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至乐》之生死观主题解读

合集下载

庄子的生死观浅析

庄子的生死观浅析

庄子的生死观浅析作者:童中平粟红英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2年第6期庄童中平,粟红英(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 550004)摘要:庄子对生死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思考,他认为,生对于人的存在极具价值,对生命要倍加珍惜,维护生命的持续;另一方面,死能使人摆脱种种束缚,获得真正的快乐与自由,死并不足惧;最后,人的生命都是元气聚散的自然过程,与世间万物无异,死生都是天地自然的法则,死生齐一。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乐生;乐死;齐生死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2-0159-02生死问题是人类至始至终面临的一个永恒话题,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其实,人类对宇宙自然的探索和追寻最终目的都是对人自身生与死的关照。

庄子作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是相当深刻的,他用诗化的语言和逍遥怪异的行为举止对生死予以解读,并对人的生命价值进行了哲学的诠释。

一、乐生《庄子》一书有很多地方提到过生死问题,正是这些篇章很好地体现出了庄子对生死问题的回答。

生死是人生鲜明的两极,如果以对生死的取舍作为价值衡量的标准,在生死问题上便会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以生为价值选择(乐生)、以死为价值选择(乐死)和以生死为一而不作价值分别(齐生死)。

庄子所使用的语言境域里谈及的生死问题恰恰包括了这三种看似矛盾,实则融为一体的认识价值观。

庄子有一篇《养生主》,陆德明《经典释义》称:“养生以此为主也”。

其核心思想是“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并没有厌弃生命,相反,他要求对生命要倍加珍惜,强调维护生命的持续,“尽其天年而不中道夭”。

即生对于人的存在是极具价值的,反映了庄子对生的重视,体现出庄子乐生的人生价值观。

庄子对生的重视还可以从他“无用之用”的辩证哲学中得到体现。

《人间世》中有这样一段话:“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庄子对死亡之理解:死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庄子对死亡之理解:死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庄子对死亡之理解:死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2015-04-26 15:56 文/李大华《至乐》篇记述了庄子的一次奇遇。

庄子到楚国去,他见到了一个干枯的骷髅头骨,看起来那头骨形状完整。

庄子于是随手用马杖敲了敲头骨,对着它说:“夫子是因过于贪婪而丧失天理以至于此麽?是您因亡了国、被人砍了头至于此麽?您是因不道德的行为而愧对父母、妻子、儿女而至于此麽?您是因挨冻受饿而至于此麽?还是您因年老岁高的原因而至于此呢?”转播到腾讯微博或许,死后是一种解脱(资料图图源网络)说完这些话,庄子拿起那头骨做了枕头睡觉。

这晚半夜,庄子睡熟了,骷髅给庄子投了梦。

梦中骷髅对庄子说:“白天的时候,您讲起话像个辩论之士。

而您讲的那些内容,却都是些人活着时候的负累,死了就没有这些负累了。

您愿意听听关于死的事情吗?”“好啊。

”“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你之上,没有臣子在你之下,也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事情了,你可放任自由地以天地为春秋,那快乐是即便做君王也比不了的。

”庄子听了这话,有些不敢相信,说:“我请司命的人还原您活着的形体,回复您的骨肉、肌肤,返回父母、妻子、邻里、以及您所熟悉的那些人中间,您愿意吗?”听了庄子的话,骷髅却锁紧了眉头,显得很忧愁的样子,说:“我怎么能够放弃做君王的快乐,而重新回到人间去再受忧劳之苦呢!”有人认为,这段与骷髅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庄子消极厌世的思想,这话也对,却不全对。

庄子的确是比较讨厌人间社会的那些肮脏事,但庄子并不是取消主义,他只是个超越主义者。

他希望当死亡不得已来临的时候,能够视死亡如归途;他不是反对人们作为,他只是要人们一边作为,一边则忘却自己的作为,不要为功名利禄拖累了,从而得不到精神的自由。

庄子原文参考:《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

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国学:《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的⽣死观有关先秦诸⼦的著作除《庄⼦》以外鲜有直接谈⽣死⼤关的。

作为后世正统的儒家⼀脉由孔⼦的⼀句“未知⽣,焉知死?”堵住了后世儒学谈论⽣死的道路。

《庄⼦》作为先秦诸⼦中最特⽴独⾏的⼀个,不仅在⼤谈如何养⽣延命,⽽且《齐物论》和《⼤宗师》等篇章中更是对⽣死进⾏了直接的辩论与描述。

⼀、《庄⼦》的⽣死观1.《庄⼦》以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聃死”就是证明。

⽼聃死,秦失吊之,三号⽽出。

弟⼦⽈:“⾮夫⼦之友邪?”⽈:“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然。

始也吾以为其⼈也,⽽今⾮也。

向吾⼊⽽吊焉,有⽼者哭之,如哭其⼦;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之,不蕲哭⽽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时也;适去,夫⼦顺也。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养⽣主》)历史上有关⽼聃的记载,说他是西去出了函⾕关,⽽“莫知其所终”(《史记·⽼庄申韩列传》)。

此处偏⾔及其死,后世的道⼠神化⽼⼦之流不得不做还未《庄⼦》此段作⼀番说解:“此独云死者,欲明死⽣之理泯⼀,凡圣之道均齐,此盖庄⽣寓⾔⽿。

⽽⽼君为⼤道之祖,为天地万物之宗,岂有⽣死哉?故托此⾔圣⼈亦有死⽣,以明死⽣之理也”(《庄⼦疏》)。

圣⼈亦有终期,则《庄⼦》认为⽣命必有尽头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样,养形养寿以求长⽣久视便是渺不可及的企望。

《庄⼦》既知⽣命不能永久,因⽽不以养形为根本究竟,那么,⾯对死亡,可以⾔说的便只是⼈的态度了。

死亡是⼈⽣的必然,对其⽤情过度,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天之所受,本⽆物也,犹以有情相感,则是忘其始者之所受,⽽遁逃其天理,背弃其情实”(林希逸《庄⼦⼝义》) 。

⼈的⽣死是⼀个⾃然⽽然发⽣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对它的离去:“既知其来去之适然,则来亦不⾜为乐,去亦不⾜为哀”,“知其⾃然⽽然者,于死⽣⽆所动其⼼,⽽后可以养⽣也”(林希逸《庄⼦⼝义》)。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作者:高巅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摘要:庄子有着自己独特的关于生死的看法,他不是局限于个人狭小的空间来理解生死,而是放到宇宙万物气化流变的范围内来观照生死,因此庄子的生死观具有一种超越意识。

具体来讲,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点:一、生死命定观;二、认为生死只是气的聚散;三、应持着一种生死齐一的态度看待生死。

关键词:道;命;气之聚散;生死齐一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06-02生死的问题是任何哲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通对当下生存在的肯定,来回避对死亡问题的思索,而庄子则对生死进行积极思索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了解庄子的生死观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的一点是庄子探讨生死的一个前提,即庄子是将人的生命放在了一个怎样的世界中去进行探讨的,这就涉及到了庄子最根本的世界观——道,是宇宙生命的本体。

庄子的关于“道”的论述直接承继老子的思想而来。

他道论的主要思想见于《大宗师》的一段论述:“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在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庄子道论的主要内容是:道是宇宙的本体,无论有形的天地,无形的鬼神都是道派生出来的,而作为宇宙本体存在的道有情有性、可传、可得,这说明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又无为无形、不可受、不可见,即道的本质是虚无的,但虚无不是没有,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

“自本自根”,是指作为宇宙本体的道,一无所依,以自身为存在的原因和根据。

也就是说,庄子认为,在有形的天地万物之中有一个无形而充满生机的“道”在默默流动,整个宇宙天地的运行都是“道”流动的结果和表现。

“道”既不有意生长或消匿什么,也不偏袒于任何事物,它只是效法自然,而天地万物也随大“道”自然地生长、变化。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浅论庄子的生死观【摘要】生与死,是人类探索生命的一个永恒的命题。

何谓生,何谓死,千百年来人类不断研究的这个课题,不少先圣哲人耗尽了一生,只为解开生命和死亡的奥秘。

但在庄子眼中,这些却是微不足道的,他将一般人看来相当严重的生死变迁看的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本文将探索庄子的生死观,及其顺应自然的养生观。

【关键词】生与死;庄子;生死观;养生观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

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

然而什么是生,人为什么要生,要怎样生;什么是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什么样子,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谜团。

在庄子眼中,生与死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

在《庄子·知北游》中,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这里他将人的构成归于气。

气聚则人生,气散则人死。

一个简单的比喻为生与死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在庄子眼中,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庄子·至乐篇》中记载了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的见解:“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由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所以妻子死后,他击鼓而歌,并不哀恸,老聃去世,他“三号而出”,不过是顺应自然罢了。

既然对生死看得如此自然,庄子对自己的葬礼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庄子·列御寇》中“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在此也体现了庄子与孔子截然不同的死葬观。

孔子讲厚葬,认为这是出于孝,孝敬死者是为了孝敬生者,孝敬生者是为了效忠君主,而庄子讲不葬,是因为他看破了生死。

在庄子看来,生未必乐,死未必苦。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在讨论庄子的生死观时,得先理解他的核心思想。

庄子认为生死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对立。

比如他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门。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生和死其实是相互依存的。

他提倡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像水流一样,无拘无束。

首先,庄子对于生命的看法很独特。

他不把生命看得太重,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存在。

他用“蝴蝶梦”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梦中他是蝴蝶,醒来后却不确定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份和现实都是相对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世俗的标准束缚,但其实可以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

很多时候,放下执念,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再来说说死亡。

庄子觉得,死亡并不可怕。

他提到“无生无死”的境界,表达了对生死循环的理解。

其实,死亡就像一个轮回,仿佛一场季节的变换。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景。

正如他所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他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短暂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其次,庄子强调生活中的自由。

自由对他来说,是超越生死的关键。

他常常用“逍遥游”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逍遥的境界里,心灵是无拘无束的,哪怕面对生死也不会有恐惧。

就像在大海中遨游,任凭潮起潮落。

人生的烦恼,往往源于对生死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执念。

在庄子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

就像“北海之鲲,化为鹏”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转变。

我们应该接受变化,拥抱每个阶段的自己。

生活中,哪怕遇到挫折,也能在痛苦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最后,庄子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示。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陷入焦虑中。

庄子的智慧提醒我们,别忘了停下来,观察生活的美好。

享受当下,别被未来的未知所困扰。

他提倡的“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要我们顺应生活的变化,接受一切。

正如他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有的变化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庄子的生死观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的思想鼓励我们去探索内心,接受自然的法则。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生活的最终智慧,活得更加自在。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管窥内容摘要:纵观庄子的生死观,其总体特征是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

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然,从而帮助人们度过生死大关。

关键词: 物化命定生死为徒悬解生和死是人生所必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

“生死之事自从有人类之日,这问题即行存在。

人类均皆为此一问题所困扰。

唯生死之事,颇为公允,无论贫贱富贵,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能脱离此一自然律者。

亦无不是赤裸裸而来,双手空空而去。

”①尽管科学今日是如此昌明,但对于生死问题,人们所知仍然有限,而且也无法破除此生死之关。

人人都乐生恶死,但谁也无法逃离此一自然规律。

而且任何一种哲学,都会讨论到生死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也都会为生死试作答案,并为人们描述出一个幽邃玄妙、不可知的境界,让人们将生的欢乐心降低,把死的畏惧心减少,使人们在生死的来临时,能安于、勇于接受,以免增加更多的痛苦。

佛家讲轮回、修来世,将一切寄诸未来。

以死为今生苦难之解脱,向往于西方极乐世界。

庄子亦不能不为此问题作一交待。

尤其“在庄学内,生死如不能予以合理处理,则人人乐生恶死,急急于养形体之生,则我障难破,物我难泯,复如何同于大一?”②具体说来,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生死物化庄子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仅仅视做一种物质之变。

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变与形体之变一样,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变。

《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大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能遁而皆存。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

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态之一。

对庄子生死观的看法

对庄子生死观的看法

对庄子生死观的看法
庄子的生死观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也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庄子看来,生死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应该顺应自然,接受生死的自然规律,不必在生死面前过于纠结和惶恐。

庄子的生死观是基于他对世界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得出的结论。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暂时的,包括生命本身。

他主张人们应该看淡生死,珍惜生命,利用生命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意义。

庄子的生死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提醒人们在生命的旅途中要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和名利,而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着误解和迷茫,庄子的生死观则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管窥内容摘要:纵观庄子的生死观,其总体特征是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

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然,从而帮助人们度过生死大关。

关键词: 物化命定生死为徒悬解生和死是人生所必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

“生死之事自从有人类之日,这问题即行存在。

人类均皆为此一问题所困扰。

唯生死之事,颇为公允,无论贫贱富贵,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能脱离此一自然律者。

亦无不是赤裸裸而来,双手空空而去。

”①人人都乐生恶死,但谁也无法逃离此一自然规律。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讨论到生死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也都会为生死试作答案,庄子亦不能不为此问题作一交待。

尤其“在庄学内,生死如不能予以合理处理,则人人乐生恶死,急急于养形体之生,则我障难破,物我难泯,复如何同于大一?”②具体说来,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生死物化庄子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仅仅视做一种物质之变。

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变与形体之变一样,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变。

《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大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能遁而皆存。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

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态之一。

“道”特别铸造了人的形体,人们便喜欢它。

而人的形体千变万化,没有穷尽,这种快乐怎么能计算出来呢?圣人明白只是“道”的物化这一道理,所以只是固守着“道”。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人们都必须随顺自然之化,又何况那与万物关系密切、为生死之所依的“道”呢?由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无论造化者将其铸造成什么模样,也无论造化者是让其生,还是让其死,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与接受。

浅谈庄子生死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庄子生死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庄子生死观及其当代价值作者:任晓燕来源:《卷宗》2016年第08期摘要: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受到了老子观点的影响,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现象,人由生入死的过程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庄子认为死有死的意义,死亡带给人们快乐和解脱,是一件好事,因为死亡摆脱了人世间的各种负累,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同时生也有生的价值,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我们要淡泊名利,减少欲望,顺应自然,这样也就减少了人生的痛苦,获得了自由逍遥的人生。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养生;道家人生在世,对待生死问题的态度,对我们的人生价值追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面对生死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生死乃自然现象,谁都无法避免与改变,我们应该生不足喜,死不足惧,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追求逍遥自在的人生。

庄子对待生死问题的超然态度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1 生死为自然现象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这就是说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道”产生的,同时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这就是说宇宙间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的法则,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玄虚的道,都应以自然为其基本原则,即顺应自然之“道”。

可见老子的观点是万物的生死变化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生命的持续和消亡都是自然发生的,人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生死的变化都是顺应自然规律而变化的。

同样庄子也接受了老子的这一观点,庄子认为“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

”3这就是说天道运行的规律就是顺应自然,我们顺应自然之理也就知道了天道运行的规律。

那么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顺应自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个体生命的存在和消亡,人由生至死这一过程也就是一种必然发生的自然现象。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4生死就像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更一样,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既然生死都是自然现象,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那么人就应该客观地看待这种现象,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生和死。

试论庄子的生死哲学及现代意义

试论庄子的生死哲学及现代意义

试论庄子的生死哲学及现代意义【摘要】:庄子是古代详尽论述生死问题的中国哲学家。

他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反复阐述生命重于功名利禄,生命至上主义的主张,以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态度来看待生死,力图探讨生死本质。

他认为死是自然的回归,人要不悦生也不恶死,坦然的面对生死。

他立足于生来领悟死的意义,凭借着死来体察生的价值。

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对于现代人认识生死有着积极的意义。

庄子的生死哲学有助于现代人更好地理解生命及处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消除种种心理疾患,过上健康生活。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意义;价值生死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也是最高哲学问题,是人们关于生命本体和终极问题的思考,它真实体现着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度认识。

大多数人习惯把生死对立,认为死是对生的否定,恋生畏死,只愿谈生,忌讳论死。

人生中有生必有死,有死才有生。

正是在生生死死的更替中体现出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实现有限中的永恒。

只有正确反观“死”的意义才能更好认识“生”。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庄子对死亡问题从不避讳,他深入思考, 联系生死起来论人生,在生的世界中体察死,通过对死的透彻回到生,提出理想的人生境界,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生存方式。

一、以死观生的哲学思路庄子对于生死是从道和气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死相通,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因此他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而无怨恨和不舍之情。

在《大宗师》中,庄子描述了子来对生死的态度:“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我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对于生死,如同听从父母的命令一样,不敢有违抗之意。

而是唯命从之,深刻了解生死的本质,因此庄子对于自己的妻子的死不是号啕大哭,而是骨盆而歌。

庄子把贪恋生敬畏死的人比作晋国的丽姬,未进晋国时,哭得很伤心,等到了王宫后,和君王睡在一起,同进美食,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哭啼。

所以说谁能知道死了的人不后悔当初的求生呢,死亡并不人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相反是一种解脱。

《庄子》的生死观:超越性的智慧与境界

《庄子》的生死观:超越性的智慧与境界

《庄子》的生死观:超越性的智慧与境界作者:于腾涛来源:《群文天地》2015年第05期《庄子》哲学遵循着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在超越”之路,彰显出鲜明的“超越性”特质,其总是展现出一种始终指向超越境界的“道”的志趣。

本文试图以简析《庄子》生死观的方式,展示其在“顺应自然”中得以超越生死,管窥其哲学“道通为一”的“超越性”特质。

一、关于“超越性”的问题所谓“超越”,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哲学内涵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其一,“超越”是与“内在”一词相对应的认识论概念。

在认识论这一层面上,“超越”被视为从“主体”到“客体”逾越的一种静态关系或动态过程。

因此,哲学史上的“超越”问题,也就成为如何把握与理解“主体性”与“对象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二,“超越”是与“有限”一词相对应的神学概念。

而从这一意义上看,“超越”是在“有限”与超出有限之外。

{1}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超越是在对有条件的存在者之超出的意义上的逾越”。

{2}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思想则主要遵循“内在超越”的路径。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超越世界”和“现象世界”并没有径渭分明的显著界限,“在中国思想的主流中,这两个世界一直都处在这种‘不即不离’的状态之下。

”也就是说,“中国的两个世界则是互相交涉,离中有合、合中有离的”,“中国人基本上不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划下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3}二、“道”的“内在超越”特质与先秦诸子的思想相比,《庄子》哲学的确展现出某种独树一帜的风范,但它也毫不例外地遵循着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在超越”之路,彰显出鲜明的“超越性”特质。

《大宗师》篇指出:夫“道”,……生天生地。

{4}《庄子》以介绍“道”特质的方式,来对不可感知、不可名状的“道”进行描述性的阐发。

在这里它明确地阐述了“道”本原论的观点。

“道”的重要特质之一就是时间上具有先在性,即“天地”尚且不存在时,“道”已然存在了。

因为天地万物都是出自于“道”的。

可见,“道”不仅于时间上有先在性,而且还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

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

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

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

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

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

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

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看,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何等的超然和达观!。

庄子《至乐》之生死观主题解读 PPT

庄子《至乐》之生死观主题解读 PPT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
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
苦也。故曰:"至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
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
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 富贵寿善也” 不是真正的尊,因为不利于养生、活身。

▪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不是真正的乐,提出自己观点与世俗的对立。
▪ ▪ 提出自己观点:“吾以无为诚乐矣”。为什么呢?


无为就是不妄为,就是顺其自然。有了无为的价值观,当天天“身
原文及解读第一部分:至乐即无

▪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
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
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
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貴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謂貴大患
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有了这一观点,

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当然,他也有一些独特的解释,然而也无非是自我嘲解而已,总无法消除心头上的惶惑之情。 看他对生命是多么珍爱,尽管人间世是如此污浊,他宁忍“曳尾涂中”之羞,对生命又是何等留 恋!
“庄子”书中用到“生、死”二字之处甚多,历来注解家皆误以为是谈人生之生死,其实不然。依其 原义,解释上文事物之死生,此固有之,但多数地方则别有所指。庄子对生死问题,并不同于
情。物理既然如此,就不必执著有限躯壳的自我,而乐生悲死,应当体察此变化的总原则,求 宇宙生命的源委,而与之合流。“此种生命的真谛,不妨叫‘真宰’或‘真君’。此‘真宰’、‘真君’,是 万物俱备的,与宇宙的总生命,是二合一的。”
《庄子》至乐篇云:“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距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 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意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 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
庄子生死观之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几的,而是经过休养的历程逐渐觉悟的,因为这不单是知的 问题,而事实践的问题。细考庄子的生死观之形成,可战国时代的大哲学家,继承老子而为道家第二始祖。其生死观与易传相似,“乐天知命, 故不忧”。他把人生比作一场大梦。“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 也,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生为梦,死乃觉。又把生死视为春夏秋冬四季之更迭,“形变而 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亦曾把生死比作昼夜之运转;“生者,假借 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所以人之生死乃自然的规律,有生就有死,既不可
抗拒,只有接受现实,所谓“死生,命也。”
生死都是天命,问题在于我
们对生死的态度如何。一般人都认为“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久忧不死,何苦也!”为免除人生忧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探索与争鸣
在这里,庄子借助单豹和张毅的故事来说明,在贵生 美化来减轻甚至于消除死亡所带来的恐惧与不安,也就
重生以力求保养自己生命的同时,应该注重于形神兼养, 是现在常说的“节哀顺变”。为了进一步消除这种恐惧
在保养生命的过程中忽视形体或者忽视精神,都无法在 与不安,庄子又讲了老子薪尽火传的故事,他在《养生主》
度恐惧。
度上是相通的,虽然从表面上看,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
就人的生死流转过程而言,庄子认为,决定生死存亡 的结果,但从生命的本质上来说,生与死只不过是个体生
的必然法则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存在,人们难以把握与理 命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可以
解生死的必然法则。人人都想只有生而没有死,只有存 相互转化的。庄子这种生死一齐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
二、对庄子生死自然观点的考量
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
庄子提倡贵生重生,却并没有陷入贪生怕死的境地, 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7]
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从庄子对于死
在这里,庄子借用秦失之口,一方面批评吊唁老子的
亡问题的思考上来看,他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死亡” 人并未超脱生死的境界,不懂得生死自然的道理,另一方
然而,这种抛开世事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 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
那么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去保养自己的生命呢?庄子又 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 通过痀偻者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只有通达生命实情,不要 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3]
013
2019 年 5 月下半月刊(总第 91 期)
化。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死问题却持豁达乐观的 的奥秘,将生死问题自然化。庄子通过这样的论述,将生

叙述长子的生死观

叙述长子的生死观

叙述长子的生死观庄子人生观的最高境界体现在那些具有理想人格的至人、真人、神人、圣人身上,这些理想形象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超然世外,无往而不逍遥。

在庄子的观念中,万物是齐一的,皆是由道所生,人也不例外。

庄子对死的态度是看到了死就是一种生命的更新。

因为那是从某一种存在转化为另一种存在,如同“气”的聚散,本来就是无,后来聚合,成了人形,然后散去复归于无。

既然如此人对生死又有什么值得忧喜的呢?庄子的生死观使他方生方死之时体验到了新生和最终解脱。

庄子把死生看作是一种客观必然性,一种自然现象。

所以庄子说,生死是同一的,生即是死,死即是生,而且两者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所以找不到死生的界限。

在《庄子·至乐》中: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朋友惠施去吊丧,却发现庄子在鼓盆而歌,便谴责庄子,庄子则认为人的生死是气的变化的结果。

“形体的变化,是出于自然的变化。

”人的生是“气变化而有形,形变化而有生”;那么死也是“变而至死”,这是如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的自然规律。

如今妻子由于气的变化而安稳地卧在天地这个巨室里,这又何必为之过分忧伤呢!“生死本是自然演化,人应顺其自然,不应为死而忧伤。

”这是庄子的妻子死时庄子的心态,那么庄子自己将要死时他对自己又是怎样的呢!在《庄子·列御寇》中: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

庄子生死观的启示

庄子生死观的启示

庄子生死观的启示发表时间:2011-07-05T09:35:50.19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4月下供稿作者:廖福香[导读] 生与死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

廖福香(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生与死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

庄子立足于“道”的高度观生死,得出生由道出,死向道归,生死乃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

庄子这种坦然面对生死的态度给后人很多启示。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道;自然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52-02所谓生死观,就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生死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对生死的不断追问从有生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古往今来,人们对待生死问题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一、儒佛道的生死观在中国古代,作为三大传统的儒、释、道的生死观各不相同。

以最具代表性的先秦儒家为例,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重点是放在“生”上,教人应先知生命的意义,然后把这种意义付诸实行。

至于“死”,如果有什么意义,完全要靠生的意义来决定。

因此孔子思想的重点,总是教人如何践仁,要人“无求生以害仁”,人活着如果没有仁没有爱,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在逼不得已的时候,宁可“杀生以成仁”。

[1]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在生死抉择上,孟子指出:当生命的保存与“义”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人们就应该也必须选择“义”而放弃“生”,因为“义”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生”的价值。

《荀子·礼论》中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荀子认为生前与死后是无需关怀的,人的生存只是在现实中,而现实则是一个社会,对“人”的关怀只限于人与社会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及解读第一部分:至乐即无乐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 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 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 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 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 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 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 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 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第六部分:人之生死不足以忧愁与 欢乐
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鑳蓬而指
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 果养乎?予果欢乎?“ 解读:这里“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 可借文章第二部分庄子鼓盆而歌故事帮助理解。 生死没什么区别;“若果养乎?予果欢乎?”对 应本篇开头所讲的观点“吾以无为诚乐矣”, 无为才是真正的快乐,生死与快乐无关,既然 生死与快乐无关,那么,快乐与什么有关,什 么才是快乐呢?这一段没有回答,因为前边回 答过了,这里是更加深刻的阐述罢了。
《至乐》之庄子生死观解读
汉语言121班刘娜
生死是一个永说不尽的话题
生死是伴随人一生的问题。 与生死共生的感情是苦乐,人普遍认为,
死亡的终结是痛苦的,生存应是短暂而欢 乐的。 庄子却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关于生死, 关于苦乐,表面来看,庄子是苦生乐死 的, 那么实际呢?人生在世,什么是最大的欢 乐呢?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死呢?在这篇文 章里庄子就给我们讨论和回答了这样的问 题,我们将分为以下七部分来解读。


第二部分:人之生死乃气之聚散离 合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 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 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人且 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春 秋冬夏四时行也。” 解读:这是庄妻死后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也是庄子对待死亡的看 法。庄子用歌唱的形式对待死亡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是欢乐的 ,这也 就是后来很多人将庄子的思想误读为“苦生乐死”,也就是前面我 们所提到的问题,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入来看,我们可以提出 一个问题,既然庄子苦生乐死,那么他为何不选择自杀?自杀不是 最好的归宿吗? 歌唱只是一种形式,又有谁说歌唱一定代表欢乐 呢?所以“乐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进而提出人的死生乃是气的 聚合与流散,犹如四季的更替。
第三部分:死生如昼夜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 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 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 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 恶焉!"
解读:滑介叔与支离叔观景时胳膊上长了 一个瘤子,他却并不厌恶它,认为它的形体是 假借外物生成的,最终也会像灰尘一样自然飘 散灭亡,指出“死生为昼夜”也就是有生必有 死的规律,人该顺应规律。
谢谢观看!
第七部分:人之生死为万物循环的 一部分
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
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 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 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 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 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笋,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 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 于机。" 没有根据的,其目的在于说明万物从“机”产生,又回 到“机”,人也不例外;从而照应了首段,人生在世无 所谓“至乐”,人的死与生也只是一种自然的变化。。



富贵寿善也” 不是真正的尊,因为不利于养生、活身。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不是真正的乐,提出自己观点与世俗的对立。 提出自己观点:“吾以无为诚乐矣”。为什么呢? 无为就是不妄为,就是顺其自然。有了无为的价值观,当天天“身不得 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时,就不觉得 苦,就没有忧惧,那样也就快乐了。例如,《论语.雍也篇》贤者回也,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再有,“吾以无为诚乐矣”的立论基础是老子的养生理论:《老子》第十 一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 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 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貴大患若身。何谓宠 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有了这一观点,就有 了判断快乐与否的标准,即“无为诚乐矣”,“无为可以定是非”。这样, 结论就是“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通过批判世人所认为的苦乐并不是真正的苦乐来阐述自己对于真正的苦乐的 看法,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无为是最好的存在状态。

第五部分:人为强求易招致灾祸, 一切应顺其自然
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小子敢问:回
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孔子曰:"善哉汝问。昔者管子 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吾恐 回与齐侯言尧、舜、黄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彼 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且女独不闻邪?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 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 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 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 而止,逶迤而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譊为乎!咸池 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 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鱼处水而生,人处水 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 其事。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解读:以孔子的一则寓言故事揭示这一道理。

第四部分:生虽苦累多,死后即使 安乐 Nhomakorabea不能复生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 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 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 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 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诸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 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 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 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 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解读:庄子借对骷髅的问题指出了人生的苦累繁多,借骷髅不愿 复生而反衬生的苦累,那么这是否就可以认为庄子对于生的看法是 “苦生”呢?不尽然,单纯只看这一段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然 而结合全文来看,首部分作者已经批判过世人所认为的苦累并不能 称之为苦累,进而反映出庄子的思想,活着为这些事情所累是没有 意义的,有老庄一贯主张的无为,反对有为的意思。
解读:写物种的演变,这一演变的过程当然是不科学的,
总结及现实价值
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是等量齐观的,即“齐生死”,而 并未对生死的任何一方有感情上的过度倾向。他认为生 死与苦乐无关,人们不该为了生死这一天道循环的自然 规律而倾入过多情感,为生死或苦或乐都是没有必要的。 对于生存的状态而言,无为是最好的状态,有名也好, 无名也罢,贫穷也好,富贵也罢,安然处之即可,不要 囿于世人对于苦乐的看法,凡事顺其自然,不过分强求。 在《至乐》中,庄子始终以天地之大视野来看待人生的 小问题,所表现出的超脱而其乐无穷的人生姿态可以为 我们在生存姿态的选择上提供一种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