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说课稿修订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一、教学目的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比大小”这一概念;2.认识数值大小的比较方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比大小”的概念;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值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比大小”概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 教学内容1. 比大小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比大小”。
•通过对身高、年龄等方面的比较,介绍“比大小”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比大小”是对两个数之间大小的关系进行判断和比较。
2. 数值大小比较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值大小比较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值大小比较的技巧,包括:•教学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引导学生做加减法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数值大小比较的训练。
1. 示范法教师以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示范数值大小比较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根据实例进行学习。
2. 互动法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3. 游戏法教师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学习“比大小”的概念及数值大小比较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C. 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值比较,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2. 正文(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比大小”的概念,通过示例演示“大于”、“小于”、“等于”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值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师配合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纠正及时批改错题。
3. 游戏(1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益智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知识,梳理知识重点,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
五、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活跃思维,逐渐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教学评估方式主要以小测、互评、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两个物体或数量的大小的方法,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两个物体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比较经验,他们能够直观地判断两个物体或数量之间的大小。
但学生对符号“>”、“<”、“=”的认识还不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含义,学会用这些词汇描述两个物体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或数量大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描述两个物体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出比较大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3.教学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较两个物体或数量的大小,引导学生运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述。
4.游戏环节:设计一个比较大小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比较大小知识的掌握程度。
比大小说课稿
比大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大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比大小”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不仅为学生后续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四则运算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是教材名称,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比较数的大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 10 以内的数,并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数的大小比较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 1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正确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 1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2)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024《比大小》说课稿范文
2024《比大小》说课稿范文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比大小》这一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简介1. 《比大小》是2024年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大小比较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门课是数学领域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
2.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比大小的含义,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 情感目标:通过比大小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比大小的含义,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学法学生在听、看和体验中学习数学,通过感受和经历数学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三、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直观的展示教学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引入新课课堂开始时,我会给学生出一个思考题,例如:“十只猫跳过了一条河流,你知道猫跳过河流时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吗?”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我会逐渐引出今天的课题:比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题的方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新知。
2. 检验课前自学成果在课前,我会让学生预习并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比大小?比大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请举例说明大小比较的方法。
为了检验学生的课前自学成果,我将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
对于问题一,学生应该能很容易地回答出比大小就是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小学数学一说课稿《比大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说课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比大小”知识做了调整,将认识“>”、“<”和“=”汇总到一节课进行教学,并渗透了简单的统计知识。
我在设计时,根据《标准》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教材为资源,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精心编排。
归纳来看,有如下几个特点。
1.激发兴趣,贯穿始终。
“寓教于乐”始终是小学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本课时,教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声、光、色的作用,通过画外音的层层设问,将一个个富有童趣的情景串联起来直至课程结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吃水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材中选用了这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使教学有了很好的起点。
对此,我特别注重并加以发挥。
通过小猴的提问,学生产生了帮助小猴的意愿,进而积极思考,寻求答案,既解决了问题,又感受了成功的乐趣。
2.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和“<”非常相似,学生往往分辨不清,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时,我通过四个环节来解决这个问题。
(1)刚开始出现“>”和“<”时,我让课件在此处闪烁三下,提起学生的注意。
(2)全屏幕动态书写“>”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安排同座同学交流识记“>”和’<”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4)专门设计二个游戏:“看谁举得对”、“看谁摆得好”强化了学生记忆。
这四个环节多角度地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交流、游戏中完成了对知识的识记。
学生玩得高兴,学得轻松,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3.课堂练习,全面深入。
适当的课堂练习能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取时,我既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既有检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得如何的基本练习,如第18页“做一做”第1题;也有让全体学生进行适当操作的补充练习;也有对知识进行概括抽象的综合练习,如练习一的第5题和第6题;还有发展学生思维想象的开放式练习,如用“1”、“1”、“2”、“3”、“4”、“5”、“>”、“<”、“=”,来摆不同式子。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比大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的大小比较,二是长度单位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还要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二、说教法1.教学方法本课时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直观地感受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等方式巩固和提高数的大小比较的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形式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三、说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计算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苹果、梨子、小狗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的大小,并请学生说出它们之间谁大谁小。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用手指或其他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初步认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一、教材分析《比大小》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数序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知识。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根据大小关系区分数字,学会用“大于”、“小于”和“等于”来描述数字之间的关系。
这个单元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和语言表达,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学会用数字和图形进行比较,能够正确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教学活动,体验比较数大小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并能准确地应用它们。
学会比较简单整数和大小的方法。
难点:区分“大于”和“小于”正确使用它们来描述数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活动,学生能够理解抽象的数学规则和逻辑关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采用谜语、故事等方式引入,如:“有两个人在一起,谁更厉害?谁能告诉我他们谁大谁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比较大小的问题。
2.新课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大小。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分享比较大小的方法。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含义。
3.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动手操作,用计数器或其他教具进行比较练习。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比较比赛,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比较数字大小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和比较,激发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比大小》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探索活动,如使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大小。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初步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大小比较;(2)比较数字的大小的方法;(3)通过游戏巩固学生的比较能力。
本节课的结构分为导入、新知探究、巩固练习三个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通过观察图片、听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环节;新知探究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巩固练习环节则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的比较能力。
二、说教法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2)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初步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游戏巩固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环节;(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及重点难点突破1.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观察图片、听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环节。
教师可以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物品的数量,引导学生发现物品数量的大小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数字大小的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大小”。
(2)新知探究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特殊教育《比大小》说课稿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所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
一、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课时的内容,“比大小”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后面数学最重要的基础。
因此,这一教学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比大小”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在教学中,要会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建立符号感。
2、技能目标: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
3、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2、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四、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一)、学习方式: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的学习。
(二)、教学方式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习兴趣。
使学生好学。
2、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比大小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节,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基础上来进行小数比较的。
二、说教学目标1、探索并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运用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四、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阳光小学正在举行春季运动会,小明、小强、小刚和小军报名参加了跳远项目,这是他们的成绩。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通过给他们排名次,引出今天的内容——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得出今天的结论。
二、加强方法少年演讲比赛,小强、小刚和陈明的名次排列。
依据上面得到的结论,给出排名。
思考问题:王平的表现比陈明差一些,比小刚好一些,他可能得多少分?(也就是比9.90大,比9.96小,所以可能是9.91、9.92、9.93、9.94、9.95.)三、快速练习1、在数轴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航模比赛飞行时间记录表,(飞行时间越长,成绩越好)。
四、巩固练习1、在里填上“<”、“>”或“=”。
2、把小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小明不小心抄丢了小数点,请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796<883<688<524.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六、说板书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1、先比较整数部分,2、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班级数学下册《比大小》说课稿
三班级数学下册《比大小》说课稿北师大版三班级数学下册《比大小》说课稿1一、说教材《比大小》是学生在学完分一分,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有了初步认得之后进行的。
教材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
这样编排是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大小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这对学生理解大小的关系将会有较大的帮忙,继而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显现阶段必需掌握的基本方法。
二、说学情三班级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因此他们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
直观不但是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手段,也是他们探究数学、发展抽象思维本领的工具。
所以,比较分数大小,以掌握图示等直观方法为主,在此基础上借助具体背景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本领。
三、说教学程序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分数的比较大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内容也比较枯燥,但其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
因此,我以学生亲自参加的“自主探究活动”为重要形式,通过学生画涂等操作获取新知识,通过察看讨论总结出比较简单分数高校的规律。
1、引入新课。
本班学生人数入手,复习整数大小比较,创设出分数大小比较的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使他们自主的投入学习。
2、足探究发现,在操作沟通中得新知识。
在引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画涂等集体操作,自主探究,取得感性料子,然后通过引导,概括出比较的方法,实现知识的整合。
3、巩固练习。
新的`学习成绩的强化,重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
在这节课上,我把练习分散到课堂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练习中取得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新知识,在练习中应用新知识。
4、课堂总结。
让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最终老师鼓舞总结。
四、存在问题。
1、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创新不足,没有运用现代化方法。
2、称赞鼓舞学生不足。
3、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练习。
例如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分数的大小等。
比大小说课稿
《比大小说课稿》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比大小的概念和方法。
比大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比较大小的行为,每个人都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大小的差异,但是要准确的进行比较,就需要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和相关的实例。
二、比较大小的方法1. 直接对比法直接对比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比较大小的方法。
通过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们的大小差异。
例如,我们可以拿两个不同大小的球,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2. 利用大小关系进行估算法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直接进行物体的对比,这时就需要利用其它物体的大小关系来估算。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知道苹果的大小,来估算出橙子的大小,因为我们知道苹果比橙子大,可以通过对比苹果和橙子在手中的感受,来估算出橙子的大小。
3. 量化法当我们需要对物体进行精确的大小比较时,我们可以使用量化方法。
量化法是通过使用专门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大小。
例如,我们通常用尺子来测量线条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重量等。
通过量化法,我们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大小比较结果。
三、实例分析1. 比较不同动物的大小例如,我们可以比较大象和猫的大小。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而猫是家畜中最小的动物之一。
通过直接对比法,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大象比猫大很多倍。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动物的大小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并且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比较来感受到大小的差异。
2. 比较不同水果的大小我们可以将苹果、橙子和草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通过直接对比法,我们可以看出苹果比橙子大,橙子比草莓大。
这个例子让我们知道不同水果大小的排序关系,也可以通过利用大小关系进行估算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3. 比较不同国家的面积大小比较不同国家的面积大小是一个更复杂的任务。
我们无法直接对比国家的面积,因此需要利用专门的工具进行量化。
通过使用地图或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国家的准确面积数据。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
《比大小》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早上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比大小》说课稿。
下面我将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八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说教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比大小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学会主动思考。
二、说学情在学生的生活中对物体的多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虽然相通,但是数学符号的学习,和表达清楚比较的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认识“>”“<”和“=”,知道其含义五、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1、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2、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3、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1、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2、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3、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六、说教学准备PPT;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七、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重点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T:我们在李奶奶家的院子里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S:认识了1、2、3、4、5T:请同学们边拍手边说1、2、3、4、5,同学们数的真棒!同学今天的状态特别好,小蜜蜂都想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了,我们来看它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问题?√2、创设情境T:大家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时小猴乐乐的生日,我们一起看看它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吧。
比大小(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比大小(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对数字进行比较,正确理解大小关系;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大于、小于等符号进行比较;3.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大于、小于等符号表达数字的大小关系;2.教学难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大小关系。
三、教学内容1.数的比较概念–数的大小关系:相等、更大、更小;–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
2.数的比较运算–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使用大于、小于符号进行比较;–使用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3.数字的比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字比较;–计算测量物品大小;–单位数比较。
4.数的大小关系练习–比较数字大小及填空。
1.课前热身: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展示物体大小关系,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关系。
2.比较讲解:通过数学符号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实践演练:通过实际测量物品的大小,让学生了解数字的比较应用。
4.温故知新:通过课堂练习,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学生的数的大小关系知识。
5.典型例题:通过典型例题演练,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符号的使用。
五、教学设计第一步:热身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物品大小关系,引入数字大小关系的概念。
通过日常生活中例子例如小蚂蚁比较食物的大小等,让学生了解大小的相对关系。
第二步:比较讲解通过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解释数字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理解数字相等、更大、更小的概念,并掌握符号的使用方法。
第三步:实践演练通过实际测量物品大小,让学生了解数字的比较应用。
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来进行比较,例如自己的手和桌子大小的关系。
第四步:温故知新通过老师提问和课堂练习,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
第五步:典型例题通过典型例题演练,让学生掌握符号的使用,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比较水果的大小、洗手间里的物品。
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的大小关系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节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的课程,主题是《比大小》。
本节课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符号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一、教学目标1.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将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导入新课。
我将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然后让他们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 学习新课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们学习“>”、“<”、“=”符号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我将通过举例说明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例如,我会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比他矮的巨人旁边,另一张是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比他高的巨人旁边。
然后,我会问学生们:“哪个小朋友更高呢?”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大于和小于符号的含义。
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们自己尝试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我会让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两个数字,并让他们用这些符号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并学会正确地使用它们。
3. 巩固练习为了巩固学生们所学的知识,我将出示一系列数字,并让学生们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我会随机抽取几个学生来完成练习,并让他们解释自己的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4. 课堂小结最后,我将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的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复习,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探究新知:通过实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例如,可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 归纳小结:通过总结和回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PPT、实物投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反馈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等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2. 总结:本节课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024比大小说课稿范文
2024比大小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大小》,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比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比较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比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比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是:培养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法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同时结合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比较大小的活动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方式来主动探索和发现比大小的规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图片、物品和实践活动等教具,以直观呈现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同时,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准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我会以一个游戏的形式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游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2. 发现规律: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大小关系和规律,引导他们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并激发他们进行比较大小的兴趣和求知欲。
3. 实践活动: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比较大小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他们对比较大小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比大小数学说课稿8篇
北师大版比大小数学说课稿8篇北师大版比大小数学说课稿【篇1】课题:比大小老师笔记教学内容:教材17页及练习三第6、7、8题。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整理三种水果学具,用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活动,探究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认识符号“ =”、“”和“”,知道它们的含义,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推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理解“ =”“”和“”的含义。
难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课前复习今天猴子兄弟想请我们去花果山做客,不过我们要先回答出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1)老师报数,请学生拿数字卡片到前面来。
(2、5、3、1、4)(2)猴子兄弟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
(同桌纠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主题图,同时老师讲故事:同学们一起到花果山上看一看吧!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捉迷藏,玩得可快乐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
可是,在分水果时消失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猴子兄弟分水果吗?1、出示问题:(1)图上有哪些水果?(2)猴子、桃子、香蕉、梨的数量分别是多少?(3)每只猴子分一个桃子,一根香蕉,一个梨,够分吗?2、学生汇报说发觉,同时老师教学“=”“>”和“<”(1)教学“=”猴子和桃比。
(同样多)老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观察等号两边的数的特点,请学生举例子。
(例如:2=2 5=5)(2)教学“>”(猴和香蕉比)。
?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子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4)发散思维。
《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5)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比较物体大小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来理解比较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较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比较。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比较任务。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比较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较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比较的方法,如大小、多少、高矮等,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比较两组物品的大小、多少等,巩固所学知识。
4.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比较的方法和心得,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比较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等方式展示比较的过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作业、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和思考,可以通过课后教案、教学日志等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大小说课稿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比大小》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比大小》,我将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比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课时的内容,
2、教材分析:比大小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后面数学最重要的基础。
因此,这一教学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符号“>”、“<”、“=”,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使用符号“>”、“<”、“=”,能正确进行大小比较。
1.过程与方法:通过找、数、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从而掌握更多的比较方法。
三、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比大小”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
物体的个数,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初步接触集合、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
相信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并不会感到十分的困难。
四、说教学策略:
结合班级的学情,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习兴趣。
使学生好学。
2.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五、说教具学具: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6袋带有小猴、梨、香蕉和桃子的学具卡片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几只小猴子正在开心的吃着各种水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猴子吃果图)在途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猴子有几只香蕉有几根梨有几个桃子有几个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数完课件出示数量图。
这些物体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数字也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习兴趣。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师: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够吃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在黑板展示:一只猴子对着一个桃子,从而得出结论:3=3读作:3等于3教师介绍等于号的含义与写法。
同理导出:3<43>2分别读作:
3<4,3>2
2、你是怎样认识“>”、“<”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编口诀,并交流记忆“>”、“<”的方法。
3、小结方法:大大嘴巴指大数,尖尖嘴巴指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体会等于的含义就是同样多,并知道表示同样多的时候
要用“=”连接,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同理让学生体会大于和小于的含义。
知道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应该把张口指向大数。
(三)层次练习,巩固新知。
1、教材17页思考题和18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不看图,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课件出示:照样子,比大小。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检验和巩固所学的新知。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学到的知识.
六、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