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肋缘下斜切 探测所显示的 标准切面为通 过第一肝门的 切面声像图 。
• 1、胆囊的形态、大小,壁的厚度。 • 2、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息肉性病变或 肿瘤。 • 3、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 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 4、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 程度、范围、部位。 • 5、胆管内有无结石、肿瘤、局部壁增厚或 囊状扩张。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超声检查 胆囊超声检查 胰腺超声检查
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
输尿管和膀胱超声检查
前列腺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
一、检查前准备
• 1、为保证图像质量,检查前需禁食 8 小时 以上(急诊例外)。 • 2、了解病史(肝炎史、服药史、手术史、 肝外肿瘤史、白细胞及分类、乙肝三系、 AFP。 • 3、其他影像学检查及前次超声检查情况。
二、检查方法
• 1、探头的选择: • 成人选择探头频率为 3.5MHz,肥胖体型 选择 2-3MHz,体型较瘦、位置较表浅的病 变或小儿选择探头频率为 5MHz。 • 2、受检者体位: • 仰卧位是最常用体位,结合检查的需要, 左侧卧位、半卧位、坐位或站立位。
仰卧位
左侧卧位
坐位或半坐位
测量规范及正常值
• (1)最大前后径测量法:显示胰头最大的 胰腺横切面。 胰头:于下腔静脉前方,胰头前缘至后缘 间的厚度 胰体: 主动脉前方测量胰体前后径 胰尾:主动脉左侧或左前外侧测量。
最大前后径测量法正常值
部位 最大前后径(均数±标准 95%位数 差)
胰头
2.2±0.3
2.6
胰体
1.8±0.3
• (4) 肝外胆管扫查:肝外胆管划分为上下 两段,上段与门静脉伴行,下段与下腔静 脉伴行,分别位于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方, 并深入胰头背外侧,扫查方法多采用右肋 间斜切→右上腹连续扫查的方法,并要不 断的调整检查方向,方可显示胆总管总貌。
应存图像
• • • • 胆囊长轴图像: 胆总管图像: 左、右肝管图像: 肝内二级胆管图像:
标准切面
• 脾脏的纵轴切面呈半月形,表面光滑,外
侧缘弧形向外突,内侧缘中部内凹,为脾
门,有脾动、静脉出入。正常脾实质呈低
回声,分布均匀,强度一般与肝脏相近,
比肾实质回声稍强。
应存图像
测量规范及正常值
脾脏 成人(男) 成人(女) 长径 9.0±1.1 8.5±1.5 宽径 5.5±1.6 5.4±1.5 厚径 3.1±0.6 2.9±0.5
• (1) 右侧卧位:左侧9~11肋间近腋后线扫查, 选择脾最长径所在部位和有脾门血管处冻 结;再做脾短轴切面扫查。
右侧卧位
• (2) 仰卧位: 于左肋间沿长轴和短轴扫查,
宜将探头放在左腋后线附近,做脾的冠状
切面扫查。为了准确进行脾脏超声测量,
需使声束平面进一步朝腹部倾斜,即仰卧
位前冠状切面扫查。
肝脏的超声检查与描述
• 肝脏大小:正常、增大、缩小(左叶上下 径和前后径,右叶最大斜径,尾状叶厚 度)。 • 形态:正常、饱满、失常。 • 包膜:平整、波浪状、锯齿状,局部凹陷, 局部膨隆,驼峰征,包膜线中断。 • 边缘:锐利、圆钝。 • 实质回声及强度:细光点、粗光点;高回 声、等回声、低回声。
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右、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
第一肝门斜切面(右肋间、右肋缘下)
肝脏的分叶分段
MHV
左内侧叶 右前叶
LHV
RHV
左外侧叶
右后叶
扫查中的注意事项
• 1、探头应连续扇形扫查,不应点状跳跃式 探测。 • 2、肝脏超声检查易漏区,主要有:右肝膈 顶部、肝右后叶上段外侧区、尾状叶、肝 表面等。 • 3、当发现肝内局灶性病变时,应多个切面 进行检查。 • 4、检查过程中还需肝脏与邻近组织、脏器 的关系。
切线测量法正常值
部位 正常 可疑 增大
胰头
<2.0
2.1~2.5
>2.6
胰体、尾
<1.5
1.6~2.0
>2.1
• 正常值:胰头<2.0cm,胰体、胰尾<1.5cm, 增大:胰头 >2.6cm,胰体、胰尾>2.2cm。
应存图像
• 胰腺长轴横切面
注意事项
• 由于技术的进步,目前胰腺显示率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 但仍然有较多的受检者由于受胃肠气体干扰,导致胰腺部 分显示不清或仅仅显示胰腺的一部分,尤其是胰腺尾部。 尽管通过改变体位、探头适度加压、深吸气利用左肝作为 声窗等手法,以及饮用无气水或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消 气等各种手法,努力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胰腺显示的清晰 度,但训练有素的超声检查者仍要清醒意识到即使超声检 查正常或未发现异常,仍不能排除早期的癌灶,抑或可能 已存在较大的病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不能被发现, 超声在胰腺检查上仍有它的明显局限性。胰腺癌的超声普 查不被推荐。
胆囊超声检查
患者准备
• (1)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 为适宜。 • (2)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 胆管显示。 • (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改日复查。
检查体位
• 平卧位:最常用 ,观察肝内胆管、胆囊效果好,
但易受到气体干扰,影响观察胆囊底部及肝外胆
管。 • 右侧前斜位:与仰卧位结合并快速改变体位,有 利于观察胆囊内可疑结石的移动情况。 • 坐位或站立位:肝脏、胆囊位置较高时,利用该 体位使其下移。 • 膝胸位或俯卧位:观察胆囊颈部结石及移动。
低左高斜切面扫查,观察胰腺头、体、尾部图像。 • 经腹纵切面扫查:上腹偏右,观察胰头及钩突; 上腹偏左,观察胰体及胰尾。 • 左肋间斜切面:以脾脏作声窗观察胰尾。 • 经腰部扫查:以肾脏作声窗观察胰尾部。
标准切面
• 横切面:扫查部位 上腹部、剑突下方 一般 为蝌蚪形、哑铃形或腊肠形,分头、体、 尾部。 正常胰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较肝脏回声略高,可见纤细的胰管回声。
注意事项
• 要指出的是,胰腺大小的测量仅仅是超声检查的
部分内容,要注意观察其形态结构,回声特征; 除横切面外,要特别注意从纵切面或斜切面去观
察胰腺头部的上下部分及其比邻结构,对胰腺尾
部要尽可能显示全貌,最好能显示到脾门出,通
常在上腹部横切面上显示的胰腺尾部仅是其一部
分。
脾脏超声检查
检查体位及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 胆囊长轴扫查:于右上腹腹直肌外缘行右 肋缘或肋间纵切、斜切扫查,可获得胆囊 的最大长轴切面。
• 胆囊短轴扫查:在上述切面基础上将探头 旋转 90°,则可获得胆囊的短轴切面。
• (3) 肝内胆管扫查:肝内胆管基本与门静 脉伴行,而且位于门脉的前方,故采取肝 内门静脉扫查方法,即可观察肝内各级胆 管的情况。
三、肝脏标准切面、存图
• 共分三组:剑突下、右肋间、右肋缘下。
剑突下
右肋下
右肋间
剑突下切面
• 在剑突下从左至右连续进行矢状面扫查,显示肝左叶 及其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胰腺等组织的关系。显示切 面: • (1)经腹主动脉左肝纵切面:显示腹主动脉长轴的左肝 纵切,此切面可测量肝左叶上下径和前后径。 • (2)经下腔静脉左肝纵切面:显示下腔静脉长轴的左肝 纵切。 • (3)剑突下左肝横切面:显示门静脉左支横部、矢状部、 左外叶下段支、左外叶上段支、左內支;尾状叶、肝圆韧 带及静脉韧带;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横断面。
标准切面
• (1)正常胆囊的长度一般不超过 8、5cm, 前后径多数不超过3、5cm;在胆 • 囊的测量中,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应较 长径更有价值。 • (2)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2mm,测量时 探头须垂直于胆囊壁,否则会产生囊壁增 厚的假像。
• 1、肝内胆管,左、右肝管在门脉左右支的前方, 内径在2mm以下;正常肝 • 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晰显示。 • 2、肝外胆管,声像图上肝外胆管大致分为上下两 段;上段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下段与下 腔静脉伴行,前方为胃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延伸 进入胰头 • 背外侧。下段胆管由于胃肠道气体干扰,不易清 晰显示。正常人肝外胆管上段内径≤5mm,下段 内径不超过8~10mm,高龄者有增宽的趋势。
2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2
测量规范及正常值
• (2)切线测量法:于1977年由Weill提出。在胰腺的前后 缘,根据胰腺走行的弯曲度,在前缘画出切线,并在胰腺 的头、体、尾的测量处(切点)做垂直线测量处胰腺厚度。
胰头:下腔静脉前方,横切面应清晰显示胰头的内侧缘 (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胰体:肠系膜上动脉前 方或腹主动脉前方;胰尾:主动脉左侧或左前外侧测量胰 体。
胰腺超声检查
检查体位:
• 平卧位:最常用 • 侧卧位:胃肠气体较多时,左侧卧位利于 显示胰尾部,右侧卧位利于显示胰头部 • 半坐位及坐位: 此体位使肝脏下移,利用 肝脏代替横结肠为透声窗 • 俯卧位:较少使用,利用肾或脾为透声窗, 利于显示胰尾部
检查方法
• 经腹部横切面扫查:于上腹、剑下作横切、或右
肝左叶(肝、腹主动脉纵切面)
肝左叶(肝、下腔静脉纵切面)
肝左叶(左门静脉分支切斜面)
• 2、右肋间斜切面: • (1)肋间斜切 1(显示门脉右前与右后的 分支)。 • (2)肋间斜切 2(显示门脉右前支的右前 后、右前前分支)。
• 3、右肋缘下切面: • (1)平行肋缘下斜切面:显示三支肝静脉 及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第二肝门)、膈 顶区。当肝右静脉显示最完整时,是测量 肝右叶最大斜径的切面。 • (2)垂直肋缘下斜切面:显示胆囊、第一 肝门(肝动脉、胆总管、门静脉)、下腔 静脉。
右肋缘下腹直肌 外缘纵切探测所 显示的标准切面 为经胆囊长轴切 面声像图 。
肝、胆囊纵切面(右肋间、右肋缘下)
2
1
3 5 4
剑突下横切探测所 显示的标准切面为
门静脉左支的“工”
字结构声像图 。
1、横部;2、左内叶支; 3、左外叶上段支;4、左外叶下段支; 5矢状段
右肋间斜切探测 所显示的标准切 面为门静脉右支 的“飞鸟征”声 像图 。
超声特征
• 大小:长度10-12cm,宽5-7cm,厚3-4cm; 脾门处脾静脉内经0.5-0.8cm,脾动脉内径 0.4-0.5cm。 • 边界:边界及轮廓清楚,包膜光滑完整呈 线状中等回声,形态规则,表面光滑整齐。 • 回声:强度略低于正常肝实质回声,分布 均匀。
副脾
声像图表现: 1.圆形或椭圆形结节,通常1-2cm,包膜光滑, 内部回声与脾脏相同; 2.外形可似脾门肿大的淋巴结,但对邻近血 管、器官无压迹; 3.半数以上副脾有血管分支与脾动静脉想通,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和声学造影易于显 示。
• 钙化:钙化的大小及形态:点状、斑块状、条形、 不规则形。 • 肝脏外形:肝脏正常、形态改变(如边缘隆起、 驼峰征、角征等)。 • 病灶周围:有无卫星灶;有无对瘤体旁结构压迫 (血管、胆管是否受压移位、 • 变形、变细、扩张或消失等);有无压迫或浸润 周围脏器。 • 血流:有无血流信号,血流分布情况(瘤周环状、 瘤内点状、短杆状、分支状、无血流),血流动 力学指标(速度、RI)。
• 肝内管道:走行:清、不清、扭曲。 • 内径:有无狭窄或扩张,部位,管内有无异常回 声。 • 彩色多普勒:有无血流、血流方向、频谱。 • 肝内局灶性病变:有或无、数目、位置、形态、 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 • 病灶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等(具体见下表)、 肝门部是否有肿大淋巴结、 • 毗邻和相关器官、周围脏器情况。 • 有无腹水。
注意事项
• 无论是仰卧位还是右侧卧位扫查,嘱受检
者左手上举、抱头,可以使肋间隙增大, 有利于更清楚显示脾脏。由于脾脏位置较 深且位于膈顶部,易受肺部气体干扰,因 此检查中,受检者的呼吸配合极为重要, 深吸气有时更利于显示。
注意事项
• 厚径测量:采用前倾冠状切面扫查技术,显示脾
门及其血管,对于准确测量厚径十分重要,如果 采用随意冠状切面扫查,容易造成误测,使得厚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检查与描述
• 位置:建议分段(采用国际比较通用的库 氏分段方法,即 S1-8 段)描述体与肝内固 定结构的关系(如:门静脉及其分支、肝 静脉、肝缘韧带等)。 • 数目:单发、多发。 • 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 • • •
边界:清晰、模糊。 边缘:光整、不光整。 声晕:有、无。 内部回声:无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 回声、强回声、混合回声;均匀、不均。 • 后方回声:衰减、无变化、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