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近代史观
近代史读书报告1500字大学生
![近代史读书报告1500字大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1716de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b.png)
近代史读书报告前言近代史无疑是一段令人瞩目的历史时期,它充满着各种动荡、变革和冲突。
这段历史不仅是让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给予我们了解当今世界的深刻洞察。
为了更好地理解近代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选择阅读相关的书籍来深入研究。
一、书籍选取我选择读的书籍是《近代史读本》,这本书由著名历史学家撰写,内容广泛涵盖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
该书以清晰准确的语言,详细呈现了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重要历史事件,并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二、读书笔记在阅读《近代史读本》的过程中,我记录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思考。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得出的几个关键点:1. 近代史的特点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冲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标志之一是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巨大变化。
此外,殖民主义的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崛起也是近代史的重要特点。
2. 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是近代史中最重要的变革之一。
蒸汽机、电力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些科技进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在近代史中,欧洲国家纷纷进行殖民扩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这些殖民地的建立不仅带来了资源和财富的掠夺,更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和冲突。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兴起也为后来的世界格局变化奠定了基础。
4. 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在殖民主义的压迫下,各种民族独立运动相继兴起。
这些运动的目标是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自主和民族独立。
这些运动的成功不仅改变了殖民地的命运,也对殖民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5.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这两次大战导致了大规模的冲突和人员伤亡,也引发了全球国家体系的重新构建。
战争后的世界秩序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国际组织的兴起和冷战的爆发成为近代史的重要特征。
三、思考与收获通过阅读《近代史读本》,我对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思考和收获。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91b948d26529647d2628520e.png)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要了解近代以来外国资本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的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了解了近代以来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的艰苦探索和顽强斗争,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了解中国人民已经成为以共产党为主导力量的社会主人;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是走义路的历史必然;
了解民族历史和国情,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信念。
要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认清历史的非和平能力和社会发展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扩展数据: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斗争史,推翻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的富强。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近代bai史的理du解不能仅限于中学阶zhi段所学的内容,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提高。
dao
增进我们的爱国热情以及让我们对于中国近代所发生的事情有更深
入的了解。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作为大学生必须勿忘国耻,要从中吸取教训,获得启发。
我对中国近代史主题的理解
![我对中国近代史主题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69f413a2b160b4e777fcf3d.png)
我对中国近代史主题的理解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时间的车轮缓缓碾过,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多个春秋,其中包含了灿烂的文化,光辉的进步,但同样也包含了曾经的屈辱。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侵略和反侵略的动荡史实。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这一历史时期的主题可分为侵略和反侵略。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是国家的屈辱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关键时刻一些爱国救亡人士觉醒了,他们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的真理,希望国家的富强能够抵御外族的侵略。
中国不同阶级都做出了不同努力:农民阶级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有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有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要求外国不得干涉太平天国内政和遵守太平天国法律,严禁鸦片贸易,太平天国不屈的英勇斗争都表现了他们反侵略的决心。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路程中的一座丰碑。
“救亡”,这个深藏在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口号,就这样响亮地喊了出来。
它像一次突然袭来的风暴,人们不能不对自己民族的过去和传统信条引起深刻的反思,尽力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外部世界,力图从中汲取足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力量源泉。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之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日本法西斯企图称霸亚洲,征服世界,中华民族又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中国人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动,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近代史的主题也包含现代化与全球化两个关键词。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7d5cad5f0242a8956aece41d.png)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要了解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
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信念,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9ba6aec69eae009591bec67.png)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过去是不能改变的,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中国的未来需要当代大学生的创造,而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切,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敲响警钟,也给他们创造未来的无限动力。
历史虽为过往之事,然太宗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将往事掀开,倒嚼过去之事,是明白希望在未来,是将目光放到将来。
而未来的开创需要把握当下和汲取历史的经验,历史的经验能给我们提供另一个视角看事情,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一个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效果,消除许多烦恼。
俗语有云:“吃水不忘挖井人。
”中国近代史固然有屈辱,但也有值得令人骄傲民族气节。
出生和做人与不了解在历史上推动我们前进的事件有什么区别?整体离不开零件,由零件组成,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功能。
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公民不能完全理解历史,那么如何使民族的振兴、民族的繁荣富强,以及如何站在世界的民族森林中。
在此基础上,作为中国未来的大学生,有必要深刻了解中国近代史。
一切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性,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般过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为什么中国近代史贫乏,小编认为,这是经济基础和高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充分的调解。
由于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统治者只关心上层的变化,而对经济基础的重视不够。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当时革命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两点。
基于这些教训,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要制度。
历史的功能就是让我们时刻警醒,如果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不深入了解历史则等于不敬。
深入学习近代史,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历史中冷眼观盛世,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体会2000字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体会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37c766a2b160b4e767fcf4e.png)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体会2000字篇一:近现代史学习心得对《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本学期我学习了《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在得知要上这门课之前我还是非常期待的,因为对于历史事件我个人是非常感兴趣的,了解历史剖析历史才可能做好现在展望未来。
作为一个南京人,提到近代史发生的大事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著名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百度给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描述仅仅用了百来字但对于其本身对人民的心中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沈老师上课时也提到了南京大屠杀即日军侵华事件,可是并没有深入讲解,不过老师让我们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让我们在《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中选一个章节进行小组探讨继而做成PPT在课上演讲弥补了这一遗憾。
近代史起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为止,是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是清朝统治下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本书分为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为新而奋斗这七个章节,我们小组经过初步讨论和慎重考虑之后决定对第二章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进行细致的研究讨论。
首先是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其次是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我觉得正是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当时才因此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政府才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与此同时还翻译了一批近代自然科学书记给当时的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而洋务运动的失败有三点,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浅谈近代史对学生的意义
![浅谈近代史对学生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c2237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c.png)
浅谈近代史对学生的意义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近代史,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应该细细的品味这些,好好的了解这些历史的内容。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就其社会性质来说,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就其主流上来说,是代代中华儿女探索强国之路的过程;就其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为一个较为繁荣强盛的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多少风云际会,多少风流人物,谱写了一页又一页壮丽的史诗篇章。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重视对于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也是大学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也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了解中国的今天,还要了解中国的过去,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其内在的规律性,才能在看待问题时站在一个高度上,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我们的国家,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陈旧弊端,有利于中华民族进步,有助于中国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开创美好未来。
“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
历史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的客观与真实,不容得半点虚假。
任何所谓“胜利者的历史”都只能算是一种文学或政治杜撰罢了。
历史学是科学。
它的科学性的一般根据有二: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因而,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个人层面来说,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让人真实客观地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研究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1fb6a5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a.png)
⼤学⽣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意义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 鸦⽚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前⼣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1949 年中华⼈民共和国成⽴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代⼜⼀代的仁⼈志⼠和⼈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英勇奋⽃、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伟⼤的艰苦的⽃争,经过新民主主义⾰命,赢得民族独⽴和⼈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命、建设和改⾰,把⼀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机和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学⽣学中国近现代史,是⼤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之前⾸先应当弄清楚的⼀个墓本问题。
弄清这⼀问题,将会进⼀步提⾼⼤学⽣学习的⾃觉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学习的⽬标。
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回顾,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能够使青年⼀代在当今居安思危,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从⽽更好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历史重任,这是⼤学⽣学习《纲要》课的最主要的⽬的。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掌握历史的思维⽅式,还可以为⼤学⽣个⼈成长乃⾄整个民族的发展提供多⽅⾯的智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等学校本科⽣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的呢?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具体说来,应当达到以下的⽬的与要求:⼀、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临的争取民族独⽴、⼈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民解放,才能为集中⼒量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命系统,进⼀步增强民族的⾃尊⼼、⾃信⼼和⾃豪感。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217f2edd83d049649b6658c2.png)
要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
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信念,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政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政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13772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0.png)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政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近代史纲要作为大学生思政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历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近代史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在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
近代史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我们的历史根基和血脉。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了解到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腐败和闭塞,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屈辱。
这些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热爱国家、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信念。
其次,在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近代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各种社会制度的优缺点,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奋斗的。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既学到了近代中国的兴衰史,也学到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这些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历史告诉我,只有通过对过去的深入了解,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明确和坚实。
第三,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思政课的独特魅力。
思政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近代史纲要,我们既了解到历史的真相,也学习到了如何运用历史的智慧指导现实。
近代史不仅仅是一堆历史事件的堆砌,更是一部关于人民生活、民族抗争和国家发展的真实写照。
通过分析近代史的背后逻辑和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实践。
思政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道德的教化和精神的引领。
最后,在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近代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我们既要了解到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伟大人物,也要深入了解到其中的细节和背后的历史脉络。
这种知识的博大精深给了我无穷的学习欲望,也让我深信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对待当今社会的问题和挑战。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0787f38dd88d0d232d46a3a.png)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历史是对我国现代有着深刻影响的一段独特的历史时期!它的独特的影响作用,首先要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逐步沦为资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历史;是一部中国逐步摆脱封建走向新的社会制度的历史;是一部中国救国图存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悲惨的任人欺辱的屈辱历史;是一部各种思想流派大交锋大冲撞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封建农民思想等等;所以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对中国现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甚至对中国现代一些东西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
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段时间是中国近代史的历经期间。
于我看来,中国近代史只是滚滚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学习及研究意义。
如钱穆先生在《国学大纲》中写道:“任何一国之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由此可见,历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有人提到中国的近代史,想必作为中国人可能都会捶胸顿足。
是的,但是我们又必须正视历史,中国的近代史确实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但是同时它又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全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外国侵略者,最终赢得胜利的抗争史。
因此,我觉得了解历史就像是在了解一个国家的过去,解读历史能够让我们变得明智,能够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里反思人生。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的国家对外奉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当别的国家正在为工业革命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的国家还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腐朽,最终导致了帝国主义将炮火指向中国。
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中国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如我们人人皆知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等等。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3989d3621eb91a37f1115cdf.png)
学习近现代史的意义《中国近现代史》能作为当今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的存在,必定有其能立足的资本。
那么我们能在学习近现代史的过程中得到什么呢?学习近现代史的意义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1、了解我国从1840年以来的国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2、以史为鉴,振兴中华,早日实现中国梦,为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献计献策;3、向先辈们学习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等美好品质。
学习中国近代史,首先是要祭奠那些无辜丧命于外敌枪炮下的万千同胞,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
要追忆,要反思,要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用血泪铸就的耻辱簿,我们要记住的不只有苦痛和耻辱,更重要的意义是从这段苦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励精图治,振奋自强,做好今天的事,写好中国的未来史。
今天是过去的延伸,也是未来的起点。
为了把握今天,掌握未来,需从史镜之中获得宝贵的借鉴,才不失为智慧和聪明的民族。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其兴有因,其衰也有故,所以学习中国近代史,温故而知新,对于我们抓住机遇,推进改革,是极有助益的。
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大概能概括出其中最重要的三点: 无实力无以言尊严,不自强无以论实力,不变革无以图自强。
近代史的教训造就了新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现代史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自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着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我们由一个任人宰割的旧中国逐步蜕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通过结合近现代史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实力。
尊严不是乞求来的,是用拼搏换来的。
自强才能有发言权。
和一百年前相比,当年列强的耀武扬威不复存在。
因为今日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从各方面实力来看,我们不再无足轻重。
由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
中国的改变举世瞩目,中国的现代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拼搏史,我们贫穷过,可是我们如今再续辉煌,一百多年来所进行的持续不断的社会变革,已经使中国和中国人具有了崭新的面貌,并将在开拓和创新中成为真正的巨人。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31df71731126edb6f1a103f.png)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篇一:近代史心得体会】学习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通过本学期对近代史的学习,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的新中国,我国过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艰辛历程,才能成为现在的泱泱大国,树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从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经历风雨也就没有彩虹,没有曾经那个多磨多难的沧桑的中国,也就没有现在的这个繁华安定的新中国??然而华夏民族是怎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呢?又是怎么成为一个被压迫的民族的呢?又是如何从满目疮痍中走出来的呢?这就要我们从1840年6月开始说起了,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
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
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大平天国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内部战争。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
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_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_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2a5602192e45361066f52b.png)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_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惨痛、耻辱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任何子孙都是义不容辞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越是生活在和平稳定、物资充足、无忧无虑的环境下越要了解一百多年前那改变我中国的历史。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毛泽东也讲过:历史是值得注意的。
只有认真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以古为镜、知古监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色会。
而作为理工科我,本身人文知识比较薄弱,于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呢?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独立逐渐变成半殖民地、有封建逐步成为半封建的国家。
清朝以前,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状态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处于世界的巅峰。
因此,到了清朝,当朝统治者以此为傲,自恃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自给自足,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藐视世界抵制,抵制西方工业和科学,并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紧紧关闭。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尽显衰相,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带来的危机逐一爆发。
毛泽东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由于中国的糜烂、腐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狂潮席卷中国,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
当时中国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个富饶的古老神国,遍地是宝却不能收藏、没能力保护的国家,西方力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为打开中国对海外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爆发。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入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下了中国近代史的首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大学生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大学生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071c93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b.png)
大学生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近代史纲要是必修的学科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从鸦片战争到现代的历史进程,以及对于现代中国的认识和理解,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学习这门课程期间,我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许多著名事件和人物,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还学习了在这些事件和人物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
这些知识的掌握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方向。
同时,对于现代中国的了解也更加全面深刻。
其次,在学习这门课程期间,我也受益于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兼顾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通过对事件本身和相关背景材料的分析和比对,形成自己的思考,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内在逻辑和社会现象。
这种思维和分析能力不仅对于学习历史有帮助,对于其他各个领域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充分体会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作用。
历史是人类的记忆,是人类智慧的积累。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更能够更好地驾驭未来。
历史中不仅有许多经验教训,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智慧。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我们更能够认识到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面貌和未来发展方向,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和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
从学习近代史纲要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日益广泛的事实:相较于仅仅从书本角度来自行学习,我们需要更加强调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新时代下,历史教育日益应极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宝贵的知识,更能够为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学习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它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历史的视角和方法,同时也提升了我思维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我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实际价值,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和社会需做的事情。
所以,只有在认真学习和应用历史知识之后,我们才能做出对家国社会有所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6篇】
![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76aed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4e.png)
【导语】“⼼得体会”是⼀种⽇常应⽤⽂体,属于议论⽂的范畴。
⼀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较简单。
下⾯是由©⽆忧考⽹为⼤家整理的“近代史纲要⼼得体会【6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篇⼀】近代史纲要⼼得体会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近现代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
古⼈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关键并⾮只掌握知识⽽在于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改变⼈们的观念,培养⼈们判断是⾮、分辨善恶的能⼒。
⽽当⼈们的观念和思维⽅式发⽣改变时,他的⾏为⽅式必然随之发⽣变化,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篇⼆】近代史纲要⼼得体会 通过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不同于⾼中时代历史的学习,不是为了死记硬背的去考试,更多的是让我们以史为鉴,铭记使命,学习经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责⽆旁贷的要学习历先进中国⼈的勇⽓,信念,敢为⼈先,不畏权势的品质,是他们的汗⽔和鲜⾎造就了这个美好和平的时代,才有了这个繁荣昌盛,愈加富强的中国。
学习伟⼈,为祖国贡献⾃⼰的⼀份⼒量,应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篇三】近代史纲要⼼得体会 我们学习历史,不只只在于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之后,得出对现在有⽤的东西,在未来的⽣活中,使其发挥重要的作⽤。
历史不只是过去,更是未来,甚⾄,未来⽐过去更是他的内涵。
学习历史,知道发⽣的事,总结发⽣的事,分析发⽣的事,从⽽预测未发⽣的事。
这不是⼀个⼈的经验,是⽆数⼈的智慧结晶。
说了这么多,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获得⼀种精神的升华,历史的熏陶。
【篇四】近代史纲要⼼得体会 ⼤⼀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
虽然我在上中学的时候也学过历史知识,但是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那个时候还⼩的原因,我只是死记硬背。
上⼤学以后因为我们已经进⼊了真正的社会,觉得学这些历史知识真的很重要,这个社会,政治的问题真是太复杂了。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感到我国近代史是太苦难了,深深感到我们现在的⽣活是真的来之不易的。
大学生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74e2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e.png)
大学生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近代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参与社会实践,以深入了解这段重要历史,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社会实践中,我参加了一次深度考察活动,探索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背后的故事。
我有幸走访了一些历史名胜以及一些重要的博物馆,这使我对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参观了一个展览,展示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辛亥革命。
我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照片、文件和文物,了解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主革命的艰辛历程。
我被那些毅然决然投身革命的先烈的担当精神所感动。
我深刻体会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民主、富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接着,我去了一个展示日本近代史的博物馆。
这里展示了日本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通过大量的展品和实物,我深入了解了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明治维新以及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国家如何通过改革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以及战争给一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痛苦和伤痛。
在实践中,我还采访了一些长者,听他们分享了他们亲身经历的历史故事。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更加生动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真实情况。
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人们生活的困苦与奋斗。
回想起整个社会实践的经历,我领悟到了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
通过深入研究近代史,我明白了现代中国的来之不易。
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历史是一本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通过对近代史的学习和实践,我明白了人民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团结一心,追求共同的目标时,他们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
这也告诉我们,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发挥我们的力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未来。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4a05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f.png)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1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史、国情,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正确和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必然结果。
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华大地沉寂在一片哀鸣之中。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主张,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1860年,洋务派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企图在不改变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也最终失败。
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企望中国就此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之后,各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人们的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事实的确如此,历史是连续的------今天发生的事,明天要发生的事,都可以从昨天的历史中找到些许的踪迹!2005年,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做出决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工作人员,我们深深感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于大学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近百年我国的国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基于多位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借鉴了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关于历史问题研究的基本原则,总结得出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全面的思维能力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
笔者不由想起了历史学家乔伊斯·阿尔德比、里恩·亨特和玛格利特·雅各布在1994年出版的《说说真实的历史》一书中对伊萨克·牛顿的批评:“牛顿害怕威胁到传统的宗教并导致社会混乱和无神论而拒绝笛卡儿的哲学。”事实上,纵观人类文明史,一个直面历史、敢于踩着历史的光辉荣耀和屈辱磨难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和不可战胜的民族。然而,知易行难。我们也许不经意间就会注意一个特色的现象:“如果我们已被欺骗了足够长的时间,我们就会倾向于拒绝任何证明我们受骗的证据。我们对发现真实情况往往不再感兴趣。欺骗控制了我们,即使是我们自己承认被欺骗的事实,也是很痛苦的事情。一旦你给予了骗子控制你们的力量,就几乎不可能再摆脱了。所以当新的欺骗产生时,过去的欺骗依旧顽强地存在。”唯其如此,敢于直面历史,承认错误、揭穿谎言才更显珍贵。
对历史的鸟瞰俯察,笔者认为,一是要将历史问题放到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尤其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二是要注重历史的延续性,用跨越纵横的眼光来考察特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比如,用鸟瞰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观察漫长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火箭、指南针、地动仪,还系统地对太空进行观测并其载入史册。印度数学家发明了零,使算术得以顺利发展因而推动了关于量的科学的进步。阿兹台克文明建立了比欧洲文明还要先进的历法,他们能更为准确地长期预测星球的位置,而不幸后来他们自身却被欧洲文明淹没和毁灭了。纵横对比后原因发人深思:以上这些文明中没有一个建立了怀疑式、提问式和采用实验方法的科学,而所有这些全部来自古希腊,希腊人客观性思考的发展需要一些特定的文化因素:首先是议会制。在那里,人首先学会通过理性的辩论来说服别人;其次是一种海洋经济,防止了孤立和狭隘主义;第三是周围一个广大的希腊语世界的存在,旅行者和学者可以周游四方;第四是独立的商人阶层的存在,他们可以雇佣自己的教师;第五是《伊里亚特》和《奥德塞》,文学杰作本身就是自由的理性思维的缩影;第六是宗教文学并未控制在教士手中;第七是将这些因素坚持了1000年。所有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伟大的文明是非常幸运的,它没有发生第二次。拂去历史的烟尘,对于追求大国崛起的梦想而言,从中我们是否能发现我们之前所诸多不知的?
四、感悟深邃历史
什么是感悟?依笔者理解,感悟是跳跃性的、升华式的、理性的,是概括总结,是对事物最本质的逐步认识,感悟需要时间、经历等为代价。人的一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不断有新的感悟,同时新的感悟也会影响着下一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感悟的实现不是孤立的,感悟需要氛围,感悟需要互动,感悟是螺旋式的渐进,感悟需要一定意义上的升华和超脱。随着时间的推移,万事万物的不断变化,感悟也会不断演绎,而感悟的不断提升也恰恰是一个人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中,作者称颂杰斐逊时指出:他是一个善于向历史讨教的学生。这个历史不仅仅是那个颂扬我们自己的时代、国家或种族的既抱怨又不对其有任何伤害的历史,而且也是那个说明我们真实的人类、我们的弱点以及我们的力量的真实的历史。纵观伟大的历史人物成长历程,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或者是出身卑贱但通过艰苦的自学实现良好教育的人,他们也是向历史学习的学生。鉴古是为知今!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注重培养学员的感悟精神和思考能力,这或许在一定意义上是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归宿。
二、直面沧桑历史
面对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不论是学人还是普通民众,我们都应该努力培养一种直面历史的态度和勇气,这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作为华夏子孙,我们需要成功历史的鼓舞,但我们同样需要屈辱惨烈历史的鞭策。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我们是成功还是失败抑或是荣辱得失,我们不应该更多考虑出于宣传的必要(即使宣传,一个基本的原则仍旧是真实,某些情况下将失败的历史展现出来宣传教育效果反倒更加好),也不能因为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和孤独的自豪感,使历史变质变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曾就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中越海战收复南沙的战斗中国民党军队主动为大陆军队开灯照明并一定程度上提供补给一事给予了积极评价。作为学人,作为教书育人者,我们坚信,在伟大的历史面前,任何人甚至任何时代都是渺小的,我们应该有勇气也有义务去直面真实的历史。
或许,美国汉学家市井迁为费慰梅女士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一书中所作的前言中从建筑家人生历程的角度来对“鸟瞰”的诠释给我们思索梁思成的悲剧后半生提供了一个通俗的视角:如果我们保持些距离,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做一番鸟瞰,就不难看到,这是一个惊人虚掷的世纪:虚掷了机会,虚掷了资源,也虚掷了生命。外敌侵占的痛苦,加上国内政治的无序,怎么可能产生有序的国家建设?------在这个持续动荡的世界,这个严酷的审查制度令人失去想象的世界,个人的创造力与心智的探索,又怎么可能广泛流行?如此,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故事,从一开始似乎就印证了上述悲观的色彩。千重万叠的社会浪费,打乱并吞噬了他们的生命,一次又一次,这个世界就是不留给他们任何呼吸的空间。”【3】简简单单的话语,让人联想梁思成夫妇的一生,从中能体会到无数的沧桑,更能从社会的深层次上理解时代对人才的戕害。而如果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情境是断难达到如此的认识深度的。同样的道理,让我们再将视野放得宽广一些,托马斯 ·H ·赫胥黎说道:当一个原始人在追踪他的猎物,每时每刻他都在用细致的观察、准确地归纳和演绎推理。如果将这些应用于其他事物,将使他获得懂科学的人的声望------一个“好的猎手或战士”的脑力劳动大大超过了一个普通的英国人。【4】历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其中蕴涵的不变的精神却长久发挥作用和耐人寻味。如果从俯察鸟瞰的角度我们能够从变化的历史中发现这种不变的精神,那我们的前进将是大跨步的,我们的发展也是大跨步的。
三、鸟瞰磅礴历史
思考历史,我们既要努力置心于其境来跨时空体验当时的风貌,又要善于跳出具体历史事实的束缚,用更加宽广的眼光来鸟瞰俯察历史问题和感悟历史精神。同样地,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历史的纵横视野中评价和认知就会更加全面,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是非非、代价大小的问题;就军事指挥而言,如我军曾经引以为荣、无限荣耀的的“夜战”、“近战”包括解放战争时期的“伏击”、“围城打援”等战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的确具有优越性,被战争实践检验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现代战争中我们就需要重新来认识和评价,甚至要摈弃或重新发展创新。
纵观战争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以血肉代价取得的战争经验教训,我们更须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无限地扩大经验效能才能在感悟中增强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参透力。譬如,在教学中我们就深切感受到,一百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海战其实就已经启示我们积极思考海军战略和海陆协同问题、思考军事战略制定问题(当时关于战与和的争论,根源于对日本的战争野心估计不足),这些在百年后的现代战争依然如斯!著名学者李际均曾说:“战略上的几个字,事后认识到的浅显道理,在当时的实践中却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战略如此,历史总结又何尝不是如此?学者歇洛克·福尔摩斯在1891年《波希米亚的丑闻》中写道:“在没有掌握资料之前就建立理论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这时人会不知不觉地扭曲事实以适合结论而不是让理论符合事实。”【5】思想观念陈旧如此,用在生死转瞬间的战争领域那将又是多么巨大的代价啊,不敢想象!托马斯·吉洛维奇也曾写过一本书,名为《感知我们所不知:日常生活中人类理性的易错性》描述了人在认知数字方面所犯的系统性错误:“拒绝自己所不喜欢的证据,易受别人观点的影响。我们的确精于某些事情,但我们不可能通晓所有事情。真正的智慧产生于我们对自身局限性的了解。”这也启示我们在感悟历史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向后看的基础上向前看,二是要注重逻辑与历史的相互统一。感悟历史需要我们非凡的积累和虔诚谦虚的执着努力。也许那则广告说得最好:“有些人只能看见凝固的历史,有些人却能看见历史累积下的推动力。”斯言是矣!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很认真地贯彻了这个原则。如在给学员讲授军事与政治、经济关系的时候,他们很客观地用数字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经济问题(同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但军事政治落后造就了国家的失败和屈辱,而不是通常所谓的“中国经济政治落后”之简单说词);在介绍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问题时,教师也很认真客观地介绍了国民党爱国将领浴血奋战抗日、为民族捐躯献身的伟大民族精神,帮助学员客观区分了汪蒋亲帝集团与爱国将领在政治与军事上的分歧和时代造就的悲剧根源;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帮助广大学员客观分析了一个真实的太平天国和声势浩大但极具时代局限性的义和团运动(即二者均具有反帝进步性但又同时具有严重的盲目和愚昧的特点。关于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其实并不具有反帝特点)。很多任课老师都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从发展的历史的角度来观察,都是存在缺陷和局限的。用将来的、迄今未知的标准去衡量现在的行为其实是不公平的,同样,用超出当时时代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历史人物要么是苛求,要么就是当时的历史人物的确具有跨越时代的思想和独特时代魅力!也许没有人敢说,对下一代的人而言,我们现在的行为就一定是正确的,就一定不会被认为是野蛮的行为?凡此种种,难以颇举。总之,始终积极贯彻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追溯和还原真实的历史,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大胆怀疑,追求真实,敢于创新。只有这样,从对待历史的角度来说,我们才是站在一个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的正确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