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是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可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

小学数学教学要实施“三维目标,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一、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裁体。学生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

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着眼,突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如《垂直》一课,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请学生在城区地图上找路口,从而引出交点,让学生理解相交的意思后,再引出垂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中进行学习,理解垂直的意义,并从周围的一些垂直现象,体验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我安排了折纸游戏,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在纸上折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线,并要求学生验证自己折出的两条线相互垂直,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学到的知识往往不容易忘记,让学生体会要通过验证才能得出结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力、实际运用能力、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各种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做到了与心理学科的整合。在练习设计上做到由浅入深,深化概念,并鼓励学生求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整节课循序渐进,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学效果良好。

二、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以下层次。

1、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

导做认应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

4、训练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要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就要加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