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学案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学案
历史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直至走向胜利的过程。

其中,作为领导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由幼稚走向成熟,并且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重点探究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
1、世界:
2、中国:
重点探究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分期:
一、选择题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2009年江苏模拟)某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被国民党一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去治疗,还把这件事情向延安作了解释。

该场景发生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2009年滨州模拟)文物就是历史文化的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现发现民国三十七年高中毕业证,我们可以判断其所处历史时期为()
A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重点探究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由幼稚走向成熟的?
1、幼稚的表现:
2、吸取教训:
3、成熟的表现:
4、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1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1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

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学习·探究区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原因①蒋介石为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②中共力图争取和平,制止内战。

(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实现政治民主化。

2.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

“重庆谈判”阐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材料图一图二问题:(1)图一中的磨刀者是谁?该图片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结果如何?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1.初期战况(1)8个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计划。

(2)1947年春,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动的重点进攻。

“重点进攻”解读: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于1947年采取的战略,指重点进攻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山东和陕北解放区,以取代1946年采用的全面进攻战略。

重点进攻最终遭到失败,被迫转入重点防御。

2.战略反攻1947年夏,向国统区发起战略反攻,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

3.战略决战(1)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首先攻占锦州,围困长春,攻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华东和中原野战军,解放长江以北中原地区。

(3)平津战役:1949年1月,东北、华北野战军,解放平津等华北地区,北平和平解放。

(4)意义: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而不是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轮复习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轮复习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012届台山侨中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涉及相关课文:必修1第14-17课;必修2第10、14-16课;必修3第16-17课】一、新课标要求:(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4)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二、基础知识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1)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前期:以______为中心,学生为主力。

运后期:6月5日起,,以上海为中心,__________成为主力军(3)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__________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中_____是先锋,工人是主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诞生:(1)_____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______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大会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doc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doc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学案新人教版【课程标准】●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九十四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2.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

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

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

□□□□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

”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国共合作D.抗美援朝3. “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

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①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④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5.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生于1919年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取得了彻底的胜利6.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7. 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A.深入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9.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3.3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教案(人民版必修一)

3.3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教案(人民版必修一)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教案(人民版必修一)【课程标准】(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考试说明】(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知识梳理】▲民主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2、1919—1949年: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①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北洋军阀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以国共为代表的国内阶级矛盾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社会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④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一、五四运动(1919、5、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的转型时期:1919—19231、背景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③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④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人民新觉醒⑤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①第一阶段:5月,中心在北京,主力为学生②第二阶段:6月,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取得初步胜利5、性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6、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7、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第一课时课标要求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知识网络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无产阶级的政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共产党参与和领导的革命红军长征(1921年——1949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基础导学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5月4日到6月初:中心:;主力:6月初以后:中心:;主力:。

口号3、初步胜利: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的职务;中国代表团签字。

4、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毫不妥协的的革命运动。

5、意义:标志着中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的迅速发展。

阶级基础: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2、中共一大(诞生)A、时间地点B、内容:党的任务是推翻,建立,消灭阶级差别,实现。

党的中心任务是C、诞生意义:适应了近代以来和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A、内容:最高纲领:实现;最低纲领:打到,推翻国际的压迫,统一中国为中国为真正的。

B、意义:提出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民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1)合作原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的必要性;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2)合作方式:。

(3)实现标志:1924年,在广州召开。

(4)影响:由此开始。

2、国民革命运动(1)兴起标志: 的建立;(2)目的:;(3)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年)(4)失败标志:和(5)性质:国民革命运动是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6)功绩:动摇了的统治,打击了的侵略势力。

(7)失败原因:国民党背叛革命;党犯了错误,放弃对的领导权。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孙中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新生的革命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身上,恰恰拥有国民党所缺少的三大要素,是个具有无限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少年党。
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和俄国政府代表越飞在上海联名发表《孙越宣言》,确立了孙中山的联共政策。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民主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和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作用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一、三大工农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国际: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由于受到法国巡捕的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强调普遍平等
的民权;反帝
反封相结合
民生主义
平均
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课 标] .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考 纲]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础梳理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的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4)外部援助: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中共一大(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在______法租界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游船上举行。

(2)大会内容⎩⎪⎨⎪⎧通过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

(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3.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4.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领导机构:1921年成立的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起自香港海员罢工,终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教训:中共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合作的背景①中共方面⎩⎪⎨⎪⎧1922年6月,中共明确提出建立各 战线的方针;1923年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②孙中山方面: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2)实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2.目标:反对军阀和反帝。

3.发展(1)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2)高潮: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2(人民版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2(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学案)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课前预习: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初,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____召开,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____。

2.国民革命(1)____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____的正式建立。

(2)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____,1927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

(3)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____”政变和“____”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1927年8月1日的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____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点燃了“____”的星星之火。

(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____,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____红军胜利会师。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____年夏,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

(2)1947年,____、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____的序幕。

(3)1948年底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____,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三、问题思考:1、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经过、结果、性质如何?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简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3、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实行合作?合作是如何实现的?4、简述国民革命的兴衰过程、性质、功绩、失败原因。

5、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了挽救革命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进行了哪些努力?6、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7、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和经验总结。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自主学习1、五四运动:(1)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五四运动从________爆发,后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主力军由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

五四运动取得__________。

五四精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标志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中共的成立:(1)_______年7月,中共“一大”在________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3人。

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__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2)中共的诞生是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焕然一新。

3、黄埔军校的建立:(1)1924年5月,国民党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帮助下,在________创办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

(2)黄埔军校培养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军阀。

________年4月,__________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__________的利益。

5、(1)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率领革命军在__________举行武装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11课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11课复习教案
课时学与教要点设计课题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011课复习教案复习授课时间总第节数授课人1知识与能力
课时“学与教”要点设计
课题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0——11课复习教案
课型
复习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总第节数
授课人


目பைடு நூலகம்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
⑴建立时间:1924.5
⑵地点:广州黄埔
⑶名称:中国国民党陆民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将。
⑷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⑸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⑴时间: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
⑵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⑴建立时间:1927.4
⑵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对第三单元10——11课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知道重要的知识点在书中的位置,并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








④内容:A、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B、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C、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⑤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段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②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3节《新民主主义革命》参考学案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3节《新民主主义革命》参考学案 人民版必修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

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诞生,以1935年的遵义会议为成熟的标志。

其间经历了中共一大、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国民革命、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等众多历史事件,从中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走向胜利。

这些历史事件头绪众多,但又环环相扣,需要学生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相同点: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③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中共诞生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表现在哪里?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领导彻底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前途——社会主义群众基础——工人、农民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1)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胜利的组织保证;(3)、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随堂演练】1、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2、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其主要目的是()A、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B、抢劫工农运动的发展C、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维护国共合作3、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A.北伐军进军湖南B.八一南昌起义C.湘赣边秋收起义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4、“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高中历史3.3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学案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高中历史3.3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学案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课标要求] 1.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以学生运动为主力,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展:6月份开始,____________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

(3)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思考1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有什么意义?(5)影响: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思考2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①__________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②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3)主要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___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____________。

(4)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思考3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中共二大(1)时间:1922年。

(2)内容(3)意义:提出了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1.条件:国共合作实现,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1)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影响:标志着____________的实现和______________的正式建立。

2.开始:国民党一大召开。

3.高潮:北伐战争。

(1)开始:1926年7月。

(2)成果:攻克武昌、九江、南昌;收回______________英租界;1927年直捣上海、南京。

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国家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至第八单元的复习课,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三个单元主题。

第四至第七单元的主题都比较鲜明,第八单元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涵盖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段的史实。

因此本课以单元主题作为复习的线索,共分为五部分。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充满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

学生虽然对此五单元知识已完成相关学习,但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尚未建立完整的历史逻辑结构以及理性的历史认识。

不能系统地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特点,及相关历史的发展脉络。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符合八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知道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基本史实。

3.了解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史实。

4.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基本史实。

5.感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设计思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本课的教学围绕“史实—比较—反馈”这一历史逻辑展开教学,以思维导图、文字史料、时间卡尺、列表等加以辅助,层层深入,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结构及时空观念。

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初步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学习国共合作与对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知道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史实。

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基本史实。

并感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教学过程环节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基本史实,重点突出三大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十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十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特征(1)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

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国。

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殖民扩张的狂潮,因而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是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满足其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

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沦丧。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有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海关、垄断航运等。

(2)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

之后列强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治华”,极力扶植清政府。

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1)作为鸦片战争的回音,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1859年提出的《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都未能付诸实践。

(2)19世纪末期的义和团运动,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虽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反帝的情绪,但是,也使广大的义和团团民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从而导致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但这还不是真正的统一。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民主共和只剩一个“空招牌”。

从中可以得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真题速递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由材料“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可知五四运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危机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故选B项;“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材料讲述的是爱国意识的提高,并没有提及改造的道路,排除A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相对立,文革时期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排除C项;各界都“接受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2019.4·浙江高考·11)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

”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湖北新军起义B.护国运动C.“二次革命”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22年……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结合所学,1924年国共合作,1926年正式出师北伐,讨伐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D项;1911年湖北新军起义,即辛亥革命,排除A项;1915年孙中山领导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排除B项;1913年,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力主武装讨袁,发动二次革命,排除C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有赞成,也有反对。

这场争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故C正确。

A、 B、D的结论都无法根据材料得出,“确定了”“认清了”“消除了”都是完成时,片面解读了材料或者完全错误地解读了材料,跟材料意思不符。

4.(2018.4·浙江高考·1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答案】C【解析】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21年的上海,故A、B、D项都不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

5.(2017江苏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答案】A【解析】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是无产阶级的机关报,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说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讲的是中共的主张,并不代表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中共机关刊物代表的工人阶级的观点,不是知识分子的共识,故C项错误;中共机关刊物代表的工人阶级的观点,不是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故D项错误。

考纲解读知识梳理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1)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3)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3)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 国民大革命1.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央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①帝国主义干涉。

②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考点精讲1.五四运动彰显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典例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 )A.开启了近代中国一场思想启蒙运动B.对传统伦理观念给予了最致命打击C.成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到“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说明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D项正确。

[概念解读]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之前的革命,在近代中国其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

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目标。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典例2.(2019·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程度有所提高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答案】B【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及,故A项错误;从1894年至1920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涉及,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的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五四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五四精神蕴含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思想意识相结合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内核是爱国主义,激励无数进步青年投身于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2.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功绩(1)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①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②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③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④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2)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①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典例1.(2019·钦州三模,29)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

这说明(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答案】B【解析】工农运动是大革命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由于国共合作推动工农运动,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不了重大成果,故C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失败的,故D 项错误。

[知识拓展]国民革命的新特点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

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典例2.(2019·衡水高考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

”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B.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推动C.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北方国民党组织的改造,并发展了党员,取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

[知识拓展]北伐战争体现的爱国精神中华儿女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北伐战争中爱国主义最显著的特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中华儿女用爱国主义的热血挥洒在神州大地的英雄史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