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浅析社区矫正现状
浅析社区矫正现状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司法手段,旨在将适合在社会中重新开始生活的犯罪分子从监狱转移到社区,并通过监管、帮助和教育等措施,帮助他们接受社会再次融入社会。
社区矫正旨在帮助这些被判刑的人重新融入社会,走上改过自新的道路,减少再犯率,提高社会安全。
当前社区矫正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浅析社区矫正现状,对于提高社区矫正的效果和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社区矫正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不足。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但目前社区矫正的资源配置并不合理,普遍存在着资源不足的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社区矫正的投入不足,导致社区矫正机构的基础设施、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都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另一方面是因为社区矫正的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服务不完善。
社区矫正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监管、帮助和教育等方面,但目前社区矫正的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一方面是因为监管措施的执行不到位,导致一些矫正对象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指导。
另一方面是因为社区矫正的帮助和教育措施不够细致、具体,很难真正帮助到矫正对象,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再就业能力。
三、社会融合不顺。
社区矫正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但当前社会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和歧视依然存在。
一方面是因为一些社会机构和企业对矫正对象的接纳和就业存在障碍,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大众对矫正对象的排斥和歧视,导致矫正对象难以真正融入社会。
一、加强资源投入。
政府应提高对社区矫正的投入,保障社区矫正的资源配置,加大对社区矫正机构的基础设施、人员编制、经费的保障。
社区矫正机构也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健全服务体系。
社区矫正机构应加强监管措施的执行,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加强对矫正对象的帮助和教育措施,提高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再就业能力。
三、促进社会融合。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矫正对象的关注和帮助,促进其真正融入社会;也要加强对社会大众的教育和宣传,消除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和歧视,营造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区矫正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社区矫正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社区矫正是指对刑期短、表现好、有改造可能的罪犯,在监管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的协同下,采用监管、教育、帮助等综合手段,进行刑罚外的社区感化和改造的一种新型刑罚执行方式。
它是现代刑罚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犯罪预防效果、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罪犯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矫正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社区矫正法律法规体系,至今仍相对不够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规定只是对社区矫正的基本框架进行规范,没有明确界定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能、责任和权力,缺乏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容易形成一定的制度空洞。
对策:1、及时制定社区矫正法律法规,明确社区矫正机构职能、责任、权力并规范其运行模式。
2、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对从业者的培训和指导,从而提升社区矫正专业人员执行矫正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二、社区矫正机构管理手段不够微观和多样化社区矫正机构管理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依赖关注人员健康状况、记录日常行为轨迹,并根据自我感觉进行对适应状况的评估,这容易造成管理手段不够微观、针对性不够。
对策:1、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治、行为分析和精细化管理。
2、增加用于执行矫正任务的信息系统和设备,建设更加科学、高效、精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三、社区矫正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社区矫正工作地域范围广泛,面对不同的矫正对象、不同的矫正难度和不同的矫正需求,事实上服务资源并不足够,配置不均衡,影响了矫正工作的运转。
对策:1、各地应该派遣社区矫正人员到各社区进行宣传和服务,即使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也需要进行社区矫正工作。
2、社会力量的介入也是非常关键的,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应该加大捐赠、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力度。
四、社会认知度不足社区矫正矫正尚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因为人们对社区矫正工作本身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科学,且容易将社区矫正与教育、康复等社会服务混淆。
一部分人甚至怀疑社区矫正的价值和效果。
社区矫正面临的困难问题及相关建议
社区矫正面临的困难问题及相关建议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管和改造的过程,其目的是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并改变不良行为。
然而,社区矫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探讨社区矫正面临的困难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建议。
一、监管不足社区矫正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矫正机构的监管能力。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和对人员的投入不足,监管机构往往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监管服务。
这会导致以下问题:1.1 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管机构人手不足和设备更新不及时,导致对犯罪分子的监控不足。
例如,监控器无法及时发现行为异常的人员,或者监管人员无法及时到场处理问题。
解决方案:增加监管机构的人员和资源投入,提高监控设备的更新速度。
同时,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1.2 缺乏有效的跟踪机制:矫正机构难以有效地跟踪犯罪分子的行踪和活动,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跟踪机制,实现对犯罪分子的实时监控和跟踪。
同时,加强与其他执法机构的合作,共享信息资源,提高跟踪的效率。
1.3 监管人员能力不足:由于监管机构的招聘标准和培训力度不够,导致监管人员的能力有限。
他们可能不具备应对不同情况的技能,无法有效地引导和改造犯罪分子。
解决方案:加强对监管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社区反对和排斥社区矫正的成功需要得到社区的支持和配合。
然而,由于对犯罪分子的偏见和对矫正政策的误解,社区常常存在对犯罪分子的排斥和反对。
这会给社区矫正带来许多困难:2.1 招聘困难:由于社区的担忧或反对,矫正机构招聘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变得困难,导致监管队伍的素质和数量不足。
解决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犯罪分子的偏见和误解。
同时,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培训机会,吸引和留住有能力的监管人员。
2.2 社区安全担忧:社区居民担心犯罪分子可能会再次犯罪,对他们的安全造成威胁。
浅析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执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刑罚转化为具有行为规范功能的教育手段。
社区矫正主要是对刑满释放人员、暂时出狱人员和缓刑人员进行监督和帮教,通过社区的治理和矫正,促进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和恢复。
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法规完善。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刑事犯罪的矫正力度,多项政策法规出台,为社区矫正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2. 机构设置健全。
社区矫正机构分布广泛,社区矫正员的工作队伍相对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3. 工作内容丰富。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包括对矫正对象的重难案件化小、从严管理、矫正计划的制定和评估、心理疏导、创业培训等多个方面,为矫正对象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和帮助。
4. 考核评估制度健全。
社区矫正工作的成效得以监督和评估,促使社区矫正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5. 社区参与度高。
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当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增强了社区的治理自治和教育功能。
二、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社区矫正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人员配备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配置一直是一个难题,社区矫正员的数量不足,工作强度大,导致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
2. 缺乏专业技能。
社区矫正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教育,难以满足不同矫正对象的需求。
3. 资源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包括经费、场所、物资等,但是现实中这些资源常常存在短缺或者不足,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4. 监管不到位。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对矫正对象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和工作量大,社区矫正员无法对每个矫正对象进行全面的监管,导致矫正对象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
5. 社区参与度不高。
虽然社区矫正工作一直强调社区的参与,但实际情况下,社区居民对于矫正对象的接纳和支持程度不高,导致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难度增加。
社区矫正论文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社区矫正论文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社区矫正制度是指对刑满释放、假释、暂时出所人员进行社区服刑和社区矫正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作为刑罚执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犯罪嫌疑人和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实现其自我改造和人生重建。
然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困境1. 人员配备不足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依赖于相关人员的配备和工作效率。
然而,目前社区矫正机构缺乏足够的工作人员,导致对矫正对象的监管和辅导不够到位。
加之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不足,使得社区矫正的效果大打折扣。
2. 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在管理机制上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一方面,监管措施不够细化,对矫正对象的具体行为缺乏明确规定和指导,容易导致监管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另一方面,社区矫正机构与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信息不畅通,导致矫正工作无法有机衔接,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3. 社会观念的困扰我国传统观念中对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这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社会对矫正对象的孤立和排斥,不利于其融入社区,也容易导致矫正对象产生自卑感和对社会的逆反心理。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出路1. 完善人员配备要改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效果,首先需要加大对社区矫正机构的人员配备力度。
政府应增加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矫正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为了提高社区矫正的实施效果,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矫正机构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资源支持。
同时,制定详细的监管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对矫正对象的监管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各个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提高社区矫正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3. 倡导开放与包容的社会观念要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观念也需要进行转变。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重要的刑罚执行方式,在推动犯罪预防、矫正和再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矫正措施执行不到位、犯罪观念难以转变、人员配置不合理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本文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矫正措施执行不到位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矫正措施执行不到位。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区矫正机构和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地进行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涉及到法律、心理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很多社区矫正机构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导致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
其次,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难以确保矫正措施的有效执行。
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对犯罪分子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监督和评估,是保证矫正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
然而,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监督和评估机制的缺失,导致很多犯罪分子能够逃避矫正,或者矫正效果不佳。
对于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首先,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和执法人员的培训。
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专业学习活动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矫正能力和技能水平。
其次,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督和评估机构,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犯罪分子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为矫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犯罪观念难以转变社区矫正的目标之一是帮助犯罪分子转变犯罪观念,重新融入社会。
然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犯罪观念难以转变。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社会对犯罪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给犯罪分子的社会融入造成了困难。
在社区矫正之后,犯罪分子面临的是重新融入社会的挑战,但由于社会对犯罪分子持有歧视态度,他们很难得到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
其次,犯罪分子本身对犯罪的认识和态度存在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化的监管和矫正的工作。
它是一种非监狱化的刑罚执行方式,旨在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心理矫治和社会融入,防止其再次犯罪,保护社区安全。
然而,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制度性问题、操作性问题和资源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一些建议和意见。
首先,制度性问题是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方面,社区矫正制度体系尚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导致矫正工作的操作难度和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由于社区矫正制度中存在空白或模糊之处,加之人员不力,法律执行人员在操作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因此,我建议加强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体系,明确矫正工作的权责和操作标准,提高矫正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化。
其次,操作性问题也是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犯罪分子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合格的人员和专业知识,社区矫正工作存在操作不当、短期考核取代长期效果评估、关注点不一致等问题。
因此,我建议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养。
同时,需要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经费和人员投入,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支持,使其更好地开展工作。
再次,资源问题也是社区矫正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
然而,在现实中,社区矫正工作的资源分配不均衡、不足以及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我建议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同时,还应加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资源更好地用于矫正工作的实际需要。
除了以上问题和建议外,我认为社区矫正工作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首先,需要注重心理矫治和社会融入的结合,重视犯罪分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念,促使他们真正融入社会。
其次,需要注重家庭的参与和支持,借助家庭的力量和资源,更好地帮助犯罪分子进行社会融入和心理矫治。
当前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制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刑罚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治安维护和罪犯改造的工作中。
然而,当前社区矫正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得到重视和解决。
下面本文将列举三个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一些应对措施。
问题一:社区矫正队伍不足和业务素质不高。
一些地区的社区矫正机构队伍缺乏专业人才,很难从业务角度进行全面的矫正工作。
同时,一些社区矫正人员素质不高,对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流程不熟悉,导致工作质量低下,甚至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加强社区矫正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素质。
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业务能力不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案例一:山东省某市社区矫正机构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因不熟悉相关政策,错误地将服刑人员释放,致使社会安全形势严重恶化。
问题二:社区矫正设施不足和不规范。
一些社区矫正机构设施简陋,建设不规范,导致对服刑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障不足,在实践中存在较大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社区矫正设施的建设,提高设施的安全性、规范性和适用性,保障服刑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案例二:浙江省某社区矫正机构建设简陋,设施不符合相关规范,致使服刑人员在监狱中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问题三:社区矫正队伍监管和管理不严。
一些社区矫正机构管理不规范,监管和纪律执行不到位,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和规范意识不强,无法有效防范服刑人员的潜在风险,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加强对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管机制,严格落实监管和制度约束,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案例三:广西一社区矫正机构因管理不严,存在重大漏洞,致使服刑人员在矫正过程中逃脱,并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
综上所述,当前社区矫正制度需要加强问题解决和管理,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优化社区矫正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社区矫正的现状与完善途径
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与完善途径作为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在我国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人权尊重的认识不断提升,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文明的刑罚执行方式,已经成为国际惯例。
尽管如此,我国社区矫正系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和完善途径进行探讨,并列举几个案例作为参考。
一、现状1.人员少、资金少。
我国社区矫正人员和资金都严重不足,在大量贯彻矫正工作中产生了影响。
2.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由于对社区矫正工作者职业和等级制度的缺乏,人才培养和流动问题突出,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经验和水平普遍较差,且缺乏培训和提高。
3.经费付出不足。
我国社区矫正的经费总量不高,不仅仅比较不足,而且缺乏科学管理,只是计划分配,对于现实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其中存在长期性和严重性。
二、完善路径1.增加投入,增加人员。
我国矫正制度的改革必须注重扩大人员和资金的投入,加大公司的刑事注意力,增强矫正科技的研发工作的力度。
同时,增强对矫正工作的督查力度,对于恶意逃避矫正工作的罪犯,制定更加严格的惩罚措施。
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职干部的素质。
我国社区矫正系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人员培养、职业发展规划和评价机制,持续开展各类培训和提高,提高职业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
3.深化制度设计,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我国社区矫正应创设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制度,着力加强对社区矫正制度的创新和完善,选出适用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和规定。
三、案例案例一:2016年,山东菏泽市一名矫正人员因严重违纪被辞退,当地的社区矫正工作几近瘫痪,该矫正员因私设家长制度等问题,搞三天大集群迎新,还有一部分受矫正的人员被远足,许多人频频逃脱矫正。
案例二:中国边防研究院2018年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对我国部分地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社区矫正人员素质不高,经验不足,社区矫正制度不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存在很大的运营难度。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社区矫正是一种以非监禁方式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和改造的手段。
它旨在在保证社会安全的同时,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实现社会重新偏向的目标。
然而,长期以来,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矫正措施不够科学、效果不佳、监管力度不足等。
为了改进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矫正效果,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矫正措施不够科学。
社区矫正的核心是帮助罪犯改变不良行为和思想,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然而,在实践中,社区矫正机构往往只注重行为的约束和惩罚,忽视了罪犯内心的变化和思想的引导。
这种简单粗暴的措施难以起到根本上改变罪犯的作用,容易导致罪犯再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性。
首先,矫正机构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准确判断罪犯的风险等级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
其次,矫正机构应该引入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帮助罪犯解决内心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此外,矫正机构应该积极开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帮助罪犯增强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社区矫正工作的另一个问题是矫正效果不佳。
目前的社区矫正措施主要依赖于监管和约束,缺乏有效的改造手段和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实践中,许多罪犯在社区矫正结束后很快就再犯,这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也使得社区矫正工作失去了意义。
为了提高矫正效果,我们建议加强对罪犯的改造和监管。
首先,社区矫正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罪犯的日常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和限制。
其次,矫正机构应该加强对罪犯的改造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此外,社区矫正机构应该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为罪犯提供就业、教育和社会支持等机会,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社区监督和帮助,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制度不完善、资源缺乏、人员力量不足、服务内容单一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改善社区矫正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不完善。
社区矫正制度应当由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明确矫正对象、服务内容、管理机构及权责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矫正对象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准确和保密。
同时,社会各界应当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矫正制度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其次,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资源的紧缺问题。
社区矫正机构需要有足够的财政拨款和人力资源来提供各种服务,如职业培训、心理辅导、就业帮扶等。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投入力度,增加相关资源的供给。
同时,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第三,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力量也存在不足。
目前,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工作需求,导致对矫正对象的监督和帮助不够到位。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同时,社区矫正机构也可以在社会上招募志愿者,扩大矫正力量,提高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此外,社区矫正工作的服务内容也存在单一的问题。
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主要侧重于监督和控制矫正对象的行为,而对于矫正对象的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相对不足。
因此,社区矫正机构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满足矫正对象不同方面的需求。
另外,社区矫正机构也可以与社会上的专业机构和组织合作,提供更丰富的服务资源。
除了以上问题,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对犯罪风险的评估不准确、对矫正对象的教育和培训不及时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整改措施。
例如,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矫正对象的心理辅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再次犯罪;建立健全犯罪风险评估制度,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逐渐发展和完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项工作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保障社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本文将对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
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1、机制不完善目前,社区矫正机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例如,社区矫正制度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规定,一些相关规定尚未明确,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
2、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但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不少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技能和知识,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把握力度不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3、社会监督不够社区矫正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但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力度还不够。
由于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了解不够,一些出现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纠正,给社会带来不少的隐患。
4、制度约束不足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制度约束,把工作人员的行为限制在规范水平之内。
但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缺乏足够的制度约束,一些工作人员会在工作中出现懈怠、超越职权等不当行为,严重破坏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形象。
二、优化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1、完善机制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机制,制定出完善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从而为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2、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稳定的、强有力的保障。
3、加强社会监督通过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促进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4、建立行业规范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的行业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约束,从制度上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的机制。
浅析社区矫正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社区矫正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分子在社区进行监督和矫正,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然而,在社区矫正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监管不足、社会歧视、犯罪分子心理等方面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社区矫正中的一大问题是监管不足。
社区矫正的监管主体通常是社区矫正机构或相关社区组织,然而,在一些地区和情况下,这些机构的人手和资源都相对匮乏,导致监管的效果不佳。
比如,在一些边远地区,社区矫正机构可能只有少数几名工作人员,无法对大量的犯罪分子进行有效的监管。
这样就容易导致犯罪分子逃避监管,继续从事犯罪活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社区矫正机构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政府可以增加对社区矫正机构的投入,提高人员编制和装备,从而提升监管的能力和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建立起志愿者组织或社区监督团队。
这些志愿者和团队可以与社区矫正机构合作,提供额外的监管力量和资源,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其次,社会歧视也是社区矫正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犯罪分子在被判刑后,进入社区矫正阶段时,他们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歧视和排斥。
人们往往对犯罪分子持有偏见和歧视态度,这会给犯罪分子的社会融入与心理重建带来困难,并可能使他们重新回到犯罪道路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和社区矫正机构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传播社区矫正的理念和成果,减少社会对犯罪分子的歧视。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种社区矫正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机制,比如组织社区矫正工作者与居民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居民了解犯罪分子的改造进展和价值观念,增加他们的接纳度。
此外,社区矫正中还存在着对犯罪分子心理的忽视。
犯罪分子在社区矫正过程中,除了需要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和监管,更需要进行心理重建和价值观的培养。
然而,在一些社区矫正执行中,对犯罪分子心理的关注较少,限制了他们的改造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浅析社区矫正现状
浅析社区矫正现状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监督和矫正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社区矫正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日益受到重视。
而社区矫正的现状,直接关系到社会治安和犯罪预防工作的成效。
本文将对社区矫正的现状进行浅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一、社区矫正的现状1.制度建设较为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已经初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也比较完善。
我国于2014年颁布了《社区矫正法》,规定了社区矫正的目的、对象、内容、程序和监督方式等,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2.工作机构日益完善:各地的社区矫正机构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区矫正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有了提高。
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矫正队伍,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3.矫正对象逐渐增多:随着犯罪率的上升,社会对于犯罪分子的重新社会化需要日益增加。
社区矫正对象逐渐增多,其中既有初犯的轻犯罪分子,也有经过刑罚后需要重新融入社会的重犯。
4.社会支持力度加大: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相关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体逐渐增多,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二、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1.法治观念相对薄弱:部分地区和群体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相对薄弱,对社区矫正对象存在偏见和歧视,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2.资源投入不足: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社区矫正资源投入仍然不足,导致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3.监管措施不够科学:部分地区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措施还比较简单和粗放,对于不同类型的社区矫正对象没有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4.社会帮扶力度不够:社区矫正对象在重新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帮扶和支持,而目前社会帮扶力度不够,导致一些社区矫正对象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
三、改进方向和建议1.提升法治观念:加强对社区矫正的法律宣传和教育,提升社会各界对于社区矫正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歧视和排斥,形成社会共识和帮助机制。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2012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开始实施。
社区矫正,是指对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继续监禁的罪犯放到社区内,由专门的政府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法定的期限内,矫正这些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为了更好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加强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检察监督职能,2012年上半年,新浦区检察院与当地司法局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对近三年来被判处非监禁刑的部分罪犯进行回访,同时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目前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一)经费严重缺乏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经费支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社区矫正走访等都需要经费,经费问题限制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在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保障方面,以矫正对象基数测算的执行专项经费已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但社区矫正工作的其他经费尚未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有些矫正对象是聋哑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跟他们进行交流非常困难,聘请手语翻译又缺少经费。
(二)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得不到保障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有专业的矫正人员,如何增强和充实专业矫正人员,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社区矫正工作的情况来看,担任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是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
根据规定,要求司法所应当由三名以上人员组成,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而在实践中司法人员编制短缺,个别基层司法所包括所长也仅有两名司法人员,并且这些人员还要承担街办(乡镇)安排的任务,人手少、任务重,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难以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社区矫正工作。
(三)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支撑社区矫正工作主要针对管制、缓刑、假释等罪犯。
根据相关规定,这些罪犯的行刑机关都应是公安机关。
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区矫正制度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治安保障和社会治理手段。
然而,社区矫正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社区矫正机构设置不规范、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和解决。
一、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1. 社区矫正机构设置不规范:目前,我国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并不规范,包括机构数量不足、区域分布不合理、人员配置不当等问题。
这样一来,社区矫正机构的覆盖范围受限,导致很多矫正对象无法得到及时的矫正服务,甚至造成了一些原本可以矫正的犯罪行为继续扩大。
2. 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一些关键制度还不完善,如社区矫正对象选择机制、矫正方案的制定和评估机制、社区矫正人员的考核制度等,这些都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3. 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社区矫正人员的素质标准并不高,并且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矫正知识和技能,其职业素养和矫正技巧也亟需提高。
这样一来,社区矫正人员的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难以有效地开展矫正工作。
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议1. 加强机构建设:要增强社区矫正机构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加强机构建设是必要的。
应优化机构设置,强化人员配置,使社区矫正机构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2. 完善制度建设:我国社区矫正制度需要不断完善。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选择机制、矫正方案制定和评估机制、社区矫正人员考核制度等关键制度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科学、规范、高效开展。
3. 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必然要求。
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提升社区矫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案例分析1. 某矫正机构一名矫正人员因安排矫正对象工作被举报。
经查,该矫正人员行为涉嫌违反职业道德准则和相关规定,应当受到处罚,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解析:这一案例表明,社区矫正人员的责任与职业道德要求非常高。
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社区矫正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犯罪分子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然而,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实效性不够、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问题一:缺乏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人员目前,在社区矫正中承担管理和服务的人员大多是基层公安机关干部,他们的专业化程度、专业技能和持证培训等也存在欠缺。
这种人员资源缺乏可能导致犯罪分子社区矫正时间的延长和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概率增加。
例如,广州某社区矫正中心在2016年的一次对矫正对象的跟踪调查中发现,矫正中心的管理人员在服务上存在较大缺陷,导致88.9%的矫正对象再次犯罪。
问题二: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社区矫正的执行依据是刑法和社区矫正法,但是这些法律制度在社区矫正实践中的缺陷也显著,例如:矫正期间的监管模式不够科学;矫正对象的界定标准过于模糊;矫正对象的再犯罪率过高等问题。
例如,在国际上,矫正对象被居家矫正时,需按规定安装电子脚铐,并由专业人员对每位矫正对象进行实时监控,这样的服务普及度却很低。
问题三:缺乏基础设施支持社区矫正对于场所、人员管理、设备投资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社区矫正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很薄弱,尤其是在农村、城市边缘地区的社区矫正中心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
例如,在山东省临沂市,由于社区矫正中心场所被流失,该市有超过900名服刑罪犯没有得到必要的社区矫正服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该进行以下改进完善:——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并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法律制度,优化矫正期间的监管模式,建立合理、可行的矫正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加强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区的社区矫正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社区矫正中心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最后,我们认为优化社区矫正制度,不仅能够提高犯罪分子的社会生活质量,也有助于社会稳定的维护。
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犯罪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
为了解决犯罪问题,国家开始推行社区矫正工作,将犯罪分子从监狱中解放出来,让其在社区里进行矫正和重返社会。
然而,新时期的社区矫正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矫正制度不健全、矫正人员监管力度不足、矫正人员的再融入困难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矫正制度不健全社区矫正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惩罚方式,其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制度化的规范。
制定矫正法律、规章和细则,落实矫正工作的法治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其次,社区矫正服务网络不够完善,缺乏专业化的矫正服务机构。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矫正服务网络,为矫正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矫正服务。
再次,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问题也不容忽视。
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和管理力度相对较弱,导致一些矫正人员不遵守矫正规章制度。
为了解决矫正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矫正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规范。
其次,应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服务网络,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培训和配备专业人员,提高矫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再次,应加大对矫正人员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矫正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矫正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二、矫正人员监管力度不足社区矫正的核心是对矫正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其不再犯罪。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社区矫正的监管力度往往不足。
一方面,社区矫正人员数量庞大,但专门从事矫正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
这导致社区矫正人员无法得到及时的监管和指导。
另一方面,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些矫正人员往往能够逃避监管,甚至再次犯罪。
为了解决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专业矫正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矫正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矫正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矫正人员的行踪得到及时掌握和跟踪。
《完善社区矫正的法律思考》范文
《完善社区矫正的法律思考》篇一一、引言社区矫正是国家刑罚执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社区资源和社会力量,对被判刑的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和帮助,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法律和实际操作上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当前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不足1.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区矫正法律制度,但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和不足,如对社区矫正的执行程序、矫正内容、矫正对象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
2. 执行力度不够严格:部分地区在执行社区矫正时,存在监管不力、执行不严等问题,导致矫正效果不佳。
3. 参与力量有限:社区矫正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家庭等。
但目前参与社区矫正的力量还比较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4. 跨区域协调困难:随着人员流动性的增强,跨区域执行社区矫正的难度增加,需要加强跨区域协调和合作。
三、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建议(一)加强立法工作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执行程序、矫正内容、矫正对象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法律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2. 增强法律的实效性:法律法规应注重可操作性,明确具体细节,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二)强化执行力度1. 严格监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管,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2. 加大投入:增加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提高执行力度。
(三)拓展参与力量1. 发挥社会组织和家庭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家庭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2. 加强专业培训:对参与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加强跨区域协调和合作1. 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
2. 统一标准和规范:制定统一的跨区域执行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社区矫正制度建设情况汇报
社区矫正制度建设情况汇报社区矫正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举措,旨在通过对罪犯进行社区监管和帮助,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率,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近年来,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社区矫正机构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机构数量不足,覆盖面较窄,导致一些地区的社区矫正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矫正对象的需求。
此外,一些社区矫正机构设施陈旧,设备不完善,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其次,社区矫正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社区矫正人员队伍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存在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些社区矫正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开展矫正工作,影响了矫正效果。
再次,社区矫正制度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但目前存在着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畅的问题。
这导致了社区矫正工作中信息共享不畅、资源配置不均等现象,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
此外,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和支持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一些社会成员对社区矫正存在偏见和误解,不愿意接纳矫正对象,这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社区矫正机构的投入,完善社区矫正设施和设备,提高社区矫正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社区矫正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的协作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和支持,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社会稳定和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问题及完善作者邹朝勇市级电大自贡市电大荣县分校专业法学年级 2013年秋学号 1351001263394 指导教师程述银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概述 (1)(一)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1)(二)当前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2)(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作用 (2)二、我国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 (3)(一)社区矫正惩罚机制滞后 (3)(二)帮扶工作经费缺乏保障 (3)(三)对社区矫正对象抱有偏见或歧视 (4)(四)社区矫正职能滞后 (5)(五)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5)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5)(一)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6)(二)建立立体化的社区矫正网络体系 (7)(三)加强保障能力建设 (8)(四)建立社区矫正惩罚机制 (8)(五)创新社区矫正制度 (9)参考文献 (10)浅谈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问题及完善邹朝勇【摘要】社区矫正制度是以社区为基础,并通过社区矫正罪犯的制度,在西方国家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探索与发展,该制度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对原有刑罚制度做出的反思与改革,更多的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已成为一项稳定的行刑制度。
我国的社区矫正,是将符合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部门、团体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
在我国社区矫正作为一项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在推行社区矫正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矫正制度;问题;完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历史性突破。
它的出台完善了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明确了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主体,规范了社区矫正执行方式,是推进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重大创举,也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要求和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制度成果,但是我国的社区矫正还处在初级阶段,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探索的脚步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概述(一)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按照刑罚的发展趋势和借鉴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2003年“两高两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社区矫正是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改造的工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要求,有必要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其范围为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和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
2005年“两高两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规定:社区矫正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犯罪分子“教育、感化、挽救”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改造工作方针和政策,各地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社区矫正工作。
应当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试点工作健康、顺利地开展。
2009年9月“两高两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和监督管理,以及帮困扶助;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和经费保障;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和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健全。
2012年3月“两高两部”联合印发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法、检、公、司的部门责任、内容、程序措施等作出了规定。
对未成年人的监管、教育、辅导和帮扶作了专门规定。
(二)当前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新修改后的《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该规定明确了通过社区矫正来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监督考察,这是本次刑法修正的一大亮点。
社区矫正制度第一次被写进刑法,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缓刑的监督考察真正地和社区矫正结合在一起。
(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作用社区矫正的积极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社区矫正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再是有利于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财政资源,解决被社区矫正对象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社区矫正也能够有效预防犯罪,减少危害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
社区矫正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人到监狱中受到犯罪行为交叉感染的危险。
比如在监狱服刑的同监狱友,在刑满释放以后,部分思想改造不彻底的刑满释放人员会保持不正常的联系,往往会蓄谋再实施犯罪行为,这次诸多新闻报道中多有体现。
所以这些消极因素在社区矫正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规避,在社区服刑矫正,因他们每天都生活在社会中,人们亲眼看到他们的改过自新和自身行为转变,在情感上容易接受和宽容他们,有利于减少对犯罪人的对立情绪,使其尽快重新融入社会,减少重新犯罪。
对罪行较轻、社会危害不大的罪犯放在社区进行教育改造,这是一项标本兼治的刑罚执行措施,有利于争取社会公众对国家刑罚活动的理解和支持,修复社会裂痕,解决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化解消极因素,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我国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从当前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目前存在着很多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问题。
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社区矫正惩罚机制滞后现行的法律规定相对滞后,没有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惩罚机制。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于2012年1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之前发布的有关社区矫正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作为最权威、最详细的规范性文件,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任务以及各级政法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的作用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但是,它仅仅属于司法解释性质的文件,其法律地位与社区矫正的重要性不相协调。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虽然也对社区矫正作了相关的规定,但社区矫正内容没有具体化,实际操作性不强。
截止目前,还没有一部较为完整的、与之配套的、可以具体操作的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律法规。
社区矫正“有法可依”中的“法”还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社区矫正在惩罚机制上的缺陷主要是缺乏与其他惩罚措施的衔接,我国社区矫正的惩罚力度过低,这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会感到法律有失公允;对于重罪轻罚的犯罪者而言,极易使其产生侥幸心理;对于轻罪重罚的劳教人员来说,容易增加其对不公平对待和反社会的心态;对于缓刑假释者的犯罪被害人而言,往往会感到法律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报应性。
(二)帮扶工作经费缺乏保障社区矫正是与监禁行刑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原则上社区矫正工作的费用也应当与监狱经费一样由国家财政加以保障。
而我国目前的客观状况是,监狱的行刑费用仍有一部分需要通过组织监狱生产予以弥补。
因此,社区矫正的费用全部由国家拨付出大量的经费来予以保障,似乎是一个不现实的话题。
据笔者了解,当前各地区的社区矫正大部分经费尚未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规划,还主要依靠政府的临时性拨款和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经费的自行调剂,专项工作经费不能满足必要需求,至于矫正对象的帮扶资金更是难有着落,比如在中西部地区基层司法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按要求每月定期走访所在地的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在走访过程中所产生的差旅费、生活费、公杂费等等费用都得不到保障,造成走访流于形式,宣传教育时间紧凑等诸多问题。
据笔者了解,偏远地区的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往往因为社区矫正规定的限制无法外出务工,而抱怨在家经济效益不好等等情况,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还要疏导其不良的负面情绪。
也因为帮扶经费的缺失,部分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家庭确有特别困难的,司法行政机构也没有困难帮扶经费。
据笔者走访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困难帮扶资金能够得到当地民政部门解决的都是极少数。
(三)对社区矫正对象抱有偏见或歧视现实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公平正义心理形成的阻力。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竞争经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剧了就业竞争,社会中都有大量职工下岗或失业。
同时,市场经济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来临使社会更加需要知识与技能型人才,而社区矫正对象普遍文化层次低下,职业技能匮乏,加之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他们持有疑心、抱有偏见或歧视,使他们在参与社会就业的时候竞争能力大大下降。
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和安置压力,如何保障矫正对象的生产、生活、就业等将是非常艰巨的难题。
社会公平正义和现实企业的效益也使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存在巨大阻力。
虽然有关政策和社会舆论积极倡导要求矫正对象可以在原单位工作,但是许多社区矫正对象原单位效益并不好,待岗人员本来就多,再加之有的单位还要安排刑释解教人员,相比之下社区服刑人员在就业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弱势,原单位职工大多数难以解决其就业问题。
另外,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如在西部某农业县的一名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矫正期限为三年,而在社区矫正服刑期间,准备在家中搞养殖业,因家庭困难,向当地信用社申请一万元的小额贷款,却遭到信用社的拒绝,理由是该社区矫正人员是罪犯,他们内部有规定不能放贷款,最后造成这名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没有做成养殖业,而到社会上聚众赌博,重新违法犯罪。
(四)社区矫正职能滞后参与主体的衔接及权威不够影响矫正工作质量,社区矫正工作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司法所具体实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民政、人事劳动、机构编制、财政、教育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下开展的。
社区矫正工作综合性强,涉及国家司法、刑罚执行、治安管理、社区管理、群众工作等诸多层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根本不可能独立完成。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和制度约束,缺乏必要的考核奖惩,导致各参与主体职责不明,造成工作脱节或者工作复杂化的情况,从而影响矫正工作质量。
社区矫正由于没有专门的立法,而实践又强调必须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体系内,因此,在工作中,一些监督管理便遇到了困难,其一表现在管理的权威不足。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因为身份上不是警察,没有制服,而民间习惯于认同制服、相信穿制服的管理者的权威。
因而,有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矫正对象走访时,走访对象家庭或单位让他吃“闭门羹”。
因此,有必要适当赋予司法行政机构行政强制执行权,既是体现社区矫正的法律性,也是提高法治公信力的措施。
(五)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日常监管、考核奖惩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尚未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