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五行拳劲力之练法
形意拳的十二大劲法
形意拳的十二大劲法武术的劲,是指通过人的肢体运动,即闪展腾拿、吞吐化泄、引进落空、侧身调膀等运动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最大特点是在意识的支配下,通过气息的吐纳和肌肉筋骨舒展伸缩的有序变化而产生的。
所谓“意识支配”,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内部呼吸和肌肉伸缩的控制而言。
演练形意拳特别强调内三合与外三合,要求意到、气到、劲到,也就是意、气、劲、形的高度统一。
拳谱中讲:“心之所发为之意,意之所向为之拳”,充分说明了形意拳的最大特点。
意、气、劲、形的统一,既能使全身之内力凝聚为一个整劲,又能使这一整劲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身体的某一部位瞬间爆发出去,达到破坚击锐的超常力量。
本文主要是就形意拳法中,对这种在意识指导下,瞬间爆发出来的劲力加以较系统的阐述,以期对形意拳爱好者起到一个参考和辅导作用。
形意拳的劲,归纳起来有十二种劲力,这十二种劲力在技击攻防的应用中各有侧重,现将这十二种劲力分别阐述如下。
一、内劲所谓内劲,是指通过形意桩功(三体式)套路的演练而获得一种能随意识转换方向、变化大小与强弱的一种力,因为这种力的运转特点是隐蔽于内而不显于外,故名“内劲”,例如同行们常讲的“气沉丹田”、“气冲百合”、“迈步如生根”等等,都是指“内气”而言。
“内劲”的锻炼,贵在以意识来引导动作,以呼吸来配合力的蓄发,从而提高驾驭全身肌肉张弛的机能和以气催力的能力。
练习“内劲”的关键是由松静入手,以静练气,以松练体,逐步将显露于外表的刚劲隐藏于内,从而达到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的境界。
二、整劲拳谱所云:“姿势安合劲要整”,所谓“整劲”,是指整个人体所具备的劲力在瞬间汇聚为一。
“整劲”大于人体某一个部位肌肉的收缩力,“整劲”用于进攻对手时,它可汇集于攻击着力部位,能极大地加强攻击力;在防守时,整劲汇集于防守部位,能加大该防守部位的抗击力。
“整劲”贵在一个“整字”。
整劲的培养和锻炼,要求身体各个部位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唯一意念的指导和支配下,遵循同一个技法的要求,一动无有不动地进行专一的配合,先全身放松,聚气于丹田,再从丹田送达于四梢,根节催中节,中节催梢节,依次催送,节节灵通。
形意拳十二形的劲力与用法有哪些
形意拳十二形的劲力与用法有哪些形意拳十二形是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十二种动物的合称。
十二形拳是形意拳象形取意的基本拳式。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形意拳十二形的劲力与用法,希望你们喜欢。
形意拳十二形的劲力与用法一:龙形1、劲力龙形的劲力,向上向前向下劈按,有向怀里的裹送劲。
在动作过程中,拳有向前向上外旋的钻劲,肘含有向怀里的裹送劲;由拳变掌往下劈按时,是用肩、肘的沉坠劲和手腕的内旋劲和下塌劲;最后向前下按时,有肩的探劲,肘的催劲,掌的顶撑劲,食指的上挑劲和其余四指的扣劲;后手有回带下采的劲;头有上顶劲;胸有内含劲;背有拔撑劲;腰有塌挺劲和拧转顺肩的劲;胯有(回)缩劲、坐劲、裹劲。
前脚有摆扣劲和顶撑劲,后腿有膝的跪劲等等。
2、用法与对方交手时,我跳起来以前手变拳上钻对方咽喉或头部。
若对方用手接挡,我则迅速变拳为掌,内旋前臂向下回带其手腕的同时,左手朝对方头部劈按,后脚向前跳换蹬踏对方前腿膝盖,并顺势下採其脚面。
若对方朝后猛抽被带之手,我后手立马松其腕,前掌顺其劲朝前下方猛劈推送的同时,后脚向前踩踏对方前脚背,使之后倒。
形意拳十二形的劲力与用法二:虎形1、劲力在虎扑的发劲过程中,两掌变拳,有向下回勾的牵带劲,随即有由小腹向上经胸前外旋钻的劲,肘向怀里的裹送劲;而后翻腕内旋变掌,有腕的螺旋钻劲和塌劲,形成向前下方的劈按劲;最后有向前上方的拱劲和前推劲。
往前下方按扑是用肩肘的沉坠劲,往前上方的拱劲是发于腰腿的长拔劲和挺劲,往前的推力发于后脚跟半步的催劲。
最后这三个劲是虎形劲力的关键所在,但后两个劲力不明显,取决于自身的意念活动和身法活动;其次还有头的上顶劲,颈的挺劲,背的拔撑劲,胸的内含劲,腰的塌劲、挺劲,臀部的敛劲,膝的微扣劲,脚趾抓地的平扣劲和八面的支撑劲等等。
2、用法如对方以双手朝我头部击来,我则以双拳上钻滚化来拳,随即翻腕内旋变掌,瞬间以劈、拱、推三劲扑击对方胸部。
同时以气催力,增加虎扑的内含力和爆发力。
五行拳怎么练才能得力?
五行拳怎么练才能得力?
劈拳如双手举斧劈木,起落成立园,腰腿部起束落展,束身而吸气,展身落拳呼气。
崩拳如拉弓射箭,左右出拳抽身调膀,双手有挣断绳链之脆感,发拳收肛腰挺。
钻拳横园内翻立园出,如同水中旋涡落差很大,岸边激浪拍岸惊起,出拳时后腿蹬腰身展,击敌下巴。
炮拳架打束展拧身,双拳架打同时,方向基本一至,如炮弹出膛,触物爆炸之势。
横拳如盘中滚珠,左右逢园,突然跳出佩合身法,需有顶力,如此练去有劲得益。
亲爱的读者您好!如果你喜欢武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功夫之神(GFZS119),与各路英雄相互切磋武艺,提升自我,得到更高的修为。
[转载]形意五行拳劲力之练法
本门所传之形意拳以五行拳练气、练劲、练步、练身法。具体分四个阶段来练习。限于篇幅,此处仅以五行拳中的劈拳为例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步是练死步(定步),
要求慢练、不发力。主要是规范拳架,循规蹈矩,进而练调息运气(练逆腹式呼吸、小周天、提放术等),摸劲(练内三合,外三合,用身心去领悟劲)。劈拳的动作极其简单,严格地讲劈拳就两个动作,上一步钻一拳,再上一步劈一掌。如果复杂点说再加上回身和起式、收式动作。但我们不能小瞧了这两个动作,它代表的是两个劲路(若细论它又内涵着若干种劲道)。实践证明,初学者对劈拳劲路的认知,越简单越好,不要太复杂了,搞复杂了一个劲也练不出来。相对来讲,在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比较刚硬的拳种。但本门的练法,第一步功是慢练、练柔、不发力。说是打拳不如说是“摆拳”,老师一个势子一个势子地“摆弄”你。慢得程度近似打太极拳,又像站“活桩”,极其枯燥,但很吃功夫。这种练法要求架子很大,很舒展,呼吸要求顺畅自然。这个阶段主要是练规范拳架,达到抻筋拔骨,通顺经络之目的。
活步发力的要点与跟步发力的要求大致相同,关键要注意在行进中一定要精神专注,六合一体,劲力顺达。
第四步是练行步拳。
这是有了跟步发力,活功夫。主要是练气血畅通,身法轻灵,步法稳健。其特点是步不停拳不停,行拳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所谓行步拳就是“脚踏七星步,手运乾坤转”。练到这步功夫,行拳时要求劲力含蓄,由明转暗,亦刚亦柔,不着意于力,由内而外,顺势而发,劲力顺达,进而向无形无象的化劲阶段转化。
以上是我们这一支锻炼形意五行拳劲力的主要练功方法程序。
通过这几步科学规范的锻炼步骤,习者可以少走弯路,能较快地学习掌握五行拳之拳劲基本功。当然严格地讲,这些还都属于形意拳基本功夫范畴(即有规矩的练法)。得到的东西除了养生效能外,一切拳脚及内在功夫只能间接为散打交手服务,
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
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
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有三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三种方法,只有经过这三种方法的训练,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刻苦用功才可能提高至形神合一的阶段。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欢迎阅读学习。
三种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的方法一、基本方法:用松柔劲学拳初学拳应重点掌握姿势要领,内外放松,减少不当用力,学好基本动作,使三型三法(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身法)合度,做到式正招圆,这一方法的锻炼要点可以归纳为:松柔、连贯、圆活、姿势正确、动作整齐、进退和顺、均衡稳定七点。
在这里的所谓的放松是积极的,不是漫不经心的,更是不可懈怠,是要消除拙力(僵劲),按规矩用劲,以意识贯注于练拳动作过程之中,以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去完成动作。
在陈鑫的《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所以我们在练拳初期要先动中求静,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骨节、肌肉、皮肤同时放松,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除疲劳,还可积蓄力量、提高力量、增强耐力、加快速度并有助于提高灵敏度和对抗技巧。
因为学拳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先用松柔劲,全身放松,把姿势运用圆活、连贯、正确,才不会发生姿势失中、动作僵硬、呼吸紧张、重心不稳等现象,即使有了不正确的现象发生,也便于纠正更改。
这样通过仿照和体会所学拳势,掌握身体各部分姿势要领,养成正确的定型,使拳法处处符合规矩,周身三节六合安排合体,手脚一致,不仅动作准确,上下合拍,而且要体现周身完整一致,全身各处又不可散乱松懈,做到“神气要舒展不拘,运用要圆活不滞”。
初步打好基础后,就可形成暗劲,进一步求得全身协调。
二、养气力的方法:用暗劲(阴劲)练拳暗劲的用法实际上是一种慢练调气、养生、增力的练习方法,在练拳时通过紧张筋、肉,利用神经的传导浑身蓄劲,手臂出拳时,两手含劲一手前推则一手回拉;有如负重或推物而行,所使都是正反劲即阴阳劲,出拳时如顶重物,似顶动,又似顶不动,徐徐而进;向前迈步时双腿含劲,如在过踝之沉泥中行走一般,这里含有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过程,意识而形随,意出而形到;前腿有踩劲,后腿有蹬劲,十趾抓地,手足运动再配合呼吸。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五行拳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五⾏拳武宗的愿景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使命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懦夫”,价值观是“爱国、强⾝、正义、修⼰、互助、和平”。
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化的核⼼内涵之道,包括易学、中医、兵法、儒释道之学等普世的民族⽂化。
武有⼤⼩,⼤者卫国,⼩者卫民。
武学不仅是⼤道、哲学,训练⼈的智、信、仁、勇、能,提⾼⼈整个⽣命的⾝⼼健康和质量,更是术学,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是武术之魂。
⼀、五⾏拳论五⾏者,⾦⽊⽔⽕⼟是也。
五⾏能相⽣,⼜能相克。
相⽣者何?⾦能⽣⽔,⽔能⽣⽊,⽊能⽣⽕,⽕能⽣⼟,⼟能⽣⾦是也。
相克者何?⾦克⽊,⽊克⼟,⼟克⽔,⽔克⽕,⽕克⾦是也。
五⾏拳本五⾏相⽣相克之道,练就劈钻崩炮横五拳。
劈拳似斧属⾦,钻拳似电属⽔,崩拳似箭属⽊,炮拳似炮属⽕,横拳似弹属⼟。
故以相⽣之道论,劈拳⽣钻拳,钻拳⽣崩拳,崩拳⽣炮拳,炮拳⽣横拳,横拳⽣劈拳;反之相克,则劈拳能破崩拳,崩拳能破横拳,横拳能破钻拳,钻拳能破炮拳,炮拳能破劈拳。
若能依此⽣克之理,纯功熟练,⾃能变化⽆穷矣。
⼆、横拳由预备式(图1)作六合式(图5)。
⾝稍起,左脚前进半步,膝前屈,成⼸箭步,左⼿上提前伸。
肘贴肋。
⼿⼼向上;右臂平横,置腹前,和左肘齐,作蛇形式(图6)。
由前式敛左步于原地,右⼿变拳护⼼前,左⼿撤回附右拳下,作怀中抱⽉式(图7)。
接前式,右腿向右前⽅前进⼀步,右拳由内向外直击(肘贴肋),左⼿附于右肘内侧,同时和右拳并进,作横拳右式(图8)。
再敛右脚作怀中抱⽉式,出左拳作横拳左式。
如此循环练习,纯熟以后,继之以劈拳。
【注意】动作须⼿眼⾝法步⼀致,且进步时尤须⿐、膝、脚三尖要齐。
【应⽤】敌⽤攒拳迎⾯拳来,我蹲⾝进右步,如敌右步,向敌肋以横拳打出。
倘敌由下击我胸腹,来⾃“武宗”公众号·我须敛⾝以拳压倒敌⼿,再挺⾝出横拳以击敌腹,敌必倒矣。
此不过应⽤之⼀者,余则变化⽆穷,随机应变,须l瞄阵时审裁之。
三、劈拳由预备式(图1)作六合式(图5),由六合式作蛇形(图6)。
形意拳内功练法
形意拳内功练法民国年间天津的形意拳家张鸿庆。
对古传形意拳谱讲的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般拳师教学生练形意拳,都是以刚猛起步,求刚、求快、求整,硬打硬进无遮拦,而张鸿庆先生的教法是以形意五行拳为载体,先让学生弄明白五行拳各形的劲道,调整好每个动作的呼吸,方法是由松柔入手。
慢练、练气、摸劲。
张鸿庆传形意拳,不管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每个形都有三种练法:第一步是练定步,以调息、摸劲(练气);第二步是练跟步,练意、气、力相合,练发力,以内催外,练丹田抖决,整体爆发;第三步是练行步,练意、练形。
这步功夫是身形、步法、手法、气法的高度协调统一。
行步拳也有两种练法:一是在行进中练绞力,以内催外,丹田抖动,整体爆发。
二是练暗劲、化劲,步如犁行,身似龙形,以身化手,形神合一,混元一气,行云流水。
过去有人说形意拳邪性,不敢练形意拳,有人练了,反倒越下功夫毛病越重。
很多老拳师不愿意教小孩子练形意拳,认为成年人会更容易接受形意拳(这和少林拳正好相反)。
这是因为形意拳更侧重于内气的修炼,对于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更要慎重的缘故。
总之,习练形意拳,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要练之得法。
过去有不少地区的拳师在习练形意拳时都偏重于刚劲爆发,不少人热衷于震脚发力,这样练之日久,结果使不少练家腿伤脑损。
有些拳师到老年时落下严重腿疾,不要说不能练拳了,甚至连走路、蹲厕都困难。
我的恩师张兰普先生对此深有体会。
他年青时练拳,由于脚下过重震伤了脑海,一度走路脚不敢沾地,记得兰普先生生前曾多次告诫我说:“义会呀,这形意拳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落脚太重,形意劲足发在身上,不是发在脚上。
”另外练形意拳要重视八字二十四法的要求。
因为二十四法对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法则,进行了严谨的规范。
要整体地认识,落实二十四法。
千万不要只偏重其中一法,而忽略其它。
常见一些练形意之人,后来成了严重的驼背之形(太过与强调含胸、圆背之故)。
好好一个人,形如残疾,可悲不。
形意拳·五行发力之奥妙
形意拳·五行发力之奥妙形意拳术有'武艺、道艺之分,在三体式中又有单重与双重之别。
求武艺者,重力而轻意,重刚而轻柔,重阳而轻阴,重魄而轻魂;求道艺者,则重意而轻力,重柔而轻刚,重阴而轻阳,重魂而轻魄'。
拳经云∶'神人(指出家人)不以体魄用事,故养魂而弃魄,勇夫只知有身,故养魄而弃魂。
圣贤重魂轻魄,故以魂制魄;勇士重魄轻魂,故以魄制魂,此养气之大别也'。
形意拳的三层功夫练法 头层功夫练明劲。
即垂肩、坠肘,塌腰,与写字之力往下按笔意思相同。
二层功夫练暗劲。
即轻松,往外开劲、缩功,各处之劲与写字提笔相同。
顶头蹬足,按中有提,提中有按。
三层功夫练化劲。
即明劲、按劲具有而不觉有。
只有神行妙用,与作草书相同。
当然没有多年纯功是不可能达到的。
一、劈拳 劈拳里包括三个力。
一个是按力(往下劈的力),一个是催力(往前的推力),一个是提力(向上的归)。
人在只受其中一个力打击时不易跌倒,而受到这三个力的打击时却会跌出很远。
这是因为人在受到按力时会被向下的力迫使其下蹲,这时身体重心下降、后移,身体自然平衡力很小,此时再给以催力,虽然人的本能会用退步抵抗催力以保持身体平衡,可是重心的下降使其腿受到压力,负担加重,退步不能灵活自如,所以来不及用退步保持身体平衡,本来重心后移的身体又被催力向后倾斜,跌倒已不可避免,再给以提力,加上其受拉力时本能的向上抗力,其重心就向后上方而去,必然跌出很远。
在劈拳动作中,三个力是非常紧凑,似揉和在一起在瞬间发出,所以防不胜防。
二、崩拳 崩拳在练习中,须具备顶、拧、磨、翻、蹬、猛、顺、冲等几种劲力。
1.顶就是说在出崩拳时上中下全身都要有向前顶的劲力。
头部的天庭要向前顶劲;前季的食指和中指要有向前的顶劲;前腿的膝关节要有向前的顶劲。
2.拧 有增劲聚力的作用,所以在练习崩拳时,腰部要有拧劲,腿胯要有拧劲,掌臂要有拧劲。
腰部的拧劲,能使腰间筋骨肌肉以及内气拧聚合一,从而促使腰间增聚劲力。
形意拳的明劲、暗劲、化劲
形意拳的明劲、暗劲、化劲武术形意拳有三种练劲的方法,“一曰明劲,二曰暗劲,三日化劲。
“明劲者.即拳中之刚劲也”,“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
此为“易骨、练精、化气”的初步功夫,是初学者打基础阶段,有形干外。
此阶段通过锻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增加力量和速度。
“练之以筑其基,以壮其体,骨体坚如铁石,形态气质威严如山”。
“暗劲者,即拳中之柔劲也”,“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圆通活泼而不可滞”。
此为“易筋、练气、化神”的大乘功夫,是提高阶段,有形于内。
此阶段要求动作“运用自然,连贯完整,圆活舒展,加强柔韧和灵活性。
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
“化劲者.暗劲练到至柔至顺之极处,谓之暗劲之终,化劲之始,“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两种,不可改移。
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
此为“洗髓、练神还虚”的神明功夫.是登峰阶段。
无形无像之手法,不见而彰,不动而变。
此阶段要求练功时“多重意、少重形,意、气、力高度结合”,以意领气,以气摧力,意到气到,气到力发。
“手足所用之力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腹内之气,所用亦不着意.亦非不着意"。
做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练之以清虚其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
古往今来,练至化劲者不多见,正可谓“练者如牛毛.能者似麟角”。
劲路要靠个人在刻苦练功中悉心体会,只听别人讲,是难以完全理解的:一般来说,刚劲能达到浑身内外完整一气,迅、猛、刚、实,好像打枪一样,一扣扳机,“啪‘地一声,猎物应声而落,十分利索千脆,就算达到要求了。
暗劲、化劲,都是形意拳的柔劲,是柔劲的不同层次。
缓动随发谓之“暗”劲(柔),柔到无形无象不意而发则渭之“化’劲。
暗劲与化劲都必须以明劲为基础,没有刚劲为后盾,则暗劲与化劲不宜也不可能分阶段地做单趟子练习,只能在打好基础后.在炼刚劲中慢慢摸索,于拳势的变化转换中.逐渐过波,增加柔、化的成份.终而达到刚柔相济,化发并存的境界。
形意拳三种练法技巧出劲力
形意拳三种练法技巧出劲力很多形意拳习练者对三种练法众说纷纭,使练习者感到迷惑。
确实,这是练功方法的窍门所在,这也是形意拳先辈们,因受旧意识的影响,不愿多说的地方。
所以既使有的人也曾经解释过三种练法,不是说不清楚,就是避而不谈。
武坛巨擘,形意一代宗师尚云祥先生对三种练法,早就做了精辟的阐述。
谈到形意拳发劲与实战时,反复强调,你做到了“硬打硬进无遮拦”就算做到了第一步(既第一种练法),谈到硬打硬进,可不是靠体强、力大的蛮力,愣打猛撞,它是按技法要求练出来的,不管对方是静,是动,不借惯性,不借他力,想打就能打,想发就能发的高超技术和功力。
欲得这些技术,就得首先把动作结构,“劲”力来源先搞清楚并做正确,再掌握好“阴阳、做到六合,控制好生杀”才能求得周身一体,内外完整一气的整劲,有了这个整劲再按技法要求去求得“疾用骤发”、刚实而迅猛的爆发(刚、明)劲。
掌握了这些才算有了发人和打人真正本钱。
有了这个本钱,进而再用“意”从技术的分解中,去找“缓动随发”,“沾实用力”“沾身纵力”的(柔、暗)劲。
掌握了(刚、明)劲和(柔、暗)劲,也就是掌握了(形)和(意),相合的自动化阶段,既随心所欲阶段了,也是形意拳习练者所说的不意而发的(化)劲阶段。
以上就是形意拳三种练法,既简单又朴实的进阶阶梯,但是如果“刚”劲没有练好,就去练“柔”劲或“化”劲,是没用的,只能是欺骗自己,弥补自己的虚荣之心罢了。
练功应该知道,刚至则柔生,柔极则自化的道理。
特别是丟掉了“刚劲”这个根本的锻炼,其“柔”劲、“化”劲就是空谈。
绝不是跳过“刚”劲而练所谓的第二、三步功夫就能求得其“真意”的,也不是追求什么绝招所能求得的,更不是靠虚荣之心或自己的认知而随意改变练功进阶的。
对于这个问题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误人误己!很多人对形意拳劲力之大、技术之巧,存有很大的误解,认为练习形意拳拳械实用技法,必须是身强力壮者、敢打敢冲者才行,而体力弱小者,就很难成功!其实不然,形意拳是以“五行”作为基本功,来练功找劲;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来锻炼我们的肢体和内脏,它把我们全身散乱之劲以及精、气、神皆纳入丹田,而变成周身一体,内外合一的整劲。
形意拳五行拳之秘传练法
形意拳五行拳之秘传练法形意拳被视为三大内家拳之一,其炸似惊雷的劲力历来为武家所推崇。
然而,现在很多人习练的形意拳,无论是演示还是实用均与健身操无二,忘记了使形意拳扬名的是其无坚不摧的刚劲功夫,还说是在追求所谓化劲功夫的最高境界。
张占魁一脉形意拳只讲刚劲、柔劲、刚柔相济。
何谓刚?何谓柔?何谓刚柔相济?劲以蓄而后发,刚劲、柔劲就是发劲、蓄劲的一紧一松。
武术所尽力追求的,最后都不过是一个刚柔相济而已。
任何实战拳法都离不开功力和打法的训练。
那么什么是功力呢?就是击打力量和击打速度的高度统一。
·来自“武宗”公众号·击打力量决非是推车、扛包的劲,而是瞬间的爆发力,击打力量和速度是成正比的,击打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同时,击打速度越快,击打力量也就越大(但是,只有功力的训练,没有合理的打法训练也是不行的,既所谓的“刀快切不着肉”)。
现在形意拳套路是越编越多,越练越奇怪。
然而有形意劲的却寥寥无几。
前人教拳,并非是人人都能得真传而登堂入室的。
内家拳的真传者万无一二。
学生和徒弟练的是不一样的;拳房里练的和在老师家里练的是不一样的;表演的和自己练的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是正确的功力训练和打法训练,那与养生运动没有什么两样,功夫没有练出来,先把人给练坏了。
君不见现在有的形意拳变成了所谓'趟泥步”。
为什么变成了“趟泥步”呢?美名其曰“是用暗劲打人”。
实际呢?是因为有些“老前辈”把腿练坏了,之所以把腿练坏了,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因为劲不整,练错了。
大家都知道打足气的足球是很难把它踢坏了的,而打气不足的足球几场比赛下来就坏了。
所以,这里还有一个真传的问题。
什么是真传?正统?正宗?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传承谱系的问题,还要同时满足于三个条件:1.继承了传统的训练体系;2.通过这个传统体系把自己练出来了;3.能让学生按照这个训练体系也能练出来。
只要是用正确的方法去练习,“形意一年打死人”并不是误传,其实又何必一年,半年足矣。
教你如何练出形意、太极、八卦三大内家拳的劲力
教你如何练出形意、太极、八卦三大内家拳的劲力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
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
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
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
形意拳首先是要练明劲,之后就是练暗劲。
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
站桩,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
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
传统武术并非单纯靠胳臂腿打人,各门派都讲七星,其实身体各部位都可以致用,那么用肩胯打人和用拳脚打人有何不同?你让拳击运动员用肩胯就是出难题了。
核心在于发力的机制不一样。
我们是用架子打人的,所以从一开始站桩到行拳,处处拳架要整,拳架不斜不倒体现功力水准。
而七星呢?是挂在架子上的。
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但没有过来人给你捅破,一辈子都过不去。
传统武术练的是身架整体之力,这个力有了,七星就好像拨楞鼓上的两条辫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发动机有了,装轱辘还是装履带都是应景的事。
只会用胳臂腿打人就是局部之力,是全身劲大还是胳臂劲大?故武术修炼的关键是把身力练出来。
站桩的本质是返先天。
从形意拳讲,五行十二目都属于后天致用,顺中用逆返于无极,就是归返先天。
状态就是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赤子之心。
李仲轩老说的学虫子,薛颠说的以神意慢慢舒展肢体,都是过来人才说的出来的话。
孙公禄堂说本没有内家外家,其实各家拳法的终极都是返先天,因为传承而有所差别。
一气之伸缩往来,缩即到极远处,才有发拳如放箭,才为有形有意。
有形而入无形,方知虚无中能生万法。
此崩拳意思皆非有形有相,乃是天地宇宙成一大弹簧也。
打拳进入完全之神意之运转,会越来越慢,比电影的慢镜头还要慢,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控制,此种控制后天无法做到,唯有进入先天无极状态,身心才会自动出现。
形意拳五行拳动作要领
形意拳五行拳动作要领形意拳五行拳是形意拳中最基本的拳法,主要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与横拳五种拳法,下面是对于形意拳五行拳动作要领的讲解,形意拳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才能领会到其中的威力所在。
形意拳五行拳之劈拳劈拳是以左右劈掌和左右步轮流交换进行的一种练习,拳势和顺严谨.古谱中称为"五行之首,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它和崩、钻、炮、横拳合称五行拳,既是形意拳的基础拳套,又是形意拳的基本功。
一、预备式:预备式为三体式。
二、劈拳右起式:1、由三体式起,左手下落变拳(随落随变拳),右手同时握拳,两拳心翻转向上,靠在肚脐两旁,两前肩紧抱腹部的两侧;眼看前方。
2、左脚向前垫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45度,膝部微屈,重心移于左腿,右脚不动,右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同时左前臂外旋,左拳经胸前由下颏处向前上方钻出,路线走成弧形,拳心斜向上并微向外倾斜,小指向上翻转,肘尖下垂,整个伸出的左臂要弯曲适度,不能伸直,左拳高与鼻尖平,右拳不动;眼看左拳。
要点:1、身体方向不变,握拳时要卷紧,胸腔不可紧张,不能憋气;左手下落要走圆弧路线,由落而抽,不是直线抽回;两肩仍下垂,两臂紧靠两肋,两手变拳后要同时在腹前翻转,不可有先后。
2、左拳前伸必须与垫步动作一致;在钻拳和垫步时,身体方向不变,后肩不可前扣使两肩平行;左拳要贴胸上提,在口前再用力向前钻出;同时腰要塌,头要正。
三、劈拳右落式:右脚尽力向前迈一步(抬脚不要过高),膝部微曲,左脚随之也向前跟进半步,重心仍坐于左腿;同时右前臂先向外旋,右拳经胸前由口前钻出,随即劈臂内旋,右拳变掌向前劈打,掌心向前下方,肘部微屈;左拳随之向内翻转变掌下落于腹前,拇指紧靠肚脐部位(与前左式三体式相同,惟步幅较小);眼看右掌食指。
要点:右掌下劈要与右脚落地协调一致;迈步时身体不可向上窜起,应保持平稳;身体及上下肢动作要点与三体式相同,惟步幅略小。
四、劈拳右起式:1、右掌下落变拳(随落随握拳),左手同时握拳,两掌心翻转向上,靠在肚脐两旁,现前臂紧抱腹部两则;眼看前方。
形意五行拳练习诀窍
形意五行拳练习诀窍五行拳简洁、明快、直接、有效,其作为有形有意的训练,是习者从有法到无法的重要阶段,迅速掌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攻防技法,在实战中自由发挥。
作为搏击入门,五行拳的单式及组合就足以制敌,但五行拳的修炼不只是在招法的施用上,重点是在练功找劲上。
五行拳不是练拳.而在练五种不同的劲,所以每一种拳的转身姿势都不同,转身姿势是为了劲而设立的,多练练转身,对领悟劲有帮助。
形意五行的打法千变万化,并不只是一成不变的单式,五行拳所练是身、步、劲、心法,各行有侧重。
修炼顺序为,劈拳乃入门必练是找劲必由之路,崩拳是培育混元整束之劲的最好方法,钻拳,炮拳是崩拳的不同形式的表现。
而最后以横拳合一,练好了可以将五种劲合而为一,而不必转练所谓五行合一的功夫,所以横拳最难练。
在这五拳中身法,步法是修炼的第一阶段,劲法是修炼的第二阶段,心法是第三阶段。
其中的第二阶段最难练,真正练好了除了要在横拳中达到五行合一,还要再从劈拳练起,是五行拳拳拳合一才能转心法的修炼。
五行拳的劲在于身法,比如崩拳就是胯劲,就是练过招中基本的进攻方向的进攻与守,另外通过发声与呼吸、意感来锻练身体,达到力量的积畜培养与发送。
气练好了,力量练好了,出招用招,都是随机的。
就不拘泥于形式了。
五行拳差别的不只是拳的姿势,这里面藏有身法,看看劈拳和横拳的身法是否一样,五行拳各式身法都不一样,拳法好练,而身法不好练。
身法练不好,就没有工夫。
五行拳不是练招的是练劲的,先要把拳练好了才行,如果拳都没练好,练的不整,身上不合,那练拳练的就不是形意拳。
劈、崩、炮三拳打出来的是整劲。
但钻、横两拳则独具特色,只能打出架式和整劲,才能感觉舒畅自然,没有办法不打出整体劲力,只用手臂局部发力,自己都感觉不顺畅,发不出劲。
真正的形意离不开钻、横两拳,练劲、找劲、防御、保持间架,都能从这两拳中体会到。
五行拳练的是内劲。
绝不是死的招数,例如崩拳可以向上下左右变化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根本。
形意拳十二形的劲力与用法(下)
拳 面的钻 劲 , 步 的蹬送劲 等 等 。 跟
( ) 鸡抖翎 3金
前 手下按 对方 来拳 ,后 手从 前 手上 方照 准对 方胸 部 或腹 部崩击 。
( ) 鸡抖翎 3金
其劲 力 的关键 在腰 胯 。 以腰胯 的突 然拧 转带 动 四
肢, 产生不 同方位的劲力 。 此时 , 右臂向头右侧架 , 有前
( ) 鸡报 晓 5金
( ) 鸡独 立 1金
向前 纵步 时 , 两手 向前 交错 穿掌 , 指头前 钻 的劲 有
前脚 有 向前 踩 踏劲 , 后脚 有 蹬 劲 , 膝有 微 扣 劲 , 两
头颈有顶劲。 同时 , 左肩有下沉劲 , 左手有 和 掌 根 的塌 劲 ; 向前 钻 穿是 用后 腿 的蹬劲 , 的拧 劲 ; 腰胯有挺劲 , 腰 内旋 下按劲 , 手小 臂有上 挑劲 , 右 五指 有上 穿劲 。 掌 根 的塌劲 是用 肩 的沉劲 、肘 的坠劲 和腕 关节 的下 塌
燕 形 的劲 力 ( 子抄 水 )右掌 向左 前臂 下方 伸 出 , 燕 , 有外 旋上 穿 的劲 , 后 右前 臂 向上 向后 翻转 变拳 , 然 有小 臂 内旋 向右 侧 上方 滚 、 、 三 劲 ; 由右 下方 经 体 前 顶 挣 再 向前 上方抄 起 , 小臂 的外 旋 和 向前 上 的抄 挑劲 。整个 有
武 当・ 2 4 总 6 期
形 意
昆明 韦群杰
( 接上期)
( ) 鸡 上架 4金
左脚 向前 落地 屈 膝支撑 呈 左独立 步 ,有脚 趾 抓地
六、 鸡形
1 劲 力 、
的平 扣劲 , 的坠 劲 , 的缩 劲 , 的 , 的顶 劲 。右 手有 向左 下方 外旋 的插 劲 、 头 裹劲 ; 左掌从 左 向右 向后 有拨 挂劲 。
形意拳“整劲”如何修练?
形意拳“整劲”如何修练?
形意的整劲传统练法有两种练法,一是站桩,主要有三体式和浑元桩,按“九要”或“24法”慢慢较桩,三到五个月松沉劲有了,接着通过五行拳进一步体会练习。
二是直接练五行拳,特别是以劈拳为主,同样是按“九要”或“24法”慢慢较,这种练法更强调师傅在身边,才不至于走样。
两种练法各有千秋,现在一般是第一种,其实都需要师傅手把手的教。
整劲不仅形意拳有,各种拳法甚至现代拳击都有,看泰森打拳就很明显。
现代体育科学对整劲训练发力的原则是:一是核心肌群先行,以稳定躯干。
二是大块肌肉优先于小块肌肉发力。
三是近躯干肌肉发力优先于远躯干肌肉发力。
形意拳的整劲训练也是基于这三个原则的,只是训练方法有所不同而已,千万不要神秘化!。
形意拳三种练法之劲力、龙虎劲、五绝劲
形意拳三种练法之劲力、龙虎劲、五绝劲形意拳劲法是指形意拳在实际运用中的明劲、暗劲、化劲、横劲、竖劲、蹋劲、扑劲、绝劲、裹劲、舒劲.这些劲道基本属于内家的劲道.一、明劲明劲是显形于外的劲,既是形意拳'由内着眼,从外着手'的一种功夫,也是筑基壮体、易骨示增力和整发合劲的锻炼过程.明劲在三体势中的练法是主于合而刚,在五行拳中的练法是主于整而发.在明戏的练习中,又有僵中之刚和柔中之刚两种区别,僵刚与柔刚主要的区别部位在于上肢和手.僵刚是初学形意拳者多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是因为学者还未换过劲来,一时还不能抛开自己本身原有的僵力,所以无论是在站桩时还是在走架练势中,五指都极力撑开,掌心劳宫穴的吸力过大过实,拇指根部的关节向外撑第的劲力极大,因而所体现出来的劲力,也就劲大力足、僵滞不活.因此要求学者在练习之中,要逐步将这种僵力,换为圆活灵巧之劲,其具体方法主要有:第一、松肩肩关节是上肢中的根节,根节肩峰骨放松落下之后,才能使肩井穴得以开放,肩关节也才能得以开扩,使气血流畅、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达到不僵不滞,转动灵活的目的.第二、肘尖要下垂并使前臂中的尺桡二骨(主要是尺骨)蕴藏一定的内劲,以使用全手上的劲力,逐步向肘部转移.第三、塌腕要反劲气、意识主要地注在神门穴上,使劲力内含以使手的劲力分清阴阳,划清虚实.第四、劳宫穴宜内含其吸力不可过实过大.要使五指弯曲成弓形.自然地相分伸出,此种练法既谓之换劲,也谓之'有心求柔,无意成刚'之功夫.它与'全力注掌心',并不矛盾,二者只是在运用上和练法上的要求不同而已.即练时宜柔,用时要刚.练时要慢慢,用时要快要猛,练时手上之劲力要有阴阳虚实之分,用时则要阴阳相合.第五、拇指根部关节不可用力向外撑.二、暗劲暗劲必须是在练习的第一步明劲功夫以后进行的第二步练法.暗劲是指在内里含藏劲力而不使手上有丝毫表现(指明劲),所以说'暗劲在肘'.暗劲乃是易筋之过程,谓之练筋入槽和伸筋拔力.暗劲在练法上,无论是在三体势中,还是在鹰捉出暗劲的练习中,手上一定不能表现出劲力来,而是要接近于松软状态.然而手上看不到劲力,并不等于上肢松软,相反在尺骨中所暗藏的劲力应该要远远超过手上的明劲.明劲是筑基壮体之道,暗劲是长筋腾膜之法,明劲主于攻打,暗劲主于克制,明劲主于刚,暗劲主于柔.三、化劲1、明劲的运用特点是'硬打硬碰';暗劲的运用特点是'圆活灵巧,外柔内刚';化劲的运用特点是'不及不离、不丢不顶,神灵体活,变化莫测'.2、化劲的功夫,是精、气、神三者与形体高度统一的运用,它在运动中表现为'转动无常无定势,变化无形于劲气',全体在运动中无声无息,灵敏圆活,连绵不断,行如狸猫,身似蛟龙,手似蛇行,蜿蜓曲折,昀无所滞,气似游云,动如翻浪,全在神气,而不在劲力.3、明劲之运用在于顺,暗劲之运用主于横,化劲之运用则主于从.明劲主刚,暗劲主柔,化劲主随.故化劲有'以巧破千斤'之喻.对于以上三劲,练时必分,用时必合,练好化劲不愁沾,练好暗劲不愁克,练好明劲不愁发.即谓之'沾实用力须展放'.三劲不分则无意这所托,三劲不合则无整劲所发,练时总要将三劲互为变化,方能得以变以合应心,刚柔应手.又之谓:明劲在手、暗劲在肘、化劲在身。
形意拳五行拳内劲修炼秘钥
形意拳五行拳内劲修炼秘钥五行拳的动作朴实无华,虽看似简单,但要真正从中练出上下相随、内外一气、自然合谐的整劲来,却着实不易,所以古拳谱中有“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的说法。
五行拳每一路拳都有独特的劲力,并且是“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一种劲力中还蕴含着一种甚至几种劲力,接手触敌时,可以相互转化,因敌施变,如同中医“辨证施治”一样,不拘成法,因势变化。
初学者很难理解到这一点。
比如说形意拳最基本的起式右钻拳,要求右拳从胸前经口鼻向上、向前划弧钻出,拳头和手臂要一边前钻一边向右拧转,由拳心向左变为拳心斜向右上方并微向外倾斜,前臂及拳向右侧拧转。
随着习练次数增多,加之用心体验,初学者慢慢就会悟到这起钻落翻的一拳正锻炼“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劲和手臂拧、裹、坠的合力,为实战中的沾身纵力打下了基础。
所以,对形意拳的每个动作都要用心体会,学以致用,逐渐就会领悟到五行拳之于形意,正如水对于我们的身体一样,看似简单平凡,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另一方面,练好五行拳,还会使我们明确形意发劲制敌的基础,就是迅猛刚实的“爆发力”,这是在练习五行拳中时刻按照“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要求不断磨炼而形成的。
这种“爆发力”的训练难就难在它是从不努气、不用拙力、轻松自然中求得的。
先求“松得开”,再求“打得长、放得远、落得实、发得快”,最终才能形成形意拳“硬打硬进无遮拦”的风格,而这风格正是从五行拳就开始磨炼的。
这种基础的培养会极大地促进我们掌握各种形意技法,故能正确理解和练好五行拳,是掌握形意拳真谛之所在。
拳经云“五行五精即五虎”、“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五行拳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三、“整劲”修炼的技法要求无论是在习练五行拳还是在其它形意套路的演练中,要练出“整劲”达到周身完整一气,都离不开统一的技法要求:催动三节,三催而劲整。
“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
形意所讲的“三节”,从全身整体来说,梢节为手臂,中节为躯干,根节为腿足。
大话五行---形意拳的文武两种练习途径
孙氏的劈拳,形似河北,劲属宋门。动作如上所述,只不过在发劲的瞬间有一个丹田抖擞。孙氏五行里潜藏的步法训练比较独特,有定步、半步、大步、纵步等练法,如果能有体认,可知老祖师为什么号称“活猴”。
宋氏五行特别讲究身法,还以劈拳为例,旭洲先生传的动作有个掩形包裹,双手回搂起钻的时候,身体有一个比较大的扭转,从中可以看出老心意龙调膀,追风赶月把,霸王观阵等动作的痕迹。宋氏劈拳的劲很短,手伸到头了,一个抖擞就完了。
五行拳还能衍生三十六个打法,好比三十六个例题。比如劈拳有拗步劈、退步劈,摇身劈等等,这是比较系统的东西。此外,每个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旭洲先生还传过一种龙形劈拳,还有一个崩拳变四个劲的打法等,这都是个性化的东西了。
说到底,五行拳好比课本,教材是统一的,老师的教法各异,不同水平的老师融会进去的东西也不一样。现在我们制作炎龙武学访谈录,第一期准备命名为“形意拳之李旭洲—张贵良训练体系”,而不是宋氏形意或李氏形意、张氏形意,就是为了区别过去拳归一家一姓的传统习惯,用老前辈的名字命名他们自创的训练体系,就好象都是教英语的,某老师的教法特别出色,就用他的姓氏命名个“某氏教学法”一样,起个纪念的作用,也就可以了。大家练的都是形意,在这个大前提下,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训练体系,彼此尊重,彼此承认,至于训练体系的高低优劣,要通过训练效果来体现。为今后摆脱门派成见的弊端做一个好的开始。
第二是抗击力上升,因为全身暴烈用力的缘故,所以肌肉的强度会增加,特别是小腹。这种练法一般配合用“武火呼吸法”,也叫“砸气”,就是在向外呼气的时候,想着同时还有气流往丹田一落,这时小腹会向外一鼓。这东西快的一个月,慢的半年,小腹甚至胸肋不怕一般人的拳打脚踢,但是抗不住内家的阴劲。而且只是变硬,不能参与发劲。孙禄堂先生当年丹田硬如铁石,动辄发人丈外,但是见了宋世容先生后,才知道这种功夫层次不高,最后把这种东西化去了。此外,这种呼吸法特别容易变成“努气”,会伤肺,我知道有这个练不好咳血的。
形意五行拳拳劲练法,动态图教学,每天学一点,别让国术断了传承
形意五⾏拳拳劲练法,动态图教学,每天学⼀点,别让国术断了传承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姬际可。
据说姬际可曾习艺于河南少林寺学习⼼意把,⼜精通六合枪法。
后⼜得到岳武穆拳谱,后以岳飞拳谱为理论,把⼤枪术化为拳法,并融合原来学的⼼意把,创出此拳。
姬际可门下,分成河南、⼭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传承,包括⼼意六合拳、⼼意拳、形意拳等。
形意拳的基本拳,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等五拳。
形意拳将此五拳配以⾦、⽊、⽔、⽕、⼟五⾏,故名五⾏拳。
形意拳的风格硬打硬进,快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帜。
形意拳之五⾏拳也有⼤架和⼩架之区别。
形意五拳⼩架虽然只有五个基本动作,经过演化,可以变成⽆数个技击动作。
可以不同⽅位不同⽅向⾏拳,不受固定动作限制。
形意五拳⼩架,动作可急可缓,可⾼可低,演练熟练,可以互相转化。
然⽽,毕竟是内家拳术,以内养为主,⼀般演练,以⼩幅度动作为佳。
三体式三体式:要点:①⾝体中正,表情要⾃然,⽛齿轻扣,⾆顶上腭,下颏微收。
②两肩松垂,肘下垂,⾷指要向上挑,虎⼝撑圆,⼿⼼⾥凹,五指撑开,⼿腕下塌。
③胸内函,背部肌⾁要尽⼒向两侧伸展开,腹部要⾃然充实,臂部不可向外突出;④两膝微⾥扣,前膝不过踝关节,臀部与后脚跟上下相对,脚趾扣地,重⼼略偏重后腿,呼吸要⾃然;⑤拳诀⽈“提頂豎尾精靈氣,含胸拔背歸丹⽥;扣襠裹胯穩如⼭,沉肩墜肘松肩胯。
”⼀、劈拳劈拳要点:①左或右掌下劈时,要与右脚落地协调⼀致,迈步时⾝体不可上窜,应保持平稳;⾝体不可前俯,臀部不要突出。
②左或右掌经胸前向前劈出,掌指⾼与肩齐,肘微屈,沉肩垂肘,左或右掌按落于腹前,拇指根节紧靠在肚脐处。
⼿腕向下塌,⽬视前⼿⾷指。
③左或右掌朝前劈出时,前掌变成拳,后掌与与前拳轻微摩擦,然后突然加速,劈出瞬间,犹如⼑劈⽊材。
(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前拳后撤⼒与后掌的前劈⼒,在轻微接触摩擦时,产⽣快速的相对运动,有解脱前拳被对⽅扣住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五行拳劲力之练法
第一步是练死步(定步),
要求慢练、不发力。
主要是规范拳架,循规蹈矩,进而练调息运气(练逆腹式呼吸、小周天、提放术等),摸劲(练内三合,外三合,用身心去领悟劲)。
劈拳的动作极其简单,严格地讲劈拳就两个动作,上一步钻一拳,再上一步劈一掌。
如果复杂点说再加上回身和起式、收式动作。
但我们不能小瞧了这两个动作,它代表的是两个劲路(若细论它又内涵着若干种劲道)。
实践证明,初学者对劈拳劲路的认知,越简单越好,不要太复杂了,搞复杂了一个劲也练不出来。
相对来讲,在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比较刚硬的拳种。
但本门的练法,第一步功是慢练、练柔、不发力。
说是打拳不如说是“摆拳”,老师一个势子一个势子地“摆弄”你。
慢得程度近似打太极拳,又像站“活桩”,极其枯燥,但很吃功夫。
这种练法要求架子很大,很舒展,呼吸要求顺畅自然。
这个阶段主要是练规范拳架,达到抻筋拔骨,通顺经络之目的。
有了形体的规范,下一步就是“摸劲”。
这又有点像打太极了,不是外形的发力,主要是用意。
有句话叫“有的放矢”,形意拳就是这样,为了这一拳一脚的目的,发招迅捷明快,不拖泥带水。
形意拳的拳劲是要求把全身三盘九节之劲路,把五脏六腑之内气,综合一体形成一个整劲发出去。
这个劲不是一蹴而就能得
到的(是要经过一定时目的系统训练)。
五行拳以极其简练的招式,千万次有意识的操练,其目的就是要摸准这个劲。
“拳法之妙在于运劲”,其实运劲就是运气。
所谓拳劲,应当是通过特殊的训练,人体培养生成的一种内劲。
它是有别于人体自身本力的一种活劲。
本门所传形意拳的练法是讲究以身运气,以气催力,通过身体的强化训练而产生充盈的内气。
需要时靠丹田鼓荡迸发出内力。
内气越足,发力越大越猛,而且是能刚能柔。
刚柔相济、游刃自如。
不要小瞧了劈拳的一钻一劈,就是用这两个式子,本门的传人一代一代练出了拳家梦寐以求的丹田内功。
有了这个内功(内气),既强壮了体魄,也增加了技击和抗击打能力,很是宝贵。
从某种程度上讲本门所传形意拳之拳劲不是打出来的,而是“摸”出来的。
初步练拳就是练这个“摸”劲。
说明白一点,就是打拳时用手、脚、身体去感悟这个拳劲。
当然具体练法很多,比如说一拳打出去,老师说你的肩要放开。
再如一掌劈出去,老师说气要踩在前脚底下,这样讲对初习者可能不明头理,只有经过实际练习了一定程度,慢慢才会有所悟。
初习劈拳的练法记住一句话,“劈拳如推山”。
不是一下子把掌推出去,而是慢慢地推出去,在推得过程中去体会其中的劲。
练形意拳的都知道形意拳有鸡腿一说,其实形意的鸡腿,绝不是仅指其单腿负重而言。
本门所传的鸡腿秘传之法是“拿着”腿行步,只有“拿着”腿走步,才能走出形意拳特有的行犁步,才能前进后退收发自如。
这种步法对日后练习散打实作非常有用。
关于这“拿着”
脚走步,有兴趣者可以细心观察农家散养的大公鸡走步,或有所悟。
第二步功法是跟步练法。
所谓跟步就是行拳时前脚向前趟一大步,后脚随之跟进半步。
有了第一步功法的基础(精气充沛),此时可以试着发力。
形意拳发的是整体劲,要求四肢百骸内外合一整体发劲,不能胳膊是胳膊腿是腿,谁也不管谁。
对于形意拳的发劲,形意门各派练者各有所得。
本门的传法是:后脚蹬劲、前脚前趟;梢节领、中节随、根节追;丹田抖动,脊背发力。
要求发力瞬间,内气下沉,气要踩在前脚底下,丹田鼓荡(小腹凸起),劲力突发。
要想得到形意拳的惊炸弹崩之劲,跟步发劲这步功夫必不可少。
但前提是要通过站桩聚力(浑元力)、定步行拳练气,摸劲之练功程序,得到充盈的丹田内气功夫。
其次是要多练单操发力,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单式经常反复地操练,如操练:五行手、蛇形手、虎形手、马形手、刀削手、掸手、立桩肘、双开弓、抖绝等。
单操发力之要领是:全身放松,头顶项竖,松肩坠肘,直背塌腰,松胯屈膝,气沉丹田,降至涌泉。
做到腰裆下去,问地要力。
丹田抖动,脊背发力。
发力要短促,发力前全身放松,先蓄后发,发力只在瞬间。
发力时做到:脚蹬地(踏实)、梢打(力点),气沉(小腹凸起),意气力同时到位,瞬间发出一个短促迅猛的爆炸力。
跟步发力是锻炼形意拳发力的关键一步。
但一定要有充盈的内气才可练此步功法,不然盲目操练极易震伤大脑、损害内脏,习者务要
切记。
第三步是练活步发力。
这是在前面跟步发力的基础上练习活步发力。
操练时以左三体式起式,后脚(右)向前上一步,然后左脚向前上一步,最后是左脚蹬劲,后脚(右)再向前趟一大步,同时左脚跟进半步,右掌前劈发力。
此步功法与跟步发力相比,增加了步子也增加了发力难度。
练得是行进中的劲力平衡,身体的松紧适度,步法沉稳,呼吸有序,身法轻灵,行进中身体切忌忽高忽低,一定要在平行中前进,特别是最后一步发力,一定要保持身体的高度协调,这样才能在发力之瞬间,打出浑厚沉实的形意拳特有爆发力。
活步发力的要点与跟步发力的要求大致相同,关键要注意在行进中一定要精神专注,六合一体,劲力顺达。
第四步是练行步拳。
这是有了跟步发力,活步发力基础后,内气更加充盈,劲力愈加饱满,可以进一步练习行步拳,这一步是练暗劲功夫。
主要是练气血畅通,身法轻灵,步法稳健。
其特点是步不停拳不停,行拳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所谓行步拳就是“脚踏七星步,手运乾坤转”。
练到这步功夫,行拳时要求劲力含蓄,由明转暗,亦刚亦柔,不着意于力,由内而外,顺势而发,劲力顺达,进而向无形无象的化劲阶段转化。
以上是我们这一支锻炼形意五行拳劲力的主要练功方法程序。
通过这几步科学规范的锻炼步骤,习者可以少走弯路,能较快地学习掌握五行拳之拳劲基本功。
当然严格地讲,这些还都属于形意拳基本功夫范畴(即有规矩的练法)。
得到的东西除了养生效能外,一切拳脚及内在功夫只能间接为散打交手服务,
若要用于散打实战,还要进一步练习散练五行拳(即盘身掌功夫),
就是把前面所练五行拳的东西串起来,无规矩地自由随意演练。
形意拳练到这一步,已经是无形无象(忘形忘象),完全是脱胎换骨,什么定步、跟步、活步、行步,都已是明日黄花,此时人即是拳,拳即是人。
一经动念,即举摹练,方圆数丈可练,卧牛之地亦可练。
此时走出的东西已不是昨天的架势,可细细品味又都有往日的痕迹。
什么鸡腿龙身熊取物,虎扑鹰捉龙探爪,猴窜马奔蛇吐信,劈拳炮打双换影,全是在不经意之中走出来。
一切都是随心所欲,随招就势,随意而作。
形意拳如练到这一步,已入化境,日久功深而定会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高深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