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角说课稿

合集下载

圆周角说课稿

圆周角说课稿

《圆周角》(第一课时)说课稿作者/来源:威海十五中潘平发布时间:2010-09-03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索,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研究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经历探索圆周角与它所对的弧的关系的过程,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3、有机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数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在过程,重在研究,而不是重在结论。

因此,探索并证明圆周角与它所对的弧的关系是本课时的重点。

九年级的学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说理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仍不强,根据数学的认知规律,数学思想的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逐步递进、螺旋上升。

因此,用分类、化归思想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与它所对的弧的关系”是本课时的难点。

(“分类”、“化归”也是九年级学生的思维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本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发现法、分组交流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一系列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发现规律、验证猜想。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数学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圆周角》说课稿

《圆周角》说课稿

A O B D O
D
证明思路
A
C 转化
O B
C
A
B
C
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 用启发式的提问,在小组合作探讨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利用转化思路推理证明能力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难点正在于此。学生通过画图,学会 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的解决问题 的策略。用化归思想推理验证圆周角定理,充分给予 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体会将一般情况转化 成特殊情况的思维过程,理解添加辅助线的必要性, 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并且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自己所画图形,讨论寻求解决 问题的策略,并在合作交流中选择合适的方法,丰富 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思维能力。
O B B ①
O

①圆心O在∠ABC的一边上。 ②圆心O在∠ABC的内部。 ③圆心O在∠ABC的外部。
活动四:引导学生进行证明所发现的结论。 对于从有限次实验中得出的命题,能当作真命题吗?(不 能)我们应用学过的知识对得出结论的各种情况,分别进行严 密的推理论证,那怎样进行证明?通常从特殊位置关系入手。 1、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时,如何证明我们所发现的结论 呢? 这里教师可提示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然 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证明,证明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
3、例1:
例2 :
七、效果分析 研究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要 用分论讨论的思想来推理论证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 突破这个难点,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把课堂 交给学生,让不同的学生能较大限度地得到发展.让 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描述、交流等过程,多 种角度直观体验数学模型。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 氛围中探索知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提高能力, 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为全面地理解数学,获 得更大的发展。

2024圆周角说课稿范文

2024圆周角说课稿范文

2024圆周角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圆周角》,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圆周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圆周角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圆周角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计算圆周角大小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在问题求解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圆周角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圆周角的性质。

难点是:运用圆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具体的教具和示例,如圆规、直尺、圆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

此外,我还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示方式呈现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与引入课堂开始前,我将给学生展示一个图像,让学生观察图像中的圆和角,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然后,我将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圆周角?圆周角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引入今天的课题:《2024圆周角》。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发他们对圆周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环节二、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的圆周角,并用圆规和直尺绘制角度,然后通过比较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圆周角的性质和规律。

圆周角说课稿

圆周角说课稿

圆周角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圆周角》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隶属于平面几何领域。

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的角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也是后续学习圆的性质、圆的方程等知识的基础。

在教材中,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是构建学生对圆的整体认识框架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圆周角的定义、分类及性质进行展开。

内容包括:1. 圆周角的定义:以圆心为顶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2. 圆周角的分类:根据圆周角所对的圆弧的不同,分为优弧圆周角和劣弧圆周角。

3. 圆周角的性质:圆周角等于其所对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圆弧相等。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的分类。

2. 学生能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进行相关几何问题的解答。

3. 学生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圆的性质、圆的方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2. 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圆周角的定义及其分类。

2. 圆周角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难点1. 理解并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一)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启发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引入圆周角的概念时,我会先提问:“什么是圆心角?圆心角和圆周角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过渡到圆周角的学习。

2. 问答法: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讨论,促进师生互动。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圆周角》说课稿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圆周角》说课稿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 圆周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圆周角”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探究等活动,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这些内容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其它性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基本知识,对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圆周角的性质及其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探究等活动,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的推论,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2.难点: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周角的性质,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引发学生对圆周角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圆周角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探究等活动,发现圆周角定理。

3.知识拓展:讲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并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4.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5.课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九年级上苏科版5[1].3《圆周角》说课稿

数学九年级上苏科版5[1].3《圆周角》说课稿

《圆周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作用《圆周角》这节课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弦、弧、圆心角等概念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所以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研究圆与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桥梁和纽带.教材把《圆周角》这节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第二课时是探索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殊性.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在过程,重在研究,而不是重在结论.因此,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是本课时的重点.九年级的学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说理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仍不强,根据数学的认知规律,数学思想的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逐步递进、螺旋上升,因此,了解圆周角的分类,用化归思路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是本课时的难点.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掌握圆周角的概念.2、体会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的探索过程,发现、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3、能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说理,培养学生合情的推理意识,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素养.(2)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让学生口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3)情感目标1、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讨论的团队精神,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育人为主旨的教学原则,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验证知识.本节课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线,多媒体直观演示、启发式设疑诱导为辅的教学方法.(2)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以主人的形式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取的.因此,本节课的学法主要是自主探究,研讨发现,得出结论.(3)课前准备教师:直尺、圆规、三角板等教学用具和课件.学生:圆形硬纸片若干、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学习用具.四、过程分析本节课,我的整体教学思路就是: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合作探究验证猜想简单应用。

圆周角说课稿人教版

圆周角说课稿人教版

圆周角说课稿人教版一、说课背景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圆周角”一章。

本章节是在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圆中直线与弧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讨圆中角的性质和定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圆周角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圆的几何特性,为后续学习圆的相关定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具体的几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究几何图形性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和应用圆周角定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自主探究圆周角的性质。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周角的图形,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演示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增强直观性和理解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圆的基本性质,引出圆周角的概念。

-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圆周角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新知- 定义圆周角:介绍圆周角的定义,并通过图示加深理解。

- 定理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发现圆周角定理的规律。

- 证明过程: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定理的逻辑结构。

3. 应用实践- 例题分析:选取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问题。

-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解决教师设计的综合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总结提升- 总结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强化记忆。

- 通过提问和讨论,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布置作业- 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第1课时)说课稿
2.接着讲解圆周角的性质,通过对比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独特性。
3.然后引入圆周角定理,通过几何图形的绘制和逻辑推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定理的证明过程。
4.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整个讲授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吸收知识点。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圆周角在几何学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精神,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圆周角的定义、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明确圆周角的性质。
4.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圆周角的性质。
2.演示法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圆周角的变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第1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第1课时)。本节课是圆这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圆周角定理的引入和探讨阶段。通过对圆周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介绍,为后续圆周角定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
3.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鼓励他们主动学习;演示法教学能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互动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圆周角》 说课稿

《圆周角》 说课稿

《圆周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周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圆周角》是初中数学中圆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心角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对于后续学习圆的其他相关知识,如圆内接四边形、圆的切线等,都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通过对圆周角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圆心角的相关知识,对于角与圆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但在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2)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经历圆周角定理的探究过程,体会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圆周角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

(2)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2、教学难点(1)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

(2)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8.3圆心角和圆周角第2课时圆周角说课稿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8.3圆心角和圆周角第2课时圆周角说课稿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首先,我会设计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让学生通过解答,巩固对圆周角定义和定理的理解。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交流和合作,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接着,我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进行解决,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首先,我会利用PPT展示一些与圆周角相关的图片,如圆周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自行车轮子的运动轨迹等。然后,我会提问:“你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圆周角的概念。接着,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的特点和规律,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最后,我会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们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圆周角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定理及其在几何计算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和运用。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计划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PPT、圆模型、量角器、直尺和彩色粉笔。PPT用于展示圆周角的定义、定理和实例,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效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圆模型和量角器用于实际测量和演示圆周角的大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圆周角的理解。直尺和彩色粉笔则用于在黑板上画图和标注,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直观的视觉和动手操作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周角的相关知识。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圆周角》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圆周角》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圆周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是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圆”的一部分,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性质、弧、弦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和圆周角定理。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圆周角的性质,并通过证明圆周角定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周角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理解不深,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圆周角的性质,并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证明圆周角定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的性质,能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证明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的证明。

2.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对圆周角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周角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圆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圆周角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圆周角的特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圆周角的定义。

3.学习圆周角的性质:教师通过展示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圆周角的性质,学生总结出圆周角的性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等,用于直观演示圆周角的性质和定理。
2.多媒体资源:PPT、几何画板等,展示动态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周角的相关知识。
3.技术工具:实物投影仪、互动电子白板等,实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趣味性。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形象直观地展示几何图形,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方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பைடு நூலகம்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解决圆中的相关问题。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基础作业:设计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帮助学生巩固圆周角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2.提高作业: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几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3.探究作业:鼓励学生探究圆周角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完成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圆周角的知识,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含有圆周角的物体,如自行车轮、风扇叶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周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圆周角》说课稿

《圆周角》说课稿

《圆周角》的讲课稿《圆周角》是义务教材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圆》中第四小节的容,共两个课时。

下边,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小节第一课时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剖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弦、弧、圆心角等看法和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圆周角性质的研究,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应用比较宽泛 .因此这一节课既是前方所学知识的持续,又是后边研究圆与其余平面几何图形的桥梁和纽带 .2、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圆周角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难点:让学生发现并分状况证明圆周角定理二、目标剖析1、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看法,掌握圆周角定理;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并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在研究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分类议论的数学思想、转变的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

3、指引学生对图形进行察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课方法和手段1、教法与学法教法 : 以“研究式教课法”为主,讲解法、发现法、分组沟通合作法、启迪式教课法等多种方法相联合学法:着手实践、自主研究、合作沟通2、教具与学具:教师:圆规、三角板等教课器具和课件学生:圆形硬纸片、圆规、量角器等学惯器具.四、教课过程活动 1:类比联想,引入新课活动 2:创建情形,提出问题活动 3: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关系活动 4:发现并证明圆周角定理活动 5: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活动 6:小结、部署作业教课环节『活动 1』问题 1:请同学们察看,右图中的∠ AOB叫什么角?它的特色是什么?与之有关的性质有哪些?问题 2:将圆心角极点向上移,直到与⊙ O 订交于 C,察看获取的∠ ACB有什么样的特色?师生行为设计企图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显示圆心角。

关于问题( 1)学生复习沟通:圆心角(顶经过复习圆心角的点在圆心):在同圆或看法格性质,类比学习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圆周角的看法和性质。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4 圆周角》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4 圆周角》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4 圆周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1.4 圆周角》这一节的内容是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圆周角的定义,即圆周角是指顶点在圆上,且两边分别与圆相交的角。

然后,教材通过一些直观的图示和几何证明,引导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性质,即圆周角等于其所对圆弧的一半。

最后,教材给出了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图示和证明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例题和练习来进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示和几何证明,培养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几何模型,进行图示和证明的展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圆周角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圆周角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示,总结出圆周角的定义。

3.证明圆周角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几何证明的探索。

4.应用圆周角定理:给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与拓展:对圆周角的知识进行总结,并进行一些拓展性的思考。

2024年《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说课稿

2024年《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说课稿

2024年《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说课稿《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说课稿1“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共两个课时,下面我从第一个课时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圆的各种概念和圆心角后进而要学习的圆的又一个重要的性质,它在推理、论证和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1、本节知识点(1)圆周角的概念(2)圆周角的定理2、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圆周角的概念;(2)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计算;(3)通过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使学生了解分情况证明数学命题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

教学难点:认识圆周角定理需要分三种情况逐一证明的必要性。

(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将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说明)二、本节教材安排本节共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研究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第二课时研究圆周角定理的几个推论,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是第一课时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法与学法是密不可分的。

本节主要采取探究合作、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学生探究合作的积极性,为教师的启发引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四、教学步骤(一)、旧知回放,探索新知(圆周角的概念的突破)1、出示课件,演示将圆心角的顶点由圆心拖至圆上,请同学们仿照圆心角的概念给形成的新角起名字,学生很容易的就会命名为圆周角。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规范圆周角的概念。

(设计意: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识别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探索,发现、理解并掌握圆周角的定义。

)特别说明:本节的引入我采用了动态演示的方法,从学生已知的圆心角出发,引申到这节课要学的圆周角,便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所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教材中给出的引例是一个生动而实际的例子,但我并没有采用它,是因为这个例子映射的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的知识点,它要引出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本着活用教材原则,在深入挖掘教材之后,我觉得这个例子放在第一课时并不太合适.3、巩固练习,看谁最棒(请同学们判断各形的角是否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圆周角》说课稿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圆周角》说课稿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圆周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计算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圆周角定理,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对圆的相关知识也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2.难点:圆周角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特别是对于复杂图形的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工具,直观展示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的概念。

2.讲解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直观展示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应用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与提高: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定义:圆上任意一点的两条射线所成的角。

2.性质:圆周角等于其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3.应用:圆周角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周角》说课稿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周角》说课稿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周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教材是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三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与圆周和圆的角相关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1.2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圆周角的概念与性质。

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与角相关的基本知识,如角的概念、度量与运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圆周角的概念、度量方法和计算应用。

1.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圆周角的概念与性质,学习圆周角的度量与运算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圆周角的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2.1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与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圆周角的基本概念,包括弧度制与度数制的转换,以及圆周角的度量方法。

•圆周角的运算: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了解圆周角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2 教学难点•圆周角的度量方法:学生可能会对弧度制与度数制的转换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示例和练习进行具体讲解。

•圆周角的运算应用:学生可能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不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练习和训练来提高其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3.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包含圆周角相关问题的图片或实际场景,引发学生对圆周角的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个车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轮胎与车轮的转动关系,并让学生猜测车轮转动一周的角度。

3.2 概念讲解在引导学生的发言后,引出圆周角的概念,通过示例和解释,让学生了解圆周角是以圆心为顶点的角,并与圆周上一段弧相对应。

3.3 度量方法讲解通过举例,讲解圆周角的度量方法。

首先介绍弧度制和度数制的概念,然后通过示例和计算步骤,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弧度制和度数制来度量圆周角。

3.4 运算方法讲解通过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讲解圆周角的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的一部分,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弧、弦、圆心角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

圆周角定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揭示了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的重要依据。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圆周角定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圆的相关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来理解圆周角定理的内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圆周角定理的内容,并能够运用圆周角定理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思考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周角定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思考圆周角定理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巩固新知: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圆周角定理,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圆周角定理的内容。

人教版圆周角说课稿

人教版圆周角说课稿

人教版圆周角说课稿一、说课背景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圆周角的概念是平面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通过对圆周角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圆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学习圆的其它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定理和推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定义及其定理。

2. 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和应用圆周角定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白板和白板笔。

2. 学生准备:预习圆周角的概念,准备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圆心角的概念和性质,引出圆周角的定义。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点。

2.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圆周角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构成要素。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发现并总结圆周角的基本性质。

3.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圆规和直尺,探究圆周角定理的内容。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定理的证明过程。

4. 应用巩固通过解决一系列与圆周角相关的几何问题,巩固学生对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圆周角定理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

六、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圆周角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周角》说课稿岩山中学罗源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作用《圆周角》这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弦、弧、圆心角等概念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所以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研究圆与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桥梁和纽带.教材把《圆周角》这节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第二课时是探索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殊性.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在过程,重在研究,而不是重在结论.因此,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是本课时的重点.九年级的学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说理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仍不强,根据数学的认知规律,数学思想的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逐步递进、螺旋上升,因此,了解圆周角的分类,用化归思路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是本课时的难点.(“分类”、“化归”也是九年级学生的思维难点).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掌握圆周角的概念.2、体会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的探索过程,发现、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3、能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说理,培养学生合情的推理意识,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素养.(2)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让学生口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3)情感目标1、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讨论的团队精神,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育人为主旨的教学原则,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验证知识.本节课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线,多媒体直观演示、启发式设疑诱导为辅的教学方法.(2)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以主人的形式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取的.因此,本节课的学法主要是自主探究,研讨发现,得出结论.(3)课前准备教师:直尺、圆规、三角板等教学用具和课件.学生:圆形硬纸片若干、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学习用具.四、过程分析本节课,我的整体教学思路就是: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合作探究验证猜想简单应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投影足球射门图片,然后把生活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问题:足球训练场上教练在球门前划了一个圆圈,进行无人防守的射门训练,如图(1),甲、乙两名运动员分别在C、D两地,他们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所在位置对球门AB的张角大.如果你是教练,请评一评他们两个人,谁的位置对球门AB的张角大.图(1)欣赏足球射门图片.讨论C、D两地谁对球门AB的张角大,并说明理由.联系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足球射门,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的认识,应处处着眼于数学与人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2.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集中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二)呈现问题问题1图中的∠C、∠D与我们前面所学的圆心角有什么区别?(角顶点的位置在圆上).1.分析∠C、∠D与圆心角的1.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1和1.选择新旧知识的切入点,既复习上节课C A BDO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圆周角.复习圆心角的概念.问题2你能仿照圆心角的定义给圆周角下个定义吗?圆周角定义: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特征:①角的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随堂练习:判别下列各图形中的角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区别.2.复习圆心角的概念3.仿照圆心角的定义给圆周角下定义.3.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问题2的办法.2.讲解圆周角的定义,强调其特征.3.讲解随堂练习.的内容,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2.让学生自己给圆周角下定义,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3.马上练习,及时巩固圆周角的概念,使学生把圆周角学得更扎实.(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问题3 画弧BC所对的圆心角,然后再画同弧BC 所对的圆周角.你能画多少个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多少个圆周角?根据学生所画的圆心角与圆周角,安排四人小组讨论,解决投影中的四个问题.然后派选代表上台发言,说出本小组的猜想.1、量一量你所画的圆周角的度数,有何发现?2、量一量你所画的圆心角的度数,又有何发现?3、你得出了什么猜想?4、你又是怎样验证你的猜想?放映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视频.交流讨论后,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说出本小组的猜想.(学生的猜想相同,但是验证的图不同).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1、得出猜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2、用几何画板演示,根据圆周角与圆心的位置,可以分成三种情况.1.学生动手画圆周角和圆心角.2.四人小组根据投影中的四个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交流.3.根据几何画板演示把圆周角分成三种情况.1.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个别指导.2.把学生验证猜想时的不同图形在黑板上展示出来(主要是5种图形)为后面把圆周角分成三种情况奠定基础.1.猜想和预见是学生的天性,抓住这个心理采取,“先猜后证”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探索,构建知识.2.几何画板演示,直观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适时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分类验证的必要性.(四)验证猜想学生借助实物投影仪说明本小组的证明过程,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发言的学生有表达不清晰或不足,本组成1.教师归纳总结学A B CDOODOOD O员可以补充或由别的小组成员补充.定理的证明思路:我们根据圆周角与圆心的位置关系,分三种情况来说明.先解决特殊问题,再把其他两种情况转化为特殊问题来解决.1、让学生用实物投影上台说出证明圆心在圆周角边上的情况:2、证明圆心在圆周角内部的情况:学生一时难以找到证明的途径,我就把第一种圆心在圆周角边上的特殊情况也投影出来,并且使对应的线条的颜色一致,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这样,使大部分的学生能自己想到通过作直径AD,把第二种情况的图形转化成第一种情况——圆心在圆周角边上的特殊图形进行证明.3、证明圆心在圆周角外部的情况,引导方法与第二种情况一样判断正误: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2、等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3、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1.学生代表发言,说明本小组的验证过程.2.学生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和圆心在圆周角外部两种情况转化成第一种圆心在圆周角边上的特殊情况进行证明.3.随堂练习,并说明理由,得出生的说理的结果,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2.总结学生的证明思路:从特殊情形入手,把一般情形化归为特殊情形.既培养了学生的化归意识,又教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3.老师采用多元的评价激励学生,使1.由实验、观察等方法得出的猜想,其正确性需要进一步验证,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谨性,2.学生发言,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理能力.3.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缩短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3.判断题的训练进行知识的迁移.意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在同圆种,若两条弧相等,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结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结论.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爱读书敢质疑,能自主建构圆周角、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五)简单应用例1 如图,点A 、B 、C 在⊙O 上,点D 在圆外, CD 、BD 分别交⊙O 于点E 、F ,比较∠BAC 与∠BD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例题变式:移动点D 到圆内,其它条件不变,此时∠BAC 与∠BDC 的大小又如何?并说明理由.OCDBA解决导入新课是遇到的问题1.学生理解例题和独立完成例题变式练习.2. 解决导入新课是遇到的问题,并会比较圆周角与顶点在圆内和圆外的角的大小.1.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例1.辅助线有两种做法,证明方法一样.2.点评学生例题变式证明的过程.3. 使学生明白足球比赛时运动员总把球往球门区带这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1.加强对所学新知识的应用.2.不同方法的证明可以打开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大门.2. 把例题进行变式,既巩固新知识,又把同一类问题放在一起,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3. 解决新课导入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六)课堂练习:A 层 基础题1.学生独立完成A1. 第一小题是对 1.练习是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学生智FODABCAB DO FOBADC1、如图(1),图中的圆周角 ; 圆心角 ;它们可能的大小关系有(举一个以上) .图(1)2、 如图(2),已知∠ACB = 20º, 则∠AOB = _____°,图(2)2、在同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度数分别为(2x + 100)°和(5x – 30)°则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圆周角为 °.B 层 提升题1、如图8,OA 、OB 、OC 都是⊙O 的半径, ∠AOB = 2∠BOC. 求证:∠ACB = 2∠BAC .层练习.同桌讨论解决B 层的练习.2.讲解A 层练习的答案和理由.概念的复习,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2.第二小题是对圆周角的直接应用.1.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2.注重对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的灵活应用,注重引导学生找对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2.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有目的、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3.B 层的练习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他们对角、线之间的关系分析能力. (七)课堂小结: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1、掌握圆周角的概念.2、掌握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并能进行简单运用.3、体会“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先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系统.(八)布置作业.A 层(基础题)独立完成学生按投影分1.分层作业是尊重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的OBAC1、课本126页习题5.3第4题.2、如图,在⊙O 中,BC=2DE , ∠BOC=84°,求∠ A 的度数.EDOBACB 层(拓展题)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已知如图,⊙O 是等边△ ABC 的外接圆,E 是BC 上的一点,AE 交BC 于点D ,求证AE=BE+CE.要求完成作业.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解决B 层作业.层作业.客观事实.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都能在获得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2.让学生养成课后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帮助的习惯.五、评价分析本节课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不同的学生能较大限度地得到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上的查漏补缺,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我填写了学生学习效果反馈表.学习效果反馈表达到要求学习层次基本方法概念 基本应用合作学习 方法 发现、懂得验证抽象数学 模型 A (10人) √√√√√B (31人) √ √ √ √C (9人) √ √ √学生每人填写课后反馈表,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学习效果有更清楚的认识,既是一个反省,又是一个激励,有助于学生心灵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课 后 教 学 反 馈 表DOEABC 目标 ⌒⌒姓名时间学习内容评价内容自评(在对应的位置上打“√”)讨论积极:一般:不积极:发言积极; 一般:不积极:很少:练习A层掌握了:还不理解B层掌握了:还不理解学习效果较好:好:一般:不好:作业A层能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B层能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反思(用文字叙述)优点:缺点:建议:板书设计:圆周角(1)圆周角定义: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特征:①角的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结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分析和安排,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导!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