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

统计学复习.
统计学复习.

第一部分绪论

Ⅲ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统计工作

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 D.统计方法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要了解某市职工收入状况,其总体单位是( )。

A.该市所有职工 B.该市每名职工 C.该市所有职工的收入 D.该市每名职工的收入4.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5.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6.抽样中的样本容量是指()。

A.可能抽取到的样本的数目 B.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

C.样本指标的个数 D.样本指标的数值

7.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劳动生产率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8.标志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因此()。

A.标志值也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种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没有标志值

9.某学生的性别是男,则“性别”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10.像人的年龄、身高、体重这样的概念,在统计学中称为( )。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11.标志是指( )。

A.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B.总体各单位具有的数量方面的特征

C.总体各单位具有的属性方面的特征

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的具体表现

12.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个是数量指标()。

A.全国人口数 B.人口的性别构成 C.人口密度 D.平均亩产量13.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08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

A.均为时期指标 B.均为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15.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这两个变量()。

A.均为离散变量

B.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16.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连续型变量()。

A.人口数 B.企业个数 C.钢产量 D.设备台数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A.社会性 B.数量性 C.总体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职工家庭中抽取2000个职工家庭,并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和样本是()。

A.200万个职工家庭 B.2000个职工家庭 C.每一个家庭

D.200万个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E.2000个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3.品质标志表示属性方面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数量方面的特征,所以(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4.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性别 B.年龄 C.职务 D.民族 E.工资

5.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变异标志的有( )。

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D.产值 E.经济类型

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性别是品质标志 D.年龄是变量 E.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7.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口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8.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某县年末人口总数为50万人 B.某企业六月份职工出勤率为 95%

C.王兰体重51公斤 D.农业粮食产量 E.能源利用效果

9.在工业普查中,有五家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5万元、20万元、40万元、33万元和65万元,则( )。

A.“经济类型”是品质标志 B.“增加值”是数量标志

C.“增加值”是统计指标 D.“增加值”是个变量

E.25.20、40、33和65这几个数字是变量值

10.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 )。

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 B.实际产值为1.1亿元

C.职工人数为10万人 D.某企业资金利率为30%

E.机器台数为750台

11.某市工业普查中,相关统计资料如下:某市工业企业2000个,职工人数40万人,工业总产值11亿元,平均劳动生产率为5000元/人。其中,某一企业经济类型为国有企业,总产值为358万元,职工人数1500人。上述统

计资料中出现有( )。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E.变量

12.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我国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2005年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2004年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E.2007年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13.下列统计指标中的质量指标有()。

A.人均GDP B.基本建设投资额 C.单位产品成本

D.产品废品率 E.人口密度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

A.厂房面积 B.职工人数 C.原材料消耗量 D.设备数量 E.产值

15.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职工人数 B.大学生毕业人数 C.储蓄存款余额 D.折旧额 E.出生人数

16.时期指标具有如下特点()

A.可加性 B.不可加性 C.指标值大小与所属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D.指标值大小与所属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E.指标值采用连续统计方法获得

三、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数量特征。()

3.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4.样本是由总体抽出的部分单位构成的集合,因此样本不能代表总体。()

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6.指标和标志是固定不变的。()

7.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8.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9.由于指标和标志是分别用来说明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因而随着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转化指标和标志就必然发生相互转化。()

10.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1.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12.变量根据变量值连续出现与否,可分为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

第二部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Ⅲ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数据收集的方法有()

A.采访法、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B.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和实验设计调查法

C.报告法、普查和典型调查

D.采访法、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

2.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有()

A.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B.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

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D.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3.数据收集方案设计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A.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B.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

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4.某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5.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总体的数量表现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静态数据 D.品质数据

6.对某市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进行调查,宜采用()搜集资料

A.直接观察法 B.采访法 C.问卷法 D.报告法

7.调查单位和报告(填报)单位()

A.是同一个概念 B.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

C.有区别但有时也一致 D.不可能是一致的

8.下列调查中属于定期调查的是()

A.劳动者时间支出调查

B.由户籍登记处登记人口自然变动(出生和死亡)

C.按每年1月1日登记的牲畜状况

D.某企业固定资产按1991年、1993年、1999年和2003年年底的状况重估

9.一次性调查是指()

A.只作过一次的调查 B.间隔较长时间对事物的变化进行一次的调查

C.间隔较短时间进行一次的调查 D.间隔一年进行一次的调查

10.调查对象(统计总体)指的是()

A.应登记的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

C.调查过程中应向其取得资料的总体的基层组织

D.作为应登记标志的承担者和调查时进行核算的基础原始要素

11.报告单位指的是()

A.应登记的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 B.应搜集其统计资料的那些单位的总体

C.调查过程中应向其取得资料的总体的“基层组织”

D.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提供统计资料的单位

12.假定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某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则该市“全部国有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都不是

13.假定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某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料,则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都不是

14.假定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某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则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创汇”等等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都不是

15.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某工厂“全部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报告单位

16.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该厂“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报告单位

17.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每一台生产设备“原值、能力、折旧”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报告单位

18.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A.调查单位 B.调查对象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19.补充和订正普查的结果可以借助于()。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20.采取等距分组编制变量数列()

A.现象是均匀变动的 B.现象变动是不均匀的

C.在标志值中没有极端值 D.在标志值中有极端值

2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于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22.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需要和客观现象的特点,按()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性质不同的组

A.按品质标志 B.按数量标志 C.按数量指标 D.按某个(某些)标志

2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在于()

A.确定组距 B.确定组数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确定组中值

24.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

A.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 B.所用的统计表是简单表还是复合分组表

C.分组数目的多少 D.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

25.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值的代表值,是因为()

A.组中值更有说服力 B.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能较强地代表各组标志值的水平

C.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有代表性 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

26.各组上下限简单平均等于()

A.组数 B.组距 C.组限 D.组中值

27.统计整理的对象主要是()

A.统计调查的原始资料 B.经过加工的次级资料

C.经过整理的统计指标 D.用于统计分析的分析资料

28.某地区人口按年龄所做的分组如下:不满周岁,1—3岁,4—6岁,7—1岁,……60—64岁,65—79岁,80—99岁,100岁以上。最后一组的组中值为()

A.110岁 B.109岁 C.109.5岁 D.119岁

29.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30.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产品质量进行抽样调查 B.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C.对第三产业进行普查 D.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31.调查单位和调查对象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A.工业企业中的每一个职工 B.每一个工业企业

C.轻工业部门 D.工业企业的经济性质

32.对几个大型煤矿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我国煤矿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33.某省人口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

34.对某校学生先按专业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平行分组 D.再分组

35.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 B.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C.标志变异个数 D.分组的组数

36.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A.各组次数之间的对比 B.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C.各组次数与其组距之比 D.各组变量值之比

37.分布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零

38.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60—70,第四组70以上。则数据()A.50在第一组 B.60在第二组 C.60在第三组 D.70在第三组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组织形式,统计调查可分为()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专门调查 D.统计报表 E.定期报表制度

2.统计报表、普查都是统计调查的重要组织形式()

A.它们都是全面调查 B.前者以经常性的全面调查为主

C.后者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D.当不可能也不需要组织经常性的全面调查,而又必须掌握某方面的全部资料时可以通过普查来解决E.他们都是定期调查

3.数据收集的方案的包括()

A.明确调查的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项目 D.调查表格和问卷设计

E.确定调查时间及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4.人口普查属于()

A.专门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5.第五次人口普查中()

A.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 B.填报单位是每一个人 C.调查对象是每一户家庭

D.调查对象是全国所有人口 E.填报单位是每一户家庭

6.一次性调查可以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7.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A.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变化 B.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C.清仓核资实物盘点 D.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与善后处理

E.职工人数与工资总额统计

8.典型调查是()

A.一种专门组织的调查 B.其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

C.调查单位是随机选取的 D.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

E.一般情况下,不宜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9.人口普查表是一种()

A.一览表 B.单一表 C.分析表 D.调查表 E.统计表

10.常用的直接数据的收集方法有()

A.大量观察法 B.直接观察法 C.报告法 D.采访法 E.实验设计调查法

11.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有()

A.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

B.根据部分调查的数据对调查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

C.适应面广 D.准确性高 E.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2.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

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中值=上限+下限÷2

C.组中值=上限÷2+下限 D.组中值=下限+(上限-下限)÷2

E.组中值=上限-(上限-下限)÷2

1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总体各部分的结构和比例关系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1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就是组平均数

1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

A.总体单位的多少成正比 B.组数的多少成正比

C.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D.全距的大小成反比

E.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6.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A.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变量值的大小

C.组距 D.组限 E.组数

17.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又称为次数

18.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19.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工人按产量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

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20.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哪些是正确的?()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第四种

100%以下 80%以下 80%以下 85%以下

100%-110% 80.1%-90% 80%-90% 85%-95%

110%以上 90.1%-100% 90%-100% 95%-105%

100.1%-110% 100%-110% 105%-115%

110.1%以上 110%以上 115%以上

E.以上都正确

21.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A.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D.工业企业职工人数是变量

E.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是统计指标

22.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武钢等几个大型钢厂,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专门调查 D.普查 E.非全面调查

23.为了解全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有关单位向几个铁路枢纽站发出调查表,此项调查属于()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24.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所属类型是()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分组数列 D.组距数列 E.异距数列

25.按照对客观事物测度的程度或精确水平,将数据的计量尺度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略到精确划分为()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时间尺度

三、判断题

1.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时间是指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3.经常性调查是指随着调查对象的不断变化,而随时将变化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

4.统计报表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方式。()

5.抽样调查是所有调查方式中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任何调查任务。()

6.各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7.每月月初登记职工人数属于经常性调查。()

8.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在于划分各组的界限。()

9.对于连续型变量,其组限是按照“上限不在内”的原则进行汇总的。()

10.连续型变量的分组只能采取组距式形式。()

11.统计整理的关键步骤在于统计分组。()

12.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上限必须大于最大变量值,最小组下限必须小于最小变量值。()

13.离散型变量既可以作单项式分组,也可以作组距式分组。()

14.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搜集。()

15.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16.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17.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18.为了解某县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可进行经常性调查。()

19.组距式数列中,开口组与闭口组求组中值的公式是相同的。()

20.普查是比较容易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21.重点调查只按照随机性原则,在调查对象中选取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22.统计分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2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2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

2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那么末组的组中值为520。()26.全距是总体各单位标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四、计算题

1.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如下:

93 50 78 85 66 71 63 83 52 95 78 72 85 78 82 90 80

55 95 67 72 85 77 70 90 70 76 69 58 89 80 61 67 99

89 63 78 74 82 88 98 62 81 24 76 86 73 83 85 81

要求:(1)根据资料编制变量数列;

(2)进一步编制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

2.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单位:万元)如下: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

3.我国城市人口总人数分组资料如下表:填写表中空格。

4.有20个工人的日产量(件)资料如下表示。据此试编制分布数列

第三部分数据分布特征描述

Ⅲ、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中平均数反映的是同质总体()。

A.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某一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C.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D.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2. 计算平均数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 B.众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3. 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该工厂工人平均工资为()

A.600元 B. 533.33元 C.466.67元 D.500元

4. 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5. 若单项数列中每组标志值都增加一倍,而各组权数都减少一倍,则算术平均数()

A.增加一倍 B.减少一倍 C.不变 D.无法判断

6.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各组变量必须相等

C.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Dv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7. 在五种平均数中,被称作位置平均数的是()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C.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D.中位数和众数

8.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值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9. 某鞋厂在制定各种尺码的鞋子的生产计划时,采用()计量其最多的尺码最合适。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10. 下列情况下,适合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数据是()

A.不同顾客所需的皮鞋尺码

B.一群人的身高

C.一群人的学历

D.某年不同时段的存款利率。

1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A.集中程度 Bv离中程度 C.一般水平 D.变动程度

12. 某电视台就“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哪个”随机询问了200名观众,为了度量调查数据的集中趋势,需

要运用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13. 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

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场总平均工资()。

A.增加 B.减少 C.持平 D.不能作结论

14. 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的成数方差为()

A.50% B.25% C.20% D.40%

15.可直接用标准差评价两数列差异程度大小的条件是:两数列的平均数()

A.相差较大

B.相差较小

C.不等

D.相等

16.某专家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45、35、43、45、58岁,他们的年龄中位数为()A.45 B.40 C.44 D.39

17. 对于不同水平、不同计量单位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程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分位差 C.极差 D.均方差

18.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小,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

A.大 B.小 C.低 D.以上都不是

19.中位数和众数都属于位置平均数,它们是一种()。

A.代表值 B.常见值 C.典型值 D.实际值

20.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

A.标准差系数 B.标准差 C.平均差 D.全距

21. 为了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22.在不掌握各组单位数资料,只掌握各组变量值和各组标志总量的情况下,宜采用()。

A.加权算术平均数 B.加权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简单算术平均数

23. 众数是()。

A.分配数列中最大的次数 B.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变量值最大组的次数 D.出现次数最少的标志值

24.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不变,每组次数增加2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增加20% B.不变化 C.减少20% D.无法判断

25.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最常用的是()

A.全距 B.四分位差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26.当变量值为比率(速度)且各个比率(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总速度)时,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

度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27. 平均数反映了()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中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

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 D.总体变动的离散趋势

28. 标准差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29. 对某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抽取400件,其中不合格品8件,则该产品合格率的成数为()。

A. 0.98

B. 0.02

C. 8

D.无法判定

30. 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中的相对权数是()。

A.各组标志值 B.各组单位数之和

C.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中所占比重 D.各组标志值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

1.平均数的种类有()。

A.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中位数 E.调和平均数

2. 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全距 B.标准差 C.标准差系数 D.中位数 E.四分位差

3.位置平均数是指()。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调和平均数

E.中位数

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E.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5.几何平均数运用于()。

A.在各比率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时,计算平均比率

B.在各期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时,计算平均速度

C.计算平均工资 D.计算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E.计算强度相对数的平均数

6.中位数是(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下面描述中,不正确的有()。

A.极差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差距,说明标志值的变动范围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只能用绝对数,不能用相对数

C.变异指标的大小与平均数的代表性的高低成正比

D.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也称为方差

E.被称作位置平均数的是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8.众数是(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平均值 D.总体的一般水平

E.与总体中的极端值无关系

9.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某地区人均粮食产量 B.某企业工人平均工资

C.某地区人均钢铁产量 D.人均增加值 E.某车间工人平均日产量

10.标准差 ( )。

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

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 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11.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

A.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B.总体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C.现象总体中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 D.社会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E.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2.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

A.几何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算术平均数 E.调和平均数

13.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A.总体标志总量 B.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

C.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D.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 E.权数14.平均指标所平均的对象是()。

A.总体单位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B.总体单位标志值

C.总体单位变量值

D.总体单位

E.总体单位的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15.在()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16.用标准差系数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A.两个平均数必须相等;

B.两个平均数不相等;

C.两个平均数反映的现象可以不同;

D.两个平均数的计量单位必须相同;

E.两个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不相同。

17.计算是非标志的标准差可选用的公式,有()。

A.σ

B.σ

C.σ

D.σ=σ=

18.数值平均数的种类有()。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19.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

A.用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

B.以标志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C.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标志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D.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标志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

E.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标志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20.同一总体中,平均数与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系数与平均数代表性成正比

C.标准差的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成反比

D.标准差系数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E.标准差系数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三、判断题

1.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2.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4.中位数和众数都属于平均数,因此它们的数值的大小受到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5.是非标志的标准差就是具有某一标志的成数和不具有某一标志的成数的乘积。()

6.对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7.当各组次数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8.标准差系数是测量标志变异程度的一个相对指标,因而其数值的大小与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无关。()9.是非标志的方差就是具有某一标志的成数和不具有某一标志的成数的乘积。()

10.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1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次数的标志值。()

12.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平均数。()

13.当各组的变量值所出现的频率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就失去作用,因而,加权算术平均数也就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14.中位数就是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15.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得到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16.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都是用变量值所出现的次数作为权数。()

17.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标准差系数。()

18.调和平均数的计算不易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

19.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20.平均数与次数和的乘积等于各变量值与次数乘积的和。()

21.是非标志的方差是p(1-p)。()

22.若两总体的平均数不同,而标准差相同,则标准差系数也相同。()

23.总体中各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标准差系数就越小。()

24.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它说明了单位标准差下的平均水平。()

25.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低。()

四、计算题

1.贵阳市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表:

试计算比较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2.设甲、乙两单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

要求:试比较哪个单位的职工工资差异程度小。

3.2009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4.2010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5.某县三个乡镇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试根据资料计算三个乡镇的平均亩产量。

6. 某管理局所属22个企业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 7.某企业工人生产产品计量如下:

(1)求该企业职工平均日产量。

(2

)设另一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800元,标准差为40元。问:哪个企业平均数最具有代表性? 8. 某厂三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试计算三个车间生产该产品的平均废品率。 9. 已知某企业有如下资料:

按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

实际产值(万元)

80 — 90 90 —100 100—110 110—120

986 1057 1860 1846

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10.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65件,标准差为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

日加工零件数(件) 工人数(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5 9 12 14 10

试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更有代表性?

11. 某厂400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医学统计知识点整理(1)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统计学中基本概念 一、同质与变异 同质:统计研究中,给观察单位规定一些相同的因素情况。 如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定同性别、同年龄、健康的儿童即为同质的儿童。 变异:同质的基础上个体间的差异。 “同质”是相对的,是客观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对一致性,而“变异”则是绝对的 二、总体与样本 1、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对象(个体)所构成的全体。 2、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三、参数与统计量 总体参数: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用希腊字母表示。μ.δ.π 样本统计量: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用拉丁字母表示。X.S.p 总体参数一般是不知道的,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参数,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四、误差:实测值与真值之差★ 1.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2.系统误差:是一类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变化规律的误差,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 3.非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可以避免或清除。 五、概率 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值,常用P表示。概率取值0~1。 统计上一般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其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认为在一次抽样中不会发生。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类型★

变量:确定总体之后,研究者应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性,称为变量。 一、数值变量资料 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表现为数值大小,带有度、量、衡单位。如身高(cm)、体重(kg)、血红蛋白(g)等。 二、无序分类变量资料 又称为定性资料或计数资料:将观察对象按观察对象的某种类别或属性进行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后得到的资料。 分类:二分类:+ -;有效,无效;多分类:ABO血型系统 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多为间断性资料 【例题单选】某地A、B、O、AB血型人数分布的数据资料是( ) A.定量资料 B.计量资料 C.计数资料 D.等级资料 【答案】C 【解析】ABO血型系统人数分布资料属于无序分类变量资料,又称为计数资料。因为是按照变量的血型分类,血型表现为互不相容的属性。所以本题选C。 【例题单选】测量正常人的脉搏数所得的变量是() A.二分类变量 B.多分类变量 C.定量变量 D.定性变量 【答案】C 【解析】脉搏数有数值大小,有度量衡,所以这个资料属于定量资料。本题选C。 三、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半定量资料或等级资料:将观察对象按观察对象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后得到的资料。 特点: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举例:- + ++ +++ 第三节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统计设计 2.收集资料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统计学20个重点知识整理

一、统计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按照调查研究的任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运用资料等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 2、统计资料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特征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其他资料,包括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后的图标和文字资料等系统资料。 3、统计学是研究怎样进行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方法论科学,它阐述了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和数量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原理、原则和采用的方法等,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4、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研究的基础;统计学是统计活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对统计实践起着指导的作用;统计工作要以统计学的理论为指导,并检验和发展统计理论。 二、统计总体和统计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 1、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2、统计总体的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3、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4、例:要研究某一乡镇企业的职工素质情况,则该乡镇企业的全体人员构成一个总体,其中每一个职工就是总体单位。 5、关系:a.总体由总体单位组成; b.组成总体的个体是有差别的; C.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说明总体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2、统计指标必须是可量的;统计标志未必都是可量的; 3、统计指标具有综合性;而统计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 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在于: 1、许多统计指标的指标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2、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例如:要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则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指标,而某省的粮食总产量是标志。 四、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和方法; 5、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五、统计调查的分类 1、按统计调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期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总体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4、按统计调查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分为政府统计调查、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社会调查; 5、按收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和问卷法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3.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4.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完成计划。 5. %85.011100%8% 110% 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 1.94%%94.101% 103% 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 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 -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个月零 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 -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 x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反映了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是一种由位置决定的平均数。可以没有众数也可有两个。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就是重点!都要背与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与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与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就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就是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就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与指标 标志就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与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就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就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就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就是变异,什么就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就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与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与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就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就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就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确定 ⒉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1)“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统计学 统计活动是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做出相应的推断、分析的活动,通常被划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用以表现研究现象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数据; 统计学则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 (2)统计的本质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1、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2、统计学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性、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 3、统计学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总体、样本、个体三者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总体:就是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为母体;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区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集合,也称为子样;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就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1)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可变性) 总体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或变小;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 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转换 (2)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样本是所要研究的对,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总体和样体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标志是用以描述或体现个性特征的名称;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从狭义上看,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从广义上来看,变量不仅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品质标志,因此,可变标志就是变量。 (1)标志与指标的区别: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则说明个体的特征;指标与标志的表现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而标志则既能用文字来表现品质标志,也能用数字来表现数量标志。 (2)标志与指标的联系: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即统计指标数值是根据个体的标志综合表现而来的;由于总体与个体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因而指标与标志的确定也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指标与标志同属于变量的范畴。 5、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同一总体多个反面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称为统计指标体系表现形式: 数学等式关系:若干统计指标之间可以构成一个等式关系 相互补充关系:各个指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开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 相关关系:各个指标之间的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原因、条件和结果关系:若干指标中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条件有的则为结果

统计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1.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 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3. 统计总体:根据一定数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的事物的全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标志: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标志分为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用文字、语言描述)和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用数值表现)。 不变指标:一个总体中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变异指标: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都相同。 第二章 1. 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定期报表制度。 调查方式按调查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时间标志可分为连续性(经常性)调查和不连续性(一次性)调查 (一)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特点:非经常性调查、最全面调查。 (二)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可分为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 (三)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它是一种不连续的调查。 (四) 定期报表制度又称统计报表制度,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定期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3.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4.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先分后组) 间断型分组和连续型分组,等距和异距注意事项 第三章 1. 简单算术平均数121 n i n i x x x x x n n =++ +== ∑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11221121 n i i n n i n n i i x f x f x f x f x f f f f ==+++== +++∑∑ 3. 组距数列的算术平均数 4. 相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5. 调和平均数 6. 几何平均数 7.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 1 , ()0n n i i i i nx x x x ===-=∑∑ 8. 组距数列的众数112O O O M M M L d ?=+??+? 9. 组距数列的中位数12e e e e M e M M M f S M L d f --=+?∑ 11. 方差(注意与样本方差的区别)P102: 10,11题 第四章 1.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包含 ,相等 ,和 ,差 ,积 ,逆 ,不相容 。 2.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加法法则 ,乘法公式 条件概率 ,全概率与贝叶斯公式 3. 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精编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统计学》计算题型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型 (第二章)1.某车间40名工人完成生产计划百分数(%)资料如下:9065 100 102 100 104 112 120 124 98 110110 120 120 114 100 109 119 123 107 110 99 132 135 107 107 109 102 102 101 110 109 107 103 103 102 102 102 104 104 要求: (1)编制分配数列;(4分) (2)指出分组标志及其类型;(4分) (3)对该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2分) 解答: (1)

(2)分组标志:生产计划完成程度 类型:数量标志 (3)从分配数列可以看出,该计划未能完成计划的有4人,占10%,超额完成计划在10%以内的有22人,占55%,超额20%完成的有7人,占17.5%。反映该车间,该计划完成较好。 (第三章)2.2005年9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8分)并分析说明原因。(2分) 解答: (1)x 甲=∑∑m x m 1=24 8.41 6.36.314.24.21246.34.2?+?+?++=30/7=4.29(元) x 乙= ∑∑f xf = 1 241 8.426.344.2++?+?+?=21.6/7=3.09(元) (2)原因分析:甲市场在价格最高的C 品种成交量最高,而乙市场是在最低的价格A 品种成交量最高,根据权数越大其对应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作用越大的原理,可知甲市场平均价格趋近于C ,而乙市场平均价格却趋近于A ,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平均价格。

统计学简答题

1、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有何区别和联 系?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联系: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和前提,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关键。 2、统计数据的类型有哪些?(P5-6) 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3、简述数据误差来源?(P33-38) 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相对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4、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P96-104) 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1.异众比率,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2.四分位差,用于测量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中位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3.方差和标准差,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常用测度值,衡量均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5、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客观现象中最主 要的分布?(P142) 正态分布有极其广泛的实际背景,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 6、有人说,标准化与中心化的两个变量的 协方差就是它们的相关系数,你认为正 确吗?请说明理由? 7、请你说明小概率原理的含义?(P213, 最后一段) 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并解释它 们的含义(P179-180) 一般地说,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三个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无偏性是指估计量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是指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于被估总体的参数。 9、假设检验的理论基础和推理方法是什 么?(P210-213) 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就是小概率原理。小概率原理是说概率很小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根据小概率原理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就是概率意义下的反证法,其思想是:为了检验原假设 H是否正确,我们首先假定“0H 正确”,然后来看在 H是正确的假定下能导出什么结果。如果导出一个与小概率原理相矛盾的结果,则说明“ H正确”的假定是错误的,即原假设 H不正确,于是我们应作出否定原假设 H的决策;如果没有导出与小概率原理相矛盾的结果,则说明“ H正确”的假定没有错误,即不能认为原假设 H是不正确的,于是我们应作出不否定原假设 H的决策。 10.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P212-213)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所研究问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真实情况拒绝H0不拒绝H0 H0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 ?ɑ) H0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Ⅱ型错误(β) Ⅰ型错误(ɑ错误): H0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0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 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为S x =S/√n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率的标准误:样本率的标准差,公式为σp=√π(1-π)/n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修订

统计学简答答案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 (1)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2)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2.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这些因素与样本量的关系。 (1)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有:所要求的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和估计时所希望的估计误差。 (2)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样本量的大小与置信水平成正比。置信水平越大,所需样本量也就越大; 2)样本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总体的差异越大,所要求的样本量也越大; 3)样本量与估计误差的平方成反比,即允许的估计误差的平方越大,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小。 3.简述统计数据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1)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2)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3)按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特点:(1)按计量尺度分时:分类数据中各类别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间的顺序是可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2)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3)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4.在假设检验中,当不拒绝原假设时,为什么不采取“接受原假设”的表示方式? (1)在假设检验时,当拒绝原假设时,表明样本提供的证据证明它是错误的;当没有拒绝原假设时,也没法证明它是正确的。 (2)采用“接受”原假设的说法,意味着样本提供的证据证明了原假设是正确的。但由于原假设的真实值是什么并不知道,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并不等于能够证明原假设是真的,它仅仅意味着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只表示手头上这个样本提供的证据还不足以拒绝原假设。5.什么是判定系数?它在回归分析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判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记为R2,公式为:R2,=SSR/SST. (2)在回归分析中,R2,主要是用于测度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取值范围是[0,1]。R2,越接近于1,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好;R2,越接近于0,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差。若所有观测点都落在直线上,R2,=1,拟合是完全的;如果R2,=0,回归直线对数据完全没有拟合。 6.解释95%的置信区间 如果用某种方法构造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5%的区间不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那么,用该方法构造的区间称为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7.说明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估计区间,该区间通常是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误差得到的。与点估计不同,进行区间估计时,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可以对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给出一个概率度量。 8.测度两个分类变量相关性的统计量有哪些?他们有什么不同? 测度两个分类变量相关性的统计量有以下几个: Φ相关系数、列联相关系数(c系数)、v相关系数 (1)Φ相关系数:描述2×2列联表数据相关程度最常用的一种相关系数且Φ系数没有上限。 (2)列联相关系数(c系数):主要用于大于2×2列联表的情况且c系数小于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