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渐进式改革
中国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研究
中国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研究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是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政策措施。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迅猛,60岁以上人口数量从2010年的1.14亿增加到2019年的2.4亿,占总人口比例从16.1%增加到17.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社会养老保障压力不断增加,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逐步提高退休年龄。
目前,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2022年,男女退休年龄将分别调整到65岁和60岁。
退休年龄的调整会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每年增加3个月,直到达到预定目标。
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提高人口就业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需要承担养老金责任,拥有更多的退休年限可以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由于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老年劳动力也可以延长退休年限,延续社会产值的贡献,增加经济的活力。
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提高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
目前,中国的养老金缴费制度主要是由职工、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养老金支付能力不断下降,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
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可以增加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改善养老金制度的负担能力,保障养老金的可持续支付。
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
提高退休年龄可能会导致年龄歧视问题的产生,对于一些身体较差、无法胜任工作的老年劳动力来说是不公平的。
老年劳动力的培训和再就业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否则就会出现就业歧视、岗位缺口等问题。
还需要加强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建立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在内的全面保障制度。
中国的渐进式退休制度改革是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养老保障压力的增加。
这种制度能够提高人口就业率,增加经济的活力,同时也有利于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和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等挑战。
渐进式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佳道路
渐进式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佳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然而,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改善,普通大众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意识也不断增长,这就迫使中国需要在政治和社会改革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因而,近几年,不论是知识精英还是普通大众都开始讨论中国的深层改革问题,也形成了几种主要的意见,但是那种道路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呢?十八大的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即“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十八大报告是集中了我党最先进的思想而形成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
一方面,要坚持改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中国要实现真正发展只能依靠改革”。
另一方面,改革不能盲目行动,不能一哄而上,必须要实行渐进式改革,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充分证明的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中国必须要走渐进式改革的道路,才能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必须坚持改革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当生产力发展后,如果不相应的改变生产关系,就会产生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后果。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发展取得很大进展以后,如果不相应的进行改革,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以前的发展成果也会消失,所以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
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1、中国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在经济方面,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获得高速增长,其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放政策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如今商品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机制也已基本形成。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
例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治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减轻新阶段的发展性压力,需要进一步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
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1 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意味着改革阻力将随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增强渐进式改革以传统计划体制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实行由易到难、逐步过渡的策略。
这种改革方式并不马上触及经济体制的难点问题,并不立即破坏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制度变迁对经济的推动也使绝大多数人得到了实惠,这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使改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改革的风险。
同时,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政府也容易控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能够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并校正自己的行为方式,为改革的不断深入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使中国改革得以稳步持续推进。
然而,对改革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的刻意回避,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能够自动得到解决。
恰恰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难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而不是像许多人理解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容易解决。
因为非常明显,改革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个在量上不断累积的过程;同时,在产生这些问题的领域中,有可能成为改革对象的经济主体也通过不断地“学习”,找到了许许多多应对改革的对策。
事实上,由于这些领域通常就是传统体制的“堡垒”,相关人员是传统体制的受益者,改革导致的利益损失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并促使他们接近或已经达成公开与不公开的利益同盟。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4、先做后说
首先,“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其次,不搞强迫,不搞运动。 最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总之,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显著特点和取得成功的 重要原因。一方面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 制,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部类的流转而优化资源 配置;另一方面又使无自生能力的企业在体制转型过程中 继续得到保护不致崩溃。
观点:过分强调“渐进式改革”,会陷入“转型 陷阱” 1 、渐进式改革是一种妥协式改革,造就了一批 利益集团 清华大学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称,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渐进式改革的优势, 但现在看,一个渐进式改革的国家陷入转型陷阱 的危险会大大增加。”所谓“转型陷阱”,是指 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 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 定型化。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1、俄罗斯“休克疗法”失败 俄罗斯于1992年开始实行所谓的“休克疗 法”:即通过短期阵痛乃至“休克”,迅 速实现市场化和私有化,实现向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轨道的转变。 “休克疗法”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连续6年 的负增长,1998年的GDP比1980年缩水 了70%;社会动荡不安,甚至 出现炮轰议会大厦、 取消宪法的流血事件。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2、先试点后推广
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 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 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 。 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 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 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 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 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俄罗斯
政府最初采取的办法是无偿赠送。经有关专家评 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1.5万亿卢布,人口是 1.5亿,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 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 动,已是1992年10月,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 双高档皮鞋,无偿私有化成了天方夜谭。此计不成, 又生一计。低价卖国有企业,结果,大批国有企业落 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 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 又无权参与决策,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 愈下。(《俄罗斯经济改革:休克疗法曾让俄付惨重代》
6、激进式改革实行紧缩货币的宏观经济 政策,来管住货币放开价格,通过牺牲增 长来加快改革,而渐进式改革则兼顾改革 与发展,在经济改革中实行以经济稳定快 速增长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做大 国民收入的“蛋糕”,来减少改革的阻力。 7、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差别不仅 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政治和意 识形态方面。
(3)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和经济改革中心 环节的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效益不高,活 力不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 着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整体效 益的提高。 (4)分步的非均衡推进的改革,造成了 体制内各部分之间,如国有经济与非国有 经济,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沿海与内地, 城市与农村,经济与政治的矛盾和摩擦。
二者的差别
1、激进式改革强调理性设计、强制变迁,而渐进式 改革则充分利用了自发性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基层单位 的创造精神,提倡大胆创新,大胆试验,摸着石头过 河。 2、激进式改革是对旧的利益结构的根本性改造,而 渐进式改革则不一步改变旧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 不首先触及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而是在不破坏正常 的经济秩序的前提下,逐步放松控制,由易到难,稳 步前进。 3、激进式改革强调整体推进,一步到位,而渐进式 改革则是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采取非均衡推进的战 略,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各个突破,分布推进。
简论中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
简论中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是一条从国情出发的“创新制度变革型”改革道路,其重要特征,就是改革过程的渐进性。
渐进性改革是指改革过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而不采取一步到位的“休克”疗法。
对比前苏联和部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激进式改革方式以及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失败,我国的渐进性改革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的一条创新型发展道路。
改革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1)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2)先沿海改革,后内地改革;(3)先体制外改革,后体制内改革;(4)先企业经营权改革,后企业产权改革;(5)先价格双轨改革,后价格并轨改革;(6)先企业改革,后政府管理改革;(7)先商品市场改革,后要素市场改革;(8)先经济体制改革,后其他体制改革等。
中国的渐进性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并构成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主题内容。
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目标,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1.渐进性改革的起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是渐进性改革道路的起点。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21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开始偷偷地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队的粮食产量。
党中央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及时地加以总结和推广,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统分结合的农村经济新体制。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民在改革中的伟大创造,它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全国改革的序幕。
农村改革不仅解放了农村被束缚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引发了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2.渐进性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的探索和发展。
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国有企业改革最终走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
国有企业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开始参与和适应市场,以放权让利、抓大放小为主线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浅析中国的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中国的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渐进政治改革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优选之路。
渐进式改革是通过试点循序渐进地、分阶段地、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展开的过程。
其具体特点是,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过程是一个通过试点试错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地、分阶段地、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展开的过程,改革进程是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心、先微观后宏观的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不可逆的进程。
之所以说渐进政治改革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优选之路,原因包括:
首先,改革的发动者能够始终保持对改革的领导权,在综合权衡利弊得失基础上,从容而又理性地选择较为可行的改革方案;
其次,它自觉地选择一条阻力较小的改革路径,力求化一次大震为若干次小震,尽量减少改革的摩擦成本,因此比激进政治改革更容易实现政治改革和政治稳定的有机统一;再次,渐进式政治改革强调局部试验、实践检验并根据改革结果对有关改革方案随时加以修正调整,从而将制度创新和解决改革后果的不确定性有机结合起来,避免改革陷入不可自拨的陷阱;
最后,渐进政治改革所取得的政治转型成果更加巩固,改革方案建立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因而成功的把握更大,改革的速度适应了社会结构变迁和政治文化演进的速度,政治制度转型建立在社会结构变化和政治文化变革的基础上因而更加坚实可靠。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东欧激进式改革异同
渐进式改革又称“中国式道路”,它是指在保持原有根本制度条件下,通过培植新体制因素以达到体制转换,从而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一种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般来说,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体制外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或者计划经济体制薄弱的边缘领域进行,给予市场经济一个试验空间;2、增量改革,在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不断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3、双轨制改革,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单项突破性改革和集中对部分政策的变革并存;4、倾斜式改革,改革选择了那些影响较小又有建立新体制条件的地区作为突破口;5、普惠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从改革中受益。
这种改革的优势就是具有阻力小,易突破,成本较小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事情。
激进式改革又称为“休克疗法”或“俄罗斯道路”,它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按总体改革蓝图,推倒原有制度重新建立自由市场制度的改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就是选择了这种社会主义快速全民进行市场化的改革。
激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在政治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自由化策略。
激进式改革的首要条件就是实现经济自由化,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
经济自由化包括价格、贸易和汇率的自由。
二是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私有化策略。
私有化旨在建立市场经济主体。
三是在经济政策的重构上选择稳定化策略。
为了使市场化和私有化有效进行,激进式改革认为稳定宏观经济是必须的。
稳定化主要是通过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在财政政策上,主要表现在提高税率,减少各种税收优惠并开征新税种,计划最终使税收总额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5%。
同时政府还要求压缩预算支出,削减各种补贴和国家投资。
在货币政策上,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政府下令减少货币发行,控制银行信贷。
渐进式改革
带薪休假目前国家还在征求意见,具体由哪个部 门来落实还未明确。从规定的内容上看,有些方 面可能要进一步细化才便于操作,比如有企业不 执行该怎么办、由哪个部门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 罚等等。 近年来,这个省关于劳动者休息权的投诉发生率 不高,职工因为个人谋生需要或者因为害怕丢失 工作,往往不敢维护自己的休息权益。 没有保障的权益很难称得上权益,因此对于带薪 休假,必须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来保障落实才更 可行。
• 说到底,“黄金粥”等节假日是政府可以 规避的选项。其实,国务院在今年“十一” 前撤销“假日办”、召开国务院旅游工作 部际联席会议、公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 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行动,已透露出未 来的某种走向,相信未来这种转变会变的 更加明快和直接。
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特征是:市场化、 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三位一 体”,浓缩在同一时代,还将面临更多的 问题和挑战……
• 黄金周的初衷是促进经济,实则是混淆了 政府与市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从 一定意义上讲,黄金周面对的困境是现有 放假制度架构下的“诱导性”结果,折射 着行政权力对旅游市场的直接干预。一项 设计者眼中的“利好”政策,却年年遭遇 民众和社会各界的吐槽,黄金周成了名副 其实的“黄金粥”。
• 经历了15年的发展,积攒了“沸腾”的民 意,是面对现实、直面问题对黄金周安排 进行调整的时候了!其核心则是要调整政 府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放假是政府的 权力,何时休假、怎么休假却是民众的自 由。有调查显示,80%的人希望通过带薪 休假的方式旅游,而不是黄金周。
好政策如何能实现
虽然《劳动法》赋 予了劳动者带薪休 假的权利,但由于 不是强制性法律, 一些单位或企业往 往根据自己的“规 定”办事,有的企 业将“带薪”演变 成只带基本工资或 干脆不带薪。特别 是在一些劳动密集 型民营企业和私营 企业,企业负责人 为了追求更多利润, 更不愿让职工带薪 休假,使得带薪休 假成了一项“写在 纸上的权利”。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中国渐进式改革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壮丽史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以下四个“有先有后”的特征:1、先农村后城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归功于农民的创造精神。
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
2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3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时期。
前两阶段的改革成本较低且有明显的收益,既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的非农化又主要是就地进行,剩余劳动力主要由乡镇企业吸纳。
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综合改革时期。
2005年28个省、市、区不再征收农业税,同年底通过废止征收农业税的法令。
目前我们处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阶段,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
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
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
在多年酝酿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
2、先试点后推广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而改革是有风险的。
因此,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价格改革首先从基本消费品以外的消费品开始突破,然后逐步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精品】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关键字】精品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论文作者张宇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在内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经验在于,它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因而,必然要在自发与自觉、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体制内与体制外、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改革模式是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历史文化传统及特殊的改革路线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但在这种改革方式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改革的性质与改革的方式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和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分析都是围绕着过渡的方式而展开的,他们把改革定义为市场化,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考察两种改革模式之间在过渡方式上的差别。
例如,把激进与渐进归结为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前进、是整体推进还是单项突进、是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是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改革的实质、特征、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
这些看法虽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过渡经济的某些重要特点,但似乎都难以真正揭示经济转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它们都回避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改革的性质和目标问题。
改革的方式是内生于改革目标的,离开了改革的目标与过程,改革的成本、收益和路线的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
社会制度的变迁绝不像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是在明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下寻求成本最小的改革路径问题,相反,它是在无数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过程。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摘要:渐进式改革是计划经济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分阶段、有序地推进改革,即循序渐进地改革。
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不采用全部推倒重来的改革方法,而是完全保留原有金字塔等级结构,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变革。
关键词: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经验,问题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转型。
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或基本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形成的。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简而言之,中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
中国经济改革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公有与非公有、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寻求平衡和协调,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因此,在总结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探索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时,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并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内在根据、具体形式、主要后果和一般前景。
归根结底,我们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框架内,市场化改革能不能持续推进下去并获得最后的成功。
中国渐进式改革
四、渐进式改革的正负作用
1、渐进式改革的消极影响
进式改革道路也产生了近年来中国经济中的许多 消极现象。 消极现象。 第一,渐进式改革产生了两种不完善的体制, 第一,渐进式改革产生了两种不完善的体制,削 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整个经济运行还 带有“治乱循环”怪圈的特征。 带有“治乱循环”怪圈的特征。 第二,渐进式改革使不同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 第二,渐进式改革使不同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 政策倾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别, 政策倾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别,加大了已有的 地区差距。 地区差距。 第三,新旧体制并存滋生了寻租等腐败行为, 第三,新旧体制并存滋生了寻租等腐败行为,引 起了广大群众的严重不满, 起了广大群众的严重不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改革的进程。 改革的进程。
第一阶段 以农村为重点的改革蓬勃发展阶段
1978—1991
2、城市经济体制玫革的初步尝试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二)以调为主,逐步地改革价格结构 以调为主, (三)逐步恢复集体经济的自主性,大力发展新型的 逐步恢复集体经济的自主性, 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 (四)改革城市流通体制,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改革城市流通体制, (五)逐步实行对外开放。 逐步实行对外开放。
三 邓小平渐进式改革策略的时代价值
一、邓小平以坚定的原则性为目标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二 、邓小平以经济体制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三、邓小平以政治体制为重点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四、渐进式改革的正负作用
1、渐进式改革的积极作用
渐进式改革道路从旧体制旁循宇渐进, 渐进式改革道路从旧体制旁循宇渐进, 逐步发育新体制, 逐步发育新体制,以旧体制支持新体制的成 长,避免了直接从旧体制中发育新体制的阻 新体制的成长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力:新体制的成长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为旧体制 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新体制还通过示范效应 和竞争效应促进了旧体制的改革。 和竞争效应促进了旧体制的改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体改革开放同步,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其影响,也推动着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历程,体现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规律性和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1.秩序性。
由于我国的改革不同于前苏联、东欧,他们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国体政体的根本改变,而我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所以我们是在原有基本社会制度、基本国体和政体基础上对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
这种模式的改革就必须以保持政治、社会的稳定有序为前提,所以秩序性就成为中国式改革的特殊规律性和成功的关键。
为保证改革的秩序性,1978~1988年10年间从扩权到承包,都是小步谨慎的改革;为保证改革的秩序性,中央历来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国民承受度。
2.探索性和求实性。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一场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探索是前无古人、无所参照的事业。
因而,被邓小平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既要达成“过河”的目的,又要把“摸石头”的探索性和求实性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我们必须在探索中谋求前进,在不断发展、拓宽我们的改革视野的同时,将改革的思路切实的落实到改革过程之中;第二,改革过程的每一步都要经过谨慎考虑才能实施,选择的改革方案要可靠、落实,措施的执行要“踩对”、“踩实”,所以改革的步伐要“踩稳”,稳重求进。
3.逐步深入性。
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既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进行,又要一步一步深化改革。
在制定改革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把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要使改革事业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后一步要比前一步更接近最终目标。
为此,要处理好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如1978~1992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拨改贷到承包制的渐进式探索性改革,其阶段性目标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一步步增加企业活力,是稳中求进,逐步深化,直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找到了能使企业彻底成为独立经营、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制度环境。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 有何区别?
为什么说过分强 调“渐进式改革”, 会陷入“转型陷 阱”?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纷纷启 动经济改革。当时主要有两种改革思路: 以迅速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特征的 “激进式改革”,和在时间、速度和次序 上有选择的、分步走的“渐进式改革”。 前者以俄罗斯“休克疗法”为典型代表, 后者则主要指中国的经济改革。
二、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区别
两种改革方式的主要区别是:
1.在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上,激进式改革往往是先搞改革、 后求发展。而渐进式改革则是既搞改革、又求发展,把改 革与发展结合起来。 2.从“破”与“立”的关系上看,激进式改革往往是“破” 字当头、先破后立,首先彻底破坏计划经济体系和国有制 度,然后进行新体制建设,而渐进式改革往往“立”字当 头、先立后破,在改革过程中于不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 制的同时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在坚持和完善宏观调控的 情况下不断减少指令性计划。 3.从速度和推进力度方面看,激进式改革往往重视速度, 力求速决,而渐进式改革则往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2、先试点后推广
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 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 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 。 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 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 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 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 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2、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获得腾飞 市场化导向的中国改革,不是对国有企业 进行私有化的“改造”,不是否定、抛弃 社会主义的“改向”,而是对计划经济体 制进行“创造性破坏”——通过发展非国 有经济,大力培育和发展起一块“新体制 经济”,推行“渐进式增量改革”,然后, 再以“改革的增量”激活“存量”,从而 实现整个体制的转轨。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问题
浅析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一、引言中国渐进式改革是在承认传统体制的合理性的条件下,以市场化为根本目标而实行的逐步推进、双轨过渡的独特的制度变迁过程。
从1978年迄今,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就已经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
以下的几个方面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具有关键性意义:(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
经过20年的深入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独立的面向市场的经营主体。
在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许多关键性部门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人们通常把制度变迁分为两种类型,即自上而下的强制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中国经济改革特征和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纯的强制性变迁,而在于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在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改革精神。
中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的事实和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经验表明:以高度社会化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组织和有调节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推动和自上而下的协调组织,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的适度干预是不可低估,自觉性和自发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三)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中国渐进式的改革的成功不是仅仅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取得的,而是实行了体制外推进和体制内改革相结合。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单纯从国有经济改革入手推进市场化会面临障碍,如企业难破产、政企难分离、社会负担过重等,而从体制外进行市场化则可以暂时绕过这些难题,减少改革的阻力。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过渡经济是指有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而形成的经
• • • • • • • •
(5)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 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实 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循环。 (6)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在经济市场 化的同时,坚持政治上的稳定和相对集中,同时完善社会 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多元化。 1、从调整发展战略起步,营造一个宽松的改革环境。 2、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第一推动力,改革从农村向 城市逐步推进。 3、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改革,改革开放从沿海向内地逐 步推进。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改革有体 制外相体制内逐步推进。 5、先试验,后推广,从点和局部做起,逐渐推进 这些具体特点都是与中国改革的特殊性质和目标相联系 的,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
受益高的部门开始改革,先解决容易的问题,而把难题留 在后面,可以减少阻力,降低成本,有利于维持改革中稳 定与速度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政府对改革过程从整体上 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制性力 量推动改革,协调经济与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 题,防止社会过渡混乱和失控,从而可以按照社会理性的 要求选择比较有利的制度模式和改革路线。 个别试点、局部推进、总体协调逐步转型方式(三部曲)
然后交由政府付诸实施
Hale Waihona Puke 渐进式转型的基本程序是:先放开搞活,后调整规 范 决策者提出改革的意愿,规定改革的领域和改革 的边界
在放开的领域形成盈利空间,激励民间创新的出
现
最后自上而下的进行规范、调整
渐进式转型的优势: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和降低转 型风险
• (3)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先从改革成本低、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特征和成功经验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特征和成功经验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这种渐进式改革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深入研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主要特征和成功经验,对于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改革;渐进式;成功经验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正成为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几乎都会涉及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
“中国模式”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力量。
“中国模式”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在此笔者仅就“中国模式”的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走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首先,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改革过程的渐进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封建主义存在了几千年,尽管中国已经彻底推翻封闭落后的封建制度,但其残余影响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很大阻力。
比如,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封建小农意识对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束缚;传统计划经济搞“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对以追求竞争、效率为主要内涵的市场经济规则的抵制。
这些保守思想、势力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速度,因此,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是始终贯穿整个中国改革历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次,我国进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开创性,无规律可循。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制度前提下,对一些具体的制度和体制进行变革和优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分析
我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分析我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分析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二年,通过这三十二年的时间我国逐步走上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
对于过去我们坚持的这种渐进式转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
我们为什么选择了渐进式改革,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之路。
80年代中期激进式改革被提出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选择了激进式改革,即所谓的“休克式”疗法,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而我国依然坚持采取渐进式改革,并获得了成功,它使得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
(一)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改革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邓小平都主张“渐进式”,渐进式改革是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在邓小平理论中并没有使用过“渐进”改革的概念,他经常使用的概念有“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是一场试验,要“走一步,看一步”,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要“一步一步来”,等等。
这些提法集中起来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要一步一步地进行,就是渐进改革。
中国的改革按照邓小平渐进思想的设计,以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为战略突破口,遵循由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序特征和结构布局渐进拓展。
改革既先后有序、轻重有别,又整体配套、相互衔接。
纵观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的实践活动,他安排改革的先后顺序是按照这样的思路: 即在改革的起始阶段,暂时避开成本高、风险大、可控程度低的社会领域,而首先选择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具有较高可控性且与国家的近期总任务配套性强的领域为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同时把握好不同改革步骤的时机,在条件成熟并有前期改革收益补偿和经验的情况下,再进行成本高、风险大的改革。
这一时序安排和结构布局,形成了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内陆和沿海、经济和政治等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不仅极大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初步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而且推动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改革理论 -人民公社制度 -联产承包,统分结合 -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公司制 -法人治理;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有进有退;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市场体系改革理论 -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商品 -由市场机制形成价格 -注重要素市场发育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收入分配理论 -先富与同富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要素参加分配 -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2. 改革的模式和理论探讨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实质
(1) 20世纪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实践对传统计划经济 提出疑问
? 传统社会主义学说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 ? 前苏联考茨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人作出集中计划经 济体制设计 ? 新古典经济学家帕累托以数学精确性,证明了由一个 “生产部” 来制定科学的计划,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建立了第一个计划经济原型,包括中国在内的 社会主义各国追随其实践 ? 由于经济发展不尽理想,各国从50年代开始改革计划体制, 但始终 没有作出正确的选择
双轨过渡: 新旧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兼容 • (1)价格和市场的双轨制: 商品价格和要素市场价格 (2)所有制结构的双轨制: 国有与非国有制 (3)部门结构的双轨制: 不同部门市场化改革的程度和进程 (4)区域结构的双轨制: 沿海地区市场化快于内陆地区
双轨制的优点: 可以保留制度的多样性,为新制度的选择和产生提供广 泛的空间,从而促进新制度的成长。
3.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 (1)初始条件: 改革发生时作为前提存在的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等各个因素的状况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
- 传统计划体制的结构分散,盲目和不严密 - 生产力水平低,结构落后,农业劳动力比重大, 可以获得古典式经济增长 - 改革的政治环境稳定,文化大革命为经济改 革奠定了经济,政治,思想和心理的基础
政府与市场化改革 • (1)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不仅是一个政治组织和宏观调 节主体,而且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2)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将长期处在市场欠发达状态, 市场失灵的范围和程度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3)后发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经济赶超任务不能完全以自 发方式来实现,它要求政府的主导作用 (4)在双重体制阶段,各种矛盾和冲突加剧,必须有一个强有 力的政府调节和干预 (5)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否应该是“大市场,强政府”?
1952-1978年我国经济波动(国民收入)
2. 改革的模式和理论探索
(1)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 自由的企业制度;竞争性 市场;政府干预少;地方分权;移民经济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凡是市场能自行调节的,都让市 场解决.; 国家只是为市场的正常运行制定规则; 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干预 法国限制性市场经济: 计划补充市场机制;私有经济 与国有经济并存;协商性计划制定与实施; 调节产业结构;价格控制体系;财经手段完善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经济指导;产业政策;外贸 扶持;经济计划
(2)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点
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 • -体制内: 对国有企业实行市场化改革 -体制外: 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诱致性变迁(自发)与强致性变迁(政府) • -中国改革首先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 -中国改革的特点是强制性与诱致性的结合(联产承包 责任制; 三资企业; 乡镇企业) 部分改革与整体改革 • -新旧体制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如价格改革的步骤) -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农村包围城市;沿海包围内地;非 国有经济包围国有经济; 整体转换)
但是双轨制也为腐败蔓延提供了土壤。
改革,稳定与发展 - 如何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 (1)“休克疗法”的核心思想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 -1989年以前,苏东国家结构失衡,通货膨胀 -激进改革排除了行政手段,只能采取严厉的需求紧缩 - “休克疗法”引起“转型的衰退”,超过了30年代大 危机 (2)中国渐进改革将总量.结构和体制结合,形成宏观政策 -总量与结构: 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互相影响 -总量与体制: 体制特征(如双重体制)影响总量政策 -结构与体制: 体制影响结构调整,如要素市场不完善;如 地方政府行为市场化;如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机制
(2)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模式 •改良的集权模式 (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苏联,东德和保加 利亚):在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承认价值规律 的有限作用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90年代的中国,匈牙利,波兰): 否定了 指令性计划,利用市场来调节生产,分配和流通;企业开 始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但市场化局限在商品 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机制没有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自治社会主义模式 (80年代以前的南斯拉夫): 工人自治和 “社会契约” 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国家集中决策和宏 观调节微弱,但市场机制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2)计划经济的根本弊端
预先计划的资源配置决策不具备 “完全信息假定” 和 “单一利 益主体假定”, 所以遇到难以克服的信息障碍和激励上的困难
国家与企业关系扭曲: 一方面,国家捆住企业- 企业无动力 另方面,国家保护企业- 企业无竞争 管理体制自上而下,条块分割; 财务上统收统支; 流通上统购统销; 劳动力统包统配 结果是企业经济效益低,供给不足,收入水平少有提高 _1958年~1978年,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由102元增加到175元,每年 增 加3.15元; 农民纯收入从73元增加到134元,每年增加3.05元 _1997年,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40元, 比1981年增长8.6倍
(3) 中国改革的理论探索 改革目标理论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2年10月十二大)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87年十三大)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89年十三届四中)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十四大) 所有制改革理论 -单一公有制经济 -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公有制性质与公有制实现形式分开: 公有制与市场经 济在微观层次上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