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第一章:血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掌握血管的分布和特点1.2 教学内容血管的定义: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的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管的功能: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血管的分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血管的特点:管壁、管腔和血流速度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血管的理解和认识1.4 教学评估制作血管概念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定义和分类的掌握程度设计血管特点和功能的互动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血管特点和功能的理解第二章:动脉血管2.1 教学目标了解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2.2 教学内容动脉血管的结构:动脉壁的组成和功能动脉血管的功能: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动脉血管的特点:较厚、弹性大的管壁,较高的血流速度动脉血管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2.3 教学方法利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脉血管在身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4 教学评估设计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动脉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动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三章:静脉血管3.1 教学目标了解静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3.2 教学内容静脉血管的结构:静脉壁的组成和功能静脉血管的功能: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液体输送回心脏静脉血管的特点:较薄、弹性小的管壁,较低的血流速度静脉血管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静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静脉血管在身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4 教学评估设计静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静脉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静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四章:毛细血管4.1 教学目标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毛细血管的特点和作用4.2 教学内容毛细血管的结构:毛细血管壁的组成和功能毛细血管的功能:进行物质交换和氧气交换毛细血管的特点:非常薄、细小的管壁,非常慢的血流速度毛细血管的作用:连接动脉和静脉,维持血液循环的连续性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资料介绍毛细血管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毛细血管在身体中的重要性4.4 教学评估设计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毛细血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第五章:血管健康与疾病5.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和原因5.2 教学内容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保持血管通畅和功能正常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高血压、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常见血管疾病的原因: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等5.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常见血管疾病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预防和控制血管疾病5.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健康和疾病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预防和控制血管疾病的认识和思考第六章:血管的检测与诊断6.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检测的方法和意义掌握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6.2 教学内容血管检测的方法:超声波检查、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等血管检测的意义:早期发现血管疾病,评估血管健康状况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动脉硬化、高血压、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诊断方法6.3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资料介绍血管检测的方法和意义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检测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管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6.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检测与诊断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检测方法和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识别血管检测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评估第七章:血管疾病的治疗7.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掌握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7.2 教学内容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高血压、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血管疾病的新技术:支架植入、血管搭桥、激光治疗等7.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新技术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治疗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效果7.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疾病的治疗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治疗血管疾病的新技术的认识和思考第八章: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8.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掌握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8.2 教学内容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8.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和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改善生活方式以保持血管健康8.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和保持血管健康的建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改善生活方式以保持血管健康的认识和思考第九章:血管疾病的预防9.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掌握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血管健康等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9.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预防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效果9.4 教学评估设计血管疾病的预防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疾病预防措施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预防血管疾病的认识和思考第十章:血管健康与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血管健康未来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基因研究、干细胞治疗、纳米技术等血管健康未来的发展趋势:个性化医疗、远程医疗、生物材料等10.3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资料介绍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使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技术和设备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管健康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设计血管健康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血管健康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认识和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梳理血液循环系统中血管的分布和血流方向。
2.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血管模型和观察任务。
-各小组观察血管模型,讨论并记录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2.学生互动: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共同分析血管的特点。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撰写一篇关于血管健康的科普文章,内容需包括血管的分类、功能、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等。文章要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传播科普知识。
6.收集与血管相关的成语、典故或名人名言,并简要阐述其与血管知识的联系。通过这一作业,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其作用原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分组进行课外研究,每组选择一种血管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制作成PPT或手抄报,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设计一个关于血管的实验方案,以探究血管的特点或功能。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指导:
4.2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学生将有机会回顾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的知识,思考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血管的知识。同时,学生还将会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进行评价,给出彼此的表现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血管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血管的显微图像、心脏泵血的过程等。通过这些直观的展示,学生能够对血管有直观的感知,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接着,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们对血管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血管的功能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回顾已有的知识,引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血管的类型、结构和功能。我会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将动脉比喻为水管,静脉比喻为排水管,毛细血管比喻为细小的通道,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讲授过程中,我会适时提问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出一些与血管相关的问题,如“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如何保持血管的健康?”。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最终形成小组的共同答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血管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有效的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同伴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同时,评价结果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我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总之,本节课以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价为亮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高效的学习体验。
血流的管道血管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并对实验提出疑惑,交流解决疑惑,提示实验要求和注意、鼓励性评价。
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
引导:
1.血流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为什么血液按这个方向流动能不能倒流?
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
【板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
心脏
动脉 (搏动) 静脉(静脉瓣)
毛细血管
(物质交换)
【教学反思】
【作业布置】
1.请尝试用身边的材料做血管模型。
2.目前患血管病的人越来越多,调查或查询都有哪些病?病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3.查询血管出血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6.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中医还要把脉,把脉的时候在什么部位?
引导与讲解
总结本节课各组的表现情况。(每个环节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加分评价)
思考:同是出血为什么会出现三种情况呢?
学生交流已有知识:
生: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之分
生:血液在不同血管里流动的速度不同
观察人体血管的分布图。
学生自己看书,对自学提纲逐一完成,并在课本上勾划出来
觉得不会的可以放下,或者请教同学或老师
在自学过程中如果有疑问记录下来
同学互评:对同学的回答给予赞同或不赞同,同时给出自己的回答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出血情况,辨别出血的血管。分别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流速度辨别)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第一章:血管概述1.1 血管的定义与功能1.2 血管的分类1.3 血管的结构特点1.4 血管的功能特点第二章:动脉2.1 动脉的定义与功能2.2 动脉的分类2.3 动脉的结构特点2.4 动脉的功能特点第三章:静脉3.1 静脉的定义与功能3.2 静脉的分类3.3 静脉的结构特点3.4 静脉的功能特点第四章:毛细血管4.1 毛细血管的定义与功能4.2 毛细血管的分类4.3 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4.4 毛细血管的功能特点第五章:血管疾病的概述5.1 血管疾病的定义与分类5.2 血管疾病的原因5.3 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5.4 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第六章:血管的生理功能6.1 血压与血管的关系6.2 血管的收缩与舒张6.3 血管的血液流动与流量6.4 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第七章:血管的生物化学特性7.1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7.2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7.3 血小板的生物化学特性7.4 血管壁的生物化学组成第八章:血管的生长发育与老化8.1 血管的生长发育过程8.2 血管老化的特点与影响8.3 血管老化的机制8.4 延缓血管老化的方法与策略第九章:血管的疾病与健康9.1 血管疾病的危害与影响9.2 常见血管疾病简介9.3 血管健康的维护方法9.4 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第十章:血管研究与技术创新10.1 血管研究的意义与进展10.2 血管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10.3 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10.4 未来血管研究与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血管概述补充和说明:血管的功能特点包括维持血液循环、调节血压、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输送以及代谢废物的清除等。
二、动脉补充和说明:动脉的结构特点包括弹性纤维丰富、内壁光滑、管腔大、承受高压等。
三、静脉补充和说明:静脉的结构特点包括管壁薄、管腔大、缺乏弹性、承受低压等。
四、毛细血管补充和说明: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包括非常薄、细小、数量多、血流速度慢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学生能够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些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提高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推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关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
•学生能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在显微镜下区分三种血管,并理解其功能差异。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小组合作学习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鱼、显微镜、载玻片、培养皿、湿棉絮。
•三种血管的课件和教学视频。
•实验操作步骤说明。
学生准备:•预习血管相关知识,查阅血管疾病和保护血管的资料。
•准备记录本和笔,用于记录实验观察和结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废物。
那么,你们知道血液是如何在体内流动的吗?”•“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血管的基本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血管的基本概念。
•学生提出自己对血管的初步认识和疑问。
教师活动:•“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血管的哪些部分?它们有什么不同?”•“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的脉搏。
你们感觉到了什么?”•“没错,你们感觉到的是动脉的跳动。
那么,动脉和静脉有什么区别呢?”学生活动:•学生体验脉搏,描述自己的感受。
•学生尝试回答动脉和静脉的区别。
2.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非常好,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而静脉则负责将血液送回心脏。
那么,毛细血管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验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以了解不同血管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预习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材料。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和血液流动。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一、教析分析《血流的管道——血管》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章第2节。
主要内容是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血管是第1节内容血液知识的延伸,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又为下一步学习“心脏和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探究欲望强烈,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力仍有待提高。
在实验课上学生往往容易看到“热闹”,而不是看出“门道”,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因势利导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能力目标:(1)尝试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能够分辨三种血管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通过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胆大心细以及关爱生命的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描述三种血管的类型结构及功能教学难点: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五、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学生的“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为主线组织教学。
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再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并获取新知,同时将学到的知识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通过探究、观察、分类比较等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冬季城市供暖时,热水由供暖公司出来后,进水管道从公司到街道到小区到楼道直至各个家庭是逐渐变细的,家庭里面的管道是最细的并且是曲折的,回水管道则是由细逐渐变粗逐步回到供暖公司,凉水再次加热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在人体内也有类似的管道——血管!(二)自学质疑——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1.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课文57—59页,熟悉课文内容,将重点内容进行圈画,尝试完成导学案中如下图所示的表格,也可以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后完成。
初中生物《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生物《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流动情况。
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关爱健康,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能区分三种血管,描述血管结构与功能。
【难点】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医生对不同血管出血时的处理方法不同。
设疑:人体有几种血管?血管中血流的情况如何?(二)新课讲授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6-57页的实验步骤,各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换成尾鳍色素多的小鱼行不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实验中看到了几种血管?管内血流速度如何?并思考教材57页讨论题。
2.动脉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动脉血管的结构、分布、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简介“切脉”的方法。
学生观看视频和教材第58页图4-35,总结动脉的结构和功能。
体验动脉的搏动,找到桡动脉,尝试“切脉”。
3.毛细血管教师出示课件,演示毛细血管的大致分布、管壁特点、管腔大小等。
学生观看视频和教材4-36,结合实验总结出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学生总结毛细血管的功能。
4.静脉引导学生观察手上的“青筋”,并用手触摸,比较与触摸动脉的感觉有何不同。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静脉血管的分布以及血流速度、方向,并与动脉血管比较。
学生观看视频和教材4-35,总结出静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静脉血管中的静脉瓣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其作用,教师鼓励评价。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颗跳动的心脏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那么血液循环的管道是什么呢?”
3.教师揭示答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血液循环的管道——血管。”(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500字
c.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血管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拓展与延伸:
a.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血管疾病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b.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4.课堂总结与评价:
a.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方面。
1.教师简要介绍血管的分类,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展示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各自的特点。
3.教师详细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及分布,强调其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4.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有哪些?”
4.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血管模式图,加深对血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血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绘制血管模式图: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利用彩笔、纸张等材料,绘制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模式图。在绘制过程中,注意体现血管的结构特点,如动脉的弹性纤维、静脉的瓣膜等。
(二)过程与方法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领域构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
有针对性地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实施,使教学活动的程序得到有序的、优化的安排,并达到提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爱好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本章首先介绍了血液,然后再讲述血管,之后是心脏与人体的血液循环,最后介绍血型和输血原则。
这样学生能从学习中了解到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更有利于初一年级学生全面了解血液,血管,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
血管这一节内容,重在观察与实验,知识本身富有内容但也容易操作,学生的学习生物兴趣,会在观察与老师的引导中不断上升。
2.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十二、三岁左右,有近一年的生物课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基础知识。
课堂上学习了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能与老师积极合作。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小鱼尾鳍血管中血液流动情况的视频,描述动脉和静脉中血液流动方向,以及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2.通过观看动画,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
3.根据血流方向分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的连接情况。
4.通过课后作业制作血管模型,理解概念间的联系,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四、教学方法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并运用观察、类比、推理相结合。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观看小鱼尾鳍血管中血液流动情况的视频,描述动脉和静脉中血液流动方向,以及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2.通过观看动画,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
难点:1.通过观看小鱼尾鳍血管中血液流动情况的视频,描述动脉和静脉中血液流动方向,以及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加强爱护自己的血管,并懂得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难点: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前的问题分析。
疑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破裂后应怎么处理才能不让血液流失得过多?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首先安排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使学生获得对三类血管感性认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并为后面讲述血液循环奠定基础。
接着指导学生读图并辅以自身体验,比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管壁的结构和管内血流速度,体会血管的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关系,最后以列表的形式归纳总结。
三、媒体平台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静脉瓣的活动》。
实验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柳絮。
挂图:《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塑料管,使水从其中流出,并通过调节开关展示水流的不同速度。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像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课前热身讨论:不同的水流速度下,应如何堵住管口不让水流出呢?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血液能在血液循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不断地流动,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系。
(2)四边互动互动 1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思考:在小鱼尾鳍上能观察到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明确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而且一般也是可以区别出三种血管的。
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不同;在小动脉中流动快,在小静脉中流动慢,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
在实验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小鱼尾鳍的末端,这个地方易找到毛细血管,它的内径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识别;二是注意提醒学生经常往棉絮上滴水,让鱼鳃保持湿润,以便使小鱼少受伤害。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血流的管道-血管》2. 学科领域:生物学3. 课程类型:理论课4.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5. 课时安排: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培养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4. 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三、教学内容1. 血管的概念及分类2. 血管的结构特点3. 血管的功能4. 各类血管的功能比较5. 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生动展示血管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图表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血管的结构特点。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血管功能的重要性。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血管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和理解程度。
4. 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血管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功能。
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血管结构的微观解析。
血液循环系统的复杂性。
七、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
血管结构图示。
相关视频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
计算机。
白板或黑板。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问题,如“什么是血管?”、“血管有哪些类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示血管的功能和重要性。
2. 讲解新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示,详细讲解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血管的动态运作和血液循环过程。
3. 课堂互动:进行提问和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答他们对血管的疑问。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血管的功能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4. 巩固知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血管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如运动时的血液循环。
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对血管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血液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课本里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爱护小动物、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准备教师: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像资料。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师:同学们想一下,你们家里的自来水是怎样运输到家里的?生:水管师:那么我们身体里的血液是怎样在我们体内流动的呢?生:血管师:下面通过几张图片让我们初步的来认识一下人体的几种血管。
出示“把脉”人的面部和手背的“青筋”生:看图并自我实践师: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几种血管。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在动物体内进行工作的呢?。
板书:血流的管道——血管师: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一下吧。
生:实验操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师:哪个小组的同学介绍下显微镜看到的血管的情况,注意血管里面的血流情况。
生:有许多细小的血管,有些比较粗。
特别细小的是毛细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很慢。
有的血管是由粗的流向细的,而有的是由细的流向粗的。
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细致,那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人体的血管的情况呢?教师播放课件上有关血管的视频,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完成学案上的三(三)学海拾贝。
生:看视频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师:下面那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下动脉血管呢?生:动脉一般在身体比较深的位置,管壁厚,弹性大,血管内血流速度快,和消防水管有些相似,管内水流速度快时,管壁比较硬。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学期春季课题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说出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
2.通过拼图游戏,结合文本概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演绎,解释不同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并说出正确的止血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
教学过程①动手实验,感知血管;②自主预习,构建概念;③小组合作,动手拼图;④磁吸演示,攻克重点;⑤情景演绎,解决问题;⑥归纳总结,情感升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在人体内流经的管道称之为血管,人体的血管像城市的交通网一样至关重要,血管因创伤出血时会出现不同的出血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判断并做出处理呢?学完本节课同学们将找到答案。
环节一:动手实验,感知血管1.既然要学习血管,首先我们要能观察到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我们要选用哪种材料呢?既要与人体血液和血管组成类似的生物,又要观察起来清晰,没错,我们选择了薄而透明的小鱼尾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同学们打开学生动手实验,录制视频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图像,观察出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
提前将小鱼用浓度为5%的酒精麻醉、减少小鱼的活动,保证小鱼正常呼吸(达成目标一);在实验方法上创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习任务单,完成任务一:观看实验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应该选择色素多的还是色素少的小鱼?2.为什么要往棉絮上滴水?3.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在实验之前,老师提前用5%浓度的酒精将小鱼麻醉,减少小鱼的活动,便于观察,同时保证小鱼正常呼吸,关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还有其他哪些创新的想法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吧!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学生观察到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那么这和他们的结构有什么联系吗?接着进入自主预习,构建概念环节二:自主预习,构建概念1.组织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2.引导学生思考中医常说的切脉、青筋、医院指尖采血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血管分别属于哪种血管?不同的的血管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以快速判断出来3.组织同学们提前制作卡纸模型,分别模拟动脉、静脉,组织学生思考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哪个更厚?管腔大小如何?这和它们内部的血流速度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完成导学案:三种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表格联系实际,判断所给实例分别属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厚,管腔比静脉小,同时归纳总结动脉管壁厚与血流速度快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表格的形式,使三种血管结构比较更加直观、清晰(达成目标二)环节三;小组合作,动手拼图1.接下来,以一滴血的旅行为例,提出问题:想象一滴血从心脏泵出,它从出心脏开始,依次要经过什么血管,最后再回到心脏?该部分将由学生课前提前准备好的袋子里的卡片(分别模拟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按照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演绎推理,概述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通路四、板书设计生物观:结构和功能观组织学生拼图完成活动 2.引导学生思考血液为什么要在全身循环流动?血液从出心脏到回心脏,中间经过的血管路径依次进行排序拼图,最后由学生汇报成果联系实际,学生回答血液为了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径,顺利达成课标要求环节四:磁吸演示,攻克重点1.过渡:采用以旧带新的方式,先让学生回忆血液会和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那么是在那种血管呢?顺利过渡到在毛细血管这个位置,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毛细血管具有哪些结构特点利于它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2.关于“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一难点教师通过圆形磁吸演示红细胞单行通过和并排通过学生分析文本,联系实际归纳毛细血管分布广、管壁薄、流速慢;学生通过模型理解单行通过的含义,进一步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模型道具演绎,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区分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能力目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找到三种血管。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难点: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血液的成分,导入本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找到三种血管。
2.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区分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了解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三)根据目标,提出问题根据目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纲,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纲: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你找到了哪几种血管?这几种血管流动方向和速度如何?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3.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怎样?4.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有哪些?二、解疑合探(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2.教师点拨或精讲。
1.播放《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视频,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找出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其中动脉血流最快,方向从躯干到尾鳍;静脉血流较慢,方向从尾鳍流向心脏;毛细血管血流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横向较多。
2.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特点:①分布较深②管壁厚、弹性大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初中生物《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里的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内容。
血管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又是学习血液循环途径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能力目标:通过对血管种类,特点、及各血管功能的学习,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比学习人体三种血管的特点,功能,及整体关系用以认识自身身体各部的血管,培养学生爱护自身身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练的情感。
形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能够分辨三种血管2、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相适应的特点四、设计思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图形对比分析、谈话式、观看动画、一分钟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鉴别→归纳”学习方法,对血管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强化了对学生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血管的整体性学习用以认识自身血管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课本知识不是单一的理论,课本知识是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所服务。
五、教学策略1 以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这一知识体系为主线,展示图片或动画,采用观察→比较→鉴别→归纳使学生对血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开展分钟竞赛、同桌互助活动、以强化对知识理论的巩固。
3以本节知识理论为导向,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看一看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医生在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是这种血管等,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用课本理论来认识生活、认识自然。
七下生物《血流的管道--- 血管》教学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血液的知识之后,自然要想到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以及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心脏,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同时表现欲望也很强烈,但是学生的各种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表达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多种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管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
难点:三种血管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板书课题):1、你知道生活中的水、天然气是靠什么来运输的吗?(管道)那么,我们人体内丰富的血液又是靠什么来运输的呢?(血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血管,它们的总长度加起来约十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两周半。
2、你见过出血现象吗?(展示不同出血的图片:少量渗出、缓缓流出、喷射出)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猜想,师:主要是伤及了不同的血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还会知道:到医院验血时,医生为什么是在你的指尖或耳垂取血,输液时,为什么会用胶带扎紧你的胳膊,然后再刺入,以及出现了不同的创伤出血,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板书课题:血流的管道—血管)二、新课(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说明:由于条件原因,今天我们不能亲自做这个实验,但老师会将显微镜看到的图片展示给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学生学习了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是运输营养物质和气体的载体,而血液在身体里的流动需要血管来实现。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血液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为载体,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和他们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此为依据将本节课划分为两课时。
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血液知识联系紧密,同时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探究的兴趣浓厚,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技能较差。
2、学生对显微镜操作有一定基础,并具有初步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
(二)知识与技能:
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找出三种血管。
2、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分辨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功能。
2、分辨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二)教学难点: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与静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首先利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
其次运用实验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实验以刚出生不久的小鱼为实验材料,有以下几点好
处:第一:刚出生不久的小鱼尾鳍色素很少,在显微镜能非常清晰的观察到三种血管,以及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
第二:刚出生不久的小鱼较容易固定,并且在实验中较为安静,不会影响实验观察。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将自己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现象与视频相结合,进而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三种血管内血液的流速是不同等知识。
从而明确重点,突出重点。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了解人体内血管种类不同;接着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结合相关视频,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表象;引导学生分析,突破难点。
最后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
六、教学准备
(一)教师:
1.尾鳍色素少的小鱼、纱布、棉絮、显微镜、培养皿等。
2.准备好交通运输系统图片及血管相关视频,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
分组,4人一组,选出组长,明确分工。
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分别负责操作、观察记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做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结合视频,说出小鱼的三种血管内不同血液流动的特征。
同时做好记录,以便下一节课更好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1.播放幻灯片,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立交桥图片,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对居民生活十分重要。
1分钟。
2.教师提出问题:同样作为人体运输营养物质与氧以及代谢废物与二氧化碳的载体—血液,它想要在身体流动也需要这样一种管道,那么血液流动的管道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说出血液流动的管道是血管,从而进入下一主题学习。
2分钟
3.引出探究实验:
小实验:左手轻轻拍打握拳的右手,你有什么发现?思考:这些青筋是人体内的什么血管?
学生:思考并作答,说出人体这些青筋是静脉。
2分钟
(二)动脉的定义及特征:
师:播放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刎颈自尽的图片,引发学生想象动脉出血的场景。
想想动脉出血该怎么急救?学生思考并回答。
3分钟提问:什么是动脉?动脉有什么特征呢?同学们已经对动脉有了初步认识,在观察了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试验后有什么感想?
生:回答什么是动脉,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的血管。
2分钟
生:回答动脉的特征,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分布深,由主干流向分支。
靠近心脏的动脉粗,远离心脏的动脉越细。
3分钟
学生齐读课本第57页最后一段。
1分钟。
(三)毛细血管的定义及特征:
师:播放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中毛细血管的血流图片,结合试验中所看到的现象,引发学生进一探究学习。
生:观察动画图片,思考毛细血管是什么血管,管内血液流动有什么特征。
2分钟
师提问:什么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有什么特征?
生:回答毛细血管的定义:毛细血管是联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1分钟
生:回答毛细血管的特征: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的组织细胞中;内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流速慢的意义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交换以及废物的排出。
3分钟。
学生齐读课本第58页第一段的内容。
1分钟。
(四)静脉的定义及特征:
师:播放静脉出血的病人的视频及图片,以及抢救过程。
生观看动画,并积极思考静脉出血的特征,血液是慢慢渗出的。
2分钟
师:什么是静脉?静脉有什么特征?
生:回答静脉的定义: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的血管。
1分钟
生:回答静脉的特征: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液压力低,血液流动速度较慢。
静脉有些分布较深,有些分布浅,比如手上的青筋分布较浅。
2分钟
生:位于静脉的管壁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静脉瓣,可以保证血液朝着一个方向流动。
1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人体内三种血管特征及定义大家一定要记牢。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种血管的定义及特征,并采用表格形式将三种血管的特征进行对比,播放动画等。
5分钟。
(六)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并布置课后作业。
5分钟。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二:动脉:管壁厚,弹性大,分布深,管内血流速度快。
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官腔较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有的分布深,有的分布浅;管内有控制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