≌△EBC,∠ADB与∠ECB是对应角,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答案】55;ABD,EBC;ECB,55【解析】旋转得到的图形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总结升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题.4、(2014秋•青山区期中)如图,△ABC≌△DEC,点E在AB上,∠DCA=40°,请写出AB的对应边并求∠BCE的度数.【思路点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根据全等得出∠ACB=∠DCE ,都减去∠ACE 即可.【答案与解析】解:AB 的对应边为DE ,∵△ABC ≌△DEC ,∴∠ACB=∠DCE ,∴∠ACB —∠ACE=∠DCE —∠ACE ,即∠BCE=∠DCA=4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将△ABC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 点落在B '位置,A 点落在A '位置,若AC A B ''⊥,则BA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答案】70°;提示:BAC ∠=∠B A C ''=90°-20°=70°.。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全等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在几何证明中经常出现,而且对于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比如,三角形 ABC 全等于三角形 DEF,记作“△ABC≌△DEF”。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这意味着,如果△ABC ≌△DEF,那么 AB = DE,BC = EF,AC = DF。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A =∠D,∠B =∠E,∠C =∠F。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相等例如,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对应的角平分线长度相等,对应的中线长度相等,对应的高的长度也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必然相等。
而由于对应边和对应高都相等,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可得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SSS(边边边)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如,在△ABC 和△DEF 中,AB = DE,BC = EF,AC = DF,那么就可以判定△ABC ≌△DEF。
2、 SAS(边角边)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比如,在△ABC 和△DEF 中,AB = DE,∠B =∠E,BC = EF,那么△ABC ≌△DEF。
3、 ASA(角边角)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假设在△ABC 和△DEF 中,∠A =∠D,AB = DE,∠B =∠E,就能够得出△ABC ≌△DEF。
4、 AAS(角角边)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

1.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边边”或“SSS”);(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或“SAS”);(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或“ASA”);(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角边”或“AAS”);(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斜边、直角边”或“HL”)。
4. 常见的一个三角形经过变换得到另一个全等三角形。
(1)平移(2)翻折(3)旋转5.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条件:(1)需要三个条件;(2)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
注意:“边边角”不一定成立。
反例:如图,△ABC与△ABC'中,AB=AB,AC=AC',∠ABC=∠ABC',但△ABC与△ABC'不全等。
【解题方法指导】例1. (2005年安徽)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
分析:由AB∥DE,可以得到∠A=∠D;由AF=DC,可以得到AC=DF;由AB=DE,由“SAS”可以得到△BAF≌△EDC,及△BAC≌△EDF由此又可以得到BF=EC,BC=EF,FC又是公共边,可证△BFC≌△EFC证明:在△BAF与△EDC中,∵AB∥DE∴∠A=∠D又AB=DE,AF=DC∴△BAF≌△EDC(SAS)评析: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设法找齐三个条件,至少有一个条件是边,因此先找出给出的条件(如AB=DE,AF=DC);然后发展条件,继续得到有关信息(如由AB∥DE⇒∠A=∠D;由AF=DC⇒AC=DF)例2. 如图,B是AC上一点,DA⊥AC,EC⊥AC,DB=BE。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一、知识回顾1、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5、全等三角形的表示:△ABC和△A'B'C'全等,记作△ABC≌△A'B'C'.通常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二、典型例题例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全等形B.图形的面积相等的图形叫全等形C.部分重合的两个图形全等D.两个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全等形分析:要判断选项的正误,要以全等形的概念为依据,结合各选项认真验证,与之相符和是正确的,反之,是错误的.解答:A、如果形状相同而面积不同,则不是全等形,错;B、如果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则不是全等形,错;C、根据全等形概念,强调是完全重合,错.D、正确.故选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在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的图形是()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只有选项C能够完全重合,A 中大小不一致,B,D中形状不同.解答:由全等形的概念可以判断:C中图形完全相同,符合全等形的要求,而A、B、D中图形很明显不相同,A中大小不一致,B,D中形状不同.故选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D.面积不等的三角形不全等分析:判断选项是否正确,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而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重合,即不一定全等,可得选项C 是错误的.解答:全等的三角形一定是能够互相重合的三角形,故全等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周长相等,而面积相同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能重合,即不一定全等,面积不等的三角形一定不会重合,不会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知A、B、D均正确,C不正确.故选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已知△ABC≌△A′B′C′,若∠A=50°,∠B′=80°,则∠C的度数是()A.30°B.40°C.50°D.6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求得∠B=∠B′=8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C的度数.解答:∵△ABC≌△A′B′C′∴∠B=∠B′=180°∴∠C=180°-∠A-∠B=50°故选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5:如图,△ABC≌△BAD,A和B,C和D分别是对应顶点,若AB=6cm,AC=4cm,BC=5cm,则AD的长为()A.4cm B.5cm C.6cmD.以上都不对分析:由△ABC≌△BAD,A和B,C和D分别是对应顶点,知AD和BC 是对应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解答:∵△ABC≌△BAD,A和B,C和D分别是对应顶点∴AD=BC=5cm.故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6:如图△ABC≌△BAD,若AB=9,BD=8,AD=7,则BC的长为()A.9 B.8 C.7 D.6分析:观察图形根据已知找出对应边,运用两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对应边相等可求解.解答:∵△ABC≌△BAD,∴BC=AD=7.故选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7:(2003·海南)如图所示,△ABC≌△AEF,AB=AE,∠B=∠E,有以下结论:①AC=AE;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已知找准对应关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求解即可.解答:∵△ABC≌△AEF,AB=AE,∠B=∠E∴EF=BC,∠EAF=∠BAC∴∠EAB+∠BAF=∠FAC+∠BAF即∠EAB=∠FACAC与AE不是对应边,不能求出二者相等,也不能求出∠FAB=∠EAB∴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8: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BC上的点,若△ACE≌△ADE≌△BDE,则∠ABC=()A.30°B.35°C.45°D.60°分析: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C=∠EDA=∠EDB=90°和∠B=∠BAE=∠CAE,从而求出∠B.解答:∵△ADE≌△BDE则∠ADE=∠BDE又∵∠ADE+∠BDE=180°∴∠ADE=∠BDE=90°∵△ACE≌△ADE∴∠C=∠ADE=90°∴∠CAB+∠B=90°又∵△ACE≌△ADE≌△BDE∴∠CAE=∠EAD=∠B=90°/3 =30°故选A.三、解题经验全等形的概念:两个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全等形,做题时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判断。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讲解

A.
B.
C. D. 如图,在 5 个条形方格图中,图中由实线围成的图形与①全等的有______________.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如图,△ABN≌△ACM,∠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 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
如图,△ABD≌△ACE,AB=AC,写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DF 4cm ,求: (1) 1 的度数; (2) AC 的长.
E
F
A
C D
1
B
如图,已知 △ ABC 中, AB AC 10 厘米, BC 8 厘米,点 D 为 AB 的中点. (1)如果点 P 在线段 BC 上以 3 厘米/秒的速度由 B 点向 C 点运动,同时,点 Q 在线段 CA 上由 C 点向 A 点运动. ①若点 Q 的运动速度与点 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 1 秒后, △BPD 与 △CQP 是否全等,
已知:△ABC≌△ADE,求证:∠BAE=∠DAC
顶点 C 与 B 对应, 写出其他对应角及对应顶点. △ ABE 与 △ ACD 全等,D 与 E 对应,
A D M N E
B
C
D
如图 △ ABD ≌△ ACE ,试说明 EBD 与 DCE 的关系.
C
O B E
A 三、全等三角形性质
如图所示,Rt△EBC 中,∠EBC=90°,∠E=35°.以 B 为中心,将 Rt△EBC 绕点 B 逆时针 旋转 90°得到△ABD,求∠ADB 的度数.AB=3cm,AC=8cm,求 DE 的长.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一、全等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 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二、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 对应角.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 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 对应角.如下图,△ABC 与△DEF 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 A 和点 D,点 B 和点 E, 点 C 和点 F 是对应顶点;AB 和 DE,BC 和 EF,AC 和 DF 是对应边;∠A 和∠D,∠B 和∠E, ∠C 和∠F 是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经典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要点1、全等三角形概念: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性质:(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全等判定一: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全等判定二: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3)全等判定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4)全等判定四: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专题一、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对应角、对应周长、对应面积相等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C.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例题2:如图1,折叠长方形ABCD ,使顶点D 与BC 边上的N 点重合,如果AD=7cm ,DM=5cm ,∠DAM=39°,则AN =____cm ,NM =____cm ,NAB ∠= .【仿练1】如图2,已知ABC ADE ∆≅∆,AB AD =,BC DE =,那么与BAE ∠相等的角是 . 【仿练2】如图3,ABC ADE ∆≅∆,则AB= ,∠E= _.若∠BAE=120°,∠BAD=40°,则∠BAC= .、图4EDCB A图2 图3M DA NBC 图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相关几何语言考点∵AE=CF ∵CM 是△的中线∴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或 ∵AC=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AB ( )在△ABC 和△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例1.如图,AB =AD ,CB =CD .△ABC 与△ADC 全等吗?为什么?例2.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 =CE ,CD =BE .求证△ACD ≌△CBE .BFECAFE DCB ACMBA B A例3.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练习1..如图,AB=CD,AD=CB,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 B.AB=AD C.AD∥BC D.AB∥CD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E=CE,则由“SSS”可以判定()A.△ABD≌△ACD B.△BDE≌△CDEC.△ABE≌△ACE D.以上都不对3.如图,AB=AC,BD=CD,则△ABD≌△ACD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D.HL4.如图,AB=AC,D为BC的中点,则△ABD≌_________.5.如图,已知AB=DE,BC=EF,若要使△ABC≌△DEF,那么还要需要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6.如图,AB=AC,BD=DC,∠BAC=36°,则∠BAD的度数是°.7、.如图,AB=AE,AC=AD,BD=CE,求证:△ABC≌ADE。
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2)画三角形(解析版)[001]
![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2)画三角形(解析版)[001]](https://img.taocdn.com/s3/m/091d16d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0.png)
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2)画三角形一、单选题1.利用基本作图,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三边B.已知两边及其夹角C.已知两角及其夹边D.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答案】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一一判断即可.【详解】A.根据SSS定理可知能作出唯一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SAS定理可知能作出唯一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根据ASA定理可知能作出唯一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画出唯一的△ABC的是( )A.AB=3,BC=4,∠C=40°B.AB=4,BC=3,∠A=30°C.∠C=90°,AB=6D.∠A=60°,∠B=45°,AB=4【答案】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当∠A=60°,∠B=45,AB=4时,根据“ASA”可判断△ABC的唯一性.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根据下列条件不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A.AB=5,BC=6,AC=7 B.AB=5,BC=6,∠B=45︒C.AB= 5,AC=4,∠C= 90︒D.AB=5,AC=4,∠C=45︒【答案】D【分析】判断其是否为三角形,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夹一角,或两角夹一边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否则三角形并不是唯一存在,可能有多种情况存在.【详解】解:A、AC 与BC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作出三角形,且三边知道能唯一画出∆ABC ;B、∠B 是AB ,BC 的夹角,故能唯一画出∆ABC ;C、根据HL可唯一画出∆ABC;D、∠C 并不是AB ,AC 的夹角,故可画出多个三角形.故选 D.【点睛】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按下列条件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角夹边B.已知两边夹角C.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D.已知两角及其一角对边【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依次分析各项即可.A、B、D三个选项分别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SA,SAS,AAS,故能作出唯一三角形;C、只有涉及的两个三角形同为锐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或者直角三角形时,才成立.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点评: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5.根据下列条件作出的三角形不唯一是()A.AB=6,∠A=60°,∠C=40° B.AB=5,BC=4,CA=6C.AB=5,AC=4,∠C=40° D.∠A=50°,AB=8,AC=6【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C.∠C并不是AB,AC的夹角,所以可画出多个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6.根据下列条件能作出唯一的三角形的是()A.AB=5,BC=7,∠A=30°B.AB=4,BC=7,CA=9C.∠A=60°,∠B=45°,∠C=75°D.∠C=90°,AB=8【答案】B试题解析:A. ∠A并不是AB,BC的夹角,所以可画出多个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 三边确定,则形状固定,所以可作唯一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有无数个,故此选项错误;D. 908C AB ∠==,, 可画出多个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7.如图,小王做试题时,不小心把题目中的三角形用墨水弄污了一部分,他想在一张白纸上作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粘贴在上面,他作图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SAD .AAS【答案】C 试题解析:图中的三角形已知一条边以及两个角,则他作图的依据是ASA.故选C.二、解答题8.已知线段a ,b 和α∠,用尺规作ABC ∆,使AB a ,AC b =,2A α∠=∠(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标明字母)【分析】首先作∠A=2α,再在∠A 的一边上截取AB=a ,AC=b ,连接BC ,即可得到ABC ∆【详解】解:尺规作图答案不唯一,例如:或ABC ∆即为所求作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复杂作图,关键是掌握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保留痕迹,不写作法)已知:,αβ∠∠ , 线段c ,求作ABC ∆,使,,A B AB c αβ∠=∠∠=∠=【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与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作法即可画出△ABC【详解】解:△ABC 为所求作【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解题的关键熟练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0.已知∠α,线段a ,b ,求作:△ABC ,使∠B =∠α,AB =2a ,BC =b .(要求: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及证明)【分析】作∠MBN =∠α,然后在BM 、BN 上分别截取BA =2a ,BC =b ,从而得到△ABC .【详解】解:如图,△ABC 为所作.【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1.已知:如图,∠1,∠2和线段m .求作:△ABC ,使∠A =∠1,∠B =∠2,AB =2m .【分析】先作线段AB =2m ,再利用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CAB =∠1,∠ABC =∠2,AC 与BC 相交于C ,则△ABC 为所作.【详解】如图,△ABC 为所求.【点睛】此题考查尺规作图能力,正确掌握角的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作图题:如图,已知,αβ∠∠,线段a ,求作ABC ∆,使,,A B AB a αβ∠=∠∠=∠=. (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先作∠MAN=∠α,再截取AB=a ,然后作∠ABC=∠β交AM 于C ,则△ABC 满足条件.【详解】即为所求ABC【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正确掌握作一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3.如图,已知线段AB,利用尺规作图,作出一个以线段AB为边的等边三角形AB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分析】分别以A和B两点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弧,两弧相加的点即为C点,连接AC和BC,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尺规作图,需要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数学教学PPT课件(6篇)

E A
F
B
C
∆ABC ≌ ∆FDE
对应顶点 对应顶点 对应顶点 对应角 对应角 对应角 对应边 对应边 对应边
41
课堂测试 1.如果∆ABC≌ ∆ADC,AB=AD,∠B=70°, BC=3cm,那么∠D=___7_0,D°C=____3cm
D
课堂测试
2、若△AOC≌△BOD,对应边是 应角是 ;
小组讨论完成
解:∵ △ABD ≌ △EBC,∴AB=EB,BD=BC, ∵BD=ED+EB ∴DE=BD-EB=BC-AB=5-3=2cm.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教材第三十二页练习1-2题)
四、课堂小结,请大家回顾一下: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学生充分讨论回答。
点评梳理: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思考
将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
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
A
D
重合的边叫对应边
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根据动画效果,你能说出
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B
CE
F 对应边、对应角各是什么吗?
36
全等三角形表示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该如何表示吗?
A
D
右图中的∆ABC和∆DEF全等
记作: ∆ABC ≌ ∆DEF
五、课后练习
1、教材第33-34页,1-6题。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 数学(初中) (八年级 上)
Please Enter Your Detailed Text Here, The Content Should Be Concise And Clear, Concise And Concise Do Not Need Too Much Tex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课前练习
观察:在平面图形中,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有几对?分别是哪些?
想一想:下图中的3对图形,每对图形中的一个图形经过某种基本运动后是否
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图1 图2 图3
归纳: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
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就说它们是 .
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运动后一定 ,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 ;
互相重合的边叫做 ;互相重合的角叫做 .
1
3 5
7
9
2
4
6
8
10
C
B
A
B 1
C 1
A 1
E
D
A
B
C
B
C
E
D
A
图1中,△ABC 和△A 1B 1C 1是全等三角形,记作 , 其中对应顶点分别是; ; 对应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 是全等三角形,记作 , 其中对应顶点分别是; ; 对应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中, 是全等三角形,记作 , 其中对应顶点分别是; ; 对应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全等三角形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1 已知△ABC ≌△DEF ,∠A = 50°,∠B = 60°,AB= 3cm 求DE 、∠D 、∠F 的值 .
解:
B C A E
F
D
练习
1、如图(1)、(2)中的两个三角形都是全等的,每对图形中的一个图形是经
过怎样的基本运动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的。
用符号表示下列各组图形中的三角形,并指出各组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角、对应边
2:用符号表示下列各组图形中的三角形,并指出各组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角、
对应边
B
C A F
D E B C E
F
A
D
F B
D E A C
E
B F B
A
C
D
3、如图,已知△ABC≌△DEF,求图中X、Y、Z的值。
4、在下列方格图中画两个全等三角形,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5、如图,△ABC与△ADE是一对全等三角形,你知道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基本运动后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吗?
请用符号表示这对全等三角形,并指出对应边、对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