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首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及评审要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及评审要点一、背景介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本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本科课程的质量,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及评审成为了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申报要点、评审要点三个方面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进行详细介绍。
二、申报要点1.课程目标及定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申报者需要清晰地表达课程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明确该课程在国内外的定位,是否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2.课程设置申报者需要详细介绍课程的设置情况,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内容。
需要明确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与专业发展的契合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
3.教学资源申报者需要充分介绍课程所涉及的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实验室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体现出学校对于该课程建设的投入和支持情况。
4.课程质量保障申报者需要详细介绍课程的质量保障措施,包括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改革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明确课程建设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
5.创新性和实用性申报者需要体现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包括是否具有行业前沿的知识和技术、能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三、评审要点1.专家评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评审采取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
评审专家需要根据申报材料和现场考察等情况,对课程的目标、设置、教学资源、质量保障、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学效果评审专家还需要针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学术成果、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明确课程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3.课程可持续发展性评审专家还需要评价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包括课程是否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否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机制等方面。
4.教学资源支持评审专家需要评价学校对于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支持情况,包括师资力量、实验室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09-2010-1)教务处2009年9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目录 0说明 (3)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3)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3)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4)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5)课程介绍 (8)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9)文学与人生 (10)数学与文化 (11)科学技术史 (12)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13)逻辑与思维训练 (14)交响音乐鉴赏 (15)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6)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7)天文学史 (18)中外文化 (19)大学语文 (20)民主的智慧 (21)财富与美德 (22)法律与社会 (23)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24)文化的魅力 (25)跨文化交流 (26)英语写作 (27)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8)建筑赏析 (29)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工程经济与管理 (30)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31)脑与机器人 (32)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33)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34)人与环境 (35)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36)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37)工程技术探究 (38)生命科学发展史 (39)大学化学 (40)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41)生命科学导论 (42)药物发展——延续生命的奥秘 (4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44)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 (45)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2009-2010-1) ......... Ⅰ-Ⅷ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将本科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多年来,为摆脱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探索,并从2009级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课改革立项申请
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立项申请表
2•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1000字以内)
课程思路:
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随着信息化的进
一步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运作模式正影响着各行各业,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方式,更带来了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变化。
作为我校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选修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等的思维和环境下,充分提高商务实践能力、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
本课程改变传统教学中常采用的模拟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过于程序化,实训内容关联度较低,学生的商务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得到培养,所需学时也比较多。
作为通识选修课,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的抽象式的记忆。
除了讲授必需的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外,课程设计多个项目贯穿整个课程教学。
以网上商店运营为总项目,将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分解成多个项目,如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电子支付与结算体系、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等,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很好地理解理
论知识、锻炼实操能力
电子商务交周阿
电子支付弓结算
网络営領推广
[电子商弱丽
《走近电子商务》课程项目初步设计
课程主要内容:
项目一:电子商务交易模式•(4学时)
掌握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应用,电子商务的分类及交易过程;理解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了解网络商务及社会革命概述,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
项目二:电子商务安全体系•(4学时)。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附件 :
集美大学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单位: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程负责人:
填表日期:
教务处制
二〇一六年六月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1-1
基本学历学位职称
信息
电话电子邮箱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授课对象学时学生数/ 轮
1-2
授课
情况
1-3
教学
科研
情况
2.课程团队其他成员情况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从事学科承担教学任务备注
3.课程情况
3-1 视频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核心课□ 实验实训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 涉海类课程□ 其它教学环节
课程原有□ 省级精品课程□ 校级精品课程立项情况□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他:
序号专题标题时长主讲
知识点教师
1
2
每3
讲
情4
况
5
6
7
小计
3-2 课程描述
1.课程建设基础(目前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授课对象、授课人数,以及相关视频情况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情况)
2. 课程改革思路 ( 本课程基于在线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可附页)
3.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完整教学内容简介、章节课时安排、每课时教学内容概述等)
4.课程预期受众的定位与目标
4.学院意见
分管院长签名:盖章:年月日5.评审专家组意见
签名:
年月日6.学校意见
签名:盖章:年月日。
济南大学通选课
纳税筹划 99105030 王冰洁 周二第9,10,11节{第5-12周} 11J5402 1.5 3.0-0.0 05-12 240 0 240 全校通选类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西校区 管理学院
英文版《卡耐基成功学》导读 9910301M 郑显臣 周日第9,10,11节{第5-12周} 2J101 1.5 3.0-0.0 05-12 296 0 296 全校通选类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西校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技能训练 9910302E 孟祥霓 周六第1,2,3节{第5-8周} 2.0 8.0-0.0 05-08 40 0 40 全校通选类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西校区 gx01|通选课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民俗专题 9907501H 赵宝爱 周五第9,10,11节{第5-14周} 11J5301 2.0 3.0-0.0 05-14 240 0 240 社会探究与批判思维课程域 全校通选类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西校区 法学院
英语国家文化透视 9908406H 陈艳 周三第9,10,11节{第5-14周} 11J1302 2.0 3.0-0.0 05-14 160 0 160 中华传统与文明对话课程域 全校通选类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西校区 外国语学院
博弈论基础 9909306H 张长温 周日第1,2,3节{第5-14周} 2J102 2.0 3.0-0.0 05-14 120 0 120 社会探究与批判思维课程域 全校通选类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西校区 理学院
绿色化学 99102030 任皞 周日第9,10,11节{第5-12周} 11J5302 1.5 3.0-0.0 05-12 290 0 290 全校通选类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西校区 化学化工学院
关于公布济南大学2006年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田希杰杨波刘鲁宁葛荣雨潘永智
2010.12-2012.03
Jzc1012
机械工程学院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先进制造技术”实践教学研究
吴长忠李国平桑曙光葛荣雨王桂从
2010.12-2012.03
Jzc1013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Jz1013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课题式”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何文兴张春华李洪梅王元秀刘晖
2010.12-2013.03
J1025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双语教学环境下的《PCR技术》课题式学习方法的探究
李殿香甄天民张春华王元秀叶春江
2010.12-2012.03
Jzc1041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J1015
理学院
物理演示实验虚拟教学平台的研发
李淑娟张海鹍陈新莲童艳荣邵明辉
2010.12-2012.03
Jzc1029
理学院
在理论物理系列课程中引入实践环节的探索
金毅张仲吴齐荣振宇崔晓军
2010.12-2012.03
Jzc1030
理学院
大类招生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李凡军于朝霞杨殿武刘庆红刘坚
陈秀生侯志坚王慧王晓琴杨学锋
2010.12-2012.03
J1008
教务处
高校双语示范课程项目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济南大学为个案
王丽芳邵华韩静轩陈春锋褚宁
2010.12-2012.03
Jzc1014
教务处
基于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高新杨丽原谢宇王丽芳魏俊超
2010.12-2012.03
济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济南⼤学本科学⽣学分制管理暂⾏规定济南⼤学本科学⽣学分制管理暂⾏规定第⼀章总则第⼀条为推进本科学⽣学分制改⾰,全⾯提升⼈才培养质量,依据《中华⼈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民共和国⾼等教育法》、《普通⾼等学校学⽣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 21 号)和《⼭东省普通⾼等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鲁教⾼字〔2013〕14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条本规定所称学分制,是指学校以学⽣取得的学分数作为学⽣学习量计算的基本单位,以达到毕业应修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作为学⽣毕业和获得学位的主要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条实施学分制旨在推进⼈才培养机制改⾰,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学习的积极性,提⾼教育教学资源利⽤率,适应学⽣多样化的发展需要。
第四条学校本科学⽣基本学制为四年(部分专业为五年)。
学⽣在校学习实⾏弹性修业年限,即在 3-8 年修完培养⽅案规定的学分后,获准毕业。
第五条本规定适⽤于济南⼤学全⽇制本科学⽣。
留学⽣、交流⽣、进修⽣等在我校修读本科专业可参照本规定执⾏。
第⼆章课程与学分第六条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必修课、通识核⼼课和通识选修课;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课程包括集中进⾏和分散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七条学分是学⽣学习量的基本计算单位。
学⽣修完某门18课程后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第⼋条学分标准每门课程学分的计算以该课程在培养⽅案中安排的学时数为主要依据。
(⼀)课堂教学:每标准学期(16 周)每周上课 1 学时计 1 学分,即 16 学时计 1 学分;体育课、习题课、实践/实验、上机等教学环节,每 32 学时计 1 学分;(⼆)实践教学:集中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设计),原则上每周计 1 学分;分散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每周 1 次(2-3 ⼩时),8 周计 1 学分;(三)创新学分:学⽣参加科研⼯作或发明创造、重要竞赛等活动取得突出成绩的,可获创新学分。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302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302)一、专业简介根据制药行业发展需要,济南大学药学专业于2007年开始本科招生,该专业具有药学一级学科。
本专业具有优异的教学和实践教学条件,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和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种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如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圆二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光谱仪等。
药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包括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硕导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名。
专任教师学缘关系全部为外校。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学相关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化学和药学的科学基础、药学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及其他化学品的技术开发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训练和实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药剂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设计和制备药物、选择药物分析方法、进行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基础知识:掌握药剂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问题分析:通过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药学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药物开发与应用:具有设计和制备药物、选择药物分析方法、进行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的药学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一流课程申报指导
一流课程申报指导一、引言一流课程申报是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教师展示自身教学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平台。
为了帮助高校教师更好地准备一流课程申报,本文将提供全面的申报指导,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课程定位在申报一流课程时,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定位和特色。
课程定位应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凸显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同时,要注重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确保课程设置能够有效地支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灵魂,一流的课程应具备科学、系统、先进的教学内容。
在申报过程中,需要详细阐述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组织结构以及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此外,要关注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申报一流课程时,应充分展示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
同时,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申报一流课程时,应详细介绍教学资源的建设情况,如教材建设、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
此外,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优化,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申报一流课程时,应着重展示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效果,如学生满意度、同行评价、毕业生反馈等。
同时,应关注教学评价的持续改进作用,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七、结语一流课程申报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为了成功申报一流课程,高校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全面掌握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注重创新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
济南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济南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济南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旨在克服专业教育带来的知识素养片面性和局限性,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素质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通识课程体系中的标杆性课程,具有发挥示范与引领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决定在原有全校性通选课和骨干通选课的基础上规划和设置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具体实施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结合学分制改革和201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育人特色,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安排和整体设计,构建具有济南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多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置标准1、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
2、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
4、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合作能力。
6、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意识。
7、有利于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优势与特色。
三、课程域规划与设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人文与艺术、社会探究与批判性思维、科学与技术、生涯发展与生命关怀五个课程域。
1、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课程域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要略与智慧、中外科技发展史,人类文化发展历程,当代西方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比较,宗教文化等内容。
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的知识,树立国际视野,体悟传统文化,提升人生境界和生存智慧。
2、人文与艺术课程域主要涵盖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
目的在于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提升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济 南 大 学 - 济南大学文学院网站-首页
1.继续争取各级教学和科研立项3-5项,争取在省级教研立项和国家级科研立项上有所突破;
2.继续教研、科研论文的写作,争取每人每年至少发表教研、科研论文各1篇。
4.本课程建设状况自评: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权重系数
课程现状
(对照《济南大学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依次列出)
有根据教改要求修订的先进适用的教学大纲,并有记录存档
√
2-2
教材
1.0
选用代表学科发展前沿、适应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的正式出版的自编教材
√
2-3
教学参考资料
1.0
有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其它院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
√
2-4
教学设备手段
0.8
1.教学仪器设备、教具先进齐全,满足教学需要
√
0.8
2.运用多种先进教学手段授课的教师占任课教师比例≥80%
该课程学生平均成绩(近三年)
教学质量提高三年规划及措施(含实验课):
1.继续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比如适当增加申论等文体教学比重,使写作教学更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继续深化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使考核更符合课程性质,真正体现学生写作水平;
《大学写作》课程的特点有三个:
1.基础性。写作是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技能,不论是哪个专业,都需要具备基本的书面表达的能力。目前在全校所有专业都开设大学写作课程,其目的也正在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习和工作打基础。
2.实践性。写作不仅仅是讲理论,还需要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所以写作课与其他理论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它需要在实际的写作训练中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
XX科技大学通识教育选修模块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2024年)
知识模块
学时
主讲教师
教学方法 与教学手段 改革
课程考核方式 改革
(请说明具体的考核评价方式和要求,含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 考核等)
其它说明
(如:课程视频及网站、个性化的要求等)
教材及参考 资源
三、教学大纲
四、教学设计样例
(提供•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反映出教师的思考 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
姓名
职称
学位
所在单位
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课程建设基础教学条件简述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课程名称、时 间、授课对象、授课人数等情况。)
二、课程建设内容
课程简介
(用200字描述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特点、教学任务等信息)
课程目标
总体描述+若干个具体目标,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 的知识、能力水平。
XX
通识教育选修模块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书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团队:
开课学院:
联系电话:
教务处
二O二X年乂月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
课程名称(英)
学时
学分
课程模块
计划开课时间
授课对象要求
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职称
研究方向
邮箱
近两年 授课情况
课程பைடு நூலகம்称
学时
人数
学期
课程性质
课程教学团队情况
五、审核意见
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学校审批意见:
通识教育中心签章:
年 月
日
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申报
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申报导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大学阶段,专业核心课程的申报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如何申报一流专业核心课程成为了每个学生关注的话题。
一、课程设置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申报首先需要明确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门专业的基础,它涵盖了专业知识的各个方面,既要贴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又要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匹配。
因此,在申报一流专业核心课程时,我们要注重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二、课程目标在申报一流专业核心课程时,明确课程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要求。
课程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清晰的指导。
同时,课程目标还应该与专业发展需求相一致,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内容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要求丰富多样,既要满足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与时俱进,紧密联系行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同时,课程内容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互动式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五、评价方法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的评价方法应该全面、科学、公正。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考试、论文、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评价方法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六、持续改进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申报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线下一流核心课程申报书公示
线下一流核心课程申报书公示(最新版)目录1.引言2.申报书的目的和意义3.核心课程的定义和重要性4.申报书的具体内容5.申报书的公示和反馈6.结论正文【引言】近日,一份名为“线下一流核心课程申报书公示”的文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文件旨在公开申报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核心课程,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
本文将对这份申报书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大家了解其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内容。
【申报书的目的和意义】这份申报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线下教学质量的提升,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展核心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是针对学生专业发展需求,以及学科建设要求而设置的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
通过加强核心课程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核心课程的定义和重要性】核心课程是指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课程。
它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课程的特点在于其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提升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
【申报书的具体内容】这份申报书详细列举了多门线下一流核心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介绍。
这些课程均经过专家评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申报书的公示和反馈】为了保证申报书的公平、公正、公开,现将这些申报课程予以公示。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提出。
公示期结束后,将根据反馈情况对申报课程进行调整,并正式发布。
【结论】线下一流核心课程申报书的公示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申报,能够激发各高校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
成红舞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中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而实现的。
中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与比较早地提倡通识教育的美国大学相比不足之处很多。
通过了解与学习美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的设计,再反观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我们会发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许多亟须改进的地方。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成红舞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从"通识教育在中国"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r——兼论中国大学专业教育与通
识教育多种可能的结合2.法律家培养与中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反思3.法律家培养
与中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反思4.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的反思5.如何让通识
教育真正扎根中国大学\r——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大学首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一、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与生存智慧(如道家智慧与现代社会),中外科技发展史,中西方文化经典导读(如国学经典、西方汤因比《历史研究》、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英语国家文化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专题,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世界文化遗产概论,东西方文明概论,齐鲁文化纵横谈,中外文化交流专题,中外文化比较,当代西方文化,宗教文化概论,史学概论,周易研究,诸子百家专题,武术与传统文化,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外饮食文化,性别文化概论,江湖文化专题,中外历史专题,中华传统礼仪与文明等。
二、人文与艺术
文学概论,中外文学经典阅读,唐宋诗词导读,明清小说导读,外国文学概论,中外影视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国画理论与技法,艺术设计概论,中国音乐艺术,西方音乐艺术等。
三、社会探究与批判性思维
1、政治与社会:现实中的政治学、生活中的社会学、社会组织与政府管理、哲学与生活、以史为鉴、道德与法律、逻辑与幽默、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等。
2、法律与生活:法律理念、法律思维与日常生活、法律视角看生活、生活中的违法与犯罪、知识产权与生活等。
3、经济与管理:经济学与生活、家庭中的经济学、金融热点解读、管理学与生活、网上创业、理财与管理、营销与广告等。
四、科学与技术
学科发展历史与文化,学科发展与人类生活,学科发展对人类思维方式与认知水平的启迪,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本学科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五、生涯发展与生命关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生活,压力与情绪管理,应用社会心理学,健康心
理学,创业成功学,职业发展心理学,企业员工心理援助(EAP),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大学生健康教育,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演进,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职业选择与求职技巧,人格、能力与职业选择,社会福利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