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评价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评价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等机构均对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有多种表述,根据其与药物药理作用有无关系分为A型和B型。A型是指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可以被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B型是指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难以预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对于两类不良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一样,前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而后者一般停药,不再使用。
根据毒副反应与药物的因果相关性,可将评价标准被分为5级,包括“肯定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无法判定”,该评价标准可应用于指导医生对于毒副反应的判断,综合评估肿瘤的病情。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评价除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包括体力状态评分、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内容。
目前,主要有两套系统评估抗肿瘤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即WHO常见毒性分级标准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NCI-CTCAE)。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CTCAE(该评估系统现已更新到4.0 版)进行不良反应分级,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中,更是以使用CTCAE分级标准来描述药物的安全性。该系统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标准的描述性术语对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任何不利或非预期的症
状、体征、异常实验室检查和疾病进行等级(严重程度)划分,包括1~5级,应用于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描述。使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定性定量地记录药物的毒副反应,更因其标准化的描述使不同的肿瘤治疗中心在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描述、记录和交流方面有了统一的语言,利于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和研发。
在临床实践中,也有因药物毒副反应的特殊性而制定专门的分级标准应用于记录交流,如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Levi分级标准。临床肿瘤工作者熟练掌握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评价药物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以及顺畅地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