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规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合集下载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结构变位规律研究_李家平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结构变位规律研究_李家平

Abstract: Based on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earch on displacement of a gravity anchorage of a suspension bridge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model test is carried out with geometrical scale 1:100 and soil mass force scale 1:1.325. Numerical simulation adopts the same conditions of the model test. The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is used for soil. Anchorage and pit-supporting structure are regarded as elastic mass. Parameters ar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 material of the model test. The research gives the displacements of anchorage under different load conditions. For the designing load, it is shown that the anchorage itself has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rigid rotation with forepart sinking and back-end heaving. Displacement increase with the designing load added. In addition, the soil improvement, pit-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surrounding soil mass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bridge anchorage. Key words: suspension bridge; gravity anchorage; similarity model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某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坑综合检测

某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坑综合检测

某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坑综合检测
杜艾地;欧阳松;靳臻荣;宋澄宇;郑志安;田红锐
【期刊名称】《交通世界》
【年(卷),期】2022()26
【摘要】当前特大型悬索桥越来越多用于跨度大、纵深高的山区地形,其中锚碇基坑的处理质量对于该桥型结构稳定性越发重要。

为此,基于《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GB/T 51238—2018),针对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安龙岸重力式锚碇出现的岩溶地质现象,运用抗压强度试验、摩阻系数试验、地质雷达探测法等进行地质调查与勘测,为后续施工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杜艾地;欧阳松;靳臻荣;宋澄宇;郑志安;田红锐
【作者单位】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3.1
【相关文献】
1.岩溶地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地基处理与检测
2.悬索桥重力式锚碇锚体后悬段挑梁支撑法施工
3.特大悬索桥顺层山脊重力式锚碇基坑爆破开挖
4.大跨度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础结构优化分析
5.悬索桥重力式锚碇预埋管道测量施工方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桥梁方案】大桥重力式锚碇基础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桥梁方案】大桥重力式锚碇基础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东岸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XX大桥(人行桥)》两阶段施工图(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0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1-2004(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8)《公路桥涵施工手册》200-3-1( 9)《桩基工程手册》2008-7-1( 10)《基坑工程手册》2009-8-12第二章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XX市XX大桥(人行桥)为整幅桥,拟建桥位路线全长180m桥面宽度6.5m。

上部采用1-130m的索道桥,主缆成桥垂度为3.0m;下部结构两岸均采用重力式锚碇,东岸为地下连续墙基础。

地连墙基础为矩形,外部尺寸为25m x 13.5m,地下连续墙厚度为150cm地下连续墙顶标高为409.6m,底标高为384.6m,地下连续墙高25m。

2.2、施工概况2.2.1 、原施工方案东岸基础原设计地连墙内外侧采用花管注浆帷幕后,再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施工,地连墙采用旋挖钻代替铣槽机钻孔成槽,钻孔施工过程中塌孔严重,无法形成异形槽。

经与各方沟通后,采用人工跳桩挖孔方式开挖矩形桩,通过两轮开挖最后灌注砼连成地连墙整体。

矩形桩开挖到399.4m标高后出现砂砾层,根据前期钢化管施工的钻孔推断砂砾层厚度达5〜7m不等。

我部先后采取了钢护筒、短进尺的开挖方式进行开挖。

但由于地质情况开挖方式进尺慢,不能满足业主工期要求,于9月17日业主组织参建各方参与讨论,为了确保该项目按期完工,需重新调整施工方案。

2.2.2 调整方案2015 年9月28日经过专家评审会讨论建议东岸基坑采用排桩帷幕,完成排桩施工后再进行深基坑开挖。

(1)、该施工部位若采用沉井施工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

岩溶地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地基处理与检测

岩溶地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地基处理与检测

雷 两岸 锚位 地势相对 较高 , 基岩 浅埋 , 裸露 型或 浅覆 盖 型岩 反射信号达到探测地下 目标 的 目的 , 达系统 向被 探测物发 射 电 属 电磁脉冲 穿过介 质表 面 , 到 目标物 或不 同介质 的界 碰 溶 区。基 坑采用爆破开 挖 , 为保 证基 坑边坡 和岩 石 的稳定 性 , 开 磁波脉 冲, 根 分析 确定探 测 目标 的 挖 以小药量松动爆 破为 主 , 机械 、 工辅助 施工 。为保证 地基 强 面而被反射 回来 , 据 电磁 波 的双程走 时 , 人 探地雷达 技术 的优越性 和 度, 在距建基面 lm 以内采用机械 开挖施工辅 以人工修 整。根据 形态及结 构特 性。在浅 层岩溶探 测 中, 充 实际开挖情况 , 花垣 岸锚 碇基底存在溶 洞 , 隙较发育 , 裂 需要 对地 准确性显 著 。岩溶 作 为一 定 形状 的岩 体 中空 洞 或充 泥 、 水 洞
10 2 007
爹 荦 掌
1 试验依据 与 目的。 )
郭 瑞岩 地 悬 桥 力 锚 地 处 与 测 常 : 区 索重 式 碇 基 理 检 溶
・1 2・ 0
推力 中心通过 试件预定的剪切面 中心 , 垂直荷 载通过试 件 中心 对
根据设计文件 , 要求锚碇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不 小于 20 0k a 混凝 土进行洒 水养护 , 0 P 。 至养护 期 (2 d 结 束后 即安装 量测 系统 , 2 )
载 后 , 1 n测读一 次 , 读三次 后可 卸下一 级荷 载。全部 卸 开始施加水平 剪切 荷载 。 隔 0mi 测 载后 , 当测读 到半 小时 回弹量小于 00 m时 , . 1m 即认 为稳定 。 3 试验数 据与 p 曲线。 ) —s 锚 碇基底选取 5个测点进行试 验 。本 文选第 4测点 的数据 , 介绍p — 曲线及其特性 , 图 1所示 。图 1所示 曲线 形态 表明 , 如 曲线微 向上弯 曲, 呈上 凹形 , 且弹性变 形很大 , 几乎 全部是 弹性 变 形 。这是在 低压力阶段 , 压板下 一定 深度 部位岩体发 育 的张开裂 隙和微裂 隙闭合的结果 , 闭合 是可恢复 的 , 生弹性 变形 , 该 产 体现 弹性性 质。从岩体破坏过程和标准 的 4个 阶段 而言 , 该受 压岩体 处于压 密阶段 。该 比例 界 限远 大于 该终 载 压力 60 6 3 2k a 3 .5 P 。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2 4 外加剂对水化温升 的影响 因素 . 通常情况下 , 高效 减水剂不影 响混凝土 中水泥或
火 山灰质材料的总水化热 , 但可 能明显改变它们的早 期放热速度 。在通常掺量下不 推迟水化 , 掺量增加时, 水化开始时间( 温升迅速提高的起点) 推迟 ; 另一方面 , 高效减水剂趋 于加 速凝 结后 的水化 反应结 果使放 热 速度提高 , 基本对水泥混凝 土的温升无太大的影响 。 缓凝是混凝 土或 水 泥的初终 凝时 间延缓 或推迟
最 终水 化 放 热 峰值 远 远 低 于 高 W/ C的相应 值 。
作尤为紧迫 。结合实 际工 程应 用, 大体积混凝 土 内 对
部 温度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控 制 , 期 达 到 优 化 混 凝 土 配 以
比、 保证混凝 土质量 的效果 , 为探 讨 大体积 混凝土 温
度控 制奠 定 基 础 , 为 今 后 大 型 基 础 施 工 , 别 是 悬 并 特
混凝土温升 的内部因素角度 , 行了试点工程大 体积 进
混 凝 土 的配 合 比优 化 设计 , 到 一 组 最 佳 配 合 比 指 导 得
工 程施 工 。
2 1 水 泥对 水 化 温 升 的影 响 .
水泥型号、 矿物组成和细度对大体积 混凝土 的内 部水化温升有 直接 的影响 。硅 酸盐水 泥 的主要 矿物
成 份 的 水化 放 热 量 与 在 水 泥 中 的 比例 范 围如 表 2所
的过程 , 而不 是降 低所 有化学 反应 速度 , 因而 无论是
否加缓凝剂混凝土 的总 放热量都保持不 变。然而 , 缓 凝剂却可使大体积混凝土 的热性 能发 生改变 , 延缓混 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升峰值 的出现时间 , 可以将 正常条 件下空白混凝 土在 3 d内出现 的温升峰值推迟到 4 8 ~d

悬索桥重力式混凝土锚碇稳定性验算与数值分析

悬索桥重力式混凝土锚碇稳定性验算与数值分析

Stability calcula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n anchorage of suspension bridge with gravity
concrete
作者: 黄奶清[1] 李亚平[1] 程利鹏[2] 孙刚[1] 汪遵彪[1]
作者机构: [1]安徽芜铜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2]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上海200092
出版物刊名: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页码: 5-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悬索桥 重力式 锚碇 稳定性 数值分析
摘要:锚碇是支承主缆、保证桥梁主体结构受力稳定的重要部位,为保证桥梁安全,锚碇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力学特性。

签于锚碇在悬索桥中的重要性,以重庆长寿长江二桥北锚碇基础为例,通过验算其稳定性以及利用Abaqus3 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锚碇各施工阶段下的应力状态。

结果表明锚碇基础稳定性和压应力满足要求,局部地方出现应力集中和拉应力,应对其进行设计优化处理。

锚碇基础的验算和分析结果为重力式混凝土锚碇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锚碇基础介绍概要

锚碇基础介绍概要

第5章锚碇基础5.1悬索桥及其锚碇悬索桥,是指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由主缆、主塔、加劲梁、锚碇、吊索、桥面、等部分组成,如图5-1所示,是跨越能力最强的桥型,目前跨度1000m以上的桥几乎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图5-1 悬索桥结构示意图悬索桥的主缆是柔性结构,为对其两端进行约束,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将两端锚于悬索桥的加劲梁上,成为自锚式,这种方式适用于跨度较小的桥。

另一种是地锚式,即通过锚碇将主缆固定于桥头岸边的岩石或土层中,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

因此,锚碇也是悬索桥的主要承载结构之一。

锚碇的形式与桥位区的地形及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当桥头的岸边有坚固的岩层时,主缆可通过隧道式锚碇或岩锚的方式锚固在岩石中。

图5-2所示为乔治华盛顿大桥新泽西侧的隧道式锚碇。

图5-2隧道式锚碇(乔治华盛顿大桥新泽西侧)如果岸边没有合适的锚固岩层,则可采用重力式锚碇,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锚体、散索鞍支墩、锚室和基础等。

其中,基础可采用沉井、桩、地下连续墙等形式。

这将在下节详细介绍。

根据上述介绍,锚碇的锚固形式可归纳为:无论采用何种锚固形式,都需通过散索鞍座或喇叭形散索套将原来捆紧的钢丝索股分开,然后逐股锚固。

图5-4为散索鞍座示意图,一般置于主缆锚固体之前,除可将主缆分散为索股外,还能使分散后的主缆转角。

图5-4 散索鞍分散主缆示意图若主缆分散后不需要转角,则可采用喇叭形散索套,如图5-5所示。

喇叭形散索套的内表面适应主缆从捆紧状态逐渐变化到分散状态,其本身依靠置于散索套小口端的摩擦套箍固定位置。

图5-5 喇叭形散索套分散主缆示意图展开后的索股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所受拉力传给锚体或锚塞体。

如图5-6所示,其主要传递方式有5种:图中(a)所示是早期采用的方式(20世纪前半叶)。

索股的拉力通过数节眼杆形成的眼杆链传至锚固块后方的后锚梁。

眼杆链与锚固块之间的是分离的,以保证拉力全部传至后锚梁。

这种方式施工工艺繁杂且不经济,现已很少使用。

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现场试验研究

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现场试验研究

1引言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相比于深埋重力式基础可显著减少基坑支护工程量、工期和造价,已逐渐成为特大型悬索桥梁的基础方案[1]。

岩土组合浅埋地基[2]刚度分布不均,锚碇基础在自重和主缆拉力作用下易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因此,浅埋式锚碇基础+刚性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组合设计方案逐渐受到重视并应用于工程,但其在上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和变位机理研究鲜有报道,其中,地基参数的合理取值更是锚碇基础变位分析的关键[3-4]。

本文以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为背景,通过载荷试验、直剪试验、单桩载荷试验研究中风化板岩、强风化板岩的地基承载力,探索持力层与素混凝土之间的摩阻系数,分析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设计提供依据,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工程概况红河特大桥位于云南省红河流域南沙水电站库区,主桥【作者简介】徐茂(1977~),男,四川遂宁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设计与研究。

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现场试验研究Field Test of Shallow Buried Gravity Anchor Ingot Foundation ofHonghe Bridge in Yunnan Province徐茂1,姜开渝2(1.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17;2.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4020)XU Mao 1,JIANG Kai-yu 2(1.JSTI Group Co.Ltd.,Nanjing 210017,China;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4020,China)【摘要】云南红河特大桥建水侧采用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锚碇后趾区和前趾区分别坐落在中风化板岩和强风化板岩上。

该工程在前趾区域采用非等长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解决土岩组合地基、偏心受荷等因素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问题。

17年一级建造师【公路】真题及答案

17年一级建造师【公路】真题及答案

2023年建筑师《大路》与相关学问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1个最符合题意>1、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挖掘<〉的土质路堑.A.浅且短B.深且短C.长且一侧型壁较薄D.深且长[解析]:A 解析:参见教材P5.2、骨架植物防护类型不包括().A.浆砌片石骨架植草B.水泥混凝土空心块护坡C.窗孔式护面墙D.锚杆混疑土框架植草[解析]:C 解析:教材P353、GPS-RTK技术用于道路中线施工放样时,应先计算出线路上里程桩的().A.方位标B.坐标C.距离D.象限角[解析]:B 解析:教材P454、以下路面构造层中,属于柔性基层的是O.A.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B.贯入式沥青碎石基层 C.二灰碎石基层 D.石灰稳定土基层[解析]:B 解析:教材P645、按矿料级配分类,属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D.OGFC[解析D解析:教材P81.6、培土路肩的施工流程正确的选项是<>.A备料,平坦一静压一推平一切边,平坦一碾压B备料一平坦一静压一推平一碾压一切边一平坦C备料一推平一平坦一静压一切边一平坦一碾压D备料一推平一静压/平坦一碾压平坦f切边[解析]:C解析:教材P1147、卸落浆砌石拱桥的拱架,须待砂浆强度到达设计强度标准值的◊.A.70%B.75%C.80%D.85%[解析]:D 解析:教材P1418、关于泵送混凝土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砖酸盐水泥B.粗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C.应掺入泵送剂或减水剂D.不得掺入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含料[解析]:D 解析:参见教材P1479、斜拉桥塔柱裸塔施工不宜承受的方法是◊.A.两室支架法B.爬模法C.滑模法D.翻模法[解析]:A 解析:教材P20410以下隧道施工通风方式中,错误的选项是<〉.A.风管式通风B.巷道式通风C.通道式通风D.风墙式通风[解析]:C 解析:教材P24311、大路工程进度打算的主要形式中,既能反响各分部〈项>工程的进度,又能反响工程总体进度的是。

混凝土桥梁悬索索力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桥梁悬索索力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桥梁悬索索力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现代道路交通建设中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而悬索桥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类型。

对于混凝土悬索桥,悬索索力是其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检测是必要的。

本技术规程旨在制定混凝土桥梁悬索索力检测的具体细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设备1. 悬挂装置:用于固定检测传感器和检测绳索。

2. 载荷传感器:用于检测悬索索力。

3.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检测数据。

4. 电缆:用于连接检测设备。

三、检测步骤1. 安装悬挂装置:在悬索桥的两端各安装一个悬挂装置,将装置中的检测绳索垂直吊挂,并将载荷传感器固定在绳索上。

2. 连接电缆:将悬挂装置和载荷传感器连接至数据采集器,确保连接牢固。

3. 校准传感器: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载荷传感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度。

4. 开始检测:对悬索桥进行检测,记录载荷传感器的读数,并将数据保存至数据采集器中。

5. 结束检测:检测完成后,将悬挂装置和传感器拆卸,并将数据采集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检测注意事项1. 在进行检测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检测设备的正常使用。

2. 检测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载荷传感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4. 在进行检测时,应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风、震动等。

5. 检测完成后,应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悬索索力值。

五、检测结果处理和分析1. 数据处理: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异常值并计算平均值。

2. 数据分析:根据悬索索力的设计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判断悬索索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六、报告编写1. 报告应包括悬索桥的基本情况、检测目的、检测设备、检测步骤、检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 报告应具有明确的结论和建议,并注明检测数据和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报告应清晰简明,文字简洁,排版美观。

七、总结本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混凝土桥梁悬索索力检测的具体细节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仿真分析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仿真分析

力较为集中的部位, 如主缆散索鞍底部、 预应力锚固
系统 的后 锚 面 , 前锚 室顶 板 根部 等 , 外此 计算 也能 另
给结构各部分的钢筋配置提供力学依据 。
l 工 程概 况
选取一座大跨度地锚式悬索桥的重力式锚碇来 介绍对重力式锚碇进行仿真分析 的过程 , 所研究悬 索 桥 的重 力式 锚碇 如 图 1所 示 , 锚 碇 所 在 位置 覆 该 盖层较薄 , 基岩为灰岩 , 为硬质岩石 , 强度高。锚碇 的锚 体长度 为 2 m, 5 水平 交 角 4 . 。 25。
北 方 交 通
2 0 07
化前计 算 得到 的结 果 进 行 了 比较 , 两者 给 出 的结 果 几 乎相 同 , 因而 可 以 认定 所 划分 的 网格 密 度 是 合适
经计算分析发现在工况一下结构拉应力较大的 位置 主要 为锚 碇后 锚 室 内壁 、 锚 室 内壁 和散 索 鞍 前
梁建设中的首选桥型 , 当前我国修建 的大跨径悬索 桥已经超过了 1 0座。悬索桥根据 主缆锚 固方式分 为 自锚 式悬 索桥 和地 锚 式 悬 索 桥 两种 , 中地 锚 式 其
悬索 桥锚 碇又 分为 重 力 式锚 碇 和 岩隧 式 锚 碇 , 悬索 桥大多 数采 用重力 式锚 碇 。锚碇 作 为悬索 桥 的重要 受力构件, 对整个悬索桥 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
等值 线 云 图 ( 单位 :a P)
对 图 3所 示 的各 拉 应 力 集 中 位置 分 别 进 行 分 析, 可以得 出各 拉应 力集 中区域 的拉 应力集 中情 况 : 前 锚室 侧墙 内壁 与底 板 由于前 锚 面受强大 压力 的影 响, 在与锚 块 相连 的 区域局 部 出现较大 的拉应 力 , 其 中侧墙 与锚 块 连接 区域 最大 拉应力 达到 2O P , . M a底 板 与锚 块连 接 区域 最大 拉应力 达 到 25 P , 索鞍 .M a散 基 础 与前锚 室 相 连 的转 角 部 位 最 大拉 应 力 达 到 1 . 3 P 。后锚 室 两 侧 内壁 由于 受 后 锚 面 强 大 压 应 力 Ma 的影 响 , 部 出 现 最 大 达到 2 3 p 局 . M a的拉 应 力 。 重

锚碇基础介绍

锚碇基础介绍

第5章锚碇基础5.1悬索桥及其锚碇悬索桥,是指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由主缆、主塔、加劲梁、锚碇、吊索、桥面、等部分组成,如图5-1所示,是跨越能力最强的桥型,目前跨度1000m以上的桥几乎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图5-1 悬索桥结构示意图悬索桥的主缆是柔性结构,为对其两端进行约束,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将两端锚于悬索桥的加劲梁上,成为自锚式,这种方式适用于跨度较小的桥。

另一种是地锚式,即通过锚碇将主缆固定于桥头岸边的岩石或土层中,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

因此,锚碇也是悬索桥的主要承载结构之一。

锚碇的形式与桥位区的地形及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当桥头的岸边有坚固的岩层时,主缆可通过隧道式锚碇或岩锚的方式锚固在岩石中。

图5-2所示为乔治华盛顿大桥新泽西侧的隧道式锚碇。

图5-2隧道式锚碇(乔治华盛顿大桥新泽西侧)如果岸边没有合适的锚固岩层,则可采用重力式锚碇,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锚体、散索鞍支墩、锚室和基础等。

其中,基础可采用沉井、桩、地下连续墙等形式。

这将在下节详细介绍。

根据上述介绍,锚碇的锚固形式可归纳为:无论采用何种锚固形式,都需通过散索鞍座或喇叭形散索套将原来捆紧的钢丝索股分开,然后逐股锚固。

图5-4为散索鞍座示意图,一般置于主缆锚固体之前,除可将主缆分散为索股外,还能使分散后的主缆转角。

图5-4 散索鞍分散主缆示意图若主缆分散后不需要转角,则可采用喇叭形散索套,如图5-5所示。

喇叭形散索套的内表面适应主缆从捆紧状态逐渐变化到分散状态,其本身依靠置于散索套小口端的摩擦套箍固定位置。

图5-5 喇叭形散索套分散主缆示意图展开后的索股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所受拉力传给锚体或锚塞体。

如图5-6所示,其主要传递方式有5种:图中(a)所示是早期采用的方式(20世纪前半叶)。

索股的拉力通过数节眼杆形成的眼杆链传至锚固块后方的后锚梁。

眼杆链与锚固块之间的是分离的,以保证拉力全部传至后锚梁。

这种方式施工工艺繁杂且不经济,现已很少使用。

例析悬索桥重力锚锚碇施工监测

例析悬索桥重力锚锚碇施工监测

例析悬索桥重力锚锚碇施工监测1 工程概况普立特大桥主桥为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缆分跨为166+628+166m,矢跨比1/10,主缆横向布置2根,間距26m,吊索顺桥向标准间距为12m,主跨节段划分为8.1+51×12+6.6m,钢箱梁梁高3m,梁宽28.5m,标准梁单片重140t。

主塔为门式框架结构,高塔肢高153.5m(矮塔肢高138.5m),设上、中、下三道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箱型横梁,主塔基础为直径3.0m挖孔桩,分离式承台,主缆锚固方式为前锚式,锚固系统为无粘结可更换预应力钢绞线,普立岸锚碇为隧道锚、宣威岸锚碇为重力式锚,普立特大桥桥型布置见图1。

2.工程地质条件重力锚区地表多第四系残坡积覆盖,其北西侧陡坎局部出露基岩。

根据勘探资料,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一般为2~5m,成分为粉质粘土。

在重力锚前部的散索鞍部位钻孔钻探揭露覆盖层厚度分别达30.90m、29.6m,其物质结构为:上部为含少量碎石棕黄色粉质粘土,可塑态,厚约5~6m;其下为碎块石土,结构中密、碎块成分主要为砂岩,少量灰岩,含量50%~70%、粒径多3~6cm,多呈棱角-次棱角状,强-中等风化状,厚度约25m。

锚碇区北西侧沟槽分布第四系覆盖层,勘探厚度22.50m。

重力锚碇开挖将在其周边形成高开挖岩石边坡,重力锚前端(散索鞍部位)开挖岩质边坡开挖边坡较稳定,局部存在小规模块体崩滑失稳。

重力锚尾部开挖边坡整体稳定,但不稳定块体规模较大,局部存在块体崩滑失稳。

重力锚左侧开挖边坡整体稳定,局部存在小规模块体崩滑失稳。

重力锚右侧开挖边坡整体稳定,局部存在一定规模块体崩滑失稳。

重力锚部位开挖将形成高低不一的覆盖层边坡,特别是在重力锚前端散索鞍部位分布溶蚀深槽,堆积厚近30m的第四系覆盖层,开挖将形成高达30余米的覆盖层边坡,其成分上部为粉质粘土、中、下部为碎石土,结构稍-中密。

经分析覆盖层边坡存在如下两种形式的失稳:一是基坑边坡开挖后坡体土体沿基岩面出现崩滑失稳;二是土体本身出现崩滑失稳。

悬索桥浅水区崁岩锚碇基础方案选择

悬索桥浅水区崁岩锚碇基础方案选择

悬索桥浅水区崁岩锚碇基础方案选择朱明权【摘要】On the basis of full analysis for anchorage foundation of suspension bridges at home and a-broad,and by combining engineering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rock-socketed area,this thesis presents three schemes:installing caisson foundation,building island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foundation,and sunk well bored composite piles foundation,and by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schemes,sunk well bored piles composite anchorage foundation was selected.%依据对国内外悬索桥锚碇基础的充分分析,结合锚碇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提出设置沉箱基础、筑岛地下连续墙基础、沉井钻孔桩复合桩基础等3种方案,并对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较,选择了沉井钻孔桩复合锚碇基础形式。

【期刊名称】《交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浅水区;崁岩锚碇基础;方案比选【作者】朱明权【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50【正文语种】中文伶仃航道桥拟采用主跨为500 m+1 620 m+500 m=2 620 m双塔3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

索塔为混凝土塔,高266 m,设3道横梁;加劲梁采用钢箱梁,主缆边中跨比为0.42,矢跨比为1/9.5,2主缆间距42.5 m;锚碇采用重力式地锚结构。

伶仃洋是珠江喇叭口形的河口湾,场区海面宽约22 km。

重力锚作业指导书

重力锚作业指导书

四渡河特大桥重力锚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四渡河特大桥,恩施岸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

重力锚前面开挖成锯齿形,并对底部基坑进行加固,锚碇前侧底部设鞍基底座,与后部锚体、侧面鞍室形成闭合体系。

闭合体系中部下部充填20号混凝土,顶部充填15号碾压混凝土。

鞍室顶板采用45cm厚1.54m 宽实心板,板顶现浇层厚14cm,采用40号聚丙烯合成单丝纤维混凝土,聚丙烯合成网状纤维掺量1.35kg/m3。

按照设计图,恩施岸重力式锚碇最大的开挖尺寸大约为:65.363米(纵向)×69.336(横桥向)×45米(高),恩施岸重力式锚碇的三维图如图1所示。

图1 恩施岸重力式锚碇三维图二、施工工艺1、施工流程重力式锚碇大体积砼施工流程主要根据现有模板的数量、混凝土生产能力、现有的工程进度来确定工艺流程。

为了考虑到模板的周转、鞍部基础的施工方便,我部决定先施工底座钢筋及混凝土。

鞍部基础、锚塞体同步进行施工,整个重力式锚碇大体积砼施工流程图见图2。

图2 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施工流程图2、钢筋制作安装⑴、准备工作钢筋下料前,技术员应检查钢筋的出厂质保书和试验检验报告,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和铁锈,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绣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加工前,作业队应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放样,小样表经主管技术员审查、核对后确保无误,再下达下料通知单,断料前应先将钢筋清理干净,成型前必须做样板,经检验合格再照样板成批加工配制。

弯曲的钢筋在同一平面内不得回弯。

钢筋应全部在路基加工棚内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加工半成品的钢筋应按型号、规格等进行编号挂牌,分别堆放,半成品的钢筋由运输车运往施工现场。

试验室对每批钢筋原材料、接头等抽样进行检验。

⑵、钢筋的调直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应加以调直。

钢筋调直采用卷畅机,用卷畅机拉直钢筋时,I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用锤击法平直粗钢筋时,表面伤痕不应使截面积减少5%以上。

金东大桥东川侧重力式锚碇锚塞体定位测量及施工过程监测测量-2019年文档资料

金东大桥东川侧重力式锚碇锚塞体定位测量及施工过程监测测量-2019年文档资料

金东大桥东川侧重力式锚碇锚塞体定位测量及施工过程监测测量前言金东大桥重力式锚碇作为悬索桥的主要受力结构,承受主缆传递的竖向反力和水平分力,对整个大桥主缆的线形和受力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锚块作为重力式锚碇主要的构件,对它的内部构件的放样及监测显的重要。

1、工程概况金东大桥跨越金沙江,桥梁总长为914.1m,大桥采用单跨730m悬索桥,桥面宽度为20m。

金东大桥东川侧锚碇采用重力式锚,平面尺寸为32×47.5m;锚碇作为悬索桥的主要受力结构,承受主缆传递的竖向反力和水平分力,所以重力式锚碇锚固系统的定位精度对整个悬索桥的线形和受力极其重要。

东川侧重力式锚碇施工工艺前后锚面采用定型模板,在东川侧锚塞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安装前后锚面模板的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安装完成后在支架上进行前后锚面模板边线放样,进行精确放样安装前后锚面模板后浇筑锚体混凝土。

浇筑过程中需要对前后锚面的模板、前后锚面定位支架、预应力管道的定位支架等进行严密形变观测,防止因施工过程中的支架移动及变形等造成前后锚面及预应力管道的跑偏、倾斜等情况发生。

2、重力式锚碇控制测量重力式锚碇锚固系统的定位精度对整个悬索桥的线形和受力极其重要,在布设控制点时就要考虑测量控制方法及测量精度等问题,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同时布设高精度的点位、减少外界因素对仪器的影响。

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以及预应力管道定位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首先采用莱卡TS30型目标识别功能的高精度全站仪(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0.6mm+1ppm)保证了测量仪器的精度,同时配备水银温度计及DYM3型空盒气压表保证仪器参数中温度及气压的改正,保证了全站仪距离测量的精度以及各个参数。

东川侧锚碇区前锚孔中心线定位精度为10mm,这样就必须在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上面进行同精度的加密。

在重力式锚碇基坑周边稳固的位置埋设带有强制对中盘的混凝土桩位,这样就能保证控制点点位的精度,减少仪器架设时的误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悬索桥是一种现代化的大型桥梁结构,其特点是主跨悬臂,通过一系列悬索与主桥塔之间的锚碇系统来支撑整个桥体。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工程美观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跨越较长距离时表现出优异的承载能力。

然而,悬索桥的锚碇系统对于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悬索桥锚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需要进行基底摩擦试验。

该试验旨在评估锚碇点与基底之间的摩擦系数,并提供有效参考数据用于设计计算和工程施工。

同时,该试验也可以验证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为后续的实际施工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规程,并深入探讨其意义与应用。

首先简要介绍背景,然后阐述进行该试验的研究意义。

接下来会逐步阐述试验的具体目的以及实验方法与流程。

随后,将详细概述试验规程的内容,并重点强调设备准备与校准、试验步骤与记录要点。

进一步,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并展示和解读实验结果。

最后,通过推导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性评述,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展望下一步研究方向。

1.2 背景悬索桥作为大跨度桥梁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交通运输效率,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人们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悬索桥具有特殊的结构特点和工况条件,其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挑战。

在悬索桥中,锚碇系统被用于固定主悬链与主桥塔之间的连接。

该系统需要能够抵抗桥体荷载引起的巨大拉力,并且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锚碇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需要开展基底摩擦试验。

1.3 研究意义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首先,摩擦系数是评估锚碇系统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进行基底摩擦试验,可以准确测量并分析锚碇点与基底之间的摩擦系数,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摩擦系数与锚固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在设计阶段,通过确定正确的摩擦系数,可以有效预测锚固系统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变形和运动情况,从而保证整个桥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实施基底摩擦试验还可以验证环境因素对锚碇系统性能影响,并为后续实际施工提供支持。

通过收集试验结果数据并进行合理分析和解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总之,在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中开展深入研究对于确保整个桥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试验规程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为后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提供指导。

2. 正文:2.1 悬索桥锚碇介绍悬索桥是一种跨越河流或峡谷的大型桥梁结构,通过主塔和悬挂在主塔上的斜拉索支撑桥面。

为了确保悬索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锚碇设计与施工。

锚碇是指将悬索桥的主塔通过特定方式固定在地面上的基底结构,以承受拉力和附加荷载。

悬索桥锚碇设计与施工中,摩擦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基底摩擦试验目的基底摩擦试验旨在确定悬索桥锚碇区域能够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来抵抗拉力,并评估不同条件下基底摩擦系数的可变性。

该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锚碇区域进行必要调整。

2.3 实验方法与流程基底摩擦试验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择合适尺寸和材料类型的试验样本作为基底代表。

样本可以是实际使用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模拟材料进行试验。

其次,将试验样本放置在试验台上,并确保其接触面光滑且无明显磨损。

然后,调整试验台的倾斜度和试验温度,以模拟实际基底条件。

在测试之前,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

包括检查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以及检测是否存在任何故障或失效。

开始进行摩擦力测试时,逐渐施加拉力,并记录下相应的压力、位移和时间数据。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获取可靠的数据集。

最后,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并综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判断,并给出相应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实验方法与流程,我们能够了解并评估悬索桥锚碇区域能够提供足够摩擦力的能力,并为实际工程提供准确有用的数据支持。

3. 试验规程:3.1 规程内容概述:本部分旨在详细描述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的具体规程内容,包括设备准备与校准、试验步骤与记录要点等。

通过遵循规程,能够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3.2 设备准备与校准:在进行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之前,需要进行设备的准备与校准工作。

首先,需要检查并确认所需实验装置是否完好,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试仪器和传感器,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工作,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

3.3 试验步骤与记录要点:为了实施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并获取有效数据,以下是具体的试验步骤及记录要点:步骤一:确定试验地点和范围在开始试验前,需要明确选择合适且代表性的实际现场区域作为测试地点,并确定测试范围以确保数据结果的可靠性。

步骤二:安装试验仪器和传感器根据试验规程,安装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所需的仪器和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应变计等。

步骤三:进行试验前检查在实施试验之前,需要对所有设备和传感器进行检查。

确保没有故障或损坏,并校准传感器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步骤四:开始试验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进行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

按照预定流程和参数设定测试仪器,记录并采集相应数据。

步骤五: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在试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关键数据、观察现象和其他重要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试验时间、外界环境因素、操作细节等方面的记录。

步骤六:分析与总结通过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发现,并给出解读说明。

根据实际情况撰写结论推导以及建议性评述。

以上是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的规程内容概述,包括设备准备与校准、试验步骤与记录要点等。

通过规程的指导,能够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4. 结果分析:4.1 数据收集与处理:在该试验中,我们使用了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规程进行实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处理。

实验过程中,我们准确记录了每一次试验的环境条件、设备参数以及所测量到的各项数据。

在数据收集阶段,我们使用了高精度传感器来测量悬索桥锚碇点之间的摩擦力。

同时,我们还记录了施加在锚碇点上的加载力大小。

通过这些测量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悬索桥基底摩擦特性,并为后续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依据。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和滤波处理,以消除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干扰信号。

然后,我们根据规程要求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图和散点图。

4.2 试验结果展示与解读:根据实验结果展示,在不同加载力作用下,摩擦力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当加载力较小时,摩擦力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而当加载力较大时,摩擦力则呈现出非线性的增长规律。

除了加载力对摩擦力的影响外,我们还观察到其他因素可能会对基底摩擦特性产生影响。

例如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可能导致摩擦力的变化,进一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深入理解悬索桥锚碇点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4.3 结论推导与建议性评述:根据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展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加载力是影响悬索桥锚碇点基底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随着加载力的增加,基底摩擦力也相应增大。

然而,在较高的加载力下,基底摩擦力呈非线性增长趋势。

其次,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环境条件对基底摩擦特性的影响。

湿度、温度等因素可能会引起摩擦力变化,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环境因素。

最后,进一步研究基底摩擦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优化锚碇点设计,可以提高悬索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探究不同类型锚碇与地基材料之间的摩擦特性,并通过改进锚碇点结构和材料选择等方面来提高悬索桥基底摩擦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对于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我们的研究为相关工程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5. 结论与展望:5.1 实验结论总结:根据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发现基底摩擦试验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相符合。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模拟了悬索桥在锚碇区域的摩擦行为,并获得了相关参数和指标。

其次,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展示与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条件下基底摩擦的变化趋势。

这些数据和图表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最后,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推导和评述,我们进一步得出了一些结论,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这些结论和建议将对未来设计和建设悬索桥提供有益参考。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尽管本次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进一步完善基底摩擦试验规程。

根据本次实验经验,可以对试验流程和步骤进行修订,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其次,拓展实验样本数量和范围。

本次实验仅选取了部分悬索桥样本进行试验,下一步可以扩大样本数量并涵盖更多种类和规模的悬索桥,以验证试验结果的普适性。

此外,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悬索桥锚碇区域的其他因素对摩擦行为的影响。

例如,在基底摩擦试验中引入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因素,并探究它们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最后,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开展与基底摩擦相关的深入研究。

这包括理论模型的建立、数值模拟的验证以及悬索桥锚碇区域工程应用中摩擦行为预测方法的研发等方面。

通过以上研究方向的探究与改进,我们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悬索桥重力式锚碇现场基底摩擦行为的认识和掌握,从而为未来设计和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