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标准

合集下载

腹部超声标准

腹部超声标准
3.肾内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回声异常。 4.若发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应确定其部位(肾实质、锥体或
肾窦区)、大小、形态和回声特征。 5.肾周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征象。 6.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时,应常规检查肾门部及主动脉、下
腔静脉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 栓。
正常值
肾脏长径:约10~12cm 宽径:约4~5cm , 厚径:约3~5cm。
5.探测肝脏病变时要同时记录有无胸腹腔积液,因为靠膈顶部的肿瘤及 肝脓疡容易刺激膈肌产生反应性胸膜炎,而致胸腔积水;肝硬化、肝 癌病人常出现腹水;常规探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
胆囊与胆道超声检查
胆囊的解剖概要
(一)胆囊 胆囊呈长梨形的囊状器官,位于肝脏脏面的胆
囊窝内。其大小可随贮存胆汁的多少而改变,一 般长为7~9cm,直径为3~4 cm,容量为40~ 60ml。胆囊分为底、体、颈三部分。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超声检查 ➢胆囊超声检查 ➢胰腺超声检查 ➢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 超声报告书写规范
左侧卧位
仰卧位
右侧卧位
坐位或半坐位
肝脏超声检查
检查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
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
无包膜、内 部液化、声晕、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
位、闭塞等;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血管内有无栓子。
5.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6.肝门部及腹腔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检查方法
(1)先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或第4~5肋间开始探测,并 确定肝上界的位置,然后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 肋间切面声像图的改变,注意门静脉、肝静脉、肝内外胆 管以及胆囊的变化。

超声腹部常用参考值

超声腹部常用参考值

1、新生儿及儿童肝右叶斜径参考值年龄中间值范围上限0-3月 4.5 3.3-5.8 6.03--6 月 5.3 4.9-6.4 6.56-12月 6.2 5.2-6.8 7.01--2 岁 6.9 5.4-7.5 8.02--4 岁 7.4 6.4-8.6 9.04--6 岁 7.8 6.9-8.8 9.56--8 岁 8.2 7.0-9.6 10.08-10 岁 9.2 7.9-10.5 11.010-12岁 9.9 8.6-10.9 11.512-15岁 10.1 8.7-11.4 12.02、正常肝静脉内径:<1.1cm3、下腔静脉内径:近心段: 2.0-2.4cm中段(肾动脉水平): 1.9-2.1cm远心段(髂总静脉汇合处):1.7-1.9cm近右心房处有生理性狭窄:>1.0cm(下腔静脉瓣)4、腹主动脉内径:近心段(近膈肌处): 2.0-2.5cm中段(肾动脉以下水平): 1.6-2.2cm远心段(髂总动脉分叉处):1.3-1.7cm正常脾静脉内径<0.8cm5、正常脾厚:<4.0cm(男),<3.8cm(女),脾长径≤12cm脾脏厚度(正常身高体重)新生儿及婴儿<2.0cm学龄前<3.0cm学龄儿童<3-4cm6、正常胆囊:长径<9cm 横径:<3.3-3.5cm(以横径为主)壁厚<0.4cm胆囊缩小:长径<3cm 横径<2cm(注意病人是否已进食)7、正常肝外胆管内径:<0.8cm ;老年人及胆道手术后 1.0cm(在同时显示门静脉主干和肝外胆管长轴的切面停帧,在门静脉主干和肝外胆管之间可见肝右动脉的横断面,在其下方测量).肝外胆管可疑扩张或稍扩张:内径0.8-0.9cm。

肝外胆管扩张:内径>0.9cm或与伴行门静脉呈双筒枪征8、正常胰腺:以胰腺厚径(前后径)为准胰头<2.5cm:胰体<2.0cm、胰尾<2.0cm,胰管<0.2cm9、正常肾脏:长< 12cm 前后径及横径<6cm;皮质厚0.5-0.7cm肾脏大小的判断:肾脏长径≤8.0cm,超声提示肾脏缩小;≥8.0cm只写大小,不用提示,由临床医生判断。

腹部超声检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腹部超声检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腹部超声检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简介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医学检查手段,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档旨在介绍腹部超声检查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2. 操作流程腹部超声检查的操作流程如下: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空腹4-6小时,以确保胃肠道中没有食物和气体的干扰。

2. 体位调整: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体位。

3. 仪器准备:确保超声仪器正常工作并做好消毒处理。

4. 探头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探头。

5. 超声造影剂: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超声造影剂来增强图像质量。

6. 逐层扫描:根据检查要求,依次扫描腹部不同部位的器官和组织。

7. 观察和记录:仔细观察图像,记录所见的异常或病变。

8. 结束检查:检查结束后,关闭超声仪器,清理和消毒所使用的探头。

3. 评分标准腹部超声检查的评分标准如下:1. 图像质量:评估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和噪声。

2. 器官结构:评估腹部器官的形态和结构是否正常。

3. 血流速度:评估血流速度和血管的通畅程度。

4. 异常发现:记录和描述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异常或病变。

5. 结论和建议:根据检查结果提出结论和相应的建议。

4. 注意事项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患者配合:明确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流程,并获得其配合。

2. 仪器操作:熟悉超声仪器的操作和参数设置。

3. 专业知识:具备相关腹部超声检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4. 安全措施: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措施。

以上是关于腹部超声检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1.肝脏:肝右叶最大斜径:9.97—14.33 cm 肝左叶上下径:4.02—8.3cm 前后径:4.14—7.4cm肝外胆管内径<8mm,<伴行静脉1/3. >8mm为扩张,6—8mm可疑扩张,老年人60岁以上大于10mm为扩张。

胆囊长径:<10cm ,横径<3.5cm。

空腹状态下<3mm。

2.脾脏:脾厚径:男3.0±0.6cm 女 2.8±0.5cm脾长径:男:9.0±1.1cm 女8.5±1.0cm3.胰腺:成人胰头前后径<2.5cm 胰体和胰尾前后径<1.5cm-1.7cm..主胰管<2mm。

4.肾脏:长径:9-12cm 宽径:4-5cm 厚径:3-4cm。

肾实质厚1.5—2.5cm 肾皮质厚:0.5---0.7cm 肾窦宽度约占肾横断面的1/2—1/3.5.输尿管:成人输尿管全长20---34cm,内径5—7mm,狭窄部内径约2mm。

6.前列腺:厚径:2cm, 长径:3cm 横径:4cm..体积为20cm3 重量20g.精囊腺长4---5cm 宽1.5---2cm。

7.胃肠:长轴断面上贲门外径一般不大于15mm。

管壁不大于6mm。

正常胃壁厚度<5.0mm(3.7±0.5) 幽门厚度<6.0mm,新生儿及婴儿<4.0mm.十二指肠肠壁厚度:充盈一般为2.5—3.5mm,肠腔内径:充盈时十二指肠内径<3cm,其余小肠内径<2cm, 大肠内径<4cm。

阑尾极少清晰显示,一旦梗阻发炎可显示。

一般最大直径大于7mm可作为阑尾肿大标准。

8.妇产科:a.子宫:生育期:纵径5.0—7.0cm 前后径:3.0—4.0cm 横径:4.0---5.0cm.经产妇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大1.0—2.0cm,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小1.0---2.0cm. 宫颈:长径 2.5—3.0cm,前后径<3.0cm. 青春期和婴儿期为:1:2 绝经后为1:1.子宫内膜:月经期:1—4mm, 增殖期:5—7mm 排卵期:11mm 分泌期7---16mm,绝经后不超过0.5cm.b卵巢成年卵巢长x宽x厚4.0x3.0x1.0cm,容积≤6ml。

腹部超声标准分解

腹部超声标准分解
• 数目:单发、多发。 • 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 边界:清晰、模糊。 • 边缘:光整、不光整。 • 声晕:有、无。 • 内部回声:无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
回声、强回声、混合回声;均匀、不均。
• 后方回声:衰减、无变化、增强。
• 钙化:钙化的大小及形态:点状、斑块状、条形、 不规则形。
• (2)垂直肋缘下斜切面:显示胆囊、第一 肝门(肝动脉、胆总管、门静脉)、下腔 静脉。
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右、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
第一肝门斜切面(右肋间、右肋缘下)
肝脏的分叶分段
MHV
RHV
左内侧叶 LHV
右前叶
左外侧叶
右后叶
扫查中的注意事项
• 1、探头应连续扇形扫查,不应点状跳跃式 探测。
• 3、其他影像学检查及前次超声检查情况。
二、检查方法
• 1、探头的选择: • 成人选择探头频率为 3.5MHz,肥胖体型
选择 2-3MHz,体型较瘦、位置较表浅的病 变或小儿选择探头频率为 5MHz。 • 2、受检者体位: • 仰卧位是最常用体位,结合检查的需要, 左侧卧位、半卧位、坐位或站立位。
• 2、右肋间斜切面:
• (1)肋间斜切 1(显示门脉右前与右后的 分支)。
• (2)肋间斜切 2(显示门脉右前支的右前 后、右前前分支)。
• 3、右肋缘下切面:
• (1)平行肋缘下斜切面:显示三支肝静脉 及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第二肝门)、膈 顶区。当肝右静脉显示最完整时,是测量 肝右叶最大斜径的切面。
• 2、肝脏超声检查易漏区,主要有:右肝膈 顶部、肝右后叶上段外侧区、尾状叶、肝 表面等。
• 3、当发现肝内局灶性病变时,应多个切面 进行检查。
• 4、检查过程中还需肝脏与邻近组织、脏器 的关系。

腹腔积液超声分度标准

腹腔积液超声分度标准

腹腔积液超声分度标准
腹腔积液即腹水,指在人体腹腔内因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量腹水的现象。

根据B超检查可将腹水含量分为少量腹水、中量腹水、大量腹水,具体标准如下:
1. 少量腹水:多由于肿瘤、炎症或多种脏器功能障碍引起,通常无明显症状,且不易被察觉,只可通过B超检查发现腹水,B超检查可见腹水位于各个间隙,深度≤2cm。

2. 中量腹水:多由于肝脏疾病或其他器官病变引起,B超检查可见腹水淹没肠管,但尚未跨过中腹,深度为3\~10cm。

因腹水量相对较多,会出现中
度腹胀、对称性腹部膨隆等症状,随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3. 大量腹水:多数是由于肝硬化或恶性肿瘤等因素导致,B超检查可见腹水占据全腹腔,中腹部也被腹水填满,深度>10cm。

腹胀明显,可能出现腹
部膨隆,甚至形成脐疝,还会伴随下肢严重浮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内容】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等;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血管内有无栓子。

5.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6.肝门部及腹腔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检查方法】
(1)先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或第4~5肋间开始探测,并确定肝上界的位置,然后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肋间切面声像图的改变,注意门静脉、肝静脉、肝内外胆管以及胆囊的变化。

(2)右肋缘下纵切观察肝在锁骨中线肋缘下的厚度和长度,并沿肋缘下肝下缘处斜切,观察第一、第二肝门及肝静脉的一系列图像,对通过第二肝门显示肝右静脉长轴斜切面图,记录右肝最大斜径。

(3)剑突下观察肝左叶各个纵切面的图像,应尽可能显示左叶肝的上缘,并通过深吸气后进行比较观察,通过腹主动脉矢状面记录左肝长度和厚度,通过下腔静脉矢状面记录尾叶长度。

腹腔积液超声定量标准

腹腔积液超声定量标准

腹腔积液超声定量标准分为少量、中量和大量:
1.少量腹腔积液:液体量应在500ml以下,通常出现在腹腔最低部位,比如子宫直肠陷凹或膀胱直肠陷凹中,即盆腔最低部位,患者无明显临床症
状。

2.中量腹腔积液:液体量应在500-3000ml,可能在肝周、脾周、胆囊周围、网膜囊周围以及膀胱周围出现积液,患者开始出现临床症状。

3.大量腹腔积液:指积液量在3000ml以上,超声可以探查到肝周、脾周,整个腹腔可见明显的积液,肠管漂浮在腹腔中,患者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比如呼吸困难、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等。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的液体,一般小于200ml,对肠道的蠕动起到润滑的作用。

腹腔超声测量标准

腹腔超声测量标准

腹腔超声测量标准腹腔超声测量标准如下所示:一.肝脏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查不到或稍触及。

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

3.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4.左半肝厚度及长度:分别为5~6cm 、5~9cm。

5.门静脉内径: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6.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二.胆囊与胆道胆囊最大纵切面长径:约7~9cm 、前后径:多不超过3cm胆囊壁厚:2~3mm左右肝管内径:约2mm 、总肝管内径:3~4mm 、总胆管内径:6~8mm 胆囊动脉血流峰值速度:45~65cm/s 、阻力指数:0.5~0.67脂餐一小时后收缩≥1/2三.脾脏1.脾脏厚度:不超过4cm2.脾脏长度:范围8~12cm3.脾的宽度:范围5~7cm四.胰腺胰头前后径:小于3cm、胰体前后径:小于2.5cm、胰尾前后径:小于2cm、胰管内径:小于2mm泌尿、男性生殖系统五.肾脏1.肾脏长径:约10~12cm ,宽径:约4~5cm ,厚径:约3~5cm。

2.肾实质厚度:约1~2cm ,通常约1.5cm ,肾皮质厚度:约8~10mm。

3.肾静脉内径:约1cm ,立位或坐位增宽,肾动脉内径:约5~6mm 。

六.输尿管与膀胱1.输尿管内径:约2~4mm2.膀胱容量:约350~500ml3.排尿后残余尿:小于50ml4.膀胱壁厚度:约1~3mm七.前列腺与精囊1.前列腺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2.内腺宽/ 全腺宽<0.43.厚径/ 宽径= 0.54.假定圆面积比(PCAR ):为0.65八.阴囊与睾丸1.阴囊壁厚:2~8mm2.睾丸长径:约4cm、宽径:约3cm 、前后径:约2cm3.附睾头厚:约0.8~1.2cm4.精索静脉内径:小于2mm5.睾丸动脉和睾丸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约:8~28 cm/s和4~19cm/s九.肾上腺与腹膜后肾上腺1.肾上腺直径:<30mm 、前后径:<10mm。

腹直肌超声检查标准

腹直肌超声检查标准

腹直肌超声检查标准腹直肌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评估腹直肌的结构和功能。

该检查可帮助医生确定腹直肌的异常情况,包括肌肉纤维断裂、肌腱损伤、腹直肌疝等。

下面将介绍腹直肌超声检查的标准和操作要点。

1. 检查准备在进行腹直肌超声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解开衣物,暴露腹部。

为了获得更好的超声图像,患者通常需要保持腹部肌肉放松。

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呼吸平稳,以减少腹部肌肉的活动。

2. 检查方法腹直肌超声检查通常使用线性探头进行。

医生将探头涂抹适量的凝胶,并轻轻放置在患者的腹部上。

通过移动探头,医生可以观察腹直肌的不同部位,并进行详细的评估。

3. 图像评估腹直肌超声检查的图像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腹直肌形态医生可以观察腹直肌的形态和结构,包括肌肉纤维的连续性、肌肉厚度和肌腱的完整性。

正常情况下,腹直肌应呈长条状,肌肉纤维连续、均匀,肌肉厚度均匀一致。

3.2 肌肉纤维断裂腹直肌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测腹直肌的纤维断裂。

断裂部位常表现为肌肉纤维间隙增宽、断裂断端呈撕裂状,并可见出血或积液。

3.3 肌腱损伤腹直肌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腹直肌的肌腱损伤。

正常情况下,腹直肌肌腱应呈均匀、光滑的线状结构。

损伤的肌腱可表现为断裂、增厚、钙化等改变。

3.4 腹直肌疝腹直肌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测腹直肌疝。

疝囊呈囊状或囊袋状,可见内含物质(如肠管等),与腹直肌肌肉层相连或与腹直肌肌肉层分离。

4. 结果解读腹直肌超声检查的结果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解读。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腹直肌超声检查的结果。

如发现异常,医生应进一步评估其病因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腹直肌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直肌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该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腹直肌的形态、肌肉纤维断裂、肌腱损伤和腹直肌疝等情况。

因此,腹直肌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区人民医院腹部超声检查操作规范

区人民医院腹部超声检查操作规范

区人民医院腹部超声检查操作规范【检查方法】1、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肠腔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组织内部结构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输尿管和膀胱。

示。

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探头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检查前4h 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洁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部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性、连续性,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降低或衰减。

3、实质脏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

4、实质脏器内血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5、空腔脏器内有无结石、息肉性病变或肿瘤,壁厚度、光滑程度及收缩功能。

6、腹膜后间隙占位病灶的具体部位、范围、大小、形态及移动度、内部回声、与相邻重要脏器和大血管的位置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病灶内血供情况、血管分布与走行的特点。

超声规范检查标准最新

超声规范检查标准最新

超声规范检查标准最新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放射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超声规范检查标准:一、检查前准备1. 患者应穿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部位的暴露。

2. 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可能需要空腹或充盈膀胱。

3. 对于腹部超声,建议患者检查前2-4小时饮用500-1000毫升清水。

4. 患者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特别是对超声凝胶的过敏。

二、设备与操作标准1. 使用的超声设备应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 超声探头应保持清洁,使用一次性探头套,避免交叉感染。

3.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4. 超声检查过程中,应遵循最小剂量原则,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扫描。

三、检查流程1. 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超声模式,如B模式、M模式、多普勒模式等。

2. 检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仔细观察图像,记录关键信息。

3. 对于动态结构,如心脏、血管等,应记录动态图像。

4. 检查结束后,应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四、图像质量控制1. 图像应清晰,分辨率高,无明显噪声和伪影。

2. 图像应包含足够的解剖信息,便于诊断。

3. 对于关键部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4. 应记录并保存图像,以备后续分析和对比。

五、报告撰写与记录1. 超声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生撰写。

2. 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日期、检查部位和目的。

3.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超声所见,包括正常和异常发现。

4. 报告应提供诊断意见或建议,并注明医生的签名和日期。

六、隐私保护1. 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检查结果应严格保密。

2. 检查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 所有记录和图像应妥善保存,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七、后续跟进1. 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沟通和安排。

2. 对于异常发现,应与主治医生进行讨论,制定后续治疗计划。

腹部超声检查操作评分标准

腹部超声检查操作评分标准

腹部超声检查操作评分标准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腹部超声检查操作评分标准,以标准化腹部超声检查操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评分标准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仪器操作、图像采集、数据分析和诊断准确性。

2. 评分标准2.1 仪器操作- 检查前的仪器校准和准备工作- 合理选择适当的探头和参数设置- 熟练操作探头,准确定位腹部区域- 保持良好的握持和手眼协调能力2.2 图像采集- 以正确的穿刺角度获取清晰的腹部器官图像- 确保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的合理调整- 能够在不同腹部区域获取完整的图像覆盖范围- 能够采集到足够数量的截面图像用于诊断2.3 数据分析- 能够对图像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标注- 能够识别和描述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异常表现- 能够建立逻辑清晰的检查报告- 能够正确应用超声特征和指标进行分析2.4 诊断准确性- 能够根据腹部超声图像和数据做出准确的诊断- 能够判断病变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能够提供可行的治疗建议和随访方案- 能够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协调,达到一致性3. 评分等级3.1 优秀- 所有评分项目均达到满分- 操作流程规范,技术熟练- 数据分析准确,诊断一致性高3.2 良好- 大部分评分项目达到满分- 操作流程基本规范,技术熟练度较高- 数据分析准确度一般,诊断一致性较高3.3 及格- 部分评分项目达到满分- 操作流程一般规范,技术掌握程度一般- 数据分析准确度较低,诊断一致性一般3.4 不及格- 多个评分项目未达到满分- 操作流程不规范,技术掌握程度差- 数据分析准确度低,诊断一致性不高4.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套腹部超声检查操作评分标准,旨在提高超声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质量,进一步提高腹部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诊断效果。

评分标准将有助于评估超声医生的表现,并为相关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

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

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腹部超声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透视眼”,能让我们看到身体内部的秘密风景。

而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那可就是打开这神奇世界大门的关键钥匙啊!要是不搞清楚这些,就好比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没有地图,那可就要迷失方向啦!一、标准切面之肝脏切面:肝脏的奇妙之旅“肝脏切面大冒险:探索神秘的肝脏领地”。

在腹部超声的世界里,肝脏切面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领地等待我们去探索。

肝脏可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化工厂”,它的健康至关重要。

就好像一个庞大的工厂需要精确的布局和管理一样,肝脏切面也有其特定的标准。

我们要像探险家一样,仔细观察每个角落,确保没有遗漏。

比如说,我们要找到肝脏的上下缘、左右叶,还要看看血管的走向,就像在地图上标注路线一样。

通过标准的肝脏切面,医生们就能准确地判断肝脏是否健康,有没有“敌人”(疾病)入侵。

就像你在玩游戏时要熟悉地图一样,熟悉肝脏切面标准就是医生们的秘密武器!二、标准切面之胆囊切面:胆囊的小天地“胆囊切面的奇妙世界:小心呵护胆囊这个‘胆小鬼’”。

胆囊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小“口袋”,专门储存胆汁。

这个“胆小鬼”有时候会闹点小脾气,比如发炎啦、结石啦。

那怎么才能知道胆囊有没有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标准的胆囊切面来观察啦!想象一下,胆囊切面就像是一个小窗口,我们要透过这个窗口看清楚胆囊的大小、形状、囊壁是否光滑。

如果胆囊变得又大又肿,那就像是一个被吹得鼓鼓的气球,可能就有问题啦!所以我们要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胆囊,通过标准的超声切面及时发现问题,别让这个“胆小鬼”受委屈啦!三、标准切面之胰腺切面:胰腺的神秘领域“胰腺切面探险记:揭开胰腺的神秘面纱”。

胰腺可是个神秘的家伙,它躲在胃的后面,不太容易被发现。

但它的作用可不小,能分泌胰岛素等重要物质。

要想看清胰腺的真面目,就得依靠标准的胰腺切面啦!就好像在迷雾中寻找出路一样,我们要通过特定的角度和方法,找到胰腺的头、体、尾。

腹部超声 标准切面

腹部超声 标准切面

腹部超声标准切面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腹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需要掌握一些标准切面的技术要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肝脏标准切面。

肝脏是腹部超声检查中常见的检查对象之一,其标准切面包括纵膈面、肝右叶矢状面和肝左叶矢状面。

在纵膈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肝脏内部的回声情况,以及肝脏与肝门血管的关系。

在肝右叶矢状面和肝左叶矢状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分段结构和肝内血管的走向,对于肝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

2. 胆囊标准切面。

胆囊是腹部超声检查中另一个常见的检查对象,其标准切面包括胆囊长轴面和胆囊短轴面。

在胆囊长轴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胆囊壁的厚度和胆囊内结石的情况。

在胆囊短轴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的横截面形态,观察胆囊内结石的位置和数量,对于胆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胰腺标准切面。

胰腺是腹部超声检查中较为难以显示的器官之一,其标准切面包括胰头冠状面、胰体尾冠状面和胰腺体尾矢状面。

在胰头冠状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胰头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胰管的通畅情况。

在胰体尾冠状面和胰腺体尾矢状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分段结构和胰管的走向,观察胰腺内部的回声情况,对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

4. 肾脏标准切面。

肾脏是腹部超声检查中常见的检查对象之一,其标准切面包括肾脏长轴面和肾脏短轴面。

在肾脏长轴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肾脏内部的回声情况,以及肾脏与肾动脉、肾静脉的关系。

在肾脏短轴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横截面形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的情况,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腹部超声标准切面的掌握对于腹部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熟练掌握了标准切面的技术要点,才能够准确地诊断腹部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是参考胎儿头部、腹部和四肢的尺寸进行评估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超声测值标准:
1. 头部测量:
- 头围(BPD):约为22-25厘米
- 大脑室宽度(室间孔直径):约为4-6毫米
- 颅骨宽度(BWT):约为5-7厘米
- 颞骨厚度:约为6-8毫米
2. 腹部测量:
- 腹围(AC):约为21-24厘米
- 腹壁厚度:约为4-6毫米
- 胃泡直径:约为4-6毫米
- 肾上腺腺体长度:约为4-6毫米
3. 四肢测量:
- 大腿骨长(FL):约为4.2-5.6厘米
- 上臂骨长(HL):约为3.2-4.2厘米
- 前臂骨长(UL):约为2.7-3.5厘米
- 胫骨长(TL):约为2-3.5厘米
这些测量值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只有医生才能准确评估超声测值结果,并与其他指标综合考虑进行胎儿发育评估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左叶(肝、腹主动脉纵切面)
肝左叶(肝、下腔静脉纵切面)
肝左叶(左门静脉分支切斜面)
• 2、右肋间斜切面: • (1)肋间斜切 1(显示门脉右前与右后的 分支)。 • (2)肋间斜切 2(显示门脉右前支的右前 后、右前前分支)。
• 3、右肋缘下切面: • (1)平行肋缘下斜切面:显示三支肝静脉 及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第二肝门)、膈 顶区。当肝右静脉显示最完整时,是测量 肝右叶最大斜径的切面。 • (2)垂直肋缘下斜切面:显示胆囊、第一 肝门(肝动脉、胆总管、门静脉)、下腔 静脉。
超声特征
• 大小:长度10-12cm,宽5-7cm,厚3-4cm; 脾门处脾静脉内经0.5-0.8cm,脾动脉内径 0.4-0.5cm。 • 边界:边界及轮廓清楚,包膜光滑完整呈 线状中等回声,形态规则,表面光滑整齐。 • 回声:强度略低于正常肝实质回声,分布 均匀。
副脾
声像图表现: 1.圆形或椭圆形结节,通常1-2cm,包膜光滑, 内部回声与脾脏相同; 2.外形可似脾门肿大的淋巴结,但对邻近血 管、器官无压迹; 3.半数以上副脾有血管分支与脾动静脉想通,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和声学造影易于显 示。
2.2
测量规范及正常值
• (2)切线测量法:于1977年由Weill提出。在胰腺的前后 缘,根据胰腺走行的弯曲度,在前缘画出切线,并在胰腺 的头、体、尾的测量处(切点)做垂直线测量处胰腺厚度。
胰头:下腔静脉前方,横切面应清晰显示胰头的内侧缘 (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胰体:肠系膜上动脉前 方或腹主动脉前方;胰尾:主动脉左侧或左前外侧测量胰 体。
标准切面
• (1)正常胆囊的长度一般不超过 8、5cm, 前后径多数不超过3、5cm;在胆 • 囊的测量中,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应较 长径更有价值。 • (2)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2mm,测量时 探头须垂直于胆囊壁,否则会产生囊壁增 厚的假像。
• 1、肝内胆管,左、右肝管在门脉左右支的前方, 内径在2mm以下;正常肝 • 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晰显示。 • 2、肝外胆管,声像图上肝外胆管大致分为上下两 段;上段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下段与下 腔静脉伴行,前方为胃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延伸 进入胰头 • 背外侧。下段胆管由于胃肠道气体干扰,不易清 晰显示。正常人肝外胆管上段内径≤5mm,下段 内径不超过8~10mm,高龄者有增宽的趋势。
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右、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
第一肝门斜切面(右肋间、右肋缘下)
肝脏的分叶分段
MHV
左内侧叶 右前叶
LHV
RHV
左外侧叶
右后叶
扫查中的注意事项
• 1、探头应连续扇形扫查,不应点状跳跃式 探测。 • 2、肝脏超声检查易漏区,主要有:右肝膈 顶部、肝右后叶上段外侧区、尾状叶、肝 表面等。 • 3、当发现肝内局灶性病变时,应多个切面 进行检查。 • 4、检查过程中还需肝脏与邻近组织、脏器 的关系。
二、检查方法
• 1、探头的选择: • 成人选择探头频率为 3.5MHz,肥胖体型 选择 2-3MHz,体型较瘦、位置较表浅的病 变或小儿选择探头频率为 5MHz。 • 2、受检者体位: • 仰卧位是最常用体位,结合检查的需要, 左侧卧位、半卧位、坐位或站立位。
仰卧位
左侧卧位
坐位或半坐位
三、肝脏标准切面、存图
• 共分三组:剑突下、右肋间、右肋缘下。
剑突下
右肋下
右肋间
剑突下切面
• 在剑突下从左至右连续进行矢状面扫查,显示肝左叶 及其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胰腺等组织的关系。显示切 面: • (1)经腹主动脉左肝纵切面:显示腹主动脉长轴的左肝 纵切,此切面可测量肝左叶上下径和前后径。 • (2)经下腔静脉左肝纵切面:显示下腔静脉长轴的左肝 纵切。 • (3)剑突下左肝横切面:显示门静脉左支横部、矢状部、 左外叶下段支、左外叶上段支、左內支;尾状叶、肝圆韧 带及静脉韧带;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横断面。
标准切面
• 脾脏的纵轴切面呈半月形,表面光滑,外
侧缘弧形向外突,内侧缘中部内凹,为脾
门,有脾动、静脉出入。正常脾实质呈低
回声,分布均匀,强度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肝脏相近,
比肾实质回声稍强。
应存图像
测量规范及正常值
脾脏 成人(男) 成人(女) 长径 9.0±1.1 8.5±1.5 宽径 5.5±1.6 5.4±1.5 厚径 3.1±0.6 2.9±0.5
右肋缘下斜切 探测所显示的 标准切面为通 过第一肝门的 切面声像图 。
• 1、胆囊的形态、大小,壁的厚度。 • 2、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息肉性病变或 肿瘤。 • 3、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 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 4、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 程度、范围、部位。 • 5、胆管内有无结石、肿瘤、局部壁增厚或 囊状扩张。
检查方法:
• 胆囊长轴扫查:于右上腹腹直肌外缘行右 肋缘或肋间纵切、斜切扫查,可获得胆囊 的最大长轴切面。
• 胆囊短轴扫查:在上述切面基础上将探头 旋转 90°,则可获得胆囊的短轴切面。
• (3) 肝内胆管扫查:肝内胆管基本与门静 脉伴行,而且位于门脉的前方,故采取肝 内门静脉扫查方法,即可观察肝内各级胆 管的情况。
测量规范及正常值
• (1)最大前后径测量法:显示胰头最大的 胰腺横切面。 胰头:于下腔静脉前方,胰头前缘至后缘 间的厚度 胰体: 主动脉前方测量胰体前后径 胰尾:主动脉左侧或左前外侧测量。
最大前后径测量法正常值
部位 最大前后径(均数±标准 95%位数 差)
胰头
2.2±0.3
2.6
胰体
1.8±0.3
• (4) 肝外胆管扫查:肝外胆管划分为上下 两段,上段与门静脉伴行,下段与下腔静 脉伴行,分别位于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方, 并深入胰头背外侧,扫查方法多采用右肋 间斜切→右上腹连续扫查的方法,并要不 断的调整检查方向,方可显示胆总管总貌。
应存图像
• • • • 胆囊长轴图像: 胆总管图像: 左、右肝管图像: 肝内二级胆管图像:
• 钙化:钙化的大小及形态:点状、斑块状、条形、 不规则形。 • 肝脏外形:肝脏正常、形态改变(如边缘隆起、 驼峰征、角征等)。 • 病灶周围:有无卫星灶;有无对瘤体旁结构压迫 (血管、胆管是否受压移位、 • 变形、变细、扩张或消失等);有无压迫或浸润 周围脏器。 • 血流:有无血流信号,血流分布情况(瘤周环状、 瘤内点状、短杆状、分支状、无血流),血流动 力学指标(速度、RI)。
• 肝内管道:走行:清、不清、扭曲。 • 内径:有无狭窄或扩张,部位,管内有无异常回 声。 • 彩色多普勒:有无血流、血流方向、频谱。 • 肝内局灶性病变:有或无、数目、位置、形态、 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 • 病灶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等(具体见下表)、 肝门部是否有肿大淋巴结、 • 毗邻和相关器官、周围脏器情况。 • 有无腹水。
• (1) 右侧卧位:左侧9~11肋间近腋后线扫查, 选择脾最长径所在部位和有脾门血管处冻 结;再做脾短轴切面扫查。
右侧卧位
• (2) 仰卧位: 于左肋间沿长轴和短轴扫查,
宜将探头放在左腋后线附近,做脾的冠状
切面扫查。为了准确进行脾脏超声测量,
需使声束平面进一步朝腹部倾斜,即仰卧
位前冠状切面扫查。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检查与描述
• 位置:建议分段(采用国际比较通用的库 氏分段方法,即 S1-8 段)描述体与肝内固 定结构的关系(如:门静脉及其分支、肝 静脉、肝缘韧带等)。 • 数目:单发、多发。 • 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 • • •
边界:清晰、模糊。 边缘:光整、不光整。 声晕:有、无。 内部回声:无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 回声、强回声、混合回声;均匀、不均。 • 后方回声:衰减、无变化、增强。
低左高斜切面扫查,观察胰腺头、体、尾部图像。 • 经腹纵切面扫查:上腹偏右,观察胰头及钩突; 上腹偏左,观察胰体及胰尾。 • 左肋间斜切面:以脾脏作声窗观察胰尾。 • 经腰部扫查:以肾脏作声窗观察胰尾部。
标准切面
• 横切面:扫查部位 上腹部、剑突下方 一般 为蝌蚪形、哑铃形或腊肠形,分头、体、 尾部。 正常胰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较肝脏回声略高,可见纤细的胰管回声。
胰腺超声检查
检查体位:
• 平卧位:最常用 • 侧卧位:胃肠气体较多时,左侧卧位利于 显示胰尾部,右侧卧位利于显示胰头部 • 半坐位及坐位: 此体位使肝脏下移,利用 肝脏代替横结肠为透声窗 • 俯卧位:较少使用,利用肾或脾为透声窗, 利于显示胰尾部
检查方法
• 经腹部横切面扫查:于上腹、剑下作横切、或右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超声检查 胆囊超声检查 胰腺超声检查
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
输尿管和膀胱超声检查
前列腺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
一、检查前准备
• 1、为保证图像质量,检查前需禁食 8 小时 以上(急诊例外)。 • 2、了解病史(肝炎史、服药史、手术史、 肝外肿瘤史、白细胞及分类、乙肝三系、 AFP。 • 3、其他影像学检查及前次超声检查情况。
注意事项
• 无论是仰卧位还是右侧卧位扫查,嘱受检
者左手上举、抱头,可以使肋间隙增大, 有利于更清楚显示脾脏。由于脾脏位置较 深且位于膈顶部,易受肺部气体干扰,因 此检查中,受检者的呼吸配合极为重要, 深吸气有时更利于显示。
注意事项
• 厚径测量:采用前倾冠状切面扫查技术,显示脾
门及其血管,对于准确测量厚径十分重要,如果 采用随意冠状切面扫查,容易造成误测,使得厚
肝脏的超声检查与描述
• 肝脏大小:正常、增大、缩小(左叶上下 径和前后径,右叶最大斜径,尾状叶厚 度)。 • 形态:正常、饱满、失常。 • 包膜:平整、波浪状、锯齿状,局部凹陷, 局部膨隆,驼峰征,包膜线中断。 • 边缘:锐利、圆钝。 • 实质回声及强度:细光点、粗光点;高回 声、等回声、低回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