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0引文众所周知,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源语)转换或创造成另一种语言(译语),即,用另一种语言对原话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神韵等的进行再现或再表达。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艺术,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和理论以发展和构建自己的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忽视其写作风格、审美价值及文章灵魂,还是应该更注重原文的风格及美感,而忽视其语言形式?文体分析可以帮助译者对源语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并找到与原语忠实对等的译语。
因此,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文体学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促进译者翻译能力的提高。
1文体学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起着重要作用“Stylistics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 form and literary function.”(文体学研究语言形式和文学功能之间的关系。
)[1]通过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作家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创作出多元化的文学风格。
鲁迅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又是一位资深的翻译家,他认为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另一方面,保持作者原有的魅力和风格。
本文将阐述如何通过文体分析做到以上两点。
1.1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直译是指按照字面意思直接把源语转化成译语,保持其原始的形式,包括句子结构,词汇意思,及原文中的隐喻等。
直译具有不少优点,例如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
运用直译时,译者可以尽可能忠实的履行翻译职责,避免越权,把解读留给读者。
然而,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局限性,例如译文有时冗长罗唆,晦涩难懂,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作意义,有时甚至事与愿违。
如果不顾场合条件,不顾中外两种语言的差异,一味追求直译,就必然进入误区,造成误译。
例如,将“Every body would not like it.”误译成“每个人都不会喜欢它”,而正确的翻译该是“并不是每上人都会喜欢它”。
文体翻译

7.文体学研究采用什么方法?
采用描写、比较、频率统计三个方法。 (1)描写:从语言、修辞、语义、语用角度 对各种文体进行分析。 (2)比较:不同文体或同一文体的不同文献 品种和体裁之间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 的对应关系、共同来源和发展趋向,了解 不同语篇结构的个性和共性。
(3)适切:根据实用语篇的功能和目的,译文要进行调整, 适合译入国的规范。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21幼儿园走过了13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他们连续7年被评为区级教育工作 和全面工作管理优秀单位;1997-1999年市先进单位。 The 21st Kindergarten has been a success since it was set up 13 years ago. For 7 consecutive years, it has been given various honorary titles by Hedong Disitrct. From 1997 to 1999 it was commended by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for its hygienic conditions.(李欣译) 评:原文套话多,“优秀单位”、“先进单位”很难定义, 如果照直翻译,显得臃肿,英语读者不解。
(2)商业经济英语: A.学术英语:经济学、会计学、经贸 B.职业英语:秘书、会计、外销员 (3)社科英语: A.学术英语:新闻、法律、图书馆学 B.职业英语:法官、记者、图书管理员
9.文体的功能特征是什么? (1)信息性: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expanded at a 3.5pc annual pace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the year, marking the end of a recession that has cost 7.2 million American jobs and prompted the most radical Government response since the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The figure topped the prediction of Wall Street analysts who had pencilled in growth of 3.2pc. 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3.5%, 此为经济衰退结束的信号。本次危机使美国失去720万工 作岗位,美国政府采取了1930年来代以来最为激进的措施。 该数据比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3.2%要高。
从文体翻译角度比较《匆匆》的两个英译本

从文体翻译角度比较《匆匆》的两个英译本摘要:从文体学角度来对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两个译文进行了比较和探讨,主要从词汇、句法和修辞角度分别比较。
在翻译过程中,从文体角度考虑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原作风格的翻译研究,当然还要进一步结合语义和语用手段评估翻译质量。
关键词:文体分析;分析模式;翻译比较中图分类号:i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305-02一、引言尤金·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译语从语义到文体都能最贴切原文,用最自然的话语再现原语信息。
[1](p12)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检验翻译交际的成败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语义分析,还要重视文体特征是否传达。
所以,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有不同的翻译形式,本文选取了我国翻译家张培基以及朱纯深对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匆匆》的翻译文本,从词汇,句法以及修辞之类文体角度展开分析,判断原作的风格是否在译作中得以体现,以及以何种手段体现,运用这种比较可以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进行翻译分析和批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文体分析翻译的尝试本文选取了《匆匆》译文及我国翻译家张培基和朱纯深的译文与原文对比,根据上述文体分析表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尝试从文体角度分析二者的翻译。
(一)词汇层面1、译文的抽象名词比较张译文:days、moment、quota、time、world、trace、thought、transition、revolution、reverie、presence、heart朱译文:days、time、shift、rush、moment、revolution、silence、haste、world、escape、hesitating、nakedness、trip与原文相比较,译文明显在抽象名词上多于原文,分析译文所多出原文的名词,可以看出这些词语有三个来源:其一,部分词汇是作者为了行文需要,在表达相同意思时往往使用不同的词汇,如朱译文中的rush和haste等;另外,由于汉语文章中“无主语”句式的特点,往往在译为英语时,为了明确直观的表达意思,需要译者为之补充主语,如朱译文中的shift,张译文中的transition等。
李白《行路难》英译本对比分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Art 2020年10月20日Oct.202020第40卷第10期Vol.40No.10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10.024李白《行路难》英译本对比分析李明珠(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80)摘要: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歌,虽然对其进行赏析的文章不少,但从文体学角度对其英译文进行分析的较为鲜见。
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基于文体学视角,从选词、修辞、语法、句式4个层面对许渊冲和宇文所安的《行路难》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为诗歌翻译赏析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行路难》;文体学;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H315.9;1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853(2020)10-0057-02一、研究背景文体学与翻译研究均拥有悠久的历史。
现代文体学发展成为一门有影响力的独立学科大约是在20世纪初,翻译研究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约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但文体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却是近年来才引起学者们关注的⑴O文学文体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体的学科,是以语言学知识为工具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达到阐发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与审美价值的目的⑵。
王佐良和丁往道阐述了语音、词汇(如正式与非正式等)、句法(如对偶、排比、反问、句子长度等)、语篇结构4个语言要素的文体作用⑶I%杰弗里.利奇和米克•肖特把文体学分为4个类别:词汇、语法、修辞、语境紧凑,认为文体学包括形式层面⑷2。
呦。
目前,文体学理论常用于小说研究,在诗歌翻译研究中应用的较为少见。
本文选取李白《行路难》的两个英文译本,即许渊冲和宇文所安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体学为研究视角,从选词、修辞、语法、句式4个层面出发,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诗歌英译研究提供新视角。
从文体学角度探讨诗歌的英译——《回乡偶书》译本比较研究

译 文 三 : o ig H me fy Wie y n r& J n C m n o B t rB n e t ig a H nh ) a g u
Ilf o o n . e u n o d e h me y u g Ir t r l ; t
S e k n st e ,b tw t argo h n p a iga h n u ihh i rwn ti; An h lrn me t gme d o n w . d myc i e , ei , on tk o me d n
P l ey s l n me t g me “ h r o s h u ’ oi l mi o ei , w ee c me tt o ?’ t e n te n u r. h yi q ie
诗歌 是一 种 特殊 的文 学形 式 诗歌 语言 内涵 极其 丰
富 . 式 极 其优 美 ; 歌用 词 不 多 , 运用 比喻 性 意象 或 形 诗 却
第1 9卷 第 3 期
21 0 0年 5月
重 庆 电子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学报
o r a fCh n qn  ̄ g fElcr n cEn ie rn u n lo o g ig Co e eo e to i gn ei g
Vo.9 1 N o3 1 .
M a 2 1 v 00
篇章 结构 等各层 面的特 征 .帮助 人们 更好 地 理解 和鉴 赏
文本 的意 义和美 学价 值 。 因此 . 体学 的理论 能 为文 学作 文 品. 尤其 是诗 歌 的理 解 和翻译 提供 比较 客观 的依据 。 文 本 从 文体 学 的角 度 , 贺知 章 《 乡偶 书 》 对 回 的几 个英 译 本 进 行 比较分 析 . 从而 探讨诗 歌 的翻 泽原则 和方 法 。
文体学与翻译刍议

可 见 , 国 内到 国外 , 过 去 到 现 在 , 体 都 是各 种 翻译 从 从 文
理 论 和 实践 中的 一 些基 本 问 题 。 从 文 体 呈 现层 面 的 角度 来 阐 述 文 体 学 与 翻 译 的 关 系 , 讨 文体 学对 翻 译 的 重 要 探
指 导 意义 。
关键 词 : 体 学 ; 译 ; 文 翻 文体
中 图 分 类 号 :3 6 F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7 4 ( 0 1 O 一 1 4 O 10 - 5 0 2 1 )4 O 4 一 3
着传 统 文体 学 与 现 代 文 体 学 之 分 。 传 统 文 体 学 指 运 用 传 统
合 什 么样 的场 合 , 即语 言 的“ 合 性 ” 题 。文 体 学 关 注 文 字 适 问 的 选择 问 题 . 以帮 助译 者辨 识 作 者 是 使 用 什 么样 的 语 言 手 可 段来表现内容的 , 他是“ 么说的” 即 怎 。因 此 ,具 备 文 体 学 知 “ 识 . 于原 文 文 体 敏 感 是 做好 翻译 的一 个 重 要前 提 。 约 、 对 条 法 律 、 术 论 著 需 要 用 庄 重 的 文体 , 剧 必须 1语 化 , 歌 的 翻 学 戏 : 3 诗
山 东 省农 业 管理 干 部 学 院学 报
2 1 年 01
第2 8卷
第 4期
文体学与翻译刍议
姜 风 华
( 泽 学 院 外 国语 系 , 东 菏泽 2 4 1 ) 菏 山 7 0 5
摘
要: 翻译 与 文体 学有 着 密切 的 关 系, 翻译 不 能 脱 离文 体 。运 用文 体 学 的 理 论和 分析 方 法有 助 于 解 决现 代 翻 译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飞越疯人院》两译本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飞越疯人院》两译本摘要:就文学作品而言,文体特征在很多程度上表现了小说本身的文学价值,而文学文体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它最关心的是文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本文选择了《飞越疯人院》中在词汇和句法层面上的例子,利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就两个中译本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进一步说明文学文体学方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只有通过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译者通过文章具体的词汇和句法层面欣赏到原作风格,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词汇;句法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81-01一、文学文体学与文学翻译随着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在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文学文体学。
它以语言学的方法为工具,对文学作品进行描述和阐释,把文学语篇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研究;它既重视语言学的描写,又重视文学批评的阐释。
运用文学文体学研究小说翻译的理由:1. 普通的翻译研究不能适用于文学语篇的翻译;2. 文学翻译和批评只注重诗歌翻译而不注重小说翻译,尤其不重视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翻译所特有的问题;3. 小说翻译所提出的许多问题目前只能用文学文体学有效地解决。
只有用文体学方法对作者词汇和句法结构的选择所含的特定意义进行研究,才能在跨语言的语篇中找出问题,指导和评价。
文体学分析的主要作用就是使译者对小说中语言形式的美学功能更为敏感,帮助译者使用功能等值的语言形式,避免指称对等带来的文体损差。
因此,文学文体学的方法对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来说,无疑是评价翻译质量的一块试金石。
二、文学文体学与《飞越疯人院》的翻译小说《飞越疯人院》发表于1962年,是美国六十年代现实小说的典型作品。
作为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先驱——肯?凯西的代表作,《飞越疯人院》充满着强烈的反体制理念,提倡个人自由。
本文以《飞越疯人院》以及它的两个译本(胡红译本和石幼珊,钟杏译本)为例,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判断译文是否保留了原作的风格。
翻译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翻译”课程教学参考书目史宝辉(辑)一、翻译教材(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排序)陈宏薇,1996,《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教育。
陈宏薇,1998,《汉英翻译基础》。
:外语教育.陈茂松,1996,《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教育。
陈廷佑,1994,《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华龄。
范仲英,1994,《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
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外语教育。
古今明,1997,《英汉翻译基础》。
:外语教育.郭著章、李庆生,1996,《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
靳梅琳,1995,《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
居祖纯,1998,《汉英语篇翻译》。
:。
居祖纯,2000,《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
居祖纯,2002,《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
柯平,1991,《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李辛,1993,《实用汉译英手册》。
:物资.李运兴,1998,《英汉语篇翻译》。
:。
刘季春,1996,《实用翻译教程》。
:中山大学.刘宓庆,1987,《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外语教育。
吕俊、侯向群,2001,《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育。
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1983,《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彭长江,2002,《英汉-汉英翻译教程》.长沙:师范大学.单其昌,1991,《汉英翻译入门》。
:教育。
申雨平、戴宁,2002,《实用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
孙万彪、王恩铭,2000,《高级翻译教程》。
:外语教育。
孙致礼,2003,《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育。
王宏印,2002,《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王治奎(),1999,《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修订版)。
济南:山大学.温秀颖、马红旗、王振平、孙建成,2001,《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天津:南开大学.许建平,2000,《英汉互译与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本风格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科,旨在分析不同文学创作风格与语言表现形式,揭示其中的内在逻辑和格局。
充分理解原始文本的文化包容性和文理分析也是该学科的研究重点。
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译者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体系的差异。
翻译的目的是将一种语言的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达,但译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留文本的意义和风格。
因此,文体学和翻译的关系密切。
对译者来说,掌握文体学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原始文本的特点。
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表现方式和修辞策略,译者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原始文本的含义。
例如,一篇专业论文的风格通常比较正式,而一篇诗歌则更加抒情。
当译者翻译这些文本时,他们需要根据原始文本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策略,并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文本的风格和意义。
此外,研究文体学还可以增强译者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译者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
对文化和文体差异的了解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始文本的内涵,并尽可能地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
例如,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同一句话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如果译者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可能会误解原始文本的含义,从而导致翻译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译者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文体的特点,理解文本风格和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翻译实践中,以保留原始文本的风格和意义。
同时,译者还需要尊重不同文化和文体之间的差异,以确保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