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倔强的小红军》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位红军作家----陈靖写的一篇记叙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他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赞扬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决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还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本课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开始了故事的讲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同时也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达了人物所蕴含的感情。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陈赓同志曾经讲过的一件往事。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写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骑上马先走,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10自然段),第二层(11——15自然段)。

本单元课文学习方法的训练重点是“注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而借助上单元“注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的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学法来学习本课,并为后两课讲读课文《小兵张嘎夺枪记》、《虎门销烟》和略读课文《“0”的突破》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能在老师的点拨下独立学文。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全文大意,给生字正音,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第二课时品读全文,学文明理。

学情分析1、我班现有学生47人,是这学期刚招进来的,他们都是来自边远的瑶族村屯,语文基础较差,连最基本的拼音都不会读。

因此班上学困生占了一半,老师的指导难度很大,收效甚微。

2、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当时长征过草地的艰苦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

老师有必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尽力收集有关长征过草地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生活和自然环境。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25倔强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25倔强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25《倔强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本想帮助小红军一起走出草地,却被小红军说服独自前行。

当陈赓同志醒悟后往回找小红军时,却发现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责怪着自己。

本文围绕“倔强”一词,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拖累别人的小红军的光辉形象。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描写小红军神情、动作、语言等语句的体会,使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位机灵、乐观、坚强的小红军的形象,并让学生在对语言有所领悟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多读少讲,把读书、想象、感悟、体验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学情分析我们四年级(2班)共有29人。

其中男生14名,女生15名。

学生比较活泼,乐观好动,善于学习,乐于思考。

经过多半个学期系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课堂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学习过程,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

但也有个别同学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本课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培养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本想帮助小红军一起走出草地,却被小红军说服独自前行。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是鄂版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黄佩老师一开始就抓住“倔强”一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表现小红军“倔强”的词句。

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然后又抓住对小红军语言、外貌、动作等的描写,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测、推敲,深入体会小红军的心理和他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这堂课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挖掘本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体现人物精神品质。

本文为了刻画小红军的光辉形象,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

如,当陈赓要一帮再帮小红军时,作者通过对小红军“摆”“挺”“拉”“拍”等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有力地刻画了小红军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高贵品质。

再如陈赓掏出小红军的干粮袋看时,发现那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这个细节更能突出小红军的高大形象:茫茫征途,烧黑的牛膝骨聊以充饥,“硬邦邦”的牛骨,“牙印”历历在目。

这牛骨上的牙印烙下了革命战士赤诚的信念及坚定的意志。

诸如些类的语句,文中还有很多。

教学时,周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体会这些重点语句的表达作用,即通过对描写小红军神情、动作、语言等语句的理解,使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位机灵、乐观、坚强的小红军形象,并让学生在对语言有所领悟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二、以读悟情。

本文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学中,黄佩老师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人物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老师还采用了有感情的朗读、同桌互读、分角色朗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注意体会重点词句,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使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课文抒发的感情。

三、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学以致用。

例如:黄佩老师在教学小红军外貌描写这一段时,她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写作:课文中小红军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细小无意的地方,被作者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像这样的描写叫细节描写。

倔强的小红军说课稿

倔强的小红军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语文 s 版第七册第 26 课《倔犟的小红军》。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记叙了陈赓同志回顾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抛却对自己的匡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勇敢坚毅,宁愿自己挨饿受苦而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使学生知道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精神或者思想感情的描写方法。

那末联系到具体的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要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细节描写表现小红军倔犟的性格和不为自己,一心只想着别人的高尚品质。

从而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这部份内容时,我将着重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已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在教学中我尽量抛弃自己的程式观念,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维动向,根据学生的学情随时调整教师教学的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蜻蜓点水式的点拨和抛砖引玉般的引导,尽量激活学生探索知识和参预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思维火花,从而促进知识的生成。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抓住知识的生成点,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面。

解决了重点内容,其余的部份我准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斗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让学生在质疑中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体思路是:整体感知,质疑入手——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教师引导,补白想象——关注人物命运,引起学生耽忧之情,为学习下文作好铺垫。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艰难和危(wei)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2、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1、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细节描写了解小红军倔犟的性格和不为自己,一心只想着别人的高尚品质。

小学语文公布课优秀教案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布课优秀教案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布课优秀教案《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2五、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指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能分角色朗诵文中对话部份。

二、能抓住课文要紧内容,并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述,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式,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进程与方式:整体感知,研读“对话”,体会“倔强”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贵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明白得描述人物言行的文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情感。

教学难点:以“倔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及人物品质。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跨过水草地,翻越大雪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更为动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一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

但也有一些,那么永久地倒在了行军途中。

陈赓同志每次回忆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小红军。

今天咱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二、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汇报: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同意他人照顾而捐躯的事。

三、研读“对话”。

过渡:同窗们,你们感觉这些课题中哪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紧密?这节课,咱们的学习重点确实是体会小红军“倔强”的特点。

一、出示自学建议。

①读一读,标出小红军倔强地拒绝陈赓同志帮忙的语句。

(找找描述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②想一想,小红军什么缘故要如此做?③议一议,小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④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二、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研读。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四、体会“倔强”。

一、交流小红军如何拒绝陈赓的帮忙。

汇报:陈赓要帮忙小红军什么?小红军又是如何拒绝的? ①“小红军摆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说:‘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先走吧!’”②“小红军不和陈赓一块走,不吃他的青稞面” 随机指导朗诵:“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吧”(语气亲切、诚恳)“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25倔强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25倔强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25《倔强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陈赓同志碰到一个落伍的小红军,他本想帮忙小红军一路走出草地,却被小红军说服独自前行。

当陈赓同志醒悟后往回找小红军时,却发觉小红军捐躯了,他深深指责着自己。

本文围绕“倔强”一词,运用了细节描述的手法,刻画了一名宁愿自己捐躯,也不拖累他人的小红军的辉煌形象。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描述小红军神情、动作、语言等语句的体会,使学生眼前呈现出一名机灵、乐观、顽强的小红军的形象,并让学生在对语言有所领会的基础上积存语言。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多读少讲,把念书、想象、感悟、体验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念书;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诵,引导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包括的情感,调动学生踊跃参与学习进程。

学情分析咱们四年级(2班)共有29人。

其中男生14名,女生15名。

学生比较活泼,乐观好动,擅长学习,乐于试探。

通过量半个学期系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适应较好,上课认真听讲、踊跃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踊跃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体会动身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必然的提高,基础知识把握比较牢固,具有了必然的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课堂上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学习进程,具有初步的观看、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

但也有个别同窗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课文内容的明白得和分析,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本课有必然的难度。

教学目标一、通过明白得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贵品质。

二、培育抓住课文要紧内容的能力。

3、把握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浮现”、“毫不在意”造句。

4、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通过明白得文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如何做的,他们什么缘故如此做。

二、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有情感地朗诵课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陈赓同志碰到一个落伍的小红军,他本想帮忙小红军一路走出草地,却被小红军说服独自前行。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在整个教学中,志强老师让同学在读中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

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而是放手让同学在乐观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教学中落实素养教育要求,重要的是要进展同学的语言,培育同学的语感,熬炼同学的思维,使同学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志强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一、紧扣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是落实这一训练项目的载体。

志强老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紧紧地抓住文句引导同学争论,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同学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与感染,较好地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非常重视词句训练,培育同学推敲领悟词句的力量。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特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志强老师一开头就抓住倔强一词,让同学边读课文边找出表现小红军倔强的词句。

同学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然后又抓住对小红军语言、外貌、动作等的描写,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测、推敲,深化体会小红军的心理和他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志强老师还让同学边读课文边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重点词句,同学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然后又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内心。

例如,描写小红军的动作,应抓住摆、微微一笑、一挺、一拉、轻轻地拍等重点词语;神态方面,应抓住满不在乎、倔强等重点词语。

找出重点词语后,引导同学争论、探究,结合上下文进行揣摩、推敲,最终悟出了这些词语的运用反映了其匠心所在。

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形象。

三、非常重视情感因素。

1、以情传情。

老师良好的心情状态会让同学以热闹而饱满的心情,开心、兴奋、乐观主动地投入学习。

倔强的小红军的一等奖说课稿3篇

倔强的小红军的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倔强的小红军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25课《倔强的小红军》。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苦而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课文围绕“说服”展开故事情节:陈赓要说服小红军骑上马、与他同行、收下青稞面,却一次次被小红军的充足“理由”说服,最后“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在表达方面,主要是通过人物简洁的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

选编本课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受到情感熏陶,渗透革命传统的教育;同时,学习用对话、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本课教学课时为两课时,我今天要上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现在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一)、针对课文特点,我们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上两点教学目标,我们是依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以上两点,我们是从教学目标,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设计的,让学生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文章的学习,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涵的感情。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二﹑说教法﹑学法本课依据《新课标》对阅读课的要求,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主线,紧紧地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与感染,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借助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策略选 吟咏、感悟,从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体会所蕴含的情感; 择与设计 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加深了理解,获得情 感的熏陶;以学生为主体,读书,讨论,探究,让学生 自主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一、让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 二、解题:什么叫“倔强”?老师简介陈赓。 三、初读文——感知大意 要想知道文是怎样写小红军的,请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教学过程 读一遍文,生字要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1)问一个问题:文讲了一什么事?(2)检查读书 情况,指名按小节朗读文,学生互评并正音。 3 老师范读文,请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 4 默读一遍文,用笔圈画、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
四、解读陈赓——从配角入手 出示:“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 马背,朝前走去。” 2 多读两遍这个句子,你对哪些词语有话要说? (学生可能会对“终于”、“只好”等比较关注。) 3“终于”说明了什么?(陈赓经过很多次的努力。) 4 我们来看看陈赓是怎样帮助小红军的?默读 3—9 节, 同桌讨论。 汇报:三次想帮小红军, 板书:骑马 同行 给青稞面 6 其实陈赓自己的情况也不好,从哪里可以知道?自由 读第二节。 7 学生汇报。引导抓住关键词:疲惫。问:他为什么会 那么疲惫?“荒无人烟”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理解 “忍饥挨饿”? 指导看图,感受陈赓清瘦虚弱的形象。 小结:陈赓自己已经非常疲惫,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帮 助小红军,这可以看出什么?板书:关心战士。 五、细究小红军——体会“倔强” 为什么陈赓第一眼看到小红军就想帮助他?出示描写
不挠的坚强意志,赞扬了红军战士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 质。
这是篇记事写人的文章,我认为教学这类课文首先 应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使学生进入故事情境;然后 让学生在关注故事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言行,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总体把握细心品评——《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断与评析(精选11篇)

总体把握细心品评——《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断与评析(精选11篇)

总体把握细心品评——《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断与评析(精选11篇)总体把握细心品评——《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断与评析篇1 总体把握细心品评——《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断与评析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至10自然段,看着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的倔强,并把表现“倔强”的词句划出来。

生:我从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微微一笑’他说自己的体力强,看出他十分倔强。

生:小红军明明掉队走不动了,还做出要和马比赛的样子,说明他十分倔强。

生:他以“等同伴”为借口,支开陈赓,不要陈赓帮他,也说明他十分倔强。

生:小红军还谢绝了陈赓的青稞面,把自己的干粮袋“一拉”,“拍了拍”,证明他自己的粮食比陈赓的还多。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找得也很准。

但同学们想过没有,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生:让陈赓先走,不拖累陈赓。

生:为了不拖累别人,宁肯牺牲自己。

[点评:抓住“倔强”,以此为切入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段内容,为学生充分感受小红军崇高形象奠定了基础。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看出,小红军的表情、动作、语言都表现了他的“倔强”。

但我发现第10自然段,作者在写小红军在拍粮袋时,不是像我们通常做的那样“挺起胸”,“使劲地一拍”,以此来表现“倔强”,而是用“轻轻地”来表现他拍的动作。

这么写准确吗这不是与“倔强”的说法相互矛盾吗大家边读边想,看看能不能从书中找出答案来。

[点评:故没悬念,激活思维。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引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生:矛盾。

这么做不能表现他的“倔强”,他应该“使劲地一拍”,这样更能让人相信。

生:我不同意。

我认为小红军不可能“使劲地一拍”,因为课文前面写他已经累得掉队了,他没有那么大的劲来拍。

生:就算他有劲也不能“使劲地一拍”,因为他的粮袋中根本就不是粮食。

师:是什么生:课文后面说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他“使劲地一拍”,牛骨的声音和样子都和粮食不一样,那就露馅了。

生:我认为小红军又累又怕露馅,只能是轻轻地拍拍干粮袋。

语文课文 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语文说课评课

语文课文 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语文说课评课

语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教学反思教学资料--语文说课评课这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身的协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身挨饿受苦,也不拖累他人的优秀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这是篇记事写人的文章,我认为教学这类课文首先应引导同学关注人物命运,使同学进入故事情境;然后让同学在关注故事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言行,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同学的内心矛盾,加强同学的情感体验,从而认识和感受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形成同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干落实语文教学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那么如何引导同学关注人物命运,使同学进入故事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呢?通过教学本文,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一、课前准备:利用班会课,组织同学观看长征的录象集锦,听长征故事,特别介绍红军过草地的情况,感受一下长征的艰险和革命英雄的顽强毅力,高尚人格,奠定同学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同学质疑,抓住学习理解全文的突破口。

《语文新课程规范》提出课堂教学应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发挥同学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同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提出四个问题:1、陈庚同志为什么要协助小红军?2、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庚同志,不接受他的协助?3、陈庚同志全明白了什么?4、陈庚同志是怎样明白的?同学提出的这四个问题,实际就是积极地探究人物内心活动的萌芽,同学自身有了问题,就会主动的阅读文本,寻求答案(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朗读训练,加深同学的理解和体会)。

同学在质疑问难中已不知不觉进入了故事情景,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

这时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把这四个问题作为学习全文的突破口。

三、挖掘本文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体现人物精神的铺垫作用。

本文体现人物精神的细节描写主要有四处,但每一处的作用偏重点又有所不同。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25课倔强的小红军作者及工作单位李祖权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小学教材分析《倔强的小红军》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位红军作家----陈靖写的一篇记叙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他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赞扬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决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还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本课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开始了故事的讲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同时也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达了人物所蕴含的感情。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3123、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10-519:21编辑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由于本班学生语文的基础较差,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在上本课之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并提出预习的要求,(1)自学生字,遇到不会拼的字用笔圈出来,在读课文时遇到不懂的字,也用笔圈出来,问同学或老师;如果有些同学不敢问同学或老师时,上课要认真听同学或老师怎样读,这样做就扫除了本课的文字障碍。

(2)根据课文后练习的第二题和第三题进行预习。

所以在讲授这节课时,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我设计的教学环节。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一开始我抓住“倔强”一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边画出表现“倔强”的词语,通过对词语的品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段内容,充分感受小红军的光辉形象,然后要学生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让学生揣摩、推敲,深入体会小红军的心里和表现出来的品质。

小红军的表现和陈赓同志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体现陈赓的品质,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红军牺牲了,陈赓同志‘一把搂住他,狠狠的打了自己一个嘴巴’,自己责备自己‘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一把搂住’‘狠狠’‘怎么对得起’‘小兄弟’,这几个词语反映了陈赓同志当时的一种什么思想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很快地理解陈赓同志当时的心里以及表现出来的品质。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案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案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案教学设计《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的倔强和陈赓的关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小红军的倔强和陈赓的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的倔强和陈赓的关心。

教学难点:体会小红军的倔强和陈赓的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知识点。

朗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艰苦历程。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红军长征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吗?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语调。

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师提问:红军长征的环境怎么样?学生回答:红军长征的环境非常艰苦,他们要翻雪山、过草地,还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

教师讲解:“艰苦”表示非常困难,“围追堵截”表示敌人对红军的追击和包围。

教师提问:陈赓在干什么?学生回答:陈赓在长征途中掉队了,他非常疲惫,需要休息。

1. 2. 3. 1. 2. 1. 2. 3. 4. 1. 2. 3. ◦ ◦ ◦ ◦ ◦教师讲解:“掉队”表示跟不上队伍,“疲惫”表示非常疲劳。

(2)学习第二至十自然段教师提问:陈赓遇到了谁?学生回答:陈赓遇到了一个小红军,他非常瘦小,穿着破草鞋,背着干粮袋。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纪实与评价(修正)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纪实与评价(修正)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纪实与点评执教者:XXX点评者:XXX一提问导入(上课后,教师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上节课读懂了什么,过渡到本节课内容。

)师: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上的段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余同学思考两个问题:(1)本文写了哪两个人物?(2)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生1: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个小红军由于饥寒交迫,牺牲在草地上的故事。

生2:本文写了小红军和陈赓两个人。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陈赓要帮助小红军,小红军说服了陈赓。

帮助(师板书:陈赓小红军)说服[明确人物之间关系。

]师:陈赓一次次想帮助小红军,小红军一次次说服陈赓,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一过程的呢?请你们把书打开,告诉大家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一过程。

[发挥教材的媒介作用。

]生:2~10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速读这一部分,同时小组讨论:陈赓几次帮助小红军的?又是怎样帮助的呢?生1:四次。

生2:第一次陈赓叫他上马骑一会儿,第二次命令他骑一段路再说,第三次要同他一块走,第四次要给他青稞面。

生3:老师,我不明白陈赓为什么总想帮助小红军呢?师:谁能告诉他?生:陈赓不想让他掉队,特别关心,爱护他。

[允许学生质疑,体现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兴趣,体现了教师能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行为。

]二课文剖析1 初读课文,找重点句。

师:请一名同学读3、 4自然段,其余同学在书上画出描写小红军说服陈赓的句子。

(师板书:说骑一会儿满不在乎比你强)师:谁能理解“满不在乎”?生: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师:想一想小红军对什么不在乎呢?小组互相补充说明:(草鞋穿破了,双脚冻得又青又红,他不在乎。

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吃不饱,身体弱,他不在乎。

他十二岁,年纪小,在茫茫的草地上掉队了,他不在乎。

太阳偏西,说明天黑了,而对饥饿,寒冷,孤独他也不在乎。

)师:通过这些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面对困难小红军毫不屈服,有着坚强的意志。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了解了小红军心理、背景、所处环境,体现了学生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说明教案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说明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氛围
评估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 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 面。
评估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 够在一个安全、积极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 能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是否能够 主动参与讨论。
教学经验总结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深入环节
总结词:细节探究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细节,通 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小红军的精 神品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结束环节
总结词:总结提升
详细描述: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红军的精神 品质和作者的写作手法,同时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 巩固所学知识。
感官体验。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小红军的角色 ,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
性格和情感。
课堂互动
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活动设计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对小红军的倔强表现进行讨论, 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理解。
写作练习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小红军倔强的小短文, 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05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制定
01
02
03
知识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对《倔强的小红 军》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记 忆程度,包括重要概念、 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等。
思维能力发展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思维能力发展,如分析、 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学生对小红军形象的 理解和情感态度,以及在 阅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评价方式选择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推荐下载】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朱老师的《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感觉受益匪浅。

《倔强的小红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中,朱老师紧扣“骗”字设计课堂
教学,指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全文,学习小红军的高尚品质,从中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就来具体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教学层次清晰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当年红军长征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生动
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对帮助学生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2.理解小红军的“倔强”
指导学生找出小红军三拒马一拒粮的对话,理解红军战士之间那种互助
互爱的长征精神。

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从文中的语句中理解小红军为什幺不愿接受陈庚同志的帮助,体现出小红军的“倔强”。

3.体会陈赓的复杂心情
这一环节中,朱老师采用了复沓的教学方法,体会陈赓的愧疚、后悔、
悲伤之情
二.教师语言丰富,有亲和力。

学生积极性高。

朱老师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指向明确。

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
热烈。

可见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倔强的小红军》(评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受教研组长的委托,现就本周上的四年级的两节语文课作几点说明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两节语文课,分别是杨良鸿老师和胡芳萍老师执教的《倔强的小红军》,这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听完两位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具体表现如下:一、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

因为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离现在的学生很遥远,为了让学生能融入情境,杨老师的课上,一开始就叫学生们谈谈对长征的了解,胡老师就利用课件,通过放映录象,把学生带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中,感受一下长征的艰险和革命英雄的顽强毅力,崇高人格,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究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这方面两位老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

例如,杨老师在教学时以“骗”字为突破口,从分析“骗”的方法;抓“骗”的破绽;体会“骗”的精神三点入手,出示一系列阅读思考题,而胡老师则主要从小红军为什么要骗红军?陈赓为什么受骗?为什么说“陈赓同志全明白了”而不说“陈赓同志明白了”?这三个题
目出发让学生主动的阅读文本,寻求答案(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朗读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已不知不觉进入了故事情景,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

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就容易让学生领悟人物精神,受到感染。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有很多人物的对话描写,杨老师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胡老师这节课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用演一演的方法帮助学生再现情景,加深感受,体会小红军的良苦用心和陈庚同志的善良与无奈。

如“满不在乎”“命令”“倔强”“腰一挺”“无可奈何”“一拉”“轻轻地拍了拍”等。

整段的教学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充满生动和乐趣。

这种教给学生“边读边演-----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也更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

四、鼓励学生,增强自信
两位老师在教学时都用了不同的方式来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建立自信,更乐于学习,很值得我借鉴。

如杨老师每当学生答完问后,都用言语赞扬学生,而胡老师别出心裁,用小红包这种方式的物质奖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综合这两节课的情况,本人还提出了几点建议:
1、有关战争年代的课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严重脱节,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不失时机的把学生曾经读过的有关长征的课文(如:《丰碑》、《金色的鱼钩》等)和有关长征的影视片融入本课的教学,这样可以极大的丰富本课的教学资源。

2、学习课文时,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有关的内容,这样收到的效果也许会更大。

3、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这两篇课文我个人认为大多都在强调学生的情感归属,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方面有点欠缺。

如说故事,提问题;积累字词,写片段,写感受等方面。

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愚见,评得不合理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