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鉴赏
罗生门初层赏析
![罗生门初层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c0383a83c4bb4cf7ecd17d.png)
《罗生门》初层赏析学生:叶璐彦院系:艺术学院美术系学号:18620102204536课程:电影教师:影片《罗生门》是电影大师黑泽明1950年的作品,获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
影片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筱竹丛中》,故事很简单:武士武弘带着妻子真砂远行,途中遇到强盗多襄丸,武士在树林里被绑了起来,妻子被强盗奸污,最后武士被杀。
六个人七次作证,七次说法各不相同。
每个人作证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事实的真相就在证明的过程中被模糊了。
一.影片《罗生门》剧情赏析导演用一场“雨”,让混沌的世界暂时停下了脚步。
由3个人开启关于另3个人的故事。
整个过程基本是由回忆的方式展现的。
透过叙述,强调各人的纯净和他人的肮脏。
影片一直在强调人心险恶,不可被人相信。
开场的第一个镜头便以牌坊“罗生门”为背景,夹杂在字幕下,可以看到一幕残破的,被遗弃或遭受战火所遗留下的建筑。
伴随着人物奇怪的交谈和压抑的背景音乐。
一下子就被渲染的气氛带了进去。
故事一开头叙述,是以山间路过的平民发现尸首为线索,接着报官后,案情似乎一步步明朗了。
“证人”一个个人模人样的讲着自己看到的“真相”(对其实是自己有利的,编造的剧情)。
更甚至其中的一个桥段:让女巫做法,附身来让死者说话(女巫狰狞的面目在黑白底片的效果下,显得尤为的诡异)。
让人仿佛不得不信,这起死回生的叙述(其审案过程还有其妻以及强盗的自首对白)。
发现死者的人为了最快逃脱干系,草草了事。
又回到现实,躲雨的“证人”在私下把看到的“真相”说给了路过另一个躲雨者(世俗圆滑小人)。
在一旁听的和尚不敢再继续,觉得人心太过险恶(因为口吻与在场的强盗和其妻都不同)。
这时一声婴儿的哭泣声打破了静。
另一个躲雨者赶忙跑过去,将婴儿身上值钱的东西抢走。
“证人”一边唾骂,一边想抢回来。
这时,对方一句话戳穿了他(其实最后所谓的“真相”也是带着灰色的)。
“证人”顺手牵羊带走了现场留下的一把名贵匕首(也就是为什么不说真相的缘由)。
罗生门 电影鉴赏
![罗生门 电影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02760d5c1c708a1284a4446.png)
《罗生门》是日本大师级导演黑泽明由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作的,情节并不复杂,出场人物也仅有八个。
故事就是樵夫与和尚向同在破庙躲雨的穷人讲述一件离奇的案件:一个强盗在山路上拦截欺骗了一个武士,并占有了武士的妻子,最后武士死了,尸体被樵夫发现。
看起来并不奇怪,离奇的是三个当事人讲述的案情与身为旁观者的樵夫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因此电影在樵夫喃喃自语“不懂”中开始。
这部电影使黑泽明的光芒得到了充分的绽放,同时也使电影业比较发达的西方电影人大为惊艳,黑泽明的这部成名作可以说突破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代沟,将东方文化带进了西方电影圈,并使西方人能以西方思维读懂。
贯穿电影始终的都是带有明显东方色彩的日本民乐,而音乐中尤为出彩的是鼓声,鼓声几乎在整部电影中没有停止过,可以说是把握影片节奏的关键,例如樵夫开始向穷人讲述故事开始时,从他上山时鼓声便响起了,“咚咚咚”的鼓声沉闷而响亮,仿佛敲在了观众的心上,观众自然的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樵夫身上,并因为预感前方有事发生而产生好奇。
鼓声到樵夫发现帽子时戛然而止,静止中出现樵夫的面部特写,而后就出现了挂在枝上的仕女帽,稍后鼓声才继续响起,并且敲击加速,以此步步推进展开整个案情。
黑泽明巧妙的运用鼓声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声来调节电影节奏,是影片中糅杂东西方文化手法的一个代表。
鼓声和情节相映成趣相互暗示,是人更易深入浅出的了解两者。
其他还有类似以人物对白表现日本当时社会现状,以及巫婆替死人说话的风俗、日本妇女妆容、武士文化等本身就完美的嵌入在电影中,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了解。
电影的出彩之处当是其拍摄剪辑技巧,电影开篇十多个镜头剪接勾勒出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点的独特手法,强盗制服武士后狂奔下山那组流畅剪辑等都是值得载入教科书的经典。
抛开以上两点,我想着重分析的是樵夫上山那段。
先是一组客观镜头,采取远景镜头,横向跟随樵夫移动,构造出一幅完整的山林图,而后镜头转换,纵向自上而下特写拍摄一棵树,并由此描绘樵夫全身的全景镜头,此处的拍摄角度也极为巧妙,以仰拍的角度近写樵夫。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33c2e3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d.png)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经典电影,该片于1950年上映,至今仍然被广泛认为是一部杰作。
影片以一个谋杀案为背景,通过多个不同角度的讲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模糊性。
首先,影片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
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和陈述,观众可以看到对同一个事件的多种解释和诠释。
这种叙事方式让人不禁思考真相究竟是什么,而不同人的记忆和观点又是如何塑造真相的。
其次,影片对人性的描绘非常深刻。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机和利益,他们的行为和决定都受到了自身的局限和欲望的驱使。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让观众感到深深地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和矛盾。
最后,影片的视觉呈现也非常出色。
黑泽明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精湛的导演技巧,将日本乡村的景色和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雨夜的街道还是森林中的迷雾,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美感。
总的来说,《罗生门》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度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谋杀案的揭秘,更是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探讨。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导演对于故事的深思熟虑,更能够从中得到对人生和社会的启示。
这部电影不愧为黑泽明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8f8a057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8.png)
罗生门影评
电影《罗生门》是一部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
的哲学思考和引人入胜的剧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要强调电影给我带来的感觉。
《罗生门》以一个谋杀案为线索,通过
不同人物的回忆和解释,展现了真相的多样性和主观性。
这种多元的视角给我带来了一种深深的困惑和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动机。
这种相对性的观点让我开始质疑人性和真相的本质。
电影中的罗生门成为了现实世界中的一个隐喻,让我思考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真相的多样性。
其次,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给我带来了共鸣。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
性格。
尤其是木村拓治饰演的盗贼天狗,他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让我深感震撼。
他既是一个罪犯,又是一个有良知和道德观念的人。
他的内心斗争和对真相的追寻让我感到共鸣。
这种复杂的人性描绘给电影增添了更多的深度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最后,我要强调电影的导演黑泽明对细节的把握。
他通过精心的剪辑和摄影手法,将故事的每个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在罗生门的场景中,黑泽明通过运用阴影和光线的对比,创造出了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
这种视觉效果与故事的主题相得益彰,让我对电影的艺术性和深度赞叹不已。
总的来说,电影《罗生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通过多元的视角和复杂
的人物形象,引发了我对人性和真相的思考。
导演黑泽明对细节的把握和艺术性的呈现更是让我为之倾倒。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经典之作,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哲学作品。
罗生门赏析
![罗生门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dfdc1f6c175f0e7cd13765.png)
《罗生门》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说】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具有哲理穿透力的电影导演导演:黑泽明主演:三船敏郎(“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三船敏郎是黑泽明的御用演员。
合作的好就一直合作,这是电影界的一种良好风气,就象吴宇森和周润发、王家卫和梁朝伟、马丁*斯克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等等。
他们的合作使世界电影领域诞生出一部部杰作。
另外晚期的黑泽明同三船敏郎的关系开始不佳,他在八十年代以后导演的《乱》、《八月狂想曲》等电影中不再能看到三船敏郎这位“东方约翰*威恩”的身影。
获奖情况:第2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1951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黑泽明简介:黑泽明,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
到了后来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尊称。
美国商业上最成功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由衷表达了对大师的赞叹。
1990年,80高龄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1999年。
黑泽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黑泽明拍摄的影片《罗生门》,在1951年威尼斯影展上获得金狮奖,这是西方电影节第一次把头奖给了一位亚洲导演。
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从此西方社会不仅认识了日本导演黑泽明,还通过他的影片真正认识了亚洲电影。
身高1.81米的黑泽明,拥有当时日本人少有的高大体格,据说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着嗓子大吼的声音经常把工作人员吓得浑身打颤。
影视鉴赏考试
![影视鉴赏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64fdae8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7.png)
影视鉴赏考试
———电影《罗生门》赏析电影《罗生门》是1950年由日本导演黑泽明导演的一部电影,导演黑泽明根据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竹林中》进行改编,造就了日本电影史的一个高峰。
罗生门是日本京都的正南门。
电影从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开始,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
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
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
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
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
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
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整部影片是在砍柴人、云游和尚的讲述下呈现出来,这种故事讲述的手法,蕴含着审判和真相,也意味着主观与谎言。
叙述结构新奇,开创了电影讲故事的独特视角,也呼应了电影的主题“真相与谎言”。
几人的讲述,各执一词,案情扑朔迷离,真相已不可知,亦不是重点所在。
电影关注的是谎言背后人性的软弱,每个谎言背后都是一颗脆弱的心。
正是由于整部电影的成功,引起了无数观影人的共鸣,“罗生门”一次成为了一种文学和艺术符号。
现在人们常用“罗生门”来代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
整部影片的角度独到,故事内容扎实,逻辑巧妙,通过凶手、妻子和武士亡魂各执一词的说法,构成了电影的矛盾点,揭露现实社会的多面性。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ae6479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8.png)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经典之作,这部电影在讲述一个发生在日本中世纪的故事,以及对人性和真相的探讨。
影片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而闻名。
首先,影片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和叙述来呈现同一个事件的多个版本。
这种叙述方式让观众产生了对真相的怀疑和思考,同时也让人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角度,而真相往往因此而变得扑朔迷离。
其次,影片对于人性的描绘也非常深刻。
在《罗生门》中,每个角色都展现出了人性的阴暗面,贪婪、自私、欺骗等等,这些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而这也让观众对人性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动机和理由,这也让人对于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影片的摄影和音乐也非常出色。
黑白画面的运用让整部电影充满了古老的气息,同时也让人更加专注于故事本身。
而配乐也恰到好处,让人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了更深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罗生门》是一部极具思考和深度的电影,通过对人性和真相的探讨,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哲学之作。
值得每个人去观看和思考。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94e5de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d.png)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黑泽明执导的经典日本电影,讲述了一宗谋杀案的多重视
角和真相的模糊性。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引人深思的情节而闻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要说的是电影中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黑泽明以其精湛的导演技巧和对
细节的关注,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紧张的氛围。
雨中的场景、古老的门和墙壁,都让人感到一种压抑和不安。
这种氛围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观众仿佛也被带入了故事的世界中。
其次,我要说的是电影中的角色和演员表现。
每个演员都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得
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主要角色中的三位演员,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解释,展现了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理解和记忆。
这种多重视角的叙事手法让人深思,也让人对真相产生怀疑和思考。
最后,我要说的是电影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
《罗生门》并不仅仅是一部讲述
犯罪和谋杀的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和真相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黑泽明通过多重视角的叙事,探讨了人们对于真相的认识和认知,以及人性中的善恶和复杂性。
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让观众在观影之后留下了深刻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罗生门》是一部深刻而引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精湛的导演技巧
和深刻的哲学思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经典的日本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和真相的经典之作。
罗生门影视鉴赏
![罗生门影视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700c0d5580216fc710afd74.png)
初期作品常以民间传说为典进行改写,《罗生门》《鼻子》便是其初期作品的代 表。
创作中期,芥川写作了表达艺术至上主义思想的《地狱变》。
及至后期,芥川思考反省人生的作品见多,常常探讨与生死有关的话题,这个时 期的作品以《河童》为代表,批判人间社会,在当时受到瞩目。
遗憾的是,1927年7月24日,芥川留下一句”对将来恍惚的不安“之后服毒,中止 了自己的生命。芥川的忌日取自他的作品《河童》,被称作“河童忌”。
人们太脆弱了才撒谎,甚至是对自己撒谎。
——《罗生门》 改编自芥川龙之介作品《竹林中》
黒澤明 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
1910年,生于日本东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 1936年,创作首篇剧本《达摩寺里的德国人》,由此进入了电影圈 1943年,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 1950年,拍摄的悬疑24届
1980年,编导并监制了战争电影《影武者》,影片获得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 奖
1985年,拍摄了战争电影《乱》,影片获得了第4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1990年,获得了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1998年9月6日下午,黑泽明因脑中风在东京逝世,享年88岁
芥川龍之介
日本大正时期以短篇小说著名的作家,被誉为“日本的卡夫卡”,与夏目漱石两 人并称为日本文学的双壁。
1935年由芥川好友菊池宽设立的文学奖——芥川奖,是日本文学界影响最大的新 人奖。村上龙,青山七惠,以及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等作家都曾获 得过芥川奖。
映画のあらすじ
「藪の中」【竹林中】
木こり、僧、道行く人が羅生門の下で出会った。木こ りが道行く人に殺人事件を話した。強盗、武士、武士の 妻、そして目撃者である木こりが、自分の利益だけを考 えて事件の真相を隠し、それを聞いた僧が人間性に疑問 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た。結局、木こりは捨て子を引き取り、 僧に人間への希望を取り戻させた。
人性的黑暗面:解读《罗生门》
![人性的黑暗面:解读《罗生门》](https://img.taocdn.com/s3/m/f6aa22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9.png)
人性的黑暗面:解读《罗生门》概述在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生门》中,探讨了人性深处的黑暗面。
故事发生在一个废弃的大门前,通过四个不同角度的讲述者,揭示了人们由于贪欲、嫉妒和自私等因素而追求自己利益时所展现出来的邪恶行为。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详细解读。
贪欲与欺骗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残害武士、失去丈夫的女工、秘密观察员以及激动情侣——都具备着不同形式的贪欲。
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进行欺骗和谎言。
残害武士冷血杀死并抢夺他人财物,女工撒谎和替未婚夫隐瞒真相,秘密观察员伪装成其他人物获取信息,激动情侣为了保全彼此关系而选择诬告他人。
嫉妒与背叛除了贪欲和欺骗,嫉妒和背叛也是故事中人性黑暗面的体现。
女工对富裕的贵族妻子心生嫉妒,试图通过欺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在秘密观察员得知他的身份被揭穿后,为了保护自己,背叛了他曾效忠过的势力。
自私与道德沦丧在《罗生门》中,人们为了自身利益甚至愿意放弃基本道德原则。
残害武士为了获得金钱牺牲了人命,女工出于私心撒谎隐瞒真相以保全自己的地位,各角色之间互相投掷责任以推卸罪责。
社会环境的影响尽管每个角色都展现出人性黑暗面,但这种行为并非完全源于内在本性。
芥川龙之介描绘了一个社会环境下诱发黑暗行为表现的框架。
这个框架不仅存在竞争造成的压力、贫富差距、社会地位不平等等因素,也深刻反映了当时日本复杂而动荡的社会现实。
对人性黑暗面的反思《罗生门》通过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入探讨,促使读者自省。
它折射出了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引发我们对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思考。
同时,这个故事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探索解决方案,改变贪欲和背叛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结《罗生门》通过多个角度和情节展示了人性深处的黑暗面。
贪欲、嫉妒、自私以及背叛等因素导致了各种邪恶行为在故事中不断呈现。
作品向读者提出警示,引发了对人性本质、社会环境以及道德观念等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阅读并理解《罗生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并寻求构建更良好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aaa1a3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f.png)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日本导演黑泽明于1950年执导的经典电影。
这部电影以
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复杂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而闻名于世。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被其引人深思的主题和引发的共鸣所震撼。
首先,电影通过多重视角的叙事方式,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主观性。
每个角
色都有自己的版本和解释,观众需要自行判断真相。
这种叙事手法引发了我对真相的思考,以及对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观点来塑造真相的认识。
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观点,而真相并不总是简单明了。
其次,电影通过罗生门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社会和人性的困境。
罗生门是一个
象征着混乱和不确定性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失去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这引发了我对人类行为的思考,以及当社会秩序崩溃时,人们会如何面对困境和选择。
电影中的人物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道德的挑战,这使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观念的相对性。
此外,电影的黑白摄影和出色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黑白摄影为电影
增添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与剧情的复杂性相得益彰。
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更是使得电影的情感更加真实和触动人心。
他们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电影《罗生门》通过其引人深思的主题和复杂的剧情,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它让我思考了真相的复杂性、人性的困境以及道德观念的相对性。
同时,电影的摄影和表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是一部经典之作,无论是当代观众还是未来的影迷都值得一看。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解析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8c87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e.png)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解析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是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被认为是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罗生门》不仅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思想革命,也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芥川龙之介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尊崇。
《罗生门》由三部分组成:“罗生门”,“椿”和“猪笼草”。
罗生门是一个悲惨的社会性故事,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游子的沉沦,以及他在日本贫苦阶层的痛苦生活。
椿是一个关于两个失败青年爱情的小说,芥川龙之介把日本传统悲剧写给了椿一个美丽而又悲惨的结局。
最后,猪笼草是一部哲理小说,芥川写这部小说的动机是要表达他关于人类生活的愤慨。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最重要的作品,它把芥川的整个生活旅程融入其中,描绘了芥川龙之介最深刻的审美观。
他历史性地在小说中使用了新式日语,合理地使用了押韵和传统格律,也把各种表达语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芥川龙之介的语言使用和文学表现也受到极大赞誉。
另外,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也提出了许多人生的深思,如痛苦的真相和价值观,时间的流逝,内心的苦楚等等,芥川以极强的视角揭示了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从而成为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芥川龙之介通过《罗生门》重新定义了日本文学,他的作品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文学家和读者,并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文学界。
《罗生门》是一部深刻的作品,不仅被认为是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它深刻地考察了人类因生活而选择的悲剧性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 1 -。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75f0506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2.png)
罗生门影评电影《罗生门》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通过复杂的情节和多重视角的展示,让观众对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观念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影片的剧情设计非常巧妙。
故事发生在一座废弃的大门“罗生门”前,通过三个不同的角色——一个受害者、一个目击者和一个嫌疑犯,以及一个旁观者的回忆,展示了一起谋杀案的多个版本。
这种多角度的叙事手法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推测真相,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真相和记忆的质疑。
这种悬疑性的剧情设计让人难以预测,增加了观影的乐趣。
其次,影片对于人性的揭示令人深思。
在《罗生门》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动机和目的,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和欲望。
这种对人性的真实描绘让观众不禁思考,当人们置身于生存的困境中时,他们会如何选择?道德观念是否可以被放在首位?这些问题让观众不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此外,影片通过对于社会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动荡和混乱的时代。
故事发生在战后的日本,社会秩序的崩溃和人们生活的困苦无疑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社会背景的描绘不仅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也使得观众对于剧中人物的行为和选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影片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每个演员都将自己的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他们的表演真实而精彩,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别是主演三船敏郎的表演,他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真实的演技,将角色的矛盾和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电影《罗生门》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
它通过剧情的设计、对人性的揭示和社会背景的描绘,引发观众对于真相、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同时,出色的表演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悬疑片,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和道德的杰作。
影视鉴赏—《罗生门》
![影视鉴赏—《罗生门》](https://img.taocdn.com/s3/m/d440e2a2f524ccbff1218458.png)
影视鉴赏论文《罗生门》----人性的自私与丑恶【摘要】:一个人在抱怨的时候往往会把错误过多地归咎到其他的人或事上,产生某种事实的偏差,若是平心而论、设身处地就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些其实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完全的“真”是不存在的。
而这部影片则是把人性中的这种自私、虚伪、丑恶夸大了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认识这个世界。
【关键字】:凶手,证人,人性,利益,道德【正文】:一、剧情梗概:在这部电影中,总共只有九个人物:樵夫、凶手多襄丸、武士的妻子真砂、武士、女巫、行脚僧、婴儿、杂工和捉住多襄丸的衙役。
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
作为证人,樵夫、凶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二、影片特色:黑泽明在他的自传中曾提到《罗门生》的创作意图:“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
甚至可以这样说,既是人死了他也不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
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的画卷.如果把焦点集中在人心之不可理解这一点来读它,那么,我认为就容易理解这个剧本了。
”这里的意思很清楚,每个人都不惜歪曲事实以维护自己的“面”。
黑泽明自叙的含义再清楚不过了。
但在今天,作者的剖白对于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在被认为具有决定一切的意义。
因此,影片的意义,既可以从人的本性的“矫饰”的一面来理解,也可以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理解。
影片的叙事结构极具体处理显然提供了这样的基础。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在关于同一案件的四种叙述中有两点是不矛盾的:即武士之死与真砂失身。
此外没有提供任何可靠的“事实”。
因为我们知道,从现有的电影叙述手段来看,提供这样的“事实”是轻而易举的。
由此看来,除了导演关于表现人性可悲面的意义以外,从影片的叙事来看,可以认为,它以一种纯粹到了结晶程度的方式触及了一个现代解释学的主题:一个由人参与其中的历史性事件在它发生以后,它的事实、价值和意义,并不存在完完全全地如其本然的原初叙述。
《罗生门》鉴赏
![《罗生门》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55f45f10242a8956bece47e.png)
I ] 黄 忠 试论 芥 川 小 说 《 生 门 》 今 昔 物 语 》 C】 北 师 范 - 3 罗 与《 【 东
大 学 .0 9 20
作 者简 介 : 袭 霞( 9 6 ) 女 , 徽 马鞍 山人 , 尔滨理 工 大学 , 究方 向 : 语 语 言 文 学。 石 18~ , 安 哈 研 日
7 8
嬲
为 了 自己能够 活 下 去做 什 么都 是 可 以 的 。利 己主 义 完 全 占据 了 下人 的心 。 于是 , 人终 于下 定 决 心 去 当 强 盗 。 罪 恶 之 花 至 此 下
芥 J 龙 之介 的 小说 《 I I 罗生 门》 各 种 各 样 的解 读 。关 口安 义 绽 放 。第 四次 。下 人 的右 手 不 经 意 的拂 过 那 颗 粉 刺 , 底 地 走 有 彻 对其 进 行 了综 合 性 的研 究 , 其 著 作《 < 罗 生 门 > 》 介 绍 了 上 了犯 罪 之 路 。下 人剥 下 老 太太 的衣 服 , 在 读 中 消失 在 了夜色 之 中 。 直 以来 研 究《 生 门 》 主要 的 学说 ; 罗 的 志村 有 弘 编 辑 了《 川 龙 芥 当我 们 也 如 这 个 下 人 一 样 面 临 着 生 存 的 抉 择 时 , 选 择 生 是
书期 间 失恋 了 , 开 始 认 为 世 间 一 切 都 是 丑 陋 的 , 括 自 己 也 红 了 。下人 听 了老太 太 的 自我辩 解后 , 义 之 心 瞬 间消 失 , 到 他 包 正 想 是 , 且 怀 疑是 否 真 的存 在 “ 私 的爱 ” 并 无 。
2 关 于 《 生 门 》 研 究 罗 的
一
下人 往 楼 上爬 的 时候 , 看 到 了一 位 个 子 矮小 、 瘦 如 柴 、 发 他 枯 头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a33e2d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4.png)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黑泽明导演的经典日本电影,影片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我对这部电影的赞赏之情无法言表。
首先,我要强调《罗生门》给我带来的感觉。
这部电影以一个谋杀案为背景,通过不同角色的讲述,展示了真相的多面性和主观性。
观影过程中,我被电影中的复杂情节所吸引,不断思考着每个角色的动机和真相。
这种心理上的紧张感使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电影中,一直到故事的结局。
其次,我要谈谈《罗生门》给我带来的共鸣点。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他们在生活中面对着各种困境和道德选择。
这让我不禁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主观性。
电影通过展示人们在困境中的反应和选择,反映了人类的本性和内心的斗争。
这种共鸣点使我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更加深入地思考,并且让我对人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此外,我还要赞扬电影的制作价值。
黑泽明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精湛的摄影技巧,将整个故事打造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电影中的每个场景都充满了细节和意义,每一帧都展示了导演的用心和艺术追求。
这种精湛的制作价值让我对电影的欣赏更上一层楼。
总结起来,《罗生门》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情节引人入胜的电影。
它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觉和共鸣点,让我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主观性。
同时,电影的制作价值也令人赞叹不已。
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我强烈推荐《罗生门》给所有热爱电影的观众。
它将给你带来一次思想的盛宴和艺术的享受。
罗生门叙事手法赏析
![罗生门叙事手法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18b713f18583d049645934.png)
《罗生门》叙事手法赏析看完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感觉这部在1950年拍摄的黑白电影质朴璞真,却甚至比之现在的票房大片更具表现力。
《罗生门》讲述了一场在古代日本的谋杀案。
某日一对夫妇经过一个丛林,强盗见到美貌的妇人生了歹念,就绑了妇人的丈夫,强奸了她,妇人的丈夫最后也死了。
然而关于事件的真相,四个当事人,强盗,夫妇两人,路过的樵夫却对事件的描述很不一样。
电影的开头映在一场大雨中,僧人樵夫和杂役在罗生门下避雨。
僧人和樵夫的表情呆滞茫然而阴晦,像丢了魂一样。
樵夫和僧人在念叨着,“想不明白”“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奇怪的事”“骇人听闻”。
就这样,影片在开始就渲染了一种诡秘的气氛,引起观者对僧人和樵夫所听闻的事情的巨大好奇。
然后在樵夫忍不住像杂役的倾吐叙述中,镜头为我们倒回去那在署堂上的杀人案审理现场。
整个电影富有层次,主要有三个场景,一个是大雨中的罗生门,一个是审理案件的署堂,一个是案发地点丛林。
叙述的线索两条,一是有僧人杂役樵夫的议论,二当事人对事件的复述。
在影片叙事过程中,细节和心理刻画十分到位,音乐和背景的强调,镜头的转换步步引人入胜。
同时,电影对光影的掌控布置也相当精巧,例如对层层树叶中投射下来的阳光和天空的拍摄,这是一种无声的电影语言,使影片更富艺术感染力。
整场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是通过不同人物的叙述倒回到当事人描绘的情景中,其中夹杂着僧人,樵夫和杂役对事件的评论。
电影运用了重复性叙事的手法。
影片中的当事人男人,女人,强盗和樵夫对同一件事进行叙述,内容却大相径庭,听到越多人的叙述我们越觉得疑惑,究竟是谁在说谎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被灵媒召回的男人已经死了,不是说死人说的话最真实吗,可是路过的樵夫与事件也没有什么过深的纠葛那又何必说谎,被抓的强盗洒脱不羁又必死无疑似乎也不需说谎,那女人也许就是害死她丈夫的间接凶手也许还可能编出谎言。
这种手法往往表现在侦探片的叙述中。
同一个事情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必定至少有三个人在说谎甚至全部都在说谎,影片却没有为我们作哪怕一点的分析,只是客观地为我们呈现四个叙述者叙述的主观场景。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692451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7.png)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经典电影,它以其深刻
的思想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闻名于世。
这部电影以一个发生在
日本中世纪的谋杀案为背景,通过不同人物的讲述和回忆,展现了
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先,我要说的是《罗生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通过多
个视角来呈现同一个事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和理由,这让我
深深地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而真
相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这让我感到人性的复杂和难以捉摸。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格和动机,他们的表演十分真实,让我感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如此
的丰富和复杂。
特别是由三船敏郎饰演的木樨地,他的表演让我深
深地感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这种真实和深刻的表演让我对这
个角色产生了共鸣。
最后,影片的导演手法也非常出色。
黑泽明运用了镜头语言和剪辑
手法,将故事情节展现得非常引人入胜。
特别是在揭露真相的时候,他运用了多重曝光和快速剪辑,让我感到了真相的模糊和混乱,这
种手法让我对影片的情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罗生门》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它通过深刻的思考和精湛的表演,让我对人性和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真相和人性的复杂性,这种共鸣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罗生门》鉴赏
制片厂:Daiei Motion Picture Co. Ltd. [日本]
Daiei Studios [日本]
编剧:黑泽明、桥本忍
导演:黑泽明,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
到了后来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尊称。
美国商业上最成功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由衷表达了对大师的赞叹。
主要成就: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代表作品:《罗生门》、《七武士》、《梦》、《影武者》、《丑闻》。
主演: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千秋实
获奖情况:威尼斯电影节1951 金狮奖
1951年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奥斯卡奖1952 荣誉奖等奖项
奥斯卡奖1953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提名
英国学院奖1953 最佳电影提名
威尼斯电影节意大利电影影评人奖
国家评论协会奖(美)最佳外语片
剧情简介: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
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
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
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
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
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
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
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赏析:
电影《罗生门》是日本1950年出品的一部出色的电影,曾获得威尼斯电影节1951 金狮奖、1951年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和奥斯卡奖1952 荣誉奖等奖项,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电影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影片的主题深刻,包含了深刻哲理,纵观影片,影片主要揭露的是人性的虚伪、矫饰和自私。
躲雨人说的“说谎是人的本性。
人这种东西嘛,对自己本身都不肯坦白的事多着呢。
”和“我看人这种东西,就像是天生能把对自己不太合适的真事忘继地一干二净,先把对自己合适的假话当作真的呢。
因为这样办心里舒坦嘛。
”僧人说的“那到也许是的。
但那是因为人性愚懦,他们所以说谎, 就正是愚懦无能的表现。
”和“不, 我得感激你。
谢谢你,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的。
”樵夫说的“如今的世界,凡是人都不能不怀疑他啊。
惭愧的该是我!我自己就摸不清自己的心。
”都点名了影片的主题。
在影片中,同一个案件竟有四种互相矛盾的叙述,但没有一种是足以让人完全信服的。
在这案件中,只有真纱的失身和武士的死这两个结果是真的,但这两个结果产生的过程却各执一词,均为不可靠的叙述。
强盗多襄丸的叙述力图让他人把他看成豪爽英勇、光明磊落、武艺高强气概大盗。
武士通过巫婆替身的叙述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形象,是一个近乎道德化身的正义形象。
在真纱的描述中,她以可怜巴巴的受害者形象出现,也提已死的丈夫遮掩。
而樵夫因为胆小怕事,又因为自己拿了镶螺钿的短刀,不想被牵扯进去,也说了谎。
但最后樵夫在因为对其他人说谎无法忍受的其况下,说出了真相。
当樵夫对武士搏斗的情形进行描述时,两个所谓的武士惊慌失措、跌跌撞撞,武士在将死之际还苦苦求饶:“我还不想死!”全无武士英勇无畏气概的搏斗让人忍俊不禁,对所谓的“武士风范”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影片试图说明,任何历史都渗透着主观意图,完全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
这样的哲学思考显然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这正是罗生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原因之一。
在剧作结构上,这部电影被出心裁。
影片采用的是一种套层结构,即故事中套着故事:在中心事件(真纱被强奸和武士被杀)之外,还套着一个在影片中起着框架作用的故事—行脚僧、樵夫、躲雨人在滂沱大雨下的罗生门躲雨的故事。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中心事件有着不同的描述,互相矛盾,呈现了一种互否式的结构。
作为一种“互文式”的结构。
在电影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的运用方面,影片纯熟得几乎无可挑剔,不少电影语言的运用独具匠心:
1.音乐。
樵夫进山时音乐轻快舒缓,似乎意指樵夫心胸坦荡,无需说谎。
当他看到地上的东西时,音乐突然停止。
樵夫最后一次叙述时没有音乐,因为基本属实。
这样音乐就有基地参与了电影的叙事和影像的表意,成为控制和调整影片节奏的重要元素。
2.综合性运用镜头。
樵夫自诉进山砍柴发现武士尸体的一段镜头,摄影机一直跟着樵夫,几乎是作推、拉、摇、移、跟的综合运用,仰拍、俯拍、平视的拍摄角度,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几乎应有尽有,如行云流水,运用自如。
3.特写镜头。
影片中,特写镜头的使用对于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多襄丸叙述自己强暴真纱,真纱在经过强烈的反抗后就范于他的心理变化,是通过真纱手里紧握着短刀的手松开并开始抚摸多襄丸的背部的细节特写而极为深动地表象出来的。
此外,影片还善于运用环境来衬托心境(如闪烁的阳光)、渲染气氛。
如真纱被强暴时的环境(晃动的树叶丛中阳光闪烁)、气氛、她的心理变化,影片用娴熟流畅、运用自如的镜头语言叙述的非常清晰且生动。
但影片也有不足的地方。
如有穿帮镜头:一是那个多襄丸蹲在地上时,他的肩膀露出了一小块。
紧接着一个镜头,多襄丸依然蹲在地上没动,武士转身跟多襄丸说话时,多襄丸的肩膀露出的比刚才多了很多。
二是影片最后,樵夫想抱养那个被遗弃的婴儿,镜头给那个僧人时,他的手是放在婴儿的屁股上的。
当镜头给樵夫时,僧人的手变成抱着婴儿的骼膊了。
当镜头再次给僧人时,他的手又是放在婴儿屁股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