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肝毒性的药物
这4种常见的药,都是伤肝的“毒药”,记清楚了,能少吃就少吃
这4种常见的药,都是伤肝的“毒药”,记清楚了,能少吃就少吃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人体排毒的重要器官。
但人活在世,被各种细菌包围,有些头疼脑热需要吃药治病在所难免,而吃药就会伤肝。
一些人表示吃西药才伤肝,喝中药就不会,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中国有句老化说的好“是药3分毒”,不论中药、西药,多少对肝脏都有点影响,只是有几种要,对肝脏的“毒害”程度会更大。
今天,给大家介绍4种伤肝程度比较厉害的药,一起来看看吧。
伤肝中药艾叶——肝硬化月经不调的患者喝得中药里面一般都会有一味药,叫艾叶。
中医认为艾叶具有温经止痛、散寒调经的作用,所以有些痛经患者会拿艾叶泡茶来治疗痛经。
但其实,艾叶中含有的一种物质,长期服用会损伤肝脏,最严重的会导致肝硬化等疾病。
有饮用艾叶茶习惯的要注意了,最多只能连服1周,症状没有缓解,应马上停药就医。
何首乌——肝损伤讲个案例:一位女性有大量脱发的症状,就在网上买了一些何首乌粉冲水喝。
两周以后,这位女性出现黄疸的症状,到医院一检查,肝脏已经严重损伤了。
其实早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过通报,说明了何首乌会引起肝损伤的风险。
很多人就会问了:既然何首乌伤肝,为什么还能入中药呢?其实,何首乌有“生熟”之分。
生何首乌是指,自己采集、未经炮制的何首乌会存在一种蒽醌衍生物大黄酚,滥用对身体有毒性;熟何首乌经过后期炮制,的确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的作用。
但仍不建议盲目食用,应当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
伤肝西药阿司匹林——急性肝炎解热镇痛的药服用过量,会造成中毒性肝损伤,这类药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每天使用阿司匹林超过5克,是很容易引起肝损伤的。
苯唑青霉素——中毒性肝炎超剂量服用苯唑青霉素,连续5天极有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炎!像苯唑青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等抗生素,长期过量服用均可引起明显的肝损伤。
如判断服药后是不是伤到肝脏了呢?判断服用的药物是不是伤肝,需要一定的时候。
何首乌的肝毒性分析及炮制减毒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
何首乌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肾两虚、精血不足 等症状。
何首乌还具有降血脂、抗衰老、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
何首乌的毒性作用
何首乌在临床上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可导致肝毒性,表现 为肝功能异常、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
此外,何首乌的炮制方法不当也可能增加其肝毒性,因此 需要采取合理的炮制方法以降低其毒性。
何首乌的肝毒性分析及炮制 减毒
2023-11-08
目录
• 何首乌概述 • 何首乌肝毒性分析 • 何首乌炮制减毒研究 • 何首乌安全性评价与展望 • 结论
01
何首乌概述
何首乌简介
何首乌是一种多年生的缠绕藤本植物,其块根可入药,被广 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何首乌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具 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方法和药物减毒技术,为临床安全使用何首乌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05
结论
主要观点与结论
何首乌具有肝毒性,但经过炮制后可降低毒性。 何首乌的肝毒性主要与其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有关。
炮制过程中可以改变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从而降低其肝毒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对何首乌肝毒性的研究还 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其 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用药剂量
长期或过量使用何首乌可能导致肝毒性加重 。
联合用药
与其他药物或食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相互 作用,增加肝毒性。
肝毒性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遵循 医嘱使用。
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肝 脏异常情况。
避免与其他药物或食物联合使用,特 别是可能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和食物 。
毒性药物的名词解释
毒性药物的名词解释毒性药物是指那些具有潜在危险性和毒性作用的药物。
在医药领域中,毒性药物通常是指那些在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可能产生负面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会对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损害,甚至可能导致过量使用或错误使用时的严重后果。
因此,理解毒性药物及其作用对于医药从业人员和普通公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药物毒性的类型和分类药物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在短时间内暴露于毒性物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即时的伤害或毒性药理学作用。
而慢性毒性则是指长期暴露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导致的累积效应和慢性损伤。
根据药物毒性的严重程度和作用机制,毒性药物也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1. 刺激性毒性药物:这类药物在局部或全身应用后会引起组织或器官的刺激和炎症反应。
例如,一些局部外用药物,如化学物质和氨基酸衍生物,可能会导致皮肤刺激、眼睛刺激或呼吸道刺激。
2. 肝毒性药物:这类药物会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肝功能异常或肝功能衰竭。
一些常见的肝毒性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癌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
3. 肾毒性药物:这类药物会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肾损伤、肾功能异常或肾衰竭。
一些常见的肾毒性药物包括抗生素、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
4. 心血管毒性药物:这类药物会对心脏和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血管功能不全或者心脏衰竭。
一些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包括某些心脏药物、抗凝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5. 神经毒性药物:这类药物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或神经退行性疾病。
一些常见的神经毒性药物包括镇静剂、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
6. 骨髓毒性药物:这类药物会对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贫血或白细胞减少。
一些常见的骨髓毒性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二、毒性药物的使用与安全使用毒性药物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都是至关重要的。
夏枯草具有毒性,可致肝损害!王老吉含有夏枯草,难道其是无毒吗?
夏枯草具有毒性,可致肝损害!王⽼吉含有夏枯草,难道其是⽆毒吗?夏枯草等三种中药材具有毒性,可致肝损害。
王⽼吉含有夏枯草,难道其是⽆毒吗?⼤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许多中草药具有保肝作⽤,但延边⼤学药学院在对50余种中草药进⾏保肝药物筛选⼯作中却意外发现,覆盆⼦、夏枯草和阴⾏草等能加重⼩⿏CCl4(四氯化碳)性肝损伤。
为了解这三种药材本⾝的毒性,研究⼈员⼜进⾏了这些药材⽔提物对正常⼩⿏⾎清丙氨酸基移换酶(ALT)和⾎清天门冬氨基移换酶(AST)影响的实验。
研究⼈员将⼩⿏随机分为药材组、药材 CCl4组、空⽩组和CCl4组,每组 12只。
药材组和药材CCl4组⽤药材⽔提物灌胃(Q,2毫升/10克体重),每天早晚各⼀次,连续给药4天,其他两组给同体积⾃来⽔。
于第5天灌胃两⼩时后,药材 CCl4组和CCl4组腹腔注射0.1%CCl4⾊拉油溶液(O.1毫升/10克体重),药材组和空⽩组注射同体积⽣理盐⽔。
24⼩时后(取⾎前禁⾷12⼩时)从眼眶取⾎,离⼼分离⾎清测定ALT和AST。
结果发现,覆盆⼦和阴⾏草⽔提物对⼩⿏ALT和AST⽆显著性作⽤,⽽夏枯草⽔提物使⼩⿏ALT值明显升⾼(P< 0.05),并使AST值升⾼⾮常显著(P< 0.01)。
覆盆⼦ CCl4、阴⾏草CCl4、夏枯草 CCl4及CCl4组ALT值和AST值均较空⽩组明显升⾼(P<0.05~0.01),且覆盆⼦CCl4、阴⾏草 CCl4和夏枯草 CCl4组较CCl4组ALT和AsT值也有明显升⾼ (P<0.05~0.01)。
⽬前认为,CCl4通过破坏肝细胞及其内膜结构,损伤或杀死肝细胞,致使胞浆中的酶如ALT、AST等溢⾄⾎中。
因此,⾎清中ALT和AST⽔平⾼低可以敏感地反映肝脏损伤的程度。
本实验表明,夏枯草⽔提物使⼩⿏ALT和AST值明显升⾼,说明夏枯草有肝脏毒性作⽤。
另外,覆盆⼦CCl4、阴⾏草 CCl4和夏枯草 CCl4组较CCl4组ALT值和AST值也有明显升⾼,提⽰这三种中草药可加重CCl4性肝脏损伤。
科学认识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一、对乙酰氨基酚相关事件带外,还多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制和肌肉痛等。
自我用药不宜长期或来的疑惑剂,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如泰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2011年起,美国食品药品管诺、新康泰克、百服宁、白加黑天,用于退热不得超过3天,理局(FDA)发布信息,由于对乙等,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老朋FDA推荐的剂量是每天合计不要超酰氨基酚超剂量使用可能导致严重友”。
而FDA发布的关于对乙酰氨过4 g。
的肝损伤,甚至肝衰竭、肝移植和基酚的相关信息,以及生活中偶有要知道对乙酰氨基酚为何会引死亡,因此建议停止处方和销售含因服用感冒药而引起肝损伤的新起肝毒性,就需要了解它是如何在对乙酰氨基酚超过325 mg的处方闻,使得不少公众担心,我们日常我们体内代谢的。
进入人体的对乙药(不包括非处方药),同时服用的感冒药真的会引起肝损伤酰氨基酚90%~95%通过肝脏代FDA要求所有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处吗?感冒药中单剂量含对乙酰氨基谢,其中4%~5%的药物经肝脏细方药说明书中增加黑框警告,提示酚超过325 mg还能否继续使用?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代谢为N-严重肝损伤风险。
2014年美国食使用过程中到底应该注意什么?这乙酰苯亚胺醌(NAPQI),它能品药品管理局(FDA)再次发布信个公众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似乎成了迅速与体内谷胱甘肽结合成水溶性无息,当对乙酰氨基酚单位剂量超过“最熟悉的陌生人”!毒化合物由尿排出。
如果大量服用对325 mg时,没有数据显示其额外二、 最熟悉的药物你知多少乙酰氨基酚,则代谢产生的NAPQI不效益大于增加的肝损伤风险,对乙酰氨基酚是使用最广泛的能被有限的谷胱甘肽结合,转而与肝FDA将撤销市场上对乙酰氨基酚单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细胞内蛋白的巯基结合,产物可致位含量超过325 mg的复方药物的与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几乎肝细胞损害、坏死,严重者可致肝许可。
不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对血小板肾衰竭、肝性脑病、脑水肿、低血对乙酰氨基酚作为一种被使用和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
常见对肝功能有影响的药物_20150906_150001
关注卡马西平的肝脏毒性
关注卡马西平的肝脏毒性摘要】卡马西平在开颅手术后常常作为预防癫痫发作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卡马西平会引起患者的肝脏转氨酶的升高,虽然在药品说明书中这种不良反应属于少见的,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却频频发生,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卡马西平肝脏毒性【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05-02【Abstract】 C Masi Bing in the craniotomy operation often as a prophylactic drug seizures, but we have discovered in clinical, C Masi Bing will cause in patients with elevated liver transaminase, although this kind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drug instructions is rare, but in clinical work is frequent, this i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keywords】 C Masi Bing Liver toxicity近半年来在脑外科和I C U 会诊,发现多例开颅术后病人口服或者鼻饲卡马西平预防癫痫发作而引起肝脏转氨酶升高的病人,现报道如下,希望能引起同道们的注意。
1资料选择近半年来在脑外科、I C U 住院的38 位病人,均因血清转氨酶(A S T)升高而要求会诊,去除4 例存在基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各2 例,剩余34 例,其中男性22 人,女性12 人,平均年龄42±6 岁,30 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脑出血,4 例为交通事故头外伤后脑出血,均为开颅术后病人,且入院时血清转氨酶均正常,术后常规予以口服或者鼻饲卡马西平预防继发性癫痫,每次0.2g,每日三次,第2— 5 天渐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最高达658u/L, 平均升高185 u/L。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害(全文)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害(全文)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常使治疗中断或方案更改,导致疗效降低和耐药等,直接影响结核病控制效果。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肝、肾、皮肤、胃肠道、血液及神经系统等,其中药物性肝损害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肝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是历来临床上学习的焦点。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短程督导化疗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主要策略。
但其中3个关键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均有潜在肝脏毒性,可以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肝损害的病理学特征动物和临床研究发明,异烟肼毒性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共价键结合干细胞大分子物质引起干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肼作为异烟肼毒性代谢物之一,可以引起干细胞脂肪变性、空泡形成和谷胱甘肽的消耗,多位于门静脉周围和小叶中心区。
利福平可引起一过性高胆红素血症,这并非利福平的毒性作用,而是干扰了胆红素排泄,进而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和胆汁瘀积相混合的肝炎,表现为局限或弥漫性干细胞坏死和程度不等的胆汁瘀积并存。
在利福平联用吡嗪酰胺的肝损害死亡患者肝脏中可以发现桥接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局灶型胆汁瘀积、过度肝纤维化和小结节性肝硬化。
临床表现药物性肝损害可发生在抗结核化疗的任何时期,常常在最初2个月内。
主要表现为乏力、钠差、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重者伴黄疸,甚至肝昏迷。
临床表现、生化和组织学改变缺乏特异性,很难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终止化疗后肝损害症状会缓解,否则很可能导致死亡。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异烟肼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不属于超敏反应,但与患者的体质有关,是不可预测的。
在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个体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但对于其他患者,任何剂量的异烟肼均不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异烟肼的活性代谢产物是大多数特异质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原因,而非异烟肼本身。
异烟肼通过肝脏的N-乙酰基转移酶2(NAT2)的乙酰化作用生成的乙酰异烟肼,后者水解为异烟酸和乙酰肼。
一部分乙酰肼乙酰化成无毒的二乙酰肼,另一部分水解为肼。
引起肝癌的化学因素
引起肝癌的化学因素
1. 酒精:长期酗酒是肝癌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会引起肝细胞的慢性损害,导致细胞变性、增生和癌变。
2. 烟草:吸烟会释放出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会导致肝癌的化学物质,如丙酮、丁烯酸、苯甲酸等。
3. 化学药品:一些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如甲氰咪胍、氨基苯酚、苯妥英、乙酰氨基酚等,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肝细胞性损害、增生和癌变。
4. 污染环境:空气、水、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也是引起肝癌的成因之一,如二甲基亚硝胺、苯丙胺、氯甲烷、苯酚等。
5. 工业危险品:石油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6. 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如高糖、高脂、高盐、低蛋白质等习惯。
总之,化学因素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并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肝癌的发生。
药物性肝损伤知识分享
药物性肝损伤知识分享发布时间:2021-07-12T12:37:26.3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作者:唐胡[导读]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唐胡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内镜中心, 四川成都610400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迄今仍缺乏简便、客观、特异的诊断指标和特效治疗手段。
近些年来由于药物损伤带来的肝损伤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这些知识对大众的普及也是我们现阶段非常要紧的任务。
一、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肝损伤,同一种药物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
目前总结已经证实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有。
中成药类的结核丸、丹参片、百乐眠以及银杏滴丸等药物,中药汤剂类的首乌、大黄、栀子以及雷公藤等,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的辛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等,解热镇痛类药物中的阿司匹林,抗结核药的利福平、异烟肼、利福喷丁等,抗肿瘤药物中的紫杉醇等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药物如秋水仙素等,服用这些药品的患者应当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足够的关注和了解,一旦有这些药物所引起的身体的不适,我们一定要进行比较及时的检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药物性肝损伤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治疗,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对我们自己的身进行更好地保护。
化疗药的肝毒性反应有哪些?
②静脉闭塞性疾病,由肝内小静脉阻塞,静
脉回流障碍引起。临床表现为肝酶和胆红质的显 著升高,腹水,伴有疼痛的肝肿大及肝性脑病。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③慢性肝纤维化。 处理措施:
化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主要是看转氨酶的变
化趋势;②出现肝损害时应减量或停药;③给予 保肝药物及能量合剂。中药也有一定效果。
肝毒性反应:引起肝毒性反应的药物包括
BCNU、CCNU、阿糖胞苷、L-ASP、VP-16、6-MP、
大剂量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顺铂、 DNR、 Act-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TZ、长春新碱等。化疗引起的肝毒性分为三种
类型: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肝细胞功能不全和化学性肝炎。先为急性肝
损伤,其进展可发展为脂肪浸润和淤胆。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一般化疗后短期内出现的转氨酶升高,多属
一过性,停药后迅速恢复。不影响。对于出现较 迟的肝功能损害,应予重视,最好停药,不再化
疗。
2du0f2c7a /uc_server/data/avatar/000/94/58/bmju41cs/
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专家推荐)-郑州好的肝病医院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作用于副作用,药物性肝炎是指使用不同的药物导致肝脏出现损伤的肝病,很多药物都有可能会引起药物性肝炎,所以患者要小心这10类易致药物性肝炎的药物。
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1、中草药部分雷公藤多甙、血脂康、小金丸、追风透骨丸、复方青黛丸、脉络宁、鳖甲煎丸、六味安消、壮骨关节丸、消核丸、松龄血脉康、西黄丸、桃红清血丸、正天丸、大黄蛰虫丸、龙胆泻肝丸、双黄连口服液、生精胶囊、骨疏康、九郡连翘败毒丸、银屑敌、癃闭舒、降脂片、仙灵骨葆、胃痛定、珍宝丸、痔血胶囊、通栓灵1号、降压宝、鹿茸红参胶囊、4号蜜丸、跌打止痛类中成药、含土茯苓汤剂、含何首乌汤剂、含藏红花汤剂、含全蝎汤剂、含僵蚕汤剂、含白附子汤剂、795和792号汤剂、土三七、溪黄草等。
2、抗微生物药物利福平、阿奇霉素、异烟肼、卡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氟康唑、伊曲康唑、头孢他啶、阿昔洛韦、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更昔洛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克洛、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红霉素、罗红霉素、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去甲万古霉素、吡哌酸、环丙沙星、呋喃妥因、甲硝唑、替硝唑、丙硫异烟胺、帕司烟肼、伏立康唑、利巴韦林等3、激素、抗甲状腺及降糖药物泼尼松、甲泼尼龙、妊马雌酮、孕三烯酮、甲硫咪唑、丙硫氧嘧啶、格列喹酮、二甲酸胍、格列吡嗪等4、循环系统用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非诺贝特、吉非贝齐、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昔莫司、藻酸双脂钠、氟桂利嗪、胺碘酮、硝酸异山梨醇、吲达帕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1、6-二磷酸果糖等5、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药物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硫唑嘌呤、来氟米特、干扰素等6、抗肿瘤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吡柔比星、阿柔比星、紫杉醇、门冬酰胺酶、索拉非尼、多西他赛、长春地辛、长春瑞滨、阿糖胞苷、氟脲嘧啶、氟达拉滨、奥沙利铂、舒尼替尼、阿那曲唑、托瑞米芬、曲妥珠单抗、亚砷酸等7、消化系统用药西咪替丁、美沙拉嗪等8、神经系统用药对乙酰氨基酚、别嘌醇、布洛芬、卡马西平、阿司匹林、安乃近、双氨芬酸、洛索洛芬、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去痛片、复方氨酚烷胺片(含对乙酰胺酸)、氨咖黄敏胶囊、(含对乙酰氨基酚)、苯溴马隆、地西泮、米氮平、氯美扎酮等。
抗生素对肝肾的毒性
抗生素对肝肾的毒性肝和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抗菌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
因此,有肝肾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影响,权衡利弊;另一方面,当患者出现肝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也出现相应变化,这时应调整用药,以尽可能地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有如下几种:1.红霉素类(如红霉素、无味红霉素等):可引起肝损害,如肝肿大、肝转氨酶升高和胆汁郁积性黄疸等。
2.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脱氧土霉素等):长期大量口服四环素类或静脉滴注量每日超过1.2g,可引起肝细胞变性,甚至坏死。
3.喹诺酮类(萘啶酸、吡哌酸、氟哌酸、氧氟沙星、环氧沙星等):均可导致暂时性肝损害、肝转氨酶升高。
4.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等):可导致肝细胞性黄疸和灰婴综合症。
5.青霉素类(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可能导致肝转氨酶升高、黄疸,为特殊类型的过敏反应。
6.抗结核病类(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定、对氨基水杨酸等):前三种可出现肝肿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后一种可抑制肝凝血酶原形成,从而导致出血。
7.抗真菌类药(如两性霉素B):也会导致肝功能损害。
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下几种: 1.氨基甙类(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此类药主要在肾脏排泄并积蓄,可能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表现为管形尿、蛋尿及氮质血症。
2.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噻啶等):此类药物为第一代头孢类药,在大剂量使用时,可出现肾毒性,表现为肾小管损害、尿素氮升高;而第二代(头孢孟多等)和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三嗪等)则肾毒性相对较少。
3.磺胺类药(磺胺异恶唑、磺胺密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等):此类药易在酸性尿液中析出结晶,对尿道产生机械性刺激和阻塞,引起结晶尿、血尿、管型尿和尿痛、尿少甚至尿闭等症状。
4.多肽类(多粘菌素E、及杆菌肽、万古霉素):此类药物主要经肾脏缓慢排泄,肾脏毒性大,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
天然药物肝毒性的深入研究
天然药物肝毒性的深入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更加关注,天然药物的使用逐渐得到了普及。
不少人认为草本植物、中药配方等可以为身体带来许多好处。
但是,我们是否注意到这些天然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呢?肝脏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承担着许多功能,比如分解有毒物质、进行代谢、维持能量平衡等等。
但是,当肝脏受到损伤时,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据研究表明,许多天然药物都具有肝毒性。
那么,什么是肝毒性?肝毒性是指某些药物、草本植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后,破坏肝细胞、干扰肝代谢功能而引起的毒性反应。
天然药物肝毒性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人们对高烈度药物的毒副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天然药物的毒性研究还非常有限。
随着对肝毒性的研究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有些天然药物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比如蕃茄红素、萎靡酸、蜜蜂毒等等。
那么,天然药物为什么具有肝毒性呢?其实,肝脏是我们身体中处理药物和代谢产物最为活跃的器官之一。
当天然药物进入体内后,它们的化学成分会在体内进行代谢,并被送到肝脏进行分解。
某些物质分解后会产生一些有害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最终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引起肝毒性反应。
天然药物具有肝毒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有些天然药物中含有有毒成分,比如有些植物产生的毒素。
其次,一些天然药物所含的成分会导致肝脏细胞自我分解,进而引发肝细胞坏死。
还有一些天然药物所含的成分,会干扰肝细胞的正常的氧化还原平衡,损伤肝脏细胞。
目前,科学家们对天然药物的肝毒性进行研究的手段非常多样,比如细胞毒性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人体试验等。
在实验进行之前,研究人员需要先对天然药物进行提取和纯化,然后进行系统的 toxicology 测定,以了解其对肝脏的影响。
这些测定通过观察患者在使用天然药物后的体征和症状,或者通过对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对比,来确定天然药物是否具有肝毒性。
这些手段的不断完善,为科学家在探究天然药物肝毒性的机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中药的肝毒性不可小觑
中药的肝毒性不可小觑作者:刘祖春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10期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中药都是纯天然、安全无毒的,因而比西药安全,可以放心服用。
所以有不少人明明身体健康,却把中药当成滋补品长期服用,或当作预防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认为中药是用来调理身体的,药量和服药时间可以很随意。
但事实上,中药并非无毒,也不比西药更安全。
其中中药的肝毒性就是临床上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据统计,我国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引起的肝损伤,可能占药物性肝损害的26.81%~28.40%。
在这里,我们列举两例,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案例1; 小钱是刚工作不久的外企白领,近来他的脸色越来越黄,身上皮肤也开始变黄,而且小便色很深。
小钱请假去医院就诊,一查竟是肝脏出了问题。
但又不知道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住院后做了很多检查仍查不出原因。
最后经过一系列检查,才明确是“药物性肝损伤”。
可小钱确定自己没有吃过任何药物,直到小钱妈妈无意中说起,小钱因为白发多,一直在吃何首乌,医生们这才抓到肝损伤的“真凶”!原来,一直被小钱以为是“补品”的何首乌,也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虽然小钱这次肝病的病情较重,好在就诊及时,经过3周的治疗后小钱便痊愈出院了。
案例2; 56岁的秦大爷听说某张含有土三七(菊三七)的方子可以活血化瘀,就找熟人买了点来吃,结果引起了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虽然经过积极救治,依然无力回天。
哪些中药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关于中药肝毒性,目前临床报道比较多的是何首乌。
其实,随着中药毒性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些传统被认为无毒的中药,也陆续被发现有潜在的毒性。
总结至今临床发现的可致肝损伤常用中药有:黄药子、菊三七、苍耳子、何首乌、雷公藤、艾叶、望江南、苍术、天花粉、桑寄生、贯众、蒲黄、麻黄、柴胡、番泻叶、蜈蚣、合欢皮、丁香、川楝子、鸦胆子、冬青、蓖麻子、黎芦、丹参、罂粟、桑寄生、姜半夏、泽泻、大黄,虎杖、贯众、千里光、防己、土荆芥、肉豆蔻、商陆、常山、大枫子、朱砂、斑蝥、穿山甲、黄芩、缬草、乌头、白果等,以及含有以上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如壮骨关节丸、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复方青黛胶囊(丸)、克银丸、消银片(丸)、消咳片等。
肝功能不全病人的选药原则
肝功能不全病人的选药原则1. 引言肝功能不全是指肝脏无法正常执行其代谢、解毒和合成等功能的一种疾病状态。
在治疗肝功能不全的过程中,正确选择药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肝功能不全病人选药的原则,包括避免肝毒性药物、调整剂量和监测药物浓度等方面。
2. 避免肝毒性药物在选择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会进一步损害已经受损的肝脏,加重肝功能不全的程度。
常见的可能对肝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包括乙醇、氨茶碱、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大剂量阿司匹林、四环素类抗生素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3. 调整剂量由于肝功能不全会影响药物代谢和清除能力,因此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
对于肝功能不全病人,常用的调整方法有以下几种:3.1 调整给药剂量根据病人的肝脏功能状态,适当降低药物的给药剂量。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降低对肝脏的负担。
3.2 延长给药间隔延长药物的给药间隔,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下降得更快,减轻对肝脏的负担。
然而,在延长给药间隔时需注意确保治疗效果不受影响。
3.3 选择具有广泛代谢途径的药物一些药物在体内经过肝脏多个代谢途径,因此即使肝功能不全,仍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代谢和清除。
在选择药物时,可优先考虑这类具有广泛代谢途径的药物。
4. 监测药物浓度对于某些需要维持特定血浆浓度范围才能发挥治疗效果的药物(如抗癫痫药),应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肝脏功能状态进行相应调整。
5. 结论在治疗肝功能不全的病人时,正确选择药物至关重要。
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调整剂量和监测药物浓度是选药的重要原则。
此外,还需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和肝脏功能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选药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肝脏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是关于肝功能不全病人的选药原则的详细介绍。
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对乙酰氨基酚超剂量使用致肝毒性及防治概述_于洋
und Praxis,2006,57( 8) : 391-400 7 Kaboli PJ,Hoth AB,McClimon BJ,et al. Clinical pharma-
cists and inpatient medical care - A systematic review[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6,166( 9) : 955-964 8 Schumock GT,Butler MG,Meek PD,et al. Evidence of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1996-2000 [J]. Pharmacotherapy,2003,23( 1) : 113-132 9 张静.《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5 年引文分析及核心期刊分 布[J]. 中国公共卫生,1998,14( 1) : 63-64
对乙酰氨基酚( acetaminophen,APAP) 是一种安 全且有效的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为同类药物 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谢产物,目前广泛应用的非处方 药及处方药中有很多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虽然正 确使用该类药通常是安全的,但近年其超剂量用药 导致的肝损伤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国内外均有较多 报道。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探讨对乙酰氨基
近期研究亦 表 明,肝 细 胞 线 粒 体 功 能 障 碍、氧 化应激和细胞因子等在对乙酰氨基酚肝损害的发生 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1]。
3 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剂量相关性
FDA 于 2011 年 1 月 13 日发布了“限制对乙酰 氨基酚处方 药 中 含 量 ”的 决 策 信 息,规 定 含 有 对 乙 酰氨基酚处 方 药 中 每 单 剂 量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含 量 ≤ 325 mg,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超过 325 mg 的药品将在 3 年内逐步退出美国市场,并且限定成人每日对乙 酰氨基酚最大推荐剂量≤4 g。《中国药典临床用药 须知》规定,单日用量不宜超过 2 g,《新编药物学》 第 17 版对乙酰氨基酚项下的用法用量中注明: 对乙 酰氨基酚单日用量不宜超过 2 g。可见对于日最大 剂量的规定欧美与中国存在差异。
习题抗癫痫药物
1.具有明显肝毒性的抗癫痫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丙戊酸钠
C.卡马西平
D.苯妥英钠
1.具有明显肝毒性的抗癫痫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丙戊酸钠
C.卡马西平
D.苯妥英钠
E.扑米酮
『正确答案』B
2.对所有类型的癫痫都有效的广谱抗癫痫药是
A.乙琥胺
B.苯巴比妥
C.丙戊酸钠
D.苯妥英钠
E.地西泮
『正确答案』C
3.苯妥英钠首选用于
A.癫痫肌阵挛性发作
B.癫痫大发作
C.精神运动性发作
D.癫痫小发作
E.癫痫持续状态
『正确答案』B
4.苯巴比妥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是
A.增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活性,抑制谷氨酸兴奋性
B.GABA受体激动剂,也作用于Na+通道
C.减少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细胞膜稳定
D.阻滞电压依赖性的钠通道,抑制突触后神经元高频电位的发放
E.GABA氨基转移酶抑制剂
『正确答案』A
[5-7]
A.苯妥英钠
B.卡马西平
C.丙戊酸钠
D.乙琥胺
E.地西泮
5. 对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仍有效
6. 尤其适用于伴有精神症状的儿童癫痫患者
7. 适用于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
『正确答案』CBE
X型题
8.巴比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后遗效应
B.产生耐受性
C.产生依赖性
D.溶血反应
E.有药酶诱导作用
『正确答案』A,B,C,E
9.对癫痫大发作有效的药物有
A.苯妥英钠
B.苯巴比妥
C.硫喷妥钠
D.丙戊酸钠
E.戊巴比妥
『正确答案』A,B,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肝毒性的药物
1、金属类药物:锑、汞、砷等。
2、麻醉镇静药:乙醚、氯仿、吗啡、冬眠灵、巴比妥类安眠药,以及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
3、解热镇痛药:保太松、复方阿斯匹林(APC)、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4、抗菌药物:磺胺类、呋喃类、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
5、抗结核药: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利福平等。
6、其他:驱虫药、抗癌药、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双克)、利尿酸等)。
7、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甲哌氯丙嗪及其他吩嗪类药物和氯哌啶醇、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
8、类固醇类:同化类固醇、避孕类固醇(可致胆汁阏积)。
9、抗甲状腺药:甲亢平、甲巯咪唑(他巴唑)、甲基硫氧嘧啶,硫尿嘧啶可引起肝细胞-毛细胆管型损害,丙基硫氧嘧啶可致肝细胞损害。
10、中草药也会引起药物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