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21 古诗词三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词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古诗词和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摩诘指的是谁呢?是唐代诗人王维。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王维是一个能诗善画的人,但是我们谁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究竟是什么样的境界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维的诗《山居秋暝》,一起去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平舌音“孙、寺”、翘舌音“愁”、后鼻音“暝”,以及“更”等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榆”等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孙、泊、愁、眠、寺、畔”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形近字歌示例:

孙:孔子万世尊,儿孙家训遵。孜孜求进学,踏实又谦逊。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孙”的“子”横画变提,“小”字两点呼应。

“泊”左边三点水最后一笔是提。

“愁”的“心”的卧钩平而托上,三点相呼应。

“寺”上面是“土”不是“士”,第二横最长。

“榆”左窄右宽,“俞”撇捺伸展覆盖下部。

“畔”左部偏上,右部“半”第二横长而托上。

易错提示:

“寺”上部是“土”,不是“士”,第二横最长。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白:泊(停泊)—伯(伯伯)—怕(害怕)—拍(拍打)

秋:愁(忧愁)—揪(揪住)—啾(啁啾)

寺:待(等待)—持(保持)—侍(侍奉)

半:畔(河畔)—伴(伙伴)—拌(搅拌)

(4)多音字。

更⎩⎪⎨⎪⎧ gēng :打更 少不更事

ng :更加 更好 行⎩⎪⎨⎪⎧

ng :行动 鱼贯而行háng :银行 字里行间

(5)重点词语释义。

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关外。

乡心:思乡之心。

聒:声音嘈杂,词中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山居秋暝》这首诗从整体上看写了什么?

明确:诗歌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傍晚秋景图。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首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明确:秋天的傍晚,高山寂静,雨后初霁,空气清新,天气凉爽。

2.想想看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明确:竹林里传来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的少女洗罢归来;荷叶摇摆,原来是打鱼船顺流而下。

3.尾联与前三联是什么关系?

明确:前三联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优美的风景画,也勾勒了一幅纯朴、和谐,幸福的生活画面,引人向往,它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理想的寄托。因而诗人尾联化用典故,并反用其义,“王孙”是对“王孙”的呼唤,更是作者的自比。作者在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对山居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疏通了本课的生字词,并且学习了《山居秋暝》这首诗。这首诗通过写山中

的景物,写出山中的自然美、人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希望远离尘俗、继续归隐的愿望。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山居秋暝⎩⎪⎨⎪⎧⎭⎪⎬⎪

⎫山居之景⎩⎪⎨⎪⎧⎭⎪⎬⎪⎫山:空旷

雨:清新月:明净松:清幽泉:欢快、清澈清新宁静山居之人⎩⎪⎨⎪⎧⎭⎪⎬⎪⎫浣女:纯真活泼渔夫:勤劳、朴实纯朴和谐对山村生活的追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王孙 停泊 忧愁 寒山寺 榆树 河畔

2.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山居秋暝》,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剩下的两首——《枫桥夜泊》和《长相思》。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全诗的内容探究《枫桥夜泊》题目的意思:枫桥在哪里?“泊”的是哪只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一个“夜”字点明了什么?

明确:枫桥在江苏省苏州市西郊,“泊”的是客船,因为作者在客船上。这个“夜”字点明了时间。

2.阅读《长相思》后思考:诗人的“身”在哪里?他的“心”又在哪里?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诗人的“身”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小河大川,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诗人的“身”在征途上,而他的“心”在故乡。从“故园无此声”可以看出来。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枫桥夜泊》。

(1)品读:霜满天。

明确:霜不可能布满天空,这个“霜”字应当理解为“严寒”。“霜满天”是天气极冷的夸张说法。

(2)面对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明确:诗人带着浓浓的愁绪。从“愁”这个字可以看出来。

(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明确:当时正逢安史之乱,不少文人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包括张继。故诗人兼具羁旅之愁、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未归宿的忧虑。

2.学习《长相思》。

(1)“山一程,水一程”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山一程,水一程”叠用,说明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很大。

(2)怎样理解:故园无此声?

明确:“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连绵不绝的风雪嘈杂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能与温暖、宁静的故乡相比?况且又是暴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以往的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感受到思乡的情怀。该句直接表达了将士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今天我们学的两首诗词,都蕴含着共同的情感——思乡之情,这也是古今文人的共同情感。让我们再一起来朗读这两首诗词,再次回味这浓浓的乡思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枫桥夜泊⎩⎪⎨⎪⎧⎭

⎪⎬⎪⎫所见: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所闻:乌啼、夜半钟声凄苦哀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