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ese翻译症翻译腔
Translationese

翻译腔的克服方法
• 理解原文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 正确的理解是翻译的前提条件,也是避免翻译腔的重要 条件。 • 这里的理解不仅仅指对原文字词、短语、句法的理解, 更是指对原文篇章结构、深层逻辑关系的理解。 • 对原文的理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须结合其篇章 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语境。
翻译腔的克服方法
Example
• Twenty thousand plants are list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being us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原译:20000种植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可以被用作治疗 目的。
改译:测谎器的成功率据称高达百分之九十,这颇有吸引力, 但却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Example
• We are responsible for actions performed in response to circumstances for which we are not responsible. • 原译:我们对那些我们不负责任的环境做出的反应负有责任。
• 注意汉语表达习惯,以汉语行文的习惯组织语言, 结构篇章。
• 在表达上并不反对适当照顾到原文表达形式上的特殊性,在 必要而又可能的情况下,适度地保留一些洋化句法的特征。 • 但在翻译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在中文语法文法允许 的情况下可保留一些原文表达的特征,若难以保留则用中文 行文习惯重组原文。 • 所谓翻译技巧,就是对语言差异的灵巧处理。在翻译中,时 刻清楚地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搭配和句法结构上的差 异,用汉语遣词造句的特征,对译文作出必要的变通,做到 变中求信、变中求顺。
Translationese
英汉互译第七讲

World-famous for his works he was never personally well known, for throughout his life he avoided publicity.
中文四字词语
他的著作举世闻名,而他个人却一直少为人 知,因为他一生始终避免抛头露面。
译文:这份报告特别提到了少食脂肪,多吃含全面 粉和其他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的那些建议。
修改:该报告提到一些建议,主张人们少吃脂肪, 多吃全粮食品和其他含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
2.过多地使用介词、连词等功能词 (汉语中能省就省)
Return if Undelivered. 无法投递请退回原处。 Because it is late, I must go now.
We crossed the Y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 (杨宪益)
少壮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When I was young, I left my hometown, now I’m old, I return.
造成的原因:1、没有理解原文;2、死译, 对号入座;3、表述不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1、句子过长(特别是定语过长)
I surprised the company by refusing to drink the dark red beverage poured out of a fat bellied bottle neatly dressed in a tight-fitting straw jacket.
Translationese_翻译体_翻译症_翻译腔_

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第3期Tra nslationese:翻译体?翻译症?翻译腔?杨普习 刘典忠 周小岩摘 要:针对译名混乱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和长期争论的问题,回顾了西方和国内学者对translati onese的研究状况,通过概念对比的方式对translati onese的三个通用汉语译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规范translati onese的汉语译名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译名,翻译症,翻译腔,翻译体A b s tra c t:Inc ons i s te nc y in tra ns la te d te r m s ha s l ong b e e n a ho t a nd c on trove rs i a l top ic in a c a d em ic c ir2c le s.Ta king tra ns l a ti one s e a s a n e xam p le,the a rtic le re vi ew s the re le va n t re s e a rc he s c a rried ou t b y we s te rna nd C h i ne s e s c ho l a rs,a na l yze s the th re e a c c ep te d tra ns la te d te r m sb y m e a ns ofc onc ep tua l c on tra s t,a ndp re s e n ts the op i n i on from the p o in t of s ta nd a rd iza tion.Ke y w o rd s:tra ns la te d te r m s,tra ns la tion s ynd rom e,tra ns l a tione s e,fa nyiti一 引言《上海翻译》2006年第4期曾刊载王宏的文章《Translati on Studies能否一词两译———质疑“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书名翻译》,对“Translati on Studies”译名问题提出商榷,这反映出国内学术界长期存在的译名混乱问题,其实类似情况又何止此一例。
Translationese PPT终稿

翻译腔的克服方法
(3)认真审校。审校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一是看译文中有没有冗余的词语,有些在英语中必不可少的功 能词在汉语中常常是多余的。比如and是连接两个英文小句的 常用词,在翻译时不必要翻译成“并且,而且,同时”,译文 中的表达顺序已经表达了and的含义。 • 二是要译文中有没有不符合汉语句法的表达。这一点在长句的 翻译中尤为明显,译文中硬要保留原文牵挂后连的从句和修饰 语,打破了中文“流水句”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晦涩生硬。 • 三是看译文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有些译文看似忠实,但实 际上没有传译出原文的深层逻辑结构,译文没有全局感、整体 感。译文读者仍会感到与原作有隔膜,从而无法真正理解译文。
翻译症的定义
• 在《翻译学词典》中,其定义为:a term used to refer to TL usage which because of its obvious reliance on features of SL is perceived as unnatural, impenetrable or even comical. Translationese is typically caused by an excessively LITE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r an imperfect knowledge of TL. • 1932年,林语堂就在其长篇论文《论翻译》一文中提出: “若是译者心中非将此原文思想译成有意义之中国话,则据 字直译,似中国话实非中国话,似通而不通,决不能达到通 顺结果。”带有翻译腔的译文往往使译文读者不知译者所云。 可读性差,甚至误导读者。
2) ◆a bed of roses ◆ 安逸的生活(非玫瑰花圃) ◆ goose flesh ◆ 鸡皮疙瘩(非“鹅肉”) ◆ eat crow ◆ 被迫出丑(非“吃乌鸦”) ◆ horse sense ◆ 基本常识(非“马的意识”) ◆ busybody ◆ 爱管闲事的人 (非“大忙人”);
有关翻译腔的相关内容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有这样一个词条:translationese,其释义为:“(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体;翻译腔;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
6.1 定义DefinitionThe language of one nation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that of another by its peculiar lexis, syntax, idiomatic expressions and modes of thinking. Failing to free himself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he translator sometimes directly transplants the original linguistic forms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hence giving rise to a hybrid langu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poor acceptability in the TL, i.e. translationese.鲁迅主张,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
”但这“洋气”主要指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在语言上虽然也要力求带一点“洋气”,但却不宜沾染上浓重的“洋腔”。
“洋腔”过重的译文,虽然是用中文写成的,但译者往往只顾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追步原文,忽略了汉语的遣词造句特征,因而翻译出来的东西既像中文又像英文,可谓“英文式的中文”。
指那种实在生硬拗口、佶屈聱牙、实难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译文。
(翻译症、翻译腔)6.2 原因ReasonsCoping indiscriminatelyDefinitions from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e SLExpressions from the SL6.2.1 照搬英汉词典的释义有些译者遇到疑难词时,不是根据上下文,仔细琢磨该词的确切意思,而是急于到英汉词典里查找“对等词”,生搬硬套,导致了翻译腔。
漫谈翻译腔(上)

漫谈翻译腔(上)作者:陈德彰来源:《英语世界》2020年第02期笔者从事了几十年的翻译教学,对“翻译腔”(translationese)可谓再熟悉不过了。
“翻译腔”指译文不符合译入语(target language,亦称“目的语”“目标语”)的习惯表达方式。
语句词序、句子结构乃至用词等都有问题,因而译文不自然、不流畅,令人费解。
有关“翻译腔”的论著很多。
香港理工大学编著的《翻译研究词典》把translationese译为“翻译體”,甚至称之为“第三语言”(third language),将其定义为:用来指因明显依赖源语的词语和结构而让人觉得不自然、费解甚至可笑的目标语用法。
造成“翻译体”的主要原因是翻译过程中使用字面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或是目标语知识不足,例如在不恰当的语境中采用逆向翻译(inverse translation),不恰当地使用源语的比喻,词序不自然,使用大量生硬的(angular;stiff)术语等。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解释translationese说,这是“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体”,是“佶屈聱牙(be full of difficult and unpronounceable words)的翻译语言”。
王力曾在《中国现代语法》中专辟一章对一些“恶意欧化”(malicious Europeanization)的现象提出批评,他举例说:“在西文里,形容词不能单独用为谓语,必须有系词介绍。
例如中国话‘他的妻子很好’,在英文里该是“His wife is very good”,而不是“His wife very good”,这种语法也渐渐影响到中国来。
有些人倾向于用判断句(equative/copulative sentence)去替代一切描写句(descriptive sentence),例如避免‘他的妻子很好’一类的句子,而说成‘他的妻子是很好的’一类的句子。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研究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研究尤莉,张娇(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河北石家庄051430)摘要:“翻译腔”(translationese)指翻译出来的译文有洋化现象或不符合源语的表达习惯%特点是译文不流畅、不自然、生硬、难懂等%本文主要从“翻译腔”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翻译腔”等方面进行分析%关键词:翻译腔;翻译策略;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3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0)08-0141-021“翻译腔”产生的原因1.1英汉语言的表达习惯差异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由于英汉属于不同语系,因此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也会有差异%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受母语的干扰,要理解语言结构的差异性%比如汉语以意驭形(意合),而英语以形制意(形合);汉语多主动,英语多被动;汉语重心在后,英语重心在前;汉语先事实后评论,英语则是先评论,再事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平常翻译中需要掌握的技巧,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支撑,译文才可能更地道,没有那么生硬的“翻译腔”%例:The number of the young peopOe io the United States who can'i read is increadibOe aboooui one in four.如果按照语序翻译的话,只是简单地按照原文句式翻译,译文可能是这样:“在美国,没有阅读能力的年轻人的数量大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四分之一%”其实,这样翻译并没有语法错误,但它并没有体现上述所说的“汉语先事实后评论,英语则是先评论,再事实”的原则。
其次,这里面还涉及到我们经常碰到的定语从句翻译时的语序调整问题。
“洋味”太重,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可读性比较低%如果这些翻译技巧能够信手拈来,译文可以这样:“在美,大有一的年人有能力,令人信。
”这个译文读起来就比较地道%在中文里,被动语态使用的较少,因为“被”在中文里有时候是贬义的%而在英文表达里却恰好相反,因为英文中无主语的句子比较多,所以被动语态使用的比较频繁%接下来我们看一个例子%例:Yet the NOe has been changed by modem peopOe in way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如果不考虑英汉中主被动的恰当使用%只是生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那么翻译出来的句子可能是这样:“而尼罗河却被现代人改变了,改变的方式也没有被他们完全地理解。
Translationese:翻译体?翻译症?翻译腔?

jrt etr sdt r e L uaew i e as oai m ue e r oT sg hc b cue v e o f t h
一
引 言
0 so vo sr la c n f au e fSL i e c ie s fi b i u e in eo e t r so sp r ev d a t
及 t nli ee 均 将 之 视 为 “ r s tns, a ao 翻译 体 ” 对 等 翻 的
其著 作 TeTer adPatefTa ltn中最先 h ho n rc rn ai y c io s o
对 tnli ee r st ns 一词进行 了界定和讨论。 a ao 就此国内
常来 说是 一个 贬义术 语 , 来指 因明显 依赖 源语 的 用 语 言特色 而让 人觉得 不 自然 , 费解 甚至 可笑 的 目标
语 用法 。 ) ”
翻译研究丛书” 书名翻译》 对 “ r s t nS d s , Ta li t i ” n ao u e
译名 问题提 出商榷 , 反映 出 国内学 术界 长期 存 在 这 的译 名混乱 问题 , 其实类 似情 况 又何 止此 一 例 。笔
中 国 科技 术语 /2 0 0 9年 第 3期
Tas t ns: r l i ee 翻译体 ?翻译症 ?翻译腔? n ao
杨普 习 刘 典 忠 周 小岩
摘 要 : 针对译 名 混乱 一直是 学术界 普遍关 注和 长 期争论 的 问题 , 回顾 了西 方和 国 内学者对 t nli ee的研 究状况 , r s tns a ao 通过概 念对 比的方 式对 t nlins r s t ee的三 个通 用 汉 语译 名进 行 了综合 a ao 分析 , 并在 此基础 上就 规 范 t nlins r s t ee的汉语译名 提 出了看 法。 a ao
Translationnese 问题

Translationese(翻译综合症)1. What is “Translationese ”?通常译文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文从句顺,流畅易懂。
但实际上我们见到的译文通常存在许多不合乎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是翻译独有的一种常见病。
尤金·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专门造了一个词“ translationese”。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字典》收入了这个词条,释义为: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体;翻译腔;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
2. Manifestations of translationese 常见翻译症症状:(1)文笔拙劣。
即译出来的东西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难懂、费解,甚至不知所云。
The report noted proposals that eating less fat and more food with whole grains and other fibers can protect against cancer.译文:这份报告特别提到了少食脂肪,多吃含全面粉和其他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的那些建议。
评析:此译文按原文句子结构直译,用了不符合汉语习惯的长定语,虽然能看懂,但很别扭。
修改:该报告(特别)提到,有人建议少吃脂肪,多吃全粮食品和其他含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
(把名词proposal转性译为动词“建议”)It noted that being overweight has been linked to sickness and death from such diseases as high blood pressure, diabetes, heart disease and gallbladder disease.译文:报告指出,过胖与疾病及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胆囊疾病引起的死亡有关。
修改:报告指出,肥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胆囊等方面的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十种常见的翻译腔问题?

说起“翻译腔”可能大家都不陌生,比如经常听到的“噢,我的上帝”“喔,我的老伙计们”……但今天我们要谈的翻译腔可不是影视作品上常见的翻译腔,而是我们每个人在做汉英翻译时容易犯的一些毛病,那么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你知道什么是翻译腔(translationese) 吗?翻译腔为「受到原文影响而导致译文不够流畅」的文体。
那么为什么会有翻译腔呢?有可能是因为你在输出中文翻译时,头脑还停留在「英文思维」的模式,即使是中英文能力再好的人,也经常没有察觉出这些不流畅的地方。
因此今天正是要向大家介绍十种常见的翻译腔,不管对翻译有没有兴趣的人都值得一看。
也要小心未来切换「语言思维」时别多了这些冗言赘字。
1. 作为…在第一个分类要介绍的翻译腔是什麽呢?答案是“as”,意思是「当作、作为」,但在翻译时不一定要把这个字翻出来哦!要先想想某句话若换用中文说出来的话,是否能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看看这类的例子吧!原文:As a husband, he is affectionate.翻译腔:作为一个丈夫,他十分地深情。
→他是个深情的丈夫。
2.…之一这类的翻译腔经常被读者忽略,先看看「砚乃文房四宝之一」这句话没问题吧?但再看看「李白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之一」,你发现哪裡不对劲了吗?这整句话若翻成「李白是中国伟大的诗人」是不是简洁许多,也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呢?也可以参考以下的例子:原文:He’s one of the famous writers.翻译腔:他是有名的作家之一。
→他是位有名的作家。
3. 被动用法中文裡的被动用法不如英文常见,因此在转换语言时别忘了要先想想「这种讲法地道吗?」,适时调整主动及被动的用法,这样译文才会读起来比较顺哦!原文:His opinion isn’t accepted.翻译腔:他的意见不被人们接受。
→他的意见大家都不接受。
/ 大家都不接受他的意见。
4. 关于…/有关…这类与前面所提到的「作为…」十分类似,与英文相比,介词在中文相对不怎麽重要,因此在翻译“as”及“about”等介词时,一样可以多想想在我们中文裡是否有这样的用法,才不会显得画蛇添足哦!原文:We have talked about norovirus today.翻译腔:我们今天已经讨论过关于诺罗病毒的事了。
9英语翻译之翻译腔

• When I told him what I had just done and why, his weathered face slowly changed. • 译文:当我把刚才做的事情告诉他并解释 原因时,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慢慢地变了。 • 修改:我把刚才做的事情告诉他并作了解 释,他饱经风霜的脸上,脸色慢慢地变了。
• When he saw me, he was startled. • 他看见我,吓了一大跳。 • He walked when he might have taken a car. • 尽管他可以乘汽车去的,他还是步行了 • I had no idea about it, until you told me. • 在你告诉我之前,我对此一无所知。
• Some of the bigger firms are engaged in researches which are of such general and fundamental nature that it is a positive advantage to them not to keep them secret. • 原译:某些大企业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极具普遍性 和重要性,所以不对他们进行保密肯定对他们有 利。 • 改译:某些大企业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极具普遍性 和重要性,所以不对那些questions, because they call for thought-provoking answers.
它们是好的问题,因为它们需要对方作出激发思想 的回答。 这些问题问得好,要回答就要好好动一下脑筋。 They这个字是翻译海中的鲨鱼,碰到它要格外小心。
它它不绝
当当作响
• He says he hasn't got any money when in fact he's got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his account. • 原译:他说他没钱当事实上他的账户中有 几千美元的时候。 • 改译:他说他没钱,然而事实上他的账户 有几千美元。
中西翻译理论汇总文档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翻译腔〔translationeses 〕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色等翻译印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畅。
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不免的。
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由:1〕英汉语言自己的不一样,包含句型构造等,在翻译时假设不可以做到自由变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
2〕英汉文化的不一样,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误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 〕。
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响就会出现翻译腔。
3〕译者自己水平。
奈达的功能平等就要求译者着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平等。
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联合,经过同化让读者获取认识的反响,经过异化使读者领会异国语言和文化。
译者应当提升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平等,从而尽量防止翻译腔的出现。
中国的翻译理论家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1〕严复信、达、雅——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elegance/gracefulness2〕茅盾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以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实的缺乏,有必需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
可是矛盾与鲁迅看法同中有异,他以为“直译〞其实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许多。
由于中西文法构造截然相反,纯粹的“字对字〞是不行能的。
3〕鲁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但凡翻译,一定兼备两面,一自然是力争易解,一那么保存着原作风韵〞,这是鲁迅的根本思想。
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那么,主张直译,以照料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采。
他还以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
一定重申的是,鲁迅实际上是主张翻译要通畅,又要忠实的。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问题探究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问题探究作者:王金霞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9期摘要: 针对翻译界一直以来无法彻底攻克的翻译腔问题,本文从翻译腔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三方面来探究翻译腔问题。
关键词: 英汉翻译翻译腔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翻译腔(translationese)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翻译界无法彻底攻克的难题,包括很多经验丰富的翻译大家在内,我们细看他们的翻译作品,都会发现很多“翻译腔”问题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报刊、杂志、电影字幕、文学作品、广告翻译中,更是可以发现很多翻译腔问题的存在。
随着翻译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翻译作品,我们要尽量减少翻译作品中翻译腔问题的存在。
笔者拟从翻译腔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来探究翻译腔问题,以期对翻译腔问题的解决尽一点微薄之力。
一、翻译腔问题的表现形式范仲英把翻译腔定义为:翻译腔又被称为翻译体,翻译腔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病,是把源语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句法结构机械地移植到译入语中,因而形成一种不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语言混合体,其主要特征为文笔拙劣,只顾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紧随原文,忽略译入语语言结构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译文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难懂,费解,甚至不知所云。
汇总常见的翻译腔“病症”,其表现形式如下:1.在词汇方面的表现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都有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之分,基本意义是词汇原有、固有的意义,而引申意义要根据语境的变化,在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随着语境的变化,在进行英汉转换时,无法对词汇的基本意义在目的语中作出相应转换,就会造成翻译腔问题。
在一些很好的翻译作品中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世界文学名著《野性的呼唤》原文中有句话:Franqois was surprised too,when they shot out in a tangle from the disrupted nest and divined the cause of the trouble.孙法理先生译为:两条狗从毁坏的窝里撕咬着射出来时法朗索瓦也吃了一惊。
翻译腔

要想有效地避免翻译腔,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首先必须清楚地理解“翻译腔”的定义。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首次将“翻译腔”命名为“translationese”。
他称“‘翻译腔’是一种形式上的忠实,结果导致不忠实于原文信息的内容和效果”。
《翻译学辞典》中“翻译腔”的定义是:“A general pejorative term used to refer to TL usage which because of its obvious reliance on features of SL is perceived as unnatural,impenetrable or even comica1. ”式上逐词逐句地紧扣原文,忽略译语语言结构的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式的约束,忽视了译语语言结构的特点和受众的文化思维习惯所造成④这类译文生硬、牵强,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二、“翻译腔”的表现结合“翻译腔”的定义,笔者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总结出“翻译腔”问题的91在一些词汇的翻译上,高校外宣工作者采取了不合理的策略,进而导致了“翻译腔”的出现。
例1.You can see the modern style buildings, laboratories and the grand gymnasium decorate the beautiful park-like setting. (湖北工业大学)解析:modern是“现代化”的意思,本已包含了style想要传递的“类型”、“风格”之意,在modern后面加上style例2.Focused on undergraduates education, trying to develop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constantly deepen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exerting itself to foster applicative and comprehensive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s and practical capabilities.解析:在汉语里,经常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等语义重复的表述出现。
Lecture 4.直译-意译与翻译腔

直译可行则尽量直译。 直译可行则尽量直译。
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
直译:When the tree falls,the monkeys scatter. falls, scatter. 直译: 意译: ship. 意译:Rats leave a sinking ship.
A man may usually be known by the books he reads as well as by the company he keeps, for there is a companionship of books as well as of men.
误:古老的小日本漂游在灰棕色的钢筋混凝土摩天大楼之间的 古老的小日本漂游在灰棕色的钢筋混凝土摩天大楼之间的 引入景象是和服与超短裙之间的不断斗争的象征。 引入景象是和服与超短裙之间的不断斗争的象征。 式样古老小巧的日本房屋像小船一般, 正:式样古老小巧的日本房屋像小船一般,漂游在灰棕色的钢 筋混凝土摩天大楼之间,这引人注目的景象象征着旧传统和新 筋混凝土摩天大楼之间,这引人注目的景象象征着旧传统和新 发展之间的不断斗争 之间的不断斗争。 发展之间的不断斗争。
Lecture Four
Literal Translation, Libera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ese 直译、 直译、意译与翻译腔
克服翻译症

克服翻译症一:翻译症的定义及其危害“翻译腔”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病,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称之为“translationese”。
翻译腔又称翻译体,是指把原语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句法结构机械地移植到移入语中,因而形成一种不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语言混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只顾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紧随原文,忽略译入语语言结构的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译文生硬牵强,可读性差。
在《翻译学词典》中,Mark Shuttleworth 和Moira Cowie将其定义为:a generally pejorative term used to refer to TL usage which because of its obvious reliance on features of SL is perceived as unnatural, impenetrable or even comical. Translationese is typically caused by an excessively LITE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r an imperfect knowledge of TL. 早在1932年,林语堂就在其长篇论文《论翻译》一文中提出:“若是译者心中非将此原文思想译成有意义之中国话,则据字直译,似中国话实非中国话,似通而不通,决不能达到通顺结果。
”带有翻译腔的译文往往佶屈聱牙,使译文读者不知译者所云。
可读性差,甚至误导读者。
二:翻译腔产生的原因(一)由于理解错误造成的翻译腔。
1.只从原文的表层结构进行理解,造成翻译腔。
①.Whereas a country like Britain exhibit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climate and landscape, the differences across the continental U.S. are extreme.原译:象英国这样的国家在气候和风景上展现了很大的变化,则在美国大陆的差异是巨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report noted proposals that eating less fat and more food with whole grains and other fibers can protect against cancer. 译文:这份报告特别提到了少食脂肪,多吃含全面 粉和其他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的那些建议。 评析:此译文按原文句子结构直译,用了不符合汉 语习惯的长定语,虽然能看懂,但很别扭。 修改:该报告(特别)提到,有人建议少吃脂肪, 多吃全粮食品和其他含纤维素的食物,能预防癌症。 (把名词proposal转性译为动词“建议”)
四、克服翻译症
1) 提高可接受性和可读性 to improve the acceptability and readability 翻译就是把原文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以符合语言 习惯的表达方式重新表达出来。译文不但要保存原 作的思想风格,而且必须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即 提高可接受性。由于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翻译 时应对原文的表达形式作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 目标语言的习惯。
三、翻译症出现的原因
出现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由于译者文化水平 低,写作能力差,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翻译 时受原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使译文不 符合译语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1)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产生翻译症的根本原因是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大凡人们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必须使用一些词语。 这些词语必须符合该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才能为人 们所接受。比如,汉语用“对牛弹琴”来指说了一 些对方听不懂的话。但不能说“对马弹琴”,也不 能说“对牛画画”。因此翻译时,必须作一些调整, 将原语的表达方式换成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 式,才能为读者所接受。下面例句出现翻译症,原 因就在于译者完全按原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Translationese 翻译症/翻译腔
一、什么是翻译症translationese 二、常见翻译症 三、翻译症出现的原因 四、克服翻译症
一、什么是翻译症t要求是达到文从句顺,流畅易懂。 但实际上我们见到的译文通常存在许多不合乎语言 习惯的表达方式。这是翻译独有的一种常见病。尤 金 . 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一书中,专门造了一个词 “translationese”。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字典》 收入了这个词条,释义为: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 翻译文体;翻译腔;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
3)只考虑表层意义,对原文理解不深不透。 翻译时对原文没有深入钻研,没有透过表 层领会深层意义,照字面翻译,结果就出现 形式对等而意义不同的翻译症。
In Kino’s ears the Song of the Family was as fierce as a cry. He was immune and terrible , and his song had become a battle cry. 译文:在基诺的耳朵里,家庭之歌像叫喊一样高昂。 他是免疫的、可怕的,他的歌变成了呐喊。 评析:免疫是什么意思?通过上下文可以看出,它 指的是基诺由于采到一颗特大的珍珠被搞得家破人 亡,再大的苦难都已经受过了,还有什么灾难能使 他畏惧呢?
一般说来,有翻译症倾向的译者,在翻译标准的把握上,比 较重视忠实,忽视通顺,而在处理内容和形式这对矛盾时, 又过分强调形式上的对应,忽略了对原文精神的准确把握。 忠实与通顺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一定要统筹兼顾, 并且要把握好分寸,讲忠实时不妨碍通顺,求通顺时不影响 忠实。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是如此。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形神皆备。 但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在语言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形神皆备 的译文又不可得。这时,译者不应只注重形似,而要在传达 原文的意义上下功夫。
修改:基诺耳边响起的家庭之歌,就像呐喊 声声,凶猛激烈。现在他对于人间苦难,已 是无所畏惧了,反而让别人胆战心惊。家庭 之歌已变成了战场上的喊杀声。
The essence of pearl mixed with essence of men a curious dark residue was precipitated. 译文:珍珠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一混合,一种奇怪的黑渣子便 沉淀了下来。 评析:什么是珍珠的要素,人的要素?其实,the essence of pearl指的是珍珠的价值,基诺采到的世界罕见的大珍珠 是无价之宝;essence of men则指人们自私贪婪的本性。珍 珠极高的价值又遇到人们的自私贪婪,什么黑暗丑陋的坏事 不会发生呢? 修改:珍珠的价值和人的灵魂,这两种东西混在一起便泛起 一种奇怪的黑色沉渣。
It noted that being overweight has been linked to sickness and death from such diseases as high blood pressure, diabetes, heart disease and gallbladder disease. 译文: 报告指出,过胖与疾病及诸如高血压、糖尿 病、心脏病和胆囊疾病引起的死亡有关。 修改:报告指出,肥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 脏病和胆囊等方面的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When my ship comes in, I’ll take a trop to Casablanca. 译文:当我的船进港时,我就到卡萨布兰卡去。 修改:当我发了财时,我就到卡萨布兰卡去。 这里“when someone’s ship comes in”是个隐喻, 指满载贵重货物的船到达港口,货主从而可获高额 利润(往往表达期望)。应译为“当某人变成富翁 时或事业发达时”,汉语的”发财”恰好反映了这 个含义。
1)轻型翻译症:
译文不自然、不流畅、但可看懂,读起来别扭。
这是一种轻型翻译症,或称翻译腔,即一读便知 是翻译文章。
The fierce light of the burning house lighted Kino’s face strongly. 译文:燃烧中的房子的熊熊火光强烈地照亮 了奇诺的脸。 修改:房子在燃烧,熊熊火光把奇诺的脸映 得通红。
评析:原文中有non-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译文就用了“抽烟男 子的不抽烟妻子”这样的词组,不符合汉语 表达习惯,使人看了很不舒服。应该根据原 文的含义,按目标语言的习惯重新表达。 修改:这项研究表明,妻子不抽烟丈夫抽烟, 妻子得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大的多。丈夫 抽的烟越多,妻子受到的威胁也就越大。
3)语义不通,表达失误:往往让读者不知所 云,甚至把读者引上歧路。
They took a final look at Iron Mike, still intact in the darkness. 译文:最后他们看了铁麦克一眼——它仍然 安然无恙地耸立在黑暗中。 (“铁麦克”是什么?) 修改:最后他们看了麦克的铁像——它仍然 完好无缺地耸立在黑暗中。
I can’t see any real basis for marriage except in terms of its being a mechanical unit, that society must have to exist. 译文:关于婚姻,在我看来它只不过是一个 机械单位,此外,我看不出它有任何真正的 基础。而这样的机械单位是社会存在所必需 的。
“翻译腔”又称“翻译体”,是指把原语的语 言形式、表达方式、句法结构机械地移植到 译语中,因而形成一种不土不洋、不符合译语 表达习惯的语言混合体。其主要特征是只顾 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紧扣原文,忽略译语语 言结构的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译文生硬牵 强,文笔拙劣,可接受性差。
二、常见翻译症
翻译症的主要特征:文笔拙劣。即译出来的 东西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难懂、 费解,甚至不知所云。
评析:把mechanical unit译成“机械的单位”令人费解,其 实下文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 It’s (marriage) more um…a mechanical relationship, that is a male and a female who can have children. The husband is seen as somebody who will go out and keep the woman who has the children and runs the family, and as a mechanical unit like that.由此可见,mechanical unit 是指抛 开爱情而言由丈夫妻子组成的家庭。 修改:我认为婚姻无非就是为了建立由丈夫妻子组成的家庭, 这个社会赖以生存的单位。
This is the official kind of strike. 译文:这是一种官方的罢工。 修改:这是工会组织的罢工。
When I told him what I had just done and why, his weathered face slowly changed 译文:当我把刚才做的事情告诉他并解释原 因时,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慢慢地变了。 修改:我把刚才做的事情告诉他并作了解释, 他饱经风霜的脸上,脸色慢慢地变了。
The study found that non-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 face a much greater than normal danger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 The more cigarettes smoked by the husband, the greater the threat faced by his non-smoking wife. 译文:这项研究发现抽烟男子的不抽烟妻子罹患肺 癌的危险比一般人大的多,丈夫烟抽得越多,其不 抽烟的妻子面临的威胁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