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上皮肿瘤的诊断

合集下载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共3篇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共3篇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共3篇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1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是一种严重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

目前的研究表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是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

各种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解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发病机制和分子病理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遗传学方面,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最显著的遗传变异是FGFR3的突变。

FGFR3是一种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其突变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最常见突变。

FGFR3突变可导致宿主细胞中的信号转导通路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发生异常。

此外,与肿瘤代谢转化相关的各种基因也参与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如 P53 基因、哈维拉斯卡尔基因(KRAS)和BRAF基因等。

在分子分型方面,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也具有多样性。

一般来说,它们可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类。

这两类疾病在基因组水平上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

非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主要是低分化肿瘤,分子分型多为致畸癌。

非浸润性肿瘤的发展速度较缓慢,且治疗效果较好。

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通常为明显的高分化肿瘤。

浸润性肿瘤生长迅速,进展快,治疗效果不理想。

分子分型表明BFGFR3特异性转录因子(BASIC-Helix-Loop-Helix-Class E Protein1,BHLHE4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非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发生相关,而RHOA基因表达水平则与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发生相关。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发病机理和分子特征。

了解这些特点将为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基因组学技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研究和诊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基因组学技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研究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不断深入了解肿瘤的基因水平异质性,进而可以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其生命质量。

荧光原位杂交用于上泌尿系统尿路上皮癌的诊断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用于上泌尿系统尿路上皮癌的诊断研究

论著荧光原位杂交用于上泌尿系统尿路上皮癌的诊断研究丁雪飞高鹰周广臣摘要目的评价F IS H 用于诊断上泌尿系尿路上皮癌(U UT UC)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 IS H )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58例UUT UC 患者和20例健康人群尿沉渣标本,并比较两者的效果。

F IS H 探针采用随机引物法标记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9p21(p16)区带。

分析F IS H 结果中各个探针的出现频率。

结果F IS H 对于UUT 检查敏感性高于尿细胞学检查(759%vs .345%,P =00001),特异性相似(90%vs .95%,P =0548)。

F IS H 和尿细胞学检查阳性预测值956%和952%,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63%和333%。

探针中3、7和17号染色体非整倍性扩增率分别为523%、569%和341%,p16杂合性缺失丢失273%。

结论应用3、7、9和p16探针的F IS H 检查用于U UT UC 中敏感性更高而特异性相似,可用于UUT UC 的术前诊断。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原位杂交,荧光;细胞诊断学U t ility of f l uor escen ce in situ hybr i d iza ti on i n the d iagnosis of upper ur i na r y tra ct ur othe lia l ca r ci no m aDING Xue fei ,GA O Y ing,Z HOU Guang chen.D e par t m ent o f Urolo gy,The Subei P eo ple sHos p ita l ,Y angzho u 225001,ChinaCorres ponding author:DI NGXue fei ,Em a il :daofeng06@126.co mAbstra ct Ob jec ti 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 udy was to eva l uate t he c linical utility of fl uorescence in sit u hybridiza tio n (F IS H )assay as a non i nvasi ve m e t hod f or diag nosi ng urot he lial carci no ma (UC)i n the uppe r uri nary tract (UUT).M ethod s U rine spec i m ens fro m 58co nsecuti ve patients w ith UUT UC and 20healthy control s were ana l yzed by cytol ogy and F IS H.F or F IS H ana l ysi s ,labe led probes specific f or chro moso m es 3,7,and 17and for the p16(9p21)genes were used to assess chro m oso m al abnor m a li ties ind i cative of m ali gnancy .Sensiti vity and spec ificity of both techniques were deter m i ned and co m pa red .The frequency of chro moso m a l aberra ti ons of m a li gnant cell s fro m UUT was also deter m i ned .R esu lts Overall sens i tivit y of F IS H was s i gnificantl y h i gher than tha t of ur i ne cytol ogy (759%vs 345%,P =00001).Specificities for both F IS H and cytol ogy were si m ilar resu lts (90%vs 95%,P =0548).The positi ve and nega tive pred icti ve values for F IS H were 956%and 563%,whereas for cytol ogy they were 952%and 333%,respecti vely .Of 58pati ents w ith UUT UC ,pol yso m i es of chro m oso m e 3,7and 17were observed i n 523%,569%and 357%,respecti vely ,and loss of the p16gene in 273%.C on clusi ons F IS H assay of chro m oso m es 3,7,9,and 17per f or m ed o n exfoli a ted ce lls fro m voi ded urine speci m ens has grea ter sensiti vity than cytology for detecti ng UUT UC ,and they we re m a i nta i n i ng a si m ilar spec ifi c ity .K ey wor ds U rol ogic neoplas m s ;In situ hybri d izati on ,fl uorescence ;Cytodiagnosis上泌尿系统(the upper ur i nary trac,t U UT)尿路上皮癌(ur othe li a l carc i no mas ,UC)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尿细胞学检查联合影像学和/或输尿管镜,但对于早期、直径较小的肿瘤敏感性较低[1]。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Cur
r
en
tOp
i
n
i
oni
n UG
r
o
l
ogy»杂志中文版«泌尿外科 新 视 点 »编 委 兼 编 译 部 副 主 任,参 与 编 写
«男子生殖医学(第二版)»、«当代泌尿外科热 点 问 题 聚 焦»«郭 应 禄 男 科
学»等著作,担 任 «Anna
l
so
fSur
i
c
a
lOnc
o
l
ogy»«
C
l
i
ne
s
eexpe
r
tc
ons
ensusont
hed
i
agno
s
i
sandt
r
e
a
tmen
to
fuppe
rt
r
a
c
tu
r
o
t
he
l
i
a
lc
a
r
c
i
nomawa
sde
ve
l

opedbyCh
i
ne
s
eUr
o
l
og
i
c
a
lDo
c
t
o
r
sAs
s
o
c
i
a
t
i
on (
CUDA)Ur
o

onc
o
l
ogyc
ommi
t
en
t
s.

Ke
r
d
s】 Uppe
rt
r
a
c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金标准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金标准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金标准
上尿路上皮癌是指发生在尿路的上皮细胞中的恶性肿瘤。

诊断上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和临床表现:病史询问包括尿血、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和持续时间。

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体征和其他相关的症状。

2.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对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常规尿液检查可以观察到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情况。

尿液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观察到恶性上皮细胞的存在。

3.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扫描、MRI和膀胱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4.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疑似上皮癌的患者,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通常采用膀胱镜检查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综上所述,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金标准包括病史和临床表现、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结果,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具体的诊断及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指南解读:2017更新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指南解读:2017更新
最常见的尿路恶性肿瘤。上尿路上皮癌并不常 见 ,仅占尿路上皮癌的5 % ~ 1 0 % 。在西方国家新 发 病 率 约 2 / 1 0 万 人 。肾盂肾盏肿瘤发病率约为输 尿 管 肿 瘤 的 2 倍 ,其 中 1 7 % 同时发生膀胱肿瘤, 2 2 % ~ 4 7 % 的 U T U C 在膀胱中复发,2 % ~ 6 % 在 对 侧上尿路复发。总的来说, 6 0 % 的 U T U C 在诊断时
数据库的系统性文献检索,应 用 最 新的循证医学
证据,工作组编写了 2 0 1 7 年新版指南,旨在帮助临 床 医 师 对 U TU C 的治疗提供最佳的临床决策。新 版 指 南采用2017年 版 的 TNM分期系统并对 U TU C的诊断进行了风险分层,用于指导临床上对
不同风险的患者选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还是 保留肾脏的手术,并 对 其 预 后 进 行 了 讨 论 。尤其 提出对于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后给予单剂量的 丝裂霉素膀 胱 灌 注 可 以 减 少 膀 胱 肿 瘤 的 复 发 ,而
肿瘤复发率更高。 5 诊断
U T U C 的常见症状包括肉眼或镜下血尿(7〇% ~ 8 0 % ) 、腰 痛 ( 2 0 % ) 和 腰 腹 部 包 块 (1 0 % ) ,全身
症状(厌食、体重下降、盗汗 、发热 、骨 痛 等 )的出现 提示预后不良,需进行更加严格的 评 估 肿 瘤 的 转 移情况。C T U 对 确 诊 U T U C 是现有影像学检查中 精 确 度 最 髙 的 ,敏 感 性 6 7 % ~ 1 0 0 % 、特 异 性 9 3 % ~ 9 9 % ,肾盂积水出现提示高危的病理类型, 预后较差。淋 巴 结 肿 大 高 度 提 示 肿 瘤 的 转 移 。 M R U 适 合 不 能 行 C T U 检 查 的 患 者 ,对 于 小 于 2cm 的肿瘤敏感性7 5 % ,但 M R U 对比剂有导致肾源性 系统性纤维化的风险,不能用 于 严 重 肾 功 能 不 全 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 min ) 。尿脱落细胞 学检查阳性高度提示U T U C (当排除膀胱、尿道、前 列腺原位癌时),U T U C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 低于膀胱肿瘤,应 严 格 操 作 。膀 胱 镜检查和逆行 肾盂输尿管造影仍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因为可能 会破坏细胞学检查标本,应在逆 行 造 影 检 查 前 先 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F I S H 对 U T U C 筛查意义有 限。输尿管软镜活检可确定9 0 % 的病例并确定肿 瘤 的 分 级 ,假 阳 性 率 较 低 。 6 预后

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1 2 1 B超 . .
无创 性 、 辐射 , 被患 者接 受 的检查 方法 , 无 易
可作为输尿管肿瘤 的筛查 手段 。能发现 输尿 管肿瘤 引起 的 肾盂输 尿管扩张等间接征象 , 帮助 排除肾脏及 膀胱 的病 变及 阴性结石 的鉴别 。但 传统的 B超检查受肠 内气体 干扰严重 ,
者 中出现 , 在不 明原 因血尿 患者 中部分病 因就有可能是 输尿 管肿瘤。腰痛是第二常见 症状 , 发生 在 3 % 的患者 , 痛通 0 疼
常 为钝 痛 , 由逐渐发生 的梗 阻 和 肾孟积水扩张所致 , 少数病
性从 1级 肿 瘤 的 2 % 上 升 到 2级 和 3级 肿瘤 的 4 % 和 0 5
原发输尿 管尿路上 皮癌 是临床 上相 对少 见 的尿 路上 皮 恶性肿瘤 , 占整个 尿路 上皮 肿瘤 的 5 … , 中 以移行 细 约 % 其 胞癌最 为常见 , 占原发性输尿管 癌的 9 % 以上 。由于输尿 约 5
管尿路上皮肿瘤不 易直 接观 察 , 不易进 行局 部治 疗 , 发现 时 较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有 更高 的肿瘤 分期 I , 2 且输 尿管肌 层 人可 因血块经过集 合系统 导致梗 阻引起 肾绞痛 。有 1 % 的 5 患者在就诊无症状 , 影像学检查偶然发 现病灶才 确诊。另有
[3 Gan l G B r mn C Fase E e a L m n 3 ] i e i , e a i , r va ,t . a i n一5wt n l g i n 1 i i h
t n f r n o h f c o - ea n u e p t e ilt s n h - r somi g g wt a t r— b t l i d c se i l o me e c y・ a r h a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测尿脱落细胞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测尿脱落细胞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测尿脱落细胞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孔友明张力斌李爱女胡苗苗(龙岩人民医院,福建龙岩364000)3讨论糖化白蛋白(GA )是一种非酶促糖基化产物,是葡萄糖分子中的羰基与白蛋白分子中的自由氨基发生的非酶促糖基化反应,GA 半衰期(T 1/2)约为17~19d ,故能准确反映患者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1]。

血中GA 的检测主要是在糖化血清蛋白基础上进行,检测数值不受胆红素、白蛋白、药物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故数值最准确、操作方便。

研究表明,妊娠的不同时期血糖波动趋势有所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比较,GA 监测血糖更加灵敏,不会出现前者评估血糖时出现的“延迟效应”,可及时准确反映短期内血糖水平变化[2],所以对妊娠期新发的糖尿病患者检监测血糖波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稳定的血糖变化,相关报道GA 也能及时准确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3]。

目前,GA 已经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监测的主要项目。

本文研究结果证实GA 在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中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

脂联素(APN )是一种多肽类或蛋白质类物质,由224个氨基酸分子构成,有研究表明,APN 具有抗糖尿病和炎症作用,参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进展[4,5]。

又有研究表明,脂联素水平与GDM 的发生密切相关,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时,血清中APN 水平明显下降,继而增加炎症反应和葡萄糖水平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妊娠糖尿病患者APN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妇女(P <0.05)。

综上所述,GA 和APN 与GDM 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GDM 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郭跃玲,吴礼锋,赵爱武,等.妊娠糖尿病的检测筛查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8):991-992.[2]赵翠伶,王连英,杜学文,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9):51-52.[3]马晓静,包玉倩,贾伟平.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1):49-52.[4]金先富,沈波,王静,等.评价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监测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4):302-305.[5]程晨,张越,何奖图,等.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白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4,29(2):135-138.(收稿日期:2021-02-02)【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检测尿脱落细胞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邱 晓 拂 杨 国胜 范 立 新 罗 友 华 王 炳 卫 钟 瑞 伦 刘 百 川 李 高 远
d o i : 1 0 . 3 8 7 0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6 2 4 . 2 0 1 3 . 0 3 . 0 0 3
【 摘要】 目的 评价荧光原 位杂交 (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i n s i t u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 F I S H) 技 术 检 测 尿 液 脱
的畸变率。 结 果 F I S H 和 细 胞 学 检 测 UUT — UC 总 的 敏 感 度 分 别 为 9 0 . 9 ( 2 0 / 2 2 )和 5 9 . 1
( 1 3 / 2 2 ) , F I S H 敏 感 度较 高 ( P <0 . 0 5 ) ; 特异度分别 为 1 0 0 ( 2 4 / 2 4 ) 和 9 5 . 8 ( 2 3 / 2 4 ) , 两 者 差 异 无
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UUT — UC 的 3 、 7 、 1 7 号 染色体着丝粒和 p 1 6基 因( 9 p 2 1 ) 位 点 的 畸 变 率 分 别
为9 O . 9 ( 2 0 / 2 2 ) 、 8 6 . 4 %( 1 9 / 2 2 ) 、 6 3 . 6 ( 1 4 / 2 2 ) 和 6 8 . 2 ( 1 5 / 2 2 ) 。 结 论 F I S H 技 术 对 诊 断 uuT ~ U c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其敏感度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测 , 而 特 异 度 则 与 之 相 近 。作 为 一 种 无 创 检 测 方 法 , 该 技 术 有 着 很 好 的 临床 应 用 前 景 。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疗原则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疗原则

膀胱尿路上⽪癌的诊疗原则膀胱癌是全球第⼗⼤常见肿瘤1,2018年全球估计有54.9万例新发膀胱癌病例,20万死亡病例。

男性⼈群的发病率(9.6/10万)和死亡率(3.2/10万)⼏乎是⼥性的四倍。

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男性同样远⾼于⼥性。

2018年我国膀胱癌发病8.22万例,其中男性6.42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8位)、⼥性1.79万例;膀胱癌死亡3.82万例,男性2.86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2位)、⼥性0.95万例。

膀胱癌中90%以上为膀胱尿路上⽪癌。

除特殊的芳⾹胺类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和⽔污染外,吸烟是膀胱癌明确的主要危险因素,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且吸烟强度和时间与癌症风险成正⽐,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2。

临床表现膀胱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尿、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

当肿瘤阻塞输尿管时,可出现腰部不适、下肢⽔肿。

少数患者可因膀胱三⾓区及膀胱颈部的肿瘤导致出⼝梗阻,⽽出现排尿困难症状。

当疾病发展⾄晚期,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者⾻痛等晚期表现。

其中⾎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0%~90%的患者都是先出现间歇性、⽆痛性全程⾁眼⾎尿。

早期患者⼀般没有临床体征,局部晚期肿瘤有时可触及盆腔包块。

诊断原则膀胱癌的诊断应依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尿细胞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做出判断。

其中,超声检查最常⽤、最基本;膀胱镜最重要;膀胱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是⾦标准;⽽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则集诊断和治疗为⼀⾝。

诊断流程2(图1)。

图1. 膀胱癌诊断流程2膀胱癌分期膀胱癌的分期对后期制定治疗策略⾮常重要。

根据肿瘤的浸润深度,膀胱癌可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3。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指局限于膀胱黏膜层(Tis、Ta)及固有层(T1),肌层未见浸润,既往称为表浅性膀胱癌,约75%的患者初诊时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Cummings KB.Nephroureterectomy:rationale in the managem-e nt of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pperurinary tract[J].Urol Clin North Am,1980,7(3):569-578.
输尿管末段的处理
• 经膀胱输尿管末端切除 • 下腹部Gibso胱袖状切除不论使用激光还是电 切,切除效率高,适合输尿管中上段和肾 盂的肿瘤手术[1]
• 对于输尿管下段或末端肿瘤则建议采用后 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下腹部切口 膀胱袖状切除法相对更为合理,更加符合 无瘤原则,同时也避免腰部切口疝的并发 症出现[2]
保肾手术治疗
• 输尿管部分切除术相比于根治性手术,两 者的肿瘤近期控制效果近似,同时输尿管 部分切除术有益于肾功能保护,对于低危 UTUC患者保肾治疗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 择
• 对于高危患者,是否要行保肾治疗,需要 进行个体化分析
Fang D,Seisen T,Yang K,et a1.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ncological and renal function outcomes obtmned after segmental ureterectomy versus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for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J].Eur J SurgOncol,2016,42:1625—1635
肿瘤复发率,但不能提高总生存
时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 Apr; 22(4)
总结
• UTUC病因及流行病学中国人有相对独特性 • 如何降低输尿管镜检致肿瘤复发风险及提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病理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病理
没有 异 常。乳 头状瘤 少 见 。常 为孤 立 的 而且 很小 。 典 型 的见 于 5 0岁 以 下 的 病 人 。 少 数 乳 头 状 瘤 可 以 广 泛 地 累 及 粘 膜 , 可 称 为 弥 漫 性 乳 头 状 瘤 病 ( i 此 df — fs a io ts ) ueppl maoi 。 l s 同 义 词 : 生 性 乳 头 状 瘤 . 型 的 乳 头 状 瘤 外 典

瘤 的特征 是移 行细 胞乳 头状 瘤 . 不 是外 生性 生 长 但
方式 , 是 内生 性 生 长 。多 数 肿瘤 是孤 立 性 的 、 而 有
蒂 或无 蒂 , 于颈部 或 三角 区。表 面 上皮 是光 滑 的 位 或轻 度 变薄 。从 表 面 向深 处 内 翻形 成 迷 宫 样 的增 生 。移 行上皮 条索互 相 吻合 , 索 中 心的 上 皮是 带 条
维普资讯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 0 2年第 7卷第 1蝇


专 家 论 坛 e
膀 胱尿 路 上 皮肿 瘤 的病 理
夏 同 札
“ 路 上 皮 ” uoh l m) 词 首 先 由 Me ew 尿 ( rt e u 一 i lo i
于 14 9 5年使用 。应 用这 一名 称是 基于 肾盏 、 肾盂 、
解病 变有帮 助 的同义 词也 被 列上 。 以下 四 项 内 容 已被 校 订 : 1 上 皮 细 胞 命 名 。 () 传 统 上 将 尿 路 上 皮 定 名 为 移 行 细 胞 型 (rnio a t s inl a t cltp ) 目前 已 被 普 遍 认 同 。 考 虑 到 以 往 针 对 这 e y e , l
特殊 上 皮 的命 名 , 尿 路 上皮 ( rte u ) 如 uoh l r 和尿 in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应重视的恶性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应重视的恶性肿瘤

·述评·581中国医刊 2021 年第56卷第6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应重视的恶性肿瘤许永德,吉正国,胡新一,杨培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北京 100050)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流行病学;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11;R73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21)06-0581-04doi:10.3969/j.issn.1008-1070.2021.06.001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是起源于肾盂和输尿管尿路上皮的一种多源性恶性肿瘤,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

在国外,UTUC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主要与吸烟及接触含芳香胺类毒物有关,预后较差,而国内不少UTUC患者的病因与服用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的中药有关,女性多见,且多合并终末期肾病。

虽然目前我国各类含AA的中药已被禁用,但临床上仍有一些服用该类中药引发的UTUC患者。

对于中国人AA所致UTUC的特殊性,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参考国内外最新的指南、专家共识及研究进展,对UTUC的相关内容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国内泌尿科医生诊治UTUC提供借鉴。

1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在西方国家,尿路上皮癌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第4位,其中膀胱癌所占比例高达90%~95%,而UTUC仅占全部尿路上皮癌的5%~10%,人群发病率约为2/10万[1]。

2018年中国UTUC诊疗及专家共识表明,UTUC占全部尿路上皮癌的9.3%~29.9% [2],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群UTUC发病有一些特殊之处:①中国UTUC 患者的病理级别、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人群;②中国UTUC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3,而西方国家为2:1[3-4];③中国人群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发病率基本相当,而西方国家肾盂癌发病率约为输尿管癌的2倍[5-6]。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是什么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是什么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是什么尿路上皮乳头状瘤男性发生率多余女性,一般在国内比较少见,此类病和膀胱瘤比较相似,多是由于长期吸烟和职业性致癌物质等所致,生活中和工作上要多注意,尽量避免吸烟酗酒,接触职业性致癌物质的工作要做好隔离和预防性措施,那么尿路上皮乳头状瘤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上尿路上皮癌的病因与膀胱癌相类似。

吸烟及职业性致癌剂是重要因素。

遗传基因缺陷在外因的影响下促发癌变已愈来愈受重视。

地区性、种族性发病如“巴尔干肾病”可能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

上尿路移行上皮癌可沿上皮扩展浸润肾实质及周围结构并沿淋巴或血行播散。

瘤“级”愈高者扩散倾向愈大。

国内、外资料均表明肿瘤沿上皮扩展多自上而下,肿瘤周围及远侧的输尿管常存在癌前期病变,如原位癌或发育不良。

自下而上扩展者多有膀胱输尿管反流。

淋巴转移依原发癌的部位而定,转移至同侧大血管旁、髂总血管和盆淋巴结。

肾盂癌可迁延入肾静脉和腔静脉。

血行播散常见部位为肝、肺及骨。

诊断要点分型分期肿瘤的分级与分期常用作选择治疗方法和估计预后的指标。

国外报道83%的患者分级和分期相匹配,其中分期是估计预后更为可靠的指标。

临床常用的TNM分期系统标准如下:①Tis:原位癌;②Ta:局限于黏膜,通常为乳头状;③T1 侵犯黏膜下层;④T2:侵犯肌层;⑤T3:侵犯肾盂周围和输尿管周围组织或侵犯肾实质;⑥T4:侵犯邻近器官或结构;⑦N1:1个淋巴结转移,直径≤2cm;⑧N2:1个淋巴结转移,直径为2~5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直径&lt;5cm;⑨N3:转移淋巴结直径&gt;5cm;⑩M1:血行转移或远处淋巴结转移。

T3期的肾盂癌由于肾实质可作为防止进一步扩散的屏障,其预后比T3期输尿管癌好。

多年来学者们企图寻找与预后有关的分子标志物。

ABH抗原、T抗原和流式细胞计的DNA倍体分析对评估预后并非可靠。

P53基因变异预测膀胱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实用价值,但对上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预测尚欠准确。

EAU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治指南

EAU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治指南

精选ppt2021最新
9
症状
肉眼或镜下血尿(70-80%) 腰痛(20-40%)
腰腹部包块(10-20%)
全身症状(厌食、体重下降、盗汗、发热、骨痛等) 的出现须迅速考虑转移情况的进行评估
无症状(15%)
精选ppt2021最新
10
诊断
影像学: ➢CTU:CTU是最高精度的影像学检查已经取代 泌尿系造影和超声是第一线影像学检查。敏感性 67-100%,特异性93-99%。排泄期应该在注入 造影剂后的10-15分钟。肾盂积水的出现意味着 高危的病理类型,预后较差。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术也是排查UTUC的方法。 但是因为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术可能破坏细胞学 的标本建议优先选择尿脱离细胞学。
➢FISH对筛查UTUC意义不大。
精选ppt2021最新
12
诊断
诊断性输尿管镜检:输尿管软镜可发现 和活检95%输尿管、肾盂和集合系统的 肿瘤。软镜活检可诊断90%的病例。主 要用于不确定的病例。
精选ppt2021最新
13
诊断
精选ppt2021最新
14
预后因素
➢分期、分级:肌层浸润的UTUC预后差。T2/T3期肿瘤5年特异性生存 率<50%,T4<10%。 5年生存率:Ta/Tis 100%、T1 91.7%、T2 72.6%、T3 40.5% ➢年龄、性别(女性UTUC癌症死亡率比男性高25%) ➢种族 ➢肿瘤位置:输尿管癌以及多发肿瘤比肾盂肿瘤预后差 ➢吸烟 ➢淋巴(脉)管浸润:20% ➢外科切缘:病理医师应汇报切缘情况包括:输尿管断端、膀胱袖口、 肿瘤周边(T2以上) ➢其他:广泛肿瘤坏死(>10%);肿瘤形态(无蒂比乳头的预后差); 局限在器官内的肿瘤合并原位癌复发几率和肿瘤特异性死亡率较高(独 立预后因素),ASA评分与RNU切除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有关,但是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认为仅与总生存率相关。肥胖 和BMI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呈负相关。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1、尿路上皮增生定义:指粘膜明显增厚,细胞无异型性。

可见临近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病变的平坦粘膜,本身无任何恶性潜能。

2、尿路上皮异型增生:定义:是一种癌前的但不足以定为原位癌的细胞学和组织学改变。

临床特点:异型增生通常没有临床表现及膀胱镜检异常。

原发性异型增生可出现伴/不伴血尿的膀胱刺激症状,结石、感染、器械或膀胱内治疗,常引起反应性增生。

组织学:正常尿路上皮是指无细胞形态学异常、全层具有细胞极向或仅有轻微结构改变的尿路上皮。

随膀胱充盈的程度,厚度为3-6层不等,由底层细胞、中间细胞和表层细胞组成。

可出现轻微的核拥挤和核重叠,无细胞异型性。

异型增生:病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细胞极向消失,核圆、拥挤,但细胞学的不典型不足以诊断原位癌(CIS),细胞胞质嗜酸性增加,核形状不规则,染色质分布呈轻度改变,核仁不明显,分裂象少见。

若在尿路上皮全层出现多形的、有显着核仁的细胞,同时上皮表层出现核分裂像,则要考虑诊断为CIS,CK20对其鉴别诊断有价值。

反应性不典型增生:常发生于急性或慢性炎症的尿路上皮,由于反应性/再生性原因,细胞核出现明显改变,细胞不规则增大,具有单个明显的核仁,甚至出现空泡状染色质,分裂象可以多见,但无病理性核分裂,炎症可发生于上皮层或固有层。

不明确意义的尿路上皮不典型增生:可以用来描述界于异型增生与炎症引发的反应性不典型增生之间的病例,应该多为一个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的分类。

预后:异型增生多与非浸润性乳头状肿瘤有关,该病变的出现提示尿路上皮不稳定,也预示着肿瘤复发或进展。

该病变常见于浸润性肿瘤。

3、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定义:外生性尿路上皮乳头状瘤是指具有纤细纤维血管轴心并被覆正常尿路上皮的乳头状肿瘤。

常发生于邻近输尿管口的膀胱后壁、侧壁以及尿道。

临床特点:常出现肉眼及镜下血尿,多数患者肿瘤为单发,经尿道完全切除肿瘤是治疗的选择,肿瘤很少复发。

组织学:肿瘤组织内稀疏的乳头状叶片。

尿路上皮癌之病例诊断

尿路上皮癌之病例诊断

Case 4

临床病史:患者女性,68岁,“排肉眼血尿血块5 天”入院,伴血块增多、左臀部疼痛及双下肢水肿。 入院后急查血常规:WBC:10.91×109/L,RBC: 2.26×1012/L,Hb:59g/L。后给予导尿引流,发现血 液从阴道流出,请妇科医生会诊,妇检见阴道左侧 壁菜花状占位,取活检送病理。 大体检查:灰白碎组织一堆,1.2×1×0.2cm.
尿路上皮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non-invasive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invasive

Case 1





临床病史:患者男性,39岁,因体检发现“膀胱占位一天” 入院,无明显肉眼血尿,无腹痛等症状。 B超“膀胱占位”。 CT提示:膀胱右后壁占位,考虑膀胱癌。 手术所见:膀胱右后壁可见一菜花状肿物14mm×8mm,位 于右输尿管口外侧约2cm,带蒂,基底较宽,余粘膜未见明 显异常。 大体检查:送检1×0.7×0.7cm菜花样肿物一个,灰白色。
×20
×20
×20
病理形态特点
组织学:肿瘤由纤细的乳头构成,乳头多分 支,几乎见不到融合,细胞层次<8层或>8 层。 细胞学:细胞有异型,胞核极向有一定程度 紊乱,大小、形态不一,染色质增粗,多数 细胞核仁不明显,少数细胞可见核仁,核分 裂少见。

您的诊断?


(膀胱)非浸润性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10
×20
×20
组织学结构特点
瘤细胞在纤维间质中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 排列成腺管状,部分腺管背靠背,甚至融合, 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易见。
您的诊断?



(膀胱颈、膀胱前壁)腺癌。 注:建议做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来源, 及结合临床影像学等资料,需排除肠道等 部位转移后,再考虑肿瘤原发于膀胱。

免疫组化染色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染色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染色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徐伟莉【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确诊的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90例,根据患者肿瘤类型不同,分为A1、A2、A3三组各30例,A1组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A2组为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A3组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组患者的CK20、P63、P53、CK7、Ki67蛋白质标记物,观察各组蛋白标记物表达的差异.结果:A1组中CK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CK20为阴性表达,P63的阳性表达率为90%,P53的阳性表达率为23.33%,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4~10%;A2组中CK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CK20的阳性表达率13.33%,P63的阳性表达率为100%,P53的阳性表达率为36.67%,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9~15%;A3组中CK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CK20的阳性表达率为36.67%,P63的阳性表达率为100%,P53的阳性表达率为76.67%,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20%;A1、A2、A3三组中CK7、P63的表达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2、A3两组中CK20、P53、Ki67的表达与A1组中CK20、P53、Ki67的表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7与P53能够作为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较好的蛋白标记物,Ki67与CK20联合检测能够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良恶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蛋白质标记物,可以辅助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7(030)006【总页数】3页(P1367-1369)【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鉴别诊断【作者】徐伟莉【作者单位】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省新乡市45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5膀胱癌是指人体膀胱的粘膜上出现的恶性肿瘤,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比较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全身十大常见癌症之一[1]。

尿液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尿液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尿液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朱立强;赵利;黄荣【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24(48)2【摘要】目的探讨尿液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对尿路上皮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研究尿脱落细胞学标本110例,由细胞病理学医生采用双盲法分别用传统报告模式和巴黎报告系统进行评审和重新分类,以手术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哪种诊断模式与手术病理(活检)诊断有更强的相关性。

结果110例中,患者平均年龄58.8岁。

男女比例为4.2:1。

尿液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对高级别尿路上皮细胞肿瘤诊断的敏感性(96.7%)和诊断符合率(93.6%)均要明显优于传统细胞学的敏感性(78.3%)和诊断符合率率(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传统尿液细胞学诊断相比,巴黎报告系统对非典型细胞的报告率从23.6%下降到6.4%。

而诊断特异性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泌尿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通过规范性的诊断标准和术语提高了细胞学在尿路上皮细胞肿瘤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191-194)【作者】朱立强;赵利;黄荣【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徐州市肿瘤医院检验科;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相关文献】1.FISH技术及细胞学技术检测尿脱落细胞对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价值研究2.尿脱落细胞FISH检测方法与CT扫描及尿细胞学检测在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对比3.CYFRA21-1和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在尿路上皮肿瘤中的诊断价值4.尿液脱落细胞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5.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测尿脱落细胞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MRU:多平面成像,对软组织分辨力 高,可描绘上尿路肿瘤的长度,提供肿瘤 外膀胱同时存在病灶的可能
可发现患者输尿管口有无喷血、有无肿瘤 脱出及膀胱肿瘤

可进行输尿管插管收集患侧尿液脱落细胞 学检查或逆行造影
确诊率:85~90% 直观观察肿瘤、活检 缺点: 1.活检标本较小,与最终准确肿瘤分期的相 关性很难确定; 2.肿瘤种植、外渗、播散

所有上尿路肿瘤疑似患者都需要进行输尿 管检查吗? NO! 适应征: 1.传统放射影像学检查后诊断尚存疑虑时; 2.输尿管镜检结果可能会改变患者治疗情况 下(如考虑行内镜下切除术)


可以进行肿瘤切除、活检或单纯观察;特 别有助于肾盂内较大体积肿瘤的切除货真 减瘤 有报告此种操作术后肿瘤细胞可能在腹膜 后或沿肾穿刺通道种植

鉴别: 1.阴性结石:边缘光滑的圆形 或椭圆形充盈缺 损;短时间复查结石的位置可移动或因结石的 排出而消失;CT值常在80HU~120HU 2.血块:其边缘不整齐,常在数日内排出;充 盈缺损的形态、位置、密度、大小可随时间不 同而改变;CT增强扫描时血块无强化 3.胆脂瘤:25%~50%合并结石


血尿:最常见,可为肉眼或镜下血尿,发 生于56%~98%的患者
腰痛:第二常见症状,通常为钝痛,发生 于30%的患者 无症状:15%,影像学检查发现

晚期症状:腰部或腹部肿块、体重减轻、 厌食和骨痛
细胞学检查和其他肿瘤标记物的作用 影像学检查 膀胱镜 输尿管镜检查和活检 顺行内镜检查


特异性高,敏感性差;同时还须判定恶性肿瘤 细胞的来源位置
输尿管插管,收集肾盂尿液或冲洗液可以提供 更准确的细胞学检查结果 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可以得到较大量的细胞样本, 改善细胞学检查结果



经逆行导管或输尿管镜采用刷取技术,敏感性 90%左右,特异性90%(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发 生,包括大量出血和尿路穿孔、尿外渗等)


CT:对于病灶的显示、肾内有无侵犯、肾周 及邻近器官、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准确 分期 移行细胞癌的CT平均密度为46HU,范围为1070HU; 缺点: 1.但可能会将“层面”间的小充盈缺损病灶 (<5mm)漏诊; 2.对肾盂充盈缺损全貌的显示不佳 CTU:敏感性接近100%,特异性为60%

推荐:B超,CTU,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膀 胱镜 可选择:IVU,逆行造影,输尿管镜检查 不推荐:顺行内镜检查

谢谢!
曹景源

定义:累及肾盏至远端输尿管之间的尿路 的肿瘤新生物
发病率:约占全部肾肿瘤的5%~7%,约占 全部尿路上皮肿瘤的5% 发病年龄:平均为65岁,40岁以前很少见 (我国平均55岁,男女比例3:1) 5年总体生存率:原位癌95.1%,局限性癌 88.9%,区域淋巴结转移62.6%,远处转移 16.5%
IVU: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单侧集合系统 不显影和肾盂积水;同时可了解肾脏功能; 缺点: 1.小病灶往往遗漏,当造影不满意或有气粪 影重叠时,难于与伪影区分; 2.不能发现肾盂输尿管以外的病灶,不能准 确分期 逆行尿路造影:准确性为75%,不足之处是 尿路不能完全显影,梗阻性质不易区分

B超:阳性率40%~50%,对于肿瘤的定性定 位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当肿瘤小、无尿 路积水时意义不大 可以区分上皮肿瘤和阴性结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