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及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及影响

【摘要】北宋初期采取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消弱地方,加强中央的集权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措施对本朝及后世影响较大。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影响

北宋开国初期,为革“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的局面,不仅使北宋成为继后周以来又一短命王朝,太祖、太宗二帝及后任者部采取了一系列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对社会秩序的重建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为本朝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一、集中军权和扩大养兵

(一)收夺禁军高级将领的军权。

961年秋,赵匡胤担心黄袍加身事件重演,当众劝石守信等高级将领“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史称杯酒释兵权。以不流血的方式,在保持政治稳定和避免动荡的情况下削夺了重臣的军权,他做了许多帝王和有识之士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武臣专权自立的局面,结束了武人于政的弊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同时,加剧了封建社会已有的土地兼并现象。加之北宋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到仁宗时“势官富姓,占田无限,”英宗时,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土地集中到官僚地主手中,使社会财富急剧集中,阶级矛盾加剧。这也是导致北宋农民起义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分割禁军统帅的职权。

取消殿前督检点的职位,设立互不统属的“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长官皆隶属皇帝。又设枢密院以牵制,使统兵权与领兵权分离。

(三)实行兵将分离和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宋太祖立法规定驻京部队与地方部队实行轮换制,使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而宋初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由精锐之师禁军拱卫京师,而以疲弊之师戍边。上述措施导致将兵之间的关系松散,战斗力低下。无力抵御日益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边疆劫掠活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只能以“岁币”与割地息战,这也是北宋中期产生财政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扩大养兵。

赵匡胤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于是每遇灾荒便募灾民当兵,把反抗力

量转化为镇压的力量,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伴随着兵员的增加,沉重的军费加重了中期的财政危机。

二、集中行政权

(一)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来牵制宰相。又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管军事,政事堂和枢密院分割了宰相的军权。又设度支、盐铁、户部(称三司)以分割宰相的财权,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中书管民政,枢密院管军权,三司管财政,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二)削夺地方权力,派遣文臣到各地去做知州。

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命户部侍郎吕余庆权知潭州,”形成了以中央义官充任州一级长官的制度。节度使或卒或徙皆以义臣代之,就防止了由于武官兼领地方官所造成的拥兵自重的现象。从此,义官把持从中央到地方的要职,重义轻武成为一种趋势。用人制度的变化使封建士子工于辞赋,始必于唐的词至宋达到全盛。此外,为加强集权,实行官职分离,名实相异的任官制度。为监督正职专权而设立许多副职导致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冗官冗费剧增引发中期财政危机。

三、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税收余额由转运使全部送至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又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义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了中央,扭转了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

四、扩大科举制,兴办学校

北宋的科举制最重要的是进士科,除常科外,有制科和童子举,还有官员的恩荫制度。扩大了取士人数,可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是历史上对官员的恩荫以宋为最滥,宗室子弟在襁褓中就可以当官,还可荫及旁亲和门客。这使得官僚机构日益庞大,而中级以上官员的俸禄又极丰厚,宰相、枢密使的正俸每年铜钱360万义,禄米1200石,“春冬服,各绫二十匹,娟三十匹,绵百两”。官多阙少,冗官导致冗费。在考试制度上,太祖时使殿试成为一种制度,录取之权由皇帝直接掌握,从而加强了皇权。为防止考官徇私考生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实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与科举制相适应,学校有了大发展。学校分官学和私学两类,官学有国子学和太学,国子学是最高学府,州学县学是地方学校。此外北宋私学也很发达,有家塾、蒙馆、“冬学”等。书院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宋,大多数书院实际上是一所私立大学,如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四大书院。科举与学校的发展,既巩固了政权,也使

宋在继唐之后出现了文学及思想艺术的大繁荣。

总之,综观宋初采取的这些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消弱地方,加强中央的集权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措施对本朝及后世影响较大。但这些措施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将兵分离政策导致指挥失灵使北宋后来豢养着上百万军队,却挡不住辽和西夏的侵扰,随着这些政策的推行逐渐走向了反面,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单位地址:甘肃省通渭县陇山职业

编辑张华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