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防治
中医养生保健的职业病防治课件
常见职业病案例分享与解析
案例三:腰椎间盘突
• 因长时间坐姿不正或重体力劳动引起的职业病 ,表现为腰部及下肢疼痛。
• 通过中医推拿、拔罐等方法,可以舒缓腰部肌 肉紧张,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在职业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个性化养生方案
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和职业病种类,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提 高职业病防治效果。
03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中医养生保健与其他医学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共同推进职业病防治
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未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与期望
持续学习
中医养生保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领域,建议学员们持续学习,关 注领域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己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中医用五行描述人体和自然界 的相互关系。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可以有针对性地调 理身体。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功能
中医将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 、膀胱、三焦)。养生保健需关注脏腑功能的平衡和调和。
经络通畅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保持经络通畅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医养生 方法如针灸、按摩等,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综合调理。
尘肺病
针对尘肺病,中医提出润肺养阴 的养生方法,如食用梨、百合、 银耳等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同 时配合呼吸锻炼,增强肺部功能
。
中医养生保健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实践
调理身体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了解个体体质特点,制 定相应的养生计划,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 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职业病发生。
心理健康
职业病防治课件
养生与防治原则
年月季节、昼夜晨昏等时间因素,对人体的 生理病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 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 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 静。”
第一节 养生
➢ 华佗:“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 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 户枢,终不朽也。”
➢ 《内经》:“久坐伤肉”,“久卧伤气”。 所以,人是不能太安逸的。
➢ 《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一节 养生
(三)保精护肾 ➢ 《金匮要略》:“房室勿令竭乏” ➢ 孙思邈《千金翼方·养生禁忌》:“上士别床, 中士异被 ;服药百里,不如独卧睡” ➢ “肾是先天之本”
第二节 治未病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 问上古天真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 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进井,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 萌,既病防变,瘥 后防复
医学的最高境界——治未病
第二节 治未病
一、未病先防 1.扶助机体正气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第二节 治未病
2.防止病邪入侵 2.1避其邪气 《素问上古 天真论》:“虚邪 贼风,避之有 时。” 2.2药物预防与人工免疫
第二节 治未病
二、欲病救萌 《灵枢•官能》:“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 芽。”
第二节 治未病
三、既病防变 1.早期诊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邪风之至,疾如风 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 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 死半生也。”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养生与防治原则)【圣才出品】
第8章养生与防治原则8.1 复习笔记防治原则,包括预防原则和治疗原则。
一、养生概念: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基本原则:顺应自然、形神共养、保精护肾、调养脾胃。
二、治未病(预防)1.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先行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1)养生以增强正气①顺应自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②养性调神(调畅神志)。
③起居有常。
④形体锻炼。
⑤饮食有节。
⑥药物调养、推拿、针灸。
(2)防止病邪侵害①避其邪气;②药物预防。
2.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早期诊治。
(2)防止传变。
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包括:①阻截病传途径;②先安未受邪之地。
3.愈后防复愈后防复是指在疾病初愈、缓解或痊愈时,要从整体上调理阴阳,维持并巩固阴阳平衡的状态,预防疾病复发及病情反复。
三、治则1.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表8-1 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
(1)缓则治本,适用于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复期。
(2)急则治标,适用于病情严重,在疾病过程中又出现某些急重症状的情况。
(3)标本兼治,适用于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
3.扶正与祛邪表8-2 扶正与祛邪的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4.调整阴阳表8-3 调整阴阳5.调理精气血津液(1)调精①补精:适用于肾精或水谷之精不足的精虚证。
②固精:适用于生殖之精或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失精证。
③疏精:适用于精瘀证。
(2)调气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陷宜升、气逆宜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3)调血血虚补血,血瘀者宜活血化瘀,血寒而瘀者宜温经散寒行血,血热则清热凉血;出血者宜止血,且须据出血的不同病机而施以清热、补气、活血等法。
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
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慢性病是指病程长、起病隐匿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的药物和护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调节饮食、起居、心理等方面来维护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认为,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探讨慢性病防治的问题。
1、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注重多个方面的调节,包括精神养生、饮食养生、经络养生等。
精神养生:中医认为,情志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精神养生注重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以促进气血畅通和脏腑功能协调。
饮食养生:中医强调饮食的合理搭配和适时适量。
根据季节和体质特点,选择适合的食物,如春季宜食清淡,夏季宜食甘寒,秋季宜食滋润,冬季宜食温热。
经络养生: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养生主要是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畅通,以改善身体状况。
2、慢性病防治之策慢性病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病因分析、早期诊断、综合治疗等。
病因分析:慢性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如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以找出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
早期诊断:慢性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
因此,需要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定期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慢性病。
综合治疗:慢性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运动康复等多种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3、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的关系中医养生和慢性病防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节饮食、起居、心理等方面来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慢性病防治的思路不谋而合。
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注重饮食调理和运动康复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养生与预防ppt课件
6
2、预防疾病
疾病的发生是因人体正气相对不足,邪气乘虚而入, 破坏了体内的相对平衡。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疾病 的发生,维护健康,也是养生意义所在。
在预防疾病时的注意事项: 应当保养正气,如做到精神愉快、饮食合理 等使正气日渐强盛,提高机体抵御病邪的能 力。 注意防止邪气侵袭,切忌暴怒、大惊等。只 要慎于摄生,扶正辟邪,就能最大限度地防 止疾病的发生。
春夏季节,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 多进行户外运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地,舒展身 形,使阳气更充盛。
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
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
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
阳气不致妄泄。
完整版ppt课件
10
二、形神兼养
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 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 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应重视形 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气机
通畅,气血调和,经络通达,九窍和利,提高防御病 邪的能力。
静:主要指保持精神上的清静,还包括形体活动的相对安
静状态。只有心静方能神凝,神凝方能心定,如此神 藏而不妄耗。
完整版ppt课件
12
四、调养脾肾
肾: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两方面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乱之,譬犹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矣!
——《素问》
完整版ppt课件
14
一 、未病先防
(一)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1、重视精神调养: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气血运
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
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
老年人作为一群相对弱势的人群,其养生与防治疾病的方式与年轻人存在一定差异。
中医食疗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在老年人的养生和预防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1. 调理脏腑,增强体质。
老年人脏腑功能相对较弱,中医食疗可以根据老年人体质特点,调理脏腑,调养气血,提高体质抵抗力。
2. 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机体易出现慢性疾病,中医食疗能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科学搭配食材,达到预防和辅助治疗慢性疾病的效果。
3. 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老年人常有心理健康问题,中医食疗能使用某些食材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总之,中医食疗在老年人的养生和防治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也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食疗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养生与防治原则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 》
8
正治
采用与症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 疗的治则 “逆治”
1.寒者热之(以热治寒); 2.热者寒用(以寒治热); 3.虚者补之; 4.实者泻之;
9
反治
顺从病症的外在假象而治的治则。由于 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症中的假象的性质 相同 “从治”
1.热因热用(以热治热); 2.寒因寒用(以寒治寒); 3.塞因塞用(以补开塞); 4.通因通用;
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法
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素问.四气调神论》
养生
“摄生” 、 “道生” 、 “保生” 、 “卫生” 研究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 理论
未病先防 ①调养正气; ②防止外邪; ③养生保健;
4
1.未病先防; 2.先安未受邪之地; 3.愈后防复;
既病防变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 则遗,此为禁也”
----《素问.热论 》
治则
• 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对临床立法、处方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治病必求于本”
• 正治与反治 • 治标与治本 • 扶正与祛邪 • 调整阴阳 • 调和脏腑 • 调理精气血津液 • 三因制宜
治则
正治与反治
指所用治疗方法性质的寒热、补泻 效用与疾病的本质、现象之间从逆 关系而言;
21
清法
清热法,
1.清热泻火;
运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 2.清热解毒;
血等作用,以消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3.清营凉血;
4.清泻脏腑;
22
消法
消导法或消散法, 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的方 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 种治疗方法;
养生防治原则
第一节养生衰老的发生机理:阴阳失调;阴阳失调;精气衰竭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顺应自然——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动静和宜,衣着适当,饮食调配合理,体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二)形神共养:静以养神,动以养形(三)保精护肾(四)调养脾胃第二节预防——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圣人下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未病先防1.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1.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1)调摄精神中医摄生十分重视精神调养,要求人们做到“恬淡虚无”。
(2)锻炼身体(3)生活起居应有规律,要作到:①饮食有节:②起居有常③适应自然规律:即遵循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而采取适宜的摄生方法。
(4)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2.防止病邪的侵袭:讲究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污染,对六淫、疫疠等应避其毒气。
外伤和虫、兽伤,则要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留心防范。
二、既病防变(一)既病防变的概念所谓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二)既病防变的方法1.早期诊断。
2.防止传变:脏腑组织病变的转移变化。
3.先安未受邪之地第三节治则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三)治疗原则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总则,概而言之,就是治病求本,以平为期,知常达变,因势利导。
二、基本治则(一)扶正祛邪(二)标本先后“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法则(3)标本同治:也就是标本兼顾。
适用于标病和本病俱急之时综上所述,一般来说,凡病势发展缓慢的,当从本治;发病急剧的,首先治标;标本俱急的,又当标本同治。
总之,临床上必须以“动”的观点来处理疾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借以确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三)正治与反治1.正治(1)概念:所谓正治,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法就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分。
养生保健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
养生保健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健康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常见疾病却常常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预防和应对常见疾病,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养生保健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养生保健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帮助我们维护身体健康。
一、合理膳食膳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我们应该摄入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过量摄入油脂和糖分,尽量选择低盐、低糖、低脂的食物。
此外,要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和热量过高的食物。
二、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对于预防常见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运动,我们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针对个人的身体条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三、科学作息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成年人每天应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
此外,规律的作息时间也非常重要。
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起床和就寝时间,并尽量避免午睡过长时间。
科学的作息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预防疲劳和压力过大所引发的身体不适。
四、心理调适心理健康同样对于预防常见疾病至关重要。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应对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来缓解情绪压力。
此外,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保持社交活动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五、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及时发现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
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年度体检,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提前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恶化。
此外,根据个人的年龄和性别,可以增加特定的筛查项目,比如乳腺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等。
养生保健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就是以上所述。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通过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科学作息、心理调适和定期体检等方式,做好身体健康的维护工作。
张杲《医说》养生与疾病防治特色思想浅探
张杲《医说》养生与疾病防治特色思想浅探《医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为唐代名医张杲。
该书包含了医疗、养生、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
本文将重点探讨《医说》中的养生与疾病防治特色思想。
一、养生方面1. 饮食养生饮食养生在《医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作者认为,饮食是强身健体的基础,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许多疾病。
《医说》中关于饮食养生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精神饮食:张杲认为人们的饮食不仅要注重营养,还要注重精神的调节。
他认为,人们应该远离有害食物,适量食用有益食物,比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膳食计划:张杲强调膳食应该多样化,不能单一地吃某一种食物,必须掌握科学的膳食计划。
3)荤素搭配:张杲认为荤食和素食的搭配要适当,荤食过多会损伤脏腑,素食过多则会造成营养不良。
2. 运动养生《医说》中也强调了运动养生的重要性。
张杲认为,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他主张通过运动来调节呼吸、循环和代谢机能,加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而且,他还强调了运动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认为可以在山水间行走来放松身心。
二、疾病防治方面1. 全面调理张杲强调,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全面调理,不能只针对病症进行局部治疗,而要治疗全身机能,增加体质,提高免疫力。
2. 针灸疗法在疾病防治方面,《医说》中提到了针灸疗法。
张杲认为,针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调和人体阴阳、通经活血、调整脏腑机能,对于预防疾病也有明显效果。
3. 药膳疗法在药物治疗方面,《医说》中提到了药膳疗法。
张杲认为,药膳既可以养生,也可以治疗疾病。
他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用药膳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综上所述,《医说》在养生与疾病防治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张杲认为,人们应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来养生,增加体质,提高免疫力;在疾病防治方面,他强调了全面调理、针灸和药膳疗法的作用,认为这些方法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目的。
养生与防治
2.气虚质 (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 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 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9.特禀质 (I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 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 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 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 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 关疾病特征。
8.气郁质 (H型)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 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 苔薄白,脉弦。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 应阴雨天气。
药食养生的原则
五味调和、合理搭配 三因制宜、顾护脾胃 饮食有节
常用养生药食的分类
补益类 健胃消食类 调肝类 理肺类 清热类 通便类 化痰化瘀类
(四)运动养生
“动则不衰”是中医养生的传统观点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倡“形劳而不倦”,反 对“久坐”、“久卧” 华佗创 “五禽戏” 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提出:“人欲小劳,但 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
灸法养生的作用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培补元气、预防疾病 强壮脾胃
第九章 养生、防治、康复原则
目的要求
• 掌握养生、防治、康复的基本原则。 • 了解养生、预防、治则、康复的概念、意义,治
则与治法的关系。
2
第七章 发病原理
概念: 养生: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和保养身体、延年
益寿的原则和方法。 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
生与发展。 治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临证立法、
处方、用药的总则。
时,必须从局部联系整体。 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7
第三节 治则
28
第三节 治则
治则:治疗疾病的法则 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基本精神为指导
治则 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 可指导临床立法、处方用药
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治则——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具有概
括性、指导性) 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从属于治则(具
第一节 养生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四)保精护肾 五脏之中,主藏精,主生殖,故保精重在保养肾精
(生殖之精)。 中医养生学强调节欲以保精,节制房事,保持精气充
盛,有利于身心健康。 保养肾精之法甚多,除节欲保精外,尚有导引补肾、
按摩益肾、食疗补肾等
18
第一节 养生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四)保精护肾 五脏之中,主藏精,主生殖,故保精重在保养肾精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顺应自然
人生于天地之间,人的生命 活动要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应主动采取各种措施,以适应 自然界的变化。
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10
第一节 养生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顺应自然
一年四季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 候变化,大地植物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 藏的现象。人体也应该像植物一样顺应自然规律。
12
第一节 养生
常见病中医养生防治
晨练可以提高阳气,夜练则可能 伤阳。
详细描述
晨练有助于阳气的生发,提高身 体的免疫力。而夜练则可能伤阳 ,尤其在秋冬季节,应避免在过 晚的时间进行剧烈运动。
精神调养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 绪波动。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情绪的稳定对 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应学会调节情绪 ,保持乐观的心态。遇 到不良情绪时,可以通 过冥想、听音乐、阅读
详细描述
过饱过饥都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长期如此还会导致疾病。因此,应遵循“ 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控制饮食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
运动养生
01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 ,增强体质。
03
02
总结词
04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当的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阳气生发, 提高抵抗力。建议选择适合自己 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 瑜伽等,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 损伤。
预防重于治疗,注重日常调 理。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通过日 常的饮食、运动、精神调养 等手段来提高身体素质,预 防疾病的发生。在疾病发生 时,也应注重综合治疗,结 合药物和日常调理来促进康 复。
04
CHAPTER
中医养生的优势与局限性
中医养生的优势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认为 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相互关联,
治疗方法不规范
中医治疗方法的标准化和 规范化程度不够,不同医 师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 异。
适应症有限
中医治疗对于某些疾病和 症状的疗效尚不明确,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优势互补
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中医的整体调理 和西医的精确治疗优势,提高治疗效 果。
张杲《医说》养生与疾病防治特色思想浅探
张杲《医说》养生与疾病防治特色思想浅探《医说》是中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的一个分册,由著名医学家张杲所著,是关于养生与疾病防治的重要著作之一。
张杲在《医说》中提出了许多与其它医学著作不同的养生与疾病防治思想,这些思想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与其它医学著作的区别、养生理论、疾病防治理论三个方面浅探张杲《医说》的特色思想。
一、与其它医学著作的区别《医说》与其它医学著作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疾病发生的看法,二是对治疗方法的理解。
在对疾病发生的看法方面,《医说》强调的是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提倡顺应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发生。
而在治疗方法的认识上,《医说》提倡通过内外兼治来治疗疾病,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简单的治疗症状。
二、养生理论在养生理论方面,《医说》主张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四时养生之法,强调调整饮食、作息、情志,保持内外平衡。
张杲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体系,需要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养生,这也是《医说》与其它医学著作的一个显著特色。
张杲还提出:“养生之法,顺应四时,五味和五色”。
他认为,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的变化,根据四季的不同,来调整饮食与作息,保持身体的平衡。
张杲还强调了情志的调节。
他认为,情志的和谐会对身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养生过程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这在当今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养生理念。
三、疾病防治理论在疾病防治理论方面,《医说》强调了内外兼治的重要性。
张杲认为,人体的疾病是由于内外的不平衡所致,因此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同时调整内脏功能与外在环境,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张杲还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即在人体出现疾病之前就进行干预,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杲还提出了“以疾治疾”的观点,即在治疗某一种疾病时,要通过调整其他器官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
这个观点在当今医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疾病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养生防治与治则优秀PPT资料
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 证。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 通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治病求本
(二)正治与反治
1.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
单纯祛邪法,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
第七章 养生、防治与治则
薛霁
第七章 养生、防治与治则
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 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 健活动,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 适寒温等方法实现的。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 有普遍指导意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治病求本
(二)正治与反治
征象
高热大汗 口干脉数 舌红苔黄 (热象)
本质
实热壅盛
四肢厥冷, 脉沉,但壮 热心烦,渴 喜冷饮,小 便赤 (假寒象)
里热盛极 阳盛格阴
治法
正治(逆治) 寒凉药 热则寒之
反治(从治) 寒凉药 寒因寒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治病求本
(二)正治与反治
小结: 反治法,主要是顺从疾病反映于外的证候而治,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治病求本
(二)正治与反治
3.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 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虚而致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虚便秘、 血枯经闭等证,其治应以补开塞,不要妄用通泄更伤 正气。
4.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 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血瘀崩 漏及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的病证。治疗可 分别用消导泻下、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未病先防
•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 [二]防止病邪侵害
2020/6/30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 (一)顺应自然 • (二)养性调神 • (三)护肾保精 • (四)体魄锻炼 • (五)调摄饮食 • (六)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2020/6/30
(一)顺应自然
春夏养阳
顺时养生
以从其根
秋冬养阴
2020/6/30
(二)养性调神
避免不 良刺激
提高自我心 理调摄能力
避免不良刺激避免来自社会、自然 、家庭等外界的不良刺激。
防止内源性不良刺激:如积极治疗 躯体疾患。
加强文化思想修养。 提高对情志疾病的耐受性。
2020/6/30
(三)护肾保精
不过分压抑——以防气机郁滞。 房事有节 食疗保肾 不有意放纵——以防耗竭肾精。 运动保健 针灸药物调治 按摩固肾
3、克服饮食偏嗜,寒温适宜 ,据体质而调配
据体质而调 配凉而忌温 燥
体质偏寒者, 进食宜温而 忌寒凉
2、药膳保健: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
2020/6/30
(六)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1、药物养生 2、推拿针灸
2020/6/30
[二]防止病邪侵害
• 1、避其邪气 • 2、药物预防
2020/6/30
2020/6/30
2、反治
• (1)含义:顺从病症的外在假象而 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采用的方药性 质与病症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 称为“从治”。
• (2)适用范围:疾病的征象与其本 质不相 一致的病证。这类情况较少 见。
2020/6/30
热因 热用
寒因 寒用
塞因 塞用
通因 通用
(3) 内 容
含义:以热治热,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 适用范围: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治法:用温热方药以治其本。 含义:以寒治寒,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适用范围: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治法:用寒凉药清其内热。 含义:以补开塞,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
2020/6/30
治病求本
含义: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 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 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求 本”,就是病机,确立证候。 运用: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 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 治疗观中的体现。
2020/6/30
一、正治与反治
含义: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效 用与疾病的本质、现象之间的从逆关系 而言。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1.避其邪气
含义:要谨慎躲避外邪的侵害。 夏日防暑,秋天防燥,冬天防寒。
内 避疫毒,防疠气之染易。 容 讲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
的污染等。 注意环境,防止外伤与虫兽伤
顺应四 时,防 六淫疫 疠的侵 害
2020/6/30
2、药物预防
含义:事先服食某些药物,可提高机体的 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袭, 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2020/6/30
(二)防止传变
含义: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 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内容 :(1)阻截病传途径 ——伤寒病的六经传变—太阳 病阶段是早期诊治的关键,在此阶段的正确有效的治 疗,是防止病势发展的最好措施;瘟病的卫分证阶段 就是瘟病早期诊治的关键。(2)先安未受邪之地 —— <1>含义: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脏的整体规律、 经络相传规律等为指导。<2>内容: ①治疗肝病,常配 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②温热病 伤及胃阴时,其病变发展趋势将耗及肾阴,清-叶天士 ,主张在甘寒以养胃阴的方药中,加入咸寒滋养肾阴 的药物,以防止肾阴的耗损。
2020/6/30
(四)体魄锻炼
作用—促进气血流畅,调节精神情志 1.运动量适度,因人而宜,形
要点 劳而不倦。 2.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 3.持之以恒。
2020/6/30
(五)调摄饮食
1、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 过饱。
1、注意 饮食宜忌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 或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 或疫死的家畜。
2020/6/30
第二节 治则
含义:治疗疾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或法则。
治
内容: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 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等。
则 运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治 含义: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具体治疗方法。
法 内容:益气、滋阴、行气、活血等
2020/6/30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指导治法的总原则,具 有原则性和普遍性意义。如扶正祛邪是治 疗的基本原则。 二 治法则是从属于一定治则的治疗方法治疗 者 措施,其针对性及可操作性较强,较为具 的 体而灵活。 关 治则指导具体的治法,而多种治法都是从 系 属于一定的治则。 益气、养血、滋阴、扶阳等治法就是扶正 治则的具体体现;发汗、清热、活血、吐 下等治法就是祛邪治则的具体体现。
2020/6/30
1、正 治
含义: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 疗的一种治则,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 ”。
适用范围: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如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等,故正治是临 床上最常用的治疗原则。
2020/6/30
①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寒性病证出现寒 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如 表寒证用辛温解表 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方药。 ②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热性病证出现热 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如 表热证用辛凉解表 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温里方药。 ③虚则补之:即以补益药治虚证,虚损性病证出 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如 阳 虚用温阳的药物。阴虚用滋阴的方药。气虚用益 气的方药。血虚补血的药物。 ④实则泻之: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实性病证 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法来治疗。如 水饮 内停用逐水的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湿 盛用祛湿的方药。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药。
内 人工免疫—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 用之有效 容 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 简便易行
茵陈、贯众预防肝炎。
2020/6/30
二.既病防变
含义: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 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内容 :早期诊治 、防止传变 。
2020/6/30
(一)早期诊治
含义:疾病的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 气未衰,病较易治,因而传变较少。 意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把疾病消灭于萌 芽状态,防止其深入传变。 要点: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 程及其传变的规律,病初即能及时做出正确的 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