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参考PPT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参考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e09d6e6294dd88d0d26bbd.png)
15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狭窄性腱鞘炎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指腱鞘因机械 性摩擦而引起的慢 性无菌性炎症改变
16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病因及病理
拇指及腕部活动 时增加肌腱与鞘 管壁的摩擦力。 久之鞘管壁变厚, 肌腱局部变粗, 产生狭窄症状
临床表现
桡骨茎突局部疼痛, 放射至手、肘、肩,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裴国献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
1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2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locomotor system chrinic
Impairment)
是临床常见病,远较急性 损伤多见,骨、关节、肌 、肌腱、韧带、筋膜、滑 囊、血管、神经均可出现 慢性损伤
3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长期、反复、反复 的姿势和职业动作
软骨的慢 性损伤: 关节软骨 和骨骺软 骨
神经卡压伤: 属特殊的软 组织损伤
6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躯干或肢体某部位长 期疼痛、无外伤史
特定部位 :压痛点、 特殊体征、包块
局部炎症不明显
临床特点
近期有与疼痛 部位相关的过 度活动史
与职业、工种、坐姿、 工作习惯相关
7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1
2
3
应力分散 理疗、按摩 局部封闭
24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简称肩周炎,俗称凝 肩(frozen shoulder)
是肩周、肌腱、 肌、滑囊及关节囊的 慢性炎症。临床以其 活动时疼痛、功能受 限为特点
25
运动系统慢 性损伤
年龄>40岁,软组织退变,承受力下降 上肢外伤后固定过久导致粘连、萎缩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产生的慢性致伤力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课件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98051758fb770bf68a550c.png)
病理 Pathology
• 缺血期:软骨下骨细胞坏死,骨化中心停
止生长;骺软骨可吸收滑液营养而生长。 数月到年余
• 血供重建期:持续1-4年,新生血管从周
围组织长入坏死骨骺,逐渐形成新骨
• 愈合期:
• 畸形残存期:
临床表现 Clinical Findings
• 3-10岁儿童,男:女=6:1;单侧 • 髋部疼痛,逐渐加重。少数患儿以患侧膝
• 外伤后治疗不当
临床表现 Clinical Findings
• 无明显诱因出现的慢性疼痛,酸涨痛,休息后可
缓解,卧床过久又有疼痛,稍事活动可减轻,活
动过久又有疼痛
• 疼痛区有固定压痛点,叩击压痛点可减轻疼痛 • 骶棘肌痉挛 • 长时间工作史
治疗
Treatment
• 自我保健:卧床休息,功能锻炼
• 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敏
锐的压痛点;表面皮肤 无炎症反应,肘关节活 动不受影响
• Mills征阳性
治疗
• 限制活动
• 局部封闭 • 运动员可以减少活动,在桡骨头下方伸肌
上捆扎弹性固定带
• 很少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伸肌腱起点
剥离术;卡压的神经血管束切除结扎术
肩关节周围炎
• 简称肩周炎,指肩周肌肉,肌腱,
幅度较大者,都有坚韧的腱鞘将其约束在 骨膜上,以防止肌腱象弓弦样弹起,或向 两侧滑动。 • 腱鞘和骨形成弹性极小的骨-纤维隧道; 腱鞘远近端边缘较硬,可对肌腱形成摩擦 • 长期反复的过度活动,肌腱和腱鞘均发生 损伤性炎症,肌腱水肿增粗。
手和腕部狭窄性腱鞘炎
• 中老年妇女多见,特殊职业
• 拇指为拇长屈肌腱鞘炎,又称弹响拇
腕管综合征
Carpal tunnel syndrome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课件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39dcb9b0717fd5360cdce5.png)
颈椎病临床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 • 症状: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足尖 不能离地,触觉障碍,束胸感,双手精细动作笨拙,不能 用筷子进餐,写字颤抖,持物无力。 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功 能障碍。 • 体征: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腹壁 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Hoffmann征,髌 阵挛,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 • 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CT/MRI存在 脊髓压迫。
5、手术治疗对某些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损伤:如狭窄性腱鞘 炎、神经卡压综合症及腱鞘囊肿等可行手术治疗。 重视损伤局部的短期制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第二节
(一)腰伤
(三)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一)腰腿痛
一.解剖基础: 脊柱腰段呈生理性前凸,而骶段后凸。 连接结构: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前后纵韧带,黄韧带,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 椎间盘:由上下终板,髓核,纤维环组成。 不同姿势下腰椎间盘受力不同。 脊髓在腰1水平形成马尾神经。 脊柱三柱理论。
非手术治疗
• • • • 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佩戴护具。 腰背肌功能锻炼。 牵引,理疗,推拿按摩。 非甾体类抗炎药。
手术治疗
• 病因明确,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腰腿痛。
(二)颈肩痛
解剖基础: • 颈椎有七个颈椎,,六个椎间盘。 • 第2-6横突有横突孔,其间为椎动脉通过。 • 颈椎椎体上缘侧后方有嵴状突起,称为钩突,构成钩椎关 节。
腰腿痛病因分类: 创伤 炎症 肿瘤 先天性疾患
疼痛性质
• 局部疼痛。 • 反射痛:少有神经损害,但可伴有 肌痉挛。 • 放射痛。
压痛点
• 体位:俯卧位,放松状态。 • 常见压痛点: 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棘突表面或相邻棘突间。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横突尖端。 臀肌筋膜炎:髂嵴内下方。 臀上皮神经炎:髂嵴外1/3。 腰肌劳损:骶棘肌中外侧缘。 腰骶韧带劳损:腰骶椎与髂后上棘之间。
外科学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护理课件
![外科学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cd25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e.png)
关节长期受到重复性或持续性压力,导致关节软骨磨损、退变或骨折,引发关节慢性损 伤。
详细描述
关节慢性损伤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护理措施包括减轻 关节压力、冷热敷、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关节功
能。
骨骼慢性损伤护理案例
总结词
骨骼长期受到外力压迫或重复性创伤, 导致骨骼变形、骨折或坏死,引发骨骼 慢性损伤。
病理
慢性损伤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组织缺 血、缺氧、代谢障碍、炎症反应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损伤部位的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慢性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疼 痛是慢性损伤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隐痛、钝痛、刺痛等 。
诊断
慢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影像 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病例, 可能需要进行关节镜检查或组织活检等有创检查。
REPORT
外科学 运动系统慢 性损伤护理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慢性损伤概述 •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 慢性损伤护理原则 •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护理案例 • 预防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措施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
休息与恢复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制定 合理的锻炼计划,避免过度运动和疲 劳。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促进身体恢复 ,避免运动过度导致的慢性损伤。
运动负荷管理
根据个体差异,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 强度,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对身体 的伤害。
详细描述
关节慢性损伤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护理措施包括减轻 关节压力、冷热敷、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关节功
能。
骨骼慢性损伤护理案例
总结词
骨骼长期受到外力压迫或重复性创伤, 导致骨骼变形、骨折或坏死,引发骨骼 慢性损伤。
病理
慢性损伤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组织缺 血、缺氧、代谢障碍、炎症反应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损伤部位的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慢性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疼 痛是慢性损伤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隐痛、钝痛、刺痛等 。
诊断
慢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影像 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病例, 可能需要进行关节镜检查或组织活检等有创检查。
REPORT
外科学 运动系统慢 性损伤护理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慢性损伤概述 •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 慢性损伤护理原则 •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护理案例 • 预防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措施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
休息与恢复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制定 合理的锻炼计划,避免过度运动和疲 劳。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促进身体恢复 ,避免运动过度导致的慢性损伤。
运动负荷管理
根据个体差异,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 强度,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对身体 的伤害。
运动系统疾病—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外科学课件)
![运动系统疾病—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外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19930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1.png)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二、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4~5(L4~5)、腰5~骶1(L5~S1)发生率最高,约占90%~96%。2. 椎间盘后外侧突出多见,即压迫一侧神经根。少数由后侧中央突出,引起双侧神经根症状。
二、病因
三、病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膨出: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髓核在压力的作用下向椎管均匀膨胀,突出物的表面光滑。(2)突出:纤维环完全破裂, 髓核较尖锐突向椎管, 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 表面高低不平。(3)脱出:纤维环、后纵韧带、纤维膜完全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人椎管内,但尚有一部分与原间隙相连。(4)游离:脱入椎管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完全游离,可远离原间隙面掉入椎管的任何部位。
四、临床表现
颈椎病
椎动脉型
椎动脉造影 可有阳性发现。
神经系统检查可正常。
四、临床表现
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
病因不明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率增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等。主观症状多,客观体征少
手指麻木伴上肢放射痛,压头试验阳性,最可能的颈椎病类型是A.椎动脉型颈椎病B.脊髓型颈椎病C. 神经根型颈椎病D.交感神经型颈椎病E.复合型颈椎病
01 颈椎病02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录Contents
颈椎病
01
一、概述
颈椎病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变,引起脊髓、神经和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二、病因
颈椎病
先天椎弓根过短,椎管失状径小轻微退行性变,即可出现症状
二、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4~5(L4~5)、腰5~骶1(L5~S1)发生率最高,约占90%~96%。2. 椎间盘后外侧突出多见,即压迫一侧神经根。少数由后侧中央突出,引起双侧神经根症状。
二、病因
三、病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膨出: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髓核在压力的作用下向椎管均匀膨胀,突出物的表面光滑。(2)突出:纤维环完全破裂, 髓核较尖锐突向椎管, 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 表面高低不平。(3)脱出:纤维环、后纵韧带、纤维膜完全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人椎管内,但尚有一部分与原间隙相连。(4)游离:脱入椎管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完全游离,可远离原间隙面掉入椎管的任何部位。
四、临床表现
颈椎病
椎动脉型
椎动脉造影 可有阳性发现。
神经系统检查可正常。
四、临床表现
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
病因不明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率增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等。主观症状多,客观体征少
手指麻木伴上肢放射痛,压头试验阳性,最可能的颈椎病类型是A.椎动脉型颈椎病B.脊髓型颈椎病C. 神经根型颈椎病D.交感神经型颈椎病E.复合型颈椎病
01 颈椎病02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录Contents
颈椎病
01
一、概述
颈椎病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变,引起脊髓、神经和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二、病因
颈椎病
先天椎弓根过短,椎管失状径小轻微退行性变,即可出现症状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PPT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6badb5a1c7aa00b52acb8a.png)
3、滑液成分改变使髌骨软骨营养 不良。 临床表现: 1、髌骨下疼痛,下蹲、上下楼梯困难。 2、髌骨边缘压痛。 3、X线改变。 4、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
治疗:非手术治疗为主
1、休息,制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2、非甾体类药物,氨基葡萄糖。 3、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4、手术 胫骨结节垫高术、关节清理术、 关节镜、关节置换。
肱骨 中盂肱韧带 盂唇
鉴别诊断:
1、颈椎病 神经根型 2、肩部肿瘤 3、肩袖损伤,主动活动受限,被动 活动正常,抗阻试验(+)。 4、肩部撞击综合征 疼痛弧
治疗:自愈性疾病
1、功能锻炼 2、封闭 3、非甾体类药物,外用药。 4、肩外因素所致还需治疗原发病。
软骨的慢性损伤
一、髌骨软骨软化症
病因:1、先天性发育障碍 2、长期的活动、磨损。
3、愈合期。4、畸形残存期。 临床表现:
1、好发3-10岁儿童。 2、髋部疼痛,逐渐加重。 3、跛行,肌萎缩,Thomas征(+)。 4、X线有髋关节病变。 5、核素扫描。
治疗:目的是预防血供重建期和愈合
期股骨头的变形。
1、非手术治疗。支架、髋人字石膏。 2、手术治疗 。滑膜切除、转子下截骨、 血管植入术等。
期坐位、弯腰工作史。
治疗:
1、自我保健疗法。 2、疼痛部位理疗、推拿、按摩。 3、痛点行封闭治疗。 4、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 外用药物
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病因:1、姿势 2、脊柱因伤不稳 3、退变 4、损伤性炎症 临床表现:1、无外伤史
2、屈曲时疼痛,棘间压痛。 治疗:非手术治疗
三、狭窄性腱鞘炎
治疗
1、早期制动于中立位。非肿瘤和化脓性患 者可在腕管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 2、腕管内的腱鞘囊肿、慢性滑膜炎、良性 肿瘤应手术切除。 3、腕管壁增厚、腕管狭窄者可行腕横韧带 切开减压术。 4、正中神经变性应行神经外膜切开,神经 束间瘢痕切除神经松解术。
治疗:非手术治疗为主
1、休息,制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2、非甾体类药物,氨基葡萄糖。 3、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4、手术 胫骨结节垫高术、关节清理术、 关节镜、关节置换。
肱骨 中盂肱韧带 盂唇
鉴别诊断:
1、颈椎病 神经根型 2、肩部肿瘤 3、肩袖损伤,主动活动受限,被动 活动正常,抗阻试验(+)。 4、肩部撞击综合征 疼痛弧
治疗:自愈性疾病
1、功能锻炼 2、封闭 3、非甾体类药物,外用药。 4、肩外因素所致还需治疗原发病。
软骨的慢性损伤
一、髌骨软骨软化症
病因:1、先天性发育障碍 2、长期的活动、磨损。
3、愈合期。4、畸形残存期。 临床表现:
1、好发3-10岁儿童。 2、髋部疼痛,逐渐加重。 3、跛行,肌萎缩,Thomas征(+)。 4、X线有髋关节病变。 5、核素扫描。
治疗:目的是预防血供重建期和愈合
期股骨头的变形。
1、非手术治疗。支架、髋人字石膏。 2、手术治疗 。滑膜切除、转子下截骨、 血管植入术等。
期坐位、弯腰工作史。
治疗:
1、自我保健疗法。 2、疼痛部位理疗、推拿、按摩。 3、痛点行封闭治疗。 4、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 外用药物
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病因:1、姿势 2、脊柱因伤不稳 3、退变 4、损伤性炎症 临床表现:1、无外伤史
2、屈曲时疼痛,棘间压痛。 治疗:非手术治疗
三、狭窄性腱鞘炎
治疗
1、早期制动于中立位。非肿瘤和化脓性患 者可在腕管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 2、腕管内的腱鞘囊肿、慢性滑膜炎、良性 肿瘤应手术切除。 3、腕管壁增厚、腕管狭窄者可行腕横韧带 切开减压术。 4、正中神经变性应行神经外膜切开,神经 束间瘢痕切除神经松解术。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PPT课件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a7f3d5172ded630b1cb69a.png)
9
临床特点
1) 躯干或肢体某部位长期疼痛、无外伤史. 2)特定部位 :压痛点、 特殊体征、包块 3)局部炎症不明显. 4)近期有与疼痛部位相关的过度活动史. 5)部分病人有可能产生慢性损伤的职业、工
种史。
10
1)应力分散
治疗原则:
限制致损伤动作 纠正不良姿势 增强肌力 不负重活动(关节) 定时改变姿势
22
临床表现
无明显诱因的局部疼痛: 酸胀痛,休息缓解,劳累 后加重
固定压痛点:肌肉起止点 或神经肌肉结合点,压迫 后疼痛减轻
有单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 可能有脊柱后突、侧突或
长期坐位、弯腰工作史
23
治疗
自我保健疗法:适当 休息、定时改变姿势, 少弯腰。适当带腰围
局部理疗、按摩 痛点封闭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服用非
cox-2抑制剂 鲁南贝特 扶他林 外用
15
5.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
狭窄性腱鞘炎 神经卡压综合征 腱鞘囊肿
16
预防
1. 多数慢性损伤均有可能预防其发生。 2. 对运动员、戏剧、杂技演员进行科学训练; 3. 流水线工作人员定时作工间操; 4. 长期固定姿势工作者,定时改变姿势等均有助
于分散应力、改善血循环,以减少局部累积性 损伤。 5. 当慢性损伤症状首次发生后,在积极治疗的同 时,应提醒病人重视损伤局部的短期制动,以 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
1
运动系统范围 头颅以外的骨关节以及相关的肌肉、肌腱,
血管神经等软组织
2
第一节 概论
1.慢性损伤 常见病 远较急性损伤多见
2.骨、关节
肌、肌腱、韧带 慢性
筋膜、滑囊
临床症状
临床特点
1) 躯干或肢体某部位长期疼痛、无外伤史. 2)特定部位 :压痛点、 特殊体征、包块 3)局部炎症不明显. 4)近期有与疼痛部位相关的过度活动史. 5)部分病人有可能产生慢性损伤的职业、工
种史。
10
1)应力分散
治疗原则:
限制致损伤动作 纠正不良姿势 增强肌力 不负重活动(关节) 定时改变姿势
22
临床表现
无明显诱因的局部疼痛: 酸胀痛,休息缓解,劳累 后加重
固定压痛点:肌肉起止点 或神经肌肉结合点,压迫 后疼痛减轻
有单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 可能有脊柱后突、侧突或
长期坐位、弯腰工作史
23
治疗
自我保健疗法:适当 休息、定时改变姿势, 少弯腰。适当带腰围
局部理疗、按摩 痛点封闭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服用非
cox-2抑制剂 鲁南贝特 扶他林 外用
15
5.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
狭窄性腱鞘炎 神经卡压综合征 腱鞘囊肿
16
预防
1. 多数慢性损伤均有可能预防其发生。 2. 对运动员、戏剧、杂技演员进行科学训练; 3. 流水线工作人员定时作工间操; 4. 长期固定姿势工作者,定时改变姿势等均有助
于分散应力、改善血循环,以减少局部累积性 损伤。 5. 当慢性损伤症状首次发生后,在积极治疗的同 时,应提醒病人重视损伤局部的短期制动,以 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
1
运动系统范围 头颅以外的骨关节以及相关的肌肉、肌腱,
血管神经等软组织
2
第一节 概论
1.慢性损伤 常见病 远较急性损伤多见
2.骨、关节
肌、肌腱、韧带 慢性
筋膜、滑囊
临床症状
外科学课件: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外科学课件:运动系统慢性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adb423f676c66137ef061945.png)
脛骨結節是髕韌帶附 著點。
18歲時與脛骨上端 化為一體。此前易受 損而產生骨骺炎、甚 至缺血、壞死
病因:脛骨結節骨骺 在髕韌帶的牽拉下易 產生不同程度的撕裂 傷
臨床表現
1,本病好發於12~14歲的好動男孩,, 有近期劇烈活動史
2,檢查可見脛骨結節明顯隆起,壓痛較重, 質硬,伸膝抗阻力疼痛加劇
運動系統慢性損傷பைடு நூலகம்
Locomotor system chronic lesion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慢性軟組織損傷 第三節 骨與軟骨的慢性損傷 第四節 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
第一節 概論
運動系統範圍
頭顱以外的骨關節以及 相關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軟組織
慢性損傷的形成
長期反復持續的姿勢
慢
職業性動作
組織肥大增生
變扁等 5,放射性核素掃描:早期即有放射性稀疏,
與健側比小於0.6則為異常
治療
目的:是保持一個理想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環境, 預防血供重建期和癒合期中股骨頭的變形。股 骨頭完全包容在髖臼內;避免髖臼外上緣對股 骨頭的局限性壓力;減輕對股骨頭的壓力;維 持髖關節良好的活動和範圍
非手術治療:固定、活動 手術治療:滑膜切除;轉子下內翻、內旋截骨;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慢性軟組織損傷
第三節 骨與軟骨的慢性損傷 第四節 周圍神經術壓綜合征
一、腰肌勞損 Lumbar muscle strain 腰部肌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
慢性損傷性炎症。
對應補償調節;
系列補償調節。
一組肌肉勞損→對應肌肉補償→對應補償調節 ↓
不能維持正常功能 ↓
上、下或對側肌肉再補償→系列補償調節 ↓
彈響指與彈響拇
主訴:
18歲時與脛骨上端 化為一體。此前易受 損而產生骨骺炎、甚 至缺血、壞死
病因:脛骨結節骨骺 在髕韌帶的牽拉下易 產生不同程度的撕裂 傷
臨床表現
1,本病好發於12~14歲的好動男孩,, 有近期劇烈活動史
2,檢查可見脛骨結節明顯隆起,壓痛較重, 質硬,伸膝抗阻力疼痛加劇
運動系統慢性損傷பைடு நூலகம்
Locomotor system chronic lesion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慢性軟組織損傷 第三節 骨與軟骨的慢性損傷 第四節 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
第一節 概論
運動系統範圍
頭顱以外的骨關節以及 相關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軟組織
慢性損傷的形成
長期反復持續的姿勢
慢
職業性動作
組織肥大增生
變扁等 5,放射性核素掃描:早期即有放射性稀疏,
與健側比小於0.6則為異常
治療
目的:是保持一個理想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環境, 預防血供重建期和癒合期中股骨頭的變形。股 骨頭完全包容在髖臼內;避免髖臼外上緣對股 骨頭的局限性壓力;減輕對股骨頭的壓力;維 持髖關節良好的活動和範圍
非手術治療:固定、活動 手術治療:滑膜切除;轉子下內翻、內旋截骨;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慢性軟組織損傷
第三節 骨與軟骨的慢性損傷 第四節 周圍神經術壓綜合征
一、腰肌勞損 Lumbar muscle strain 腰部肌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
慢性損傷性炎症。
對應補償調節;
系列補償調節。
一組肌肉勞損→對應肌肉補償→對應補償調節 ↓
不能維持正常功能 ↓
上、下或對側肌肉再補償→系列補償調節 ↓
彈響指與彈響拇
主訴: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6de1f284868762caaed58a.png)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临床表现
1.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 病。多为中老年患病。
2.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 3.体检所见。 4.X线平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鉴别诊断
1.颈椎病 2.肩部肿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治疗
1.肩周炎有其自然病程,一般在一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 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起、止点附近,或神经肌肉结合点。在压痛 点进行叩击,疼痛反可减轻,这是与深部骨 疾患区别之一。 3.有单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征。 4.可能有脊柱后突、侧突或长期坐位、弯腰工 作史。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治疗
1.自我保健疗法 2.理疗、推拿、按摩。 3.压痛点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 4.疼痛明显影响工作和休息时,可服用非甾体
病因
1.外源性压迫 2.管腔本身变小 3.管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 4.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临床表现
1.中年女性多见。 2.病人首先感到桡侧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
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适当抖动手腕症状 可以减轻。 3.体检,拇、示、中指有感觉过敏或迟钝。大鱼际肌萎缩, 拇指对掌无力。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屈腕试验 (Phalen征)阳性。 4.电生理检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临床特点之共性
①躯干或肢体某部位长期疼痛,但无明显外 伤史;
②特定部位有一压痛点或包块,常伴有某种 特殊的体征;
③局部炎症不明显; ④近期有与疼痛部位相关的过度活动史; ⑤部分病人有可能产生慢性损伤的职业、工
临床表现
1.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 病。多为中老年患病。
2.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 3.体检所见。 4.X线平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鉴别诊断
1.颈椎病 2.肩部肿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治疗
1.肩周炎有其自然病程,一般在一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 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起、止点附近,或神经肌肉结合点。在压痛 点进行叩击,疼痛反可减轻,这是与深部骨 疾患区别之一。 3.有单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征。 4.可能有脊柱后突、侧突或长期坐位、弯腰工 作史。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治疗
1.自我保健疗法 2.理疗、推拿、按摩。 3.压痛点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 4.疼痛明显影响工作和休息时,可服用非甾体
病因
1.外源性压迫 2.管腔本身变小 3.管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 4.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临床表现
1.中年女性多见。 2.病人首先感到桡侧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
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适当抖动手腕症状 可以减轻。 3.体检,拇、示、中指有感觉过敏或迟钝。大鱼际肌萎缩, 拇指对掌无力。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屈腕试验 (Phalen征)阳性。 4.电生理检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临床特点之共性
①躯干或肢体某部位长期疼痛,但无明显外 伤史;
②特定部位有一压痛点或包块,常伴有某种 特殊的体征;
③局部炎症不明显; ④近期有与疼痛部位相关的过度活动史; ⑤部分病人有可能产生慢性损伤的职业、工
运动系统的慢性损伤PPT课件
![运动系统的慢性损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2596cdf7ec4afe05a1df66.png)
治疗
非手术治疗—遵循总论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桡侧腕短伸肌起点松解术)
外科学 各论-- 4.肩关节周围炎 SURGERY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又称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等。肩关节周围软组 织粘连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盂肱关节)。 病因
原发性----中老年人突发者,原因不清 继发性----任何原因致肩关节少动或不动。
外科学
SURGERY
各论---常见疾病
㈠ 慢性软组织损伤
外科学 各论-- 1.狭窄性腱鞘炎
SURGERY Stenosing Tendovaginitis or trigger finger
• 解剖基础 腱鞘包括外层的纤
维腱鞘和内层的滑膜 腱鞘
外科学 各论-- 1.狭窄性腱鞘炎
SURGERYStenosing Tendovaginitis or trigger finger
临床表现
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联合腱起 始部的疼痛与压痛 肘关节ROM正常 上肢神经血管无异常发现
X线在少数患者可有外上髁增生 MRI可见局部肌腱信号异常,但通常 不需要
外科学 各论-- 3.肱骨外上髁炎
SURGERY lateral humeral epicondylitis/ tennis elbow 临床表现---激发试验 前臂伸肌腱牵拉试验(positive Mills sign )
特殊部位(如腕管、膝叉韧带)需MRI诊断
外科学 各论-- 2. 腱鞘囊肿 SURGERY cyst of tendon sheath
治疗 非手术: 指压疗法—简便、立效、但可复发 封闭疗法---关节镜治疗 (arthroscopy)
外科学 各论-- 2. 腱鞘囊肿 SURGERY cyst of tendon sheath
非手术治疗—遵循总论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桡侧腕短伸肌起点松解术)
外科学 各论-- 4.肩关节周围炎 SURGERY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又称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等。肩关节周围软组 织粘连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盂肱关节)。 病因
原发性----中老年人突发者,原因不清 继发性----任何原因致肩关节少动或不动。
外科学
SURGERY
各论---常见疾病
㈠ 慢性软组织损伤
外科学 各论-- 1.狭窄性腱鞘炎
SURGERY Stenosing Tendovaginitis or trigger finger
• 解剖基础 腱鞘包括外层的纤
维腱鞘和内层的滑膜 腱鞘
外科学 各论-- 1.狭窄性腱鞘炎
SURGERYStenosing Tendovaginitis or trigger finger
临床表现
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联合腱起 始部的疼痛与压痛 肘关节ROM正常 上肢神经血管无异常发现
X线在少数患者可有外上髁增生 MRI可见局部肌腱信号异常,但通常 不需要
外科学 各论-- 3.肱骨外上髁炎
SURGERY lateral humeral epicondylitis/ tennis elbow 临床表现---激发试验 前臂伸肌腱牵拉试验(positive Mills sign )
特殊部位(如腕管、膝叉韧带)需MRI诊断
外科学 各论-- 2. 腱鞘囊肿 SURGERY cyst of tendon sheath
治疗 非手术: 指压疗法—简便、立效、但可复发 封闭疗法---关节镜治疗 (arthroscopy)
外科学 各论-- 2. 腱鞘囊肿 SURGERY cyst of tendon sheat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治疗
6
二、棘上韧带炎与棘间韧带炎
• 解剖部位 • 最常见的门诊疾患 • 严重者不能站立
.
7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单一棘突间压痛→棘间韧带炎 • 多棘突部位的压痛→棘上韧带炎
.
8
特点
• 知者不难,难者不会 • 背部正中部位的压痛点 • 大范围的腰背部疼痛,剧烈到不能站坐 • 弯腰时加重 • 病程迁延 • 没有明确诱因的突然发病 • 部分病人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 • 棘上韧带损伤时可扪及棘上韧带滑动
术后24h开始主动活动
.
18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 又称:板机指、板机拇
• 病变部位:指纤维鞘起始处
拇指掌指关节两籽骨与鞘管形成的环形 狭窄处
.
19
病理:
• 纤维鞘增厚,肌腱结节状 增粗 →板机指、拇 →不能主动伸直或屈 曲
.
20
症状与体征
• 屈伸手指时板机样感觉 • 弹响 • 绞锁(伸直,屈曲位) • 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硬结,压痛明显
• 简称“肩周炎”,是很多学者摒弃的名词 • 慢性损伤性炎症 • 肩关节的特点:灵活,不稳定 • 肩关节的稳定结构:
肩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肱二头肌长头
肱二头肌短头
.
30
• 肩袖断裂及部分断裂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 三角肌下或肩峰下滑囊炎 • 喙突表面的滑囊 • 肩胛下滑囊炎 • 肱二头肌腱鞘炎 • 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 • 冻结肩: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
• 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多于男性 • 部分病例无自觉不适,也有胀痛者 • 肿物边界清楚,囊性感,无压痛 • 手指部位的腱鞘囊肿硬如骨质,米粒大小
.
24
治疗
• 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复发率 • 挤按法:大力挤按使之破碎,短期内局部按摩防止复发 • 穿刺法:粗针头多处穿刺囊肿壁,后揉挤至囊肿消失 • 封闭法:粗针头抽吸胶冻样内容物,注入封闭药(可的松类药) • 手术法:止血带下,显露至囊肿起源处的韧带或腱鞘,
第64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
1
第一节 慢性软组织损伤
.
2
慢性损伤的机理
肌肉持续紧张
氧耗↑
肌腱紧张
肌肉内血管 受压
缺
缺
血
氧
组织损伤
乳酸↑
肌肉痉挛
疼痛
炎症 纤维蛋白沉积
肌肉酸痛
瘢痕
. 组织纤维化
组织3 粘连
一、腰肌劳损
• 病因 1.持续非生理性体位 2.急性损伤后遗症 3.先天缺陷或退行性变 4.其它原因
.
21
• 制动 • 局封 • 手术:切开、切除腱鞘
.
治疗
22
五、腱鞘囊肿
• 发生在关节附近的含粘液的囊肿 • 腘窝部的腱鞘囊肿称腘窝囊肿 • 多发部位:腕背部、足背部、手指掌侧 • 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 • 不连通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 • 内容为无色透明胶冻样粘液 • 病因不明
.
23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受压的骨突部位出现无痛肿块:圆形、边界
清楚、波动感、轻压痛、无皮肤炎症表现
• 损伤后:炎症表现,剧痛、红、热;破损后→化脓
性炎症
• 穿刺:清亮的粘液 • B超检查
.
13
治疗
• 穿刺 • 手术切除
表浅的易于处理,深部的注意鉴别诊断
.
14
四、狭窄性腱鞘炎
•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 桡骨茎突和掌指关节(拇指)多发 • 劳损性疾病
• 肱骨外上髁疼痛 • 前臂伸肌紧张时疼痛加重 • 肱骨外上髁或附近 局限性压痛
.
27
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
• 握拳伸肘屈腕,前臂旋前时出现肘外侧疼痛
.
28
• 封闭治疗:
短期疗效好易复发 附加无痛性功能锻炼 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
• 手术治疗:
切除局部增厚的筋膜韧带 咬除部分骨质
.
治疗
29
七、肩关节周围炎
• 压痛点
肩峰下,结节间沟,喙突,三角肌前后缘
• 辅助检查:X线,CT,MRI • 关节镜
.
34
• 多有自愈趋势 • 康复理疗 • 痛点封闭 • 功能锻炼:无痛的主动活动 • 非甾体消炎药 • 关节镜治疗 • 手术治疗
.
治疗
35
第二节 骨的慢性损伤
将囊肿蒂连同其基底处的病变组织,以及周围部分正常的 腱鞘及韧带,彻底切除
.
25
六、肱骨外上髁炎
• 书中均说:俗称“网球肘” • 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总腱起点 • 劳损性无菌性炎症 • 非运动员发病率高于运动员 • 50多岁人群发病率最高,男女无差异 • 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达90%
.
26
症状与体征
.
肩周炎
31
冻结肩
• 中年以后突发性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挛缩症 • 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疾病,数月或数年
• 多部位多滑囊的病变。累及肩峰下或三角肌下 滑囊,肩胛下肌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滑液 鞘,肱盂关节滑膜腔。冈上肌,肩胛下肌及肱 二头肌长头腱。喙肩韧带,喙肱韧带
• 早期:滑膜水肿、充血、绒毛肥大伴渗出 后期:滑膜腔粘连闭锁,纤维素样物质沉积
.
32
病因
• 肩部因素:
1. 软组织退变→易损伤 2. 不良姿势下的过度活动 3. 长时间固定 4. 急性损伤治疗不当
• 肩外因素:
牵涉痛→肌肉痉挛、缺血→炎性灶 常见于颈椎病,其它还有心、肺、胆等疾患
.
33
症状与体征
• 中老年多见,又称五十肩,冻结肩 • 疼痛、活动受限
与姿势、肢体位置、动作相关 痛弧:60°~120°
.
9
治疗
• 首选封闭 • 非甾体消炎药及活血化瘀药效果不佳
.10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滑囊炎• 滑囊:受压力、摩擦部位的一种缓冲结构 • 组成:外层→结缔组织
内层→滑膜 内容→滑液
• 原因:损伤是滑囊炎的主要原因 • 病理:水肿、渗出、出血、滑液↑
.
11
先天恒定滑囊或后天形成的附加滑囊
.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起病原因不明确
.
15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 拇短伸肌腱和 拇长展肌腱于 桡骨茎突部行 于同一腱鞘内
.
16
症状与体征
• 桡骨茎突部位的疼痛与压痛 • Finkelstein征(+):拇指被握于掌心攥拳,腕
关节尺偏→桡骨茎突部位剧痛
.
17
治疗
• 非甾体消炎药局部应用 • 局封:局部制动 • 手术:鞘管切开,使纤维-骨性管沟完全敞开
与气温、气压变化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
4
临床表现与诊断
• 腰痛:
酸痛、胀痛 劳累后加重 长时间某一体位时加重 天气变化时加重
• 压痛:
肌肉起止点压痛 肌肉按压酸胀或舒适
• 职业性质或有脊柱畸形
.
5
• 去除致病原因 • 理疗:
按摩 热敷、电磁疗等 肌肉有氧锻炼(肌肉泵)
• 封闭:痛点封闭或肌膜内桂枝疗法 • 非甾体抗炎药 • 肌松药 • 活血化瘀药
治疗
6
二、棘上韧带炎与棘间韧带炎
• 解剖部位 • 最常见的门诊疾患 • 严重者不能站立
.
7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单一棘突间压痛→棘间韧带炎 • 多棘突部位的压痛→棘上韧带炎
.
8
特点
• 知者不难,难者不会 • 背部正中部位的压痛点 • 大范围的腰背部疼痛,剧烈到不能站坐 • 弯腰时加重 • 病程迁延 • 没有明确诱因的突然发病 • 部分病人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 • 棘上韧带损伤时可扪及棘上韧带滑动
术后24h开始主动活动
.
18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 又称:板机指、板机拇
• 病变部位:指纤维鞘起始处
拇指掌指关节两籽骨与鞘管形成的环形 狭窄处
.
19
病理:
• 纤维鞘增厚,肌腱结节状 增粗 →板机指、拇 →不能主动伸直或屈 曲
.
20
症状与体征
• 屈伸手指时板机样感觉 • 弹响 • 绞锁(伸直,屈曲位) • 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硬结,压痛明显
• 简称“肩周炎”,是很多学者摒弃的名词 • 慢性损伤性炎症 • 肩关节的特点:灵活,不稳定 • 肩关节的稳定结构:
肩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肱二头肌长头
肱二头肌短头
.
30
• 肩袖断裂及部分断裂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 三角肌下或肩峰下滑囊炎 • 喙突表面的滑囊 • 肩胛下滑囊炎 • 肱二头肌腱鞘炎 • 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 • 冻结肩: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
• 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多于男性 • 部分病例无自觉不适,也有胀痛者 • 肿物边界清楚,囊性感,无压痛 • 手指部位的腱鞘囊肿硬如骨质,米粒大小
.
24
治疗
• 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复发率 • 挤按法:大力挤按使之破碎,短期内局部按摩防止复发 • 穿刺法:粗针头多处穿刺囊肿壁,后揉挤至囊肿消失 • 封闭法:粗针头抽吸胶冻样内容物,注入封闭药(可的松类药) • 手术法:止血带下,显露至囊肿起源处的韧带或腱鞘,
第64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
1
第一节 慢性软组织损伤
.
2
慢性损伤的机理
肌肉持续紧张
氧耗↑
肌腱紧张
肌肉内血管 受压
缺
缺
血
氧
组织损伤
乳酸↑
肌肉痉挛
疼痛
炎症 纤维蛋白沉积
肌肉酸痛
瘢痕
. 组织纤维化
组织3 粘连
一、腰肌劳损
• 病因 1.持续非生理性体位 2.急性损伤后遗症 3.先天缺陷或退行性变 4.其它原因
.
21
• 制动 • 局封 • 手术:切开、切除腱鞘
.
治疗
22
五、腱鞘囊肿
• 发生在关节附近的含粘液的囊肿 • 腘窝部的腱鞘囊肿称腘窝囊肿 • 多发部位:腕背部、足背部、手指掌侧 • 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 • 不连通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 • 内容为无色透明胶冻样粘液 • 病因不明
.
23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受压的骨突部位出现无痛肿块:圆形、边界
清楚、波动感、轻压痛、无皮肤炎症表现
• 损伤后:炎症表现,剧痛、红、热;破损后→化脓
性炎症
• 穿刺:清亮的粘液 • B超检查
.
13
治疗
• 穿刺 • 手术切除
表浅的易于处理,深部的注意鉴别诊断
.
14
四、狭窄性腱鞘炎
•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 桡骨茎突和掌指关节(拇指)多发 • 劳损性疾病
• 肱骨外上髁疼痛 • 前臂伸肌紧张时疼痛加重 • 肱骨外上髁或附近 局限性压痛
.
27
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
• 握拳伸肘屈腕,前臂旋前时出现肘外侧疼痛
.
28
• 封闭治疗:
短期疗效好易复发 附加无痛性功能锻炼 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
• 手术治疗:
切除局部增厚的筋膜韧带 咬除部分骨质
.
治疗
29
七、肩关节周围炎
• 压痛点
肩峰下,结节间沟,喙突,三角肌前后缘
• 辅助检查:X线,CT,MRI • 关节镜
.
34
• 多有自愈趋势 • 康复理疗 • 痛点封闭 • 功能锻炼:无痛的主动活动 • 非甾体消炎药 • 关节镜治疗 • 手术治疗
.
治疗
35
第二节 骨的慢性损伤
将囊肿蒂连同其基底处的病变组织,以及周围部分正常的 腱鞘及韧带,彻底切除
.
25
六、肱骨外上髁炎
• 书中均说:俗称“网球肘” • 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总腱起点 • 劳损性无菌性炎症 • 非运动员发病率高于运动员 • 50多岁人群发病率最高,男女无差异 • 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达90%
.
26
症状与体征
.
肩周炎
31
冻结肩
• 中年以后突发性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挛缩症 • 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疾病,数月或数年
• 多部位多滑囊的病变。累及肩峰下或三角肌下 滑囊,肩胛下肌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滑液 鞘,肱盂关节滑膜腔。冈上肌,肩胛下肌及肱 二头肌长头腱。喙肩韧带,喙肱韧带
• 早期:滑膜水肿、充血、绒毛肥大伴渗出 后期:滑膜腔粘连闭锁,纤维素样物质沉积
.
32
病因
• 肩部因素:
1. 软组织退变→易损伤 2. 不良姿势下的过度活动 3. 长时间固定 4. 急性损伤治疗不当
• 肩外因素:
牵涉痛→肌肉痉挛、缺血→炎性灶 常见于颈椎病,其它还有心、肺、胆等疾患
.
33
症状与体征
• 中老年多见,又称五十肩,冻结肩 • 疼痛、活动受限
与姿势、肢体位置、动作相关 痛弧:60°~120°
.
9
治疗
• 首选封闭 • 非甾体消炎药及活血化瘀药效果不佳
.10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滑囊炎• 滑囊:受压力、摩擦部位的一种缓冲结构 • 组成:外层→结缔组织
内层→滑膜 内容→滑液
• 原因:损伤是滑囊炎的主要原因 • 病理:水肿、渗出、出血、滑液↑
.
11
先天恒定滑囊或后天形成的附加滑囊
.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起病原因不明确
.
15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 拇短伸肌腱和 拇长展肌腱于 桡骨茎突部行 于同一腱鞘内
.
16
症状与体征
• 桡骨茎突部位的疼痛与压痛 • Finkelstein征(+):拇指被握于掌心攥拳,腕
关节尺偏→桡骨茎突部位剧痛
.
17
治疗
• 非甾体消炎药局部应用 • 局封:局部制动 • 手术:鞘管切开,使纤维-骨性管沟完全敞开
与气温、气压变化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
4
临床表现与诊断
• 腰痛:
酸痛、胀痛 劳累后加重 长时间某一体位时加重 天气变化时加重
• 压痛:
肌肉起止点压痛 肌肉按压酸胀或舒适
• 职业性质或有脊柱畸形
.
5
• 去除致病原因 • 理疗:
按摩 热敷、电磁疗等 肌肉有氧锻炼(肌肉泵)
• 封闭:痛点封闭或肌膜内桂枝疗法 • 非甾体抗炎药 • 肌松药 • 活血化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