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教案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感受味道》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感受味道》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感受味道》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感官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味觉作为感官之一,对幼儿的认知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开展《感受味道》科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味道,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辨力。

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同味道的特点,区分甜、苦、咸、酸等基本味道。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提高幼儿对食物的认识和兴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三、活动准备1.牛奶、砂糖、柠檬、盐等能代表不同味道的食物。

2.小勺、杯子等用具。

3.盲目用品,如眼罩等。

4.记录表格。

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认知味道1.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向他们展示牛奶、砂糖、柠檬和盐,并简单介绍这些食物代表的味道。

2.让幼儿闭上眼睛,尝试用小勺品尝每种食物,并记录下他们的感受。

3.让幼儿口中含着不同食物,让他们通过口味判断出食物是什么味道。

可以设置小活动让幼儿猜味道。

第二阶段:感受味道1.让幼儿围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其他幼儿分别品尝不同食物,代表要通过观察其他成员表情来猜出食物的味道。

2.可以组织一些口味辨识游戏,让幼儿通过肉眼观察和身体感受等方式来认知不同味道。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对甜、苦、咸、酸等基本味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加了他们的观察和分辨力。

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延伸活动1.可以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味道认知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体验科学乐趣。

2.可以开展有关口味偏好的调查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人口味的差异。

经过这次《感受味道》科学活动,相信幼儿们对味道的认知和理解会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为《感受味道》科学活动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探索味觉世界——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探索味觉世界——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探索味觉世界——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一、教案设计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孩子探索味觉世界,了解味觉的构成和作用,培养孩子对不同味道的感知能力和分辨能力,启发孩子对美食的发现和探索,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发展语言、思维和动手能力,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案内容1.活动一:做味觉大师活动目的:了解味觉的构成和作用;培养孩子对不同味道的感知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盲人眼罩、带有不同味道的水果、饮料、食品。

活动过程:(1)让孩子围成一个圈,每个孩子轮流戴上盲人眼罩。

(2)老师拿出不同味道的水果、饮料或食品让孩子品尝,让孩子猜出是什么味道的。

(3)每个孩子品尝完后,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其他孩子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4)总结一下不同味道的食品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比如有些食品能够增加体力,有些食品则能够提高免疫力等等。

活动点评: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味觉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孩子的感知和分辨能力。

2.活动二:寻找美味的颜色活动目的:启发孩子对美食的发现和探索,培养孩子对颜色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

活动准备:彩色水彩笔、白纸、水果。

活动过程:(1)老师先给孩子们看一些色彩鲜艳的水果,让孩子们猜它们的名字。

(2)老师发放白纸和彩色水彩笔,鼓励孩子们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同时让孩子们写下这种水果的名字。

(3)让孩子们挑选自己画的代表美味的水果与大家分享。

(4)可以结合孩子们画的水果,介绍不同颜色水果的营养成分和健康作用。

活动点评:这个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孩子们通过画画的过程,了解不同水果的颜色和味道,同时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训练。

3.活三:互动厨房活动目的: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增进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切菜工具、盐、糖、醋、油等调料、适量肉类和蔬菜。

活动过程:(1)把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4人。

(2)老师分别给每组提供相同数量的食材和调料,并让小组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一起做出一道美味的菜。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教学目标•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及其特点。

•增强幼儿对不同食物的认识和兴趣。

•提高幼儿的口齿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食物的味道分类–甜–酸–苦–辣–咸2.不同食物的味道及其特点–甜:糖果、水果、巧克力等,味道甜且有滋味。

–酸:酸奶、柠檬、醋等,味道酸且刺激味蕾。

–苦:咖啡、红酒、苦瓜等,味道苦涩。

–辣:辣椒、花椒、姜等,味道辣且刺激。

–咸:盐、酱油、腊肉等,味道咸且有咸味。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谈话交流:问幼儿们喜欢吃哪些食物,他们喜欢吃这些食物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简短介绍今天的主题内容。

2.学习环节–味道分类的介绍: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幼儿们介绍不同味道的分类。

–食物味道的学习:将不同食物的图片和实物放在幼儿面前,教师以问答、鉴别等方式逐一向幼儿讲解和介绍每种食物的不同味道及其特点。

3.实践环节–组织游戏:以甜、酸、苦、辣、咸五个味道为线索,设计小游戏,让幼儿们通过咀嚼糖果、尝试柠檬、品尝苦瓜等,切身感受和区分不同的味道。

4.巩固环节–家园共育:家长通过与孩子一起品尝各种食物,讨论不同食物的味道和原料等,促进口齿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评价1.参与评价: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对其进行评价和点赞。

2.问答评价:以问答方式,对幼儿进行复习和知识巩固,对其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3.总结评价:让幼儿们自由表达对这次学习的收获,评价教学效果。

课后拓展1.点心DIY:引导家长和幼儿们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糖果、曲奇等小点心。

2.探访市场:带领幼儿们到当地市场,让他们亲自体验购买食材的过程,并发现、学习不同食材的特点和用途。

3.数字游戏:让幼儿尝试通过数学的方式认识不同的味道,如比较柠檬和苹果的酸度和甜度等。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扩展了自己的词汇量,增加了利用语言表达内容的机会,并且加强了对不同食物味道的感受和认知。

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方式的实践环节,让幼儿们在玩乐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教案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

教案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

教案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味觉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食品味道,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味觉识别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品尝、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喜爱和欣赏,提高饮食素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味觉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食品味道,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味觉识别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观察、品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味觉识别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情景描述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与味觉相关的问题,如:我们吃东西时,有时会感到香甜、酸辣等不同的味道,这是为什么呢?2.呈现(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味觉的基本概念,即味觉是一种感觉,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来感知食物的味道。

然后,教师将几种不同味道的食物摆放在教室的一侧,并向学生介绍每一种食物的味道特点,如咸、甜、酸、苦等。

3.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种食物,利用味觉进行观察和品尝,记录下自己对于食物味道的感受和评价。

学生可进行交流和讨论,比较不同食物的味道。

4.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品尝的过程,整理出食物的味道特点。

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讲解食物的味道分类和常见的味道特征。

5.拓展(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扩展课堂内容,进一步了解食物的味道与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联。

6.小结(5分钟)教师对全堂课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品尝食物时的表现和记录的内容,评价其对于不同食物味道的识别能力。

2.参考学生的讨论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3.通过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并进行教学反思。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家中品尝不同味道的食物,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含反思教学目标:1. 能够辨认不同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2. 能够用本身的语言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3. 能够理解食物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4. 能够学会共享和敬重他人的不同味觉偏好。

教学重点:1. 感知不同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2. 学会用本身的语言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教学难点:1. 理解食物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2. 学会共享和敬重他人的不同味觉偏好。

教学环节:1. 导入老师问同学“你们爱好吃什么食物?”引导孩子们神经系统开始思考和感性认得。

2. 课堂活动第一步:触摸感官让同学将闭上双眼,给他们递过一个食物,让他们品尝并用本身的感觉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第二步:听觉感官供应仅仅只有食物发出啮齿动物嚼食的嘎吱声、食物在嘴里唾液混合发出的声音、食物被切割的声音、烹饪过程中颠簸的声音。

让小同学听食物和食物做的声音,能让孩子认得感官和食物的巨大关系。

第三步:味觉感官通过橙子、苹果、香蕉、草莓等水果的味道,让孩子们体验不同口感和食物对味觉的刺激。

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水果的甜、酸、苦、辣等味道,并让孩子们把新的口感储存在本身脑海中,对下次感性对食物的评价具有更好的精准性。

第四步:视觉感官以不同食物给小伙伴呈现,用颜色、形状和外观进行解释,引导小伙伴懂得视觉感官与食物的关联。

制作蒜蓉脆皮烤三文鱼后,让孩子们就它的口感和食用效果,发表本身的看法和阅历。

第五步:指触感官通过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的手感、热饮料的温度等感受手指在食物与饮品上所体验到的不同触觉。

第六步:共享感官孩子们可以与家长共享他们的感官攀谈和体验。

第七步:吸入气味让孩子们尝试奶酪、煎饺、面包等的香气,并描述它们的气味。

3. 反思:这节课让孩子们有了一些关于食物味道和口感的新认得,让他们从感性、直观的角度认得食物,并学习和共享敬重他人的不同味觉偏好的态度。

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都将连续享受与食品的关系,能在不同的场合自若的谈论食品,对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味觉体验的班级科学教案:品尝各种蔬菜,了解不同种类的特点与用途

味觉体验的班级科学教案:品尝各种蔬菜,了解不同种类的特点与用途

味觉体验的班级科学教案:品尝各种蔬菜,了解不同种类的特点与用途一、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蔬菜,并品尝它们的味道。

2.学习蔬菜对人体的营养功效。

3.掌握蔬菜的处理方法及简单的烹饪方法。

4.培养学生爱吃蔬菜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1.各种蔬菜:黄瓜、胡萝卜、青椒、菜花、西兰花、生菜等。

2.切菜用品:刀、菜板、水。

3.味道辨别器官:舌头、鼻子。

4.烹饪用品:锅、勺子。

5.食品安全用品:洗手液、餐巾纸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简单了解蔬菜。

(2)介绍蔬菜的分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几种蔬菜。

(3)通过画图或幻灯片展示不同蔬菜对应的味道、颜色、气味、口感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活动环节(1)品尝不同种类的蔬菜,比如黄瓜、胡萝卜、青椒、菜花、西兰花、生菜等,让学生尝一尝它们的味道、口感以及质地。

(2)让学生通过观察、闻、尝的方式来判断蔬菜的新鲜程度、熟烤程度等。

(3)介绍不同蔬菜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让学生了解蔬菜对人体的好处。

(4)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蔬菜的切割、清洗、烹饪方法,让学生掌握好的食品安全卫生习惯。

(5)分小组进行切菜、烹饪比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总结环节(1)让学生回想品尝蔬菜过程中的味觉体验,总结出每种蔬菜的特点。

(2)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综合各组的烹饪效果,评选出最佳组。

(3)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不足以及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四、活动延伸1.邀请家长来体验品尝蔬菜的乐趣。

2.参加蔬菜展览,扩大学生的视野。

3.安排学生进行蔬菜的种植、养殖、收获等实践活动。

五、注意事项1.活动前必须准备好相关器材及食品,确保食品安全。

2.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人卫生,要求学生洗手后再进行实践操作。

3.活动结束后,要对教室进行清扫,保持教室整洁。

4.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珍惜食物,并在对食物的探索与利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大班教案《味道》

大班教案《味道》

大班教案《味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教材《探索奇妙的世界》第四章《味道的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味道的基本概念,探索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的特点,学习通过味觉来识别不同的食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味道的基本概念,知道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

2. 培养幼儿通过味觉识别不同食物的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经验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学会通过味觉识别不同的食物。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准确描述不同味道的特点,以及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味道测试瓶、各种味道的食物(如柠檬、糖果、苦瓜、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品尝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味道测试瓶,邀请幼儿猜测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味道,引发他们对味道的好奇心。

与幼儿分享生活中关于味道的趣事,让他们初步感知不同味道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的特点,让幼儿认识并掌握这些味道。

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尝过的不同味道的食物。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味道的食物,邀请幼儿上台品尝,并引导他们准确描述食物的味道。

针对幼儿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味道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品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分享品尝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味道的世界》2. 内容:酸:如柠檬、醋等甜:如糖果、蜂蜜等苦:如苦瓜、中药等咸:如盐、酱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味道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不同味道,记录在作业纸上。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他们准确描述味道的特点。

2. 答案:酸:如酸奶、橙子等甜:如苹果、蛋糕等苦:如咖啡、茶叶等咸:如薯片、酱油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掌握味道概念方面的困难,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食物的味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培养幼儿的味觉,丰富幼儿的口腔感受。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区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于食物的品味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区分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体验食物的不同味道,培养幼儿的味觉。

四、教学准备各种食物,比如糖、盐、醋、酱油、苹果、橙子、柠檬等。

五、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10分钟)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带一些不同味道的食物到课堂,然后拿出一个盲fold>fold>會合活动>討論總結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让幼儿了解食物的不同味道,培养幼儿的味觉,丰富幼儿的口腔感受。

同时,通过合作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观察和品尝,幼儿可以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差异,培养他们的味觉和区分能力。

同时,让幼儿了解到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食物的品味是多样且丰富的。

这个过程中,幼儿们还可以通过聆听伙伴的意见,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味道,培养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品味的兴趣,加强他们对味觉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分类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灵活性,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幼儿的反应,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补充更多的例子、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探索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全体教师要认真分析幼儿的学情,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

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身体和情绪变化,及时与家长交流,共同关心幼儿的发展。

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和实施要点,希望全体教师认真研究,共同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认识不同食物的味道变化——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认识不同食物的味道变化——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不同食物有不同的味道,很多幼儿可能还不太明白这个道理。

本篇文章将从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导幼儿参加实践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不同食物的味道变化。

【正文】1、目标通过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食物的味道变化,提高幼儿的感官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正确对待食物,培养孩子爱护食品的良好习惯。

2、准备工作准备不同食物的材料,例如草莓、苹果、香蕉等水果,面包、蛋糕等甜点以及辣椒、葱、姜等辛辣食材。

3、活动过程①热身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我们可以通过指导他们感受及表达不同味觉来进行热身。

教师可以把口香糖给每个孩子,让孩子在尝试口香糖的时候感受不同的口味。

②感官认知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食材,如草莓、苹果、香蕉、辣椒、蒜、咖啡等,让幼儿品尝不同的食材,并引导他们说出所品尝到的味道。

当然,幼儿们可能无法预知某些食物会有哪些味道,这时老师可以给予提示。

例如,当幼儿尝到草莓时,老师可以指导其说出“甜”。

③联想创造在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之后,可以采用联想创造的方式进行探讨。

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如果草莓是辣的会怎样呢?”,鼓励孩子们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想象一些创意食材的味道,并与其他小伙伴分享。

4、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别对各种食材进行打分,打分的依据可以是味道、颜色、形状或其他因素。

这样,幼儿们的思维、语言和感官能力都能有所提升。

通过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不但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不同食物的味道变化,更可以培养其感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更好的开拓幼儿的认知世界。

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时刻铭记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幼儿们创造出一个充满知识和快乐的教育环境。

2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二)嗅觉及食品的嗅觉识别(一)

2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二)嗅觉及食品的嗅觉识别(一)

3、稀释液(根据试验目的,用储备液制备几何系列 、稀释液(根据试验目的, 2 几何系列 的稀释溶液) 的稀释溶液)
稀 释 液
储备 液 mL
试验溶液 mL 1 稀 释 1000 0.5 0.25 0.12 0.06 0.03 0.5 0.25 0.125 0.062 0.030 0.015 0.010 0.005 0.0025 0.0012 0.0006 0.0003
1嗅感器官的特征 嗅感器官: 嗅纤毛、 嗅小胞、 细胞树突、 嗅细胞体
感受气味途径: 感受气味途径:分子
鼻腔
嗅粘膜上的嗅细胞
内鼻 肺部
2嗅觉的特征 嗅觉的特征 2.1 嗅觉疲劳: 嗅觉疲劳: 嗅觉长期作用于同一种气味刺激而 产生的适应现象。 产生的适应现象。
嗅觉疲劳具有三个特征 从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式嗅感消失有一定 的时间间隔(疲劳时间) 的时间间隔(疲劳时间)。 在产生嗅觉疲劳的过程中, 在产生嗅觉疲劳的过程中 , 嗅味阈逐渐增 加。 嗅觉对一种刺激疲劳后, 嗅觉对一种刺激疲劳后 , 嗅感灵敏度再恢 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
2、储备液(按表1规定制备) 、储备液(按表 规定制备 规定制备)
表1 基本 味道 酸 苦 咸 甜 储备液 浓度 g/L 2 1 0.020 0.200 6 32 参比物质 DL酒石酸(结晶) M=150.1 酒石酸(结晶) = 酒石酸 柠檬酸(一水化合物结晶) = 柠檬酸(一水化合物结晶) M=210.1 盐酸奎宁(二水化合物) = 盐酸奎宁(二水化合物) M=196.9 咖啡因(一水化合物结晶) = 咖啡因(一水化合物结晶) M= 212.12 无水氯化钠 M=58.46 = 蔗糖 M=34.23 =
2.2 嗅味的相互影响 (1)气味混合后,某些主要气味特征受到压制或消失, 气味混合后,某些主要气味特征受到压制或消失, 这样无法辨认混合前的气味。 这样无法辨认混合前的气味。 混合后气味特征变为不可辨认特征即混合后无味。 (2)混合后气味特征变为不可辨认特征即混合后无味。 这种结果又称中和作用。 这种结果又称中和作用。 (3)混合中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它的气味特征保持不 即失掉了某种气味。 变,即失掉了某种气味。 混合后原来的气味特征彻底改变, (4)混合后原来的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一种新的 气味。 气味。 混合后保留部分原来的气味特征,同时又产生— (5)混合后保留部分原来的气味特征,同时又产生 种新的气味。 种新的气味。

1概述 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一)

1概述 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一)

3.2对比增强现象。 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一个刺激的存 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 。 3.3对比减弱现象。 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的现象。 3.4变调现象。 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 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
3.5相乘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 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 象。 3.6阻碍作用。 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 觉。
1.2感官的特征
1.2.1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敏感。 1.2.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1.2.3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1.2.4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 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1.2.5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1.2.6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2感 觉 阈
感觉阈: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 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 敏程度。
感觉阈分为下列两种: 2.1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 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 上限的一个范围值。低于该下限值的刺激 称为阈下刺激,高于该上限值的刺激称为 阈上刺激,而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称为 刺激阈或察觉阈。
3各种味之间的相互作用 • 补偿作用:指在某种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 种物质后阻碍了它与另一种相同浓度呈味 物质进行味感比较的现象。 • 竞争作用:指在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种物 质而没有对原呈味物质味道产生影响的现 象。 • 如:盐酸不影响氯化钠的咸味,但其它酸 都增加氯化钠的咸味。 糖能减弱酸味感,但对咸味影响不大。
2.2.3身体状态的影响 2.2.3.1疾病的影响 • 身体患某些疾病或异常时,会导致失味、 味觉迟钝或变味。由于疾病而引起的味 觉变化有些是暂时性的,待病恢复后味 觉可以恢复正常,有些则是永久性的变 化。 • 在患某些疾病时,味觉会发生变化。从 某种意义讲,味觉的敏感性取决于身体 的需求状况。

小班科学教案:活动尝尝食物的味道

小班科学教案:活动尝尝食物的味道

小班科学教案:活动尝尝食物的味道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尝尝食物的味道,引导幼儿了解五种基本味道,认识食物的不同味道,提高幼儿对食物品尝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内容1.五种基本味道的简介2.食物味道的品尝和评价3.味觉和嗅觉的区分与联系4.与幼儿探究不同食物的味道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通过回忆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吃过的食物,并询问各种食物的味道,如:甜、酸、苦、辣、咸等。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对美食的看法和评价。

第二步:介绍五种基本味道(10分钟)1.通过图片、食物示范等形式,介绍五种基本味道的概念和特点。

2.正确发音和理解五种味道的概念,如:甜味、酸味、苦味、咸味、鲜味。

3.通过幼儿热爱的游戏形式,巩固五种味道的概念。

第三步:食物味道的品尝和评价( 15分钟)1.在教室里准备不同味道的食物,通过幼儿自己品尝、试图描述、体验不同食物的味道。

引导幼儿品尝食物的方法,如: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等。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品尝食物时的体验感受,比如甜味的体验和酸味的体验。

第四步:味觉和嗅觉的区分与联系(15分钟)1.在理解小学的分辨感官的操作之前,我们需要让幼儿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认识到味觉和嗅觉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观察图片和引导幼儿嗅一些有特殊香味的东西,比如玫瑰、香草等等,通过嗅觉的感受来认觉和味觉的区别。

第五步:与幼儿探究不同食物的味道(15分钟)1.让幼儿分组,带着小组盲尝不同食物,尝试分辨不同的味道,找出有相同味道的食物,或没有这种味道的食物。

2.教导幼儿如何品尝食物,用舌头去察觉,通过味觉来辨别不同的食物味道。

第六步:总结(10分钟)1.重新再一遍集体的回忆游戏中回顾今天学习的知识。

2.对幼儿进行分享,让幼儿拿出一些自己的食品,描述出这种食品的口感,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态度。

教学资源1.不同味道的食物2.五种基本味道的图片和简介3.食品描述评价表4.味觉和嗅觉的图片和描述教学评估1.在食品盲测环节中,通过对幼儿的表现来评估幼儿对不同食物味道的分辨和判断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味道

幼儿园大班教案味道

幼儿园大班教案:味道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感知,让幼儿认识不同食物的味道,了解味觉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的嗅觉和味觉感官,提高幼儿综合感知能力;3.了解食物的基本分类,对健康的饮食习惯有所认识。

二、教学内容1.食物的味道分类2.味觉感受实验3.味道课堂猜猜猜4.小小厨师比比看三、教学过程第一步:食物的味道分类1.引导幼儿认识食物的味道,把食物分为咸、甜、酸、苦、辣等不同类别,教师可以用具体的食物做示范,通过让幼儿品尝食物,让幼儿了解食物的味道分类。

2.然后,请幼儿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味道,并解释一下为什么喜欢这个味道,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喜欢的食物,并标出它们的味道。

第二步:味觉感受实验1.为幼儿准备不同种类的食物,分别是甜的巧克力、咸的薯片、酸的柠檬、苦的咖啡、辣的芥末酱等;2.让幼儿轮流品尝这些食物,感受它们的味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说“柠檬酸酸的,甜甜的巧克力”等;3.通过实验,让幼儿更深刻地认识不同种类食物的味道,加深他们的印象。

第三步:味道课堂猜猜猜1.老师准备一些锅碗瓢盆,里面装了不同的食物或调料,幼儿斗胆尝试品尝,并猜一猜是什么味道,例如糖、盐、胡椒等等。

2.猜对的幼儿能获得惊喜小奖品。

3.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食物的味道,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乐趣和兴趣。

第四步:小小厨师比比看1.老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食材,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等,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想要做的食物,并根据食物的味道分类,选择不同的调料。

2.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判断力,独立地完成作品。

3.比比看,每个小朋友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并解释一下用了哪些调料,为什么选择这些调料,品尝一下它的味道,通过互相比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食物的味道分类。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幼儿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不同食物的味道,理解了健康饮食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较准确地感知、辨别不同的食物味道。

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嗅觉和味觉感官,提高了幼儿的综合感知能力,还为他们日后健康饮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通过玩具食品感受味道——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通过玩具食品感受味道——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过程一:引出主题,介绍教案本次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将引导孩子们通过玩具食品,感受不同食品的味道。

该教案的目的是通过亲手制作、尝试、比较和观察等活动,引发幼儿对味觉的认知和觉察,培养其对食品口感的敏锐度,同时激发幼儿们对健康饮食的兴趣。

过程二:知识阐述,介绍儿童的味觉味觉是人类感官之一,并通过味蕾感知食物。

幼儿的味蕾比成年人更敏感,因此幼儿时期的味觉敏感度对于今后发展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关键。

同时,味觉也是人类感知食物营养和毒性的机制之一。

味觉的感知有五种基本感觉:酸、甜、苦、咸和麻辣。

而在实际情况中,味觉的感知还与嗅觉、视觉和咀嚼等许多因素有关联。

过程三:活动策划,通过玩具食品感受味道1.环节一:制作玩具食品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玩具食品,比如用泡沫球制作一粒水果糖,用泡沫板和木棍制作一只蛋糕等等。

2.环节二:观察玩具食品老师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玩具食品给孩子们观察,比如水果糖、薯片、饼干等等。

3.环节三:尝试玩具食品老师要求每个孩子轮流试吃每种玩具食品,并记录下各自的感受和评价。

孩子们可以相互流各自的感受,了解不同人对同一味道的敏感度差异等等。

4.环节四:比较不同玩具食品老师要求孩子们将不同种类的玩具食品进行比较,可以比较它们的外观、口感、味道等方面的异同。

过程四:评价与延伸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玩具食品这个稳妥的材料,引导孩子们建立起在幼儿时期就能感知食物味道、认识健康食品和培养食品口感敏锐度的意识和兴趣,同时激发孩子们对营养饮食的兴趣和热爱。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孩子们对不同种类食品的味觉认知,比如辣椒、咖啡等等。

相信这些活动的积极影响能够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发挥不小的作用。

儿童科普教案:了解食物的味觉原理

儿童科普教案:了解食物的味觉原理

儿童科普教案:了解食物的味觉原理了解食物的味觉原理一、主题:了解食物的味觉原理二、教学目的:引导儿童了解味觉原理,探索食物味道的形成。

三、教学重点:了解食物味道的形成、嗅觉与味觉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味觉的组成与味道的形成。

五、教学内容1、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爱吃一些好吃的东西,比如糖果、饼干、薯片等等。

但你们知道吗,这些美食的好吃与否是由味觉决定的。

那么味觉又是什么?它由哪些方面组成呢?2、味觉的组成味觉是指感知食物味道的作用。

人类的味觉主要由五种成分组成,分别是甜、咸、酸、苦和麻辣。

这些成分会一起组成不同的味道,比如可乐所具有的味道就是甜味加上咖啡因的酸味。

此外,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味道也有不同的反应。

有些人喜欢食物清淡,另外一些人喜欢食物辛辣,这也是因为人的味觉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或影响。

3、味道的形成那么,食物的味道是如何形成的呢?事实上,味觉可以通过嗅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联合而来。

在这里,我们重点了解一下嗅觉和味觉。

嗅觉是指感知食物气味的作用。

不同的食物气味会刺激不同的嗅觉感知器官,为食物的味道产生基础。

俗话说:“鼻子是吃的第一道门槛。

”所以,嗅觉在维持食物的味道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味觉不同于嗅觉,味觉并不是通过气味来感知食物的品质,而是通过口腔脏器对食物化学物质的感知。

这些成分要在食物进入口腔时才会产生,因此在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餐桌前,诱人的味道是由味觉和嗅觉一起组合而形成的。

4、味觉与健康各位小朋友,美食固然好吃,但也要千万不要忽略健康哦。

在味觉方面,我们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过分追求过于咸、过于甜的食物。

如果我们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会感受到更真实自然的味道,也能够有效地维护我们的味觉健康。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演示配合实物演示的教学方法。

七、教学设备及素材电脑、幻灯片、手抓饼、糖果、辣椒等。

八、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先用一些美食三连的图片或现场展现美食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先讨论一下他们认为哪些食物味道比较好吃。

幼儿园小小烹饪家:口味识别与健康饮食教案

幼儿园小小烹饪家:口味识别与健康饮食教案

幼儿园小小烹饪家:口味识别与健康饮食教案1. 概述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识别能力正在逐渐形成。

如何让幼儿在烹饪中学习口味识别,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主题。

本文将从口味识别与健康饮食两方面展开讨论。

2. 口味识别通过烹饪活动,幼儿可以学习辨别不同的口味,如甜、酸、苦、辣、咸等。

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味觉和嗅觉,还促进了他们的感官发育。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尝试不同的食材和调味料,了解这些食物的口味特点。

通过尝试柠檬、醋、橙子等酸性食材,让幼儿区分酸味的特点;通过尝试苦瓜、咖啡等苦味食材,让幼儿学会区分苦味的特点。

3. 健康饮食在烹饪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健康的食材,并教授他们简单的烹饪技巧。

通过制作水果沙拉、蔬菜色拉等健康食品,幼儿不仅了解了食物的原料和制作过程,还培养了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水果,让幼儿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和意识。

4. 总结与展望通过幼儿园小小烹饪家的口味识别与健康饮食教案,幼儿可以在烹饪活动中学到口味识别和健康饮食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饮食文化素养和健康意识。

未来,教育者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结合传统美食文化和现代饮食理念,设计更具丰富性和实践性的烹饪教学内容,让幼儿在烹饪中体验多元文化,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5. 个人观点我认为,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烹饪活动培养幼儿的口味识别和健康饮食意识非常重要。

这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感官发育和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结在整个教案中,重要的是引导幼儿懂得口味的识别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在烹饪活动中感受到乐趣的也能够学到一些常识。

这样的教育模式既丰富了知识面,又锻炼了实践动手的能力,是一种多管齐下的教学方法。

文末的感谢语。

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感谢我的文章写手,为我提供了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教案2 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

教案2 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

4 各种味之间的相互作用
补偿作用:指在某种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种 物质后阻碍了它与另一种相同浓度呈味物质 进行味感比较的现象。 竞争作用:指在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种物质 而没有对原呈味物质味道产生影响的现象。 如:盐酸不影响氯化钠的咸味,但其它酸都 增加氯化钠的咸味。 糖能减弱酸味感,但对咸味影响不大。
3.3身体状态的影响 3.3.1疾病的影响 身体患某些疾病或异常时,会导致失味、 味觉迟钝或变味。由于疾病而引起的味觉 变化有些是暂时性的,待病恢复后味觉可 以恢复正常,有些则是永久性的变化。 在患某些疾病时,味觉会发生变化。从某 种意义讲,味觉的敏感性取决于身体的需 求状况。


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也会造成对 某些味道的喜好发生变化,在体内缺 乏维生素A时,会显现对苦味的厌恶甚 至拒绝食用带有苦味的食物,若这种 维生素A缺乏症持续下去,则对咸味也 拒绝接受。
2.1.1 味感受体 主要为味蕾,其次为自由神经末梢。 20岁时的味蕾最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味 蕾数减少。味蕾的分布区域, 随着年龄增 大逐渐集中在舌尖、舌缘等部位的有廊乳 头上,一个乳头中的味蕾数也随着年龄增 长而减少。 老人的味觉能力一般都明显衰退,一般是从 50 岁开始出现迅速衰退的现象。
2.1.2味觉神经 一般来说,人的舌前部位对甜味最敏感, 舌尖和边缘对咸味较为敏感,而靠腮两边对 酸味敏感,舌根部则对苦味最为敏感。


口腔内舌头上隆起的部分 —— 乳头是最重 要的味感受器。在乳头上分布有味蕾。味 蕾是味的受体,它的形状就像一个膨大的 上面开孔的纺锤。 在舌尖容易感觉甜味和咸味,苦味则在舌 后部,感觉较为灵敏,酸味在舌两侧感觉 较易。
苦(舌根) 酸(舌后侧)
咸(舌前侧) 甜(舌尖)

幼儿园教案认识板栗:味觉探索与品味教育

幼儿园教案认识板栗:味觉探索与品味教育

幼儿园教案认识板栗:味觉探索与品味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味觉探索与品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认识板栗,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可以开拓他们的味觉世界,促进他们的品味教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设计幼儿园教案,帮助幼儿认识板栗,并进行味觉探索与品味教育。

1. 板栗的外观和特点板栗是一种既美味又营养丰富的食材。

在教案中,可以通过展示板栗的外观和特点,让幼儿从视觉上认识板栗。

可以观察板栗的外壳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点,让幼儿感受板栗的独特之处。

2. 板栗的味道和香气接下来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嗅觉来探索板栗的味道和香气。

可以让幼儿闻一闻板栗散发出的香气,描述板栗的味道是什么样的,从而开启幼儿的味觉探索之旅。

3. 板栗的烹饪和食用方式除了味觉和嗅觉的探索,教案还可以设计板栗的烹饪和食用方式。

可以现场制作糖炒板栗或板栗糕点,让幼儿亲身参与制作过程,体验食材转化成美味佳肴的乐趣。

教导幼儿正确的食用方式,培养他们的饮食礼仪和品味。

4. 关于板栗的传统文化和故事除了味觉探索,幼儿还可以通过故事和传统文化,了解板栗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图书或展示传统手工艺品,让幼儿了解板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5. 总结与回顾在教案的最后阶段,可以通过总结与回顾来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板栗的种种特点。

可以向幼儿提出问题,让他们回顾整个板栗认识过程,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我的观点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食材板栗,还能够引导他们进行味觉探索与品味教育。

教案结合传统文化和故事,也丰富了幼儿的文化底蕴,促进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品德发展。

设计并实施这样的教案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与观点理解,相信可以使幼儿在品味教育中受益匪浅,开启他们丰富多彩的味觉探索之旅。

板栗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味觉探索与品味教育,还在于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幼儿园五感认知之味觉感知教案

幼儿园五感认知之味觉感知教案

幼儿园五感认知之味觉感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不同的味道。

2. 学生能够通过品尝识别不同的味道。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进行味道分类。

4. 学生能够提高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
1. 味觉感知的基本概念;
2. 不同味道的描述;
3. 识别不同味道的游戏;
4. 味觉分类游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向学生讲述人的五种感官,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味觉”和“口感”是指什么。

2. 介绍:老师用图表介绍不同的味道,如甜、咸、苦、酸和辣。

询问
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味道,以及他们对这些味道的感受。

3. 游戏1:老师游戏引导学生用舌头品尝不同味道,然后描述他们的
味道,例如:“甜的像糖果”或“酸的像柠檬”。

4. 游戏2: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识别其味道,并用贴
纸标记不同的味道类别。

5. 结束:老师向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尝试更多的食物和不同的味道。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的味道,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将不同的味道分类。

3. 学生能够提高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学习内容的热情。

五、教学扩展: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以及烹饪工作的参与,提高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开设烹饪课程或组织参观餐厅或市场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也会造成对某 些味道的喜好发生变化,在体内缺乏维 生素A时,会显现对苦味的厌恶甚至拒 绝食用带有苦味的食物,若这种维生素 A缺乏症持续下去,则对咸味也拒绝接 受。
3.3.2 饥饿和睡眠的影响
人处在饥饿状态下会提高味觉敏感性。 饥饿对味觉敏感性有一定影响,但是对于
喜好性却几乎没有影响。 缺乏睡眠对咸味和甜味阈值不会产生影响

盐酸奎宁(二水化合物) M=196.9 咖啡因(一水化合物结晶)M=212.12
咸 无水氯化钠 M=58.46
甜 蔗糖 M=34.23
浓度 g/L
2 1
0.020 0.200
6
32
3、稀释液(根据试验目的,用储备液制备几何系列
的稀释溶液)
表2 几何系列
成分
试验溶液浓度,g/L

释 储备液 水


1、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觉察阈,识别阈,差别阈的测定。 3、味觉敏感度的测定。
实训材料
1、水 无色、无味、无嗅、无泡沫、中性,纯度 接近于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2、储备液(按表1规定制备)
基本 味道
表1 储备液 参比物质

DL酒石酸(结晶) M=150.1 柠檬酸(一水化合物结晶) M=210.1
辨别味道的难易程度随呈味物质所处介质的粘度 而变化,通常,粘度增加味道辨别能力降低。
3.3身体状态的影响 3.3.1疾病的影响
身体患某些疾病或异常时,会导致失味、 味觉迟钝或变味。由于疾病而引起的味觉 变化有些是暂时性的,待病恢复后味觉可 以恢复正常,有些则是永久性的变化。
在患某些疾病时,味觉会发生变化。从某 种意义讲,味觉的敏感性取决于身体的需 求状况。
20岁时的味蕾最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味 蕾数减少。味蕾的分布区域, 随着年龄增 大逐渐集中在舌尖、舌缘等部位的有廊乳 头上,一个乳头中的味蕾数也随着年龄增 长而减少。
老人的味觉能力一般都明显衰退,一般是从 50 岁开始出现迅速衰退的现象。
2.1.2味觉神经
一般来说,人的舌前部位对甜味最敏感, 舌尖和边缘对咸味较为敏感,而靠腮两边对 酸味敏感,舌根部则对苦味最为敏感。
2
G2 31
0 0.06 0.030 0.0006 0.006 0.18
1
G1 16
0.03 0.015 0.0003 0.003 0.09 0.5
4、设备
(1)容量瓶:清洁、干燥、容量适宜。 (2)其他容器(玻璃杯、烧杯):清洁、 干燥、容积约50 mL。 (3) 恒温水浴。
实训步骤
1、四种基本味道识别能力的测定
咸(舌前侧) 甜(舌尖)
味觉产生的过程是:可溶性呈味物质进入 口腔后,在舌头肌肉运动作用下将呈味物 质与味蕾相接触,然后呈味物质刺激味蕾 中的味细胞,这种刺激再以脉冲的形式通 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经分析后产生味觉 。
2 基本味
2.1 基本味 酸、甜、咸、苦是味感中的四种基
本味道。 基本味是味感直接刺激味感受体的
3影响味觉的因素 3.1 温度的影响
四种基本味中,甜味和酸味的最佳感觉温度 在 35~50℃ , 咸 味 的 最 适 感 觉 温 度 为 18~50℃,而苦味则是10℃。
3.2介质的影响
味觉受呈味物质所处介质的影响。是因为呈味物 质只有在溶解状态下才能扩散至味感受体进而产 生味觉。
介质的粘度会影响可溶性呈味物质向味感受体的 扩散,介质的性质会降低呈味物质的可溶性或抑 制呈味物质有效成分的释放。
通常,味感往往是味觉、嗅觉、温度 觉和痛觉等几种感觉在嘴内的综合反应。
口腔内舌头上隆起的部分——乳头是最重 要的味感受器。在乳头上分布有味蕾。味 蕾是味的受体,它的形状就像一个膨大的 上面开孔的纺锤。
在舌尖容易感觉甜味和咸味,苦味则在舌 后部,感觉较为灵敏,酸味在舌两侧感觉 较易。
苦(舌根) 酸(舌后侧)
不同部位或不同成分所接收,然后 又由不同的神经纤维所传递。
注意: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粘膜、鼻腔 粘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涩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 产生一种收敛感觉。咸味反应时间最短,甜 味和酸味次之,苦味反应时间最长。苦味最 敏感。
2.1.1 味感受体
主要为味蕾,其次为自由神经末梢。
制备具有四种基本味道已知浓度的参比溶液,按未知顺 序提供给评价员,每次品尝后作记录。 (1)试验溶液
按表2稀释储备液,配制每种基本味道溶液。 (2)测定
把稀释溶液分别放置在已编号的容器内,每种味道的溶 液分置于1~3个容器中,另有一容器盛水,评价员按随机提 供的顺序分别取约15 mL溶液,品尝后,按附录A填写。
竞争作用:指在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种物质 而没有对原呈味物质味道产生影响的现象。
如:盐酸不影响氯化钠的咸味,但其它酸都 增加氯化钠的咸味。 糖能减弱酸味感,但对咸味影响不大。
实验 味觉敏感度的测定
主要学习内容: 1 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 四种基本味的觉察阈,识别阈,差别阈 的测定
实训目的
优选教案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
教学重点:
四种基本味及其在舌头上敏感部位分布; 影响味觉的因素
教学难点:
影响味觉的因素
第三节 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
1 味觉生理学
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 对味感受体进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
从试验角度讲,纯粹的味感应是堵塞 鼻腔后,将接近体温的试样送入口腔内而 获得的感觉。
,但是能明显提高酸味的阈值。
3.3.3 年龄和性别
➢ 年龄对味觉敏感性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主 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
➢ 感官试验证实,60岁以下的人味觉敏感性 没有明显变化,而年龄超过60岁的人则对 咸、酸、苦、甜四种基本味的敏感性会显著 降低。
4 各种味之间的相互作用
补偿作用:指在某种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种 物质后阻碍了它与另一种相同浓度呈味物质 进行味感比较的现象。


液 mL mL 酒石酸 柠檬酸 盐酸奎宁 咖啡因 氯化钠 蔗糖
G6 500
1
0.5
0.010 0.100
3
16
G5 250 稀
0.5
0.25
0.005
0.050
1.5
8
G4
125
释 至
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25
0.0025
0.025
0.75
4
G3 62 100 0.12 0.062 0.0012 0.012 0.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