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及给药系统研究的深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日益增多。该制剂具有的给药次数少、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胃肠道刺激轻、疗效长、安全等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因此近年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广大药学工作者结合临床研究了多种缓释、控释制剂。笔者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作用特点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长效制剂,是通过药剂学设计来获得减慢药物释放速率的药理屏障,药物依靠自由扩散、基本骨架的生物降解或溶蚀以及渗透压的作用突破屏障缓慢释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h[1]。

1.1 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从性[2]:使用缓释、控释型口服药或注射药,则每天或几天甚至上月仅需服药1~2次,可防止漏服或忘记服药。

1.2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保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缓释、控释药物制剂能在吸收位点提供恒定的药物浓度,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在允许的治疗范围内。

1.3 释放缓慢,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对抗作用,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之后缓释出有效成分,吸收也较恒定,使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3],临床有效药力能维持较长时间。

1.4 降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普通制剂由于口服后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溶出,可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若制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即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类型

缓释、控释制剂技术有3种释药类型:定速、定位、定时释药[3]。

2.1 定速释放技术:是指制剂以一定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基本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口服后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药物释放和吸收速率与体内代谢速率相关。定速释放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情况,增加患者服药的顺从性。可借助于改变片剂的几何形状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如迭层扩散骨架片、双凹形带孔包衣片、环形骨架片等。

2.2 定位释放技术:定位释放可增加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特定吸收部位对药物的吸收。在口腔或胃肠道适当部位长时间停留,并释放一定量药物,以达到增加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

特定吸收部位对药物的吸收。利用一些比重小于水且具有高黏性的材料,也可以使制剂在胃内滞留较长时间并定速释药。胃内滞留系统有:胃漂浮系统、胃内膨胀系统、生物粘附系统等[4]。小肠定位给药系统(肠溶制剂)可避免药物在胃内降解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提高一些药物的疗效。

2.3 定时释放技术:定时释药可根据生物时间节律特点释放需要量的药物,使药物发挥最佳治疗效果。定时释放又称为脉冲释放,即根据生物时间节律特点释放需要量的药物。针对某些疾病容易在特定时间发作的特点,研究在服药后可在特定时间释药的制剂,如通过调节聚合物材料的溶蚀速度可在预定时间释药,释药的时间根据药物时辰动力学研究结果确定。

3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剂型及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上适宜于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范围广泛。如首过作用强的药物中已有不少被研制成缓释及控释制剂;一些半衰期很短的或很长的药物也被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头孢类抗生素缓释制剂;一些成瘾性药物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等等。这类制剂的品种已经涉及到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降高血压药、抗组织胺药、解热镇痛药和激素等各方面。各种类型的缓控释制剂,如骨架型缓释制剂、包衣缓释制剂、缓释胶囊、微囊缓释制剂、缓释膜剂、缓释栓剂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3.1 缓释、控释片剂:孙伟张等[5]将丙戊酸钠以1∶2mol比例溶于eudragitS100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适量聚乙二醇6 000(PEG6 000)和滑石粉,喷雾干燥,得丙戊酸钠微囊,将微囊与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硬脂酸镁和0.5%的滑石粉等充分混匀,直接压片,制成丙戊酸钠缓释片,每片含主药250mg,经体外释药测定,结果表明,丙戊酸钠缓释片与普通制剂对比,释药的速率缓慢,且无突释作用,24h释放完全。临床上作为广谱抗癫痫药。施文等[6]用乙酰氨基酚淀粉、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等制成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通过测定颗粒的可压性和片剂释放度来评价并确定制备工艺。实验证明,分层颗粒为较理想的制备工艺,采用该工艺所制样品的体外释放度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与美国麦克尼尔公司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控释片基本一致,达到国外同品种的技术要求。临床上作为解热镇痛药。陈珊珊等[7]研究制备法莫替丁胃内漂浮型缓释片,采用乳糖为稀释剂,果胶、HPMC为骨架材料,十八醇为阻滞剂,制备了法莫替丁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经体外释放实验,累计释放百分率符合Higuchi方程(即释放量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其释药速度符合零级模型,比普通片降低,长效作用明显,成为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1次/d的新剂型药物。朱兆思[8]研制了尼群地平控释片,其方法为:把适量的单硬脂酸甘油脂与蜂蜡在加热条件下用氯仿融化,将含一定量的药物小丸用融化的蜡质溶液包上不同厚度的衣层制成微丸,将计算量的原药粉加稀释剂(速释部分)与不同厚度的微丸(缓释部分)加片剂辅料充分均匀,过2号筛后压片,每片含尼群地平10mg,这种采用“多级火箭式的原理”制备的控释片具有良好的控释作用。药物进入体内后速释部分能迅速的溶解吸收并达到血药浓度,而缓释部分逐级释放,使药物作用平稳而持久。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王利胜等[9]研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加入盐酸二甲双胍、乳糖至足量,粉碎过6号筛,充分混合。加10%聚维酮K30(PVP)、乙醇液为黏合剂,制软材,加入1%硬脂酸镁作润滑剂,湿法制粒压片。经体外释药测定,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2h平均累积释放百分率为99.47%,药物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说明本缓释骨架片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可持续缓药12h。临床使用的普通片(盐酸二甲双胍片)2~3次/d,500mg/次口服,服药后迅速由肠道吸收,生物半衰期短,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而缓释片可更好的发

挥降糖药效,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次数,减轻不良反应,达到药物持久而平和释放的目的。王雪明等[10]研制复方氨茶碱缓释片,用正交实验优化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用疏水性阻滞剂乙基纤维素(EC)调节药物释放速度。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复方氨茶碱缓释片,每片含氨茶碱0.1g。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氨茶碱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它组份的含量,通过测定氨茶碱的体外释放度,缓释片与普通片相比有明显的缓释效果。普通片在30min内全部溶出,而缓释片中药物释放缓慢,持续释药可达12h,其释药曲线经Higuchi方程拟合,累计释放百分率Q与时间的平方根t1/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Q=24.1760 t1/2-7.699、r=0.9956。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减少频繁给药所造成的血药浓度“峰谷”波动、易出不良作用的情况。

3.2 缓释、控释胶囊剂:夏运岳等[11]制备的双氯酚酸钠胃漂浮型胶囊是一种理想的缓释胶囊,能延缓释放时间,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其制备方法为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碳酸氢钠等辅料粉碎,过5号筛,与双氯酚酸钠混合均匀,装入空胶囊壳内,每枚胶囊含双氯酚酸钠200mg,将胶囊放入60℃的恒温加热器中热处理10min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临床用于抗炎、镇痛。林宁等[12]研制了阿司匹林胃漂浮型控释胶囊,其体外溶出属零级动力学过程,K10=9.21%h;体内0~8h的吸收速度符合零级动力学的过程,K10=10.5%h;且体内外数据有显著相关性(r=0.9917,P<0.01)。临床上作为非甾体类剂抗炎、镇痛药,用于抗炎、抗风湿治疗,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耐药性。罗长荣等[13]研制乌拉地尼缓释胶囊,以丙烯酸树脂作为缓释材料。将乌拉地尼与羟甲基纤维素钠(CMC-Na)各适量,粉碎、混匀过5号筛,用70%乙醇制粒,60℃以下烘干、整粒,作为速释部分。另取乌拉地尼过6号筛,加入适量的乳糖和聚山梨醇脂,再用丙烯酸树脂与乙基纤维素(1∶2)的乙醇饱和液制粒,60℃以下烘干、整粒,作为缓释部分。以速释∶缓释(1∶2)的比例装填胶囊即得,每粒胶囊含乌拉地尼30mg。体外释放度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其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达到了缓释制剂的要求,12h累积释放97.8%。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高血压和控制围手术期高血压。

3.2 缓释、控释微丸、微球:缓释、控释微丸是将药物与阻滞混合制丸或先制成丸芯后包控释衣膜而制成小型丸剂,其粒径通常<2.5mm,缓释、控释微丸装于微囊中,成为缓/控释微丸胶囊,近年来大量新辅料的出现,使缓释、控释微丸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被认为是较理想的缓/控释剂型之一,如汤真等[14]采用丙烯酸树脂Ⅱ号和Ⅲ号为包衣材料,将双氯灭痛制成肠溶性缓释微丸,体外溶出测定结果表明,该肠溶性缓释微丸在人工胃液中12h无药物释放,在人工肠液中12h累积释药为8

4.5%,释药75%的时间为6h,达到了缓释效果。张瑜等[15]采用渗透型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丙烯酸树脂RL30D和丙烯酸树脂RS30D)包衣制备卡托普利控释微丸的研究。释药稳定性考察,取体外释药方程研究项下的微丸,置于40℃、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分别第0、1、2、3个月测定微丸的释放度,结果微丸释药情况稳定,克服了该药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半衰期短(t1/2短、仅为1.9h)等缺点,而制成缓释制剂。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充血性心衰,有良好效果。翟光喜等[16]研制低分子肝素缓释微囊,以乙基纤维素为囊材,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制备

工艺,用液中干燥法制备低分子肝素钠微囊,所得微囊颗粒圆整,粒径在100~800μm,载药量为56.3%。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囊中药物在8h释放率87%左右。临床用于防治深部静脉血栓、肺栓塞、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覃宇悦等[17]采用聚乳酸[Poly(DL -lactite)]作为药物载体,制备替硝唑微球,可使药物缓慢平稳的释放。药物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球注入释放介质14d后,替硝唑累积释放率81.2%,缓释时间长达14d以上,把药物直接注入牙周袋内,使替硝唑在牙周袋内缓慢持久的释放,以达到持续有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

3.4 缓释、控释栓剂:李华等[18]研制盐酸曲马多缓释栓,采用壳聚糖(CS)及丙烯酸树脂Ⅲ号为成囊及缓释材料,制成盐酸曲马多微囊,结合中空栓技术研制包含速释、缓释两部分的缓释栓,对其体外溶出度、16名健康自愿者体内药动学特性及两者的相关性作了试验,并与普通栓、普通中空栓比较,结果表明,盐酸曲马多控释栓体外溶出呈一级过程,K0-1=2

4.6h-1,显速效,K2-12=2.0464h-1,显缓释作用。临床上作为直肠给药,用于缓解各种急、慢性中度至次重度疼痛,奏效迅速,维持时间长,血药浓度平坦,生物利用度高。杨玉伟等[19]研制乳糖酸阿奇霉素缓释阴道栓,以硬脂酸聚烃氧脂(S-40)为基质,羟丙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材料采用热溶法制备栓剂。处方乳糖酸阿奇霉素1.2g、硬脂酸聚烃氧脂(S-40)40.8g及羟丙基纤维素(HPMC)7.2g共制成栓剂20枚(每枚含乳糖酸阿奇霉素60mg)。制毕,将处方量S-40、HPMC水浴加热,搅拌至全部溶解,加入通过6号筛的乳糖酸阿奇霉素,搅拌均匀,停止加热,稍冷却,迅速灌模,凝固、刮平,取出包装,即可。释放度的试验,采用浆法进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乳糖酸阿奇霉素缓释阴道栓释药97%以上所需的时间为160min,而普通栓所需的时间仅为40min,由此可见,缓释栓的缓释作用明显,其释药的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临床应用阿奇霉素制成的缓释阴道栓,局部用药,可减少用药剂量,既能保证患病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又能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反应,提高治愈率,且栓剂给药方便,疗效确切,可用于治疗阴道的各种疾病,如非淋菌性阴(尿)道炎等。丁劲松等[20]研制生物帖附达那唑缓释阴道栓剂,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材料,将等量的聚乙二醇6 000(PEG6 000)和聚乙二醇600(PEG600)以溶融法制备含不同HPMC量的缓释栓剂,考察释放度与HPMC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HPMC用量的增加,栓剂释药减慢,当HPMC与PEG的比例为1∶6.5时,栓剂中药物在体外12h内缓慢释放,符合一级释放规律。临床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生物贴附性达那唑缓释阴道栓剂能延缓药物释放,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疗效,又能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综上所述,近年来缓释、控释技术发展迅速,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充分满足了临床的需要,为广大患者防病治病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然而,理想的缓释、控释制剂应是“药物迅速在作用部位达到理想有效浓度,并维持此浓度适当时间,在机体其他部位则无药物分布或药物浓度仅在最低范围,一旦治疗目的达到,药物应即从作用部位消除”。上述缓释、控释制剂与这一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还有待我们药学技术人员的努力。研制有效使用的缓释、控释新剂型并制备成高质量的制剂是现代医药工作者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盛朝晖.口服缓控释制剂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6):558

[2]Brayden DJ.Controlled release technologies for drug delivery[J].Drug Discov Today, 2003,8:976.

[3]张宁.口服缓控释制剂技术发展的新动向[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27(4):239

[4]Sing BN,Kim KH.Floa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an approach to oral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via gastric retention[J].J Controlled Releasc, 2000, 63: 235.

[5]孙伟张.曾红杰.张勤,等.丙戊酸钠缓释片体外释放特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8):461

[6]施文,汪新夏.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的生产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00,11(6):2

[7]陈珊珊,徐榕青,曹剑红,等.法莫替丁胃内滞留型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4):197

[8]朱兆恩.尼群地平控释片的释放度的测定[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3):133

[9]王利胜,周莉玲,陈秀娟.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的研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1124

[10]王雪明,冯端洁,王德隆,等.复方氨茶碱缓释片的制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7):815

[11]夏运岳,陶仲良,郑晓娴,等.双氯酚酸钠胃漂浮型缓释胶囊制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10):628

[12]林宁,肖学成,王汉文.阿西匹林胃漂浮型控释胶囊的制备及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6):243

[13]罗长荣,陈孝军,王国忠,等.乌拉地尼缓释胶囊的研制及释放特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3):150

[14]汤真,张振家,李丽.双氯灭痛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测试[J].药学与实践杂志,1997,15(1):15

[15]张瑜,刘秀霞.卡托普利控释微丸的研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4):211

[16]翟光喜,藏恒昌,杜兆香,等.低分子肝素微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2):78

[17]覃宇悦,程春生,樊建.替硝唑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6):735

[18]李华,何文,李荣凌.盐酸曲马多缓释栓的研制及其药动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3):142

[19]杨玉伟,赵泉,吕国光,等.乳糖酸阿奇霉素缓释阴道栓的研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3):287

[20]丁劲松,闫果,李焕德.生物贴附性达那唑缓释栓剂的处方筛选与体外释放度考察[J].中国药房,2003,14(5):265.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缓控释制剂是近数十年来制剂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对缓控释制剂的 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常用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正确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制剂是药物的临床应用形式。60年代初美国SKF公司技术人员受西式点心上小颗粒的启示,开始了缓释颗粒以及装囊后成为缓释胶囊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缓控释制剂理论更趋完善、系统,缓控释制剂工艺日趋成熟。本文就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常用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 缓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控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地释放药物[1]。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这两种制剂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能增加或显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2],其中控释制剂比缓释制剂的血药浓度更加平稳。缓控释制剂是应临床治疗需要而产生的。临床实践发现,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用普通制剂进行治疗时依从性差,而缓控释制剂缓慢释放药物有以下特点:(1)能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保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2)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可降低给药频率,避免夜间给药,使用更方便[3]。(3)最大限度减少毒副作用。 2 缓控释制剂类型及特点 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药剂法两大类。 2.1 化学法是指通过化学修饰将药物制成难熔盐、酯类以及酰胺类化合物,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目的。甾体激素C-21位羟基成酯可以使作用时间明显延长[4]。 2.2 药剂法是制备缓释制剂的主要方法,工艺原理主要是使用阻滞材料使药物溶出速率降低和扩散速度减慢。 2.2.1 骨架片骨架片是指药物与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合技术制成的片剂。按骨架材料的性质可分为三种:(1)亲水凝胶骨架片,如格列奇特缓释片(达美康)。(2)生物溶蚀性骨架片,如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 (3)不溶性骨架片,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5]。 2.2.2 渗透泵型控释片这种制剂是利用渗透压原理达到控释目的的制剂,一般由片芯和包衣膜两部分构成,按照结构特点可分为单室泵和多室泵两型。单室

缓释控释制剂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1]

缓释控释制剂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释放原理和制剂成型机制及临床应用意义,从现代药剂学的角度阐释了制备口服缓释、控释剂型的常用技术及临床用药特点。同时介绍了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测评及应用。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基本概念 1.1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长时间内持续放药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率过程。而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率释放。 广义: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 狭义: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 1.2缓释,控释制剂的基本特点 优点 (1)降低给药频率 (2)方便给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3)吸收完全,提高药物疗效 (4)减少血药浓度波动 (5)降低毒副作用 (6)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7)全程治疗费用降低 (8)适于儿童及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 缺点 (1)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果遇到某种特殊情况,往往不能立刻停止治疗。有些国家增加缓释制剂品种的规格,可缓解这种缺点,如硝苯地平有20、30、40、60mg 等规格。 (2)缓释制剂往往是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而设计,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 (3)制备缓释、控释制剂所涉及的设备和工艺费用较常规制剂昂贵。 (4)制备工艺稍有不慎,药物的释放速度就难以符合设计要求,甚至出现药物的突释现象,产生毒性反应。 (5)缓控释制剂的释药速率相对较慢,因此药物起效也相对较慢。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doc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 应用- 【摘要】缓释、控释药物可依照使用目的的差别分成口服、腔道粘膜、透皮吸收、植入等类别。因为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给药次数并不频繁、对胃肠刺激较小、治疗时间较长、峰谷时期血药浓度波动不大、使用安全,所以也促进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令其获得了良好的进展。 【关键词】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引言: 由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具备了研发周期较短、资金投入较低的特征,并且制作的经济风险较低,单位药物含有的技术含量较高,商家获取的利润较为丰厚,使其与传统制剂相比更具有市场优势,所以被制药行业所重视。 一、缓控释制剂的定义与特点 缓释制剂指的是在相应的释放介质中,通过标准缓慢、非恒速的方式释放药物。控释制剂指的是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依照需求渐渐恒速或靠近恒速释放药物。与其对应的普通制剂对比,这两类制剂给药次数至少降低一半或相对降低,可以提高或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其中控释制剂远比缓释制剂血药浓度更为稳定。缓控释制剂为需要临床治疗所需而引发的[1]。透过临床实践可以发现,有些慢性病患在通过普通制剂进行治疗时依从性较差,而缓控释制剂逐渐释放药物具有以下特征: 1、可以稳定药物浓度,以免峰谷现象的发生,对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十分有利。尤其对治疗窗窄的药物,能够确保其安全

性与有效性; 2、令血药浓度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治疗浓度,对半衰期短的药物,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以免夜间还需给药,使用更为方便; 3、最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 二、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类别 1、定速释放技术 此种药物运用后在相对时间中可令药物释放与呼吸速度相持衡,并与自身的代谢有关。此类制剂依照零级释放动力学定律,通过相应的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定速释放技术能够降低血浓度波动,确保药效能长时间有效,提高病患的顺从性。能够透过转变药剂的几何形状来转变药物的释放状况,比如环形骨架片、双凹型带孔包衣片、迭层扩散骨架片等。 2、定位释放技术 为了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可对病患采用定位释放。定位释放技术能够在病患的制定位置令提高药物的吸收。比如药物在口腔或胃肠道中长期停留并在其位置释放一定量的药量,可令局部或制定位置对药物的释放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通过一些黏性较高并比重低于水的材质进行定速释药,也可把药物制剂在胃漂浮系统、生物黏附系统、胃内膨胀系统等采取长期停留,并定速释放药物。例如为了降低药物在胃中降解的可能性,并降低对胃的刺激和伤害,可采取小肠定位的方式为药系统释放药物。由于小肠定位给药系统药物仅会在小肠中释放药物,此方式能够提升药物的运用率以及治疗效果。 3、定时释放技术 为了令定时释药可以发挥出良好效果,可通过病患肠胃吸收状况释放所需的药物,在病患病情最佳治疗时间释放所需的药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及给药系统研究的深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日益增多。该制剂具有的给药次数少、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胃肠道刺激轻、疗效长、安全等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因此近年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广大药学工作者结合临床研究了多种缓释、控释制剂。笔者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作用特点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长效制剂,是通过药剂学设计来获得减慢药物释放速率的药理屏障,药物依靠自由扩散、基本骨架的生物降解或溶蚀以及渗透压的作用突破屏障缓慢释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h[1]。 1.1 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从性[2]:使用缓释、控释型口服药或注射药,则每天或几天甚至上月仅需服药1~2次,可防止漏服或忘记服药。 1.2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保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缓释、控释药物制剂能在吸收位点提供恒定的药物浓度,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在允许的治疗范围内。 1.3 释放缓慢,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对抗作用,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之后缓释出有效成分,吸收也较恒定,使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3],临床有效药力能维持较长时间。 1.4 降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普通制剂由于口服后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溶出,可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若制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即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类型 缓释、控释制剂技术有3种释药类型:定速、定位、定时释药[3]。 2.1 定速释放技术:是指制剂以一定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基本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口服后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药物释放和吸收速率与体内代谢速率相关。定速释放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情况,增加患者服药的顺从性。可借助于改变片剂的几何形状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如迭层扩散骨架片、双凹形带孔包衣片、环形骨架片等。 2.2 定位释放技术:定位释放可增加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特定吸收部位对药物的吸收。在口腔或胃肠道适当部位长时间停留,并释放一定量药物,以达到增加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 特定吸收部位对药物的吸收。利用一些比重小于水且具有高黏性的材料,也可以使制剂在胃内滞留较长时间并定速释药。胃内滞留系统有:胃漂浮系统、胃内膨胀系统、生物粘附系统等[4]。小肠定位给药系统(肠溶制剂)可避免药物在胃内降解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提高一些药物的疗效。

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学术园地加入时间:2011-10-3 18:44:43 来源:访问量:279 缓控释制剂是指在水中或规定介质中缓慢释放药物的制剂。二者的区别在于缓释制剂以非恒速缓慢释放药物,而控释制剂以恒速或接近恒速的方式释放药物。缓控释制剂具有如下优点: 1)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从而提高病人的顺应性。2)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适宜于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范围广泛: 1)首过作用强的药物中已有不少被研制成缓释及控释制剂。2)一些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3)抗菌类药物。4)一些成瘾性药物制。在保证有效治疗浓度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近些年随着缓控释药物所需辅料研究逐步深入,更多优良的缓控释辅料的发现,缓控释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片剂作为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其向缓控释制剂发展,在扩大其适用范围,减少使用限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下面主要介绍缓控释制剂的基本类型及其常用的辅料。 1 缓控释制剂的基本类型 1.1 骨架型缓控释片剂 骨架片是依靠其骨架材料作为阻释剂的缓控释片剂。药物被包藏在不同的骨架中,以减缓药物的溶出速度和扩散速率而达到缓释效果。传统的骨架片按制剂骨架材料的不同分为水溶性骨架片、肠溶性骨架片、蜡质骨架片、不溶性骨架片和亲水凝胶骨架片。 1.2膜控型缓控释片剂 膜控型缓控释片剂是通过将片芯和小丸的表面包制一层适宜的衣层,使其在一定条件下溶解或部分溶解而释出药物,从而达到缓控释作用。其原理属于扩散释放,能源是基于膜腔内的渗透压,或者药物分子在聚合物中的溶出扩散行为。包衣缓控释制剂是口服缓控释制剂中最广泛应用的类型之一。其中缓控释微丸能提高药物与胃肠道的接触面积,使药物吸收完全,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通过几种不同释药速率的小丸组合,可获得理想的释药速率,取得预期的血药浓度,并能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避免对胃黏膜的刺激等不良反应;可由不同药物分别制成小丸组成复方制剂,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而且也便于质量控制;制成小丸可改变药物的某些性质,如成丸后流动性好、不易碎等。它既可袋装后服用,也可作为制备片剂、胶囊剂等的基础,易制成缓、控释或定位制剂。 1.3胃内滞留漂浮型片剂 胃内滞留漂浮型片剂简称胃漂片,是一种能滞留于胃液中,延长药物在消化道内的释放时间,改善药物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片剂。由于胃内漂浮片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可长达7~8h,因此适用于对酸稳定的药物,以及治疗胃病的药物,可以达到持久发挥药效的作用。 1.4渗透泵型缓控释片剂 渗透泵制剂是口服缓控释制剂中释药行为最理想的给药系统之一,其释药速度不受胃肠道 pH 值影响,且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小。目前开发的制剂多是以水溶性药物为主的单室渗透泵,这和渗透泵的释药原理有关。难溶性药物通常采取双层渗透泵(或称推拉型渗透泵)技术,使药物与含药层高分子以混悬液形式被助推层高分子推出释药孔,以达到恒速释药的目的。口服渗透泵制剂以零级释药过程为基本特征,能够以恒定的释药速率释放出一定量的治疗药物,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它能够避免普通口服片剂必然造成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的现象,减少用药次数与全身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4.1 单室渗透泵单室渗透泵是最简单的渗透泵,它由外层和内层两部分组成:外层是具有释药小孔的半透膜,内层是由辅料和主药组成的片芯,药物通过半透膜上的释药小孔不断地释放出来,达到了缓释的作用。 1.4.2 多室渗透泵 1.4. 2.1 带有可扩展渗透室的渗透泵 用一层不渗透的具有弹性的或可移动的隔膜将刚性半膜隔室分成两个:一为药室,另一室为渗透室。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探究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探究

摘要:缓释、控释药物制剂主要是为了提升药物使用效率,缩短病症的治疗时间,避免因频繁用药增加患者治疗痛苦。文章主要对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当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状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缓释药物制剂;控制药物制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针对药物也逐渐开展了系统化研究,缓释、控制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减少进药次数,并合理控制药物峰值血药浓度,具有更高的临床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1 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应用优势分析 缓释、控制药物制剂长效的药物制剂,从药剂学角度进行科学设计后能够有效缓解药物的释放速率,严格设置药理屏障。这种类型的药物制剂自身具有较强扩散性,而且通过溶蚀作用和骨架生物降解可以有效突破屏障,减缓药物释放速度,保证患者机体内血药浓度保持稳定。 在临床上应用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可以降低患者用药量,提升患者对服药的依存度。患者每天只需要服用小剂量缓释和控制的药物制剂即可达到治疗效果,甚至一些药物可以间隔几天甚至数月服药一次。另外,这种类型的药物制剂能够有效控制血药浓度出现巨大波动,保持血药浓度平稳,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缓解患者并发症,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1.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吡嗪控释片是一种渗透活性较高的药物,这种药物主要是通过表面包括半透膜和核心来发挥出缓释和控释作用。药物核心主要有活性层和药理惰性层两个部分[1],都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渗透和性。在片剂外部包裹的外膜具有良好的水渗透性,但对药物并不会出现渗透性。药物进入人体肠胃道时,渗透层压力逐渐增加,对药层形成挤压作用,通过激光微孔就能够进行药物缓慢释放,而且胃部的ph值和胃肠道活动并不会对药物释放控制速率产生影响。充分保证了人体内部药物释放速度的稳定性。

兽用缓控释制剂研发要求、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兽用缓控释制剂研发要求、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给兽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使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与国际接轨,研制出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兽药、新制剂和新的给药技术就成为广大兽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药物须以一定的剂型方可应用于临床,并且不同的剂型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采用一定的新技术改进传统药物而研发出新型药物制剂,提高其疗效,扩大其用途,比研制新兽药费用低,且周期短,回报率高。而缓控释剂则是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剂型。(操计月) 缓控释剂又称为长效制剂是一种药物新剂型。早在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油剂应用于临床后,长效制剂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缓/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恒速地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疗效的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2005)。根据药典有关指导原则,控释制剂要求按零级速率有规律地释放,可以接近恒速释放,其“峰谷”波动更小。缓释制剂包括速释部分和缓释两个部分,其中速释部分能够使药物迅速在体内达到理想浓度,缓释部分能够维持一定时间的有效浓度。 对于半衰期短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例如普通制剂每天给药3次,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可减少至每天1次。使血药浓度相对平稳,避免出现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缓控释剂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临床使用的药量不易调节,如遇特殊情况(如出现较负反应),难以控制药物停止发挥作用。另外在食品安全方面缓释控释制剂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使休药期、弃奶期、弃蛋期增加等。另外制备缓释控释制剂所需设备和工艺费用要比常规制剂昂贵。 5.1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要求 5.1.1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缓控释制剂多适用于半衰期短的药物(t1/2为2~8 h),如5-单硝酸异山梨酸t1/2为5 h,茶碱t1/2为3~8 h,伪麻黄碱t1/2为6.9 h,心得安t1/2为3.1~4.5 h,吗啡t1/2为2.28 h。t1/2小于1 h或大于12 h的药物,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其他如使用剂量大(大于1 g)、药效剧烈以及溶解吸收差的药物,需要精确定量给

药物新制剂的研究进展

药物新制剂研究进展 近十年来,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在新型药物制剂和新制剂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新型药物输送系统(DDS)可以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外行为,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延长药物的体内作用时间、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药物的吸收,改善药物的体内布特征、提高治疗效果或改善患者用药的顺应性等,实现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和用药方便的目的。我国重点加强了对渗透泵、微孔膜、长效缓释、靶向、定时脉冲等国际先进剂型及相关辅料研究,这些药物新制剂课题对调整我国制药产业的结构和制剂技术的升级换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将从缓控制剂和透皮给药制剂两方面的研究说明药物新制剂研究进展。 1. 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对于药品制剂的开发也越来越多样化,制剂工艺的水平也越来越高。缓控释制剂的开发在近年掀起了一定的高潮。 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or Extended Release)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剂型比较,至少要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 控释制剂(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 CRDDS)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至少要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控释剂尽可能使药物释放接近“0”级药代动力学,即单位时间释放固定量的药物,同时使药物的释放更加具有可预见性,不受胃肠道动力,PH值,患者年龄以及是否与食物同服等因素的影响。 1.1. 口服缓释控释给药系统 口服给药缓控释给药系统主要有:缓控释片剂,缓控释胶囊,近年来口服液体缓控释制剂也有较快的发展。 1.1.1.缓控释片剂 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是最广泛

药物制剂控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药物制剂控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药物制剂控释技术是一项关键的药学技术,它对于药物治疗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对药物制剂控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 探讨,并介绍其在药物领域的现实意义。 一、控释技术的基本原理 药物制剂控释技术是指将药物以特定的速率和时间释放到目标部位,从而实现持久的药效或减少一次性药物剂量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药物释放速率:通过调整药物配方中的含量、添加适当的缓 冲剂或聚合物,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例如,利用聚合物的渗透 性或聚合物材料的降解性能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2. 载体释放:将药物制剂固定在合适的载体中,使药物以预定速率 释放。如微球、纳米粒子或基因传递系统等。 3. 利用控释系统:通过设计合适的控释系统,如微泵、水凝胶或浸 渍材料等,使药物按需释放或长时间滞留在目标部位。 二、研究与应用领域 药物制剂控释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成功应用于实际 生产中。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领域: 1. 肿瘤治疗:药物控释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将 抗肿瘤药物包裹在纳米粒子中,可以提高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富集度,

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2.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控释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控制降压药物的释放速率,可以使药物持续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慢性疼痛治疗:药物控释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慢性疼痛。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缓释基质中,可以持续地释放药物,减少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脑部疾病治疗:药物控释技术在脑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通过设计合适的脑部控释系统,可以将药物精确地释放到脑组织中,提高治疗效果。 5. 抗感染:药物控释技术在抗感染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控制抗生素的释放速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趋势 药物制剂控释技术目前仍然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以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精确控制:随着对控释机制的更深入了解,未来的药物制剂控释技术将能够实现对药物释放的更精确控制,提高药物的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缓释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缓释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人们寿命的延长也给慢性疾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长期用药和不规则用药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还可能导致药效波动、副作用发生等问题。于是缓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应运而生。 缓释药物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缓慢释放药物,让药效维持在平稳的水平,从而消除短效药物的波动性和长期用药的问题。它的优点在于安全性高、用药频率低、用药方便等。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缓释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缓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缓释药物的种类 1. 控释片剂 控释片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再加上缓释剂、胶囊剂壳等制成的制剂。它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时间,从而达到缓释

药物的效果。控释片剂的优点在于稳定、可控,缺点在于制备过程繁琐,成本较高。 2. 控释软胶囊 控释软胶囊是将药物制成颗粒,再加上控释剂,放入胶囊中制成的制剂。它可以保证药物的释放速度,从而避免了短期剂量过高和频繁服药的问题。控释软胶囊的优点在于易于咀嚼、吞咽,成本较低,缺点在于药物释放的时间不够稳定。 3. 控释膜剂 控释膜剂是将药物制成微小粒子,再用多个不同功能的材料包覆,形成一个控制药物释放的包裹层,通过溶解、破裂等方式使药物缓慢释放。控释膜剂的优点在于制备简单、成本低,缺点在于易受环境影响,药物释放不够稳定。 二、缓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缓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是必不可 少的一步。首先需要进行细胞毒性实验,评估控释制剂对细胞生 长和存活的影响,然后进行药代动力学实验,在动物体内评估药 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参数。最后进行临床试验,确定 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剂量等。 在缓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中,控释制剂的选取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环。控释制剂需要针对不同药物和需要释放的时间段进行选择,同时需要考虑控释剂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药物释放的速度等 方面,确保药物可以长期保持缓慢稳定的释放状态。 三、缓释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前,缓释药物已在如高血压、心率失常、糖尿病等多个疾病 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缓释片剂的氨心泰可以延长心率 失常患者的心律,使得心率失常症状得到缓解;控释软胶囊的格 列卫可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等。 在缓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究现有药物 的控释剂和控释技术,以及开发新型控释剂和技术,从而在临床 上提高缓释药物的效果和应用范围,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缓释药物的研制与应用

缓释药物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慢性疾病病程长,对治疗要求相当高,并且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维持疾病的稳定状态。因此,缓释药物不断涌现,成为慢性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缓释药物制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减缓药物释放速度的特殊药物制剂。它根据不同的用途、药物特性和病情需要,设计出一种能够长时间维持药物的血液浓度,从而使药物效果、耐受性得到更好的保持的药物制剂。缓释药物种类繁多,可以是单一药物,也可以是复合药物。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已经研制出很多种缓释药物,包括口服缓释剂、注射剂、外用制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并且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 缓释药物的研制一般需要从四个方面考虑:药物本身性质、药物释放状态、药物剂型及载体材料组成。首先,药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缓释药物制剂性质的基础。其次,药物释放状态的设计是缓释药物制剂研制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能够有效控制药物释放行为,研究者常常选用不同的制剂技术,如分子包装技术、微流体制备技术、纳米技术等。此外,药物剂型也是影响缓释药物制

剂释放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口服制剂、外用制剂、注射 制剂等,在释放特点(如口服制剂可以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注 射制剂可以快速达到治疗剂量)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最后,载体材料的选择和合适性也是影响缓释药物制剂性质的重 要因素。载体材料的选择应考虑药物性质、药物制剂的要求和药 物与载体材料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相比于普通制剂,缓释药物制剂有更多的优势。首先,缓释药 物制剂在药效、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较普通制剂有更大的提高。 缓释药物制剂可以减缓药物释放速度,延长药物血浆半衰期,增 强疗效。其次,缓释药物制剂效果持续时间长,减少了药物的频 繁使用,药效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减轻了药物的副作用。 此外,缓释药物制剂的服药次数减少,给患者减轻了服药压力。 最后,缓释药物制剂对于药物的稳定性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当然,缓释药物制剂也有一些缺点。制剂生产成本较高、技术 难度较大、治疗特异性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缓释药物制剂的发展。同时,药物市场上的医疗保险政策也对其推行造成一定影响。但 从整体上看,缓释药物制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受到人们 的认可。

缓释药物制剂的研制与应用展望

缓释药物制剂的研制与应用展望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药物疗效的提高成为了人们 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很多药物的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 药物本身,而是在于药物的制剂和使用方法。在这方面,缓释药 物制剂的研制和应用展望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药物的制剂、应用 前景等方面综述缓释药物制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什么是缓释药物制剂? 缓释药物制剂,也称控释制剂,是指可以将药物持续释放出来,以维持其有效浓度,从而保证长效治疗效果的药物制剂。特别是 对于需要反复或持续使用的药物,采用缓释制剂可以更好地控制 药物浓度,减少药物使用频率,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缓释药物制剂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控释型、缓释型、延时型、 归零型等。这些药物的制剂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胶囊、注射液、 贴片、片剂、鼻喷雾剂等。 二、缓释药物制剂的应用前景

1、长效治疗:缓释药物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药物的有效成分缓慢释放出来。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在体内的利用率,从而实现长效治疗。这种持续性控释制剂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治疗次数,让患者更好地享受治疗带来的好处。 2、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慢性病的治疗需要依赖长期用药,而且部分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药效容易波动。使用缓释药物制剂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效果。 3、降低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药物审批成本:在现代药物研究中,药物的审批流程非常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使用缓释药物制剂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申请和重新审批的成本,为医药研究和生产提供经济和技术保障。 三、缓释药物制剂的发展趋势 缓释药物制剂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对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是缓释药物制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药物缓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药物缓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摘要:药物缓释技术是现代药物研发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够控制药物 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时间,从而实现药物疗效的最大化和副作用的最小化。本文 从药物缓释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药物缓释系统以及其在药物 治疗、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已有研究和应用案例的分析,本文总 结了药物缓释技术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用药便利 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展望了其在未来医药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药物缓释技术,疗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临床应用,应用前 景 引言: 随着医学和药学领域的不断进步,药物治疗逐渐从传统的一次性剂量用药向 更精细、个体化的治疗模式转变。药物缓释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能够在 体内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药物缓释技 术的应用领域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涵盖了生物医学、临床诊断等多个方面。药 物缓释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实现精准的药物释放控制、如何克 服药物缓释系统的生物相容性等。本文旨在系统地探讨药物缓释技术的发展历程、不同类型的缓释系统及其应用效果,并展望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深入 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缓释技术的潜力与可能,为医学和药学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药物缓释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药物缓释技术作为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经历了长期的演进与 创新,为医学和药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药物在体 内的释放速率和时间,从而实现药物的持续性疗效,减轻患者的副作用,提高患 者的便利性和服从性。

在药物缓释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传统缓释技术阶段:早期的药物缓释技术主要依赖于药物的物理性质和药物制剂的设计。例如,通过调整药物的颗粒大小、制备胶囊、片剂等,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但其释放行为难以精确控制。 2. 控释药物制剂的兴起:随着药物化学和药剂学的发展,控释药物制剂逐渐兴起。通过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可控释放的化学结构,如聚合物包裹、微球、纳米颗粒等,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这些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3. 靶向性缓释技术的发展:随着对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靶向性缓释技术逐渐发展。通过将药物制剂定向输送至特定的组织或细胞,可以实现药物在目标区域的高浓度和长时间停留,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4. 生物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应用:近年来,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药物缓释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通过利用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结合纳米技术的精密控制,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药物缓释。例如,利用纳米粒子可以将药物精确地送达至细胞内部,实现更高效的治疗效果。 二.药物缓释技术在药物治疗中的优势与应用 药物缓释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在药物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精准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优化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缓释技术在多个疾病治疗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优势不仅体现在疗效上,还包括方便性和患者依从性等方面。 1. 增强药物疗效:药物缓释技术可以使药物在体内持续释放,维持药物在治疗浓度范围内的时间更长,从而增加疗效。例如,在癌症治疗中,通过将抗癌药物制成缓释剂,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药物释放,杀灭癌细胞的效果更加显著。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中国药科大学平其能 一、缓控释制剂的现状与进展 口服药物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是国内外医药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开发周期短、投入少、经济风险低、技术含量增加而附加价值显著提高等而被制药工业看重。国外上市的该类制剂品种达200余种,500多个规格。2002年,全球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市场规模为216亿美元,年增长率为9%。国内缓释、控释药物制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药典收录的缓控释制剂也在逐版增加。近年来我国缓释及控释制剂的研发和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无论从生产的品种、数量还是从剂型和释放机理的研究等多方面已经大大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距离,还有一些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正在开发缓控释制剂。但是,作为一类新剂型和新制剂,其生产水平、质量控制和重现性等方面有待提高,方便临床用药的不同剂量和规格还有待发展。 缓控释制剂发展的趋势是,从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方便用药、平稳血药浓度、减小毒副作用为目标进而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目标。根据这一目标,设计缓控释制剂具有治疗需要的释药速度(并非恒释就好)、释药时间(并非延长释放时间就好)及释药部位或靶位。从剂型而言,近几年研发较多的是根据疾病治疗时辰药理学的定时脉冲缓释系统和一天一次用药的缓控释系统。从药物而言,则有更多不同类型的药物进入了口服缓释及控释选择的范围,如一些抗菌素药物开发了缓控释制剂。 二、缓控释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1、设计目的 (1)适应症及治疗需要主要适用于长期性及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抑郁、过敏、糖尿病、抗菌、慢性疼痛、关节炎、高胆固醇和癫痫等,但没有严格的限制。 (2)方便用药方便用药是开发缓控释制剂的重要目的之一。缓控释制剂提高病人用药顺应性,减少用药次数。液体口服缓控释制剂方便儿童、老人和吞咽困难病人用药。复方缓控释制剂可以减少漏药率、提高效果、减少花费等。. (3)缓控释制剂的经济学缓控释制剂延长药物专利的保护时间、开辟新的有效专利。缓控释制剂中以片剂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缓释骨架颗粒或缓释微丸胶囊也是较经济的选择。开发全新的缓控释制剂需要较高的投入和更长的时间,而应用不同的工艺技术或剂型获得相同缓释性质及治疗特点的二次开发则相对降低成本,对现有缓控释制剂进行完全的仿制也可能分享市场份额。 2、设计原则——缓释与胃肠吸收的关系 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大肠等部位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差异很大,驻留时间也不同。不同时间段吸收量不一定相等。十二指肠的吸收一般很好,但药物驻留的时间有限,大肠以下的吸收较差,但药物有较长的驻留时间。开发缓释制剂特别是1天1次的缓释品种有必要充分研究在各肠段的渗透特性,利用和增加药物在大肠、回肠及结肠段的吸收或增加在胃内的释放时间以增加在小肠段的吸收。 3、药物的其它生物药剂学性质 药物的半衰期是设计缓控释制剂的重要因素,除特殊目的外,半衰期过短或过长的药物可能因服用量、安全性、长期副作用等在剂型设计方面出现问题。首过作用强烈、药理效应强或治疗窗较小的药物在设计缓控释制剂时也需要慎重考虑。 4、抗菌药物缓控释制剂的开发 另然已经有一些抗菌素缓控释品种上市,但对其开发仍需慎重。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内酰胺类、部分大环内酯类)在血清游离的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所持续的时间(T>MIC)超过给药间

关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药物制剂工程论文

关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摘要 随着医药制剂技术的持续发展,医药界高度重视新产品、新剂型的开发研究。与新化合物实体开发相比,新的制剂具有成本小、周期短而见效快的优势。近年来,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药物;缓释控释制剂;辅料;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我国制药水平也不断发展。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药物的使用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减轻用药时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国内的许多制药厂都成立了主要以研究药物制剂为主的部门。此类制剂药物因具有给药次数少、对患者的肠胃刺激性小、治疗时间短、使用比较安全等作用,深受患者、医生的信赖。由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应用率不断的上升,现今对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药物的一般剂型是片剂和注射剂,但多数药物不适合应用这两种剂型。对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选择片剂、注射剂治疗时,当药物与血液循环融合后,会产生相对明显的血药浓度波动,出现了峰谷情况,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使之有效治疗浓度较低不能很好的起到治疗的效果。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却克服了这一现象。 1、控释缓释制剂的优点 近20 多年来,国外极为重视研究新剂型和新制剂的,其中的控释和缓释口服制剂是热点。相比于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的优点在于: 1.1 对于半衰期短,或者给药频繁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使病人服药的顺应性得到提高,方便使用。尤其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特别适用。 1.2 有利于平稳血药浓度,“减缓峰谷”现象,从而使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得以降低,临床用药更为安全。 1.3 缓慢释放,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后释放出有效成分的速度缓慢,吸收速度也较恒定,药物作用时间维持较长。

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控释及缓释药物根据给药途径以及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透皮吸收,植入,腔道粘膜,口服等。控释缓释剂相比常规的药物制剂具有:治疗时间维持长,给药频率小,较轻的刺激胃肠道,安全性较高,药物谷峰期波动小等优点,因此也被广泛用于临床。控释以及缓释制剂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药物制剂研究的发展,为了给关于控释及缓释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本篇笔者就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标签:控释;缓释;药物制剂;应用进展 随着医学临床对高分子材料应用的研究发展,以及药物理性的研究深入,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开始广泛用于临床[1]。控释缓释剂相比常规的药物制剂具有:治疗时间维持长,给药频率小,较轻的刺激胃肠道,安全性较高,药物谷峰期波动小等优点。控释以及缓释制剂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药物制剂研究的发展,为了给关于控释及缓释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本篇笔者就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具体内容如下。 1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的应用特征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能够使药物维持长久療效的制剂技术,主要用到了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使药物产生药理屏障作用,以达到药物缓慢释放,并且释放的药物能够针对治疗状态进行扩散[2]。 2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技艺 对缓释及控制制剂的制取主要的技艺有3类[3]:药物定时的释放,药物定位的释放,药物定速的释放。 2.1定时释放药物制剂技艺定时释放主要是依照患者病情最适合的治疗时间,胃肠道对药物吸收特性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点定时释放特定剂量的药物,以确保药物疗效发挥到最大。药物定时释放也叫做脉冲释放,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节律进行按时释放药物,主要是能够维持药物在患者疾病容易发作的时间以及对治疗效果最佳的时间内释放药物而起效[4]。在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的实际制取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要带动力学研究来确定药物释放的时间,然后使用高分子材料包裹加上其他复杂的工艺处理。 2.2定位释放药物制剂技艺为了使药物靶向性更强,可以使用药物的定位释放。药物定位释放技艺主要是通过使用比重比水小且粘性较高的一类材料进行包裹使药物针对局部释放,有时还会通过生物内膜的粘附性,胃漂浮性质,胃内膨胀性质等对药物进行滞留定速释放[5]。比如在实际制取过程中为了减少药物对胃的伤害和刺激,往往选择将控释药物系统定位在小肠部位进行定速释放,可以大大的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利用率,达到药物治疗范围内的最佳效果。

药物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药物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一、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控释技术日益成为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领域。药物控释技术是指将药物从制剂中控制性地释放出来,使其在人体内保持一定时间的有效浓度,发挥最佳疗效,同时避免药物浓度的快速变化和毒副作用的发生。本文将对药物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二、概述 药物控释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数十年之久。在这些年里,药物控释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多进展。药物控释技术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点: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药物的释放量以及释放时间。根据药物控释的不同方式,药物控释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控制释放速率的控释技术:利用不同的材料包裹药物,避免在人体消化道中迅速释放。 2. 控制释放量的控释技术:通过控制药物量的释放来控制其浓度,如舌下给药。 3. 控制释放时间的控释技术:通过改变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来控制药物释放的时间,如防走AIDS药物。

三、研究进展 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将会在适当的时间 内分解为引起人体排泄物,目前已有多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在药物 控释技术中被应用,如聚乳酸酯、聚酯酰胺、聚氧乙烯等。 2. 开发新型载体:在药物控释技术中,载体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新型载体的设计涉及制剂的药物疗效、制造成本、制剂稳定性等 方面。近年来,微生物载体、纳米载体等新型载体的开发正在蓬 勃发展。 3. 应用于肿瘤治疗:药物控释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肿瘤治疗药物的控释,既可以减少剂量而避免药物毒性 对人体的损害,同时也不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4. 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治疗:针对心血管疾病和神经 疾病,新型控释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治疗这些疾病。利用药物控释 技术,药物的释放可以被精确地控制,以保证药物疗效最大化并 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四、应用前景 药物控释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控释技 术投入到制剂研发中。例如,由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向肿瘤细 胞传递药物的控释技术将会成为制剂研究的重点领域。另外,随

药物制剂的缓释技术研究

药物制剂的缓释技术研究 药物制剂的缓释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来实现持续的药效作用的技术。它在医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文将介绍药物制剂的缓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缓释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缓释技术是指通过改变药物制剂的结构和性质,使药物在体内以一定的速率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控制药物治疗浓度和持续时间的目的。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的内外控制释放:内控释放是指通过改变药物分子的结构,使其在体内发生代谢和降解的过程中自然释放出来。外控释放是通过控制药物制剂中的载体和缓释材料,使药物在体内按照设定的速率释放。 2. 缓释技术的基本原理:缓释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药物分子在制剂中的扩散、溶解、降解等过程来调节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通过控制这些过程的速率和程度,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3. 缓释药物制剂的分类:根据缓释的机制和载体的不同,缓释药物制剂可以分为多晶缓释制剂、微球型缓释制剂、水凝胶缓释制剂等。每种制剂都有其特定的释放速率和机理。 二、药物制剂的缓释技术的研究进展

1. 多晶缓释制剂的研究:多晶缓释制剂是一种将药物分子嵌入到多 晶的载体中,在体内通过扩散来释放药物的技术。该技术在肿瘤治疗、慢性疼痛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微球型缓释制剂的研究:微球型缓释制剂是将药物包裹在微小的 球形载体中,通过控制微球的溶解或降解速度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该技术在心脑血管领域、抗生素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 水凝胶缓释制剂的研究:水凝胶缓释制剂是一种将药物包裹在水 凝胶载体中,通过控制水凝胶的溶胀性质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该 技术在眼科、皮肤病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药物制剂的缓释技术的应用前景 药物制剂的缓释技术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 以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 从性。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的缓释技术也将不 断创新和完善。 1. 在心血管领域,缓释技术可以用于制备长效的心血管药物,帮助 患者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在肿瘤治疗中,缓释技术可以用于制备靶向药物,延长药物在体 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3. 在糖尿病治疗中,缓释技术可以用于制备胰岛素制剂,帮助患者 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作。 结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