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高考复习教学总结

高三物理高考复习教学总结

高三物理高考复习教学总结高三物理高考复习教学总结(精选篇1)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多轮复习,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公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上,因此,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按知识板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训练,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板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基本规律在小综合中的运用。

因此,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能正确辨析各知识板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综合范围内较复杂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进行大综合(包括学科内综合和理科综合)复习训练,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内各个核心知识点间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第一阶段:以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

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解题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但训练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教育学原理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教育学原理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教育学原理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教育学原理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1. 课程计划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它规定着每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2.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课程计划的内容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内容具体化则是教材。

反之,制定教材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则是课程计划。

综上所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教育学原理中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教学资源。

彰显课标 遵循考纲 回归教材 稳中创新--2010年吉林、黑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评析

彰显课标 遵循考纲 回归教材 稳中创新--2010年吉林、黑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评析

年 、09年 以 选 择 题 形式 出 现 , 吉 林 、 龙 江 理 综 20 而 黑 化学试题在第 2 题 无机推断 中出现 , 6 和考纲 中的样 题 第 9 (0 9 海 南 高 考试 题 第 1 题 ) 似 。 题 20 年 8 相 ( ) 新 2创 理综 化学 试 题 在 维 持 一 定 的 稳 定 基 础 之 上 , 会 加 以 突破 和创 新 。考 试 的 重 点 发 生 了 一 些 变 化 , 化 学 实 验 内 容 考 查 有 所 增 多 。2 0 0 9年 宁 夏 高 考 理 综 化学 试 题 实 验 分 值 2 O分 、0 9年 全 国 1卷 高 考 理 20 I 综 化 学试 题 实 验 分 值 3 分 , 2 1 的 吉 林 、 龙 6 而 0 0年 黑 江 理 综化 学试 题 实 验 分 值 达 到 4 7分 ! 同 时 对 学 生 的 化 学学 科 能 力要 求 增 加 。主 要 有 以 下 几个 方 面 : ①遵 循 考 纲 , 归教 材 , 出 实 验 探究 能力 回 突 20 年 全 国 I 卷 高 考 理 综 化 学 实 验 试 题 考 查 09 I 氨 与 灼 热 的 氧 化铜 反 应 得 到 氮 气 和 金 属铜 。主要 考 查 反 应 原 理 、 验 现 象 及 物 质 的 检 验 。2 1 实 0 0年 2 7 题 实 验 探 究 S) 的 性 质 。本题 以化 学 教 材 必 修 I ( 2 第 四 章 第 二 节 内容 实 验 探 究 S 0z的 性 质 。 试 题 给 出 完 成 该 实 验所 需 的 实 验 流 程 图 及 步 骤 , 计 考 查 反 设 应 原 理 及 方 程 式 ( 验 室 制 取 S z S 2的 氧 化 性 ) 实 O、 o 的 书 写 、 究 S ) 与 品红 作 用 的可 逆 性 、 气 处 理 4 探 (2 尾 个 问 题 。2 试 题 实验 题 : 用 稀 硫 酸 与锌 制 取 氢 气 8 试 的 实 验 中 , 入 少 量 硫 酸 铜 溶 液 可 加 快 氢 气 的 生 成 加 速率 , 探究硫酸铜 的量对 氢气 生成速率 的影响 。强 调 对 实 验 过程 、 验 原理 的分 析 , 出 考查 考 生 的接 实 突 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 、 分析和解决 ( 答) 解 化学 问题 的 能 力 、 验 能 力 、 究 能力 等 , 道 题 和 2 1 实 探 这 0 0年高 考 理 综 考 纲 化 学样 题 非 选 择 题 1 题 基 本 一 样 。 O ② 弱 化 单 纯计 算 能力 的考 查 21 0 0年 吉林 、 龙 江 高 考 理 综 化 学 进 一 步 确 定 黑 了化 学 计 算 的基 础 地 位 。2 0 0 7年 全 国 I卷 理 综 化 I 学 试 题 根 本 就 没 有 化学 计 算 试 题 。部 分 高 中化 学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对 化 学计 算 教学 重 视 不 够 。学 生 在 平 时 的化学计算中多用计算 器, 弱化了计算 能力 , 导致许 多考生遇到 和量有关 的简单 计算 有些 茫然 不知所 措 。这 种 倾 向 严 重 影 响 了学 生 学 科 素 质 的 发 展 , 阻

中学高三复习备考策略ppt课件

中学高三复习备考策略ppt课件
然后领导就对员工A说,同样的事情,我要员工B去做,员 工B只去了一次,就能回答我的3个问题。你说我该升谁呢?
39
完整版ppt课件
五.高效课堂
参与要广
让学优生、学困生各取所需 不让学优生吃不饱,不让学困生吃不了 克服就题讲题 课题提问面向大多数学生 训练层次化
40
完整版ppt课件
五.高效课堂
7
完整版ppt课件
一.高考考什么
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是针对脱离教材的备考而言的。 教材、考纲、考题的根都是课程标准,教辅则
无法与之相比。 回归教材是教师要回归教材,不是让学生念教
材。
回归教材就是要抽出精髓,找到灵魂
8
完整版ppt课件
教材每一部分都有用,深入挖掘教 材的考评价值
如人教版教材:做一做、说一说、科学 漫步、STS、思考与讨论和课题研究、 演示实验、教材编写思路、教材图片、实 例等,这些内容对拓展知识,启发学生思 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 有重大作用.在近年高考命题中,涉及这 些新增栏目内容的试题很多.
备考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高考考什么 要给学生什么 怎样给学生
29
完整版ppt课件
四.基于能力素养的备考
复习备考与高考命题指向错位
高考命题立意:能力素养立意,重在考察学生 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能
平时备考:
安排计划:以知识为线索 备课上课:重在落实知识点 命题组题:重点考虑知识点覆盖是否满足要求 分析考题:重点分析知识点的分布 ……
期 培养学科素养的重要阶段
15
完整版ppt课件
三.高中各学段教学的定位
一轮复习指导思想:
以学生高一二学习情况为基础,从社会生活生 产实际和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入手,以单元体系为 载体,把知识点填充到知识体系之中,把学生学科 能力镶嵌教学设计之中,把学科思想溶入到教学过 程之中,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提升高度,拓展思 维,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应考能力。

“传承”与“新生”

“传承”与“新生”

“传承”与“新生”作者:冷宗雄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7年第08期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此种看待问题的思想对于历史学科高考来讲也是实用的。

自2016年始众多省份历史高考使用全国Ⅰ卷,为了备考对全国Ⅰ卷分析研究自然就成了一线教师必不可少的努力方向了。

因此,笔者仅从“传承”与“新生”两个角度分析2017年历史高考全国Ⅰ卷。

全国Ⅰ卷命制所体现出地传承性非常凸出,也诠释了传承中有稳定性的一面。

对于传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考察范围标准仍然坚持要以课标、考纲、教材为基础和依托。

教材、课标、考纲、考题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全国Ⅰ卷自2013年至今试题布局和结构是固定的,试题的考察内容和设计主要按照课标和考纲命制,但考题中基本都会出现有比重较低地脱离教材,超标、超纲现象的存在。

例如:2013年Ⅰ卷第31题对胡佛应对经济危机采取干预措施考察,在教材内容中没有明确体现。

而在平时教学与学生固定的惯性思维中难以理解。

难度自然明显增加不少。

2014年Ⅰ卷第30题设计电影拷贝税问题,对于老师与学生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问题。

脱离教材,超标超纲很明显。

2015年Ⅰ卷第25题出现的与“汉家之制”相关的外戚干政,是在通史教材时代的老教材中出现过。

而在当下的专题教材中并未涉及。

2016年25题以汉代画像砖考察汉代大地主田庄经济亦是如此。

以上几个例子算是考题设计超越了教材、课标、考纲三个部分,但在全卷中所占比重都很低。

这几年主要还是在这三个要求部分内设计。

而2017年的全国Ⅰ卷中几乎看不到类似的题目,全卷基本按照教材、课标、考纲要求范围命题。

较严格遵循了考察范围标准仍然坚持要以课标、考纲、教材为基础和依托。

此原则在今年得到强化。

二、命题理念坚持学科素养为指导。

从2016年来提倡的五大核心素养亦可依据此图理解,命题导向也是如此。

越来越看重对学生的素养考察和学科基本专业能力地提升。

在2017年Ⅰ卷中随处可见。

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王梦龙【提要】高考,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到底是什么关系困扰着许多教育工作者,本文力求从课程标准的角度,阐明这几者的关系。

并结合课程高考背景,简单论述了高考与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以及学校选用教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课标教材高考大纲教学又是一年高考结束时,历年高考都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在众多议论声中,时常有谈论到高考命题是否应该根据教材来进行命题。

鉴于这种观点,结合从教以来的教和学经验浅析了教材和高考的关系,简要论述了高考与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及学校选用教材之间的关系。

一、课标与大纲在高考命题中的作用1、从课程的基本理念看课标的基本特征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可拟出课标体系的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所必需的文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在体现语文文化价值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

再次在课标的要求上,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达到结果性目标,而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一系列过程性的目标、体验性的目标,以期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的形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标承载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上述这三方面基本特征从理论的高度确定了每年高考的测量目标;选择试题背景材料时应以课标为基点,及试题背景材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相联系。

因此,课标的性质、内容在高考命题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课标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大纲的基本依据,不论怎么命高考题,始终离不开课标。

3、大纲指引高考命题的进本方向大纲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是与考生联系的重要渠道。

课标不能代替大纲,具体原因有:①课标规定的一些培养目标是不可测的,即使是可测目标,因为受到纸笔考试形式所限,也不一定是可测的。

高考数学“课标考纲”与“大纲考纲”的比较

高考数学“课标考纲”与“大纲考纲”的比较

高考数学“课标考纲”与“大纲考纲”的比较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学郭胜光(354000)教育部颁布的高考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课标考纲”),是我省2009年课标课程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编写和2009年课标课程高考数学科命题的主要依据.如何领会“课标考纲”的精神,把握“课标考纲”的本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据笔者调查,我省大部分高中校将于2008年10月份前后进入高考数学总复习,而承担高三数学总复习任务的教师中,70%以上的教师因有过高三数学总复习的经历,对育部颁布的数学高考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考纲”)比较熟悉,但对如何用“课标考纲”指导学生进行高中数学总复习则相对陌生;此外,目前市场流行的高三数学总复习资料几乎没有严格按照“课标考纲”要求编写,“大纲考纲”要求的影子随处可见.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则极易造成按“大纲考纲”要求复习课标课程内容的局面,如此做法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认为,比较高考数学“课标考纲”与“大纲考纲”的异同是当务之急.1知识要求的比较1.1“课标考纲”提出的知识要求(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用数学语言表达,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1.2“大纲考纲”提出的知识要求(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课标考纲”对知识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作了进一步解释;而“大纲考纲”对知识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把理解和掌握列为同一层次,对每个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没有予以解释.比较而言,“课标考纲”对知识要求更具体,定位更准确,更具有可操作性.2能力要求的比较2.1“课标考纲”提出的能力要求(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一观点或作出某项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8福建中学数学2008年第3期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正确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2“大纲考纲”提出的知识要求(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2)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3)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4)实践能力: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式;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和说明.(5)创新意识: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显然,“课标考纲”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把“大纲考纲”中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细分为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如此处理使能力要求更加具体化,也便于把握.3考试内容与要求的比较“课标考纲”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而“大纲考纲”只有必考内容3.1函数和导数要求的比较(1)“课标考纲”删去了“求函数的反函数”;降低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要求;对函数的奇偶性只要求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的奇偶性的含义;函数单调性要求有所提高,“大纲考纲”是了解,“课标考纲”是理解;“课标考纲”增加的内容有: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几何意义、幂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2)“课标考纲”删去了“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复合函数求导要求降低(仅限于求形如()f ax b+的导数);函数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的要求由理解降为了解;用导数研究多项式函数的单调性,求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小)值、最大(小)值,限定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课标考纲”增加的内容有:定积分与微积分定理.3.2数列要求的比较“课标考纲”突出了数列与函数的联系,要求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强调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知三求二”等计算问题的要求有所降低;对递推数列没有做明确的要求.3.3三角函数要求的比较“课标考纲”要求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而“大纲考纲”要求是理解任意角2008年第3期福建中学数学9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课标考纲”要求理解两个:22sin sin cos 1,tan cos x x x x x+==;而“大纲考纲”要求理解三个:22sin sin cos 1,cos x x x x+==tan x ,tan cot 1x x =;“课标考纲”对三角函数性质要求降低,要求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与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的单调性.而“大纲考纲”的相应要求是: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意义,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课标考纲”对三角恒等变换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增加的内容有: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3.4立体几何要求的比较“课标考纲”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要求比“大纲考纲”要求降低,“课标考纲”列出四个判定定理和四个性质定理,即每种位置关系只要求掌握一个判定定理和一个性质定理;对平行和垂直问题的证明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课标考纲”对棱柱、棱锥、球的性质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只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对异面直线距离、点到平面距离、直线到平面距离、平面到平面距离没有做明确要求;增加的内容有:三视图.3.5解析几何要求的比较“课标考纲”删去的内容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圆的参数方程.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移到不等式部分.判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要求有所降低,“课标考纲”的要求是: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而“大纲考纲”的要求是:能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对双曲线的要求有所降低,“课标考纲”对双曲线的要求是: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而“大纲考纲”相应部分的要求是: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课标考纲”增加的内容有:空间直角坐标系.3.6统计与概率要求的比较“课标考纲”增加的内容有:随机数与几何概型、条件概率、变量相关性、统计案例.“课标考纲”中统计的要求有所提高,古典概型的计算问题的要求有所降低.除以上增加的内容外,“课标考纲”增加的内容还有:算法、推理和证明.由一道高考题谈起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卢云辉(361012)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陈清华(350007)1问题的提出2007年高考海南与宁夏卷22(C)题:设函数()f x 214x x=+,(I)解不等式()2f x >;(II)求函数()y f x =的最小值.参考答案采用“零点分区”法与“数形结合”法相结合的解法.许多学生看到此类题,迟迟不能动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解决这类问题的两个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总结一类问题模式的解题方法;(2)如何从更深层次上提高解题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强元认知的调控能力,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2问题模式的识别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数学解题首先是应对问题的类型加以识别,根据各类问题的特征准确地将其归类,以便用相应的解题方法解决问题.上题属绝对值问题.一般说来,处理绝对值问题有三10福建中学数学2008年第3期1。

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王梦龙【提要】高考,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到底是什么关系困扰着许多教育工作者,本文力求从课程标准的角度,阐明这几者的关系。

并结合课程高考背景,简单论述了高考与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以及学校选用教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课标教材高考大纲教学又是一年高考结束时,历年高考都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在众多议论声中,时常有谈论到高考命题是否应该根据教材来进行命题。

鉴于这种观点,结合从教以来的教和学经验浅析了教材和高考的关系,简要论述了高考与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及学校选用教材之间的关系。

一、课标与大纲在高考命题中的作用1、从课程的基本理念看课标的基本特征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可拟出课标体系的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所必需的文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在体现语文文化价值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

再次在课标的要求上,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达到结果性目标,而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一系列过程性的目标、体验性的目标,以期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的形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标承载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上述这三方面基本特征从理论的高度确定了每年高考的测量目标;选择试题背景材料时应以课标为基点,及试题背景材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相联系。

因此,课标的性质、内容在高考命题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课标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大纲的基本依据,不论怎么命高考题,始终离不开课标。

3、大纲指引高考命题的进本方向大纲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是与考生联系的重要渠道。

课标不能代替大纲,具体原因有:①课标规定的一些培养目标是不可测的,即使是可测目标,因为受到纸笔考试形式所限,也不一定是可测的。

高中地理课标、考纲、教材的关系

高中地理课标、考纲、教材的关系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 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2015年考试大纲(地理课标版) Ⅱ考试内容: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普 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 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 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内 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章节
内容标准
第一节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 解释其形成的原因。举例说明地域

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第二节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
不同等级城市的 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 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课程标准与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的对应关系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
内容标准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 业地域类型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
第三节
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 业地域类型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程标准与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的对应关系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 段。
3.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 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 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核心能力培养与“能力立意”协调统一的关 系

新课标高考数学考纲

新课标高考数学考纲

新课标高考数学考纲一)命题指导思想1。

命题应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数学科考试大纲》(待发),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体现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2。

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

3.命题既要实现平稳过渡,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4。

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5。

命题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

试题要切合我省中学数学教学实际,数学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情景等要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

应用题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

6。

命题要注意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有机联系与适当差异,注重数学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

7.试卷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难度系数控制在0.55—0.65之内。

(二)知识和能力要求1.知识要求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感知和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感知和了解:要求对所学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模仿、描述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学知识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准确地刻画或解释、举例说明、简单变形、推导或证明、抽象归纳,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数学现象与数学问题。

2.能力要求能力主要指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1)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2)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3)空间想象能力: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能准确地分析图形中有关量的相互关系;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农业 课程标准.考纲.教材解读

农业 课程标准.考纲.教材解读

课标解读之三: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1. 能说出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 结合案例,能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 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2012年高考地理农业部分统计
统计范围为2012年全国和各省市文综地理试卷,具体包括:大纲全国卷、新 课标全国卷、北京卷文综、天津卷文综、上海卷地理、重庆卷文综、四川卷 文综、福建卷文综、安徽卷文综、海南卷地理、浙江卷文综、江苏卷地理、 山东卷文综、广东卷文综(山东卷基测、浙江卷自选两套未统计),共计14 套。题数把综合题的每一小题也分开单独算一题,共计329题。
2、教学案例
农业区位的选择及分析
考纲联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部分知识。
学习目标:
1、根据具体案例中的区位条件进行农业类型选择。 2、能结合案例,找出案例中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结合案例,分析案例中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设计意图
以考点(考什么)为载体,让学生初步了 解该考点常见的呈现形式(怎么考)。通 过案例指导,继续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的能力。通过习题演练培养调动运用知 识能力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呈现形式:包括材料呈现形式、设问技巧、 题型。
天津2 浙江37
4
农业的区位选择
福建5-6
10 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 洲农业开发的自然条件 及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8 影响玉米气候生产潜力 的因素 4 种植木薯的区位条件
重庆8 重庆36 (3) (4)
16 中国在俄罗斯租地种植 大豆的原因及带来的影 响
谋取等高线地 ab 形图 黄河三角洲和 abcd 珠江三角洲示 意图 东北地区玉米 ab 气候生产潜力 的空间分布图 某省级行政区 ab 年均温分布图 俄罗斯远东局 abc 部区域示意图

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9篇

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9篇

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9篇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本下学期我将从理论学习、做好各时期的计划等几个方面具体实施20某某年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内容如下:一、理论学习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标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二、做好各时期的计划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三、备好每堂课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情况和各单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四、做好课学堂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

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批改作业精批细改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做到心中有数。

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六、做好课外辅导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2这学期,可以说大多数的学生的成绩基本定型,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有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因此本学期不能因为到了高三下学期就对自己和学生松懈。

新高考背景下政治课程标准与高考的关系

新高考背景下政治课程标准与高考的关系

新高考背景下政治课程标准与高考的关系一、高考的新及对课标的新要求1、在文科里面,高考科目由‚3+文/理科基础+X‛改为‚3+综合‛。

政治学科由一枝独秀到落入凡尘,在高考总分不变的情况下,政治学科的分值由185分降为100分。

这一巨变,必然在我们备考的方方面面有所反映,而相对稳定的课程标准应该在新高考方案中如何使用,这确实有很多必须解答好的问题。

2、在理科里面,由‚理科基础‛到学‚业水平考试‛的变化。

政治学科由原来的高考科目改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在高考中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07方案占高考总分的15分,现在不计入总分,只作为本科投档参考标准,准C级水平。

这一变化,表明我们在理科备考时,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使用要求。

3、从卷面上看,变化有五点:时间与题量不同;涉猎的考点不同;难度不同;题型不同;命题思路不同。

以上三点反映在课标的使用上,必然带来广度、深度、力度的变化。

二、课标与高考两者的性质和功能1、课标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更多属于教师读物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简称,它更多的是要体现是一种国家意志。

从编写的内容和要求上看,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还是教学的实施建议、评价建议,多是说给课程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听的。

所以,它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教学的魂,相对于考纲和教材来说,它是教师读物,老师要读好它。

高考是主要针对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高考的主要任务是为各类高等学校选择优质生源。

高考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业。

两者的性质和功能是明确的,而现实却是尴尬的和错位的:高考成了教学的指挥棒,正牌的课标却娶进了偏房。

2、高考命题应基于课标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高考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高考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高考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高考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篇1】一、指导思想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对高三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三教学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

高三学年转瞬即过,时不我待,教师要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结合高三学生特点使用好教材。

上好选修教材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帮助很大,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认真钻研、深刻理解,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足工夫。

3、狠抓落实语文专题复习。

抓紧抓好文言文阅读、古典诗歌鉴赏、文学作品的鉴赏等专题复习,促使学生的理解、评价、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快速提高。

突出作文技巧的系统训练。

4、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结合。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讲授与训练的结合;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对课外内容要精心选择,不要拿来就用,对训练试题要精心讲评,通过讲评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对作文训练计划性要强,评改方法可以多样。

四、具体办法1、备课深入备课,精心备课,并多和兄弟学校联系,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

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2、授课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

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出炉 各科解读

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出炉 各科解读

2021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出炉各科解读备受关注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近日出炉。

兰州晨报邀请兰州一中和西北师大附中的老师解读高考大纲,并提出后一阶段的复习建议,以期让考生的复习方向更加明确,进步效率。

〔编者注:甘肃省高考用卷为全国卷,本篇内容适用于2021年采用全国卷的各省市考生〕语文兰州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李占祥考纲解读2021年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管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

2021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构造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

复习建议1。

关注题型变化,做好才能提升训练。

2021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如“文言文阅读〞第5小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复习应做好整理强调;第17小题“图文转换〞题也有变化,该考点需将各种类型都做复习。

2。

重视“选考题〞,进步答题才能。

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选考题局部考察点和题型相对稳定,连续六年考察的都是小说+人物传记,这两种文本阅读仍是备考重点。

还应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闻报道和人物访谈等文体的复习,做到题型变化与否,复习备考都不遗漏考点。

3。

做好教材梳理,稳固古代诗文知识。

要回归课本,做好文言知识积累,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结合习题归纳强调;名篇名句要通晓其意,理解背诵,默写要整理好出错频率较高的字。

4。

加强作文训练,打破重难点。

应重点加强审题训练,立意要力求深化,见解要力求新颖;要积累新颖素材,运用要灵敏;语言要讲求修辞,凸显文采;还应强调文章的合理布局,注意细节,如段落字数、书写标点等。

英语兰州一中牟欣考纲解读今年的考纲跟去年比没有明显的变化,和前年相比有三个变化:1。

词汇量变化为3000-3500。

2。

增加阅读中对词义推断的要求。

把“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改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由此看出考试中“词语猜想题〞的难度会加大,尤其会加大考生对单词和短语在详细语境中特殊含义的考察力度。

教材教学总结(精选8篇)

教材教学总结(精选8篇)

教材教学总结(精选8篇)教材教学总结篇1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已经历了两年的风雨洗礼,我在认真学习相关资料、钻研新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韶关地区统一使用的外研社高中英语新教材有如下体会:一、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中,不仅提出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方面的级别目标,还提出了对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级别要求,使语言学习的内涵更为全面和丰富。

在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中,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教育目标从关注语言转向关注对人的教育,强调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突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特征高中英语教学指导文件中,第一次明确了外语课程得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育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

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这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由此可见,高中英语课程是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

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高中英语课程的重点。

《高中英语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外研社高中英语每册书的《致同学》中明确说明:本教材为同学们提供探究式、发现式、任务型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大家提供语言应用的平台。

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而能用”的原则,力图使学生逐步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四、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概括段落大意。 2、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挖掘其人物性格由忍辱 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和细节等刻画 人物性格的方法;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4、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多角度评价林冲。 教学重点:紧抓文本,分析林冲人物性格的变化。 理解本文环境描写及细节描写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
课后作业
1、人物绰号考证: 《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记录着人物的 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来历, 介绍一位你 最喜欢的人物,200字左右。 2、人物分类点评: 自己确定标准,将小说的人物分成若干 类别,撰文点评 。300字左右。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林 教 头 风 雪 山 神 庙
(序幕)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开端)
(发展)
接管草场
(高潮、结局)雪夜报仇
林冲经历与性格发展的曲折变化
二、教材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பைடு நூலகம்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 海》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
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 人》、《边城》 —————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三、学情
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 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 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 的基本方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从“人物形象”这个角度来
展开教学,强调“以教师为引导,以学 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贴近学生的生 活实际,调动学生阅读小说的积极性, 提倡个性化阅读体验。 2、学法:语文学习倡导“养习得法”, 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初读感知,细读鉴 赏,延伸读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王梦龙
【提要】高考,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到底是什么关系困扰着许多教育工作者,本文力求从课程标准的角度,阐明这几者的关系。

并结合课程高考背景,简单论述了高考与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以及学校选用教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课标教材高考大纲教学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时,历年高考都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在众多议论声中,时常有谈论到高考命题是否应该根据教材来进行命题。

鉴于这种观点,结合从教以来的教和学经验浅析了教材和高考的关系,简要论述了高考与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及学校选用教材之间的关系。

一、课标与大纲在高考命题中的作用
1、从课程的基本理念看课标的基本特征
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可拟出课标体系的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所必需的文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在体现语文文化价值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

再次在课标的要求上,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达到结果性目标,而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一系列过程性的目标、体验性的目标,以期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的形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标承载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
上述这三方面基本特征从理论的高度确定了每年高考的测量目标;选择试题背景材料时应以课标为基点,及试题背景材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相联系。

因此,课标的性质、内容在高考命题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课标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大纲的基本依据,不论怎么命高考题,始终离不开课标。

3、大纲指引高考命题的进本方向
大纲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是与考生联系的重要渠道。

课标不能代替大纲,具体原因有:①课标规定的一些培养目标是不可测的,即使是可测目标,因为受到纸笔考试形式所限,也不一定是可测的。

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规定了学生的培养目标,而高考只能测量前两者的部分目标,后者目标几乎无法测量,大纲因明确了高考具体考试范围而作用突显。

②高考命题的质量标准要求高考的每一个测量目标,都必须依托相应的行为特征目标,高考根据这些行为特征来判断考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而课标并未规定明确的行为特征目标,如果没有行为特征目标作为考量,那么就是一个低度的考试。

③高考还对考试时间、分值、难度要求作出规定。

而由于课标内容的局限性以至要通过大纲来传递这些信息。

④由于受考试的时间、空间和载体所限,高考只能是抽样考试,它只能考察课标所规定内容的子集,而不能考察所有内容。

二、课标对教材、教学、高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

无论教材怎么编写都应该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高考既是高效选拔新生的常模参照考试,同时也作为评测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的手段的考试,同时也作为评测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的手段之
一,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以课标为依据,贯彻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要求,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课标对教材、教学、高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课标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的主线,也是教材、教学和高考的灵魂。

但是课标的内容毕竟是存在不完整性。

课标对某方面某领域的基本素质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考试评价的基本标准和基本素质,教材编制、教材设计必须遵守课标确定的目标和内容的标准,无论各种版本的教材如何编制,都必须满足课标标准要求。

因此,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只能是统一的课标,而不是具体的何种教材。

三、从高考看我省的高中语文教材与考纲和课标的关系
建议教材应成为高考试卷中基本题的源头,即考察“双基”的题目的同时注重教材在命题中的作用,就以2012年我省高考语文为例,我觉得在这点上做的相当到位,选择填空题除了最后两题,都是考察“双基”,这些题目的命题兼顾不同版本的教材,它以引用课本的诗词、知识点为源头编制试题,但却不是课本的原题;它对各种版本教材中有“思维价值”的公共试题、习题进行串、并联、综合与拓展,而非单独选择某一处教材独有的题目进行改编。

四、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1、当前,某些正在使用的教辅资料严重偏离课标的要求,因此,为了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随
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的目标、大纲,细心研读考试变化的内容和要求,及时调整自己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要求原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再“钻研课标,吃透课标”。

2、变“新教材”为“用教材”
由于我国以往都采取全国统一教材的教学模式,使得广大师生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大部分教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且把教材看成绝对真理,对教材较少提出疑问,即使教材编写不合理或习题不符合当地学情,教师也按部就班,其结果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考试效果不佳。

事实上,教材的编制是对课标的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编写体例,以不同的方式、内容进行编排及图表选择,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因此,教师应按照课标的要求来教学,而不是按教材要求灵活处理,真正做到变“新教材”到“变教材”。

总之,只有将高考按课标、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才能让使用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学生享受公平公正的待遇,让严格按照课表要求教学的学校学生受益,使高考与教学更加和谐,课改更加深入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