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评估肾病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肾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项目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以及检测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功能检查项目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尿液外观、尿比重、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潜血、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问题,如肾炎、尿路感染等。
二、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测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滤清功能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血肌酐清除率法、尿肌酐清除率法和估算GFR等。
通过测定GFR,可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滤清功能减退,如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三、血尿素氮(BUN)检测血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之一。
血液中的尿素氮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血尿素氮的浓度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好坏。
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的浓度应在一定范围内,若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脏存在问题,如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
四、血肌酐(Cr)检测血肌酐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之一。
血液中的肌酐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血肌酐的浓度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好坏。
正常情况下,血肌酐的浓度应在一定范围内,若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脏存在问题,如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病等。
五、尿肌酐(UCr)检测此尿肌酐的浓度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好坏。
正常情况下,尿肌酐的浓度应在一定范围内,若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脏存在问题,如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病等。
六、尿微量白蛋白(UMA)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滤清功能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白蛋白应该非常少或者没有,若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可能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如早期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七、血清尿酸(UA)检测血清尿酸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之一。
血液中的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血清尿酸的浓度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好坏。
正常情况下,血清尿酸的浓度应在一定范围内,若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脏存在问题,如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等。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2型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2型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
然而,当糖尿病患者患上肾病时,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尿毒症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准确的分期和评估,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上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主要采用了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排泄率(UACR)两个指标进行评估。
根据这两个指标的不同组合,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不同的阶段,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首先,根据eGFR的水平,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5个阶段。
eGF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通常情况下,eGFR的数值越高,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越好。
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中,eGFR的水平被划分为,≥90ml/min/1.73m²为1期,60-89ml/min/1.73m²为2期,30-59ml/min/1.73m²为3期,15-29ml/min/1.73m²为4期,<15ml/min/1.73m²为5期。
通过eGFR的分期,可以更好地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根据UACR的水平,也可以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3个阶段。
UACR是尿蛋白排泄率的指标,正常情况下,尿中排泄的蛋白质很少,但在肾脏病变时,尿中的蛋白质排泄率会明显增加。
根据UACR的水平,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A1期(正常/微量白蛋白尿),<30mg/g,A2期(中度白蛋白尿),30-300mg/g,A3期(重度白蛋白尿),>300mg/g。
通过UACR的分期,可以更好地了解肾脏蛋白质排泄的情况,为临床医生评估肾脏病变的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综合考虑eGFR和UACR两个指标,可以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6个阶段,A1期,eGFR≥90ml/min/1.73m²,UACR<30mg/g;A2期,eGFR≥90ml/min/1.73m²,UACR≥30mg/g;A3期,eGFR60-89ml/min/1.73m²,UACR≥30mg/g;B1期,eGFR30-59ml/min/1.73m²,UACR≥30mg/g;B2期,eGFR15-29ml/min/1.73m²,UACR≥30mg/g;C期,eGFR<15ml/min/1.73m²,UACR≥30mg/g。
蛋白尿诊断标准

蛋白尿诊断标准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或通透性增加所致。
蛋白尿的发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蛋白尿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尿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量是诊断蛋白尿的关键指标之一。
正常人每天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量通常在150毫克以下,超过此范围即可诊断为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可以通过尿液分析仪器进行定量测定,也可以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进行评估。
2. 尿蛋白/肌酐比值。
尿蛋白/肌酐比值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蛋白尿诊断指标,尤其适用于孕妇或儿童。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蛋白/肌酐比值在0.2以下,超过此比值即可诊断为蛋白尿。
3. 尿蛋白电泳。
尿蛋白电泳是一种较为精准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蛋白尿的类型。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将尿液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条带,从而帮助医生判断蛋白尿的病因。
4.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诊断蛋白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会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因此通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可以帮助判断蛋白尿的严重程度。
5. 尿沉渣检查。
尿沉渣检查是诊断蛋白尿的常规方法之一,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沉渣,可以发现是否有蛋白质颗粒的沉淀。
尤其是对于微量蛋白尿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蛋白尿的诊断时,以上几个方面的指标都需要综合考虑,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还需要排除非肾脏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如运动后蛋白尿、感染后蛋白尿等。
总之,准确地诊断蛋白尿对于及时治疗肾脏疾病、保护肾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尿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诊断过程,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尽早发现蛋白尿的病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介绍的蛋白尿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有所帮助,提高对蛋白尿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肾病综合症的检查标准

肾病综合症的检查标准肾病综合症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检测手段有多项,如下:1.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肾病综合症的最基本检查方法。
其中包括对尿色、尿比重、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潜血、细胞数等进行的检测。
蛋白尿是判断肾病是否存在的标准之一,在尿常规中常常提示肾脏损害。
2. 尿蛋白24小时定量尿蛋白24小时定量是衡量肾转化能力的标准之一,也是判断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24小时内尿液中蛋白质量的检测可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当24小时内尿蛋白质量达到3g以上时,表明病情已进入严重阶段。
3. 血肌酐和尿肌酐血肌酐和尿肌酐是评估肾脏功能的关键指标,都可以表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表现。
GFR代表肾脏的排泄性能,能够反映肾脏对废物和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
一般而言,当GFR 降低到60ml/min以下时,为肾脏功能不全的标准之一。
4. 肝肾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是肾病综合症中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
这可以包括检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蛋白电泳、肾素和醛固酮等生化指标,可以摸清整个机体的状况,尤其对肾性贫血和代谢性酸中毒的判断很有价值。
5. 肾活检肾活检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金标准”,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的形态与结构。
通过肾活检,能够确定肾脏的病因、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是为确诊肾小球疾患最可靠的方法。
不过,肾活检操作比较痛苦,且存在少量出血及组织损伤这些风险。
总之,以上就是肾病综合症的检查标准。
不同的检查手段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肾脏疾患的情况,可根据病情的不同,综合运用多种检查因素,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措施。
临床分析肾功能评估指标

临床分析肾功能评估指标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以及代谢废物的排出。
肾功能评估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查之一,通过评估各项指标可以判断肾脏的功能状态,进而帮助医生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常见的肾功能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包括肌酐清除率、尿酸、尿素氮、尿蛋白和血肌酐。
一、肌酐清除率肌酐清除率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之一。
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由肾脏排泄。
肌酐清除率的计算基于原理是通过测量血清肌酐浓度和尿液中肌酐的排泄量,然后进行计算得出。
肌酐清除率的降低可能意味着肾脏滤过功能受损。
二、尿酸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其排出主要依赖于肾脏。
尿酸在体内的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遗传以及肾脏排泄功能等。
血液中尿酸浓度的升高可能与痛风、尿酸结石等疾病有关。
三、尿素氮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之一。
尿素氮主要由肝脏代谢蛋白质形成,然后通过肾脏排泄。
尿素氮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肾脏功能受损、蛋白质摄入过多等情况有关。
四、尿蛋白尿蛋白是指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尿蛋白增多可能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异常等情况有关。
尿蛋白的定量分析可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损伤程度。
五、血肌酐血肌酐浓度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常用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肾脏每分钟滤过血浆中的肌酐量,反映了肾脏的滤过功能。
血肌酐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
综上所述,肾功能评估指标包括肌酐清除率、尿酸、尿素氮、尿蛋白和血肌酐。
这些指标在临床上常用于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和监测自己的肾功能评估指标,有助于及早发现肾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和保护。
因此,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评估,特别是对于肾脏疾病高风险人群。
同时,在进行肾功能评估时,需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结果,以获取更为全面准确的肾脏功能状态。
肾病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肾病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为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蛋白尿:在24小时尿液收集中,尿蛋白排泄量大于3.5克/24小时,或者是尿蛋白肌酐比值大于3.5mg/mmol。
2. 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血浆总蛋白浓度小于60g/L,并伴有低白蛋
白血症(血浆白蛋白水平小于30g/L)。
3. 水肿: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水肿或局部性浮肿。
4. 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降低:尽管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肾小球病变,但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仅轻度下降。
这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可以确定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请注意,确诊
需要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结果,并排除
其他可能引起肾蛋白尿的病因。
为了确诊和确定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因此,在疑似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中,
及早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肾病分期标准5期

肾病分期标准5期肾病分期标准是指根据患者肾功能状态的不同,将慢性肾病分为不同的阶段,以便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
肾病分期标准通常采用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脏损伤程度来进行分类,其中5期是指慢性肾病的最终期,也是肾功能衰竭的临界阶段。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肾病分期标准5期的相关内容。
在肾病分期标准中,5期是指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15ml/min/1.73m²,这意味着肾脏的滤清功能已经丧失,患者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
此时,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尿毒症症状,包括贫血、骨质疏松、高血压、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肾病分期标准5期的患者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透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透析可以通过人工装置模拟肾脏的滤清功能,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液体,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透析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透析治疗外,肾病分期标准5期的患者还可以选择肾移植。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肾移植,患者可以摆脱长期的透析治疗,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由于供体的匹配和排异反应等问题,肾移植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进行。
除了肾替代治疗外,肾病分期标准5期的患者还需要积极控制相关并发症,包括贫血、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积极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肾病分期标准5期是慢性肾病的最终阶段,患者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包括透析和肾移植。
同时,患者还需要积极控制相关并发症,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肾病分期标准5期的相关知识,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
肾功能4项

肾功能4项肾功能4项是指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和尿蛋白。
这四项指标可以综合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以及是否存在肾功能损害等。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肾小球滤过血浆的能力。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GFR大约在90-120 mL/min/1.73m²之间。
GFR的测定方法包括肌酐清除率测定、尿素清除率测定和核素标记法等。
GFR的值越低,则说明肾小球滤过能力越差,可能存在肾功能损害。
血清肌酐(SCr)是评估肾小管排泄功能的指标,它是肌纤维蛋白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泄而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SCr的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肾脏发生功能损害时,SCr的水平会升高。
因此,SCr水平可以反映肾小管排泄功能的正常与否。
血清尿素氮(BUN)是评估肾脏氨基酸代谢和肾小管排泄功能的指标,它是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产生的尿素循环转运至肾脏进行排泄。
正常情况下,BUN 的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肾脏发生功能损害时,BUN的水平会升高。
因此,BUN水平可以反映肾小管排泄功能的正常与否。
尿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中只有极微量的蛋白质,或者称为微量蛋白。
如果尿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则说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可能存在肾功能损害。
综上所述,肾功能4项即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和尿蛋白,通过评估这些指标的水平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和损害程度,对于及早发现和干预肾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肾脏病常用检查

肾脏病常用检查标题:肾脏病常用检查引言概述: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
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肾脏病,医生通常会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评估肾脏功能和病情。
本文将介绍肾脏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尿常规检查1.1 尿比重:通过测量尿液的比重来评估肾脏对水分的浓缩功能。
1.2 尿蛋白: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尿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
1.3 尿沉渣检查:观察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细胞。
二、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查2.1 血肌酐:血液中肌酐的含量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高肌酐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
2.2 尿素氮:通过检查尿液中的尿素氮含量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
2.3 肾小球滤过率(GFR):通过计算GFR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是评估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
三、B超检查3.1 肾脏大小和形态:通过B超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和结构是否异常。
3.2 肾脏血流情况:B超可以评估肾脏的血流情况,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堵塞。
3.3 肾脏肿块和囊肿:B超可以帮助发现肾脏内的肿块和囊肿,及时诊断肾脏病变。
四、CT或MRI检查4.1 肾脏结构和功能:CT或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4.2 肾脏肿瘤和结石:CT或MRI可以帮助发现肾脏内的肿瘤和结石,及时进行治疗。
4.3 血管病变:CT或MRI可以评估肾脏的血管情况,是否存在狭窄或扩张等异常。
五、肾活检5.1 细胞学检查:通过肾脏活检可以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帮助明确肾脏病的病理类型。
5.2 免疫荧光检查:肾脏活检还可以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帮助诊断免疫性肾病等疾病。
5.3 电镜检查:通过电镜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组织的微观结构,帮助诊断肾小球疾病等疾病。
结论:肾脏病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查、B超检查、CT或MRI检查以及肾活检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肾脏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保护肾脏健康。
糖尿病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分期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分为不同的阶段,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来进行分期,从而更好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预后。
糖尿病肾病分期评估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GFR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用于反映肾小球对血液进行滤过的速率。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血中肌酐清除率(CCr)、尿中肌酐清除率(UCr)等。
GFR水平越低,肾脏功能受损程度越重。
尿蛋白排泄率(UPR)UPR是评估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来评估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尿蛋白排泄率越高,说明肾脏受损程度越严重。
糖尿病肾病分期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和上述指标,糖尿病肾病通常分为五个阶段:阶段 1:正常肾功能在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尿蛋白排泄率(UPR)低于正常范围。
患者通常没有肾脏症状,肾脏功能正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阶段 2:肾损伤在此阶段,GFR略有降低,仍然在正常范围内,尿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但仍低于正常范围。
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尿蛋白,但通常没有其他肾脏相关的症状。
建议控制血糖和血压,减少蛋白质摄入,并定期监测肾功能。
阶段 3:肾功能减退在此阶段,GFR明显降低,尿蛋白排泄率进一步升高。
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肾脏相关的症状,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包括血糖控制、血压控制、控制蛋白质摄入、使用肾脏保护剂等。
阶段 4:肾功能衰竭在此阶段,GFR严重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
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肾脏功能显著受损。
此时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考虑肾移植等替代治疗方式。
阶段 5:尿毒症期在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GFR)极低,尿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
此时患者已经进入尿毒症期,肾脏无法正常发挥功能,需要长期进行透析治疗或考虑肾移植。
总结糖尿病肾病的分期评估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肾功能不全评估标准

肾功能不全评估标准一、引言肾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诊断、治疗和管理肾功能不全患者,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功能不全评估标准的各个方面,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标准、评估流程以及结论等。
二、评估指标肾功能不全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滤过功能,进而评估肾脏的整体功能状态。
1.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单位为ml/min/1.73m2。
通过检测GFR,可以了解肾脏对毒素的清除能力,从而判断肾功能不全的程度。
2.Scr:血肌酐是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肌肉产生,经肾脏排泄。
血肌酐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状态。
3.BUN: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尿素氮浓度的变化也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状态。
三、评估标准根据不同的评估指标,可以将肾功能不全分为不同的等级。
目前常用的评估标准包括:1.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CKD):根据GFR和尿蛋白水平,将肾功能不全分为5期。
其中,1-3期为轻度肾功能不全,4期为中度肾功能不全,5期为重度肾功能不全。
2.终末期肾病(ESRD):当肾功能不全进展到严重阶段,导致GFR降至15ml/min以下时,称为终末期肾病。
此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
四、评估流程肾功能不全的评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原因。
2.体格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采集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肾功能指标(如GFR、Scr、BUN等)、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脂等指标的检测。
4.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肾脏的形态和结构。
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诊断标准实验室指标

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诊断标准实验室指标
1.尿微量白蛋白(UAE):正常人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通常低于20毫克/分钟,而肾病综合症患者的UAE通常超过30毫克/分钟。
2. 肾小球滤过率(GFR):GFR是肾脏过滤血液的速率。
正常人的GFR通常在90-120毫升/分钟左右,而肾病综合症患者的GFR通常低于60毫升/分钟。
3. 血肌酐(Cr):血肌酐是衡量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
正常人的血肌酐水平通常在0.6-1.2毫克/分升之间,而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通常高于1.5毫克/分升。
4. 尿蛋白/肌酐比值(PCR):肾病综合症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比值通常高于0.2。
5. 血清白蛋白(ALB):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通常低于35克/升。
6. 血尿素氮(BUN):BUN是衡量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
肾病综合症患者的BUN通常高于20毫克/分升。
上述指标的组合可以用于诊断肾病综合症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并非绝对可靠,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
- 1 -。
iris ckd分级指南

iris ckd分级指南Iris CKD分级指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评估肾脏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国际慢性肾脏病工作小组(International CKD Working Group)制定了Iris CKD分级指南。
Iris CKD分级指南是基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和尿蛋白定量(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两个关键指标来评估慢性肾脏病的严重程度。
根据这两个指标的数值,将CKD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GFR正常,尿蛋白定量正常(G1A1)。
在这个阶段,肾脏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损伤迹象。
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在90ml/min/1.73m²以上,尿蛋白定量低于30 mg/g。
第二阶段:轻度肾功能损害(G2A1-G2A2)。
在这个阶段,肾小球滤过率稍有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60-89 ml/min/1.73m²)。
尿蛋白定量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轻度升高(30-299 mg/g)。
第三阶段:中度肾功能损害(G3A1-G3A3)。
在这个阶段,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30-59 ml/min/1.73m²)。
尿蛋白定量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中度升高(30-299 mg/g)。
第四阶段:重度肾功能损害(G4A1-G4A3)。
在这个阶段,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15-29 ml/min/1.73m²)。
尿蛋白定量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重度升高(≥300 mg/g)。
第五阶段:肾衰竭(G5A1-G5A3)。
在这个阶段,肾小球滤过率非常低(<15 ml/min/1.73m²),即肾衰竭。
尿蛋白定量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非常高(≥300 mg/g)。
通过Iris CKD分级指南,医生和患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引言概述: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功能的健康状况对人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肾功能检查项目是评估肾脏功能的一种方式,通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指标来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肾功能检查的五个大点,包括肾小球滤过率、尿液分析、血液尿素氮、血肌酐和尿蛋白。
正文内容:1. 肾小球滤过率(GFR)1.1 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滤清功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大约为90-120毫升/分钟。
1.2 如何检测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可以通过测定血浆中肌酐的浓度来估算。
通常采用肌酐清除率或者估算公式(如CKD-EPI公式)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射示踪剂来直接测量肾小球滤过率。
1.3 肾小球滤过率异常的意义肾小球滤过率异常可能是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慢性肾病。
低肾小球滤过率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受损,高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与肾小球炎症或者肾血流增加相关。
2. 尿液分析2.1 为什么要进行尿液分析?尿液分析可以提供有关肾脏健康和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信息。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成份和性状,可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肾小管功能以及尿路感染等情况。
2.2 尿液分析的指标尿液分析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和尿蛋白定量等。
尿常规可以检测尿液的颜色、酸碱度、比重、蛋白质、糖等指标。
尿沉渣镜检可以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尿蛋白定量可以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3 尿液分析异常的意义尿液分析异常可能提示肾脏疾病或者其他泌尿系统问题。
例如,蛋白尿可能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的表现,血尿可能与尿路感染或者肾结石有关。
3. 血液尿素氮(BUN)3.1 什么是血液尿素氮?血液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尿素在肾脏中的排泄情况。
正常情况下,血液尿素氮的浓度较稳定。
3.2 血液尿素氮的检测方法血液尿素氮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获得。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以肾小球功能障碍为基础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一,具有一定的诊断难度和临床重要性,因此正确诊断和判断肾病综合征非常关键。
本文旨在专业性地介绍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1.临床特征(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率(UPE)≥3.5g/24h或1g/d(测定方法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或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为≥3.5 mg/mmol);(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3)水肿:临床肿胀或体重增加>4kg;(4)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5.72mmol/L、三酰甘油>1.7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2mmol/L。
2.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水肿,基底膜变厚和肾小球系膜细胞或增殖、巨噬细胞、纤维岛及玻璃样变性改变等。
3.其它检查(1)尿液检查:镜检发现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及脓尿等;(2)电解质测定: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3)免疫学检查:免疫荧光、免疫学酶联试验和免疫固定电泳等;(4)肝功能和血糖测试:可测定肝功能和血糖水平,以排除肝和胰腺疾病的可能性。
二、不同病因的诊断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等。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目前,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发性病因是IgA肾病、膜性肾病和脂膜性肾病。
(1)IgA肾病的诊断① 支持性临床特点:反复血尿、尿蛋白持续增加、肾病综合征症状等;② 组织病理诊断: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和C3c;③ 排除性诊断:排除肝脏疾病和感染等。
① 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② 病理诊断:光镜下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和电镜下基底膜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② 病理诊断:光镜下肾小球基底膜曲张呈梭形,同时电镜下可见小囊膜状特征;③ 血脂代谢异常: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④ 遗传异常:家族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孕妇生下的早产儿,同时其肾脏病理学符合脂膜性肾病的特征。
肾小球滤过率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 1 .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内分泌科 ,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3 ; 2 . 黑龙 江省 医院内分 泌科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要 : 目的 : 探 讨 2型糖尿病病人采 用 改 良的 中国公式计 算 肾 小球 率过 滤 ( c—a G F R) 联合 尿微 量 白蛋 白与 尿肌 酐 比值
床指 导价值。
关键 词 : 2型 糖 尿 病 ; 糖 尿 病 肾病 ; 肾 小球 滤过 滤 ; 尿 微 量 白蛋 白与 尿 肌 酐 比值 中图分类号 : 1 1 5 8 7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8— 0 1 0 4 ( 2 0 1 5 ) 0 2—0 0 9 3— 肾病不 同阶段 中的临床 意义 , 并做 c—a G F R和 A C R的相 关性 分析 。方法 : 根据 A C R不同阶段 分成 4组 , A组 ( 正常对照组 ) , B组 ( 糖 尿病正常 白蛋 白尿组 A C R< 3 0 mg / g ) , C组 ( 糖 尿病 肾病微量 白蛋 白尿组 A C R 3 0~3 0 0 mg / g ) , D组 ( 糖尿 病 肾病大 量蛋 白尿 组 A C R>3 0 0 m g / g ) ; 应 用改 良中 国 MD R D公 式 c—a G F R( m L / m i n・ 1 . 7 3 m2 )=1 7 5×[ H i t P e r ]一
糖尿病 肾病 ( d i a b e t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 D K D) 是糖 尿病 患 者最 重要 的微 血 管 并 发 症 之 一 , 其 主 要 特 征
重度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重度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重度肾功能不全(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指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低于60mL/min/1.73m²或肾小管功能异常至少3个月以上。
在临床上,重度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根据CKD诊断标准,GFR持续低于60 mL/min/1.73m²可以诊断为CKD。
GFR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清肌酐、血清肌酐清除率、尿素氮清除率等指标来间接反映。
其中,血清肌酐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指标,GFR的估算可以通过CKD-EPI方程或MDRD方程来计算。
二、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肾脏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CKD的诊断中,尿蛋白定量超过30 m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超过0.3可以作为重度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之一。
尿蛋白定量可以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值来进行检测。
三、肾小管功能异常在CKD的诊断中,除了GFR和尿蛋白定量外,肾小管功能异常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肾小管功能异常可以表现为尿液浓缩功能减低、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等。
临床上可以通过尿液渗透压、尿液渗透压渗透率、尿液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浓度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四、肾脏影像学检查在CKD的诊断中,肾脏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肾脏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对于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到肾脏大小、形态、囊肿等情况。
综上所述,重度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GFR的测定、尿蛋白定量、肾小管功能异常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重度肾功能不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当然,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

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临床上常常被忽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约5-1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肾脏病,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慢性肾脏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慢性肾脏病是非常重要的。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GF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肾脏的滤过功能。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需要通过测定GFR值来确定肾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GFR测定方法包括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测定和尿素氮测定等。
2. 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应该很低,而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尿蛋白含量通常会显著增加。
因此,通过尿蛋白定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
3. 肾脏超声检查,肾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是否存在异常。
通过肾脏超声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肾脏是否存在肿块、囊肿、结石等病变,从而为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4.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其测定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通常会升高,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异常。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GFR的测定、尿蛋白定量、肾脏超声检查以及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测定。
通过这些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病,从而及早进行治疗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及早发现和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肾脏功能评估

肾脏功能评估肾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主要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平衡。
而肾功能的评估则是对肾脏的运作能力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肾脏功能评估的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尿液分析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评估肾功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可以获得关于肾脏功能的信息。
尿液中包含尿量、比重、PH值等多个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肾脏对水分的调节能力以及废物的排除情况。
临床上最常用的尿液分析指标包括尿常规、尿比重、尿蛋白等,这些指标可以辅助医生判断肾脏是否正常工作。
二、血清肌酐测定血清肌酐测定是一种血液检测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其浓度在体内相对稳定。
如果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会导致肌酐排除能力下降,从而使血清肌酐浓度升高。
因此,通过血清肌酐测定可以获得肾脏滤过功能的初步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血清肌酐测定常常与尿液分析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肾脏功能。
三、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GFR是指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它直接反映了肾小球的滤过能力。
GFR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标记物法、估算公式法等,其中估算公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通过测定GFR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肾脏功能的状态,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尿素氮测定尿素氮是由蛋白质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其浓度在体内相对稳定。
因此,尿素氮测定可以用来评估肾脏排除废物的能力。
如果肾脏功能正常,尿液中的尿素氮浓度应该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一旦肾脏功能受损,尿素氮的浓度就会升高。
因此,通过尿素氮的测定可以初步判断肾脏功能的状况。
综上所述,肾脏功能评估是对肾脏运作能力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过程。
常用的肾脏功能评估方法包括尿液分析、血清肌酐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以及尿素氮测定等。
这些评估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肾脏状况,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ckd分级标准

CKD分级标准
CKD分级标准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分级标准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CKD分级标准的主要方面:
1.GFR(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GFR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eGFR是通过公式估算出的GFR,对于GFR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GFR或eGFR的值,可以将CKD分为1-5期,其中1期表示GFR或eGFR正常,5期表示肾衰竭。
2.尿蛋白
尿蛋白是评估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尿蛋白阴性表示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在正常范围内,而尿蛋白阳性则表示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超过了正常范围。
根据尿蛋白的排泄量,可以将CKD分为A1、A2、A3三个等级。
3.肾脏病理类型
肾脏病理类型是指通过病理检查发现的肾脏病变类型。
不同的肾脏病理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因此病理类型也是CKD分级标准的重要方面之一。
4.肾功能损害程度
肾功能损害程度是指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
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的不同,可以将CKD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5.其他指标
其他指标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也与CKD的进展和预后有关。
因此,这些指标也是CKD分级标准的重要方面之一。
综上所述,CKD分级标准包括GFR或eGFR、尿蛋白、肾脏病理类型、肾功能损害程度和其他指标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对于CK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评估肾病
急慢性肾病在人群中很常见。
早期肾病通常是没有症状的,需要实验室检查助诊。
血肌酐和尿蛋白是肾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但目前对于检查哪些项目以及这些检查项目该如何解读仍存在较大争议。
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的Levey 等为了评估GFR 和尿蛋白用于检测急慢性肾病,通过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和Medline 检索分析了不同的指南。
文章发表在JAMA 上。
定义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对于急慢性肾病的定义如下:
1. 急性肾损伤(AKI):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血肌酐在7 天内上升超过基线1.5 倍;②尿量<0.5mL/kg/h,并持续 6 小时;③血肌酐在 2 天内上升到0.3mg/dL (26.5μmol/L)以上。
2. 急性肾脏病(AKD):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符合AKI 定义;②3 个月内GFR 下降35% 或肌酐上升50%;③ 3 个月内GFR<60 mL/min/1.73m^2;④3 个月内有肾损伤标志物出现。
3. 慢性肾脏病(CKD):以下任意一条出现超过3 个月①GFR<60
mL/min/1.73m^2;②肾损伤标志物出现: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病变导致的电解质异常、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异常、肾移植病史。
其他组织也大致同意KDIGO 的定义,但对于分期仍有一些争议,也认为AKD 诊断证据不充分。
肾小球滤过率(GFR)
GFR 受体表面积、蛋白摄入、怀孕、血压、药物等因素影响。
在各人群中,基于肌酐计算的GFR(eGFRcr)和基于胱抑素 C 计算的GFR (eGFRcr-cys)最准确。
临床医生初次检查时要结合肌酐和GFR 判断。
KDIGO 指南着眼于一些常见的eGFRcr-cys 能确诊CKD 的临床情况。
一些患者中至重度eGFRcr 下降可能是唯一提示CKD 的指标。
这些eGFRcr-cys 低于60mL/min/1.73m^2 的患者预后更差。
CKD 的确诊帮助决定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更精确的GFR 对于使用经肾脏代谢的全身毒性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评价肾源功能有很大帮助。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支持采用eGFRcr-cys 来诊断CKD,KDOQI 及CSN 承认胱抑素C 具有前途,但考虑到对于影响胱抑素C 的因素未达成共识、成本高及检测方法不规范,不建议广泛使用。
若对GFR 准确度要求更高,KDIGO 推荐采用外源性标志物检测GFR。
尿蛋白
生理情况下也会出现尿蛋白排泄率(AER)升高,且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但不会超过30mg/d。
AER 的精确测量需要收集一段时间内所有尿液,其中膀胱排空异常、尿液收集不全、尿液溢出均会引起误差。
所以采用收集一个时间点的尿液样本。
随机测尿蛋白肌酐比(ACR)是最佳的方法。
然而当前测量白蛋白的方法是采用免疫分析法,成本较高。
相比于单纯测定白蛋白和总蛋白浓度,测定ACR 和总蛋白肌酐比更有意义,但需要尽可能减小尿液浓缩和稀释引起的变化。
而影响肌酐的因素比较多,一些研究者建议加入肌酐清除率来一起评估。
采用试纸检测白蛋白具有便宜、即时、半定量的优点,能及时检测晨尿,但缺乏特异性。
需要进一步的尿液检查的情况:1. 当患者肌肉总量不稳定时,肌酐会产生影响,ACR 检测就不够准确;2. 需要更精确的检测蛋白尿,如确定早期糖尿病肾病或评估肾源。
一些争议
1. 检测急慢性肾病
指南不推荐普通人群筛查肾病,但建议高危人群进行CKD 的检查,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HIV 感染、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
建议长期使用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HIV 和化疗使用新型药的人群监测肾功能。
但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这些筛查。
2. 肾病病程的评价
当患者出现eGFRcr 下降或者尿蛋白时,首先查看检查记录,重点寻找GFR 下降的证据,蛋白尿或其他肾损伤的标志。
急性患者要监测尿量和血肌酐。
若没有其他损伤指标,1-2 周复查。
肾脏超声提示肾脏变小能明确慢性肾病。
3. 特殊人群的评价
老年人常会出现GFR 降低和蛋白尿,这是年龄还是肾病引起的仍存在争议。
但检测eGFR 对药物剂量调整和肾毒性药物使用还是有意义的。
种族不同,肌
酐也不同,所以采用eGFRcys 评估美国其他少数族裔。
肥胖影响肌酐和胱抑素C 的产生,所以采用GFR 评估很难。
4. 药物剂量
根据肾功能调整急慢性肾病药物的剂量。
2011 年KDIGO 推荐使用GFR 而不是肌酐清除率来评估肾功能,同时建议个体化选择GFR 公式而不采用Cockcroft-Gault 方程的肌酐清除率测定。
药物剂量依据体型来计算,所以GFR 要采用mL/min,而不是除去体表面积的mL/min/1.73m2。
5. 高危人群蛋白尿检测方法
有meta 分析提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试纸检测尿蛋白比ACR 敏感性低。
另一项meta 分析提示糖尿病患者检测白蛋白和ACR 效果类似。
所以使用ACR 更准确。
6.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评价和预测
有Meta 分析提示eGFR 下降30%~40% 或者尿蛋白升高两倍发生肾衰的危险性更高。
所以使用这项指标判断比较可靠。
目前的KDIGO 指南解决了这些不确定性和争议。
根据GFR 评估肾功能,蛋白尿作为肾损伤标志物来进行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临床上最先采用的检查是基于肌酐的GFR 和ACR。
当这些检查不够准确时进行eGFRcys 或外源性清除率以及A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