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

合集下载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体会cm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 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5、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教育,要使用环保铅笔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 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体会cm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直尺、图钉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主题图。

⑴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提问:这些同学用了哪些方法去测量课桌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各是多少?为什么相同的课桌,测得的数量却不相同?⑵仔细观察第二幅图,提问:怎样做才能使测得的数量相同?⑶你知道有关测量哪些知识?学生看图,第48页情境图。

2、小组活动。

⑴观察尺子,讨论:你知道了什么?教师小结: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下图是米尺的一部分。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3、活动:⑴2厘米、3厘米怎样写?⑵在直尺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

⑶用手指比划一下,1cm大约有多长?⑷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 ?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1图,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说一说?⑴观察思考⑵全班交流2、小结:3、学习例2,怎样用尺子去量铅笔的长度呢?⑴看书,小明和小红是怎么量的?⑵小明和小红量的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上。

⑶操作:量一量自己铅笔的长度。

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量的过程。

⑷小组交流。

说一说:怎样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4、课堂小结三、课堂活动1、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 。

⑴独立活动。

⑵小组交流。

⑶反馈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cm 。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2、在实际的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2、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3、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教学准备:学生用尺、小棒、米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师:孩子们,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一拃。

今天我们用拤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师生用拃量同一课桌的长度。

)师:课桌的长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生:因为老师的一拃和同学的一拃长度不同,所以量得的结果就不一师:你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

因为我们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测量得到的数据也不一样,这给我们带来不便,看来有必要统一测量工具。

2、揭示部分课题:量长度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一)认识直尺师:生活中有很多测量长度的工具,你都认识哪些工具呢?师:(出示米尺)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教师手拿学生用尺问:这是什么?生:尺子。

师:对。

这是直尺,它是米尺的一部分,也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拿出你们手中的直尺,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小黑板出示米尺的部分)生:尺子上有一些长线和短线,还有数字和cm。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谁知道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什么吗?生:叫刻度线。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对,这些线叫刻度线。

找一找,直尺上都有哪些数字?生:有0.1.2.3.....师:你知道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吗?这些数字和刻度线都是怎样排列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把这条对着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用刻度尺正确地量取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及单位。

2. 厘米尺的认识和使用。

3. 用厘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4. 长度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能够用刻度尺正确地量取物体的长度。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准确的长度测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的概念,引出长度单位。

2. 厘米尺的认识(1)让学生观察厘米尺,了解其结构。

(2)讲解厘米尺的刻度,使学生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

3. 用厘米尺量物体的长度(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厘米尺量取不同物体的长度。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4. 长度的简单计算(1)出示一些长度计算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解答。

(2)讲解长度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长度计算的方法。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用厘米尺量取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2.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4.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了解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如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测量和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厘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3. 长度估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厘米单位的概念,长度测量和估算方法。

2. 难点: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直尺、卷尺、厘米卡片、实物等。

2. 学具:每人一把尺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衣服、书桌等物品的长度,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表示它们的长度呢?引入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厘米的概念,演示厘米卡片的用法,让学生感受1厘米的长度。

讲解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如米、毫米)的换算关系。

3. 实践: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教室里的物品长度,如黑板、讲桌等,并记录结果。

引导学生进行长度估算,如估算一步、一臂的长度。

4. 总结: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长度测量和估算的方法。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和估算心得。

5. 作业:布置一道测量和估算长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长度单位。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厘米的长度。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问答法,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七、教学步骤:1. 厘米概念的引入:通过展示衣服、书桌等物品的长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长度。

2. 厘米的讲解:讲解厘米的概念,展示厘米卡片,让学生感受1厘米的长度。

3. 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讲解厘米、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使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厘米的概念及其与米的关系。

2. 使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 长度单位换算:厘米与米、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2. 难点:长度单位换算,以及在不同长度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厘米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讲解厘米的概念:讲解厘米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厘米与米的关系。

3. 演示测量方法:教师示范使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实践测量: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内的物体长度,如桌椅、黑板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5. 长度单位换算:讲解厘米与米、厘米与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的测量和换算结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使用厘米作为单位量测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长度,如家中家具、学校建筑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厘米之外,还有哪些长度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家中一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他们在测量和换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知道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物理量。

2. 让学生掌握使用厘米作为单位来量度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2. 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使用3. 实际操作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让学生说出物体的长短。

2. 提问:我们用什么来描述物体的长短呢?引出长度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长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物理量。

2. 介绍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讲解厘米的定义和特点。

3. 通过示例,展示如何使用厘米来量度物体的长度。

三、实际操作1.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厘米来量度教室里的物体长度。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巩固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讲解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长度的概念和厘米的使用方法。

2. 强调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了解学生对长度概念和厘米使用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长度单位的使用,如米、千米等。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长度,并尝试使用厘米来量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长度的概念和厘米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习其他长度单位的使用。

重点关注的细节: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使用详细补充和说明:在《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中,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使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一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厘米来量度物体的长度。

2014苏教版二年级认识厘米教案

2014苏教版二年级认识厘米教案

认识厘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1-63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学会用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学会初步的估测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用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台、学生尺、书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产生测量需要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上课用的桌子都是学校前不久刚刚添置的,现在学校还需要添置一批和它一样大小的桌子,你认为需要知道什么呢?生:要量出课桌的一些长度。

师:用什么方法来量呢?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量一量。

①协商一下用什么方法量?②你是怎样量的?③量的结果是多少?生:汇报。

师:大家想的方法真多呀!那为什么我们说的数不一样呢?(生答)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得到统一的测量结果,通常用尺来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尺。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1.认识刻度尺让学生拿出尺子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上面有些什么?(实物展台上演示)学生发现:尺上有许多数;有许多竖线;有长短有短;还有“CM”。

当学生讲到“尺子上长短不一的竖线”时,告诉学生:这叫做刻度线。

当学生讲到“尺子上很多数”时,让他们按顺序自由的读一读,再介绍“0”刻度线“(课件闪烁刻度0)当学生讲到“cm”时,告诉学生这表示“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经常用它来作单位。

就此引出: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

(板书课题)2.认识1厘米,建立空间观念(1)师:从刻度0到刻度1是多长?伸出我们的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在尺上比划一下1厘米。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学生能够使用尺子和直尺来量取物体的长度,并以厘米作为单位进行记录。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学生培养耐心、细致和客观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学生能够使用尺子和直尺来量取物体的长度,并以厘米作为单位进行记录。

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测量。

2. 学生能够理解测量结果的单位是厘米。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具:尺子、直尺、物体模型等。

2. 教学材料:教案、PPT、作业纸等。

学生准备:1. 学习用品:笔记本、笔、直尺等。

2. 前置知识:了解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长度例子,如身高、房间长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探究活动1:教师展示不同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并向学生解释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3. 探究活动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尺子和直尺来量取不同物体的长度,并以厘米作为单位进行记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测量结果,分享彼此的测量方法和经验。

5. 总结与展示: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特点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测量题目,以厘米作为单位量取物体的长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测量操作的准确性。

2. 作业评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记录的规范性。

3. 小组讨论:教师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理解程度以及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测量操作的准确性。

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案、教学设计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测量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长度的技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总结测量经验,提高测量准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
2.培养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严谨、细心的态度,养成认真观察、耐心操作的好习惯。
1.完成课本上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包括直线和曲线物体长度的测量,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家中寻找三个不同长度的物品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家人分享测量过程和心得。
3.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测量报告,主题为:“我们身边的长度”。报告中需包括:小组分工、测量过程、测量结果和心得体会。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系列课堂练习题,包括直线、曲线物体长度的测量,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关注学生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并及时纠正错误。
3.练习结束后,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使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书本、铅笔、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如何知道这些物品的长度?从而引出长度测量的概念。
2.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在测量长度时,我们通常会使用什么工具?这个工具上的标记代表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尊重事实,遵循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4.通过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护测量工具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小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小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小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的基本单位——厘米,并能够运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厘米,知道1厘米实际有多长。

2. 学会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端对齐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能够读写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能够正确读写测量结果。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厘米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2.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测量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直尺、练习册、课件。

2. 学具:直尺、练习册。

3. 教学环境:教室。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窗帘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2. 讲解厘米的概念:讲解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

3. 示范测量方法:教师演示如何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端对齐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讲解测量步骤。

4.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每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5. 展示测量结果: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展示,相互交流测量方法和对测量结果的理解。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纠正测量方法中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测量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交流测量心得。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长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好奇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2 教学内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身高、步长等,引导学生感知长度的存在。

介绍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重点介绍厘米的概念。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长度概念。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

第二章:厘米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厘米的概念及其与米、毫米的关系。

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厘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厘米的长度。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1厘米的长度。

介绍厘米与米、毫米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感受厘米的长度。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厘米的测量实践。

第三章: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测量长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

分组进行长度测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厘米作单位。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长度测量。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完成测量任务。

第四章:长度单位的换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让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度单位换算。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知识的兴趣,拓展思维。

提出与长度单位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单位知识的拓展问题。

2014二数上认识厘米教案

2014二数上认识厘米教案

认识厘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1-63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学会用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学会初步的估测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用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台、学生尺、书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产生测量需要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上课用的桌子都是学校前不久刚刚添置的,现在学校还需要添置一批和它一样大小的桌子,你认为需要知道什么呢?生:要量出课桌的一些长度。

师:用什么方法来量呢?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量一量。

①协商一下用什么方法量?②你是怎样量的?③量的结果是多少?生:汇报。

师:大家想的方法真多呀!那为什么我们说的数不一样呢?(生答)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得到统一的测量结果,通常用尺来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尺。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1.认识刻度尺让学生拿出尺子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上面有些什么?(实物展台上演示)学生发现:尺上有许多数;有许多竖线;有长短有短;还有“CM”。

当学生讲到“尺子上长短不一的竖线”时,告诉学生:这叫做刻度线。

当学生讲到“尺子上很多数”时,让他们按顺序自由的读一读,再介绍“0”刻度线“(课件闪烁刻度0)当学生讲到“cm”时,告诉学生这表示“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经常用它来作单位。

就此引出: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

(板书课题)2.认识1厘米,建立空间观念(1)师:从刻度0到刻度1是多长?伸出我们的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在尺上比划一下1厘米。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优秀教案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优秀教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米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同学们,每天上课我们都要用到课桌,大家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大家选取身边的一种实物来量一量课桌。

学生动手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并提问,为什么每个同学量的长度都不一样呢?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那有没有统一的工具,统一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教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测量长度的工具,看到大屏幕,出现了哪些测量长度的工具。

学生:卷尺、皮尺、三角尺、米尺、学生用尺。

教师:知道了测量长度的工具,我们注重来认识一下学生用尺,大家拿出直尺,仔细观察直尺或者三角板上面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2、教师:这些数字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我们称它为刻度(板书)。

提问还有吗?学生回答3、教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条,我们称为刻度线,(板书),同学们认真观察刻度线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4、教师: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cm=厘米)教师:这是尺子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1厘米可以写作1cm,读作1厘米。

请同学们看到尺子,找到0这个数字,这是0刻度所在的位置,尺子从左端开始表示起点,这里叫作尺子的0刻度线。

教师总结:尺子上一共有些什么,有刻度,刻度线,单位,还有0刻度线5、认识一厘米教师:那一厘米在直尺上有多长呢?一起来看看。

看到大屏幕,从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厘米,那你们找一找哪些地方还是表示一厘米的?学生作出回答教师:完成书上52页7-8这段长(7)厘米·。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学生能够使用尺子和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使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记录。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测量和估计物体长度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学生培养勇于尝试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学生能够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测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厘米单位进行长度的记录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教具:1. 尺子、直尺。

2. 各种物体(如书本、铅笔等)。

3. 记录表格。

环境:1. 安静、整洁的教室。

2. 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长度概念,如身高、房间长度等,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兴趣。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使用尺子和直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测量方法和记录准确性。

3.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并用实物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测量。

4.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测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测量结果和厘米单位的使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厘米单位进行长度的记录和比较。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

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测量任务,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2. 让学生使用厘米单位测量自己的身体部位长度,如手臂长度、脚长等,并记录在表格中。

3.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探究不同物体的长度是否与它们的用途有关。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选择三个不同的物体,使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表格中。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

教学中要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观察、操作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端。

学生在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体会“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在此基础上,引入直尺,得到一个结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

通过看、猜、量等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心中形成厘米的长度概念。

形成能估计较短物体的长度,能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技能,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同时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

有些学生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观念,学会使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2、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感受生活里的数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3、解决问题方面,通过量、看、想、讨论来培养学生观察、估测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五、说学法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六、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

把学生喜爱又常见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蚂蚁带入课堂,请学生帮蚂蚁量栏杆。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

2、实践操作。

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而注意力能持久性较差。

在教学活动中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把学生放到教学活动的主角上。

七、媒体使用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探究新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认识厘米作为长度单位,并了解其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长度概念的介绍。

厘米单位的引入及其与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关系。

1.3 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长度概念,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书桌的高度等。

展示不同长度单位(厘米、米、毫米、千米)的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第二章:厘米尺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厘米尺的方法。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长度测量并记录结果。

2.2 教学内容厘米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名称。

使用厘米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步骤。

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并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厘米尺进行测量。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第三章:长度估算与测量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长度的估算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厘米尺进行实际物体的长度测量。

3.2 教学内容长度估算的方法与技巧。

实际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长度估算练习,例如估算教室的长度、桌子的宽度等。

学生使用厘米尺对估算的结果进行验证,记录测量数据。

第四章:长度数据的整理与表达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整理长度数据,并能够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表达。

学生能够分析长度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4.2 教学内容长度数据的整理方法。

使用图表表达长度数据。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整理测量得到的长度数据,并选择适当的图表进行表达。

学生展示他们的图表,并分享数据分析的结果。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综合运用长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2 教学内容综合运用长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思维的培养。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例如设计一个长度测量游戏或解决一个长度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生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并分享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讲述故事,激趣导入1.熊大想给翠花送一份生日礼物,可他觉得礼物盒很难看,想给其中的一条边镶上花边,可他不知道该买多长的花边,于是找来熊二、吉吉国王、松鼠帮忙。

可是一会儿他们就吵了起来。

原来,熊二用手掌去量边长,觉得刚好一个熊掌长;而吉吉用香蕉量,发现有3根香蕉长;松鼠量出来却是四颗松果长。

这时候,熊大可迷糊了。

课件出示(熊大说:这可真奇怪,明明盒子没变,怎么他们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哪?)引导学生得出:因为测量工具不一样。

2.师:因为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看来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通常用什么测量物体的长度?(尺子)(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第一学段(1-3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本环节,我采用情境导入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观察探究,认识直尺和厘米(一)认识直尺1.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尺子?(生自由发言)2.课件出示各种尺子。

师:生活中的尺子多种多样,而我们量长度常用的是米尺,你们手里拿的直尺是米尺的一部分。

3.观察直尺师:经过你们提醒,熊大明白该用尺子来量礼物盒的长度。

它赶紧找来尺子,可一拿到尺子他却愣住了,怎么回事哪?咱们来听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2-53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材分析:《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是义务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

教材以有趣的故事“阿福的新衣”为素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使他们积极地投入探索活动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接着,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

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教材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在本节课上他们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厘米”。

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

少数同学在数学课上利用尺子画直线时会对尺子产生兴趣而进行观察;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长度单位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学会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知识。

大部分学生对尺子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极少数的孩子会测量长度,但对长度单位的概念,1厘米究竟是多少没有印象,因此本节课重难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厘米的含义,建
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

2.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 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
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意义,建立1厘米的长度
观念。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1厘米纸条,5厘米纸条,图钉等物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

播放《阿福的新衣》。

师:是呀,大家看到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觉地进入讨论,可能有的说师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样大,师傅的大,徒弟的小,徒弟的三拃没有师傅的三拃大,衣服就小了;)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你能帮他想想办法么?
(有的说应该用一个人的量,不应该换人;也有的会说用尺子量就好了。


师小结:因为师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样大,所以量出的结果不一样。

这给我们带来了不方便,所以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

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用什么单位?
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今天我们来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有助于学生感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量长度时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和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
二、观察体验,探索方法
1.认识直尺和厘米
课件出示直尺
师:为了孩子们都能够观察,老师把直尺放大了,请大家仔细观察直尺1分钟,你能发现什么?
师:课件出示一把另一把直尺。

看一看,你发现这把尺子上少了些什么呢?
生:数字。

生:长长短短的线。

生:字母cm。

师: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数字所对的线有什么特点?
生:要长一些。

师:直尺上最前面的数是0,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

(课件闪动0刻度线,显示“0刻度线”几个字)
师:这里的cm表示什么?
生:厘米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2、认识1厘米
师:1cm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直尺上找出来吗?
(课件演示:闪动0刻度线和1所对的长刻度线,再闪动0—1间的1厘米长的线段。

)师:从0刻度线到1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

(板书:1厘米 1cm)
师:看清楚了吗?在你的尺子上找到这一段。

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哪一段也长1cm吗?
生1:2--3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也长1厘米。

生2:3--4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也长1厘米。

……
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动学生说的某一段。

师:通过刚才大家说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挨着的两个数字之间的一段就长1厘米。

师:也就是相邻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一段长1cm,相邻两个数字间的这一段,可以叫做一大格,直尺上每一大格都长1cm。

3、感知1cm的实际长度。

师:我们一起来比一比1cm有多长,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慢慢的张开,张开到两个手指间的长度大约是1cm。

师:用直尺来验证一下,你比得准吗?你们觉得1cm长还是短呢?
生:短。

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cm?
生1:橡皮擦厚大约1厘米。

生2:很短的粉笔头大约长1厘米。

生3:一颗花生米长大约是1厘米。

师:其实我们的手上也可以找到1cm。

用左手的食指的宽去和直尺上的1cm
比,找找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长?举给大家看看。

师:把你找到大约1厘米宽的左手食指,放到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再把手指移出来。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比划1厘米的长。

4、认识几厘米
从0开始:
师:我们知道了1cm有多长。

那么2cm、3cm有多长呢?(课件演示:闪动0--2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这一段长多少厘米呢?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1:0--1之间长1厘米,1--2之间长1厘米,和起来就是2厘米。

生2:0--2之间有2个大格所以是2厘米。

师:这一段是多少长呢?(课件演示:闪动0--4之间4厘米长的线段。

)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一段呢?(课件演示:闪动0--6之间6厘米长的线段。

)你找到规律了吗,能不数就看出来吗?
生1:中间有几格就是几厘米。

生2:从0开始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不从0开始:
师:(课件演示:闪动3--5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这一段长几厘米?你怎么知道的?
生:2厘米。

3到5之间有2个大格。

师:2-6之间的这一段呢?(课件演示:闪动2-6之间4厘米长的线段。

)你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数的,2到6之间有4个大格。

生2: 我是算出来的,用6减去2等于4。

对比认识几厘米
课件出示两根纸条。

抽学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尺,也认识了厘米,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想不想用厘米作单位来测量长度呢?
(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1、课件出示教学教材第52页例2的情景图:量铅笔的长度,初步掌握测量方法。

2、学生仿照例2小组研究:
拿出你手中的纸片,先估一估它的长度是几厘米?和你小组的同学动手量一量,看看到底是几厘米?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学生到前面展示测量方法)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是5厘米?5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
(出示课件展示纸条的测量)你知道在测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
生1:纸条的一端要和0刻度对齐。

生2:纸条要放平。

3、总结测量方法
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生1: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大格。

生2:还可以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

教师小结测量方法:1)数一数两个刻度之间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2)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右边对着几厘米,就读出
几厘米。

(教师边讲边示范)
三、强化训练,深入拓展
1、指导完成教材55页“练习十三”1。

师:你是怎么看出铅笔的长度的?
生:铅笔的右端指着9,所以长9厘米。

(移动回形针到右端指着5)
师:现在回形针右端指着5,它现在长5cm吗?为什么?
生:回形针还是长3厘米。

因为它的左端没有对齐0刻度。

师:只有在左端对齐0刻度时,才能说右边指着几就是几厘米。

2、课后实践:你的一拃(zhǎ)有多长?大约()厘米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通过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究得了
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你学的怎么样?
生1:今天我认识了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

生2: 我学会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
板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测量工具:米尺
长度单位:厘米(cm)
认量练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