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合集下载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者:陈金华来源:《牡丹》2018年第26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享有崇高的声誉,被后人尊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作为一位生活在晋代的诗人,其诗歌的一大特色就是质朴、自然,充满山水情怀。

一生中,陶渊明共经历了五次出仕入仕,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归隐,而这与之“爱丘山”的本性与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志趣有很大关系。

陶渊明是东晋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一生为后人留下诸多宝贵的财富。

众所周知,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风,其作品以描写和感悟田园生活为主。

陶渊明生活在山水诗盛行的时代,过去对他的研究,多对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特殊性予以强调,但人们多次阅读其诗歌便会发现,陶渊明依然受到了当时时代风潮的影响,其诗歌同样刻画了山水景观。

除了田园,陶渊明诗歌中还有诸多山水成分。

一、山水情怀产生的原因一直以来,人们均非常关心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原因,人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无一例外地均会关注其思想内涵与当时的时代背景。

有时,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得到的答案会更好。

通过辩证分析陶渊明的五次仕途经历,人们能够了解他放弃仕途,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山水的原因,简而言之就受家庭环境、性格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家世影响陶渊明降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因此他的童年受政治阴影的影响极深。

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作为东晋的开国元勋,功名显赫,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并担任荆、江两州的刺史以及长沙郡公。

同时,陶渊明的父亲与曾祖父均曾担任过太守这一职位。

陶渊明母亲则出身于书香门第。

但陶侃在出身方面并不高,被称为“小人”,被当成是谋朝篡位之人,人生遭遇较为悲惨,可以想象,若其后人想要入朝为官势必非常困难。

陶渊明小时候生活在浔阳紫桑(即今天的九江市),虽然家道中落,但幸运的是他仍然能够读书,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二)本性使然陶渊明从小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因此其建立了兼济天下的抱负,可门阀制度的限制阻碍了其理想的实现,其理想最终沦为泡影,他和其他人的不同点在于“大济苍生”的精神以及“自尊”。

论陶渊明诗词作品中的山水情怀

论陶渊明诗词作品中的山水情怀

论陶渊明诗词作品中的山水情怀作者:李娟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分析其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通过作品研读,对比其他同类型文人的作品,同种意象在不同时期表达的不同之处等方面进行阐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如果仅从他的田园诗的字面上看,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

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不至于仅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是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山水情怀;山水情结;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37-01陶渊明,中国晋代山水田园诗人。

在其散文《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开头所要表达的那一种世外桃源之地是在一个有水的地方,或者是在水源之后。

林子的尽头,水源流尽的地方,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甚至在这里可以给人一种悬念和期待,这就是陶渊明笔下对于水的一种运用。

很显然后文作者"来到"桃花源,看见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而在这深山之中竟然真有这样一块宝地实在让人惊奇。

"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属"这些都得力于这块宝地的水源流经之特别。

古人常说,有山有水有房有田正是隐居赛神仙的日子。

所以像这样美的地方自然是又蒙上了一层神秘感,在这山与水的笼罩之中,又寓于山水的美好才会产生千百年来学子文人对其的向往。

或者是自行勾勒创造一个属于自己小小的桃源,将这山水的灵韵从陶潜热爱的思维之中传达至所有人的心声。

陶渊明的诗及思想感情总结

陶渊明的诗及思想感情总结

陶渊明的诗及思想感情总结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东晋末年至南朝刘宋初年的文学家、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主要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思考,体现了他独立、淡泊、儒雅、自由、乐观的个性和人生态度。

这篇文章将总结陶渊明的诗及思想感情,以展现他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

陶渊明的诗作大部分描绘了山水田园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大自然的美景以具体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些句子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他还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四季变化、鸟兽昆虫、花草树木等,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陶渊明的诗歌中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他对人生的态度是淡泊自然、随遇而安。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权势。

在《桃花源记》中,他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没有欲望和争斗,和谐自在地生活着。

这个故事代表了陶渊明对乌托邦式社会的向往和不满现实社会的失望。

他也通过描写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不公、贪婪和虚假来暗示他对社会道德的关注和批评。

陶渊明的诗中还展现了他独立思考和儒雅修身的品质。

他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为荣,并主张追求真理和正义。

他没有迎合时俗的风尚和权贵的意志,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

例如,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写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这是对归乡理想的强烈呼唤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思。

他不仅关心个人的境遇,也关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想。

陶渊明的诗歌中还透露出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尽管他生活在乱世,但他依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他相信个体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也相信人们在艰难时刻可以找到内心的安慰和希望。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隐士,其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是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远离尘世烦扰、追求自我完善与卓越、行持道德的人生哲学。

隐逸思想渗透在陶渊明的诗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首先,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隐逸的山水情怀。

山水自古以来就是士人们隐逸乐土,陶渊明的诗歌也是如此。

他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个隐逸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隐居在深山中的理想之乡,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他的诗歌中也融入了对山水的理解和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三》)“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桃花源记》)这些诗句抒发了他内心对山水的向往和追求,反映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其次,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清静的渴求。

陶渊明对于清静的追求可以从其诗作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清静成为他思想和行为处处呈现的特色。

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羁旅深山,愁闻空蝉,徘徊榆关”(《归园田居·其二》)的无尽孤独,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隽永清寂,“野望千里,烟光袅袅。

”(《饮酒·其七》)这些深情的句子表达了他对平静、清闲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外,陶渊明诗作中还往往流露出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道德的关注。

他在《桃花源记》中对当时封建社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批判,表现出了对世人的不满和对清高高洁的向往:“闻道无妻先隐泪,有妻空更试比年。

”(《归去来兮辞》)这一句诗表现出了他对于世俗婚姻制度的蔑视与调侃。

而《杂诗·其二》“是以嘉乡者,游避胜于市,退身卫其真,得非相之事。

”则表明了他坚持道德清高的主张。

总之,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他一方面具有对山水的爱好和崇尚清静的追求,另一方面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道德的关注,体现出一种深沉的隐逸情结。

这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即便到现在,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和价值意义。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doc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doc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尤其是享誉中外的名山大川,如泰山,他是山中的伟大夫,他的每一块岩石,都铭刻着岁月的沧桑,正如额头上的皱纹,是岁月和风雨的见证;登上峰顶,自然回归,感受山的伟大与自我的渺小,有了抛确明利的自我之心,山有脊梁,人有人格,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与人的交融使山富有一种超然的灵性,道德灵悟,人在山的灵性和奇峰独立之中,悟出了生命的真谛。

水,是多变的。

没有像山那样固定,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为善,可为恶,深不可测。

聪明的人像水一样,明察事理,而不顾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和规格智者大多或在水边溪水而行,望水而思,让碧波清澈,洗极自己的心灵。

山有厚重,水无常识。

山有其高深博大;水有其灵动柔变。

山是静止的书,它抒写了轻松的气质,磐石的风格,打磨出刚毅和傲骨;水是流动的书,它记载了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可以培养你的灵活和敏锐。

读山,你知道什么是持之以恒;读水,你知道什么是稍纵即逝。

爱山爱水以山和水为自己的人生概魄,以山水陶冶人的性情,是中国人的最高境界追求。

【推荐下载】谈谈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推荐下载】谈谈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键入文字]
谈谈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陶渊明的诗歌质而自然,充满着一种山水情怀,这与他爱丘山的本性相契合,与他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襟怀和意趣相统一。

 史论陶诗,一般多以萧散冲淡(朱熹)[1]、质而自然(严羽)[2],冲淡高洁(梁启超)[3]、和谐静穆(朱光潜)[4]等作概括,认为它自然情深,可以与《诗经》三百篇相媲美。

本文着重从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和山水性情三个方面对陶诗做一点浅层次的分析,聊以探求陶诗中的山水意境以及深蕴在这意境中的诗人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理想,即山水情怀。

 一、陶诗中的山水情结
 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

相较于一般文人,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

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

[5]诗缘情而发,他从山川河泽中得到美的感受付之以诗,他的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6],读者能触景生情,情以景观。

陶诗中出现的物象诸如山和泽大多包含着诗人欣豫自远、委心事外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情结的实体化。

1。

浅析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浅析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浅析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作者:宋玉坤汤倩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1期保定学院历史系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陶渊明一身正气,蔑视权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过着园日涉却能成趣、审容膝却也能易安、植扙耘籽也能潇洒的田园生活。

田园生活给了陶渊明想要的闲适,给了陶渊明想要的淡定,给了陶渊明想要的生活,即使生活贫困,也甘之若饴。

陶渊明还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

这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美好追求与热情向往。

关键词:陶渊明;蔑视权贵;性本自然;超凡脱俗;美好愿望[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1-0-01前言: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创作开创了山水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一、山水情怀产生原因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

其实,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

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

1、本性使然陶渊明少年时受传统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破灭。

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

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

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中体现的自然观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中体现的自然观

一、概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田园诗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人生哀愁而闻名。

在他的田园诗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观念,这些观念对我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然观的角度探讨陶渊明的田园诗,分析其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念。

二、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描绘了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他深情地描绘了田园景色,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的眷恋和热爱。

在他的诗作中,自然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他所描绘的自然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与人的情感、意志和品性相通联的。

这种自然观念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三、山水情怀与诗意境界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山水元素被广泛运用,成为了他诗作的主要表现对象。

在他的诗中,山水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诗意境界,从而使得山水成为了一种承载诗人情感的意象。

他的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山水元素,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景仰和对人生的幽远思考。

这种自然观念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对山水的独特情怀,以及他们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追求。

四、自然万物与生命共通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还融入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理解。

他以一种超然的意境,描绘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灵的形态和气质,赞美了自然界中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怜悯,这种自然观念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五、自然与道法自然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透露出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体察和对道法自然的追求。

他认为自然是最高的道义准则,生活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这种自然观念与我国古代儒家的“道法自然”思想相契合,表现了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六、结语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念,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怀和道德理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浅探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浅探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浅探文艺评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浅探刘晓阳(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50030)摘要:孔子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具体地分析了山水的自然形态特点,道德比附含义和人格精神,以及山水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丰富内涵.关键词: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倡导以"仁,义,礼,智,信"的人格规范去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他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自然的观察和体悟,他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的观点,赋予山水以人格精神和道德比附的含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为何见大水必观时,孔子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旬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正是由于水具备了泽被万物,涤荡污浊,百折不回,平正有度等特点,孔子才会发出"智者之所以乐水也"的感慨.崇尚自然的道家对水更是情有独钟,老子提出了道的哲学概念,然"道可道,非常道",它"惟恍惟惚","寂兮廖兮",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于是老子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八章》).水性之柔弱,无为,不争,处下正与其所主张的道的特点相接近.儒家和道家在对水的认识和理解上虽各有偏重,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至柔的水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它才冲破一切阻力,奔流不息.很多军事家都在用水之道上大做文章,如《孙子兵法》中就有"激水之疾,所以磲石者,势也"的说法;而"水滴石穿"又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警示着历代统治者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水的无穷力量又是一把双刃剑,洪水泛滥又带来数不清的灾难,于是有了大禹治水,李冰造都江堰,以至今日的葛洲坝,小浪底,三峡等水利工程,这~切都是人们认识水,利用水,从而趋利避害的智者所为.水又是善变的,它百折干回,终归沧海,亏则盈,满则溢,寒则凝为冰,热则蒸为汽,它能为云为雾,为雨为雪,为霜为露,变幻莫测,令智者神往,又令智者沉思.相对于水的柔,动,善变,山则是刚,静,恒定的.人类对于山的崇拜与敬畏始于上古,《诗经.,J,雅?车辖》中就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山之所以被关照,还在于山定位在"仁"的道德比附意义上,孔子说山是"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正因为山滋生草木,养育生灵,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奉献出无尽的资源,符合仁者的胸怀,是故"仁者所以乐山也".山的高度吸引着无数的攀登者.登山能给人带来一个不同寻常的视点,可以获得更宽,更广,更远的视域.登高望远,眼界顿时开阔,心胸随之豁然,孔子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则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低"的境界又是何等惬意和畅快,而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写十六字令"山,剌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问",又以革命的浪漫=E义赋予了山擎天扶危的特性.山与水是一组对偶的概念,其中包含着对直统一的诸多因素:它一动一静,一柔一刚,一变一恒,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6B道,这也恰恰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山水以其特有的形态特点,启迪着人类对自然万物的观察,探索,感知和理解,以至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把握.山水不仅是一组对偶的概念,同时山水联称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它往往是国家,地域,种族和文化的分界线,又是国土或地域的别称,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同时,它又与中国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魏晋以来,老庄思想流行,山水成为文人雅士逃避现实烦恼,寄托隐逸情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所在.南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山水以形媚道",认为观山水就是观道,山水就是"仁智之乐",他同时肯定了山水"畅神"的审美功能,高度评价山水"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历代骚人墨客无不眷恋山水,东晋着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曾有言道:"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陶渊明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登山临水,竟日忘归;宋代着名文学家欧阳修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苏轼则寄情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以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足可怡情悦性,此外,佛教中也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然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认识发展和升华.中国园林的构建主题也是自然山水,具有"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特点,园林同自然山水一样成为古代文人的精神逍遥之地,虽只有拳石斗水,但在园林所营造的水光山色,泉声石影的山水意境中,他们得以"逍遥自得,享闲居之乐"(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成为不出家园,便可寄身山水,怡情悟道的精神寄托之处.正因为山水在社会,文化和古代文人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以山水为题材的诗词歌赋便自然是层出不穷,浩如烟海,蔚为大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而以山水为主题的中国山水画,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渐发展成熟壮大,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画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长愿而不得见也."道出了人们喜爱山水画的原因.从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宋的李成范宽,南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到清初四王,四僧中的石涛,石溪,渐江,无不是以山水画名世的大师,他们的传世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遗产中的瑰宝,代表着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成就.甚至音乐都与山水密不可分,春秋时期伯牙抚琴,子期能领会得到"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高山流水》,《渔樵问答》,《春江花月夜》,《江河水》等名曲无不是与山水密切相关的传世杰作.透过先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名言,我们体悟到了山水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认识到了山水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它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启迪着人类的心智,陶冶着人们的性情,它载着道,含着情,诉说着沧桑,引领着希望,,亘古常新,生生不息!参考文献:[1]刘向.《说苑》《中国美术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2页[2]刘向.《说苑》《中国美术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2页[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涕80页. 作者简介刘晓阳,1971年生,山东安丘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oo7级山水画研究生.。

归园田居导学案两学时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归园田居导学案两学时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归园田居导学案两学时人教版高一必修二设计人:鄢霏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感悟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来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感知诗人形像..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进而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学习时数2课时知识链接1、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被称为“平淡之宗”;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写作背景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自主学习1、字音羁jī荫yìn暧ài墟xū2、解释词语误落尘网:文中是比喻说法;指随俗当了官..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3、多音字荫:荫蔽yīn荫庇yìn巷:大街小巷xiàng巷道hàng4、重点实词积累适:少无适俗韵迎合始适还家门出嫁处分适兄意顺从5、这首诗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明确: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6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第二层7-18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第三层19-20句;回答人们的疑问;收束全文..6、课文标题题眼是哪个字7、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题眼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明确: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问题探究1、从何而归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明确:官场..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2、为何而归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本性爱田园..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3、归向何处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明确:园田..明确:“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可自由发挥4、归去如何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知识体系图解从何而归 --弃官场为何而归 --爱丘山归向何处 --归园田归去如何 --返自然课堂练习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注释①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④披:拨开..⑴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在本诗中;诗人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⑵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明确:先是从正面写“静”..乡村的偏僻;极少应酬;虚掩的柴门;幽静的居室;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与纯朴的乡邻们披草来往;共话桑麻;不是世俗的“人事”;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推荐阅读追悔落尘网;庆幸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本文刊于2006年9月25日语文学习报第二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设计人:鄢霏第2课时问题探究1、研习第一层:⑴“韵”与“误”的深刻含义有哪些“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A.“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B.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2、研习第二层⑴“守拙”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倾向拙zhuō本义是“笨”;也作谦词;这里取其引申义;即原始的;本真的..“守”是“坚持”的意思;“守拙”一方面是自谦;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反对虚伪技巧;向往归真返朴..⑵“方宅十余募记桑向往归真返朴 br⑵“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八句;按什么顺序来写田园生活有何用意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两文有同工之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可以互换吗为什么明确:“暧暧”、“依依”均为写远景之用语;都表示模糊不清、依稀可辩..但不可互换;因为“暧暧是写远处村庄的总体轮廓;这是不可能看得清楚的;只能是模糊的;而是建筑物在作者的主观感受上;它是静止的;而“依依”写的是炊烟;“炊烟”一是在高处;二是它是飘动的;比村庄的可见度大;因此用“依依”表示尽管炊烟在远处;但仍依稀可辩..总之;“暧暧”着眼于“模糊”;“静止”;“依依”着眼于“可见”;“漂动”..两者都不可互换..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没写人;你可以想象出人民这里生活的情景吗明确:虽没有写人;但写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可以让我们想象出;生活在这里的人必定和平安宁;生活古朴;怡然自得..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实际上拿田园生活的什么特点与官场对比明确:这两句写所感;具体、写到诗人田园生活之乐..它的两个特点可与官场对比;一是“无尘杂”;没有官场上乱糟糟的事;看不到今天恶心的“官场现形记”;二是“有余闲”;可以不必作官场上的那些客套应酬之劳;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做诗..这“一无一有”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理想境界..3、简析第三层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作者何以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处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4、总结本文写作特色1、内容上归天园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返朴归真”..“返朴归真”;第一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2、艺术上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四是语言朴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知识体系图解误落尘网多年--厌恶官场生活恋旧林思故渊--向往回归自然见:农田、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闻:狗吠深巷;鸡鸣桑颠→田园生活的情趣感:无尘杂有余闲揭示热爱田园之因--久在樊笼..推荐阅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一、陶诗中的山水情结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相较于一般文人;“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诗缘情而发;他从山川河泽中得到美的感受付之以诗;他的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读者能触景生情;情以景观..陶诗中出现的物象诸如山和泽大多包含着诗人欣豫自远、委心事外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情结的实体化..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他渴望并在后二十年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已融成大自然的一员;他不再是山水的旁观者、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山水早已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虽然曾经“误落尘网中”同上;还“一去三十年”同上;但就像羁鸟恋着旧林;池鱼思着故渊;他“目倦川涂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无时或忘地“心念山泽居”同上;最后“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向往山水的心被彻底放飞;即使面对死亡;他也可以高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词三首其三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眷恋..那些山;那些泽水;以及山泽间的动物和植物;都充满着一种非凡的魅力;诱惑着他走近..“山泽久见招”和刘柴桑--山泽哪里会真的招呼人;只因为诗人心思归隐;在山水情结的作祟下;他才会觉得山水见招..这是情结与实物之间的通感..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军阀夺权的政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选择归隐;证明他“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久去山泽游”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可以尝试“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可以怀想“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二十首其十..总之;山与水可以缓解他心头的压力和疲劳;洗去他因见过太多世俗社会的黑暗和污浊而引发的厌世情绪..与山水相融;把山水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归宿;是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作出的明智选择;作用其中的除了他骨子里拥有的高尚节操和爱山又爱水的真性情;当然也离不开黑暗社会压迫人性的反面驱动..“性本爱丘山”和“怅恨独策还”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分别是山水情结形成及表现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作用在陶渊明的诗歌写作上;便形成一种冲淡自然、清新流畅、古朴质直、醇厚隽永的诗风;感情真挚而富有奇趣;故金代元好问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7总括其诗歌特点..他的山水情结与他诗中的山水意象巧妙融合;一起构成一种浑融的山水意境..二、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意象陶渊明的诗歌抒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深得隐逸之趣..在他的众多诗歌中;山水意象的运用极其频繁;惯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这些意象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都体现自然的特点;即以山水为美的对象;追寻山水;主要是为了满足追寻者对美的要求..其中;广义的山水意象包括山、泽、松、兰、鸟等与山水相关的生命和物事;狭义的山水意象则单指山与水主要是泽..下面;我们便从山与水的意象分析陶诗的山水意境;探求陶诗的山水情怀..陶渊明的诗歌中山的意象繁多;有陵岑、南山、西山、东岭、曾丘等;不同的意象与不同的时令、景物和心情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尤其以南山最具典型性..南山这个意象分别出现在饮酒二十首其五和归园田居其三中;它既是一座实体的山指陶渊明住所附近的庐山;古称南障山;又作为诗人心中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信念而存在..以饮酒其五为例;按照古汉语的原则;第三联后半句“悠然见南山”既可理解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也可理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所以;在这里;山与人一样具有“悠然”的性情--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邈远..它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中渴望回归自然;像山水那样自在的理念和追求..而一个“悠然见”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当然也把美好的风光囊括在其中了..整首诗虽然无一字实际写情;却句句关情;意境迥然;可以说是得尽风流..在诗中;景物、情理水乳交融;有神无迹;所以温汝能所撰陶诗汇评中有“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独绝..境在寰中;神游象外”的说法..此外;“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十二首其二、“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游斜川等诗句中山的意象也都呈现出冲淡自然、清静渺远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渴望栖隐山林、归复自然的情怀..陶渊明诗歌中水的意象也十分丰富;有江、海、湖、泽、涧等;尤以泽的出现次数为多;且多与山连用;“泽”作名词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被定义为“聚水的洼地”;在陶诗中显然是指与水有关的东西或地方..“山泽久见招”、“心念山泽居”、“久去山泽游”、“寒气冒山泽”于王抚军座送客、“迥泽散游目”、“和泽周三春”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饮酒二十首十二等诗句;或寄托向往山水的情怀;或描写水滨隐居之人的高尚品质以表达自己的仰慕效仿之心;任真自得;深得“渐近自然”之趣..陶渊明是以意写境的高手;他的诗歌以写意为主;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平实的笔法精炼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以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并融兴寄于自然美;使景物人格化..意象本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陶诗中;山的意象与水的意象一体浑融;绝不孤立..诗中的意象往往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且具有渺远的意境..这种渺远是意象使然;也是诗人的心境所致..例如;“心远地自偏”饮酒二十首其五;“远”突破山水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空进到无限的时空里;进到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宗白华先生曾说:“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陶渊明便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游心”;他把山水意象融而为一;连同自己本身达到物我谐忘的境界;使本来的山水述怀变作山水情怀;从而营造出一种自然而有奇趣的山水意境..故宋代苏轼盛赞陶渊明作诗“才高意远”、“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三、陶诗中的山水性情陶诗的真趣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来的;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求;是主观与客观的浑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便是对陶渊明运用“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刻绘..就像庄周梦蝶一样;陶渊明早就与山水融为一体;山水的性格便是陶渊明的性格..孔子也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同样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钱穆先生对此解释为:“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大抵是说;山的特点厚重卓拔;与仁者相似;水的特点圆融通脱;与智者相似..这是用“道法自然”的方式来解释“仁”和“智”的内涵..从陶渊明的诗作和生平来看;他的性格中这二者兼而有之..鲁迅先生曾说:“陶潜诗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这更加证明了陶渊明的性格中刚和柔是兼济的..1、山一样的性情--厚重卓拔、独立自持的仁者风范山独立无畏..只要它存在;它就坚定地独立;不依附哀求别人;更不会为着私利、为着五斗米向人折腰屈膝..它稳重且懂得自持;在原则上固守节操;具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卓拔..陶渊明性格的卓拔体现在他不畏权势所迫;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上..当他对统治者失望之后;选择归隐;更体现出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彻底否定和坚决的反抗精神;他的饮酒二十首;通过回忆过去生活;写出了他从出仕到归隐种种生活的观感和体验;传达了对污浊、险恶的社会的痛心和不满..例如饮酒二十首其六中;诗人借酒抒怀;感叹俗世里做人行事的无原则性..“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寥寥数语;把表面现象可以蒙蔽人们眼睛;社会舆论可以给人错误导向的通病尽显无疑..言辞咄咄;体现的正是山一般的卓拔..饮酒二十首其八中;诗人以孤松自比;表现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在寒冷的季节里;“众草没其姿”;而它却依然挺立;折射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了诗人以清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哪怕守穷也要学高山青松卓然而立的品性..同时;他的厚重表现在对山川田园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亲近上..再以饮酒二十首为例;第九首中“父老”提酒邀饮;诗人“倒裳”而迎;表明诗人生性的冲淡;与农民。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隐逸林泉,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隐逸林泉,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理想。

历经世事沉浮之后,莫不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

赏奇山异水,处江湖之远就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在这里生命得到超脱,灵魂获得安慰与升华。

隐逸诗文则以寄情山水为主,写诗人对山水的审美,抒发隐逸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隐而吟咏,留下了众多后人叹为观止的隐逸诗文!对于隐逸生活,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早已有了,如隐逸的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楚辞》:《楚辞》中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开创了源流,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则是东晋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元亮,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由于陶渊明出身于封建文人家庭,受儒家思想影响,正如孔子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他把出仕看作弘扬“道”的一种途径,目的在于辅佐君王以教化百姓。

而当有志于“道”的君子面临现实的“无道”无能为力之时,则应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隐居以求其志”。

所以在其22岁时怀着“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开始出仕。

对理想的执着与黯淡的现实往往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追求、失落与痛苦都在歧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此以后,他出仕为官,失意而归隐,在不断出仕和归隐中,他认识到了当时乱世,知道自己的志愿无法实现,并且感到质性自然,于是他采取了同统治者不同流合污和洁身远祸的态度。

另外影响陶渊明的是老庄思想,他的核心是“自然”,它强调尊重万物各自的自由。

陶渊明将老庄的“自然思想” 践行为具体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追求。

他为了保持个体生命的自然本真,他用率真坦白的态度处世,用自己的生活和诗歌诠释着崇尚自然的理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种崇尚自然的理念使得陶渊明原本就喜爱自然的秉性更加勃起,于是当他毅然的选择了隐逸,从此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影响他的老庄认为道生万物,而万物之中,唯有自然,最能体现道的本质与真美。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之间,足见真意。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之间,足见真意。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水之间,足见真意。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古人对于园林之中山水的理解首先提醒下o,本文标题是智者乐(le三声)水,仁者乐山。

对于山水的需要,可以从之前讲到的借景和布局来解释借景,当然是从大自然借,所以就有了镌山裁水之说法。

布局主要是因为需要有山水间架做全园的起承转合之处,从而使得人工痕迹弱化,更加自然。

我国西周出现的“灵囿”的基本地形和骨架是灵台与灵沼。

灵台有与山岳相似的祭祀、观眺风景功能;灵沼即水体,都是挖低填高的人工营造,且具有山水的高下之势。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对于此相信很多人都只是知道但是不明白为何。

孔子回答弟子所问“仁者何乐于山也”时说:山“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

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xiang)。

”还说:“山水神祇立,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

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小者可以为舟與(yu)桴(fu)楫。

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

持斧则岓(qi四声),折镰则艾。

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

且积土为山,无损也。

成其高,无害也。

成其大,无亏也。

小其上,泰其大,久长安。

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惟山之意”对于孔子的解释,大家应该可以看的懂吧?如有不懂可以留言,小汉下次也会根据情况做注释。

其实对于山的赞扬,董仲舒曾经也提到过。

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山川颂》中说:“山则巃(long第二声)嵸(zong第三声)藟(lei三声)崔,久不崩阤(tuo第二声),似乎仁人志士。

”对于水流,孔子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子贡问孔子日:“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答日:“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有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其流也埤(pi第四声)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

其洸洸乎不淈(gu第三声)尽似道。

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

至量必平,似法。

盈不求概,似正。

淖约微达,似察。

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赤壁赋第四段说明的哲理

赤壁赋第四段说明的哲理

赤壁赋第四段说明的哲理赤壁赋第四段所表达的哲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赤壁赋第四段是一篇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赤壁的山川之美以及刘备、孙权两方的军队所展现出的不同心境,展示了智者与仁者的不同追求和境界。

其中,智者乐水,强调智者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境界;而仁者乐山,则强调仁者追求与人民共同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两者之间的对比体现了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和追求方向。

智者乐水,是指那些具有卓越智慧的人们在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时常常选择与水相伴。

水是柔软而有力的,常常能够寓意自由、灵动和无拘无束。

赤壁赋中描绘的赤壁山水景色,给人以开阔和博大的感觉,这也是智者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智者们常常喜欢在清澈的水中徜徉,感受水的柔软和力量,同时也借此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他们以自然的力量为伴,追求着自由自在的人生。

而仁者乐山,是指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更注重与人民共享美好生活。

赤壁赋中所描绘的赤壁山川之美,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仁者们常常选择在山中修身养性,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山有高峰与深谷,有险峻与宁静,这种多样性使得山成为仁者心灵的寄托。

仁者们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他们乐于与山为伴,感受山的雄伟和壮丽。

同时,仁者们也乐于与人民共享山水之美,希望将自己的幸福与人民一同分享,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智者乐水与仁者乐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追求。

智者以水为伴,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而仁者则以山为依托,追求与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幸福。

这两者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智者与仁者各自追求着不同的理想境界,但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智者通过与水相伴,追求自由的生活;而仁者通过与山为伴,追求与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幸福。

他们的不同追求相互交融,共同构筑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赤壁赋第四段所表达的哲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强调了智者与仁者不同的人生追求与境界。

智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选择与水为伴;而仁者追求与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幸福,选择与山为依托。

探析“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探析“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探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摘要: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他所提出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山”壮美,象征稳重、宽厚和刚毅;“水”柔美,象征着灵活、周流和顺达;“乐水”者善于权变,“乐山”者善于坚守。

它们都是对立统一体,是和谐、是境界。

关键词:智者仁者乐水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论语·雍也》。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这里,孔子用“山”和“水”的形象来比喻智者和仁者之所“乐”,间接地也就是折射智者和仁者本身。

“仁”跟“智”是孔子思想里的重要成分,他强调“仁智统一”,其中仁是他思想的核心,智则是实现仁的前提,进而指出了二者的区别。

但是终究,孔子把二者和谐统一了起来,“乐山”、“乐水”,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

一、仁和仁者仁,会意字。

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

本义为两人相遇、亲密无间之意。

所以《说文·人部》释义为:“仁,亲也。

从人、二。

”在《论语》中,“仁”字数出现达109次之多,这也就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什么呢?他对“仁”作出了多种解释。

“仁”有下述内容:“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这里,孔子首先规定仁的本质即为“爱人”。

“仁的根本在于爱别人。

”①“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②“孝”是君子的仁德品性,“孝”是子女奉养父母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将爱人从爱自己家人扩展到爱别人、爱别人的家人。

进而能够达到如孟子所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③,正所谓“泛爱众而亲仁”。

山水情怀在陶渊明诗歌中的浅析

山水情怀在陶渊明诗歌中的浅析

山水情怀在陶渊明诗歌中的浅析摘要:陶渊明被称为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歌清新、质朴而又气韵浑成,是魏晋山水田园诗歌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代表作品。

本文分析了陶渊明由仕途而走向归隐的经历和过程,探析诗人内心对田园和山水的向往和源自于本性的山水情怀,以寻求陶渊明山水田园诗风格形成的精神源泉。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山水;情怀被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以其至真、至纯的山水情怀创作出了大量恬淡醇美的田园诗歌,诗人寄情于山水,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物我交融,语言朴实自然,更体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纯净以及归隐田园的志趣。

不同于一般文人的借景抒怀与乐山、乐水,陶渊明弃官归隐,绝无半点虚假之意,而是经历了仕途坎坷和俗世烦扰之后的大彻大悟,也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依恋,是真正的归隐。

因此,陶渊明诗歌中的纯净和性灵也是一般的山水田园诗人所不具备的。

归隐田园的生活自然是清苦的,诗人半耕半读,亲自参加劳动,不同于一般文人士大夫的游山玩水。

诗人并没有因为艰苦的耕作与劳动而忽略了自己热爱自然、融于山水之间的性情和本真,而是如重返自然的鸟儿一样,尽情享受山水田园之乐,因此,我们在陶渊明的诗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质朴、纯净的山水情怀。

他的诗没有过多繁复的描写和华丽的辞藻,与魏晋时期“耻于农商”的士大夫以及奢靡、炫耀的世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田园山水诗歌中的一缕清风。

一、“池鱼思故渊”,归隐之心寄于山水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虽然都曾任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陶渊明的时候,家境早已大不如前,加上陶渊明的曾祖本就出自寒门,因此,陶家在官场上并不如意,陶渊明也不得不被生计所迫,而出任一些小官。

魏晋时期,官场黑暗,世风奢靡,官场上的坎坷,加上社会政治的不稳定,让陶渊明深深体验到了世态的炎凉和为官的不易。

因此,陶渊明在四十一岁的时候毅然辞官归隐,过上了悠然自乐的田园生活。

正像他在《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中描写的那样:“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提纲)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提纲)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摘要:诗歌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诗是其中发展较为充分的一种,古代诗人寄情山水,对山水怀有特殊的情结,吟咏山水的诗作也是层出不穷,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宝贵诗作传颂至今。

本文由山水诗的定义及特点等内涵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古代诗人对山水不同的情节,然后论述了山水诗的不同变现形式,最后从历史、社会、文化及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四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人纵情山水的原因。

关键词:诗人;山水情结;影响因素引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神奇的大自然,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也为人类的艺术文化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古代诗人游历山水时,往往被大自然激发起创作的灵感,感情丰富的诗人对山水似乎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们不光赞美神奇的自然山水风光,更重要的是透过山水进行思考,或抒发人生哲理,或叙述对生活的感悟,或寄寓复杂的感情。

由于古代诗人的自身经历不同,再加上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情况各异和主流文化导向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对相同的物象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他们以其丰富的感情经历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山水情节的诗作,在浩淼的诗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山水诗的内涵(一)山水诗的定义山水诗是谢灵运开创的,主要以描写山水风景为创作目的的诗歌题材,兴起于南北朝时期。

其中的山水可以是纯自然的山水,也可以是经过人工修饰的山水。

诗中描绘自然山水,使山水诗成为一个审美意象,而且注重借景抒情,借山水传达诗人真正的情愫。

鉴赏山水诗作既要能够绘山水之景,更要品山水之情。

我国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他们风格迥异,但都有很高的成就。

(二)山水诗的特点首先,山水诗中的山与水都是客观存在的。

自然界的山和水是山水诗的主体,是诗人主要的描写对象。

它可以经过人工的装饰但是必须真实的存在,这样才能够保证描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不会脱离现实的基础,从而使得整首诗具有活的灵魂。

其次,主从关系明确。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洪平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6)001
【摘要】“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可归类为山水诗的不多,但其实并不乏对山水景观的刻画,大致有二十多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既可以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同样称之为“山水诗人”.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洪平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2
【相关文献】
1.从曾国藩诗歌中的山水描写看其淑世情怀
2.陶渊明诗歌的色调与情怀
3.陶渊明的田园情怀及其在山水文化中的意义
4.回归与守望
——孟浩然诗歌中的故园情怀与山水精神5.古代文人山水情怀探源——以唐代山水诗歌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陶渊明的看法和感悟

对陶渊明的看法和感悟

对陶渊明的看法和感悟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农学家,被誉为“山水田园诗的始祖”,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迪。

在我看来,陶渊明的作品不仅仅是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感悟。

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与我息息相关。

他钟爱山水田园,喜欢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亲近。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与此同时,他也提倡耕读,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他认为农田是国家的根基,农民是社会的基石。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农业的赞美和对农民的关怀。

这种对自然和农业的热爱与我深深resonated,让我意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陶渊明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启发。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人生的辛酸和无奈。

他在《桃花源记》中写道:“云际雁声绕船遥,此时凄怆江南春。

独游幽径下山来,遥见村落扣明门。

”这段描写生活的诗句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奈。

然而,陶渊明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坚守。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段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追求真理的决心。

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明白,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

陶渊明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启示。

他对社会的现实态度让我深感共鸣。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僮僕儿童笑语声,一片风光尽被占。

众鸟高飞人尽惊,憔悴登时变白头。

”这段诗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残酷。

然而,陶渊明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通过自己的文字抨击社会的黑暗,呼吁人们追求公正和和谐。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明白,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我们应该关注社会的不公,努力去改变现状,追求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知乐山水,仁者乐山的意思

知乐山水,仁者乐山的意思

知乐山水,仁者乐山的意思
"知乐山水"和"仁者乐山"是两句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论语》的话。

它们的意思是:
- "知乐山水"(知道享受山水乐趣):这句话是指懂得欣赏自然美景的人,能够从山水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 "仁者乐山"(有仁爱之心的人喜欢山):这句话是指仁爱之心是山的特点之一,山以其雄浑、稳重、挺拔的形象代表了仁爱的精神。

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也需要具备山的品质和气概。

这两句话都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和与自然的关系的
论述。

它们强调了人们在追求道德和精神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需要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事,追求内心的平和和精神的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一、陶诗中的山水情结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

相较于一般文人,‚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

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

‛诗缘情而发,他从山川河泽中得到美的感受付之以诗,他的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读者能触景生情,情以景观。

陶诗中出现的物象诸如山和泽大多包含着诗人欣豫自远、委心事外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情结的实体化。

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

‚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

他渴望并在后二十年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已融成大自然的一员,他不再是山水的旁观者、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山水早已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

虽然曾经‚误落尘网中‛(同上),还‚一去三十年‛(同上),但就像羁鸟恋着旧林,池鱼思着故渊,他‚目倦川涂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无时或忘地‚心念山泽居‛(同上),最后‚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向往山水的心被彻底放飞,即使面对死亡,他也可以高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拟挽歌词三首》其三)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眷恋。

那些山,那些泽(水),以及山泽间的动物和植物,都充满着一种非凡的魅力,诱惑着他走近。

‚山泽久见招‛(《和刘柴桑》)——山泽哪里会真的招呼人,只因为诗人心思归隐,在山水情结的作祟下,他才会觉得山水见招。

这是情结与实物之间的通感。

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

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军阀夺权的政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

选择归隐,证明他‚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

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久去山泽游‛(《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可以尝试‚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可以怀想‚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二十首》其十)。

总之,山与水可以缓解他心头的压力和疲劳,洗去他因见过太多世俗社会的黑暗和污浊而引发的厌世情绪。

与山水相融,把山水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归宿,是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作出的明智选择,作用其中的除了他骨子里拥有的高尚节操和爱山又爱水的真性情,当然也离不开黑暗社会压迫人性的反面驱动。

‚性本爱丘山‛和‚怅恨独策还‛(《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分别是山水情结形成及表现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作用在陶渊明的诗歌写作上,便形成一种冲淡自然、清新流畅、古朴质直、醇厚隽永的诗风,感情真挚而富有奇趣,故金代元好问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7]总括其诗歌特点。

他的山水情结与他诗中的山水意象巧妙融合,一起构成一种浑融的山水意境。

二、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意象陶渊明的诗歌抒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深得隐逸之趣。

在他的众多诗歌中,山水意象的运用极其频繁,惯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

这些意象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都体现自然的特点,即以山水为美的对象,追寻山水,主要是为了满足追寻者对美的要求。

其中,广义的山水意象包括山、泽、松、兰、鸟等与山水相关的生命和物事,狭义的山水意象则单指山与水(主要是泽)。

下面,我们便从山与水的意象分析陶诗的山水意境,探求陶诗的山水情怀。

1、山的意象陶渊明的诗歌中山的意象繁多,有陵岑、南山、西山、东岭、曾丘等,不同的意象与不同的时令、景物和心情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尤其以南山最具典型性。

南山这个意象分别出现在《饮酒二十首》其五和《归园田居》其三中,它既是一座实体的山(指陶渊明住所附近的庐山,古称南障山),又作为诗人心中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信念而存在。

以《饮酒》其五为例,按照古汉语的原则,第三联后半句‚悠然见南山‛既可理解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也可理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所以,在这里,山与人一样具有‚悠然‛的性情——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邈远。

它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中渴望回归自然,像山水那样自在的理念和追求。

而一个‚悠然见‛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当然也把美好的风光囊括在其中了。

整首诗虽然无一字实际写情,却句句关情,意境迥然,可以说是得尽风流。

在诗中,景物、情理水乳交融,有神无迹,所以温汝能所撰《陶诗汇评》中有‚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独绝。

境在寰中,神游象外‛的说法。

此外,‚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十二首》其二)、‚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游斜川》)等诗句中山的意象也都呈现出冲淡自然、清静渺远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渴望栖隐山林、归复自然的情怀。

2、水的意象陶渊明诗歌中水的意象也十分丰富,有江、海、湖、泽、涧等,尤以泽的出现次数为多,且多与山连用,‚泽‛作名词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被定义为‚聚水的洼地‛,在陶诗中显然是指与水有关的东西或地方。

‚山泽久见招‛、‚心念山泽居‛、‚久去山泽游‛、‚寒气冒山泽‛(《于王抚军座送客》)、‚迥泽散游目‛、‚和泽周三春‛(《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饮酒二十首》十二)等诗句,或寄托向往山水的情怀,或描写水滨隐居之人的高尚品质以表达自己的仰慕效仿之心,任真自得,深得‚渐近自然‛之趣。

陶渊明是以意写境的高手,他的诗歌以写意为主,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平实的笔法精炼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以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并融兴寄于自然美,使景物人格化。

意象本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陶诗中,山的意象与水的意象一体浑融,绝不孤立。

诗中的意象往往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且具有渺远的意境。

这种渺远是意象使然,也是诗人的心境所致。

例如,‚心远地自偏‛(《饮酒二十首》其五),‚远‛突破山水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空进到无限的时空里,进到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宗白华先生曾说:‚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陶渊明便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游心‛,他把山水意象融而为一,连同自己本身达到物我谐忘的境界,使本来的山水述怀变作山水情怀,从而营造出一种自然而有奇趣的山水意境。

故宋代苏轼盛赞陶渊明作诗‚才高意远‛、‚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三、陶诗中的山水性情陶诗的真趣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来的,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求,是主观与客观的浑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这便是对陶渊明运用‚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刻绘。

就像庄周梦蝶一样,陶渊明早就与山水融为一体,山水的性格便是陶渊明的性格。

孔子也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同样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钱穆先生对此解释为:‚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

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

‛大抵是说,山的特点厚重卓拔,与仁者相似;水的特点圆融通脱,与智者相似。

这是用‚道法自然‛的方式来解释‚仁‛和‚智‛的内涵。

从陶渊明的诗作和生平来看,他的性格中这二者兼而有之。

鲁迅先生曾说:‚陶潜诗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这更加证明了陶渊明的性格中刚和柔是兼济的。

1、山一样的性情——厚重卓拔、独立自持的仁者风范山独立无畏。

只要它存在,它就坚定地独立,不依附哀求别人,更不会为着私利、为着五斗米向人折腰屈膝。

它稳重且懂得自持,在原则上固守节操,具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卓拔。

陶渊明性格的卓拔体现在他不畏权势所迫,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上。

当他对统治者失望之后,选择归隐,更体现出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彻底否定和坚决的反抗精神,他的《饮酒二十首》,通过回忆过去生活,写出了他从出仕到归隐种种生活的观感和体验,传达了对污浊、险恶的社会的痛心和不满。

例如《饮酒二十首》其六中,诗人借酒抒怀,感叹俗世里做人行事的无原则性。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寥寥数语,把表面现象可以蒙蔽人们眼睛,社会舆论可以给人错误导向的通病尽显无疑。

言辞咄咄,体现的正是山一般的卓拔。

《饮酒二十首》其八中,诗人以孤松自比,表现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

在寒冷的季节里,‚众草没其姿‛,而它却依然挺立,折射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了诗人以清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哪怕守穷也要学高山青松卓然而立的品性。

同时,他的厚重表现在对山川田园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亲近上。

再以《饮酒二十首》为例,第九首中‚父老‛提酒邀饮,诗人‚倒裳‛而迎,表明诗人生性的冲淡,与农民间毫无隔阂、融洽无间;而诗的后半部分写诗人与老农促膝相谈,老农劝诗人处世不要那么认真,还是出去做官的好,这番‚父老言‛有点像屈原与渔夫的问答,类似于陶渊明的自明心迹。

于是诗中接着道,‚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意思是说我隐居的决心已定,再不会重返仕途,与世同流合污。

正是诗人能和农民倾心相处,他才深知人民的疾苦和真诚。

投桃报李,他在他的诗歌里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其三),‚回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2、水一样的性情——圆融通脱、上善大度的智者气质山水相依,正如仁智不可偏废。

智者首先必须是仁者,不是仁者,没有真智。

水的特性在于柔和多变,遇事容让。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章)说的正是它的有容乃大。

同时,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使得它拥有遇形象物的本事,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即是圆融通脱的生存方式。

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水的性情始终贯穿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和处世之道上。

至于陶渊明性格的圆融通脱,在为人处世的率性方面极具代表性。

水遇物则变形,陶渊明的性格也是行云流水一般,洒脱不羁。

苏轼曾经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