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静脉置管分析
脐静脉置管分析精选
脐静脉置管作为再生儿科医生,接诊抢救早产儿,是平常临床工作中必不可以少的事情,在成功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 )的过程中,静脉通路的建立十分重要,也是一大难点。
在 VLBWI 的治疗中,周围静脉通道很难长时间保留,屡次穿刺有一定难度,在输注高渗液体时,简单外渗造成皮下坏死,因此,我国从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逐渐睁开了 PICC 技术,逐渐睁开了脐静脉置管术( UVC ),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临床操作。
在再生儿使用 UVC 技术,能有效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护理屡次穿刺,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再生儿分娩后 1-3 天内,脐带未干,脐部血管清楚可见,管径相对较粗,可利用来做静脉置管。
以下将简单跟大家一起分享脐静脉置管术的操作要点,跟大家一起再次复习一次。
脐静脉置管术:一、适应症:1、中心静脉压力测定;2、紧急静脉输液或给药;3、交换输血或部分交换输血;4、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长时间中心静脉输液二、禁忌症:脐膨出、脐炎、脐带畸形、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阻挡时等。
三、器械准备:脐静脉导管:(体重< 1.5 kg ,使用 3.5Fr ,≥1.5 kg,使用 5.0Fr ),再生儿脐动静脉置管包(包括:连接脐静脉插管和三通开关,5 ml 注射器、眼科镊、弯头镊、有齿钳、无菌缝线、剪刀、手术刀、无菌巾等);再生儿穿刺护理包。
四、操作步骤:1、确认可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早产儿,生后保留脐带残端3-5 cm (部分资料提示可保留 6-8 cm ),脐带未干结,患儿放置辐射保温台,生后24 小时内呼吸循环牢固的早产儿,跟家属沟通病情后,签署知情赞成书;2、采用合适型号的法国进口的脐静脉导管,由 2 名熟悉掌握脐静脉置管术的医师操作,计算置管深度:公式一:体重×2+5 cm+ 脐残端长度(一般为 0.5 cm );公式二:体重×1.5+5.6 cm+ 脐残端长度;公式三:肩缝到脐带距离×0.6 ;计算深度参照范围:3、置管过程中,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保暖,仰卧位,合适制动患儿四肢,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亲近观察患儿相关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办理;4、整个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裸露消毒术野皮肤,以脐部为中心直径10-15m ,老例消毒脐部和周围皮肤,衣着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铺单;5、在脐根部上 0.5 cm 左右行荷包缝合,剪留脐残端约 1 cm ,再次消毒残端后,裸露 2 条脐动脉和 1 条脐静脉残端,去除血管内凝血块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冲刷脐残端,充分裸露血管;6、用充满肝素盐水的脐静脉导管插入脐静脉,与水平面成60°向头侧推进,推进计算深度后,用注射器回抽可见回血后,连接通道,荷包缝合固定后,固定脐静脉导管地址,结扎脐动脉,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导管;7、覆盖无菌纱布,检查患儿生命体征,行腹部 X 片检查,认识导管地址。
脐静脉置管及维护
脐静脉置管及维护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操作技术。
它能够为这些脆弱的小生命提供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为他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脐静脉置管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新生儿的脐静脉插入一根特制的导管,使其到达特定的位置,从而建立起一条直接的通道,用于输液、输血和给药等。
为什么要进行脐静脉置管呢?这是因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他们的血管往往非常细小,常规的静脉穿刺难度较大,而且反复穿刺还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而脐静脉相对较粗,位置固定,操作起来相对容易,能够减少穿刺的次数,降低新生儿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脐静脉置管的操作需要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行。
医生首先会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彻底的消毒,然后小心地分离脐静脉,将导管沿着脐静脉插入。
在插入的过程中,医生会借助超声等设备来实时监测导管的位置,确保其准确无误地到达预定的部位。
那么,脐静脉置管后,如何进行维护呢?这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
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其次,要注意观察脐部周围的情况。
看看有没有出血、渗液、红肿等。
如果有出血,要及时按压止血,并查找出血的原因。
渗液较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脐部的干燥和清洁。
对于导管的固定也不能马虎。
要确保导管固定牢固,避免其移位或脱出。
同时,要注意观察导管的通畅情况,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防止导管堵塞。
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重中之重。
每次接触新生儿的脐部和导管时,都要进行手消毒,更换无菌手套和敷料。
另外,要做好记录工作。
包括置管的时间、导管的型号、插入的深度、护理的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反应等。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护理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维护脐静脉置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如果新生儿出现了感染的迹象,如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要及时拔出导管,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如果导管发生了堵塞,要尝试用溶栓药物进行疏通,如果无法疏通,也需要更换导管。
脐静脉置管(精)
注意事项
• 结扎过松可致出血。
• 注意预防空气栓塞,应经常用肝素化生理 盐水充满管道。
• 输注高渗液体或插管时间过长,可引起肝 坏死、门静脉血栓和高血压。
注意事项
• 导管前端应远离肝静脉、门静脉和卵圆孔 开口处。
• 导管端部应置于静脉导管内或下腔静脉内。 • 有时导管可能无法通过静脉导管进入。应
脐静脉一端通过脐门连 于胎盘,另一端连于门静 脉和静脉导管。脐静脉、 静脉导管、门静脉左支交 汇处的膨大为门静脉窦。 静脉导管是脐静脉的直接 延续,近心端通下腔静脉, 远心端连接门静脉左支囊 部,其将一部分脐静脉血 分流至下腔静脉,出生后 l~2周闭合,形成静脉韧带,
适应症
• 中心静脉压监测(通过静脉导管) • 紧急情况下静脉输液的快速通路 • 换血或部分换血(导管有侧孔) • 极低出生体重儿长期中心静脉通路
新生儿及胎儿自然通畅的脐静脉是通向 人体重要血循环——门静脉系统的奇妙途 径。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学者们已发 现这一通路在疾病诊断、治疗、医学科研 方面的重要价值,脐静脉插管已经成为 NICU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对脐静脉及静 脉导管胚胎发育的深入了解和现代医疗科 技的进步,脐静脉通道已获得更为广泛的 应用
不同体重导管插入深度
体重(g) <1000 ~1500 ~2000 ~2500 >2500
插入深度(cm) 6 7 8 9
10~12
操作步骤
• 测量脐-肩(锁骨外端上缘)距离,确定 插管深度后,在加1.5-2cm.
• 肩缝到脐带距离×0.6 • 根据出生体重(BW)计算式: • 公式一:体重×2+5 cm+脐残端长度
(一般为0.5 cm); • 公式二:体重×1.5+5.6 cm+脐残端
脐静脉置管137例临床分析
C a n c e r C e l l s [ J ] . 中国癌症研 究 ( 英 文版) , 2 0 1 1 , 2 2 ( 3 ) : 1 9 4 — 2 0 0 .
【 6 ] C h e n Y H, Wu Z Q, Z h a o Y L , e t a 1 . F H L 2 i n h i b i t s t h e I d 3 一 p r o mo t e d
癌 细胞 MC F - 7 / AD R 多药 耐药 的关系 [ J ] . 中国药理 学 通报 , 2 0 1 1 , 2 7 ( 1 ) : 9 9 — 1 0 3 . [ 1 4 】王秀 丽, 孔力 , 赵瑾 瑶, 等. 三 氧化二 砷逆 转人 乳腺癌 MC F 一 7 / A D M 细 胞耐药 的机 制研 究[ J ] 冲 华 肿瘤杂 志, 2 0 0 2 , 2 4 ( 4 ) : 3 3 9 — 3 4 3 .
长 沙: 中南大 学, 2 0 0 6 .
【 4 ] L i Y u , P e n g S . A V a i r a n t o f Hu ma n E s r t o g e n R e c e p t o r - o 【 , h E R— o 【 3 6
We a k e n s Do c e t a x e l Dr u g Ef i f c a c y a ga i n s t Huma n Br e a s t Ca n c e r
【 7 】 Ha t r WD, Wu Z Q, Z h a o YL, e t a 1 . F HL2 An t a g o n i z e s I d l - P r o mo t e d
亡 的作用 机制 [ J ] .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肿 瘤杂 志, 2 0 1 1 , 3 3 ( 1 1 ) : 8 2 7 . 8 3 0 .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护理常规及风险管理
6.维持液的配置:肝素液浓度1u/ml,遵医嘱0.5-1ml/h
使用中
1.脐部伤口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污染
1.尿布避免覆盖脐部
2.应每班交接、记录导管外露长度
2.使用过程闭脐静脉管道
4.输液装置24更换一次,并冲洗管道
5.并发症的观察(详见下表)
拔管
1.拔管时机:留置2周
1.拔管后导管尖端培养
2.怀疑感染者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护理常规及风险管理
护理常规
风险点
置管
1.保持脐根部湿润,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包裹,24小时内
1.置管时机:出生后3-5天内,静脉导管尚闭合之前
置管
2.适应症:急症患儿如周围静脉穿刺失败,可利用此途径给
2.禁忌症:NEC,腹裂,腹膜炎,脐膨出,脐炎
药和输液;交换输血;严重休克需监测中心静脉压力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及需静脉高营养者
3.置管深度:[(3×体重kg+9)÷2 ] +1;
3.避免进入肝脏及心脏内
到达下腔静脉,膈肌上0.5-1cm,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4.X线定位:T6-9,导管尖端在腹腔轴之上
4.搬动患儿时避免导管脱出
5.固定:采用H型搭桥,外露标记刻度、置管时间及置入
5.定时巡视,脐残端有无渗血
脐静脉置管及维护
• 脐静脉置管是指经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 管。
脐静脉与pIcc置管联合应用
•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的几周内 无法从胃肠途径获得足够的营养,由于各种并发 症的存在,常需要输注有刺激性的药物,反复的 穿刺有可能引起缺氧、体温不稳定或感染。
• pIcc可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早产儿生后皮肤水 肿及周围循环差,立即进行穿刺往往引起pIcc穿 刺失败。
在膈肌下进行完 全性肺静脉异位引 流的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脐静脉禁忌症:
脐炎 脐膨出 NEC 腹膜炎
脐静脉插管方法
一般用5F管,足月儿换血时可用 8F管 管尖位置:膈肌水平上方上腔静 脉内,即胸6-10水平 X线或B超确定管尖位置后即可 作为静脉通道(未证实前可用 10%GS或吗啡)
导管尖端位置
与下列因素有关:
新生儿成熟度 插管技术 连接管道的数量 插管时间
相关侵入性操作的 数量
操作人员多 接触多个器械 常规应用肝素
脐静脉并发症(2)
血栓形成
若管尖位于门脉系统而静脉导管已 关闭,栓子可留在肝脏 UVC如已通过静脉导管,栓子可达 肺脏,或通过卵圆孔或动脉导管的 右向左分流,栓子可达整个体循环 系统 栓子可能受染,故可形成广泛脓肿
• 脐静脉是新生儿特有的血管通道,脐静脉置管术 操作简单、副作用少,可迅速建立给药通道,保 证危重患儿的抢救,但不能长期留置。
•
脐静脉插管(UVC)
主要适应症:
需要进行输注,用 药和采血样时建立 紧急静脉通道 中心静脉压力监测 换血,但血小板输 注不要通过此途径
次要适应症:
LBW儿的长 期中心静脉通 道
保证新生儿干洁,检查体温 UVC与UAC分开固定后再交叉固定 脐根部不包扎,以便于观察有无出血及感 染 脐根部干燥脱落时可影响UVC与UAC位置, 初期每小时记录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每天护脐,应用0.5%安多福消毒液消毒, 一日2次 预防性应用肝素(0.5-1U/ml液体),防止 官腔阻塞
脐静脉插管留置术
注意事项
1. 导管插入长度 2~4 cm 时,仅适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抢救 操作(详见 2016 年北京修订的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
2. 长期留置或输注高渗液体时,导管头端需达到下腔静脉处。
3. 导管不当时,导管可抽出若干予以调整,但不能向内推送,防 止感染。
用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插管插
入脐静脉,进腹壁后与水平面 呈 60°向头侧推进,深度为剑 突至脐的距离加上 0. 5~1. 0 cm, 回抽血液通畅,连接管道。
床旁 X 线摄片以了解导管头 部位置,一般要求导管头部 在隔肌上 0. 5~1. 0 cm 处。
将切面做荷包缝合并将缝
线绕插管数圈后系牢,再 用胶布搭桥固定。
度标记,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松动、脱出 每班记录导管外露长度一次
护理
• 留置导管的护理 与导管连接的输液系统每24小时更换一次 脐周消毒:0.5%安尔碘,每天2次 脐部换药:青霉素粉+无菌敷料,每天一次 给新生儿擦澡时不要弄湿敷料 尿布盖在脐部以下
护理
导管使用注意事项
输注不同药物时用生理盐水冲管 更换注射器时,要先按注射泵快进键数秒,确保
UVC步骤1-术前准备
环境准备
紫外线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辐射保暖抢救台
患儿准备
心电、血氧监护 保暖 仰卧位、固定四肢
留置导管时机:出生后5~24小时
UVC方步骤1-物品准备
脐静脉插管包 静脉切开包 肝素生理盐水 无菌手套 手术衣
UVC步骤1-器 械
脐静脉插管1根 三通开关 5-0缝合针线 无菌纱布 10mL注射器 肝素盐水(每毫升盐水含肝素1-3u) 无菌孔巾 持针器 剪刀 止血钳 镊子—眼科镊,弯头镊 手术刀 消毒用品 胶布
脐动静脉置管
同时提供床边X 线摄片机便于定位
脐静脉插管
插管术前准备
病人准备:
早产儿出生后留脐带6 ~8 cm 患儿置于辐射保温台(预热至37. 0 ℃,适用 于小手术时预防低体温发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 予吸氧或呼吸机辅助呼 吸 心电监护,取仰卧位,约束四肢 会阴部贴尿袋,避免小便污染无菌区
插管术前准备
术者准备:
洗手 戴帽 口罩 无菌手套 手术衣
插管过程
插管时机的选择:
早产儿出生脐带未干时操作比较容 易,日龄越大,可因脐带干结引起局部 血栓形成、插管及固定困难等。
插管过程
确定预计插管长度:
脐动脉-先在体表测量患儿肩(锁骨外侧端上缘) 至脐的距离, 再加上1. 5~ 2cm (为腹壁及脐带残 端长度)。 脐静脉-根据体重确定插管深度 早产儿脐静脉深度均应> 5 cm 体重增加应增加插管深度,体重<1 000 g者插管 深度为5 cm,体重每增加500 g,插管深度增加 1 cm,体重>2 000 g者插管深度为8 cm 。
插管过程
导管插入:
脐静脉插入方法:血管钳将脐带向尾 端牵拉,插至腹壁时, 把脐带向下与水平 面成60度左右, 导管向患儿头部方向插入。
插管过程
导管插入:
插管中一般插入2~4 cm即可抽到回血, 继续送管,直到预定长度,再次抽到回血为 止。 插管遇阻力时应调整患儿体位、稍作停 顿或退出1~2cm 后调整方向轻轻转动插 入,再送管至预计的深度。
插管过程
识别脐动脉和脐静脉:
在切面的“11点钟”至“1点钟”处见 一条腔大,壁薄,扁形,蓝色的是脐静脉。 在切面的“4点钟”和“8点钟”处,腔 小,壁厚,圆形,白色的是脐动脉。 若同时插两条管,操作时必须先插脐动 脉,若先插脐静脉可导管脐动脉痉挛而插 困难。
脐静脉置管
47
术后护理
使用时要无菌操作,三通管要注意避免污染。 治疗时应抽回血,如未见回血不能进行治疗,
并及时通知医生。
整理课件
48
术后护理
每24小时要用肝素盐水正压脉冲封闭导管一 次。
为了减少感染机会,一般常规使用10天后需 要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
整理课件
49
湖南省儿童整医理院课新件 生儿一科,730g(2016年12月)
公式二:体重×1.5+5.6 cm+脐残端
长度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6
操作步骤
固定:在脐带切面作荷 包缝合并将线绕插管数 圈后系牢
用胶布粘成桥状以固定 插管
整理课件
27
我科第一例UVC患儿,2整9理W课,件双胎,750g(2017年8月10)
28
来自湘雅附整属理三课件医院新生儿科
29
脐静脉置管术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整理课件
1
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新生 儿科 的治疗中。它是一种安全的治 疗方式,并发症少。 PICC置管; 脐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整理课件
2
深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 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在胃肠外高价营养、 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已广 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并发症
心律失常 导管异位 门脉高压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Perforation of Meckel's diverticulum Urachal remnant perforation
整理课件
41
拔管
病情好转,不再需要保留插管 出现与插管有关的合并症 管端培养 防止出血,可加压包扎,或作荷包缝合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分析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分析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UVC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UVC留置时间分为≥10 d组和<10 d组。
对两组的置管位置、置管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共纳入52例患儿,其中男33例,女19例;胎龄26~37 w;出生体重700~2000 g。
置管时间≥10 d组22例,<10 d组30例。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 d组留置时间中位数为11.5 d,<10 d组为4.5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d组因回血不畅或腹胀等并发症拔管者为4例,<10 d组均因回血不畅或腹胀等并发症拔管;两组导管管端位置中位数分别为T7.5(6.25~9.0)、T10(8.75~11.0)(T为胸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d组腹胀、喂养不耐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NEC发生率均较<10 d组低,其中腹胀、喂养不耐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VC 管端位置为膈肌上1~2 cm为宜,位置得当,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如导管位置不当,应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及时拔管,减少并发症,避免病情加重进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onatal umbilical vein catheter(UVC)indwelling time and of the location of the catheter and complication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accept UVC neonatal clinical data,according to the UVC lien time is divided into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 days and less than 10 days group.Of two groups,the site of insertion catheter complications after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 Were included in the 52 cases,in which the male 33 cases,female 19 cases;Gestational age 26 ~37 weeks;The birth weight of 700 ~2000 g.Catheter time 10 days or more group of 22 cases,<10 days group 30 cases.The general situation i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n days or more group of indwelling time a median of 11.5 days,<4.5 days for 10 day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 group 10 days because of h. not free 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abdominal distension extubation in 4 cases,<10days group are due to h.not free 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abdominal distension extubation;Two groups of the median catheter tube position respectively T7.5(6.25~9.0),T10 (8.75 ~11.0)(T for thoracic),both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en days or more group of abdominal distension,feeding intolerance,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NEC is<10 days set low,including abdominal distension,feeding intolerance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UVC pipe position for 1~2 cm on the diaphragm advisable,position properly,the indwelling time,fewer complications,such as inappropriate position of catheter,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bserve the abdomen,tube drawing in time,reduce the complications,avoid aggravation of progress.Key words:Catheter;Umbilical vein;Complications;Neonatal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辅助生育技术的进步,存活的早产儿胎龄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低,中心静脉置管的建立是这些早产儿维持生命及持续治疗的保障。
早期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应用分析
早期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应用分析李莉.何贺平.张娟娟.何婉萍.郑婷婷.张梦园(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甘肃 玉门 735211)前言现如今由于早产以及母体自身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危重症新生儿患病率也逐年增长。
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需要将现代化医疗设备和高超的医疗技术进行结合,故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的临床难度较大[1],医学学者也格外重视有关新生儿危重症的治疗,所以临床也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寻求多种安全、有效的危重症新生儿治疗技术。
脐静脉置管术是新生儿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且已成为危重症新生儿长期给药途径,可以有效挽救新生儿生命[2]。
而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也经常采用脐静脉置管术来监护患儿中心静脉压以及维持机体营养输入,并且该治疗方式也为反复采血作出了便利条件,有利于保持新生儿静脉通道的通畅,但是临床中,针对于危重症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时间方面有一定争议[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早期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应用价值,故而选择2022年1月-2022年7月,100例危重症新生儿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2年7月,选择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的监护人同意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根据不同脐静脉置管时间进行分组,将出生30min~1h进行脐静脉置管患儿设定为观察组,而将出生为1h~6h进行脐静脉置管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如下表1。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患儿均符合新生儿危重症标准;(2)存在持续性低血糖、重度窒息等疾病,需要进行开放静脉治疗;(3)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存在治疗禁忌症者;(2)存在合并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脐炎者;(3)家长中途退出研究者。
组名例数新生儿情况体质量(g)平均体质量男/女观察组50足月15例,早产35例1300~31002050.44±153.5729/21对照组50足月16例,早产34例1350~32002043.56±162.7228/22 x2/t0.0470.2170.041 P0.8290.8290.840表1 新生儿资料(x±s),[n(%)]1.2 方法对患儿进行置管前,需要向患儿家属讲解脐静脉置管知识,并说明脐静脉置管的优势。
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分析
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分析1. 引言1.1 背景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周不足37周的婴儿,由于早产儿出生时生理发育不完全,常常伴有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严重疾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
在早产儿的治疗中,脐静脉置管是一项重要的操作,能够为早产儿提供静脉通道,方便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
脐静脉作为早产儿出生后的第一选择静脉通道,具有直径较大、位置固定、适应病情变化等优势,因此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脐静脉置管操作复杂,置管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需要临床医务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严谨态度。
本文将对早产儿脐静脉置管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并发症、临床效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旨在探讨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治疗中的重要性和优势,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还将展望未来脐静脉置管在早产儿救治中的发展方向,为提高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提供更多思路和建议。
1.2 目的1. 分析早产儿脐静脉置管的适应症,明确置管的适用范围和条件;2. 探讨脐静脉置管的操作步骤,提供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3. 分析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4. 评估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优势;5. 总结脐静脉置管在早产儿救治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目的的探讨,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以提高早产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3 方法在进行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的临床分析时,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研究对象的选择:我们将选择在NICU接受治疗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早产儿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进行脐静脉置管来进行治疗和监护。
2. 数据收集:我们将从医院的病历数据库中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儿的基本信息,脐静脉置管的操作记录,置管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患者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静脉营养或静脉给药。
,相较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拥有诸多优势。
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以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静脉,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
适应症患者需要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早期识别和早期中心置管可减少皮肤穿刺数量并提高新生儿PICC 置管成功率。
需要行PICC 的新生儿包括需持续肠外营养的低体重婴儿、需要建立长期静脉的婴儿、需注射高渗透性或刺激性液体或药物的婴儿、需经专用导管获取维持生命药物的婴儿、外周浅静脉条件差无法正常建立或维持血管通道的婴儿。
禁忌症一般来说, 新生儿PICC 置管很少有禁忌症。
然而, 某些情况下中心静脉置管应尽可能避免,比如存在感染征象(48 小时内血液培养阳性)、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血栓、患者家属不同意、使用外周或中线导管可建立血管通道。
静脉选择常见导管插入位置包括胳膊、腿和头皮。
新生儿置管亦可选择手足静脉。
相较于头静脉、贵要静脉直径更大、解剖结构直。
由于右侧贵要静脉到达中心循环的路径更直接,临床中更倾向于右侧贵要静脉。
腋静脉直径大,且可提供到达锁骨下静脉的直接路径。
应该注意避免腋动脉套管插入术。
头静脉可见度好,但在耳朵和锁骨下静脉入口处变得曲折,置管时将患儿头部向中线位置移动可促进导管中央循环。
腿部静脉可为新生儿置管提供多个选择,但在股骨褶皱处进行操作相当困难。
行股静脉和颈静脉置管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插管设备为患儿选择合适的导管。
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准备好新生儿PICC 穿刺包,应包括以下物品:插管器、卷尺、防腐溶液、膜片钳、皮下注射器、纱布、无菌帷帘、止血带、剪刀、切边装置、皮肤缝合胶黏带、干净的敷料、导管冲洗设备、标签;置管置管前确认病人身份和置管部分。
除需持续胃减压的患儿,其他患儿均需移除口腔胃管和鼻胃管。
并放射显影前完成移除,在置管后重新放置胃管。
脐静脉插管术
在新生儿科,静脉输液通道是一种重要的 治疗手段,但由于新生儿外周血管壁较薄、 通透性较大等特点,容易引起血管外渗水 肿、组织坏死等,导致穿刺困难或失败、 反复多次穿刺、留置时间短、患儿痛苦大。 脐静脉置管(UVC)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 问题,尤其是输注高渗营养液的患儿。且 因静脉穿刺次数减少,减轻了护理操作量、 减少了穿刺疼痛,有利于维持早产儿血氧 的稳定。
操作步骤
固定:在脐带切面作荷包缝合并将线绕插 管数圈后系牢,然后用敷贴固定插管,防 止牵拉时导管脱出。
导管尖端位置:
急诊:脐静脉;非急诊:下腔静脉-右心房交 界处。 常规定位方法:前后位X片,可加侧位X片。 膈上0-1cm。 如有条件,可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导管在抵达已测量距离前有阻力:
一、最常见原因: 1、插入门静脉; 2、插入肝内脐静脉的一个分支。 二、将导管退出2-3cm,轻轻转动,再次插入, 使导管通过静脉导管。
管端位置异常
深 浅 打折
深
浅
打折
并发症
与深静脉置管有关的并发症:①感染。据 研究,细菌主要来自皮肤、导管接头等。 同时,若病儿有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等, 亦为感染的易患因素。②血栓形成与栓塞。 长期置管、血液浓缩及高凝状态的病人可 能在中心静脉导管上形成微小血栓,栓子 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循环,可造成肺微小动 脉栓塞。③导管阻塞。输注高价营养时, 输入的脂类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导管内所致。 另外,若导管冲洗不彻底,亦会形成堵塞
术后护理
脐静脉置管可引起继发感染。脐静脉置管 术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接触患儿前 后均要洗手,观察脐部及其周围组织有无 渗血、渗液、红肿,脐部伤口保持纱布干 燥,患儿采取擦浴的方式,不可淋浴,防 止大小便浸湿或污染敷料。与脐静脉导管 连接的输液管、三通每24h更换一次。置管 期间还要观察患儿的反应、体温、血常规、 CRP等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拔管,拔 管前常规做导管培养。
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分析
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需要注明等。
的内容如下:早产儿是指在胎儿28周至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器官未能完全发育成熟,通常会面临各种呼吸困难、营养不良、感染等严重问题,容易导致死亡率较高。
早产儿的护理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早产儿的救治中,脐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方法。
脐静脉是胎儿期间连接胎儿与母体供给氧气和营养的主要脉管,因此在早产儿救治中可以通过置管至脐静脉来输注营养、药物等,以帮助早产儿更好地生长发育。
脐静脉置管并非没有风险,不恰当的操作可能导致感染、穿孔等并发症,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对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效果和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在救治早产儿过程中的作用及价值。
通过对脐静脉置管在NICU 早产儿救治中的操作方法、适用情况、并发症及风险、效果评价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脐静脉置管在治疗早产儿中的实际应用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总结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有效性,揭示其局限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展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提高早产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早产儿救治工作的进步,为早产儿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脐静脉置管是一种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常用的操作方法,通过插入导管来提供静脉通路,以便给予早产儿输液、输血、药物等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早产儿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研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龄不满37周的婴儿,在其生命最脆弱的阶段,往往需要密切监护和护理。
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分析
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分析引言近年来,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早产儿出生后往往伴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和呼吸循环困难等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治疗。
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脐静脉置管被广泛应用于早产儿的静脉通路建立和药物输注,为早产儿的救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文旨在对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和操作技术。
一、脐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1. 提供静脉通路支持早产儿的皮肤脆弱,静脉血管较细且难以穿刺,因此静脉通路建立常常困难。
而脐静脉是早产儿在子宫内的主要营养和氧气供给通道,直径较大(约2mm),血管更粗壮,置管成功率高。
通过脐静脉置管,可以快速、稳定地建立静脉通路,为早产儿输注药物和液体提供保障。
2. 减少创伤和并发症与其他部位的静脉置管相比,脐静脉置管能够减少早产儿的创伤,降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脐静脉处于脐带中,没有多余的皮下脂肪和肌肉,置管操作简便,且术后病人舒适度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的康复。
3. 便于监测和治疗脐静脉置管位置靠近心脏,输液速度快,对于需要持续监测和紧急治疗的患儿更加方便。
在NICU中,早产儿需要频繁进行血糖、血氧、电解质等方面的检测,通过脐静脉置管,可以快速采集血样,及时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实施治疗措施。
二、脐静脉置管的操作技术1. 术前准备在进行脐静脉置管操作前,需要对早产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心肺功能、血液循环情况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患儿能够顺利进行置管操作。
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护理器材和药物,确保术中设备齐全,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术中操作脐静脉置管手术一般由专业的医生或护士完成。
对患儿进行局部消毒,然后使用医用巾将患儿的脐带包裹住,并在脐韵附近设置稳定的固定点。
医生或护士利用穿刺针对脐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脐静脉内,再通过固定装置对导管进行固定,以确保导管的位置稳定。
3.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对脐静脉置管的位置进行定时观察,并对置管部位进行留置固定。
极低体重儿应用脐静脉置管术的护理探析
极低体重儿应用脐静脉置管术的护理探析摘要: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141例应用脐静脉置管术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置管前、中、后的护理观察。
结果:141例患儿脐静脉置管均顺利,导管平均留置时间6.5 d,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做好脐静脉置管前、中、后的护理可以减少置管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护理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UV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的重要技术,脐静脉导管管径较大,操作较PICC 简单,临床上用于肠外静脉营养、输注药物、血液置换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重要生命通道[1]。
由于脐静脉插管是侵入性操作,导管与外界相通,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机体防御力弱、免疫功能差,极易发生感染,存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此需要加强护理。
我院NICU对1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脐静脉置管护理,取得很大的成效,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NICU在2012年3月-2015年3月对1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技术,其中男104例、女37例;胎龄25~35周,体重640~1 490 g;141例患儿均为本院分娩后10-30 min转入我科,其中120例合并新生儿窒息,20例有胎膜早破史,120例患儿出生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需暂时禁食,静脉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
所有患儿均在出生后2~24 h行脐静脉置管术。
2 脐静脉置管护理2.1 置管前准备2.1.1 做好家长健康宣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置管前向患儿家长进行知识宣教,告知脐静脉置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新生儿科医生执行。
在充分告知、解释有创操作的知情谈话基础上,由家长签署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本组患儿家长均理解脐静脉置管技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1.2 环境准备患儿安置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层流病房。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光线充足,备有辐射床、监护仪、呼吸机、呼吸皮囊等抢救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脐静脉置管
作为新生儿科医生,接诊抢救早产儿,是日常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在成功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过程中,静脉通路的建立十分重要,也是一大难点。
在VLBWI的治疗中,周围静脉通道很难长时间保留,反复穿刺有一定难度,在输注高渗液体时,容易外渗造成皮下坏死,因此,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开展了PICC技术,逐渐开展了脐静脉置管术(UVC),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操作。
在新生儿使用UVC技术,能有效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护理反复穿刺,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
新生儿分娩后1-3天内,脐带未干,脐部血管清晰可见,管径相对较粗,可利用来做静脉置管。
以下将简单跟大家一起分享脐静脉置管术的操作要点,跟大家一起再次复习一次。
脐静脉置管术:
一、适应症:
1、中心静脉压力测定;
2、紧急静脉输液或给药;
3、交换输血或部分交换输血;
4、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长时间中心静脉输液
二、禁忌症:
脐膨出、脐炎、脐带畸形、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等。
三、器械准备:
脐静脉导管:(体重<1.5 kg,使用3.5Fr,≥1.5 kg,使用5.0Fr),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包(包括:连接脐静脉插管和三通开关,5 ml注射器、眼科镊、弯头镊、有齿钳、无菌缝线、剪刀、手术刀、无菌巾等);新生儿穿刺护理包。
四、操作步骤:
1、确认可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早产儿,生后保留脐带残端3-5 cm(部分资料提示可保留6-8 cm),脐带未干结,患儿放置辐射保温台,生后24小时内呼吸循环稳定的早产儿,跟家属沟通病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取合适型号的法国进口的脐静脉导管,由2名熟悉掌握脐静脉置管术的医师操作,计算置管深度:
公式一:体重×2+5 cm+脐残端长度(一般为0.5 cm);
公式二:体重×1.5+5.6 cm+脐残端长度;
公式三:肩缝到脐带距离×0.6;
计算深度参考范围:
3、置管过程中,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保暖,仰卧位,适当制动患儿四肢,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相关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整个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暴露消毒术野皮肤,以脐部为中心直径10-15m,常规消毒脐部和周围皮肤,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铺单;
5、在脐根部上0.5 cm左右行荷包缝合,剪留脐残端约1 cm,再次消毒残端后,暴露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残端,去除血管内凝血块后,用肝素生理盐水清洗脐残端,充分暴露血管;
6、用充满肝素盐水的脐静脉导管插入脐静脉,与水平面成60°向头侧推进,推进计算深度后,用注射器回抽可见回血后,连接通道,荷包缝合固定后,固定脐静脉导管位置,结扎脐动脉,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导管;
7、覆盖无菌纱布,检查患儿生命体征,行腹部X片检查,了解导管位置。
常规定位方法:前后位X片,可加侧位X片。
膈上0.5-1 cm。
(实际临床应用中,膈肌上下1 cm,只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血流通畅,均是可以接受的。
)
五、拔除脐静脉导管:
1、置管使用后2-3周应撤管,避免感染风险;
2、操作步骤:
④轻轻解开辅料,常规消毒,注意向着远心端方向消毒;
②在插入点紧握导管,轻轻、连续向外牵拉导管,遇到阻力时候,不可用力过猛,以防导管断裂;
③导管拔除后要确认无残留,确认其长度;
④消毒局部后,无菌纱布包扎。
部分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术,比起X线定位检查,跟更提高UVC 置管成功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炎症反应。
但由于费用较高,对超声等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等原因,未能完全开展。
研究表明,患儿出生后,如条件许可,在产房或手术室立刻行脐静脉置管术,可迅速打开静脉通道、避免穿刺损伤、避免等待置管而延误胸片等相关检查程序,且早期置管成功率高于晚期置管,提示早期脐静脉置管术可以在具有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