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整理后)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康复训练和体育锻炼建议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康复
增强肌肉力量 可以提高身体 的抗病能力, 减少疾病的发
生
增强肌肉力量 可以改善生活 质量,提高患 者的自信心和
自尊心
改善身体柔韧性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 量和耐力,提高关节灵活
性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 环,增加血管弹性,改善
血管功能
体育锻炼可以减轻疼痛, 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身体
柔韧性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协 调性,提高运动能力,降
效果: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5
体育锻炼的频率 和强度建议
频率建议
每周至少进行35次体育锻炼
每次锻炼时间建 议在30-60分钟
锻炼强度应逐渐 增加,避免过度 疲劳
锻炼频率和强度 应根据个人身体 状况和康复进度 进行调整
强度建议
轻度运动:适合恢 复初期,如散步、 慢跑等
中度运动:适合恢 复中期,如游泳、 骑自行车等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血液循环效率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 脏负荷,减轻心脏负担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呼吸 功能,有助于改善肠系膜血管缺血性
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增强肌肉力量
体育锻炼可以 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运动能力
增强肌肉力量 有助于改善血 液循环,减轻 肠系膜血管缺 血性疾病的症
出现不适症状时的应对措施
及时就医:出现腹痛、恶 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 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肠系 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相关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变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 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 态,有助于预防病情复发。
遵循医嘱:遵循医生的建 议,按时服药,避免擅自
2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汤莉【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
结果本组56例,有50例合并其他动脉硬化性基础疾病;无基础疾病6例,其中有3例服用避孕药。
56例患者中均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次为腹泻者占96.4%,便血者占96.4%。
除2例腹膜炎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确诊为缺血性肠病坏疽型,其余均于48小时内进行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黏膜缺血性改变。
内科综合治疗54例,治疗2周后复查结肠镜,其中5例患者肠粘膜仍有散在充血、糜烂,1例有瘢痕形成。
外科手术治疗2例,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临床特点及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缺血性肠病的关键因素;早期确诊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 and summari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Methods Clinical results from 56 patients with ischemic bowel disease were col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sults 56 patients all had bellyache, 96.4% of the patients had diarrhea and blood in the stool. There were 50 patients who had basic disease, 6 parients had no basic disease and 3 of whom had oral contraceptives. Except 2 patients with peritonitis were treated by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were diagnosed intestinal gangrene. The rest were inspected by colonoscopy within 48 hours, the results suggested all of them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estinal mucosa ischemic changes. Medical treatment was effective for 54 cases, only 5 cases with congestion, erosion and 1 case with scar formation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after 2weeks. Surgical treatment in 2 cases, postoperative recoveredwell.Conclusion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colonoscopy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diagnosis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 Early diagnosis and timely treatment will have a good prognosis.【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105-107)【关键词】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作者】汤莉【作者单位】11660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缺血性肠病是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或血压低导致结肠供血不足,回流受阻引起的结肠缺血、坏疽、继发感染,引起结肠的炎症反应[1]。
肠缺血性疾病
②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搭
桥吻合术(分流术):自身静脉移植易发 生扭曲与阻塞,人造血管无此缺点,但在 脓毒症病人慎用。③肠系膜上动脉再植于 主动脉术:此法优于主动脉、肠系膜上动 脉转流术。 ④血管重建术:有再度栓塞和 再灌流损伤的缺点。
⑤肠切除术:此方法省时,正确判断肠管
是否已坏死是手术关键。判断肠活力可借 助于多普勒超声、静脉荧光素以wood灯检 查,也有在切除明显坏死肠段后12~24小 时重新手术探查以及时发现进展性肠坏死, 此法对病人损害较大,目前腹腔镜值得推 荐作为术后再探查手段。罂粟碱术后应继 续使用3~4天。肝素的应用有争议,因为 胃肠道继发出血是一个危险因素。
按缺血发生的快慢,分急性肠系膜缺血与
慢性肠系膜缺血。1967年Ottinger将急性肠 系膜缺血分为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和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型, பைடு நூலகம்分类沿用至今。
急性肠系膜缺血是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不足或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发病急,累及肠 段广泛,除非早期诊治,病死率高。慢性肠系 膜缺血是由于肠系膜动脉硬化、狭窄造成小肠 相对供血不足,主要临床特征是餐后“肠绞痛” 及至畏食、体重减轻,如对此病缺乏认识或丧
失警惕,极易误诊、漏诊。肠缺血系靠近肠管 的血管弓所发出的直动脉阻塞、狭窄引起,受 累肠段范围小,即使肠壁坏死,只要及时切除 坏死肠段多不危及生命。
(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1. 病因 该病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闭
锁不全、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近期心肌梗 塞后病人。栓子多来源于左心房的附壁血 栓,也可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或 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瘤斑块。栓子脱 落随血流进入肠系膜上动脉而引起栓塞。
拖延。
常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胃肠穿孔、急性胰腺 炎、肠扭转、肠套叠和卵巢囊肿扭转等。
(完整)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综述吴卫平审校李选1 概述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多发生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系因肠系膜血管(动脉或静脉)闭塞或血流锐减而引起的严重缺血性损害或肠坏死。
该组疾病发展较快,肠管短期内出现广泛坏死,死亡率极高。
只有在肠管坏死前,尽早诊断,尽快恢复肠系膜血管血流,才能治愈.[12]而过去临床诊断和治疗上要做到这一点都较困难,外科血管重建和被动切除坏死肠管为其经典治疗方法,该组疾病总死亡率达60-100%[]。
直到上世纪70年代,Boley等人报告对肠系膜动脉缺血采用较积极主动诊治方案???,早期识别肠缺血原因,尽快恢复肠系膜血管血流,使急性肠系膜缺血(AMI)存活率由20%上升到55%。
[3]随着对肠道缺血性疾病认识的深入,螺旋CT、CTA、MDCT、MRA、多普勒血流成像等无创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而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灌入血管扩张药、经导管溶栓、取栓、血管成形(PTA)及内支架植入(PTAS)在缺血性肠病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不论血管栓塞、血栓形成、收缩狭窄等原因导致的肠系膜血管闭塞或非闭塞性缺血,最终预后取决于1、全身循环系统状况;2、血管受累程度;3、受累血管数量和口径;4、血管床对血流减少的反应;5、侧支循环状况;6、缺血持续时间;7、受累肠段代谢情况。
[29]短暂轻度缺血只引起肠管粘膜损害,恢复血流后约两周均可愈合。
中度缺血深及肠壁肌层,治愈后可形成瘢痕性狭窄.重度缺血则肠壁全层坏死,呈现不可逆性变化。
动脉性缺血,肠壁坏死进程较快。
静脉血栓形成时肠管血流回流受阻,首先肠壁充血、出血,继而动脉亦栓塞,肠管坏死,病程进展较缓慢,肠壁坏死出血,腹水呈血性。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通常分为:①、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②、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③、急性非闭塞性系膜血管缺血;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9]2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栓塞、血栓形成)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是肠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可由于栓子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复习思考题
1 肠梗阻的病因及分类、病理改变。 2 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3 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4 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适应症。
预习
1.肛管、直肠的解剖及检查方法。 2.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瘘及痔的临床表 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3.大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方式。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者常有慢性肠缺血 表现:餐后腹痛,慢性腹泻,消瘦等。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缓慢。先有腹 部不适,便秘腹泻等前驱症状,然后突然 出现突发腹部绞痛、频繁恶心呕吐、腹胀、 便血、肠鸣减弱或消失、腹膜炎体征等绞 窄肠梗阻表现。伴发热和WBC↑ 窄肠梗阻表现。伴发热和WBC↑。 X线:早期受累小肠或结肠轻至中度扩张充 气。晚期腹腔肠腔大量积液,腹部密度升 高。 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和生的缓 急有关。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表现相 似。发病急。 早期 突发腹部绞痛,频繁恶心呕吐, 腹泻,腹部仅轻压痛,肠鸣活跃----症状 腹泻,腹部仅轻压痛,肠鸣活跃----症状 体征不相称。范围者早期出现休克。 晚期 绞窄肠梗阻表现,腹膜炎体征。 化验 血液浓缩,WBC↑↑。 血液浓缩,WBC↑↑。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mesenteric ischemia disease)
分类
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esenteric arterial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esenteric embolism) 2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arterial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thrombosis) 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thrombosis)
缺血性肠病(教学及宣教)
缺血性肠病疾病概述缺血性肠病亦称缺血性肠炎,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自1963年Boley、1996年Marston 报告该病以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不断增加。
凡全身虚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及其他某些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引起肠管的血供应减少而导致肠壁缺血、缺氧时,均可发生本病。
本病常伴有基础疾病,最多见为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
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 )、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 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 ,IC)三类。
缺血性肠病发病机制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肠道血管病变及灌注不足。
1.血管病变大血管的病变多因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流不畅,发生血栓,又因其从膜主动脉以锐角斜行分出,第一分支中结肠动脉开口又小,使来自心脏的栓子极易在此引起栓塞。
除动脉粥样硬化外,心瓣膜病、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也可有栓子脱落。
各种使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缺血性肠病的病因如血小板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等易于形成血栓。
静脉血栓有时不一定有确切病因。
此外,各型结缔组织病性小动脉炎及各种血管炎亦可使相应肠管血运障碍。
2.灌注小足各种心脏病、心律失常、心排出量下降,使内脏血管灌注不足而致肠缺血。
在动脉硬化.尤其小动脉有硬化时,缺血性肠病的起因是血压的突然下降使肠道血液灌注由代偿到失代偿,而引起缺血。
治疗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可引起肠缺血加重。
病理肠道缺血、缺氧的影响首先累及黏膜,其次是黏膜下层。
缺血性肠病的主要病变有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及出血。
肠绒毛受累后虽可修复,但变短,为吸收不良的原因。
重者黏膜脱落及溃疡形成,引起显性出血,肠肌可能因病变激惹而痉挛,病变持续则可有痉挛后扩张数月后,病变部位可以出现纤维增殖现象。
什么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什么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回流受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凡全身血液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以及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引起的肠壁缺血,均可引发本病。
此病可累及全消化道。
但以左半结肠较为常见。
尤以结肠脾曲多见。
这是由于每次结肠脾曲是由肠系膜上、下动脉末梢吻合部供血,对抗缺血的能力最弱,易于发生供血不足。
这类疾病随人口老龄化,已不少见。
其中以发生于肠系膜动脉,特别肠系膜上动脉者多于肠系膜静脉。
因肠系膜血管急性血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
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手术治疗。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4%-0.007%
易感人群: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腹泻恶心和呕吐腹痛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外科普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7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3000元)
温馨提示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缺血性肠病综述
缺血性肠病综述缺血性肠病是指结肠和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可是因为其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及特征,因此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手段。
标签:缺血性肠病;特异性;研究缺血性肠病自1963年被首次报道以来,逐渐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及便血等,临床上常运用結肠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腹部CT等进行诊断,但目前并无特异性诊断方法。
目前来看,缺血性肠病有几项较为明显的构成指标。
1.缺血性肠病患者常见的几项指标异常1.1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动物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周围血管不含有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当肠壁受到各种损伤时,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肠脂肪酸结合蛋白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可在周围血中检出。
小肠缺血早期,血清和尿液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即见升高,切除坏死肠壁后,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很快恢复正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小肠缺血的灵敏度达100%。
有学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6例患者血清中的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结果发现缺血性肠病患者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于缺血性肠病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1.2血浆-D二聚体。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一种特异性终产物,是血栓及栓塞的重要提示指标,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血栓症的排除性诊断。
研究表明,无缺血性肠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正常,在D二聚体>0.9㎎/L时,对于该病的诊断特异度为92%,灵敏度为60%,准确度为69%,且对病情的进展有提示作用。
还有研究认为,当D二聚体水平>3.17㎎/L时,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接近CT血管造影。
研究认为,联合应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肠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和83.33%。
还有研究认为,早期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于判断缺血性结肠炎类型有一定价值,结果正常可能为一过型,预后好;在排除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如果D二聚体显著增高,提示为坏疽型,预后差。
缺血性 肠病 文档
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
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
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
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
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病因分析血管病变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
(1)动脉粥样硬化(有15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
(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栓子而发生栓塞。
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肠梗塞的50%。
(3)全身性血管病变(结节性多动脉炎有1例):也是在局部的表现之一。
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时,肠道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
血液病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 时及化疗、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1.5年后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
血流量不足凡能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炎,如冠心病、心瓣膜病或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
其他疾病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
缺血性肠病知识点总结
缺血性肠病知识点总结1. 缺血性肠病的分类缺血性肠病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具体包括急性肠缺血、亚急性肠缺血及慢性肠缺血。
此外,根据肠道受累的不同部位,又可分为肠系膜动脉闭塞性疾病和肠系膜动脉功能性或非闭塞性疾病。
至于病因的不同,缺血性肠病有全根性与局灶性的区别。
包括大血管闭塞性病变、小血管病变与非血管性病变。
2.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缺血性肠病是由于肠道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肠道病变。
较常见的病因包括肠系膜动脉主干或分支的血栓、栓子与肠系膜动脉与肠系膜静脉的夹层压迫,肠系膜血管的粥样硬化和血栓闭塞等。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心源学性、血栓形成前期、炎性及肿瘤性有关的缺血性肠病。
3. 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急性肠缺血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半数以上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
慢性肠缺血可分为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的症状,血管性与非血管性症状。
其中血管性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胀、腹鸣、食后上腹不适等。
而非血管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恶心、呕吐等。
4. 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内镜下检查等。
其中,CTA、DSA和MRA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内镜检查可发现肠黏膜疱疹、出血、溃疡、坏死性肠炎及肠腔狭窄和阻塞等。
5.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缺血性肠病的治疗首先是保持足够的肠道血液供应,包括改善全身循环、维持足够的血容量、改善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等。
对于患者而言,遵医嘱服用药物,戒烟戒酒,保持适量的锻炼,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些重症患者中,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以上是缺血性肠病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缺血性肠病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探讨,可以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多的临床信息。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简述
thrombosis),大多在动脉硬化性阻塞或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常涉 及整个肠系膜上动脉。
③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可继 发于腹腔感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血流淤滞、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高凝状态和血管损伤等。
精选ppt
1
临床表现:
诊断根据肠系膜血管阻塞的性质、部位、范围和发生的缓急,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最具诊断价值,显示其动脉 近端正常,而远侧分支变细而光滑。
治疗首先应纠正诱发因素。 发生肠坏死应手术治疗。术后可继续保留肠系膜上动 脉插管给药。
精选ppt
5
结肠癌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 我国近20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
病因看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从形态学上可见到增 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图38—6) 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 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遗传性疾病。
精选ppt
8
结肠癌的转移
淋巴转移:主要途径 经结肠壁和结肠旁淋巴结,再到肠系膜血管周 围和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 血行转移:多见于肝,其次为肺、骨等。 直接浸润:到邻近器官。 如乙状结肠癌常侵犯膀胱、子宫、输尿管。 横结肠癌可侵犯胃壁,甚至形成内瘘。 脱落的癌细胞也可在腹膜种植转移。
精选ppt
9
临床表现
呕出暗红色血性液体,或出现血便;
腹腔穿刺抽出液也为血性。
白细胞在病程早期明显升高,常达20×109/L以上。
精选ppt
2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常先有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征象。表现为 饱餐后腹痛,不敢进食而消瘦,伴有慢性腹泻等肠 道吸收不良的症状。
当完全性血管阻塞时,则表现与肠系膜上动脉 栓塞相似。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是指小肠部分血液供应的突然中断,导致局部缺血、细胞损伤和肠道病变。
如果未及时治疗,该病会迅速恶化为危及生命的肠坏死。
AMI包括非闭塞性(NOMI)和闭塞性两种类型,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又可分为肠系膜动脉栓塞(EAMI)、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TAMI)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VAMI)。
该病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在急诊就诊患者中,比例仍能达到0.09%~0.20%。
二诊断和治疗快速诊断和干预AMI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然而,AMI长期以来一直诊断困难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由于总体发病率较低,单个组织或机构难以对其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
目前,仍缺乏足够的高质量循证数据来指导AMI的评估和治疗。
已发表的文献主要为某些医学机构的回顾性研究、相关病例的讨论分析及专家的个人建议等。
为了积极应对我国AMI的发病情况,我们采用国内外最新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并结合相关临床文献,由多学科专家组成XXX共同制定了《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该共识从AMI的分类、临床表现、血清学及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三专家共识该专家共识的建议以文献、数据的质量和每项建议的收益、风险与负担之间的平衡为基础进行了分级。
分级依据XXX (ACCP)关于临床指南中的推荐等级的规定制定。
该共识旨在指导我国AMI的诊断、评估与临床治疗等工作。
为了更加明确研究范围,我们参考了2016年欧洲肠系膜缺血指南,对AMI的定义进行了更新。
AMI是指急性肠系膜动脉、静脉栓塞或循环压力降低,导致肠系膜内血流减少,无法满足其相应脏器的代谢需求。
不包括孤立性肠缺血,以及由于粘连性肠梗阻、疝等外压因素造成的局灶性、节段性缺血。
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缺血性结肠炎是单独的病例,不属于AMI的范畴。
2流行病学1970~1982年,一项来自瑞典马尔默的大型研究通过尸检发现,AMI的年发病率约为12/1万,其中EAMI患者约占2/3(8/10万)。
缺血性肠病
1.内科治疗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轻症病人首先内科保守治疗。少量多餐,以扩张血管,减低血液黏滞度及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为原则,应用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双嘧达莫(潘生丁)、硫前列酮(前列腺素E)以及罂粟碱、己酮可可碱和肠溶阿司匹林等口服药,改善肠管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亦可以通过导管或外周静脉内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罂粟碱等,疗效更佳。
2.手术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管造影证实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主干存在严重狭窄者,改善营养不良,纠正心血管功能和低氧血症等后,均可考虑手术治疗。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有动脉内膜剥脱、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血管再植术。采取上述何种手术方式取决于病人的一般情况、病变部位解剖关系。小动脉分支广泛硬化狭窄或广泛小血管炎者不宜手术。
在上述的病理基础上及继发细菌作用下,几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肠内气体经破损处至肠壁浆膜下形成气囊肿,并于穿孔后形成腹腔脓肿及腹膜炎。肠壁血管炎性缺血性肠病本身就是炎症病变,是以血管为中心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肠壁全层,甚至肠周。肠道病变的范围可局限在一段小肠或全部肠道,这取决于血管闭塞的部位和程度、形成闭塞的快慢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等条件的影响。病变分布可呈孤立灶,单发性或多发性节段性分布,钡剂检查时表现小肠的单纯性狭窄;若为间断的多处纤维瘢痕,则表现为节段性狭窄,称“香肠串”征。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实验室检查、放射学检查及超声多普勒多为正常,加之多种原因容易忽视血管造影检查,故早期或术前诊断十分困难。
[返回]实验室检查
常规的血液化验可正常或有营养不良的相关记录。粪便检查,对疑有脂肪泻者,检测脂肪球。
[返回]其他辅助检查
1.腹部平片应作为常规,一般无特征。可排除胆囊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及肠梗阻。
缺血性肠病-病例分享
D-二聚体:3.6 mg/L
粪便常规提示潜血弱阳性 。
尿常规、凝血四项、血尿淀粉酶均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腹部彩超:肝囊肿、胆囊壁欠光滑;肠系膜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腹主动 脉内膜毛糙,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斑块形成。
发作。
彩超,CT均提示腹主 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狭窄、硬化。
缺血 性肠
病
活血、抗凝、稳 定斑块治疗有效。
腹主动脉CTA提示肠 系膜动脉开口病变
实验室、影像学、内 镜检查排除其他引起
腹痛的疾病。
疑问
一.本患者缺血性肠病诊断类型
2. 目前缺血性肠病抗凝药的选择及具体使用方案?
PA R T. 0 1
请各位专家指导
02
我国90%IC患 者为老年患者 (≥60岁);
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 龄段,好发于50岁 以上的中老年患者;
[1]Pepersack T. Colopathies of the old adults. Acta Gastroentero1Belg,2006,69:287—295.
讨论
缺血性肠 病
发
T 36.9℃ P 69次/分 150/80mmHg
R 19次/分 Bp
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 蜘蛛痣。心率86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 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 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腹部压 痛,上腹部、脐周为重,无反跳痛,腹部无包块。 肝脾肋缘下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肾区无 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无 水肿。
胃、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CT平扫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硬化,肠内少量积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一种非常凶险的腹部急症,临床以症状、体征分离的绞窄性肠梗阻为主要特征,其病理生理的终点为肠坏死,预后极差,死亡率可高达60%-80%,有很多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在手术探查或死亡前才被确诊,而诊断不明和治疗延误仍然是AMI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实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病因包括:动脉栓塞、动脉和静脉的血栓形成以及非闭塞性肠缺血,具体来说可包含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和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四种疾病。
最终均导致肠道局部缺血缺氧及不可逆的肠道损伤而危及生命。
剧烈腹痛往往是最主要症状,在发病早期多数都有“症状重、体征轻”这一明显特征,但这一特征缺乏特异性,患者早期同时还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脱水等表现,而最终发生肠管缺血坏死后则均会出现局部或广泛的腹膜炎体征。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表现为典型的Bergan三联征:剧烈腹痛而无相应体征;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房纤颤、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胃肠道排空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如病变累及血管主干则缺血肠管更广泛,一旦发生肠坏死则死亡率高。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往往发生于心力衰竭的老年人或严重创伤造成的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如果不能积极纠正全身情况,一旦出现肠坏死则预后不佳。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可有腹痛、呕血、血便等表现,经积极治疗后如能形成侧枝循环则预后较好。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疾病简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是指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完全性血管闭塞。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使肠系膜上动脉血供突然减少或消失,导致肠壁肌肉功能障碍,肠急性缺血、坏死,是小肠血运障碍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50%。
临床上年发病率约为816/10万,病情极其凶险,病死率极高,达70%~100%。
发病机制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如心肌梗死后的壁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处的赘生物和左心耳、左心房附壁血栓的脱落以及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形成的血栓脱落等;也有来源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的脱落和脓肿或脓毒血症的细菌栓子等。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发生也与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关。
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分出,其分出角度很小。
分出后的走行几乎与腹主动脉平行,与血流的主流方向一致,加之管腔较粗,脱落的栓子易于进入,在血管狭窄处或分叉处导致血管栓塞。
栓塞多见于结肠中动脉发出部或其下方3-10cm范围内。
多发群体本病男性多于女性,40~60岁之间多发。
多数病人有可形成动脉栓子的心脏病史。
1/3以上的病人伴有肢体或脑血管栓塞史。
症状表现本病发病急骤,突发剧烈腹痛,伴有频繁呕吐。
初期时腹痛症状和体征不相符,腹痛剧烈而腹部体征轻微。
当病人出现呕吐血性水样物或排出暗红色血便时,腹痛症状反而减轻,但却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象,肠鸣音弱转之消失。
叩诊检查有移动性浊音时,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出液,此时提示肠管已发生梗死。
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腹胀、脉数无力、唇绀、指端青紫、皮肤湿凉等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
诊断鉴别有学者提出本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50岁、瓣膜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近期心肌梗死,有血管介入检查或治疗史。
根据病人心脏病史或动脉栓塞的病史,突发的剧烈腹痛,而体征轻微,伴有呕吐和暗红色血性便,结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酶乳酸脱氢酶(LDH )、碱性磷酸酶(AKP)、肌酸肌酶(CK)等升高]应考虑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可能。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见明显升高,多在(25~40) ×109 /L,并可有血液浓缩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血清酶学检查可见血清LDH、AKP、CK升高。
D2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诊断无特异性,但能反映病情的危重程度,有助于提出疑似诊断和排除诊断。
(2)腹部平片:X线检查难以明确有肠缺血的现象。
(3)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可根据血流方向及速度,判断有无栓塞及栓塞的部位,但肠梗阻时,肠管扩张可干扰诊断正确性。
(4)CT检查:普通CT检查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无特异性。
但CTA对肠系膜血管栓塞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高达到100%和73% ,不仅可以观察到肠系膜血管情况,还可反映肠管、腹腔内脏器、周围组织的变化。
(5)血管造影: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
疾病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原则是迅速去除血管内的栓子,恢复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液灌注,包括全身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全身治疗所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人的最初治疗原则是循环的复苏及稳定,怀疑有进一步缺血表现的应给予广谱抗生素。
对于肠管尚未坏死,动脉造影证实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远端血流仍能充盈的病人可肌注罂粟碱扩张肠系膜血管及解除肠管痉挛,肝素全身抗凝、祛聚保守治疗;同时去除诱发疾病,如治疗心律失常,防止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相对缺血的肠管会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而恢复血供。
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对于原有心脏瓣膜疾病或房颤的病人出现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和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时,应积极施行剖腹探查术。
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本病是指动脉本身有一定病变基础,在一定诱因下形成血栓。
主要病变基础为动脉硬化,其他还有主动脉瘤、血栓闭塞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风湿性血管炎等。
低血容量或心排血量突然降低、脱水、心律不齐、血管收缩剂或过量利尿药为常见诱因。
本病好发于动脉开口部,并常涉及整个肠系膜上动脉,因此病变可涉及全部小肠和右半结肠。
如血栓形成较局限,则梗死范围较小。
由于发病前肠系膜上动脉已有病变,因此发病后腹痛的剧烈程度常不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剧烈。
早期诊断困难。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常在该动脉起始部3cm内发现血栓,因有侧支循环形成,故梗阻远端可有不同程度充盈。
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经导管灌注罂粟碱。
外科手术包括血栓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旁路手术及坏死肠段切除术等。
此病预后差,死亡率高达82%-96%。
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疾病概述占全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患的5%~15% ,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而肠系膜下静脉很少受累。
该病在临床上表现较为隐袭,诊断往往被延误,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切诊断。
疾病原因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随着对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诊断以及高凝状态识别能力的增强,特发性病例在本病所占的比例在逐渐缩小,目前约75%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可以获得病因诊断。
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所导致的高凝状态,如肿瘤、腹腔炎症、手术后、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
使用口服避孕药者占年轻女性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病人的9%-18%。
临床表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
急性者发病突然,迅速出现腹膜炎和肠坏死。
亚急性是指那些腹痛持续数天或数周而未发生肠坏死的病人。
慢性实际上是一种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其治疗的重点在于对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腹水等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处理,肠缺血症不是治疗的关键。
大多数病人表现为亚急性过程,不出现肠坏死或曲张静脉出血。
但也有病人在长时间腹痛以后出现肠坏死,所以所谓急性和亚急性表现并不能截然分开。
不论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血管缺血的临床表现都是与体格检查不吻合的腹部疼痛。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疼痛多位于中腹部,呈绞痛性质,提示病变起源于小肠。
症状持续时间差别较大,75%以上的病人就诊时症状已超过2天。
常伴有恶心、食欲减退及呕吐。
15%的病人有呕血、便血或黑便,近1/2的病人大便潜血检查呈阳性。
由于发病率相对较低且症状缺乏特异性,往往延误诊断。
最初的体格检查可以完全正常。
病程后期可出现发热、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提示出现肠坏死。
约1/3~2/3的病人存在腹膜炎体征。
肠腔内或腹腔内的渗出可导致血容量降低以及循环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90mmHg提示预后不良。
诊断鉴别通常血液化验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没有帮助,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血清乳酸水平升高可用来判定存在肠坏死,但往往是疾病晚期的表现。
50%-75%的病人腹平片检查正常,仅有5%的病人表现特殊的肠缺血征象:肠腔出现指压征提示肠黏膜缺血,肠壁气肿或门静脉游离气体是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所导致的肠梗死的特征性表现。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发现肠系膜静脉血栓,但对于怀疑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应选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CT检查可以使90%的病人获得诊断,但对于早期门静脉内小的血栓的诊断准确性降低。
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可以显示位于大的静脉内的血栓,或肠系上膜静脉显影延迟。
磁共振成像对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检查过程较为复杂,普及性差。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可以有浆液血性腹水,这时诊断性腹腔穿刺可能会对诊断有所帮助。
腹腔镜检查中的气腹操作可能增加腹腔内压,减少肠系膜血流量,应避免使用。
由于结肠和十二指肠很少被累及,故纤维结肠镜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价值有限。
内镜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但由于在检查中造成肠管扩张,最好用于无急性症状的病人。
对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CTA是较好的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显示肠系膜血管并确定受累肠管的范围,还可以排除其他导致腹痛的疾病。
肠系膜血管造影则应在怀疑有血栓形成倾向病人使用,这种情况下血栓往往位于肠系膜静脉系统中较小的血管中。
治疗:手术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和抗凝复合手术治疗两种。
对急性或亚急性肠系膜缺血的病人,一经诊断即应马上开始给予肝素治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不是都需要手术探查,但有明确腹膜炎体征的病人须紧急手术。
在术中如果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得以确立,即应开始抗凝治疗。
由于缺血区肠管和正常肠管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故对该病实施肠切除的态度应当更加谨慎。
为避免切除过多可能存在生机的肠管,最好采取24小时后二次探查的方法。
二次探查对于受累肠管广泛且存在一定肠系膜血流的病人尤其适用。
药物治疗如果没有出现肠坏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可以不采取手术,而给予药物治疗。
不过目前还没有指标能够准确地指示病人肠坏死的危险。
对于没有腹膜炎或穿孔的病人,不需要静脉抗生素治疗。
但是,在患病早期立即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存活率,降低复发率,即使在手术中应用也在所不惜。
全身肝素治疗开始时可给予肝素5 000U静脉注射,随后持续输注,保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正常的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