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教学设计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8bac6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0.png)
12.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节课的拓展与延伸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与细胞膜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组成、细胞膜的功能以及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细胞结构有关联。学生已经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对细胞结构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为进一步学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7.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节课的拓展与延伸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与细胞膜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8.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节课的拓展与延伸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与细胞膜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9.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节课的拓展与延伸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与细胞膜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ba46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b.png)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
3. 掌握不同类型的物质跨膜传输方式;
4. 探讨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
1. 介绍细胞膜的结构: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2. 解释细胞膜的功能: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二、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15分钟)
1. 解释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原理:根据分子大小、电荷和溶解度的不同来选择通透性;
2. 示范演示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通透性实验。
三、细胞膜的传输方式(20分钟)
1. 主动运输:包括原位泵和胞饮作用;
2. 被动运输:包括扩散、渗透和运载蛋白介导的转运;
3. 解释每种传输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四、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中的作用(15分钟)
1. 解释细胞膜在水平衡、离子平衡和营养平衡中的作用;
2. 讨论细胞膜的损伤对细胞的影响。
五、练习和总结(10分钟)
1. 完成细胞膜相关的选择题练习;
2. 总结学习内容,强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资源:
1. 幻灯片、细胞膜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2. 细胞膜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实验材料。
教学评估:
1. 组织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进行综合性实验,测试学生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传输方式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
1. 邀请专业人士做专题讲座,深入探讨细胞膜的研究进展;
2.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细胞膜的教学设计方案
![细胞膜的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a448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0.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对象高中生物课程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细胞膜实验材料(如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细胞器等)3. 观察显微镜4. 教学辅助工具(如实验记录表、讨论记录表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细胞类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讲解细胞膜的结构(1)介绍细胞膜的组成: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
(2)讲解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及其功能。
(3)讲解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作用。
3. 实验观察(1)展示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等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性。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膜,观察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的分布情况。
4. 讨论与总结(1)分组讨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总结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细胞膜的特点,如选择透过性、流动性等。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巩固(1)复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回顾实验观察结果。
(2)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1)介绍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如物质进出细胞、细胞信号传导等。
(2)讲解细胞膜的细胞识别功能,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细胞膜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
(2)拓展细胞膜的研究领域,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与疾病的关系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度。
3. 学生对细胞膜教学内容的兴趣和评价。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ace26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7.png)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1.前端分析(1)学习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有初中学习的基础,知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及其中结构的方法。
且已经完成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学习,初步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命观念,为本节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素养基础。
另外,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
故在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经典实验过程的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怎样分析、推理和归纳、进行科学方法训练。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 3 章第 1 节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为“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本节课带领学生认识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为后面生物膜的学习和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做好了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中本节涉及细胞膜的功能、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教材上还呈现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模块。
本节课基于真实生活和科学史创设情境,采用论证式教学法带领学生根据论据得出主张,相关论据教师以资料形式呈现,学生进一步继续修正,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分析对细胞膜成分与结构的探索历程,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概括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并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结合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运用,发展科学探究的精神及能力。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基于事实和证据构建并完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锻炼模型建构的思维能力;阐释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3b458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4.png)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等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 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建立生命的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探究:领悟细胞膜结构探索过程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三、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出问题: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
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讨论:1.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2.据此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材料: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结论: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质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
在原始海洋这盆稀薄的热汤中,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秕,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
而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细胞分泌化学物质,通过膜表面的受体传递信息。
(2)通过相邻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08aa95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b.png)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细胞膜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意义。
另外,我在课堂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参与度不高,这让我意识到在分组时需要更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点,以便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此外,板书设计方面,我力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表现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设计得到了他们的喜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黑板上绘制细胞膜结构图这一环节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空间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深入知识掌握不足。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来加强认识。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有待提高,对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不够熟悉。素质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在自我管理和学习方法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
简短介绍细胞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细胞膜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功能。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3adc9b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1.png)
第2课时细胞膜的结构目标素养1.针对与细胞膜结构、功能相关的现象提出问题,对细胞膜的结构提出假说,并通过资料搜集来获得证据,分析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等内容,认同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理论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观点,这需要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重点难点重点1.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
难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
2.超轻黏土、铁丝(或者细电线)。
3.演示所使用的流动镶嵌模型(大号)。
学生准备1.制作的磷脂双分子层模型。
2.预习细胞膜的结构。
3.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流动镶嵌模型图片。
导入新课对细胞膜成分的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
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质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此外还有少量的胆固醇。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是如何组成细胞膜的呢?教学过程环节一: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1.静态模型的建立(1)蛋白质分布方式的推测: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
教师课件出示资料:资料1 1959年,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照片显示细胞膜有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
电子束照射大分子,散射度高,黑暗;电子束照射小分子,散射度低,光亮。
学生观察细胞膜的电镜图片,根据资料信息,尝试说出蛋白质的分布方式。
提示:分布方式可能是蛋白质脂质一蛋白质。
(2)蛋白质分布方式的证明:①方法: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观察。
②现象: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
③结论: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模型罗伯特森的假说:①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组成;②细胞膜是静止的。
生物细胞膜的教学设计生物细胞膜的教学教案
![生物细胞膜的教学设计生物细胞膜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02d6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5.png)
生物细胞膜的教学设计生物细胞膜的教学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资料分析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黑板、粉笔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成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我们来认识由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大家对于细胞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也曾经观察过一些细胞。
T:你认为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什么?S:。
(学生发言:脱口而出的同学可能往往回答细胞膜;略有思考的同学回答细胞壁;比较严谨的同学会回答“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膜”,等)(教师点评后总结,注意点评学生的思维习惯)T: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像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细胞往往具有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它们没有生命活动的特殊功能,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而对于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与植物不同,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了解。
然而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话题不是细胞壁,因为我们将讨论的是“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什么?这里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细胞膜。
因为,我们这里指的“系统”是:生命系统!在组成细胞的结构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细胞壁并没有像它们这样的生命活性。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a2e31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9.png)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2)通过探讨细胞膜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膜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
(2)细胞膜的功能。
2、教学难点(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细胞膜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提出问题: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细胞膜的主题。
2、细胞膜的成分(1)讲解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细胞膜成分的过程,介绍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2)展示脂质在细胞膜中的分布示意图,讲解脂质以磷脂为主,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形成双层结构。
(3)介绍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种类和作用,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等。
(4)简单说明糖类在细胞膜表面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具有识别等功能。
3、细胞膜的结构(1)介绍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讲解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展示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动画,说明有的蛋白质镶嵌在膜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强调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通过举例说明,如白细胞吞噬病菌、细胞的融合等。
4、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膜的功能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75ea32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6.png)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概念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学新课改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安排在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之后,又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开篇之作,主要包括细胞膜的功能、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三部分。
细胞膜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有机物如何构建细胞结构,促使学生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同时又是学习生物膜系统、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基石。
知识概括: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被大部分人接受。
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其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
课标要求:聚焦课标,大概念要求学生认识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联系前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等内容,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地位作用:本节课安排在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之后,又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开篇之作,承前启后,并且为学生学习生物膜系统、物质进出细胞方式打下基础。
本节课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特点,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运用科学史和模型建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细胞膜成分与结构的科学探究史为主线,以问题为引领,运用假说、求证等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假说、构建模型、修正模型,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可持续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生态育人目标。
2学情分析基于必修1前两章的学习和初中相关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细胞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功能、细胞成分鉴定的一般方法,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4df2a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9.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3. 理解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详细理解。
2. 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的解释。
【教学方式】1. 讲授2. 实验3. 讨论【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讲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细胞膜的结构: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2. 细胞膜的功能:分隔细胞内外环境、调节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
三、呈现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20分钟)1. 展示实验现象:使用荧光探针显示细胞膜的通透性。
2. 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荧光探针在细胞膜上的行为,总结实验结果。
四、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细胞膜在不同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并写一份小结。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讲授、实验和讨论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细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细胞膜教学设计方案
![细胞膜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cd4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膜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掌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3)理解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3. 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细胞膜的基本概念。
(2)提出问题:细胞膜是由什么组成的?细胞膜有哪些功能?2. 讲解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1)教师讲解细胞膜的组成: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
(2)教师讲解细胞膜的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细胞保护。
3. 讲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教师展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讲解模型的构成。
(2)引导学生分析模型的优缺点,提高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知。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实际案例,如细胞膜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拓展(1)教师布置拓展作业,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细胞膜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学领域的新动态,培养科研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细胞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上生物教案)
![《细胞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上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c2d0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e.png)
《细胞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上生物教案)细胞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上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3. 理解细胞膜在物质进出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简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模型或示例图片。
3. 实验用具:鸡蛋、醋、塑料袋、食盐水。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细胞膜的模型或示例图片,引起学生对细胞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15分钟)使用 PowerPoint 简报,向学生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重点强调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实验演示(20分钟)1. 鸡蛋实验: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鸡蛋,并解释鸡蛋壳就像细胞膜一样,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然后,将鸡蛋放入醋中,观察鸡蛋壳的变化,并解释醋中的酸会对鸡蛋壳产生作用,展示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2. 塑料袋实验:将塑料袋填满食盐水,扎紧袋口。
然后将袋子放入清水中,观察袋子的变化。
解释食盐水就像细胞内液体,清水就像细胞外液体,示范细胞膜的调节进出物质的作用。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通透性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互相解答。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几个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细胞膜的结构、功能以及通透性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案例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细胞膜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实践操作的机会,以提升教学效果。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a8b79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3.png)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p1.地位作用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新课改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根底和细胞的种类的根底上进展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稳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主要内容细胞膜是细胞中必不可少的构造。
本节课主要讲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随后教材联络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癌细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p 了细胞膜的功能;最后简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下微调,从学生已学过的细菌的细胞壁入手,简要说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紧接着从学生能体验到的细胞膜的功能入手,讲细胞膜的功能,生物学有这样的关点,功能是由构造决定的,构造又是由成分决定的,自然过渡到细胞膜的成份。
最后联络生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解释预测肿瘤的化验单。
3.教学目的教学总是具有教育性的,随着消费、科技和整个社会的开展,为了进步全民族的素质,作为老师更应该在重视知识教育的根底上,重视对学生的才能培养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据国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本节的教学目的确定为:知识目的a.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构造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目的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才能和分析^p 归纳总结的才能。
b.培养学生根据科学实验史料建构生物学知识的才能。
c.通过玉米胚的染色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才能。
情感目的a.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和构造根底,建立起生命活动的物质性观点。
b.树立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https://img.taocdn.com/s3/m/70bd88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7.png)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组成;2. 掌握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 能够解释细胞膜在细胞生存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掌握细胞膜在细胞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 课件、PPT等教学辅助工具;2. 实验仪器和材料,如显微镜、细胞膜模型等;3.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简要介绍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
二、讲解:1. 细胞膜的结构组成:细胞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分子具有疏水性和亲水性,形成了一个半透性的膜结构;蛋白质分布在细胞膜的表面,承担多种功能。
2. 细胞膜的功能:a. 分隔:细胞膜能够将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分隔开来,维持细胞内部稳定的环境;b. 运输:细胞膜通过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实现物质的进出过程;c. 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能够识别外界信号,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三、实验操作:利用细胞膜模型等实验仪器,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四、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与其他细胞器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展示与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细胞膜的认识和观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细胞膜的功能教案
![细胞膜的功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f250f4b73f242336c5f8c.png)
细胞膜的功能教案【篇一:细胞膜教案】【篇二:细胞膜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的第一节。
此外还包括: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课本的内容是按细胞的结构由外向内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介绍的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课本介绍了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教材安排了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
细胞膜作为细胞系统的边界,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课本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采用类比、打比方等手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几种主要功能。
至于其他功能,则以开放的处理方式,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去探究。
学习重点是掌握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学习难点是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上课充满热情、积极发言、善于表现自己,并且具有合作精神。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材料和辨别重点难点的能力。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由于学习了第1章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和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内容,学生已知道了组成细胞的物质种类,初步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且在初中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也对细胞膜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这些均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细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关于细胞的内容学生常常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因而兴趣不浓。
【设计理念】基于诱思探究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合作化的学习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满堂教式的单方向的教师传授知识的倾向和问答式的简单的对话式的模式,努力实现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地转变。
这节课如果不精心设计,很有可能变成满堂教的课堂。
本节课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要使学生对细胞膜有个直观形象的了解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堂上安排学生利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使学生对细胞膜有个感性的认识。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8554b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e.png)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信号传导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对细胞膜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2. 细胞膜的功能;3. 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透过性;2. 细胞膜的离子泵和酶活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显微镜、荧光染色剂、细胞培养物等;3. 实验材料:洋葱片、盐水、甘油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外貌和功能。
2. 探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15分钟):以显微镜观察洋葱片染色体并结合PPT介绍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结构。
3. 探究细胞膜的功能(15分钟):结合实例分析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性、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4. 实验探究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透过性(20分钟):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细胞在盐水和甘油中的变化,讨论细胞膜的渗透现象。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课内容,强调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作业:1.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写一份100字的体会或笔记;2. 准备下节课展示细胞膜的知识和相关实验。
拓展阅读:1. 在生物学实验中如何检验细胞膜的离子泵机制;2. 细胞膜的脂质组成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加深了对细胞膜的认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细胞膜
![教学设计细胞膜](https://img.taocdn.com/s3/m/8e2d21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e.png)
教学设计细胞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2、能力目标通过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细胞膜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2、教学难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对细胞膜有初步的认识。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提出问题:“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它与外界环境是如何分隔开的?”从而引出细胞膜的概念。
2、细胞膜的成分介绍科学家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究历程,让学生了解细胞膜成分的发现过程。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利用动画展示磷脂分子的结构和在细胞膜中的分布,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双层磷脂分子结构。
3、细胞膜的结构详细讲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包括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中的分布和作用。
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膜结构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镶嵌性。
4、细胞膜的功能分别讲解细胞膜的三大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对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通过举例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如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对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举例说明细胞通过直接接触、化学物质传递和通道传递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
导入:指导学生阅读章首语,了解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进入第一节的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并讨论两个讨论题,得出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这个结论。
教师:看了显微镜下未经染色的细胞,我们该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
学生思考讨论并给出答案,教师结合学生的答案,得出: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看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由于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细胞膜,但是在动物细胞中依然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我们判定就是细胞膜。
教师:那科学家是如何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他们的设想,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再用实例说明: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
鸡蛋的卵黄部分就是一个细胞,轻轻触碰完整的卵黄表面,可以感觉到有一定的弹性,用尖锐的东西将其刺破后,里面的物质就流出来了,说明其表面存在一层膜结构,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些判定存在细胞膜的。
(二)新课内容:
1、细胞膜的成分
(1)实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详见P40)
本实验课标未做要求,所以可以不讲,或者可带学生简单了解。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细胞膜的成分部分,教师列举多种细胞膜的研究结果,再总结: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的糖类(约2%-10%)。
其中脂质主要是磷脂,糖类都是通过化学键与脂质或蛋白质结合成糖脂或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各种膜的基本成分表(质量分数%)
并结合课本的“与生活的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总结得出: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关系──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细胞膜有什么功能。
2、细胞膜的功能
利用多媒体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视频图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课本P42的图3-2,进一步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然后,结合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使学生对其如何行使功能有更好的理解,再总结归纳出细胞膜的三大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的出现使各种生物大分子集中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中,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学生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更好的理解。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通透性,也就是说具有选择性透过的能力。
可以有选择性地让物质进出细胞,包括代谢底物的进入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为便于学生理解,可类比“窗纱”,把害虫挡在外面,又能让空气进来。
对一些非己的物质有排斥性,但当非己成分进入细胞后,就导致疾病了。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多细胞生物是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细胞社会。
各个细胞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保持着信息的交流和功能的协调。
大多数细胞膜上存在激素的受体(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基的大分子,与配基结合后,产生物理或化学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如神经细胞传递兴奋等)、抗原结合点以及其他有关细胞识别的位点,所以细胞膜可以有选择性的与一些细胞结合,在激素作用、免疫反应和细胞通讯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好比现在的通讯工具,把两个细胞联系起来,进行沟通交流。
结合P42的图3-2讲解信息交流的几种主要的方式。
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细胞识别非己成分是通过细胞膜来进行的。
许多免疫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就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以传递信息,也是细胞识别自身和异己物质的一种方式。
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供携带信息的物质在两个细胞间交流。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但其具有胞间连丝这种结构,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好比两个细胞之间搭了一座桥。
然后请学生思考: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功能外,细胞膜还可能具有哪些功能?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细胞间的识别,连接和通讯,信号转导等功能。
细胞膜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在第四章我们将会深入学习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3、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在植物细胞外面还有由细胞分泌的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构成的细胞壁,它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细胞涨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举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把细胞壁去掉后,它就会象红细胞一样吸水涨破。
(三)课堂巩固练习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还有少量的___________。
2、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
3、细胞膜的透性是________ ___,细胞壁的透性是________ ___。
4、植物的细胞壁的功能是________ ___。
(四)课堂小结
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其原生质的最外层都是细胞膜。
提取细胞膜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得知,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构成。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保护作用。
信息传递作用以及进行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等。
(五)作业
课本P43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约50%)、蛋白质(约40%)、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半通透性(选择性透过)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
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供携带信息的物质在两个细胞间交流
三、植物细胞壁
化学成分:纤维素、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
透性:全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