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全文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35f2f34afe04a1b071de9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字号:主席令第22号发布日期: 2009.12.26实施日期: 2010.03.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法规类别:海洋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海岛保护规划第三章海岛的保护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有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的保护第三节无居民海岛的保护第四节特殊用途海岛的保护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海岛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海岛,是指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包括有居民海岛和无居民海岛。
本法所称海岛保护,是指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保护,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保护和特殊用途海岛保护。
第三条国家对海岛实行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海岛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第四条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无居民。
西沙群岛旅游开发SWOT分析和发展模式建议
![西沙群岛旅游开发SWOT分析和发展模式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219c50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d.png)
西沙群岛旅游开发SWOT分析和发展模式建议李佳芮;张健;刘书明;孙苗【摘要】利用SWOT方法对我国西沙群岛旅游开发和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沙群岛的现状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从总体规划、建设理念和管理体制方面对西沙群岛旅游开发和发展的模式提出了建议。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Paracel Island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re analyzed by using SWOT method�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Paracel Island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National strategy, from the overall planning, construction concept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of Paracel Island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西沙群岛;旅游开发;机遇;挑战【作者】李佳芮;张健;刘书明;孙苗【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引言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地貌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等旅游资源别具特色,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岛保护法》:呵护我国海岛的“防护栏”——解读《海岛保护法》的立法背景、出台意义与基本原则
![《海岛保护法》:呵护我国海岛的“防护栏”——解读《海岛保护法》的立法背景、出台意义与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e97f1d980eb6294dd886c95.png)
维 促 第一 , 维护 国家 主权 和 领土 完整 , 护 国家 海洋 权 利 用 自然 资源 , 护海 岛及 其 周边 海域 生 态平衡 , 进 维 科 益 。海 岛对 于 我 国不仅 具有 重要 的经 济价值 和军 事 价 经 济社会 的可 持续发展 。该法 的基本原 则体 现在 “ 学
一
-
¨
-
◆l dn 5已 gu口 t u◆
问题 的存在 , 重损 害 了 中国 的海 岛生 态 , 胁 着海 岛 基 础 。 严 威
地 区经 济社会 的可持 续发 展 , 因此 , 迫切 需要 通 过海 岛 立 法予 以解决 。
总之 ,海岛保护法》 《 明确了海岛的生态价值 、 海洋
管理法》 等法律 , 初步构建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海洋法律 民海 岛 的开 发 、建 设应 当遵 守 有关 城 乡规划 、环境 保
体 系 。然 而 , 在海 岛立 法 方 面 , 国与周边 国家及 一 些 护 、 地 管 理 、 域 使用 管 理 、 资 源 和森 林 保 护 等法 我 土 海 水
障, 且直 接涉 及 国家 主权 , 些都 需要 对 海岛 立法 予 以 海 岛保 护规划 制 度 , 岛保 护规 划是 从 事海 岛保 护 、 这 海 利
用 活 动 的依 据 。全 国海 岛保 护 规划应 当按 照海 岛 的区
第二 , 补海 岛保 护法 律 空 白 , 善我 国海 洋法 律 位 、 填 完 自然 资源 、 境等 自然 属 性及 保护 、 用状 况 , 环 利 确定
权 益价值 和社会 经 济 价值 以及 各级 政府 和部 门在海 岛 管理 T作 中 的职责 , 开创 我 国海 洋事 业 的新局 面 , 将 进
一
二 、 台意 义 : 护 国家 海 洋 权 益 、 出 维 保 护海 岛资源 生态
海南无居民海岛的利用与保护
![海南无居民海岛的利用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dde9f93ded630b1c59eeb516.png)
海南无居民海岛的利用与保护作者:刘素芳唐俐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1期摘要无居民海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
海南拥有200多个无居民海岛,这些无居民海岛对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提升国际旅游岛内涵,维护南海海洋权益和国家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当前海南无居民海岛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域外无居民海岛保护经验,从立法上加强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实现海南无居民岛的合理开发与永续发展。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利用保护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三沙市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Hjsk2013-03)和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西沙群岛开发利用和管理法律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qnjj1261)。
作者简介:刘素芳,法学硕士,海口经济学院基础课部党支部书记;唐俐,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165-02无居民海岛一般面积狭小,但蕴含有丰富的渔类、矿产、油气等自然资源。
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对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提升国际旅游岛内涵,拓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广度和维度,维护南海海洋权益和国家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海南省无居民海岛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海洋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海南拥有无居民海岛200多个,95%以上无居民海岛分布在三沙市辖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
因此,海南无居民海岛的利用主要集中在近岸岛及具有特殊价值的海岛,西南沙群岛因远离大陆,基础设施落后,开发利用成本高、回报时间长,基本没有进行系统的开发。
目前,海南省7个旅游用岛中开发比较成功并已正式运营的有分界洲、蜈支洲岛、边溪岛、东屿岛。
野菠萝岛是作为自然保护区对外开展红树林观光旅游活动的一个景点,小青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正在进行。
养殖类用岛方式的无居民海岛有9个,其中有3个因各种原因已废弃,养殖类用岛多为港内岛和河口岛。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https://img.taocdn.com/s3/m/b92028b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f.png)
答案 (1)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我国大陆向东延伸的大陆架),距我国大陆和 台湾岛都很近;在地质上属于我国台湾岛的附属岛,与台湾岛的成因相同。 (2)大陆架海水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位于沿岸冷水流与台湾暖流 的交汇处,海底营养物质容易被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3)加强海洋立法;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安 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
知识体系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南海诸岛 1.南海诸岛与南海 (1)南海诸岛为南海中我国许多岛礁的总称,属海南省和广东省。 (2)组成: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3)南海:属于我国管辖范围的约有210万平方千米。 要点笔记南海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海上枢 纽,我国约有60%的外资运输经过南海。
1959年,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 事处,隶属广东省 中华人民 1988年,设立海南省,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共和国 划归海南省管辖 2012年,设立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岛 礁及其海域
4.南海诸岛属于中国领土 (1)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均承认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属于中国领 土,很多国家出版的地图均标明南海诸岛属于中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南海周边国家对我国主权并未提出 任何异议。
素养培优
素养目标——地理实践力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中国海警局2021年6月16日公开的消息显示,中国 海警舰艇编队当天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下图为我国钓鱼岛地理位 置及周边海域等深线(单位:米)分布图。
(1)试从地理角度分析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2)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台、浙、闽渔民的传统捕捞作业区。简述钓鱼 岛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我国应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请列举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 重要举措。
海岛管理工作要点
![海岛管理工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27b4e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a.png)
海岛管理工作要点,全国海岛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三个六”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海岛保护法》和《国家海洋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海岛工作的战略部署,以深化海岛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海岛保护规划体系、扶持边远海岛发展、推进海岛整治修复、完成海域海岛地名普查任务和实现海岛监视监测业务化运行为重点,稳步推进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试点工作和海岛宣传培训工作,坚持海岛合理开发与保护,创新海岛管理工作机制,改善海岛人居环境,提升海岛管控能力,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海岛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无居民海岛使用管理水平。
适时启动《无居民海岛使用申请审批办法》上报国务院工作,建立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制度和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监管制度,制定《无居民海岛开发管理工作规程》,逐步建立海岛使用权评估管理制度,开展无居民海岛开发模式与量化指标研究,推动省级海岛管理配套制度建设,继续做好《海岛保护法》施行前已经用岛活动的确权发证工作,加大无居民海岛申请审批力度,促进海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完善海岛保护规划体系,统筹海岛开发与保护。
促进《全国海岛保护规划》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强对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的指导、培训,推动各省海岛保护规划出台。
加强海岛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沿海县(市)编制拟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单岛规划,进一步完善海岛保护规划体系,促进海岛资源科学集约节约利用。
三、扶持边远海岛发展,改善海岛人居环境。
与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制定和上报《扶持边远海岛发展若干意见》。
统筹安排海岛保护专项资金,扶持边远海岛的水、电、交通、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边远海岛垃圾、污水处置和岸滩、植被修复等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海岛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善海岛人居环境。
四、推进海岛整治修复工作,加强特殊用途海岛保护。
出台《海岛整治修复管理办法》,规范整治修复项目管理。
加强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申报和监管工作,指导各省编制海岛整治修复保护规划与年度计划,对已完成项目开展竣工验收。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写大纲》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写大纲》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318cd0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d.png)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写大纲》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1.05.23•【文号】国海岛字[2011]332号•【施行日期】2011.05.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写大纲》的通知(国海岛字[2011]332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相关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及其配套制度的相关规定,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是对拟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编制的单岛保护和利用规划。
该规划由县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由县级政府批准(不设县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地区,由市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由市级政府批准)。
为规范无居民海岛单岛保护和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海洋局编制了《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写大纲》。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写大纲一、无居民海岛基本情况(一)无居民海岛行政区域位置(二)无居民海岛地理坐标位置(三)无居民海岛海岸线以上的面积(四)无居民海岛地形地貌(五)无居民海岛自然生态(六)无居民海岛岸线水深等资源情况(七)无居民海岛及周边开发利用情况(八)无居民海岛已开展的保护情况二、单岛保护区的区域和内容(一)划定单岛保护区的范围1.单岛保护区面积一般不小于单岛总面积的三分之一;2.单岛保护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处或多处;3.如特殊需要单岛保护区可包括部分周边海域。
(二)单岛保护区保护的主要对象1.有研究和生态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2.有研究和生态价值的珍稀动物;3.航标、名胜古迹等人工建筑物;4.特殊地质或景观的地形地貌;5.海岸线、沙滩等重要的海岛资源。
三、单岛保护区保护的具体措施(一)严格按照《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二)单岛保护区养护和维修的具体办法;(三)单岛保护区保护的经费来源;(四)相关单位对单岛保护区的责任和义务;(五)单岛保护区要达到的保护目标。
海岛法
![海岛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31d869561252d380eb6ede.png)
沿海城市、镇海岛保护专项规划和县域海岛保护规划,应当符合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和省域海岛保护规划。
编制沿海城市、镇海岛保护专项规划,应当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的意见。
县域海岛保护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沿海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确定的可利用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利用规划。
沿海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本行政区域内海岛保护专项规划。
省域海岛保护规划和直辖市海岛保护专项规划,应当规定海岛分类保护的具体措施。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要求本行政区域内的沿海城市、县、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海岛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可以要求沿海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域海岛保护规划。
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二条 经批准在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建造建筑物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可利用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限制建筑物、设施的建设总量、高度以及与海岸线的距离,使其与周围植被和景观相协调。
第三十三条 无居民海岛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排放。
第三节 无居民海岛的保护
第二十八条 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应当维持现状;禁止采石、挖海砂、采伐林木以及进行生产、建设、旅游等活动。
第二十九条 严格限制在无居民海岛采集生物和非生物样本;因教学、科学研究确需采集的,应当报经海岛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海岛保护法律的义务,并有权向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违反海岛保护法律、破坏海岛生态的行为。
第二章 海岛保护规划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91314f1be1e650e52ea99c7.png)
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国际在线消息: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本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规划范围为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通知全文如下: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5〕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5年8月1日(此件公开发布)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规划范围为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一、规划背景(一)海洋自然状况。
自然地理。
我国由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拥有大陆岸线1.8万多公里,有辽东、山东、雷州三个半岛,渤海、琼州、台湾三个海峡,以及17条主要入海河流和众多港湾;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其中有居民海岛400多个,总体呈无人岛多、有人岛少,近岸岛多、远岸岛少,南方岛多、北方岛少的特点。
我国海岛生物种类繁多,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
自然资源。
我国拥有海洋生物2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约240亿吨和16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超过30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自然深水岸线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处,滩涂面积3.8万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6dc81b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7.png)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6.12.28•【文号】国海岛字〔2016〕691号•【施行日期】2016.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海岛字〔2016〕691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有关单位:《全国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已经国家海洋局第46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海洋局2016年12月28日全国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前言海岛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基础平台,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健康的海岛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指导“十三五”期间我国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规划总结回顾了“十二五”期间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海洋强国、生态文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对《全国海岛保护规划》进行了细化与深化,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全国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期间全国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二五”期间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进展“十二五”期间,全国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为依据,以《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抓手,在海岛生态保护、海岛经济发展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海岛地名普查、权益岛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第一,海岛管理能力不断加强。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3f11c7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1.png)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有关单位,无居民海岛使用论证技术单位:为了推进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利用,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秩序,科学指导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和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我局编制了《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指导意见》和《无居民海岛用岛区块划分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指导意见为了推进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利用,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秩序,科学指导县级(市级)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和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地形地貌的保护与利用1.严格限制填海连岛工程,保护海岛自然属性,防止海岛灭失。
填海造地工程涉及海岛的,应通过桥梁和隧道方式连接海岛和陆地。
2.海岛开发利用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避免采挖土石。
确需采挖土石方且采挖面积达到用岛面积30%以上的项目用岛,应专题论证,论证专家一致同意方可通过。
3.对于具有较大科学研究价值或者美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和景观山石等特殊地形地貌的海岛,应划定保护范围。
二、海岸线的保护与利用4.海岛开发利用应避免破坏自然岸线资源,对于改变原有海岸线长度达到使用海岸线长度30%以上且超过200米的项目用岛,应专题论证,论证专家一致同意方可通过。
5.在海岛海岸线及周边海域修建码头、房屋等建筑物和设施,鼓励采用透水构筑物形式或者桩基方式,例如栈桥式码头、栈道、高脚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b1813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海岛保护规划第三章海岛的保护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有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的保护第三节无居民海岛的保护第四节特殊用途海岛的保护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海岛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海岛,是指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包括有居民海岛和无居民海岛。
本法所称海岛保护,是指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保护,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保护和特殊用途海岛保护。
第三条国家对海岛实行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海岛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第四条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无居民海岛所有权。
第五条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全国有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保护工作。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保护工作。
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海岛的名称,由国家地名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和发布。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在需要设置海岛名称标志的海岛设置海岛名称标志。
禁止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海岛名称标志。
第七条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岛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民的海岛保护意识,并对在海岛保护以及有关科学研究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20dc669783e0912a2162a34.png)
海岛 岛保 保护 护与利 利用 用规 规划 划 编制技 技术 术指 指南
(2 2013 版) 版
“ “基于生态 态系统的 的海岛保护 护与利用规划编制 制技术及示 示范应用 用” 课 题 组 二零 零一三年十 十月
编者 2013 年 10 月
前 言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一大发 展背景下,海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开发利用活动也越来越多。为了规范我国海岛的保护与 利用,国家确立了“规划先行、永续利用”的总体指导方针, 《海岛保护法》 、 《全国海岛保 护规划》等一系列国家促进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标志着我国海岛的保护、利 用与管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期。为此,在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的指导下,由国家海洋局第 一海洋研究为牵头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 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福建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暨南大学、北 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等单位为协作单位组成课题组, 在国家海洋局海岛保护与管理项 目及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 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的资助下,开展了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的研究。以期为规划编 制中统筹区域和具体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系统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为我国全面制 定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促进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开展 3 年来,课题组基于我国无居民海岛资源环境现状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搭建 了海岛管理政策框架,编撰完成的“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指南” 、 “可利用无居民海岛保护 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 、 “旅游类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 “海岛保护与利 用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等内容,为我国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参 考。 本指南的编制是阐述研究团队对我国海岛资源环境特征、 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 海岛与保护利用政策及海岛保护规划示范应用的研究成果, 是在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发布 的《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 、 《国家海洋局关于对区域用岛实施规划管理 的若干意见》等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的细化。 指南中可能还有一些不足,在实际规划编制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工 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 和有关资料寄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岛海岸带中心(山东省青岛市仙霞岭路 6 号, 邮编 266061)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海岛保护法视角下浅议历史遗留用岛管理
![海岛保护法视角下浅议历史遗留用岛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bda3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4.png)
2023年 第8期海洋开发与管理11海岛保护法视角下浅议历史遗留用岛管理彭洪兵,李晓冬,张凤成(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天津 300112)收稿日期:2022-12-05;修订日期:2023-07-13基金项目:自然资源部业务化项目 历史遗留用岛依法纳入试点管理技术支撑 (Y 2170H G 25).作者简介:彭洪兵,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评估与管理㊁海洋产业规划与战略摘要:推动历史遗留用岛依法纳入管理是新形势下强化无居民海岛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㊂文章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在简述我国历史遗留用岛开发利用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管理权责㊁发展方式㊁监管3个方面揭示我国历史遗留用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分析推动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推动历史遗留用岛依法纳入管理的若干建议,为国家和地方海岛主管部门提供管理决策参考㊂关键词:历史遗留用岛;无居民海岛;海岛保护法中图分类号:P 74;D 9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3)08-0011-05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H i s t o r i c a lR e l i c f o r t h e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o f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 f r o mt h eP e r s pe c t i v e of I s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L a wP E N G H o n g b i n g ,L IX i a o d o n g ,Z H A N GF e n g c h e n g(N a t i o n a lO c e a nT e c h n o l o g y C e n t e r ,T i a n ji n30011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ob r i n g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r e l i c f o r t h e e x pl o i t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 u n d e r t h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f l a w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c o m pr e h e n s i v em a n -a ge m e n t of 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 u n d e r t h en e ws i t u a t i o n .B a s e do n t h e I s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L a wo f t h eP e o p l e 's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a n d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 m a n ag e m e n t o f th ehi s t o r i c a l r e l i c f o r t h ee x pl o i t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 i n C h i n a ,t h i s p a pe r r e v e a l e d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 c a u s eo f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r e l i c f o r t h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 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o fm a n ag e m e n t r i gh t r e -s p o n si b i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a n ds u p e r v i s i o n ,a n a l y z e dt h er e s t r i c t i n g f a c t o ro f p r o m o t i n gt h e d i s p o s a l o f t h e p r o b l e m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t ob r i n g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l i c f o r t h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 i n t o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 t o l a w ,f o r p r o v i d i n g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s t a t e a n d l o c a l i s l a n d a u t h o r i t i e s t om a k em a n a g e m e n t d e c i s i o n s .K e yw o r d s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l i c f o r t h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 ,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I s l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l a w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0引言海岛作为 三生 空间的重要载体,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平台,是捍卫国家权益㊁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1],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㊁资源价值㊁科研价值和国防战略价值[2]㊂以2010年3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为标志,我国海岛管理进入 有法可依 的发展阶段,逐步建立我国现行海岛管理基本框架,对于规范和强化我国海岛管理具有里程碑意义㊂‘海岛保护法“规定 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首次通过立法明确无居民海岛管理部门,推动无居民海岛管理配套制度的不断完善,但法前历史遗留问题随之产生且日益凸显,影响无居民海岛的规范管理,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用岛问题的研究与处置㊂目前管理层和学术界对于历史遗留用岛的定义基本达成共识,即在‘海岛保护法“实施之前已经发生开发利用活动,但未有效纳入当前合法且正当管理范畴的无居民海岛[3],在一定时期内也被称为 法前用岛 ㊂1我国历史遗留用岛开发利用和管理现状1.1开发利用现状我国无居民海岛数量约占海岛总数的96%[4]㊂无居民海岛大多远离大陆,整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且基础设施条件较差㊂根据‘2017年海岛统计调查公报“,实现电力供应和淡水供应的无居民海岛数量分别仅占无居民海岛总数的3.2%和1.9%㊂据统计,‘海岛保护法“实施之前全国约有3000余个历史遗留用岛,开发利用活动涉及旅游娱乐㊁农牧渔业㊁造船㊁仓储㊁采石取土㊁交通运输等[5],部分海岛同时存在多种开发利用类型,还有部分海岛属于特殊用途类型(领海基点㊁国防用途等)㊂历史遗留用岛的开发利用层级一般不高,以渔业用岛和公共服务用岛为主㊂1.2管理现状我国海洋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历史遗留用岛问题,通过制定相关规划㊁开展专项调查㊁建立数据填报机制㊁探索开展试点㊁开展专题研究等工作,为推动历史遗留用岛依法纳入管理奠定工作基础㊂在制定相关规划方面,2012年‘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提出开展海岛资源和生态调查评估并适时开展海岛地名普查和无居民海岛使用情况普查等专项调查,2017年‘全国海岛保护工作 十三五 规划“提出实施历史遗留用岛调查与管理工程[6],为历史遗留用岛问题的调查研究提供规划依据㊂在开展专项调查方面,我国于1988 1996年首次开展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2005年开展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908 专项),2009 2012年开展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2017年开展无居民海岛 四要素 (数量㊁岸线㊁开发利用和植被覆盖)业务化监测监视及相关评价,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海岛调查数据和部分历史遗留用岛基础数据㊂在建立数据填报机制方面,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印发‘关于填报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的通知“,2020年印发‘关于开展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补充填报的通知“,2022年印发‘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对2019年版进行修订,建立由省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填报无居民海岛使用及审批出让情况的机制,基本摸清我国历史遗留用岛的使用及行政审批情况㊂在探索开展试点方面,2011年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推进<海岛保护法>生效前已用岛活动确权登记工作的意见“,2022年自然资源部印发‘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试点工作方案“,虽然试点工作前期进展缓慢且成效不明显,但已对相关工作做出部署㊂在开展专题研究方面,国家海洋局和自然资源部通过财政预算设立历史遗留用岛管理相关业务化项目,组织相关单位针对历史遗留用岛问题的处置原则㊁分类方案等开展政策研究,并形成初步对策建议㊂通过上述工作,我国已积累大量历史遗留用岛的基础数据和调查成果,但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尚处于政策研究阶段,与全面推进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仍有距离㊂2产生历史遗留用岛问题的根本原因2.1管理权责不清,导致多头管理㊁管理效率低下‘海岛保护法“实施以前,我国没有明确规定无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8期彭洪兵,等:海岛保护法视角下浅议历史遗留用岛管理13居民海岛的部门管理职责㊂由于法定管理权责不清,我国无居民海岛管理呈现 政出多门 的多头管理局面,管理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产生历史遗留用岛以及海岛资源受损㊁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㊂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涉及国土㊁海洋㊁林业㊁能源㊁交通㊁海事㊁发改等众多领域,地方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用岛活动行政审批,导致用岛权属复杂多样,同时存在土地证㊁林权证㊁房产证㊁海域使用权证等产权证,行政批文以及租赁㊁承包合同(协议),甚至有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未办理任何手续㊂2003年国家海洋局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其作为我国首个无居民海岛管理制度,强调无居民海岛的国有属性,规定单位和个人利用无居民海岛应当向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㊂但受制于层级较低以及无上位法支撑,地方政府并未严格执行该项制度,在实际管理中存在职能交叉㊁政策 打架 等问题,造成超权审批㊁违法审批㊁无审批等审批乱象[7]㊂有些地方将海岛纳入土地或林地管理,为用岛者发放土地证或林权证,并允许将海岛作为土地进行出让;有些地方的村集体将海岛视为集体所有,擅自对外承包或租赁;有些海岛成为用岛主体的 私有领地 [8]被私自占用㊂2.2发展方式粗放,忽视无居民海岛的生态价值无居民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极易遭到损害,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很差[9],这也是‘海岛保护法“将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价值取向的原因所在㊂在‘海岛保护法“实施前,G D P被视为地方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标准,加之社会公众普遍对无居民海岛生态属性和价值的认识不足,沿海地方政府不顾海岛资源环境条件,盲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项目和资金 上岛 ;由于缺少规划论证㊁项目品质低㊁忽视生态保护修复以及生态赔偿不到位,在海岛上开采取石㊁随意改变海岛海岸线㊁填海连岛㊁建造海岸工程和挖砂㊁随意排放 三废 以及滥捕滥猎等粗放用岛活动时有发生,致使海岛生态破坏㊁环境污染和资源无偿使用㊂2.3监管不到位,法律执行大打折扣‘海岛保护法“实施前,国家虽然没有针对无居民海岛管理专门立法,但从法理上看,我国多部相关法律都能适用于海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可从不同角度约束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10]㊂然而由于管理理念不统一㊁重审批轻监管,加之无居民海岛通常远离大陆,地方政府监管难度大且监管效率不高,对于海岛开发建设和运营等事中㊁事后监管不到位,造成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 纵容 部分历史遗留用岛的产生,加剧海岛资源环境破坏㊂3推动历史遗留用岛依法纳入管理的制约因素‘海岛保护法“的实施对于强化我国无居民海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海岛保护法“并没有对解决历史遗留用岛问题提出明确举措㊂受制于惯性影响,推进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仍面临制约因素㊂3.1缺少法律依据,未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海岛保护法“未就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提供法律依据,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及相关制度尚处于研究论证阶段㊂鉴于历史遗留用岛的国有属性,在国家政策导向不明确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顾虑较多,处于谨慎观望状态㊂此外,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涉及众多部门,制定相关制度的前提是各部门达成一致意见,由于缺少部门协调机制,各部门出于部门职责和部门利益,协调难度较大且周期较长㊂3.2基础信息更新滞后,数据共享不充分虽然我国通过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㊁ 908 专项㊁海岛航空监视监测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填报㊁海域海岛地名普查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推动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提供较有力的支撑㊂但现有无居民海岛基础数据以地理空间信息为主,海岛资源状况㊁生态环境条件等方面的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数据较零散,制约海岛资源㊁生态㊁环境的综合评估工作[11],对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管理决策的支撑不足㊂此外,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尚不完善,部分数据信息更新滞后,如在实际海岛管理工作中发现海岛名录中存在信息遗漏㊁错录和老旧等问题㊂3.3尚未完成全国试点工作解决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必须遵循分类施策㊁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试点工作不可或缺㊂通过试点可以验证处置政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避免产生新问题㊂在海洋主管部门的重视和组织下,相关单位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并形成初步处置对策,但尚没有完成全国范围的试点工作㊂因此,现有研究对策的科学性㊁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验证㊂4对策建议推进历史遗留用岛依法纳入管理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多措并举,从制度层面保证 有法可依 ,从技术层面保证 切实可行 ㊂同时,解决历史遗留用岛问题不是最终目的,应以其为契机,从监管层面加强监督执法,进一步规范无居民海岛管理㊂4.1制度层面:修订‘海岛保护法“,建立无居民海岛 集中统一管理+部门协调机制 管理模式‘海岛保护法“已实施10余年,在规范海岛管理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随着自然资源管理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变化,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呼吁修订‘海岛保护法“[12-14]㊂可以修订‘海岛保护法“为契机,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解决历史遗留用岛问题的方法㊂重点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①建立 集中统一管理+部门协调机制 管理模式,建立多部门高效联动的无居民海岛管理协调或会商机制,在遇到历史遗留用岛等无居民海岛管理难题时,由海洋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处置对策;②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海域㊁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的意见“,结合严管严控无居民海岛的管理新要求,健全有偿使用制度,明确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 合法 身份,为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过程中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标㊁拍卖㊁挂牌等流转提供法律依据;③建立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补偿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生态价值纳入无居民海岛使用评估价格,显著提高用岛生态门槛,用价格杠杆倒逼用岛主体加大生态保护修复投入㊂4.2技术层面:实质性开展历史遗留用岛纳入管理试点工作,明确历史遗留用岛管理政策制定并出台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工作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沿海地区开展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全面㊁准确掌握历史遗留用岛的现状信息和问题清单,针对用岛活动开展生态评估,制定初步处置方案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海洋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商讨推动历史遗留用岛依法纳入管理的政策,联合地方共同推动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工作㊂在处置过程中体现依法依规㊁分类处置原则,根据有用岛手续㊁无用岛手续但有其他有效手续㊁无手续但有部门项目建设手续㊁无手续等不同权属类型,一类一策㊂4.3监管层面: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建立动态监管模块,优化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践证明,缺乏有效监管是产生历史遗留用岛的重要原因之一㊂应进一步完善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常态化监管㊂目前自然资源部正在牵头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可将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监管子系统嵌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实现部地四级系统互联互通,建立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监管系统+海洋督察+地方常态化监管 的综合监管和预警体系,防止出现新问题㊂与此同时,通过历史遗留用岛问题处置,根据不同用岛类型,制定差异化审批流程,适当简化开发利用具体方案㊁论证报告等审批手续,提高用岛审批效率,在保护无居民海岛生态的同时,体现海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作用㊂探索由行政审批为主向经济手段干预为主的审批流程,但优化审批流程不等于减弱监管,要同步加强事中㊁事后监管,强化执法监察,严肃处理各类违法用岛行为㊂此外,进一步完善无居民海岛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为相关监管提供管理技术支撑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国家海洋局.全国海岛保护规划[Z].2012.S O A.N a t i o n a l p l a n f o r i s l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Z].20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8期彭洪兵,等:海岛保护法视角下浅议历史遗留用岛管理15[2]王嘉晟.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7.WA N GJ i a s h e n g.R e s e a r c ho n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o f 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D].X i a m e n:X i a m e nU n i v e r s i t y,2017.[3]李晓冬,张凤成,彭洪兵.论历史遗留用岛[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5):20-26.L IX i a o d o n g,Z HA N GF e n g c h e n g,P E N G H o n g b i n g.O n t h e i s-s u e o f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r e l i c f o r t h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J].O c e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2018,35(5):20-26.[4]丰爱平,张志卫.海岛生态指数和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验证[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9.F E NG A i p i n g,ZH A N G Z h i w e i.D e s i g n a n d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o fi s l 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i n d e x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d e x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s y s t e m[M].B e i j i n g:C h i n aO c e a nP r e s s,2019.[5]国家海洋局进一步推进无居民海岛确权管理工作[E B/O L].h t t p://w w w.g o v.c n/j r z g/2013-11/05/c o n t e n t_2522169.h t m,2022-12-01.T h e S t a t eO c e a n i c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f u r t h e r p r o m o t e s t h e a d m i n-i s t r a t i o no f u n 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E B/O L].h t t p://w w w.g o v.c n/j r z g/2013-11/05/c o n t e n t_2522169.h t m,2022-12-01. [6]国家海洋局.全国海岛保护工作 十三五 规划[Z].2016.S O A.T h e13t h F i v e-y e a rP l a nf o rn a t i o n a l i s l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Z].2016.[7]高奕康,刘旭,林河山,等.我国无居民海岛管理现状㊁问题及建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38(9):32-35.G A O Y i k a n g,L I U X u,L I N H e s h a n,e t a l.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u n i n h a b i t e di s l a n di n C h i n a: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p r o b l e m s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J].O c e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2021,38(9):32-35.[8]李方,于姬,付元宾,等. 十三五 期间我国无居民海岛综合管理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S2):7-12.L IF a n g,Y UJ i,F U Y u a n b i n,e ta l.T h en o n-r e s i d e n t i a l i s l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d u r i n g t h e13t hF i v e-y e a r P l a n p e r i o d o fC h i n a[J].O c e a n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2016,33 (S2):7-12.[9]张坤珵,郭新昌,郭佩芳,等.资源环境视角下的海岛发展潜力评价:以七个海岛县(区)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22,41(2): 230-235.Z H A N G K u n c h e n g,G U O X i n c h a n g,G U O P e i f a n g,e t a l.E v a l-u a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t e n t i a l o f i s l a n d s 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n a t u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u s i n g s e v e n i s l a n d c o u n-t i e s(d i s t r i c t s)a se x a m p l e s[J].M a r i n eE n v i r o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2022,41(2):230-235.[10]常纪文.完善‘海岛保护法“的建议[J].环境保护,2009,37(22):31-33.C H A N GJ i w e n.S u g g e s t i o n so n p e r f e c t i n g t h el a w o f i s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2009,37(22): 31-33.[11]傅世锋,吴海燕,蔡晓琼,等.中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现状㊁问题和对策[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40(4):728-734.F US h i f e n g,WU H a i y a n,C A IX i a o q i o n g,e t a l.P r o b l e m s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 r e c e n td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f u n-i n h a b i t e d i s l a n d s i nC h i n a[J].J o u r n a l o fA p p l i e d O c e a n o g r a-p h y,2021,40(4):728-734.[12]刘贞文,段皎琳.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海岛保护法“修法刍议[J].海峡法学,2019(1):18-28.L I UZ h e n w e n,D U A NJ i a o l i n.D i s c u s s i o n o n a m e n d i n g t h e l a wo f i s l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J].C r o s s-s t r a i t L e g a lS c i e n c e,2019(1): 18-28.[13]李巧玲.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不足的法律原因及因应: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之完善[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0,10(4):44-54.L IQ i a o l i n g.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l e g a l r e a s o n s 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f o r t h e i n s u f f i c i e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n i n h a b i t e di s l a n d s i nC h i n a:o n t h e p e r f e c t i o n o f I s l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L a wo f t h e P e o p l e's R e p u b l i c o fC h i n a[J].J o u r n a lo fF u j i a nJ i a n g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2020,10(4):44-54.[14]贾金宝.我国‘海岛保护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完善[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J I AJ i n b a o.T h e 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a n d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n i s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l a wi n C h i n a[D].Q i n g d a o: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201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海岛的保护开发与管理
![中国海岛的保护开发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350d18f18583d049645909.png)
和管理试点。2 0 03年 , 国家海洋 局、 民政部和总参
收稿 日期 :0 9— 4一 7 2o 0 O
谋部联合发布 了《 居 民海 岛保护 与利用管 理规 无
定 》 开 始 了 中 国无 居 民海 岛管 理 制 度 建设 。2 0 , o7 年, 启动 了海 岛保 护规划 的 编制 、 岛法 律制 度 的建 海 设 、 岛经济 社会 发 展 政策 的制 定 以及 海 岛特 别保 海
济 已经 成为 未来 沿海 各 国 的重 要 发展 方 向。 因此 ,
18 98年 , 国家有关 部 门开 展 了全 国海 岛资 源综 合调查 和 开 发试 验 , 步 摸 清 了 中 国海 岛 的家 底 。 初 根据调 查结 果 国家 先后 建 立 了三批 海 岛开 发 、 护 保
加强 中 国海 岛管理 , 证 国家 海 岛保 护 与 开 发 的顺 保
来 在从 山东到广 西 , 入 沿海 岛屿 进 行 实地 考 察 与 深 调研 , 走访 地方 政府 与渔 民 , 召开专 家会议 。本文 介 绍海 岛保 护与 利用 的现状 、 就 , 析 问题 , 出设 成 分 提 想 , 海 岛的利 用 、 护 与 管 理 立法 向全 国人 大 提 就 保 出建议 案 , 动海 岛立法 。 推
关键 词 : 岛 ; 护 ; 发 ; 持 续 发 展 ; 岛 法 海 保 开 可 海 中 图分 类号 :2 5 F 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2 0 (0 9 3 — 00— 5 17 — 44 2H ) 1 0 1 0 D
1 加强海 岛管理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海 洋 大 国 , 是 一 个 海 岛 众 多 的 国 家 。 也 在 3 O多万平 方 公 里 的管 辖 海 域 中 ,o 0 5 0平 方 米 以 上 的海 岛 有 65 O多个 , 积不 足 5 0平 方米 的海 O 面 0
全国海岛规划全文
![全国海岛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ccef49fe4733687e21aadc.png)
国家海洋局公布实施《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前言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岛众多。
海岛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结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制定《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海岛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海岛资源的纲领性文件,是从事海岛保护、利用活动的依据。
《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展望到2030年。
《规划》的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海岛。
一、现状与形势(一)海岛保护与利用现状我国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规划》所列海岛数量,除特殊说明外,均指500平方米以上海岛的统计数),海岛陆域总面积近8万平方千米,海岛岸线总长14000多千米。
按海区分布统计,渤海区内海岛数量占总数的4%,黄海区占5%,东海区占66%,南海区占25%。
按离岸距离统计,距大陆岸线10千米之内的海岛数量占总数的70%,10-100千米的占27%,100千米之外的占3%。
我国海岛广布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生物种类繁多,不同区域海岛的岛体、海岸线、沙滩、植被、淡水和周边海域的各种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对独立的海岛生态系统,一些海岛还具有红树林、珊瑚礁等特殊生境;海岛及其周边海域自然资源丰富,有港口、渔业、旅游、油气、生物、海水、海洋能等优势资源和潜在资源。
我国海岛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已经建立涉及海岛的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共57个,含805个海岛,其中海洋自然保护区48个,含524个海岛;海洋特别保护区9个,含281个海岛。
关于印发《中国海监海岛保护与利用执法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海监海岛保护与利用执法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629ababb0717fd5360cdce7.png)
二。 一。 年 十二 月十 三 日
中 国海监海岛保 护与 利 用执法工作实施办法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海 岛保 护 法 》以下 简 称《 岛 保 护法 》 明确 规 定 , 国海 ( 海 ) 中
监是《 岛保 护 法 》 海 的执 法 主体 , 担海 岛 保 护 与开 发 利用 活 动 的 执 法职 能 。 为 承 全 面保护 海 岛及 其周 边 海域 生 态系统 , 范海 岛开 发利用 秩 序 , 效 维护 我 国海 规 有
28 8 法 工作 。
中国海洋法 学评论
( 0 0年 第 1期) 21
中国海监 南 海 总队负 责南 海我 国所 属海 岛 的保 护 与开发 利用 执法 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 。
中国海监 各 海 区总 队所属 的海 区支 队 , 海 区总队 的分工 , 责相 关海 域 内 按 负 的海 岛保 护 与开 发利 用执 法工 作 。
保 护与 开发 利用 执法 工作 。
二 、 级管理 层
中 国海监 各级 机构 开 展海 岛保 护 与开 发 利用 的执法 工 作 , 实行 层 级 管理 制
度 。各级 海监 机 构层级 管 理如 下 :
中国海监 总 队负 责全 国海 岛执 法 工作 的 领 导和 监督 检 查 , 定 全 国 海 岛执 制 法工 作 的方针 政 策 , 织重 大 的海 岛执法 行动 , 组 办理有 必要 由中 国海监 总 队直接
中 国海监 海 岛保 护 与利 用执 法工作 实施 办法
27 8
关于 印发《 中国海监海 岛保护 与 利 用执 法工作实施办法 》 的通 知
( 国海 办字C 0 0 7 2号) 2 13 8
2018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四)
![2018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c7d9acd7da38376baf1faed0.png)
2018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四)1、《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为()年,展望到()年。
A、 2010-2030,2040B、2010-2020,2030C、 2000-2020,2030D、 2010-2025,2030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2、因科研教学确需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提前( )向该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说明活动计划。
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六个月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A3、世界上第一艘铁壳船出现在()年。
A、1787B、1840C、1892D、1899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A4、常吃什么海洋生物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A、海带B、鱼类C、海藻D、贝类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A5、世界上首先提出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问题的是()。
A、日本B、韩国C、美国D、荷兰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6、最早的波浪能利用机械发明专利是由哪个国家的科学家获得的?A、德国B、日本C、法国D、美国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7、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水深不断加深,浮式海洋平台越来越受到关注,下列平台属于浮式平台的是()。
A、半潜式平台B、重力式平台(GBS)C、导管架平台D、自升式平台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A8、我国第一座年产500吨的空气吹出酸法吸收的制溴厂在何时何地建成?A、福建厦门B、山东青岛C、山东蓬莱D、浙江温州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9、世界上最大的盐场在哪个国家?A、日本B、中国C、墨西哥D、墨西哥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10、船舶动力装置排放的废气各种物质进入大气形成危害各有不同,其中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成份是( )。
A、硫氧化物SOXB、氮氧化物NOXC、碳氧化物COXD、微粒PM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B11、全世界受赤潮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尼西亚你的选择:D正确选项:C12、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
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ffa6ba2b160b4e777fcf92.png)
福建初二初中地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2年7月28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回答下列各题。
【1】届时,飘扬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上的旗帜是()【2】伦敦奥运会期间,该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夜等长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出现极昼【3】伦敦当地时间晚上8时将举行隆重的开幕式,而我国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时间已是第二天凌晨4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地球的自转D.地球的公转【4】观看比赛期间,如果想游览伦敦的风景名胜,最适用的是()A.伦敦交通旅游图B.伦敦人口分布图C.伦敦水系图D.伦敦地形图2.关于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叙述正确的是()A.②为山谷B.乙最适合建造水库C.①气温高于④D.③处相对高度为199米3.2012年1月23日欧盟达成对伊朗制裁决议,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
伊朗却警告说,将封锁具有“西方生命线”之称的()A.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土耳其海峡D.白令海峡4.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A.①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B.②有“冰雪大陆”之称C.③位于太平洋东岸D.④分布有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5.关于我国铁路干线叙述正确的是()A.京广线与长江的交汇处为重庆B.青藏线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C.陇海——兰新线沟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D.湘黔线与浙赣线交汇于南昌6.《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的正式出炉,强化了对国家海岛的保护。
下列有关我国岛屿的表述,正确的是()A.海南岛有“东方甜岛”的美称B.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C.台湾岛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D.崇明岛是我国第一大岛7.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右图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A.①──四季有花常见雨B.②──高寒缺氧植被稀C.③──大漠黄沙驼铃响D.④──青稞美酒锅庄舞【2】下列地理界线,与图中①、②两区域分界线不吻合的是()A.南方、北方的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水田、旱地的分界线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8.关于下图,叙述错误的是()A.D点位于西半球B.A点往北走可到达D点C.B点位于A丹东北方D.C点坐标为(80°N,45°W)9.读我国四省区轮廓河流图,回答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二〇一二年四月前言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岛众多。
海岛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结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制定《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海岛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海岛资源的纲领性文件,是从事海岛保护、利用活动的依据。
《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展望到2030年。
《规划》的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海岛。
- 1 -一、现状与形势(一)海岛保护与利用现状我国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规划》所列海岛数量,除特殊说明外,均指500平方米以上海岛的统计数),海岛陆域总面积近8万平方千米,海岛岸线总长14000多千米。
按海区分布统计,渤海区内海岛数量占总数的4%,黄海区占5%,东海区占66%,南海区占25%。
按离岸距离统计,距大陆岸线10千米之内的海岛数量占总数的70%,10-100千米的占27%,100千米之外的占3%。
我国海岛广布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生物种类繁多,不同区域海岛的岛体、海岸线、沙滩、植被、淡水和周边海域的各种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对独立的海岛生态系统,一些海岛还具有红树林、珊瑚礁等特殊生境;海岛及其周边海域自然资源丰富,有港口、渔业、旅游、油气、生物、海水、海洋能等优势资源和潜在资源。
我国海岛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已经建立涉及海岛的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共57个,含805个海岛,其中海洋自然保护区48个,含524个海岛;海洋特别保护区9个,含281个海岛。
针对生态破坏严重的海岛,开展了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封岛育林”、“封岛护养”工程已取得一定成效。
我国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明显。
一是人口总量少,分布- 2 -集中。
全国现有2个海岛市,14个海岛县(市、区),191个海岛乡(镇),2007年全国海岛人口约547万人(不包括港、澳、台和海南岛),其中98.5%居住在上述市县乡中心岛上。
二是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
2007年海岛地区生产总值2238亿元,占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海洋渔业产值占海岛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普遍较大。
三是无居民海岛使用类型多样。
全国已经利用的无居民海岛1900多个,其中,特殊用途海岛1020个,公共服务用岛365个,旅游娱乐用岛73个,农林牧渔业用岛340个,工业、仓储、交通运输用岛49个,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等其它用岛80多个。
(二)机遇与挑战海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在国家权益、安全、资源、生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前是海岛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海岛工作发展形势,充分认识我国海岛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海岛生态破坏严重。
炸岛炸礁、填海连岛、采石挖砂、乱围乱垦等活动大规模改变海岛地形、地貌,甚至造成部分海岛灭失;在海岛上倾倒垃圾和有害废物,采挖珊瑚礁,砍伐红树林,滥捕、滥采海岛珍稀生物资源等活动,致使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2.海岛开发秩序混乱。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导致开发利用活动无序无度;一些单位和个人随- 3 -意占有、使用、买卖和出让无居民海岛,造成国有资源性资产流失;在一些地方,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登岛受到阻挠,影响国家正常的科学调查、研究、监测和执法管理活动。
3.海岛保护力度不足。
一些海岛具有很高的权益、国防、资源和生态价值,这些特殊用途海岛需要严格保护,但由于缺乏有力的保护与管理,有些海岛已经遭受破坏,存在严重的国家安全隐患。
4.海岛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海岛经济基础薄弱,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防灾减灾能力缺乏,居民生活与生产条件艰苦,边远海岛的困难尤其突出。
同时,海岛保护事业也面临着非常有利的发展形势。
从国际背景看,自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世界沿海国家越来越关注海岛,通过立法、规划和管理加强海岛的保护和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海岛保护工作经验。
从国内情况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岛的保护与发展,对建设海洋强国、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产业、保护海洋资源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海岛保护与管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
海岛保护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必须本着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保障科学发展,- 4 -增强海岛保护的国家意识、战略意识、危机意识,统筹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探索海岛发展新模式,改善海岛人居环境,促进海岛权益、安全、资源、生态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统筹海岛保护、开发与建设。
以保护和改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促进海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强化海岛分类分区管理,实施海岛保护重点工程,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海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
充分认识海岛保护的重要性,尊重海岛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对维持海岛存在的岛体、海岸线、沙滩、植被、淡水和周边海域等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实行科学规划和严格保护。
在海岛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强调因岛、因地制宜,根据各个海岛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科学选择开发利用模式,合理利用海岛资源。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管理。
统筹海岛的自然、经济、社会属性,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手段,协调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
根据海岛的区位、资源与环境、保护和利用现状、基础设施条件等特征,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实际,对海- 5 -岛保护实施分类、分区指导与管理。
——坚持维护权益,保障安全。
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核心,加强特殊用途海岛的监管和保护;严格保护海岛上的军事设施和科学观测、助航导航、测绘等公益性设施,保障海上通道和交通安全;强化边远海岛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保护管理和实际利用,体现主权和管辖权,确保国家安全。
——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
开展海岛保护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海岛保护关键技术,引导和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在海岛保护与建设工作中的应用,倡导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理念,探索海岛生态型发展模式,通过示范和推广,以技术创新促进海岛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既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国防和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内等不可开发利用海岛的保护和管理,也要加强对可利用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我国海岛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海岛规划、保护、开发和建设,大力实施海岛保护重点工程,带动全国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目标1.规划期目标(2011-2020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力争在规划期内,实现以下目标:(1)海岛生态保护显著加强。
在现有保护区的基础上,新- 6 -建10个自然保护区、30个海洋特别保护区,对10%的海岛实施严格保护;重要的生态栖息地纳入保护范围,基本遏制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局面;选择10-20个典型生态受损的海岛进行生态修复试点,逐步推广海岛生态修复经验,至规划期末,基本修复重要生态受损海岛;渔业资源和濒危物种保护管理能力得到加强,海岛周边海域的重要渔业水域、海洋生物资源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得到有效保护。
(2)海岛开发秩序逐步规范。
建立海岛监视监测体系,实施定期或不定期海岛保护巡查制度;清理非法用岛活动,加强登记发证管理,逐步规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秩序;无居民海岛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物100%按规定处理和排放;海岛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以海岛生态旅游、生态养殖、休闲渔业、港口仓储等特色产业为主的海岛经济协调发展。
(3)海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海岛居民生活稳定;有居民海岛应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80%的有居民海岛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置;建设一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海水淡化、生态建设等实验基地;海岛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4)特殊用途海岛保护力度增强。
加强领海基点海岛保护工作,对领海基点海岛的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部分严重受损的领海基点海岛进行修复;开展领海基点、自然保护区、国防等特殊用途海岛的标志设置工作;海岛上的助航导航、测量、- 7 -气象观测、海洋监测和地震监测等公益性设施保护措施加强。
2.远期目标(2021-2030年)在实现规划期目标(2011-2020年)的基础上,全面增强海岛保护能力,扩大生态修复范围,海岛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状态;有效控制海岛污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无居民海岛开发活动规范有序,海岛产业结构趋向合理,海岛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殊用途海岛保护制度有效实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海岛分类保护(一)严格保护特殊用途海岛特殊用途海岛是指具有特殊用途或者重要保护价值的海岛,主要包括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国防用途海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的海岛和有居民海岛的特殊用途区域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发利用特殊用途海岛。
严格保护领海基点海岛。
领海基点所在的海岛,应当由海岛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报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备案。
领海基点及其保护范围周边应当设置明显标志。
禁止在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改变该区域地形、地貌的活动。
确需进行以保护领海基点为目的的工程建设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报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同意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禁止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领海基点标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领- 8 -海基点所在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实施监视、监测。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岛领海基点的义务。
发现领海基点以及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受到破坏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海洋主管部门报告。
推进海岛的保护区建设。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区、高度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区域、重要自然遗迹分布区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依法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