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机制:作用于核蛋白体50亚基,克制转位移位过程,
为静止期抑菌剂,易产生耐药性
15
【体内过程】 不耐酸,用糖衣片或酯化红霉素,吸收快 分布各组织体液中,不易过血脑屏障,能扩散入前
列腺,聚积在肝脏和巨噬细胞,脑膜有炎症时, 可进入脑脊液; 肝脏代谢,胆汁排泄形成肝肠循环
27
(四)临床应用
1. 首选药:金葡菌所致急、慢性骨髓炎和关节感染 2. 厌氧菌,口腔、腹腔和妇科感染 3. 需氧G(+)呼吸道、骨、软组织、胆道感染、败血
症、心内膜炎等 毒性大 不首选
(五)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严重旳伪膜性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
产生外毒素,需用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治疗 3.过敏反应 4.黄疸、肝损害
6
8
(三) 耐药机制
• 靶位点修饰:细菌核糖体23SrRNA结合位点 腺嘌呤残基双甲基化
• 灭活酶旳产生:红霉素酯酶和磷酸转移酶 • 主动外排系统增强 • 核糖体突变:核糖体23SrRNA点突变及核糖
体蛋白突变 • 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9
(四)药代动力学
• 碱性抗生素 • 吸收:红霉素不耐酸po易破坏,克拉、阿奇稳定
第一代: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白霉素等
第二代: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等
• 利菌沙 • 严迪、罗力得 • 希舒美
琥乙红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4
大环内酯旳共性
(一)抗菌作用 迅速抑菌(高浓度杀菌)
1.G(+):金葡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等 2.部分G(-):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百日
16
40、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代谢:肝代谢;排泄:10%肾排出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抑菌药,不与红霉素合用
1G+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金葡菌所致骨髓炎首选
2厌氧菌引起的口腔、腹腔和妇科感染
③粉刺
胃肠反应、伪膜性肠炎
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类
红霉素
不耐酸,口服须用肠溶片或酯化物;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难通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泄
1.临床常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者
2.首选用于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支原体、衣原体所致感染、白喉带菌者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还有肝损害、药疹、
药热、耳毒性
麦迪霉素
对G--杆菌无作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分类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及禁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共同特点:抗菌谱:较青霉素广,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效;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 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为抑菌药,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耐药性:同类不完全交叉耐药,与-内酰胺类无交叉耐药;临床应用: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白喉、百日咳、链球菌等感染;不良反应:毒性低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太古霉素)
抗菌谱:G+菌、厌氧菌;作用机制:阻碍细胞壁合成,为杀菌药
青霉素过敏患者或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严重感染(静脉注射),治疗伪膜性肠炎和消化道感染(口服)
毒性较大,肝毒性、肾毒性
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类
其NH4+能与PO43-结合,细菌胞膜透性↑→磷酸盐、核苷酸等外漏(慢效杀菌,繁殖期、静止期均有效)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的优缺点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 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影响了治疗效果。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这类抗生素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对厌氧菌、支原体、 衣原体等也有抑制作 用。
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 也有一定抗菌作用, 如流感嗜血杆菌等。
林可霉素的作用机制
01
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蛋白合成, 阻止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进 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02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 止肽酰基转移酶活性,从而抑制 细菌蛋白质合成。
林可霉素的临床应用
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和抗菌谱,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可分为天然产物和半合成衍生 物两类。
作用机制与抗菌谱
作用机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 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的延长因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 合成。
抗菌谱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对需氧革兰氏 阳性菌、厌氧球菌、部分革兰氏阴性 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具有抗菌活性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 肽类抗生素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林可霉素的特点与作用 • 多肽类抗生素概述 •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与多肽类抗生素
的比较 • 总结与展望
0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由链霉菌产 生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 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04
随着全球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环内酯类林可霉 素及多肽类抗生素的研究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
平、华法令、地高辛等药物代谢降低。
8
六、常用药物
1、红霉素erythromycin 2、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抗菌活性强于红霉素 3、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增加了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细胞
内浓度高,半衰期长。
9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抗菌活性和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似,两
类药不宜合用。 与大环内酯类有交叉耐药性。 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引起的骨髓炎为首选药。 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有假膜性肠炎。
10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
抗菌谱:窄,万古霉素类和杆菌肽主要抗G+,多粘菌 素类主要抗G-杆菌,但抗菌作用强,产生耐药性慢。
11
杆菌; 嗜肺军团菌; 支原体、衣原体等。 【机制】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
转肽作用及(或)mRNA移位,从而抑制蛋白 质合成。
23ຫໍສະໝຸດ 二、耐药性及其机制1956年出现耐红霉素的葡萄球菌,之后是链球菌。 1988-1989英国分离酿脓链球菌22.8%对红霉素耐
药。 西班牙酿脓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从1990年0.7%上
抗菌机制:万古霉素类作用机制为阻断细胞壁合成, 为快速杀菌药;多粘菌素类作用于细胞膜,杆菌肽抑 制细胞壁合成的脱磷酸化过程,为慢速杀菌药。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耐药菌株的感染,杆菌肽用于局 部抗感染。
不良反应:毒性较大,严重的毒性反应有万古霉素的 耳毒性、肾毒性;多粘菌素的肾毒性、神经系统毒性; 杆菌肽的肾毒性等。
胃肠道反应 肝损害,尤其是酯化物 偶见药疹和药热等
7
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 患者的轻中度感染,作为青霉素的替代药。
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概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有一个多元的内酯环,如:红 霉素和克拉霉素具有14元环,阿齐霉素具有15元 环,麦迪霉素和米欧卡霉素具有16元环。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抑菌药,通过与敏感菌的50S 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起到抑菌的作用。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14元环) 乙酰螺旋霉素
抑菌药
抗菌作用机制
不可逆地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 阻断转 肽酶作用,干扰mRNA移位,阻碍蛋白质合成 结合位点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相同 或相近
由于细菌与哺乳动物体内的核糖体不同,因而不 会对哺乳动物细胞造成损害.
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
1.靶位改变:这是细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主要 机制。位于质粒和染色体上的甲基化酶结构基因, 可介导合成甲基化酶,使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 23SrRNA上的一个腺嘌呤残基甲基化,使大环 内酯类不能与50S核糖体亚基的作用位点结合而 呈现耐药性。
2. 抗菌机理: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
3. 少用,主要用于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4. 毒性大: 肾 毒 性:如蛋白尿、管型尿 主要不良反应 神经毒性:如头晕、面部麻木、周围神经炎 变态反应:如皮疹、瘙痒、药热 其 他: 如肝毒性
小 结(一)
1. 红霉素在 胆汁 中浓度最高,主要经 胆汁 排泄 2. 红霉素抗菌谱的特点: 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
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药理教研室 刘建新
课 时: 1 学时 授课对象: 10级临床医学专业 目的要求: 1. 掌握红霉素及林可霉素抗菌作用,临床应用,不良 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 2. 熟悉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作用特点; 3. 了解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 生素及多肽类抗生素特点。
大环内酯类-林可类-多肽类抗生素
依托红霉素 也称无味红霉素,耐酸,口
服吸收好,对肝脏损害强于红霉素。
琥乙红霉素 无味,耐酸,能通过胎盘屏
障和进入乳汁。对肝脏的损害轻。
硬质酸红霉素 耐酸,口服后释放出红霉
素发挥作用。
在组织中的浓度明显高于血中浓度;不良反
应轻于红霉素。
口服吸收完全且迅速,不受进食影响。分布
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
特点:抗菌活性强于红霉素,对酸稳定,
克拉霉素 clΒιβλιοθήκη rithromycin٠抗菌谱> 红霉素,增加了对G-菌的作用,且强于红霉素;
٠不良反应轻。
٠半衰期是大环内酯类中最长者,每天用药1次即可;
٠口服吸收迅速、分布广泛、细胞内游离浓度高于同期血浆浓度约10~100倍;
٠对某些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
特点:
抗菌作用及机制
抗菌谱较窄:
对G+菌和部分G-菌有抗菌作用;
对某些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及立克
次体有良好效果;
对产生‐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和耐药金
葡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通常为抑菌药,高浓度时杀菌。
01
作用机制: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
02
50S亚基的靶位上,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03
٠14元大环内酯类阻断肽酰基t–RNA移位;
厌氧菌等引起的口腔、腹腔、妇科的感染;
需氧G+球菌引起的呼吸道、骨及软组织、
胆道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为首选药。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轻度皮疹、药热
瘙痒,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
见黄疸和肝损伤。
〔药理作用及机制〕
4
杀灭G+菌作用强大,尤其对耐药的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有效。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菌机制
与大环内酯类相同,能不可逆性结合到
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不能与红霉素合用(拮抗)
耐药性
大多数细菌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存在完全 交叉耐药性,也与大环内酯类存在交叉耐药 性,同时,它们的耐药机制也相同。
交叉耐药:耐药性(Resistance to Drug)又称抗药性,系 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 ,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病原体对 某种药物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也可 显示耐药性,称之为交叉耐药(Cross Resistance),根据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以林可霉素(洁霉素)、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为代表
抗菌谱:
1.厌氧菌——最主要的特点: 包括梭状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类杆菌属、奴卡菌属及放 线菌属,尤其是对产黑素类杆菌、消化 球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 梭杆菌的作用更为突出。
抗菌谱:
2.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 链球菌具有极强的抗菌作用。 3.部分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 菌。 4.人型支原体和沙眼支原体。 对G-杆菌和肺炎支原体无效。
临床应用
①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口腔、腹腔和妇科 感染等。 ②治疗需氧G+球菌引起的呼吸道、骨及软组 织、胆道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 髓炎及关节感染的首选药。
耐药性特点:
1. 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易恢复。 2. 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①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
②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 ③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菌机制
抑制细胞壁合成
多肽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 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 变形死亡。
破坏细胞膜功能
多肽类抗生素能够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破坏细胞膜的完 整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泄,最终使细菌死亡。
临床应用
耐药性
由于多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独特,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因此对 于一些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具有较 好的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02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对厌氧菌有较强抗菌作用,且
对某些对林可霉素耐药的菌株也有效。
夫西地酸(Fucidin)
03
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尤
其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抗菌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起 始阶段,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建立监测系统,对抗生素耐药性进行监测,及时 发现并应对耐药性问题。
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
宣传教育
媒体报道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抗生素知识, 提高公众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
媒体应积极报道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问 题,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抗生素的使用。
提供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 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 的认识和意识。
抗生素的监管政策
限制抗生素的销售
通过药品监管部门对抗生素的销售进行严格监管, 限制非处方抗生素的销售。
定期评估和更新抗菌药物目录
由专业机构定期评估和更新抗菌药物目录,以指 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药理学课件37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
抗菌谱
主要针对需氧革兰氏阳性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针对需氧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 球菌等。
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抗菌作用
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如流感嗜血杆菌、 百日咳杆菌等。
临床应用
上呼吸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由需氧 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如扁桃体炎、咽喉炎等。
药物作用机制
这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大环内酯类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抗菌作 用,林可霉素类则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而发挥作用,多肽类则通过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 破坏膜结构。
药物分布与代谢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而多肽类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在代谢方 面,大环内酯类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林可霉素类则主要通过肾脏代谢,而多肽类通常不经 过代谢直接发挥药效。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还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 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抗菌谱
革兰氏阳性菌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 氏阳性菌具有强效抗菌活 性,包括葡萄球菌、链球 菌等。
部分革兰氏阴性菌
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如脑 膜炎球菌、淋球菌等也有 一定抗菌活性。
天然类
主要包括红霉素、麦迪霉素等 。
半合成类
通过结构改造得到的半合成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 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的延长因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还能改变细菌 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菌细胞内重 要物质外泄,引起细菌死亡。
在治疗其他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 如心内膜炎、败血症等,林可霉素类抗生 素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25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吸收少,故常制成肠溶片 及酯化物。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对胃酸稳定,口 服生物利用度高。 能广泛分布到除脑脊液以外的各种体液和组织; 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低。 主要经肝脏代谢(除阿奇霉素),经胆汁排泄, 有肝肠循环,胆汁中浓度高。 在酸性条件下容易破坏,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 较强,故治疗尿路感染时常需碱化尿液。 注:红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 的抗生素
分类:
红霉素 麦迪霉素 乙酰麦迪 霉素 乙酰螺旋 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地红霉素
第一代
第二代
抗菌作用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 对大多数G+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耐PG的金 葡菌和MRSA也有一定作用。 对部分G-菌(军团菌、弯曲杆菌、百日咳、流 感杆菌)也有良好作用。 对厌氧球菌有效;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 体也有抑制作用。 第二代特点:抗菌范围扩大(克拉霉素:对幽 门螺旋菌有效),对G-菌和某些衣原体作用明 显增强。
细胞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胞浆内阶段:可被磷霉素破坏 胞浆膜阶段:可被万古霉素破坏 胞浆外阶段:可被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破坏
临床应用:仅用于严重G+菌感染,特别是
MRSA、MRSE和肠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心内 膜炎、骨髓炎、呼吸道感染等。口服治疗伪膜 性肠炎。
不良反应
红霉素(erythromycin)
常用剂型: 乳糖酸红霉素 静脉滴注给药 依托红霉素 硬脂酸红霉素 口服后在肠中释放出红霉素 琥乙红霉素
其他:眼膏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
克拉霉素
1. 抗菌活性强; 2.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不受进食影响; 3. 分布广泛且组织中的浓度高; 4.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此药首过消除明显。
阿奇霉素
1. 抗菌谱广,对G-菌有作用; 2. 口服吸收快、组织分布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细胞内游离浓度高,t1/2长达35~48h,为大环内 酯类中最长者; 3. 不良反应轻,肝肾功能不良者可以应用。
❖ 酸性条件下易被破坏,碱性条件下抗菌作用增强 ❖ 肠溶片或包肠溶膜或制成酯类及酯化合物的盐类
1. 体内过程: 不耐酸,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强;分布广,不易透过 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组织浓度较高,血药浓 度低(痰,皮下,胆汁中>血液)。 2. 抗菌机制: 作用于50S亚基,抑制转肽作用及mRNA移位。
15元环
阿奇霉素
16元环
麦迪霉素 螺旋霉素 乙酰麦迪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1. 第一代 20世纪50年代 红霉素 2. 第二代 20世纪70年代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 3. 第三代 21世纪初
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
一、抗菌作用及机制
1. 抗菌谱较窄; 2. 第一代主要对大多数G+菌、厌氧球菌和部分G-
三 药代动力学
1. 吸收,红霉素不耐酸,新药可口服。 2. 分布,广泛分布到除脑脊液以外的各种体液和
组织。 3. 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并能通过与细胞色素
P-450系统相互反应而抑制许多药物的氧化。 4. 排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聚积
和分泌在胆汁中,部分药物经肝肠循环被重吸 收。克拉霉素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替考拉宁(壁霉素) ❖ 分子结构、抗菌谱、抗菌活性、作用机制与万古
霉素似。 ❖ 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万古霉素。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
一、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1.氨基糖苷类:庆大毒素、妥布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2.β-内酰胺类: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头霉素、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白霉素(吉他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4. 酰胺醇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5.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6. 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林可霉素7.多肽类:比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8. 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9. 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10.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11. 多磷类抗生素:如磷霉素12. 喹诺酮类抗生素:第一代典型代表药物--萘啶酸;第二代典型代表药物—吡哌酸;第三代喹诺酮的氟喹诺酮类基本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托氟沙星、替马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那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阿拉沙星等;第四代喹诺酮: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二、头孢菌素的分类(1)第一代头孢菌素常用药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等。
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包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及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有抗菌作用。
口服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主要用于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如气管和支气管急性炎症)、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关节及妇产科感染。
注射用头孢唑林广泛用于中度感染和敏感菌的严重感染。
(2)第二代头孢菌素常用药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克洛等。
作用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阳性球菌和流感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因第二代头孢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等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故被称为广谱抗生素)。
常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枸椽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胆道、肠道尿路及软组织、骨关节、妇产科感染。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 一、抗菌作用及机制: 抗菌谱:似青霉素G (多数G+杆球菌、 G-球菌、螺旋体、厌氧菌)
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首选 新型大环内酯类增加和提高了对G-菌的活性
抗菌活性:抑菌、高浓度杀菌
抗菌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于核蛋白体50s亚基,抑 制转肽酶。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与大环内酯类相同或相近 的结合点,故合用时可能发生拮抗作用,也易使细菌产 生耐药。
10
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
【抗菌谱】对青霉素G耐药菌和红霉素耐药菌敏感 【作用机制】同红霉素 【体内过程】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穿透力强,主要在肝肾代
谢排泄。 【临床应用】主要治疗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
性支气管炎急性加剧(AECB)、急性上颌窦炎(AMS)、扁桃体炎、咽炎等)
【不良反应】较少且为轻中度,最常见的是腹泻、恶心、头
低
临床应用
厌氧菌感染,包括脆弱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口腔、腹腔和妇科感染。
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首选 G+球菌感染。治疗需氧G+球菌引起的呼吸道、骨
及软组织、胆道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14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长期用药也可引起二重感染、 伪膜性肠炎
晕和呕吐。
11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林肯霉素) 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氯林可霉素,氯洁霉
素)
12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抗菌谱
与红霉素相似,但肺炎支原体例外不敏感
主要特点是抗厌氧菌能力强
对需氧G+菌(球)有显著活性,对部分G-球菌、人型支 原体、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