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是指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可以传递信息,更能启迪读者的思维,引发共鸣。
文章应当具备传递道理、激发情感的功能,就像驿站接力运输道路的作用一样,需要承载道义,传达正能量。
言,是语言的表达,是传递思想感情的工具。
字字句句都应当力求精确、生动,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寓意。
言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塑造人的价值观。
用言语来表达,也是一种对思想的完整体现。
承文,是指言语所承载的文字旨意。
文章要有主题,有中心思想,通过言辞来承载,以达到表达目的。
一篇好的文章,无论是叙述、议论还是描写,都应当围绕着主题展开,紧密贴合主题进行承述。
文言,是传统的古代汉语书面语。
文言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语言表达凝练、精确,能够通过简洁的语句表达意境和含义,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
合一,是指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一篇好的文章,既要有一定的文学性,形式上让人赏心悦目,又要有一定的说理性,内容上让人有所思考和启发。
好的文章既要注重言辞的表达,又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
只有将文以载道,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才能真正打动读者的心灵。
一篇好的文章应当既有文章的形式之美,又能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通过精准的言辞表达,凝练的文字承载,将文言与现代语言相结合,才能成就一篇真正优秀的文章,给读者带来启迪和感悟。
文言文《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送李愿归盘谷序》既是赠友之作,又是抒怀之篇。
这篇序文写于801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当时韩愈34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
自从792年(贞元八年)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进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
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
【原文】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1]。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2]。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3],进退百官[4],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5],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6],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7],秀外而惠中[8],飘轻裾[9],翳长袖[10],粉白黛绿者[11],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12],争妍而取怜[13]。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14],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15],刀锯不加[16],理乱不知17],黜陟不闻[18]。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19],足将进而趑趄[20],口将言而嗫嚅[21],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22],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23],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24];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25],廓其有容(26];缭而曲[27],如往而复。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摘要】本文将围绕着“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的理念展开探讨。
在引言中,将深入解释这一理念的含义。
在我们将讨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言以足志的作用,以言承文的意义,以及文言合一的实践方法。
结论将对“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的综合意义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更好地理解这一理念的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关键词】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重要性,作用,意义,实践方法,实际应用,综合意义,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在古代的经典文学中,常常强调“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在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学作品要能够承载道德、哲理等深刻的内涵,通过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来引导读者思考。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需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言以足志”则是指言语要能够符合作者的意图和想法,表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在文学作品中,言辞的选择和叙述的方式都可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文言合一”强调了文学作品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只有文言合一,作品才能真正引起读者的共鸣和震撼。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作品的灵魂和内核,也是文学作品能够感染和启迪读者的重要因素。
在今后的创作中,我们应该牢记这些原则,努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2. 正文2.1 文以载道的重要性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传达有深度和内涵的思想和道理。
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是指通过文字来传达人们的理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
在当今社会,文以载道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文以载道
2、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
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
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3、八股文:明清两代专门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
这种文体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4、吴中四杰:高启与扬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因四人都居吴中而得名,其中高启和杨基的成就较大。
他们在明初都遭受到惨重的打击,四人都因为政治原因而死,造成了吴中文学的急速凋零,而且使得许多幸存者心怀恐惧,竭力压制自我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6、台阁体:是明代初期以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作家群及创作,这些作家多是朝廷重臣,在创作上内容平乏,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但他们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倾向,即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在风格上显得典雅华丽。
7、茶陵派:主要活动于明成化、弘治年间,以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而得名。
李东阳等为诗推崇杜甫,主张写性情,强调音调、用字和结构。
他们]企图以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来取代台阁体,但却未完全摆脱台阁体的影响。
8、陈庄体:代表人物是陈献章和庄旭,主要主张讲理但话语平淡,推崇陶潜,造语平淡,应届自然。
学宋诗,重理趣,但不主义论,清若自立,向陆九渊心学转移,为王阳明心学开先路。
9、六朝派:主要任务是杨慎,其文学主张是扬李抑杜,认为李优杜劣,他对诗史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诗歌属于感情体系,和李白的性格很相似。
他的文“推本秦汉”,上承李东阳的格调说,强调变体意识,以博冠思想反对泥古主义。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文以载道,是指文学作品可以传达思想和道理。
中文文学历史悠久,从古代的诗词曲赋到现代的散文小说,都以道德、哲理、真理为核心内容。
经典的古文名篇,如《论语》、《庄子》、《红楼梦》等,都以表达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为目的。
这些作品以深刻的语言和精妙的结构,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传递给读者,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生。
言以足志,是指语言表达是人们思想感情的真实反映。
中文作为人们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色彩。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表达,都反映了人们的思考过程和情感状态。
在口头语言中,人们常常使用俚语、成语、谚语等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态度。
而在书面语言中,人们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真实感人的情节和细腻入微的笔法,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以言承文,是指言语作为文学的基础。
中文文学是建立在古代口头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口语和书面语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文学作品中流传广泛的成语、俗语、谚语等,都是通过口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中文的字汇丰富多样,造句灵活多变,使得语言表达更富有表现力和生动性。
言语作为文学的基础,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材料。
文言合一,是指文学作品理应符合文化传统和社会需求。
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在创作和阅读中文文学作品时,人们常常追求与传统文化的合一。
这不仅表现在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扬上,也体现在现代文学作品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上。
中文文学作品通常以具有文化代表性的主题和故事为基础,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揭示人性的弱点和矛盾,以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文以载道,言以承文—文本重心选择与文言文教学
【 文献标识码 】 A
“ 言” 的 重要 性 不言 而 喻 , 即使 到 了高 中 ,强记 文 言字 词 句 的 意义 和用 法 ,乃 至于 极端 的通 篇字 字 翻译 ,也 无可 厚 非 。我们 这一 代人 如果 有那 么一 点文 言功 底 , 都 是 当初语 文老 师这样 狠 抓 出来 的。 但如 何让 学生 更容 易掌 握 ,可 以做一 做文 章 。 ’ 童 校长 的课 无疑提 供 了一 个模 板 :文 以载道 ,言 以承 文 。 “ 道 ” 作 为文 本 重心 ,可 以指 文言 文 的文 本 主题 ,也可 以指创 作特 色 ,这在 前 面 已经提 到 ,它必 须 立足 于 “ 文 ” ,而 “ 文” 又必 须靠 “ 言 ”来 支 撑 , “ 言 ”是 “ 文 ” 的载 体 ,是理 解 “ 文 ”乃 至悟 “ 道 ” 的手段 。 比如 《 烛之 武退 秦师 》 ,它 的文本 重心 既可 以是 烛之 武 的语言 艺术 ,也 可 以是烛 之 武 的人物 形象 ,甚至 可 以是 《 左 传》 的叙 事特 色 。以烛 之武 的语 言 艺术 为例 ,整 堂 课 围绕 “ 退 ”字 展开 ,第 一段
2015年第2期疆受掰chineseforum镙夕i诗丈文以载道言以承文文本重心选择与文言文教学王永辉邬彩儿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正始中学浙江宁波315131摘要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处理文与言的关系一直受到教师重视但又苦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办法
2 0 1 5 年 第 2期
■疆受掰
C h i n e s e f o r u m
交代为何要退 , 第二段讲述为何非烛之武不能退 , 第三段是如何退 , 第 四段为 退 的结果 。教师 对文 本 的处 理重 点应 放在 第 三段 ,以 问题 引导 学生 探究 “ 言” ,从 而理 解 文本 。例 如 “ 敢 以烦 执事 ”一 句 , 句 式 是省 略句 , 省 略 了亡郑 这件 事 , “ 烦”是 “ 劳烦 ”的意思 , “ 执 事” 是对 秦穆 公 的尊 称 ,烛之 武如 此 恭敬 地请 求秦 穆 公 ,竟然 是劳 烦他把郑 国给灭了,这样的话着实 出人意料。料想秦穆公认为郑国 派使 者觐 见 ,无 非是 想让 秦 国退兵 以保全 郑 国 ,态 度 自然 是趾 高气 扬,不屑一顾 。没想到烛之武竟来这一招 ,下面的话当然很有兴趣 听下 去 了 。这 样 ,学 生借 助 “ 言 ”理 解 了文本 ,也 体 会到 了烛 之武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是一种重要的理念。
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文学、言语和思想的高度重视,也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文明和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古代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文以载道”,意味着文学应当承载和传达思想、道德和价值观。
在中国古代,文学一直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表达思想和观念的工具。
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往往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着人们对于生活、人性和社会的认识和思考。
“言以足志”,表明言语应当充分表达人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言语被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言语的真实与坦率则被视为品德的一种表现。
古代中国的诗词文章中,常常流露着作者对于生活、情感和社会的真实感受和态度,这种真诚和真实性也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古代的社交场合中,人们常常以言语来表达对他人的真诚和敬意,通过言语来传递友情、教诲和劝勉。
在《诗经》中,有“言之成美,将心无怨”“言之严谨,将心忠信”等句,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言语真实和坦率的重视。
在古代中国,以言语为表达方式的礼节和真诚,成为一种社交习俗和文化传统,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以言承文”,即言语应当承载文化传统和智慧。
在中国古代,言语传承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经典、典籍和历史文献等方面,言语被用来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思想。
《论语》中的孔子之言、《道德经》中的老子之语、《孟子》中的孟子之论,都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和道德思想的重要依据和表达方式。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言语被用来传承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资源。
古代文化中的名言警句、箴言谚语,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被用来教化后人,传承文化传统。
“不恭而忠,不孝而慈”、“百闻不如一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都是中国古代言语中的智慧结晶。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是对中文的描述,指的是通过文字来传
达道理,通过言语来表达意图,以言辞来承载文辞,使文辞和言辞融为一体。
以下是一个1000字的文章,用以展示这种特点。
"文以载道"意味着中文是一种重视"道"的表达工具。
"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
对于生活、道德、真理的理解和追求。
中文通过书写文字,将这些道理凝聚使其能够被公
众理解和传播。
无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文都能够通过优美的文章来承载
这些道德和价值观念,使其得到深入人心的传播。
"言以足志"强调了口语的重要性。
言语是人类表达意图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中文强调
了个体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
通过言辞,中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们的意愿和愿望,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
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文学作品,中文都能够通过言辞的表达
来足够地展现出人们的志向和情感。
"以言承文"强调了言辞与文辞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中文通过言辞的传达,承载了
丰富的文化和智慧。
文辞是通过书写而成的文字,而言辞则是通过口头交流而传达的语言。
这两者相互依存,互相映衬。
言辞承载了文辞的智慧和丰富性,而文辞则通过言辞的方式
得到了传播和理解。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人类的文明始终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而华夏文明的发展至今也离不开篇章的堆砌和言辞的阐释。
文以载道,是指文章要能承载和传达人们的思想和道义。
一个好的文章应当能够发出真知灼见的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人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在古代,儒家文化的鼎盛时期,文人们以文章的形式传达各种道德和伦理观念,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传承至今。
言以足志,意味着人们言辞之中要能够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言语是人与人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通过清晰明了的表达和精确的措辞,人们能够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言辞的优雅和准确,能够让人的思想更加直接地被他人所理解,也有助于人们在社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以言承文,表示言辞之中承载着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的厚重。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每一位文人墨客都在自己的言辞中凝结着前人的智慧和理念。
正是通过对华夏古人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言辞更具有价值和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文言合一,是指文章的文采和修养要与行为举止相一致。
一个人如果自命清高,但言辞却低俗庸俗,那他所说的话毫无威严性可言,反而给人一种虚伪和不真实的感觉。
文章的文采和华丽的修辞技巧只有在与作者的人品和行为相匹配的时候才真正能够展现出作用。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的原则是我们在写作和言语表达中应当遵循的准则。
只有通过优秀的文章和清晰明了的言辞,才能传递文明的力量,引领社会的进步。
文言合一的标准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追求的,只有言行一致才能树立起一个人的品格和魅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好的言辞和行为,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这句话出自古代文学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它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目的和原则。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一些解释和理解。
文以载道。
文学作品应该有一种道德或智慧的内容,能够传达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
文学不应该仅仅是空洞的娱乐,而应该承载着对人性、社会现象和伦理道德的反思。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言以足志。
文学作品应该以真诚的态度传达作者的意志和情感。
作品中的言辞应该质朴而真实,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作家通过言辞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真正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
以言承文。
文学作品中的言辞应该承载和延续着文学的传统,继承前人的智慧和创作精神。
文学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文学传统和经典作品。
作家应该继承并创新这些传统,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文言合一。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应该相辅相成,相互融合。
文言是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它具有一种特定的韵律和格调,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
作品的形式和语言应该与作品的主题和意义相呼应,这样才能使整个作品达到完美的统一。
《文心雕龙》中的这句名言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宏观的理念和原则的总结和概括。
它要求文学作品既有价值观的引导,又有真诚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同时还要继承和发展文学的传统,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
这些原则对于写作和阅读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文学艺术的一种追求和追求。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1. 引言1.1 定义文以载道文以载道,是指通过文字来传达思想和道理,将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传承下去。
文,即文字,是人类交流和传播思想的重要工具,而文以载道,则强调了文字所承载的道理和智慧。
在古代,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诗经》、《论语》等,都是以文以载道为宗旨,通过优美的文字表达哲理和道德。
在当今社会,文以载道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阅读和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汲取智慧,提升修养,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
文以载道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学观念,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
通过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将心灵的深处展现在纸面上,不仅可以让人自我反省和成长,还可以启迪他人,传播正能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以载道的价值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分辨是非善恶,引导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文以载道不仅是一种文学手法,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和传承。
正如古人所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以载道,让文字不再只是简单的符号,而是一种传递智慧和力量的媒介。
1.2 定义言以足志定义言以足志是指通过言语表达、展示个人内心的情感、理念和志向。
言语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情感态度和道德品质。
言以足志强调通过言语表达来深化对内心世界的认识,使内在的志向和理念得以明确和表达。
言以足志也意味着通过言语表达来激励自己和他人,引导自己和他人向着积极向上的目标努力。
言以足志在个人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可以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帮助个人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言以足志可以增强个人的信心和决心,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理念,还可以吸引他人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言以足志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激励自己、感染他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是古代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里面最
重要的基石之一。
它所体现的和强调的,是一种高度的道德品质和文化自觉。
“言以足志”,即言语是表达人的意志和心灵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文化里面,言辞有
时比行动更为重要。
在种种场合里,中国人常常表现出语言的措辞的谨慎,寻求精准的表
达方式,使得言辞更有力量,在沟通交往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言辞承载的是一
种信任和尊重,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在交往中,言辞的产生和沟通,带有强烈
的前因后果关系,在极微小的细节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互动。
“以言承文”,即言语和文本是相辅相成的。
旋律优美的文本往往需要在言语中得到
诵读,而言辞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文本基础。
一个成熟的文学体系,需要文本的传承和再
创造,亦需要口语的传承和演绎。
“文言合一”,即文化与语言的相互渗透和相融。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人的行为表
现折射出所处环境的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嬗变,反过来可以影响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
文化和语言之间的这种有机联系和互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既有渊源,又有广泛
参与的特点。
总之,“文以载道,言以足志”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些方面。
它所强调的是文
化的道德合一、文辞笃实、言行一致、语言电文、真心实意等重要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在多方面的文化交流中,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以此促进人类文明的发
展。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在古代中国,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和写作原则。
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言语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字所承载的思想与情感的重要作用。
文以载道,意味着文章应该以道德、价值观和智慧为中心。
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人的品质和道德修养,因此写作的目的是要通过文字来传递这些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文以载道,要求作者在文中展示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教育和启迪读者。
言以足志,则强调了对言辞的重视和正确掌握。
传统文化注重言辞的准确和恰当表达,认为言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通过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和理解。
言以足志要求作者在写作中通过精确的用词、恰当的句式和清晰的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并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以言承文,意味着言语是获取和传达知识的重要媒介。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的传递是通过文字来实现的。
言语要承载和传达文字中蕴含的知识和智慧。
以言承文要求作者在写作中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通过清晰明了的叙述和逻辑严谨的论证来传递知识和思想。
文言合一强调了文言和口语的统一性。
在古代中国,文言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语言,而口语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文言合一要求作者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文言和口语,并将两者有机结合。
这样可以使文章既具有正式的规范性,又能贴近读者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更好地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感受。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写作以及言语和文字关系的要求和规范。
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文字和语言的重视和尊重,以及他们通过文字传递智慧、传承文化的追求和实践。
这些价值观和写作原则的传承和发扬,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探索密不可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
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摘要] “文”和“道”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两个范畴。
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形态各异。
本文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文道同一,以此促进语文教师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关键词] “文”;“道”;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一般来说就是语言学习,语言学习我们主要是以“文”为主体,而”文”又总是和“道”关联在一起;并且,作为缘起于母语的语文来说,学“文”必然是和得“道”——情意、思想、精神、境界等紧密相关,所以,对语文教学来说,“文”和“道”是最核心的两个范畴。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
虽然孔子对“文”、“质”关系的表述就给了我们较好的启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011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另一角度也显示了二者的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的表现却形态各异。
下面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以此促进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文以载道我们一般认为,世界是先于“我”而存在的,真理是对事物运行规律的客观反映,人是通过认识的方式而明知世界及自我的,而语言就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真理的手段。
我们一般认为是先有物,然后再给它命名;或者我们的任何表达都是对某个事先就存在在那儿的东西的言说,语言就是给某物贴上一个标签、冠上一个名称而已,它的功能与其他人工符号一样,都只是传送现成的观念。
我们一般认为,语言本身不产成内容思想,语言的意义只在于表征语言之外的现成东西,不管是心理的还是物理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
对于我们来说,语言虽然是重要的,但无论如何它只是一种工具,还有比它更重要、更主导的——道(情意思想、品质精神等)。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基本理念,是古代文学创作的宗旨和目标。
这种文学理念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时期和各种文体中,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以载道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必须要有思想性,要有内容,要有所传达的道理。
古代文学家在创作作品时,往往会借助于各种形式的艺术手法,来展现自己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观点。
这种思想性的要求,使得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思想的载体,一种价值观念的表达。
言以足志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点。
在古代中国,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注重言辞的准确和精确,追求语言的精美和优美。
他们在用词、用句、用段时,都会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文,力求做到心中有数,言之有足,使作品达到情感和理性的统一。
古代文学中的言以足志的思想要求,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在语言上兼具美感和表达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言承文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色。
在古代中国,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常常会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和发展,不仅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而且会继承前人的思想和精神,以言承文。
这种以言承文的思想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在风格和内涵上都具有一种延续性和传承性,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如同一条接续不断的文学的长河,流传千古。
文言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显著特点。
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分家,文学创作中融合了思想、情感、艺术等多种要素,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艺术性。
这种文言合一的思想,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在风格上丰富多样,内容上博大精深,深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这四个词语体现了中文的魅力和独特性。
中文是一种富含深意和哲理的语言,可以通过精妙的文化表达和词语组织,将思想和情感传达给读者。
文以载道,指的是通过写作来传递道德和价值观。
中文文学经典例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通过丰富多彩的笔墨描绘人性的善恶、荣辱、忍辱负重等道德观念,引发读者对人性辩证的思考。
这些经典作品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价值观念,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观念的多样性。
言以足志,指的是通过言辞来表达个人的志向和追求。
中文中有丰富的修辞方法,例如比喻、夸张、反问等,可以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文人墨客们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将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传递给读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进步的追求。
以言承文,意味着言语是文学作品的载体和表达方式。
中文的文字系统独特而丰富,擅长表达思想和情感。
汉字是中文的象形文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抽象的意义。
通过选择或创造适当的词语、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作者可以将思想和情感以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文言合一,指的是中文中文学与书面语言的融合。
虽然古代文言中的修辞方式和词汇与现代中文存在差异,但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是一脉相承的。
现代中文在保留经典文言的也不断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和词语,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这种融合可以使中文更加丰富和灵活,为作家和读者提供更多表达和理解的空间。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是中文的独特之处。
中文以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和精妙的语言表达,将思想和情感传递给读者,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中文也在与时俱进,保留传统的文化底蕴与审美趣味,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和词语,不断满足人们在现代社会的表达需求。
中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文化思想和人文情感融入到每一个字词之中,让语言变得生动而有力,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这句话是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文章要能承载道德教诲,言语要能表达心中的志向,要用言语来表达对文章的追求,让言语和文章相得益彰,达到完美的统一。
下面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以2000字的篇幅来阐述。
“文以载道”,意味着文学创作应该以道德教化为目标。
文学作品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思想内涵。
它应该能够引领人们思考、启迪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义观。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能够唤醒人们的良知和善意,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只有这样,文学作品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精神食粮,具有指导和感召的作用。
“言以足志”,意味着言语应该能够表达人们内心的追求和志向。
文章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创作者内心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
言语应该真实、自由地表达个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目标,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热情和力量。
只有通过真诚的言语,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美好的追求和热爱,引领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然后,“以言承文”,意味着言语应该能够承担起文章的责任和使命。
言语是文章的灵魂,通过言语的力量,文章才能得以传播和流传。
言语应该是质朴、自然、真诚的,能够与文章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更加生动、鲜明、有力。
言语应该能够跳出纸面,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振,达到与文章互通有无的境界。
“文言合一”,意味着文章要达到完美的统一。
文言是指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应该能够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感;合一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要完美融合,内容要生动有趣,形式要简洁明快。
只有文言和合一,才能让文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发挥文学作品作为艺术的力量。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这句话,是对我们创作文学作品的一种要求和追求。
它要求我们的文章既有思想性和道德触动,又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同时要用真诚的言语承载这份追求和追求的人生理想,达到言文合一的境界。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代表着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这一理念贯穿着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和对文学的追求。
这种创作理念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因,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和文学理念。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古代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文以载道,意味着文学作品需要承载着一种道义、情感或思想。
在古代,文学作品不只是纯粹的艺术表现,更是一种传达和承载着某种价值观念的表达形式。
《诗经》中的《关雎》、《小雅》中的《鹿鸣》等作品都是通过叙述人与自然、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承载了古代先民的道德观念和情感表达。
这种文以载道的创作理念也体现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比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以诗意的方式表现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承载着对时代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深刻思考。
言以足志,意味着文学作品需要表达作者的意志和情感。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作品往往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的个人感情、思想和追求。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通过主人公的狂言疯语,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怒,表达出了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和期盼。
在这个作品中,言以足志的创作理念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作者通过文字表达出了自己对社会的关切和呼吁,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以言承文,意味着文学创作要承载着传统文化,继承着前人的思想和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一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种继承不仅体现在创作思想上,还体现在文字的运用和艺术表达上。
《论语》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被后来的文学作品所借鉴和模仿,以致成为一种典范。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就对《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进行了改编和运用,使得古代经典文化得到了现代的传承和发扬。
文言合一,从一个侧面来说,指的是作品要在文学的艺术表现和价值观念的承载上达到统一,在创作中不仅要追求文学的艺术性,更要追求文学作品的价值观念和意义。
《红楼梦》中不仅仅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思考。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这些词汇都是形容文言文的特点和优越性的词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因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被后人传颂千古。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它的表现方式更加典雅、文雅和深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内容将更详细地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优势。
一、文以载道文言文是进行思想表达和文化传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
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的,文字是表达人们真实心灵的载体。
文言文的文章不仅表现出作者的思想,还具有一种精神奋发的气度。
文言文不仅使思想凝聚并完整表达,而且更能展现出人类的文化精华。
所以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文化和社会孕育方式的重要载体。
可以说,“文以载道”的性质使文言文成为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文化语言。
二、言以足志文言文非常注重情感表达,是一种毫不矫情而具有浓郁情感的语言形式。
文言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意志和态度,从而深化读者的体验。
文言文的表现方式也是趋近于直白深入人心的,使得它的存在意义深远。
言以足志,这种形式在表演传统戏剧时更为明显。
比如京剧、昆曲,演员表现的角色情感细腻而真实,用他们的身体语言和腔调展现出表演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文言文中也是一样。
三、以言承文文言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意境,细微的语言差别能够表示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因此,文言文的表现方式非常注重每个字的含义,每个字都是表达文化信仰的载体。
以言承文,它不仅体现在文言文中,同时也体现在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中。
中国人始终坚信字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
凭借这样的方式,文言文得到了更深入的体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文化内涵。
四、文言合一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形式。
文言文的每个字在一定条件下都有特定的表达方式,而白话文通常可以灵活使用多样的语言风格来表达。
文言文需要读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理解和掌握其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作者:解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9年第09期
摘要:学习文言文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虽然有时代的隔阂、语言的隔阂,学起来较为困难,但只要在教学中把“文”和“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文以载道,言以足志,文言合一,文言文的精髓与价值便会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字词句;文言合一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73-2
司马迁在《史记》中刻画了许多人物形象,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其刻画艺术不仅前无古人,而且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典范。
《魏公子列传》是《史记》中最生动、最感人的篇章之一,为了让已具备一定文言功底的高二年级学生更有效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来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作者意蕴,教学时,我主抓重点字词句,拓展学生思维,品鉴语言内涵,引导学生独立创新,同时加以适当提醒、点拔、补充,来达到以言承文,文言合一的目的。
苏教版中的《魏公子列传》共写了魏公子的三件事:迎侯嬴、请朱亥、窃符救赵。
作品一开头就写道:“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很明显,司马迁是把信陵君作为一个礼贤下士的人物来写的。
在文中的第二段大篇幅地描写了迎侯嬴,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地位低下,信陵君听说他是贤士,就“往请,欲厚遗之”。
侯嬴不肯受之后,信陵君便“置酒大会宾客”,他亲自“从车骑,虚左”,“虚左”是一个关键词,是本文中一个重要的古代文化知识,也是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具体体现,学生只有弄懂了“虚左”一词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解读魏公子的“仁而下士”。
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位,在当时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作为地位显贵,身份显赫的信陵君,在被侯嬴拒绝后,能够不以富贵骄士,屈尊相请,以礼相待,这是非常难得的,同时也是打动侯嬴最重要的一点,此时的侯嬴从心理上已经归属了信陵君。
为了验证信陵君的诚心,侯嬴多次试探、刁难,司马迁用了系列的动作来写侯嬴,“摄、直上、不让、俾倪故久立、微察、久立、與客语”,一个“得寸进尺、目中无人、不识抬举”的看门人形象跃然纸上,一支奇怪的队伍就这样招摇过市,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对于街市人的反应,文中用一个动词“观”,课堂上我让学生细细品味了这个动词,“观”不只是简单地看,那种疑惑、震惊的表情和眼神,那种欲行忘步的神态也都体现了出来,这种场面真可久居魏国头条新闻,对信陵君来说,这也是一场对于自己人格的考试,考官就是侯嬴,但信陵君不但不嫌弃他傲慢无礼,面对街市人的耻笑和从骑的窃骂,反而“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色终不变”。
把侯生请到家时,信陵君“遍赞宾客,为寿侯生前”,教参对“遍赞宾客”的解释是向全体宾客介绍了侯生,“赞”的本义是进财货以求谒见,文中的意思为“介绍,引见”,学生对这一词义比较陌生,其实我们只要把它放进特定的语
境里来理解就可以了。
为此,我设定了一个“情境假设”环节:如果你是魏公子该如何引见贵宾?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顺着这条思路,我又让学生对“赞”一词进行深入思考,“宾客的反应为何是‘惊’不是‘惑’?”侯生是信陵君屈尊请来的贵宾,自然要把他介绍给大家,宾客的反应是“宾客皆惊”,由“惊”一词可以推断,“赞”的行为应该是双向的,按情理,信陵君除了要把侯生引见给大家,也要把宾客引见给侯生,而当时的侯生衣冠褴褛、地位低下,如果只是单向的把侯生引见给大家的话,宾客的反应可能是“惑”,如果是双向的话,将相宾客的自尊可能就受到了冲击,才会“惊”,再结合现在的见面礼仪,贵宾相见,也是互相引见。
这样解释的话,学生就会牢记在心了。
信陵君恭敬的举止让侯生不得不诚服,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此段的描写可以说是生花妙笔,人物的心理、神情以及他们之间矛盾的关系,都一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苏教版选文中有关魏公子的语言仅出现过三处,第一处是“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第二处是“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第三处是“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魏公子在准备同秦军决一死战向侯生辞行的时候,侯生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学生通过细细揣摩得出,第一句话中魏公子丝毫没有责备侯生的意味,而是在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反省其实也是其仁而下士的侧面反映,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士”,唯恐自己做得不好而待慢“士”。
后两句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魏公子的仁义之心,“仁”是包含在“高义”之中的,拥有仁者之心的高义的魏公子是众人皆知的,正如平原君所说“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正是被信陵君的热诚仁爱打动,侯嬴为其献计,为了坚定信陵君的意志,侯嬴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他的诺言——在信陵君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壮烈啊!这便是战国时期“士为知已者死”的精神,侯嬴与那些朝秦暮楚的食客完全不同,他不是那种只凭三寸不烂之舌,依附于统治阶级,专为获取个人功名利禄的人,他是把信陵君看成自己的“知已”,所以要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贡献给信陵君。
其在在朱亥和如姬身上,又何尝不是呢?课堂上学生找出朱亥的语言,仔细品味,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朱亥只是一个市井鼓刀屠者,公子往数请之,虽然朱亥当时并未回报答谢,然而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令人敬佩。
司马迁虽然没有正面刻画如姬,但我们从侯嬴的口中得知“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虽未见其人,却已知其真。
信陵君就是这样靠着贤士们的帮助,完成了“窃符救赵”的历史大业,从而挽救了赵国,也保存了魏国,这与文章开头讲的“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是相呼应的。
对于晋鄙的描写,文中笔墨也不多,教学中和同学们一起品味了几个动词,“合、疑、举手、视”,兵符虽已合上,却依旧怀疑,昂首视公子,“举”、“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把这位嚄唶宿将当时的惊奇、自信、决不交出兵权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可谓神来之笔。
做足了字词句上的功课,再来探讨问题就胜券在握了,课堂上,我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侯嬴为何北乡自刭?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能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明白了魏公子为何不阻止侯嬴自杀了,因为在当时,守信用、践诺言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对以死相报的行为加以劝阻是不以知已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和侮辱,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所以魏公子不加劝阻也是在更好地激励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侯生。
第二、司马迁为魏公子作传,为何花大量笔墨写侯嬴?这个问题需要联系司马迁本人的遭遇来探讨,他的用意何在,情感寄托何在,答案自在心中。
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很是热烈,基于对文本字词句的透彻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答案的得出自然是水到渠成。
“文”与“言”的结合不应是简单的组合,“言”可以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知识,读懂文章;“文”可以探究文化精髓,传承文化理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这既是文言文教学的宗旨,也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所在。
[参考文献]
[1]丁帆.《史记》选读教学参考书[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