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变法》试题
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人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
A.①②B.③④C.③D.④
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B.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商鞅是中国推行县制的第一人D.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进行委派
4.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宣传法家思想B.依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5.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
6.右图是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制意识
B.重农精神
C.娱乐意识
D.尚武精神
强化提高
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8.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
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10.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①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实行连坐法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
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又指什么?
(2)从上述材料中,引用一句原文,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高考链接
13.(1999年全国)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4.(2004年广东)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D 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胜。
2.A 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内容的理解能力。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规定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人们按照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据此分析应排除③④。
3.C A、B、D三项叙述正确,符合提干“不正确”之意的是C项,因为秦国早在春秋时就设县。
4.D “燔诗书而明法令”主要目的是为依法治国制造思想舆论和环境。主要是为适应中央集权政治而建立的。因此实质是进行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5.B A、B、C、D四项都是其目的之一,但符合题干“主要目的”之意的是因为小家庭政策的推行,增加了秦国政府的户赋收入。故选B项。
6.D 根据铜镜的图案内容,可以说明当时秦人形成了尚武精神。
强化提高
7.C 商鞅认为诗书礼乐代表的是儒家学说,而他提倡的是法家学说。在思想文化领域加强控制,实质都是实行文化专制。
8.B 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最明显,最直接的方面去分析,应是B项“奖励军功”,原来为世卿世禄制,变法后按军功授爵,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得不到爵位。
9.A 本题主要考查对商鞅变法意义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词是“影响最深远”。据所学知识,A项废除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10.B 选项②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措施,进而可排除含有②的A、C、D三项。
课外延伸
11.【解析】本题以商鞅变法的材料为依托设置三个问题。主要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懂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及题后的设问综合作答。注意:答案组织要语句流畅,言简意赅。【答案】(1)法家思想。秦孝公的支持,商鞅赏罚分明,公正无私。(2)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12.【解析】再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联系相关史实分析说明问题。第(1)问较为简单,不仅要知道所谓的本和末的含义,还要理解商鞅为什么会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第(2)问要结合商鞅变法的目的加以考虑。
【答案】(1)“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指以井田制、分封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
(2)“倾临国而雄诸侯”。
高考链接
13.A 本题旨在考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比较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它通过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是秦国实力增强的重要原因,B、C、D三项是当时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
14.【解析】本题注意准确再现史实说明和分析历史问题。要做好本题除了记住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外,还应该
理解每项措施有什么具体影响,不要凭空想象,要结合变法发生的历史背景加以理解。
【答案】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旧贵族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和赐给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吏治理。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
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