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回乡偶书教案

合集下载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这首诗。

理解诗中的字词含义,能够准确解释诗句的意思。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培养其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体会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的意识。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修辞手法。

122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既喜悦又惆怅的心情。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领悟人生哲理,对时光和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13 教学方法131 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32 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133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如展示故乡的图片、讲述故乡的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13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故乡的音乐或展示一些故乡的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故乡的情感共鸣,从而导入新课。

142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诗人贺知章的生平经历和创作《回乡偶书》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143 初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强调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学生跟读。

144 理解诗意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教师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等。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145 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回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

探讨诗歌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所反映的社会变迁和人生感慨。

古诗 回乡偶书 教案

古诗 回乡偶书 教案

古诗回乡偶书教案教案标题:古诗《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 学会朗读古诗《回乡偶书》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习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

2. 古诗《回乡偶书》的课文。

3. 图片或视频素材,以便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古诗《回乡偶书》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杨万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习古诗(15分钟)让学生朗读古诗《回乡偶书》,帮助他们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可以逐句解读诗句的意思,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分析古诗(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古诗《回乡偶书》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借代等。

让学生探讨这些修辞手法对古诗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起到了什么作用。

4. 诗歌鉴赏(15分钟)让学生欣赏其他与《回乡偶书》主题相关的古诗或现代诗歌,帮助他们扩展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描写乡愁或家乡的诗歌,让学生比较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表达方式。

5. 创作活动(15分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作一首与回乡或家乡相关的诗歌。

可以提供一些诗歌写作的提示和指导,如选择适当的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等。

6. 总结与展示(5分钟)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同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古诗《回乡偶书》的主题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延伸:1.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他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并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和阅读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

2. 诗歌创作: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包括内容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0篇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0篇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0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有趣,有效。

【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会写“音、何、客”3个生字,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做到有节奏,争取有感情。

3、通过猜测贺知章做诗时的年龄,品读诗句图文,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难点:在语境中理解诗句,感情背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方案一:背古诗,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方案二:猜方言。

假如教师的方言与学生的不同,猜方言的形式,能迅速拉近师生的距离,并在不经意间渗透“乡音”,好玩又匠心独具。

【教学流程】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今天我们学习第25课《古诗两首》中的《回乡偶书》。

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先读一读,争取把每一个字读正确。

2.这首诗可能有些小朋友读过,甚至会背,但是,真想把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读题目。

特别注意读准“偶”字,并问:这个“偶”字,我们在哪里见过?(偶然、木偶、偶尔、偶像)(2)读作者。

(3)朗读整首诗,重点夯实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

(指导读好前鼻音“鬓”,了解“鬓毛”指的是耳朵旁边的头发;开火车读准“衰”,如果学生提到“衰”字有“shuāi”和“cuī”两种读音,告诉学生现在统读“shuāi”。

)4.能正确读好每一个字,让我们再来练读整首诗,一定能读得字正腔圆,更加悦耳。

(读诗)二、扎实识字,端正书写1.有的时候,一篇课文会读了,一首诗会背了,并不等于所有的字都认识了。

有的字可能换一个地方遇到,说不定就不熟悉了。

能不能考一考,敢不敢迎接挑战?2.出示生字词语,认读:【偶然木偶鬓毛两鬓衰老衰落】3.出示生字:【音何客】(1)“小老师”带读这三个字。

回乡偶书 教案优秀10篇

回乡偶书 教案优秀10篇

回乡偶书教案优秀10篇《回乡偶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会认“偶、鬓、衰”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重点难点:诵读古诗,感受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复习: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就是一块富有魅力的瑰宝。

同学们,瞧瞧看,这首著名的《咏柳》还记得吗?我们一起背一背。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著名的唐代诗人——贺知章。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另一首古诗,请大家手书空,和我一起来写诗题。

正音。

3、这首诗就是诗人80多岁回到家乡后偶然写下来的,齐读课题。

4、到底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去细细品读。

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3、检查词语:鬓毛衰乡音相见相识4、词语读得这么好,相信古诗一定能读得更流利,自己试一试。

5、节奏读(1)标出节奏,指名读。

(2)齐读(3)教师示范,讲方法:一行一行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品读第一句过渡:让我们先看看第一行。

1、点生读2、师问:少小是什么意思?读。

3、在这行诗中有一个词的意思和它相反,谁找到了?你来读。

4、介绍背景:贺知章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乡,80多岁才回到故乡,此时他会是什么心情?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还有谁来读?5、为什么贺知章要时隔70多年才能回到家乡?是的啊,由于种种原因,思念家乡的贺知章却不能回家,他的内心多么的心酸啊,教师范读。

6、此时的他,百感交集,一起读。

7、几十年过去了,他的样貌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什么没有改变?(乡音)请你读第二行,点评。

教师点评:由于深深地眷念这爱自己的家乡,他无法忘记那一口家乡话。

齐读。

8、从离家到回家,他一直都牵挂着自己的家乡。

齐读第一句。

四、品读第二句1、过渡:年近老迈的贺知章终于回到了家乡,走在这乡间路上,一切都那么熟悉,看看图,他碰见了谁?(小孩)自由读第二句,听听他们会说些什么?2、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位老爷爷,自然是不认识的。

2023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

2023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一条乡间的土路上,两旁都是茂盛的柳树,树上有时会有蝈蝈的。

叫声。

这次为您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回乡偶书》教案篇一一、课文分析:《回乡偶书》里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太子和百官为他践行,可以说是衣锦还乡。

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表现了一个普通回乡人的真实情感。

二、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本文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实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实情感。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背古诗,猜诗人导入。

师:孩子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有无穷无尽的韵味,骆宾王7岁就能作诗《鹅》“鹅、鹅、鹅。

”,相信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能背很多诗给大家听吧!生:进行古诗背诵。

((1)预设一:学生没有背到《回乡偶书》师:孩子们真棒能背那么多古诗了,那你们猜猜这些诗人是谁?生:说出诗人。

师:哇,既然你们知道那么多诗人,那你们认识他吗?(出示诗人图片)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古诗呢?(2)预设二:背到《回乡偶书》,直接导入。

师:那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孩子们,他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我们学过他的一首古诗是?)生:自由说,《咏柳》,生背诵古诗。

师:有没有人了解贺知章呢?(出示课件,介绍贺知章有关知识。

请生读)(贺知章,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唐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

他一生官运亨通,直到八十六岁时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为他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这阔别了五十多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吧!《回乡偶书》(相机板书课题,学生观看板书并书空),来齐读课题,孩子们大胆猜测一下题目的意思吧。

回乡偶书幼儿教案

回乡偶书幼儿教案

回乡偶书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回乡偶书的教学,让幼儿了解并熟悉乡村风景、农田劳动和农耕文化,培养幼儿关注农村发展的意识。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及对劳动者的感恩之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科与学科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全面发展幼儿的潜能。

二、教学主要内容:1. 乡村风景2. 农田劳动3. 农耕文化三、教学重点:通过回乡偶书的教学,让幼儿了解农村的风景、学习农田劳动的基本知识、认识农耕文化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播放乡村音乐,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2. 导入新课(1)观察乡村风景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的元素,如天空、农田、山川等;(2)通过问题引导幼儿了解农田劳动,如播种、施肥、收割等;(3)播放农耕文化视频,让幼儿了解农耕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3. 播放故事动画(1)播放回乡偶书的动画,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2)通过观看动画,引导幼儿了解主人公回乡的故事情节,以及他对乡村风景、农田劳动和农耕文化的思考和体验。

4. 讨论与互动(1)引导幼儿就动画中的场景和情节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让幼儿合作交流,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3)教师加入讨论,给予正面的引导和鼓励。

5. 制作回乡偶书(1)准备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2)给幼儿演示如何制作回乡偶书,引导幼儿按照动画中的情节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3)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表达,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分享(1)让幼儿将制作完成的回乡偶书进行展示;(2)引导幼儿向同伴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3)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农田,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农田劳动的过程和农民的辛勤劳动;2. 组织幼儿体验农田劳动,如种植小白菜、耕种土地等;3. 邀请农民或农耕文化专家来班级讲座,让幼儿听取他们讲述农田劳动和农耕文化的故事和经验。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和拓展词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古诗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和拓展词汇。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动画等。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词汇。

3. 参考资料:关于古诗背景的相关故事、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背景。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结构、韵律等特点。

(3)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 体会诗情(1)让学生结合图片、动画等,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家乡的美丽。

4. 朗读与背诵(1)分角色朗读古诗,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引导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巩固学习成果。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学会感恩和回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1)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 学习材料:生字词卡片、古诗文本。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2)解释诗题“回乡偶书”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文背景。

(3)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体会意境(1)学生闭眼想象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中的意境。

(2)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情感。

5.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诗中的场景。

(2)小组合作,创作以“回乡”为主题的诗歌或故事。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古诗《回乡偶书》。

2.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回乡偶书 教案

回乡偶书 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本节课是关于茅盾的作品《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茅盾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回乡偶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掌握《回乡偶书》的基本结构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茅盾的《回乡偶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基本结构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回乡偶书》中的情感与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简短介绍茅盾及其代表作《回乡偶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预习活动让学生预习《回乡偶书》的背景知识,并提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代表作。

3. 教学展开(1)讲解茅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回乡偶书》的基本结构和主题思想。

(3)解读《回乡偶书》中的具体语言和情感表达。

4.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茅盾其他作品,开拓文学视野。

5. 总结归纳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回乡偶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对《回乡偶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五、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在本节课中能够全面理解茅盾的作品《回乡偶书》,并培养出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身的文学梦想。

【2300字】。

贺知章《回乡偶书》教案范本(精选10篇)

贺知章《回乡偶书》教案范本(精选10篇)

贺知章《回乡偶书》教案贺知章《回乡偶书》教案范本(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贺知章《回乡偶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贺知章《回乡偶书》教案篇1设计理念:崔峦先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叶老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

基于此,本课在导读时紧紧抓住一个“客”和关键词“何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思接千载,围绕“客”字做文章:是“客”吗?“客”从何而“来”?不是“客”!“客”为何“回”来?既触发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又落实了诗歌语言的训练点,从而让学生在反复涵咏品味诗歌语言中悟诗情、品诗意,并将这些感受内化成丰富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诗中的5个生字,会写“客、何、音”三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紧扣识字教学,巧妙抓住“客”作为切入点,结合“何来”一词扩展开来,让学生思如泉涌,想象万千,再通过品读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读诗、悟诗中懂得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调动体验,激趣引入1、读题:回乡偶书2、作者:小朋友们,我们常说,要了解他的诗歌,首先要知道他这个人。

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何老师也搜集了我们来看一看,你了解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现在我们就一起把这个“客”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

(师范写,提醒“横撇”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好看,生书空。

)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客”字,帮它找个朋友,然后生根据同学的发言再写写、记记“客”。

二、找准切入,读诗悟诗1、自读全诗,巡视指导: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中恰恰也有一个“客”字,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不认得的字借助下面的小树叶的帮助来读准。

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

开始!2、检查自读,加强识字偶、鬓、衰、客、何、(很干脆,好听,非常好听,真喜欢,真喜欢你读的翘舌音)3、抽生读诗,其余听读,评价,正音。

古诗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

1.2理解诗中的生字词,把握诗歌大意。

1.3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3.2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1正确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

1.2理解诗中的生字词,把握诗歌大意。

2.难点:2.1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贺知章及其创作背景。

1.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由朗读《回乡偶书》,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2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字词,把握诗歌大意。

3.合作交流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4.课堂讲解4.1教师详细讲解《回乡偶书》的创作背景、诗句含义及艺术特色。

4.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5.实践环节5.1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5.2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以“回乡”为主题的现代诗。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背诵《回乡偶书》。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实践环节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发言,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较为深入。

3.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更加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附:古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诗歌注释及背景资料3.诗歌接龙游戏素材二、教学时长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人贺知章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小学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优秀5篇)

小学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优秀5篇)

小学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优秀5篇)《回乡偶书》教案篇一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

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讨论}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

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编故事。

反思: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

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

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回乡偶书》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验年少时离家、年老时回家的感受。

中班回乡偶书教案

中班回乡偶书教案

中班回乡偶书教案教案标题:中班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回乡偶书的起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回乡偶书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2. 班级图书角的相关绘本和故事书籍。

3. 彩纸、颜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4. 小组合作任务卡片。

5. 录音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曾经听过或看过的故事。

- 引导学生思考“回乡偶书”是什么,是否听说过。

2. 探究(10分钟)- 展示回乡偶书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 向学生介绍回乡偶书的起源和特点,简单解释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 拓展(15分钟)- 在班级图书角放置相关绘本和故事书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 分组让学生选取一本故事书籍,小组合作完成故事情节的绘制和书写。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

4. 实践(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回乡偶书进行表演。

-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扮演角色,通过表演来展示故事情节。

-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创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5. 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回乡偶书的特点和学到的知识。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学生在家中制作回乡偶书,增加家校互动。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文化展览,了解更多关于回乡偶书的知识。

3.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回乡偶书,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或数字化制作。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制作的回乡偶书和表演的视频或录音,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合作的情况。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安排,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
3、flash播放,幼儿跟着有感情地朗诵诗句。
4、幼儿自由地为古诗配画.
(三)、结束部分
请个别幼儿拿着自己画的画儿,边展示给大家看边朗诵古诗《回家偶书》。
诗的大意:从前有个人很小就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做官,到他变成个老爷爷时才回家乡,这时他头发已经全白了,可说的还是家乡话。在村口碰见一群小孩子,问他从哪来,他哈哈大笑:“这里就是我家呀!”“那我们怎么没有见过你呀?”他说:“我离开这里已经好几十年了,那时,你们的爹妈都还是小孩儿呢!”小朋友们笑了,热情地拉着这位老爷爷的手进村了.晚上,老爷爷怎么也睡不着,想到白天孩子们居然把自己当成外乡人,觉得挺有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古诗,想听吗?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基本部分
1、向幼儿介绍诗人贺知章。
师:你们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吗?(贺知章)那么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
2、逐字逐句讲解古诗,重点讲解“老大”“乡音”、“鬓毛衰”的含义,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人少年时回家和老年诗回家乡的情感。
公开课教案:
[中班]古诗《回乡偶书》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年少时离家、年老时回家的感受.
2、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并理解古诗的内容。
3、让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熟练有感情地背诵。
二、活动准备:flash、纸、画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感受诗的意境.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久别回乡时的复杂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2)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微妙情感,理解“笑问客从何处来”中蕴含的沧桑。

(2)引导学生将古诗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感受古诗的魅力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解法:对古诗中的生字词、诗句含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人回乡的场景中,增强对古诗的理解。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游子思乡的视频或音乐,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离开家乡很久,然后再回去的经历?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3、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教师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要点。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

(2)提问学生:诗人离开家乡多久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引导学生思考:“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体会情感(1)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体会诗人久别回乡时的复杂情感。

(2)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3)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回乡偶书》。

(2)理解《回乡偶书》的诗意,体会作者对家乡变化的感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变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回乡偶书》。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2. 理解并体会作者对家乡变化的感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家乡变化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或展示黑板,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贺知章及其作品《回乡偶书》。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变化,谈论自己的感受。

4. 讲解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

(2)教师举例说明生字词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5. 感悟家乡变化(1)教师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和体会。

6. 朗读与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

(2)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关注家乡变化的价值观。

8. 课后作业(1)正确书写生字词。

(2)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回乡偶书》的内容,谈论家乡变化。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 运用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回乡偶书》优秀教案

《回乡偶书》优秀教案

《回乡偶书》优秀教案《回乡偶书》优秀教案「篇一」一、导入1、同学们,有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从小到大,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画,看看哪位同学能给它配上诗句?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

2、看着这高耸入云的楼,你想到了哪句诗?真好!3、看着放风筝的小娃娃们,你想到了?是啊!4、看着这一幅温馨的画面,你又想到了?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是?孟郊的《游子吟》赞颂的是伟大的?对!母爱!5、再看,这满树的新叶让你想到了?真好,我们一起来赞美柳树、赞美春天。

碧玉齐!6、同学们真棒!小小年纪就能诵读许多的经典诗文,你知道么?与诗词为友,乃人间乐事!二、初步感知1、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古诗词的殿堂,感受经典的魅力,一起来学习贺知章的另一首诗,一齐读课题。

2、有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古诗文最好的办法首先是诵读,其次也是诵读,最后还是诵读。

我们先来看看别人是如何诵读的?(播放视频)诵读的第一步就是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照着视频中的样子,自己试一试,开始吧。

3、能读正确吗?不够自信,能不能啊?谁来试试?字正腔圆,真不简单。

4、我看看,谁读的好?准备!5、听着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几个生字宝宝都溜出来找你们玩儿了,谁来跟他们打打招呼?6、这个字念什么呢?它在以前是这样写的,看着这一幅画,你有什么想说的?客就是什么呢?客就是旅居他乡的人,我们把它称作是客人。

谁能给客字找朋友?先来说说两个字的,真好!谁找到三个字的?谁还能找四个字的?还能啊!真不简单!对了!特别棒!7、同学们积累了很多的词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把这个字写好。

睁大你们的亮眼睛,仔细观察,如何写好这个字?这个提醒很重要!撇捺要舒展,再看看下面这个口字,它和口在左边的,口在右边的分别有什么变化?8、孩子们,再仔细看看,我相信你们会有所发现,有没有发现啊?口在左边,口字写的小一点,口在右边要写的大一点,口在底下要写的扁一点,真是会观察的孩子。

(完整版)回乡偶书教案

(完整版)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课设计刘晓娟教课目的:1、认识“偶、离、鬓、何、衰、客”六个字,会写“音、客、何”三个字。

2、可以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理解诗人久别家乡后回来的悲欣交集之情。

教课过程:一、以旧引新、情境导入播放少儿歌曲《静夜思》,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李白)《静夜思》是李白旅居异乡时写下的一首思乡之诗,今日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和家乡相关的诗,他的作者不是李白,但和李白是特别要好的朋友,他们常常在一同喝酒作诗,你知道他是谁吗?(贺知章)多媒体介绍贺知章。

贺知章三十多岁离乡当官,直到八十多岁才再次回到故土,五十年过去了,当再一次回到故土的时候,他的心中感触万千,于是提笔写了我们今日要学的这首诗,《回乡偶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由朗诵古诗,读准字音。

三、精读古诗这是一首古诗,学习古诗要讲究必定的方法。

老师这儿有一颗苹果树,树上有四个苹果,假如你能把四个苹果都摘下来,那这首诗你就学会了。

我们来看看四个苹果分别是什么?(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有信心把它们摘下来吗?1、我们第一来看看第一个苹果能不可以摘下来,多媒体出示生字,带拼音齐读,去拼音指名读。

2、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苹果,我会解。

解,是什么意思?(理解)很好,你已经知道认识释古诗的第一个方法,那就是“扩词” 。

如何去理解这些跟我们隔了一千多年之远的先人说的话呢?别急!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名字《回乡偶书》,我想请人再给这四个字扩扩词。

(回到、家乡、有时、书写)我们把扩的词结合起来看看,这句话能读的通吗?不可以,那我们给它补一补,回到家乡有时写下的一首诗,这样通不通?理解了吗?(齐读一遍)你看,我们把书写换成了写下,又补上了“的一首诗”这几个字,回乡偶书的意思就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二和三种方法,学会了运用“扩、换、补”的方式,那么你学任何一首古诗就都不难理解了。

是否是真的呢?我们进入诗文你就知道了!出示“少小离家老大回”,先给加点字扩词(走开、家乡、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乡偶书》教案
刘晓娟
教学目标:
1、认识“偶、离、鬓、何、衰、客”六个字,会写“音、客、何”三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3、理解诗人久别家乡后归来的悲欣交集之情。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情境导入
播放少儿歌曲《静夜思》,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李白)《静夜思》是李白客居他乡时写下的一首思乡之诗,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和家乡有关的诗,他的作者不是李白,但和李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你知道他是谁吗?(贺知章)多媒体介绍贺知章。

贺知章三十多岁离乡做官,直到八十多岁才再次回到故乡,五十年过去了,当再一次回到故乡的时候,他的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写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回乡偶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精读古诗
这是一首古诗,学习古诗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老师这儿有一颗苹果树,树上有四个苹果,如果你能把四个苹果都摘下来,那这首诗你
就学会了。

我们来看看四个苹果分别是什么?(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有信心把它们摘下来吗?
1、我们首先来看看第一个苹果能不能摘下来,多媒体出示生字,带拼音齐读,去拼音指名读。

2、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苹果,我会解。

解,是什么意思?(理解)很好,你已经知道了解释古诗的第一个方法,那就是“扩词”。

怎样去理解这些跟我们隔了一千多年之远的古人说的话呢?别急!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名字《回乡偶书》,我想请人再给这四个字扩扩词。

(回到、家乡、偶然、书写)我们把扩的词联合起来看看,这句话能读的通吗?不能,那我们给它补一补,回到家乡偶然写下的一首诗,这样通不通?理解了吗?(齐读一遍)你看,我们把书写换成了写下,又补上了“的一首诗”这几个字,回乡偶书的意思就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二和三种方法,学会了运用“扩、换、补”的方式,那么你学任何一首古诗就都不难理解了。

是不是真的呢?我们进入诗文你就知道了!
出示“少小离家老大回”,先给加点字扩词(离开、家乡、回来)。

我们还有少小和老大的意思还不知道,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小儿子离开家,大儿子回来住”对不对?哦,不对,那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嗯,有些字的意思古代和现代可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换一换,我把少小换成“年轻的时候”,老大换成“年老的时候”,现在能不能解释的通?能了,再补上一个“才”字就更完整了,“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到年老了才回来。

”我们就用上了刚刚讲的三种方法,扩换
补。

再来看看下面的,这三种方式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

课件出示“乡音无改鬓毛衰”,给加点的字扩词(家乡、口音、改变)。

家乡的口音你知道是什么吗?(演示)“无”是什么意思?没有!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可是“鬓毛衰”,衰在这儿指的是“又白又稀疏”,那“鬓毛”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耳边的头发)耳边的头发都已经又白又少了,这说明他年纪大不大呀?齐读释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我的头发已经又白又少了。

我都已经这么老了,离开家乡也有五十年了,可我仍然记得我的家乡话,这说明什么呀?(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怀着对家乡的如此情深,五十年后,作者回来了,然而回来后看到的是什么呢?出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扩词“识”,把“儿童”换个更常用点的词(小孩子),“相见”谁和谁相见呀?贺知章和小孩子相见,不相识。

这句说的是:村里的小孩子见了我都不认识我。

(“我”指的诗作者贺知章)五十年没回来啦,村里的小孩子没见过我,都不认识我,还怎么样呀?“笑问客从何处来。

”给“笑”“客”扩扩词,(笑嘻嘻)(客人),把何处换一个现代的话你会吗?(何处:哪里)很好,那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扩一扩,换一换再补一补,“还笑嘻嘻地问我这个客人是从哪儿来的”。

好了,这首诗我们已经解完了,现在你知道它全部的意思了吗?我想请一位同学完整的说一说。

3、第二个苹果我们也顺利摘下了。

我们来看看第三个苹果,“我
会读”,你们会读吗?那你们读来听听看!我看你们有点在吹牛,读诗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我问你们你觉得贺知章写这首诗的心情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我说既高兴又难过,而且高兴少难过多,不信我给你们找出证据来,“少小离家老大回”——高兴,“乡音无改鬓毛衰”——难过,你还能从哪儿看出来难过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自己回到家乡,却被当做是外乡的客人,别人都不认识他了,他难不难过?所以说他的心情是即高兴又难过,而且高兴少难过多,我们读的时候,高兴的地方我们要读出高兴,难过的地方我们也要读出难过的感觉。

除了这个,我们再学一招,划节奏,看,老师划斜杠的地方代表着停顿,一条斜杠就停顿短一些,两条横岗就停顿长一些,看明白了吗?我想请一位同学按照老师刚刚说的感情和节奏读一读,谁试试?读的好不好?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4、我觉得你们能成功拿下第三个苹果,祝贺你们,还有最后一个苹果,“我会想”,有没有信心?好,我们看到书上这幅图,图上有些什么?(小孩子、贺知章、马)图上为什么会有马呢?(拓展知识,交通工具)你们试着扮演一下图中的小孩子,我来扮演一下贺知章,想想看你会问贺知章什么问题呢?非常棒,我们在学诗的时候要学会动脑筋思考,多问一些问题。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学习解释诗歌有三种方法,哪三种?(扩、补、换)还有朗读古诗一定要读出感情和节奏,我们再试着一起读一读这首《回乡偶书》吧!(齐读)
贺知章不止写了这一首回乡偶书,还有另一首一样名字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多媒体出示《回乡偶书》其二,齐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