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井得一人》课题堂实录

一、基础导入,自主学习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寓言这种文学体裁有什么特点?生:简短的故事,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穿井得一人》这篇寓言,请看文下注释,了解文学常识。生读。

师:《吕氏春秋》还留下了一个成语:一字千金师:题目“穿井得一人” ,结合注释理解是什么意思?生:挖井得到一个人。

生:“得”,是不是读d e i,能不能理解为挖井需要一个人。

师:题目,究竟怎样理解,我们学完课文,慢慢看。请大家朗读课文。点名朗读,学生齐读,提示节奏。

师:重点字词识记 1 、“有闻而传之者”中的“闻” ,“闻之于宋君”中的“闻” ,各是什么意思?

2、“非得一人于井中”中的“于”,问之于丁氏中的“于” ,各是什么含义?

3、“国人道之”中的“国”是什么意思?师:请大家结合文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

一、合作探究,丁氏“歧义”

师:丁氏“吾穿井得一人” ,这句话怎样翻译?生: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生:能不能这样翻译,我家打井,再也不需要一个人到外面打水浇田。生:应该是我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生:丁氏的话中“得”字应该怎样理解?究竟是“得到”还是“节省”?生:丁氏说的话,其实是要表达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但是,丁氏的话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得到一个人”。

生:丁氏的话中,关键是多义词“人”,可以理解为人,也可以理解为劳动力。产生了歧义,结果被别人误解。

师:从丁氏的话,我们得到什么教训(启示)?生:讲话时,尽量少用多义词,把意思说清楚。生:在和别人交流过程中,我们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明白。生: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二、合作探究,传之者“以讹传讹”

师: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传之者”及“国人道之”?

生:传之者把丁氏的话理解成:丁家打井得到(发现、打出)了一个人。生:传之者把听到的话,到处传播,很恐怖!生:一句被误解的话,越传越远,一直传到了国都。

生: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应该是素质很高的人,不应该都来谈论这件事。生:这说明中国古代人们就有猎奇心理和爱好,非常喜欢打听和传播稀奇古怪的人与事。生:不是说“谣言止于智者”吗?生: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三、合作探究,宋君“审慎”

师:宋君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生: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生:这件事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不可思议!生:宋君是国君,派人找丁氏求证。生:宋君是一个认真的人,他不随便轻信传言,命令手下,实地考察求证。生:对待传闻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生:宋君具有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四、合作探究,感悟明理师:故事中事实与传言差距太大,令人哑然失笑,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读寓言也需要多角度地解读。读了《穿井得一人》,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生:(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生:(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切忌道听途说。生:(3)不要听到传闻就往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生:(4)语言的表达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生:(5)对待传言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五、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生:古代有“三人成虎” 、“曾子杀人”的典故,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生: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三座反应堆因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发生险情。将11500 吨放射性污水倒入大海,以释放存储空间,使发生核泄漏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能够存放浓度更高的污染水。民间盛传补碘可防止核辐射;海水质量将受到核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不能食用。在中国少数地区也出现了哄抢食盐的事件。

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师:学习《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理智的人,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