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最耐人寻味的政治较量(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时最耐人寻味的政治较量(上)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舞台上的争斗尔虚我诈,十分复杂、激烈、惊险,而三国时期,曹氏家族和司马氏家族的政治较量,很可能是最为耐人寻味的。历史上,逼主篹位的政治枭雄不乏其人,阴谋种种,手段各异,如王莽依靠外戚势力登上权力顶峰,最后篡汉自立为帝;赵匡胤利用手中兵权,于陈桥兵变而夺取政权;武则天长期手握实权后,后来变李唐王朝为大周天下,等等。而东汉末年,正值天下大乱之势,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扫除群雄,统一北方,拥有了大半个中国,他不能说没有篡位之心,就他所掌握的权力,篡位也是不难办到的事,但极有智谋的曹孟德始终不敢迈出这一步,在当时的形势下,他深知道皇帝的宝座虽然不是不可以坐的,但还不能坐,当时,如果他改朝换代,就很可能“唤
起”了一个个的称帝的人,这样要统一天下就更费事了,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选择曹丕而不是曹植当接班人,也深知只有曹丕,才可能继承他的事业,才能顺利地改朝换代,曹丕当然知道其父的意图,果然,曹操一死,曹丕便迫不及待地要汉献帝行禅让之礼了。
与曹操、曹丕夺取汉家天下极为相似的是司马氏家族夺
取曹魏天下,相比之下,好像司马懿比曹操更沉得住气,他的“善忍”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他的野心比曹操隐藏得更深。司马懿和曹操一样,都是老谋深算,司马懿深知曹操的深韬伟略,曹操在世时,他尽量蕴藏,努力低调,表现得十分淡定,尽可能不露出狐狸的尾巴,但是,曹操是何等人?当然对司马懿是有相当的了解的,他一定是经常在提防着司马懿,以至于在梦中梦到“三马同食一槽
”,司马懿和他的二个儿子司马昭、司马师这三
“马”有“食”曹氏的危险。后来,魏晋政治舞台上,果然上演了司马氏相继专擅曹魏朝政,而且最终取代了曹魏政权惊险大戏。而且,这和当时曹魏取代刘汉政权是何等的相似!
司仲达原是京兆尹司马防的次子,生于公元179年,比曹操小20多岁,比曹丕大几岁。在《晋书》中可以看到对司马懿的介绍:“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据说,当时的南郡太守杨俊很会看人,他见司马懿年轻时代就胸怀大志,便判定他是“非常之器”。在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是个人才,喜爱人才的曹操便派人请司马懿入朝为官。司马懿见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心里是不赞同的,有可能是因为司马懿年轻时熟读儒家经典,还有一点正统思想,但后来,他用自己也不“
正统”了。司马懿心里一直“不欲屈节曹氏
”,当使者来请司马懿时,他便假称患风瘫病,拒绝为官。敏锐的曹操也怀疑司马懿称病,又派人于夜里去暗中观察。司马懿看来很了解曹操,知道他定会派人探察,便卧床不起,一动不动,探查的人回去汇报,曹操就暂时相信司马懿确实患病。司马懿还没有出山,就骗过了智谋超人的曹操,可见非寻常之辈。
当然,多疑的曹操对司马懿还是不敢完全相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罢三公官,自立为丞相,独揽朝中大权。他网罗文武精英于丞相府中,崔琰、毛玠分别为丞相府的左右总管,同时让司马朗为主簿,任命司马懿为文学掾,这回,曹操让去传令的人硬是把司马懿给“请
”来了,司马懿知道拧不过曹操了,只好上朝去任职了。此后,司马懿采取了帮助出谋划策,但注意低调的方式介入朝中政治,曹操知道他很有谋略,就让他经常伴随曹丕左右,协助其处理政务,司马懿也逐步升迁,从黄门侍郎、议郎到丞相东曹属,再到丞相府主簿。战时,经常跟随曹操外出征战,并常有奇谋良策。比如,当刘备刚占据益州不久,东面又正和孙权为争荆州而激烈对峙着,而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地,曹操打败张鲁占领了汉中,这时蜀中人人自危。司马懿认为这是夺取益州的好时机,他及时对曹操提出建议:“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
不可失也。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这样的策略是很到位的,可惜,曹操当时没有接受司马懿的建议。后来,很有韬略的曹操后悔不已。犹如,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于禁七军,许都危急,曹操筹划着迁都以避其锋芒,而司马懿和蒋济提出劝阻意见,认为迁都将让蜀军看出曹军的虚弱和被动,而且淮水、汉水一带将民心不稳,还不如利用吴蜀矛盾,乘关羽得胜,孙权担心之势,派人劝孙权出兵袭击关羽后方,此便可解襄樊之围。曹操接纳了他们的意见。不久,孙权果然派大将吕蒙西袭公安、江陵,关羽走麦城,曹魏的襄樊之围随之而解。
司马懿的一次次奇谋对曹操在长期的征战中起了相当
积极的作用,但也引起了曹操的警惕。曹操是何等人物?他是三国时最为“知人善察”的统帅之一,司马懿的足智多谋、胸怀大志,尽管是一直小心隐藏,但哪里逃得过曹操的眼睛,对司马懿欣赏之外,越来越多的是心存戒意。曹操知道,他自己健在,司马懿会用谋,但不敢有僭越之举,而如果他不在了,司马懿就成立极危险的人物,所以,他对他的接班人曹丕慎重地做过交代,提放司马懿。《晋书·宣帝纪》有记载说:“魏武(曹操)察帝(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
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父亲对儿子这样的提醒,颇有政治才能的曹丕,不可能不警惕司马懿的。曹操看出了司马懿有“雄豪志
”,“非人臣”,这是不得了的事。而且,在曹操看来,司马懿还有“狼顾”之相,即走路向后望头动而身不动,很是镇静、阴险,非同寻常。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让曹丕警惕司马懿,这本来是关系到曹氏家族能否长保江山的大事,曹操、曹丕一定是非常警惕的,可是,司马懿更胜一筹,伪装得非常低调,勤于职守,事事亲为,废寝忘食,而且曹丕也是挺信任司马懿的,有时还袒护他,后来,曹操也就不怀疑了。
曹操有多疑的一面,但从他的诗文中,也可以看出他洒脱的一面,他对司马懿警惕的最后放松,很可能是他洒脱的心态而引来的最大的失误,极有野心又极善于伪装的司马懿,装得如绵羊般淡定,然而却有饿狼般的野心,“马
”可是要“食”“曹”的!
可惜,雄才伟略的曹孟德和阴狠狡诘的曹子桓,都未能真正识破司马懿的狼子野心,提防得不够,为曹魏政权的未来埋下了可怕的政治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