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服刑人员 心理健康 PPT课件
![服刑人员 心理健康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d472d75ef7ba0d4a733b7a.png)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 无论我多么努力都无法帮助不想帮助自己 的人。即使你能把一个不想爬梯子的人推 上梯子,他也会掉下来,而且摔得很惨!
心态具有多大的力量呢?
2019/12/8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心态对人的影响
心态影响能力 心态影响健康 心态决定成败
九个人过桥的试验
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
12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享受过程,精彩每一天!
13
人生的价值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百元大钞,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 他的价值还是一百元,一元人民币, 无论他多么崭新,他的价值还是1 元,无论是做百元大钞还是1元的 人民币,他们无法选择他们的命运, 你们呢?
你在为谁改造?
----退休老木匠的故事
2019/12/8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要以未来为导向活在过程当中
活在当下不等于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今朝有 酒不大醉,不使明朝有忧愁,以未来为导向活 在当下。
你开着一个吉普车在原野上狂奔,在享受回归 自然的野性所带来的快乐的时候,必须知道前 面不是万丈深渊。
大夫告诉你,你有糖尿病不能吃糖。你说,要 活在当下,我就要吃糖,吃个痛快,这就不是 活在当下。
• 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 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
2019/12/8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水手的故事
一个小孩和一个水手聊天,小孩问水手,大海那么恐 怖,你怎么敢到海上去呢?水手说,大海也有很美丽 的时候。
小孩问,你爷爷死在哪儿?水手说,我爷爷死在海上。
小孩问,你父亲死在哪儿?水手说,我父亲也死在海 上。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4213e5482b160b4e767fcf57.png)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07年9月)酒泉监狱心理咨询室穆红绪各位服刑人员:大家好!为了全面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让大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改造生活,提高自身改造质量,早日新生,将来新生后能够及时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上恰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大家开展心理健康,我狱目前得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监狱从2000年就开设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课对部分服刑人员开展心理测试,2001年成立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室并在服刑人员中间试尝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从2003年开始培训了一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联络员和专职警官心理辅导员,为了加大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监狱已把心理知识作为服刑人员考试的相关内容,还专门从省监狱局订购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书,并已下发到了各监区,这本书可以说是集知识性和实用性於一体,是一本通俗性读本,到现在全监狱所有服刑人员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档案,每年有近200名服刑人员申请参加了监狱心理咨询,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就当前调查和咨询情况看,还有很多服刑人员对心理健康理解不全面,对心理咨询工作定位不准确,甚而还有人数很多的服刑人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考试,心理测试就是做试卷,心理咨询就是要求相关专职警官给自己解决改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是今天及今后大家需要掌握和达到的目的:1、继续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目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明白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与生理疾病一样普遍常见,任何人都能遇到,特别是大家由于其自身的犯罪,而受到刑罚的处罚,人生自由被剥夺和限制,在监管改造场所,依法接受强制性的管理,教育和劳动改造,面对人生的重大挫折,身份、地位的鲜明变化,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空间处遇的种种限制,以及在亲情、恋情、友情和婚姻家庭、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等多方面遇到的问题,许多服刑人员曾不同程度的在内心深处产生过绝望、痛苦、恐惧、自卑自责、对抗仇视心理。
罪犯心理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罪犯心理授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6ebea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1.png)
一、课程名称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二、授课对象服刑人员三、授课时间共计2课时四、教学目标1. 帮助服刑人员认识并理解心理逆境对自身的影响。
2. 指导服刑人员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整,走出心理逆境。
3. 培养服刑人员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安康,为改造提供有力支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心理逆境的识别与应对方法。
2. 积极心态的培养与维护。
难点:1. 如何在服刑环境中保持积极心态。
2. 心理逆境的转化与适应。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心理逆境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应对心理逆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心理逆境的应对策略。
4.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心理逆境的应对过程。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二、讲授1. 心理逆境的定义、类型及表现。
2. 心理逆境对服刑人员的影响。
3. 心理逆境的应对方法。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逆境的应对策略。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应对心理逆境的方法。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课后作业心得。
二、讲授1. 积极心态的培养与维护。
2. 如何在服刑环境中保持积极心态。
三、角色扮演1. 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心理逆境的应对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享经验。
四、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在服刑环境中保持积极心态。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看守所心理咨询讲座内容
![看守所心理咨询讲座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1a03f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c.png)
看守所心理咨询讲座内容心理咨询在看守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个闭锁的环境,看守所中的囚犯们经历了巨大的生活改变和挫折,常常面临着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这些情绪,以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准备重新融入社会。
看守所心理咨询讲座的内容旨在提供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以帮助囚犯们面对内心的挑战。
以下是讲座内容的概述: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座首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并强调了它对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性。
听众被鼓励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可以管理和改善的,并了解到心理咨询的益处和效果。
2.认识情绪:在这一部分,听众将学习如何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教授情绪的种类、情绪的成因以及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此外,讲座还引导囚犯们探索情绪管理的方法,包括正面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技巧。
3.应对技巧:这一部分教授囚犯们应对困难情境的技巧。
他们将学习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和适应性思维来应对压力和挫折。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4.人际关系:在看守所中,囚犯们的人际关系可能面临许多挑战。
这一部分的讲座将针对囚犯们的人际交往提供指导和建议。
听众将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冲突和沟通困难。
5.自我价值和目标设定: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将关注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尊。
囚犯们将被鼓励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并设定积极的、可实现的个人目标。
这一部分还强调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以便激发囚犯们对自身的积极态度和自我改变的动力。
通过这些讲座内容,看守所心理咨询旨在帮助囚犯们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情感表达方式和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这将为他们的重新社会融入提供基础,为他们塑造健康、积极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812e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5.png)
案例三
某监狱的心理咨询服务
内容
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罪犯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解决 他们在改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结果
心理咨询服务的开展得到了罪犯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有效提高了他 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实践经验总结
经验一
01
注重个性化差异
内容
02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犯罪类型和心理状态的罪犯,采取不同
为每位罪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 评估其心理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和解 决潜在问题。
强化心理辅导与咨询
针对罪犯存在的心理问题,应提供专 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罪犯 解决心理困扰,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完善教育内容与方式
根据罪犯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 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结果
讲座后,罪犯们的心理健 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减 少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二
某监狱的团体心理辅导
内容
组织罪犯参加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互动、分享等 方式,促进罪犯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支持。
结果
团体心理辅导有效缓解了罪犯的孤独感和社交焦 虑,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支持。
成功案例分享
个人因素
个性特点、心理需求、价值观等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例如,自卑、孤独、缺乏自我控制等可能导致个体做出违 法犯罪的行为。
环境因素
监狱环境、监管方式、社交关系等也可能对罪犯的心理产 生影响。例如,监狱的封闭性、严格的纪律和监管可能导 致罪犯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
罪犯心理问题的影响
身心健康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罪犯出现身体上的 不适,如头痛、失眠、消化系统问题 等。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男儿当自强PPT课件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男儿当自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1b6462a6c30c2259019e6f.png)
个性l心理
令 入们心理的个别差异
.从简单的感觉到复杂的思维; 从内心体验到外部行为;
. 心 理活 动 不仅反映着外部世 界虳实在性, 而巨个体会根 据这 些反映, 不 断地调整自 己的行 为和认识, 以 达到个 体与环境 的平衡和统—。
1、拒绝坠落
2、有勇气后退
,3 把缺陷转化成动力 •4、取得成绩肘要保持冷 静
• 5、在严格的环境中选择
坚强
监狱中常见的心
• 1、对前途的向往与忧虑 心理
• 2、自卑与自尊交织
• 3、强烈的归民心理
• 4、报复心理 • 5、重操旧业心理
服刑后期
• 1、保证以冷静的心态对 待改迼,忌急躁
• 2、消除自卑感, 缩小与
积• 极Q)倾转诉移;调控;
. @ 学 会参与生活;
· ®帮助比自己还不幸的入, 找到
自
· ®看心理医生。
我价值的实现;
.如何消除焦虑:
• CD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 CV接受别入;的安慰;
• Q)可肖E的 情况下娱乐—
下;
• G)得到警官的谅蹈。
.制怒的方法:
• CD理 荫 对
• C方V躲 制学避——会;休战;克
服刑人员常见心理问题
愤怒
·愤怒是由千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 — 再地受到妨 碍, 逐渐积累而成的情绪状态, 是—种消极的负性情绪, 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它有强弱之分—般由:
. 不满一 生气 _) I屈'. _忿
狂怒
) 般. 愤
?l 赞怒
自救之道
.如何消除抑郁:
服刑人员 心理健康PPT课件
![服刑人员 心理健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cc7b435acfa1c7aa00ccbb.png)
2019/12/30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23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
•心态决定人生
2019/12/30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24
心态对你的影响
心态好
——身体健康,劳动效率高,和大 家相处得好。
心态不好
——身体差,效率低,变成“祥林 嫂”!
2019/12/30
可编辑
25
好的心情 使你“吃嘛嘛香!”
心态影响能力 心态影响健康 心态决定成败
2019/12/30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18
九个人过桥的试验
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
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顺利 过桥
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
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吓了一跳
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
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
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
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 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
骏以10亿元转会费投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奔新华都集团 5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2019/12/30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6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2019/12/30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7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2019/12/30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8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话说情绪――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义概要
![话说情绪――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义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5942bf9d15abe23482f4d33.png)
话说“情绪”——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义我们经常会听到郁闷、焦虑这样的词汇,当我们郁闷、焦虑的时候,一定是病态的情绪吗?当然不是,区分病态和常态的情绪很重要,否则会带来一些问题。
当我们把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当作一种病态,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焦虑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
如果你站在一个黑洞面前,黑乎乎的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你会很紧张很恐惧。
如果通过光照你能看清里面的构造,紧张度就会明显下降。
因为对于未知的黑洞,你会把内在恐惧的东西投射到洞里去,丰富的想象让你越来越恐惧。
了解认知、情绪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学习自我调节,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一、剖析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是有舒服或不舒服的区别。
快乐的时候人会很舒服,想一直拥有这样的情绪;痛苦的时候,就想快点儿摆脱它。
不管是悲伤、痛苦、内疚、高兴、愉快……都是我们在生命中会体验到的情绪。
——情绪具有周期性人的生物周期,应当包括情绪的周期性。
我们会感到某段时间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而某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
情绪在高峰和低谷间的波动如果是处于适度的波幅之内,那就没什么问题。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生了一件事,我们的头脑怎样去加工它、理解它,这就是认知。
当人的认知改变时,对事件的加工可能从消极变为积极、被动变为主动,这个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认知会影响人的情绪体验。
扭曲的认知会给情绪、行为以至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反过来,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也很大。
——情绪和躯体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情绪,感受不到紧张害怕或是低落忧郁。
但表现出来的是很明显的身体反应,如腰酸、背痛、胸闷、腹痛、脖子发僵、尿频、心脏不适等,情绪是可以通过身体表达的。
二、情绪调节很多人会问:如果心理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很想尝试自我调节,怎样自我调节呢?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些方法:● 把探索“我”作为起点。
我们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应避免一味地关注周围人的责任(心理外归因)而忽略了对自我的探索和理解,如“张三对我不好”、“李四这个人不怎么样”。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讲课稿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ca3940ba1aa8114431d96e.png)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刘晓萍各位服刑人员:大家晚上好为了让广大服刑人员能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并运用自我心理保健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服刑指导中心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其中包括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如何适应环境,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情绪的自我管理,如何完善人格等八个专题。
那么,今天我很荣幸,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作为第一个开讲者与大家在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注重心理保健,医院、学校、公司企业,包括监狱都有自己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和咨询场所,社会上也是有很多心理辅导机构。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呢?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吧,当我们心情不好、情绪压抑的时候,会觉得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工作、学习、劳动的效率下降了,也不愿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了,吃饭觉得没胃口,失眠也随之而来。
时间长了,身体上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胃也不好了,心脏也不好了等等。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会加重你的心理负担,如此恶性循环,如不及时调节,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都是心因性疾病。
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
什么是心因性疾病: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用了40年时间,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调查,发现在21岁至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时期内,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关注,也需要保健。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演示课件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de424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4.png)
实践jian与应用
自我认知训练:不同的自我
父亲眼中的自我 兄弟姐妹眼中的自我 朋友眼中的自我 自己眼中的自我 母亲眼中的自我 同事同学眼中的自我 爱人眼中的自我 自己理想中的自我
三、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与方法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教育性原则 2、防治与发展并重
学习内容
1.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意义及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学重点: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意义 教学难点: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gaishu)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特 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 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 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一心全面和谐发展 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和各种 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心理 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同时预防和消除各 种异常心理和心理问题。
为有一定的关系。 5、社会性教育 社会性教育是心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以实现人的社会适应为目的的心
理教育。 6、心理健康教育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有两种模式,其一,社会、心理、生理综合理论模式,
这一模式几乎囊括了心理教育所有内容;其二,身心医学模式,这一模式将 视线集中于生理与心理的交互作用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层次
1、心理卫生的四级预防模式
住院失能自杀 心理异yi常 暂zan时平衡heng点,虽sui无异yi常表现但并非完
全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的完满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层次
借助于四级心理卫生模式,我们可以把心 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为四个层次: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第3讲:情绪调节与管理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第3讲:情绪调节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dd52c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1.png)
第 三 讲
《服刑人员பைடு நூலகம்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
情绪管理与调节
1
1、认识和了解情绪 2、情绪的功能 3、情绪的调节
课程大纲
2
一、认识和了解情绪
小组活动:我的情绪
1、找到你人生中经常体会到的3个情绪,写在纸上; 2、找到小组中出现最多的情绪;
4
个唤起情绪的刺激到达
大脑皮层,引起了主管
的情绪体验;同时又下
传至交感神经,导致机
体的唤醒。
• 心跳
• 血压
• 肾上腺激素分泌
8
8
主观感觉
情绪还包括个体的主观感 觉,舒服或不舒服,喜欢或 不喜欢这种感觉
认知过程
记忆、知觉,期望,解释、态度 等认知过程,也会影响到个体的 情绪。
行为反应
当情绪产生的时候个体会出现一些对应行为
绝望
我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现状了(+愤怒)
悲伤
我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东西;(丧失) 东西=人、物、可见、不可见
孤独
我是不被别人喜欢和接纳的
嫉妒
别人抢了本该属于我的东西;(丧失) 复合情绪=愤怒+羞耻+悲伤+抑郁
思考与讨论 情绪有好坏之分吗?为什么?
活动:画出自己的情绪
• 回想上一周的情绪,用最能代表你情绪的形状、图案或颜色在 纸上画出来;
情绪与行为-1
焦虑-----坐立不安
悲伤----哭
情绪与行为-2
害怕-----回避或逃离 恐惧-----抖动、尖叫
情绪与行为-3
01 愤怒----攻击行为 02 开心-----手舞足蹈
小组分享: 情绪的自动化反应
医学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培训课件
![医学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9d3973964bcf84b8d57b39.png)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四.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问题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在改造过程中对大家最有影响的心理问题:
(一)抑郁和焦虑 (二)如何制怒
Tankertanker Design
(一)抑郁和焦虑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在服刑初期如何改造:
1、要求大家要能适应环境,所谓适应环境就是要求大家 树立正确的身份观念,所谓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及 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2、转变自己的角色。 3、认同自己的社会责任。 4、保持乐观的情绪。 5、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良好的改造动机。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在服刑中期大家怎样生活和改造呢?
1、改造其实很简单,拒绝坠落就行。 2、改造其实很简单,有勇气后退就行。 3、改造其实很简单,不要被成功模式束缚。 4、改造其实很简单,取得成绩时要保持冷静。 5、改造其实很简单,在严格的环境中选择坚强就行。 6、改造其实很简单,把缺陷转化成动力就行。 7、改造其实很简单,团结就行。
①延续对判决的心理适应; ②是对监狱环境的适应; ③是对监规纪律的适应,最终让新入监人员 达到服从管理,认同规范,内化为行动。
Hale Waihona Puke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服刑初期大家是以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表 现为以下几种心理:
1、悲观无助心理 2、抑郁心理 3、焦虑 4、企图蒙混过关心理 5、新奇与解脱心理 6、寻求支持的心理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第1讲-走进心理健康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第1讲-走进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fc39a27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2.png)
44
精神分裂症
当听到精神分裂症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45
精神分裂症分为发作状态 和不发作状态。
不发作时和正常人一样, 可以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与 人交流,跟正常人没有什 么区别;
46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 唯一的区别
发作状态的时候,会失去现实感和现实检验能力, 并且无法区分幻想和现实,暂时失去工作、学习
只有当这些症状像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我们才会把这些症状 定义为异常,这些症状就像我们行走过程中出现的障碍物一样,影 响了我们的正常行始,所以它更像是一种障碍,而不是一种病。
28
疾病与障碍区别
2012年之后,中国《精神 卫生法》不再使用“精神 疾病”这个命名,而改用 “精神障碍”,“障碍” 这个词比“疾病”要更精 准。
29
思考?
精神障碍既然不是病,那需要接受治疗吗?
30
精神障碍属于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美国有1/4一的家庭有精神障碍患者; 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段往进过精
神病院;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平均寿命比健康人短25年左右; 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9.32%=7KW=湖南省总人口 焦虑症4.98% 心境障碍4.06%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性障碍0.61%
意义的事性。
34
抑郁症和焦虑症--白话版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或某个件事让我们变的抑郁 ,可是过一段时间我们又会重新变的快乐起来,但有的人过了 很长时间都无法重新快乐起来,比如半年、1年或者更长,他 被卡在了抑郁的状态中无法出来,我们把卡在抑郁的状态中无 法出来的状态命名为抑郁症。
同样的道理,如果卡在焦虑的状态中无法出来便是焦虑症。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
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0e2d98b307e87100f69608.png)
(二)如何制怒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逐渐积累 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它有强弱之分一般由:
不满→生气→愠→忿→激愤→大怒→暴怒→狂怒 产生的原因:①被伤害或利用;②挫折;③改造中的压力;④嫉妒;⑤ 缺乏亲人的关注和同情。 制怒的方法:①理解对方学会克制;②躲避——休战;③转移视线,唱 歌、看电视,乐而忘怒,与其他人宣宣,动而忘怒,给家人写信或记日 记,忙而忘怒;④找恰当宣泄的方式,都是自己的错,认知分析;⑤学 会接受别人的劝告;⑥找警官宣泄。
16
四.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问题
17
在改造过程中对大家最有影响的心理问题: (一)抑郁和焦虑 (二)如何制怒
18
(一)抑郁和焦虑
1、抑郁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怨自艾,萎靡,常给人一 种心事重重的感觉。 产生抑郁的原因:①生活负性事件;②丧失;③季节性(晚秋、初冬 );④药物因素;⑤身体的不适或疾病因素;⑥创伤;⑦压力;⑧不 安因素。抑郁严重时产生抑郁症(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最易引 起自伤自残。 如何消除抑郁: ①转变认知;②找情感寄托,积极倾诉(交友);③转移调控;④学 会参与生活;⑤帮助比自己还不幸的人,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两个 苹果合成一个苹果);⑥看心理医生。
14
刑释前的心理躁动:
1、对前途的向往与忧虑心理; 2、自卑与自尊交织的心理; 3、强烈的归属心理; 4、报复心理; 5、重操旧业心理; 6、如释重负心理;
15
服刑后期怎样改造:
1、首先明白自己在出监前还是一名监狱罪犯; 2、消除自卑感,缩小与社会的差距; 3、培养良好的适应社会各种角色的能力,发展健全的自 我意识,做到自知、自爱、自信、自强; 4、学会忍耐(延迟反应); 5、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辅导课 (1)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辅导课 (1)](https://img.taocdn.com/s3/m/e1c1b0c9b84ae45c3a358c79.png)
让李冬梅刻骨铭心的一个细节是,高玉伦在刀被村民夺下
后,两次返回家中取刀到案发现场探头查看,均被村民再 次夺刀架回,直至警车赶到将其带走。1:高玉伦曾说自己 能干大事情; 1:高玉伦妻离子散; 2:高玉伦入狱前一口 气儿给73岁的母亲买了四五套衣服:;3:高玉伦注重过节; 5:高玉伦是个孝子 ;6:高玉伦杀警越狱 ; 7:高玉伦越 狱后在小卖部桌上留了120元钱;8:高玉伦的亲家汤大名 获得奖励金15万元;结论:高玉伦酒后有精神分裂障碍症 状。
新京报报到:高玉伦与李德月二人年龄相仿,是一起长
大的发小,关系曾经好得“穿一条裤子”没有人能解释高玉伦
为何会对李德月痛下杀手,事发当晚,两人都到一个村民 家吃杀猪菜,据冯桂兰描述,席间,大约是李德月说要给女
儿在城里买房子,高玉伦称也要在城里给儿子买,说到谁
家更有能力的问题,两人争执不下。李德月打算离开时, 高玉伦在门口拍了下他的肩膀,问,“刀在哪儿?”李德月转
深呼吸:深呼吸能有效克服悲伤和绝望
运动是最好的医生
有氧运动:骑单车、跑步、游泳等运 动都可以减轻抑郁情绪。
多晒太阳:季节性的抑郁症患者,阳 光对其具有独特的疗效。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转移情绪的方法
• 当一个人有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彩 的生活时,就拥有了许多转移不良情绪 的途径,如情绪抑郁时,可以去郊游、 爬山、游泳,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 活动,亦可投入自己的爱好中,使精神 有所寄托 。带小孩、志愿者、楼道长、小组
四 2010年8月,在天河砍死流浪女子 证据不足
五 2011年2月,在惠州博罗县砸死流浪男子 证据不足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说课材料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说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a2e517c5022aaea988f0f3b.png)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作者:襄南监狱方兰教学内容:服刑人员怎样走出心理困境,做好自我调节(二课时)导语:无论是自由公民,还是正在服刑改造的罪犯,都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助于你的服刑改造,而且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促进改造。
相反,恶劣的情绪危机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
服刑人员出现心理困境在所难免,也不可怕,关键是能够用理智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以下教大家几个方法会有助于你走出心理困境:一、回避法。
“耳不听心不烦”。
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
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
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
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
比如,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来看待,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算客观回避法。
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
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
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
在你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二、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
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有则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
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
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愁。
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了,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
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
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
幸还一位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念该为大儿子高兴。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78469227284b73f3425045.png)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作者:襄南监狱方兰教学内容:服刑人员怎样走出心理困境,做好自我调节(二课时)导语:无论是自由公民,还是正在服刑改造的罪犯,都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助于你的服刑改造,而且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促进改造。
相反,恶劣的情绪危机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
服刑人员出现心理困境在所难免,也不可怕,关键是能够用理智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以下教大家几个方法会有助于你走出心理困境:一、回避法。
“耳不听心不烦”。
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
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
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
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
比如,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来看待,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算客观回避法。
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
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
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
在你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二、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
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有则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
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
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愁。
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了,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
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
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
幸还一位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念该为大儿子高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07年9月)酒泉监狱心理咨询室穆红绪各位服刑人员:大家好!为了全面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让大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改造生活,提高自身改造质量,早日新生,将来新生后能够及时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上恰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大家开展心理健康,我狱目前得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监狱从2000年就开设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课对部分服刑人员开展心理测试,2001年成立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室并在服刑人员中间试尝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从2003年开始培训了一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联络员和专职警官心理辅导员,为了加大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监狱已把心理知识作为服刑人员考试的相关内容,还专门从省监狱局订购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书,并已下发到了各监区,这本书可以说是集知识性和实用性於一体,是一本通俗性读本,到现在全监狱所有服刑人员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档案,每年有近200名服刑人员申请参加了监狱心理咨询,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就当前调查和咨询情况看,还有很多服刑人员对心理健康理解不全面,对心理咨询工作定位不准确,甚而还有人数很多的服刑人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考试,心理测试就是做试卷,心理咨询就是要求相关专职警官给自己解决改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是今天及今后大家需要掌握和达到的目的:1、继续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目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明白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与生理疾病一样普遍常见,任何人都能遇到,特别是大家由于其自身的犯罪,而受到刑罚的处罚,人生自由被剥夺和限制,在监管改造场所,依法接受强制性的管理,教育和劳动改造,面对人生的重大挫折,身份、地位的鲜明变化,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空间处遇的种种限制,以及在亲情、恋情、友情和婚姻家庭、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等多方面遇到的问题,许多服刑人员曾不同程度的在内心深处产生过绝望、痛苦、恐惧、自卑自责、对抗仇视心理。
2、通过学习掌握和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能够初步判断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
3、帮助大家掌握一些处理日常生活、改造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技巧,正确应对生活,改造中遇到的应激(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通过学习,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能够正确面对现实,在努力改造的同时,始终保持良好的改造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把握自己的命运,争取美好的生活。
5、通过学习,使大家明白,当自己实在无法平衡心理时,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大家从入监到出监的心理变化和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一、什么是健康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后,人类进入到了竞争异常残酷的时代,优胜劣汰成为每一个人面对的现实,人们普遍感到危机、压力、苦闷、焦虑、紧张和忧虑,不安全感似乎笼罩着每一个人,心理疾病正快速地、悄然地、无情的吞噬着许多人的健康,特别是社会的快速前进和人的观念的相对滞后产生的差异带来的压力,使人产生了种种不适应,从生理方面人们产生了本能的反应。
所有服刑人员之所以走到监狱来,就是对社会的不适应,而监狱对大家的改造其实就是重新社会化,调整大家的需求观念,树立正确的责任,培养良好的情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调动积极的心态应对高速发展的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时提出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美(从心理、生理、社会)方面,1989年尽一步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并将身心健康细化为“五快”、“三良”。
“五快”(从生理方面)食得快(牙好,胃口好);睡得快,说明神经系统正常;说得快,表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走的快,行自如,精力旺盛;便得快,说明消化系统好。
三良(精神心理)良好的人格,情绪稳定,坦荡胸怀,较强的挫折耐受力;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自称控制能力好,适应社会,在社会变革中能与新环境相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过分计较,与人友善,乐于助人,与人相处多理解、宽容等。
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良好的情绪,情绪可以摧毁人的一切。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二、服刑人员心理服刑人员心理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家在没有犯罪之前是一个普通公民,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渐产生了犯罪心理,发生了犯罪行为,然后被绳之以法,受到审判,成为服刑人员,送入监狱后随之产生了刑罚心理和改造心理,准确地讲,服刑人员心理是你们在受到法院判决后全面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家之所以被社会进行改造,是由于你们首先是一个自然人,即便心理严重扭曲,导致犯罪而十恶不赦,但是人的基本心理成分仍然存在,占据你们心理一个部分,也是你们改造的心理基础。
三、服刑人员心理发生变化大致要经过三个时期:服刑初期、服刑中期和服刑后期。
(一)服刑初期——心理适应期或心理过渡期时间是从入监开始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其间需要三个适应:①延续对判决的心理适应;②是对监狱环境的适应;③是对监规纪律的适应,最终让新入监人员达到服从管理,认同规范,内化为行动。
服刑初期大家是以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种心理:1、悲观无助心理认为自己由一个自由人变为囚犯,感到一切都毁了,悲观失望,对前途、家庭、生活推动信心,认为法律判决已经生效,此时反抗已于事无济,感到非常无助。
2、抑郁心理服刑人员由于失去了自由,又不能与家人团聚,对监狱生活感到陌生(累犯除外),不敢轻举妄动,因而极其苦闷,这种苦闷包含着孤独和思家恋亲心理。
(主要表现在家人接见时哭得天昏地暗,嘶声裂肺)同时许多服刑人员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而外向的人也会变得内向。
3、焦虑这是一种包括恐惧、怨恨、怀疑心理在内的复杂心理。
它以紧张情绪为主要特征,可分为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神经过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等。
4、企图蒙混过关心理服刑人员入监初期最难过的是认罪关,许多人都企图蒙混过关。
主要有四种人:①对法院判决不服的服刑人员;②天性狡猾的人;③在预审中接受“言多必失”等消极的人员;④信仰型人员。
这四类人一般采取沉默,绕圈子,推卸罪责蒙混过关(根据归因理论,他们属于外归因者,这种人往往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助,倾向于无助与被动)。
5、新奇与解脱心理新犯以前没有来过监狱,对监狱情况不了解,刚入监,会很快发现监狱不同于社会,也不同于看守所,会对监狱的一切产生新奇和紧张心理。
有些服刑人员由于在看守所羁押时间长,终于拿到判决,从看守所到监狱悬着的心就象石头终于落地,不由自己产生一种解脱感。
6、寻求支持的心理人是社会的人,社会联系和社会支持是人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服刑人员入监不久就开始寻求各种联系和支持,一是急于和家庭联系,希望家人早时探监(写信、打电话),目的就是想获得物质支持,满足情感和家庭关系需要。
没有这种表现的服刑人员心态应属于不正常的;二是寻求狱内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会很快找到情投意合的“狱友”,形成狱内非正式群体;三是寻求警官的支持和警官建立联系。
一开始有畏惧感,了解监狱情况后会对警官产生趋近感,希望得警官的支持和好感,引起重视。
当然入监初期的心理适应阶段的长短还与下面五种因素有关:一是入监前在看守所的时间,在看守所呆的时间长,入监适应期就短,反应之则长;二是刑期,刑期长的,心理压力大,失望,苦闷心理严重,心理适应期长。
刑期短者(五年以下)则适应期短;三是罪犯的个性,个性外向开朗的罪犯适应的快,如多血质、胆汁质和外向性格的服刑人员心理不适应期短,内向性、抑郁质的服刑人员适应期长;四是犯罪次数多的人适应期短,初犯适应期长;五是认罪态度,认罪期短,不认罪者适应期长。
在服刑初期如何改造:1、要求大家要能适应环境,所谓适应环境就是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身份观念,所谓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由于在外面的不同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了有的人是农民、有的人是工人、有的是干部、有的是小官、有的是大官,而到监狱呢,同样的光头,同样的囚服,同样的要求,对大家的管理是公开、公正、公平的,没有特殊的罪犯,没有不管的服刑人,因此,要求大家及时转变认识,树立正确的服刑改造意识。
认同自己所处的环境或叫处境,正如前面所讲身份是由社会地位和处境地位决定,你进入监狱高墙和电网把你同社会进行了整体切割,你可以讲是完全失去了社会地位和外面的处境地位,因此,你必须建立你现在的处境地位,通俗地说,也就是解决一个“你到了什么地方”的问题,不认同处境,也就谈不上正常适应,因此你一定会抑郁和焦虑的。
2、转变自己的角色,社会是T型台,每个人都在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整饰自我,达到一定的目的,角色是自己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在监狱转变角色也就是以前常讲的“自己现在是什么人”,有些人已经穿上了囚服,吃上了囚粮,但从心理还认为自己是外面某部门的领导,风了有些警官,显得十分的土无可奈何,对同犯看不起,认为其他人员犯的罪低极下流,他们是渣子,而自己犯罪是无意的或是高智商,明显格格不入,导致心理失衡,因此要很好的适应,必须转换你的角色。
3、认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俗的讲就是要解决大家到监狱“干什么来了”,教育改造罪犯是社会的责任和目标,是为了让大家将来适应社会,在当前恰当地承担自己的监狱改造角色和服刑人员起码的责任,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明白自己接受教育改造是一种社会责任,是自己的义务,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服刑人员都在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而很少认同自己的责任,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权利观和自由观,但西方的权利观和自由观是以不妨碍他人为前题的,大多数只是一味强调别人伤自己的尊严,侮辱自己的人格,那么为什么不自己问问,别人的尊严和人格怎么没有受到侵犯,因此必须要树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心才会抽入到改造。
只有达到明确了身份,转变了角色,树立了责任,你才能会全身心投入到改造,才能克服服刑初期的消极心理,心情好了,你的心理适应期将会缩短,也就意味着你加快了改造步伐。
4、保持乐观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如同玻璃一样,挡住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事,使你保持积极的心态,而坏的情绪如毒药一样侵害身心,如海绵一样对所有的负性生活事件全部吸收,让你处于压抑之中,压抑使万物之源,一旦爆发,你必毁无疑,因此要正确应保90/10法则(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