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20】【321】【322】【323】【324】【32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20】【321】【322】【323】【324】【325】

展开全文

【32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十九。枳实五枚,炙厚朴半斤,去皮,炙大黄四两,酒洗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令一两沸,分温再服。一服得利,止后服。

陈修园:少阴上火下水,其病有水与火之分,其治若焚与溺之救。请先论君火之亢:少阴病,得之二日,合阳明之燥化,

又交于少阳主气之三日,不能合阴阳二枢以外转,反合君相二火以内焚。其证口燥咽干者,君火炽盛,水阴枯竭也。急下之,上承热气而下济水阴,缓则焦骨焚身,不可救矣,宜大承气汤。

黄元御:少阴之经,循喉咙而挟舌本,燥土克水,阴液枯焦,故口燥咽干。肾水被烁,故当急下。此与阳明发热汗多章义同。

此下三章,皆少阴负趺阳之太过者。少阴固宜负趺阳,而负之太过,则肾水涸竭,亦必至死,故急下阳明,以救少阴。少阴三承气证,即是阳明急下三证,以其伤在少阴,故又列之少阴篇中,实非少阴之本病也。

刘世祯:急下之证,惟见于阳明、少阴二经。盖病在阳明,亡脉外之津液,所攻在糟粕之实;病在少阴,枯脉内之精血,所泻在强阳之亢。旧释于脉内、脉外分辨阴阳之义不能究明,遂于两经下证,亦混同难以审析。盖阳明下证,当发热、汗出、口渴、唇枯、舌枯;少阴下证,当发热于内,外时热而时厥,身必无汗,以脉气内陷,则孙络不能输津外通腠理,故在阴不得有汗,至其病机之变,仍以胃燥为本,以胃燥则伤脾精,脾精竭而枯燥,则伤肾水,故发病在阳明,受病在太阴,病归在少阴,所谓土克水之义者即此。大抵凡急下之证,或当下而迁延失治,初见津液越出,继而津液已竭,则邪热内陷,灼及脉内精血,燥胜水涸,未有不转归少阴证者。

少阴急下之证,共示三变,邪有上下分攻之异:,本条乃火炎土燥上乘之候。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此为胃火炎上而灼肺金,金枯不能生水,则水绝其源,源绝其涸可立而待;胃实内陷能令水涸,口燥咽干,肾液有立竭之象(口燥咽干四字宜重看,肾液上行即为唾津),脉当数大而实,不急下则金水二藏俱绝矣。外候当时而躁烦,时而欲寐,宜大承气汤急荡其热,攻阳明即以救少阴之水涸也。【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二十。用前第十九方。一法用大柴胡汤。

陈修园:《难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肾之前肝也。少阴病,自利清水,乃水印不能上济而惟下泄。且所泄者止是清水,与清谷不同,其色纯青,乃肝木之色。火得木助,一水不能胜二火也。心下为土之位,土受木克必痛。少阴证以口中和、口干燥为辨寒热之金针。而此口干燥者,为火盛水竭无疑矣,亦当急下之,救垂竭之水而遏燎原之火,宜大承气汤。

此少阴之水阴为木火交煽而烁竭,虽既利之后亦宜再利,通因通用也。然自利止是清水,可知水愈去而愈结,仍是通因通用。

黄元御:肝主疏泄,故见自利。青为木色。厥阴之经,布胁肋而贯膈,脉循心下,经脉燥急,故痛作焉。厥阴之经,循

喉咙而环唇,风动津耗,故口干燥。燥土克水,水涸则木枯,木枯则风动,肾水愈消,更当急下。此与阳明目中不了了章义同。

刘世祯:此邪结于中而上下分攻之证。所谓色纯青者,乃浅绿之色,盖相火迫胆气外溢,水去而糟粕不去,后贤所谓热结旁流者是也。心下痛者,肝邪乘心之证,胃实而浊气内陷,肝络横塞,相火内炎,浊气乘心,故为心下结痛,非由胃中糟粕之积。此少阴、厥阴合病,以厥阴主阖太过(今生理家谓动物之肉食者胆汁黄,草食者胆汁绿,人类兼食动植,故胆汁色青。胆汁出于肝,肝气盛则生胆汁多,胆汁入肠,促肠之蠕动而下利,可以参证经旨),脉象当弦大而急沉,宜大柴胡汤双泻胆胃之邪。所以病属少阴者,以邪陷脉内,具少阴外证故也(即上无汗而发热在里诸证)。

【322】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二十一。用前第十九方。

陈修园:少阴病六日,交于七日,又值太阳主气之期,其病当由阴出阳而愈矣。乃君火之气,不能从枢而出,竟陷于太阴地土之中,以致腹胀不大便者。《内经》云:暴腹胀大,皆属于热。又云:一息不运,则针机穷者此也。不可不急下之,以运少阴之枢,使之外出,宜大承气汤。

【述】此论少阴君火枢转不出逆于地中也。

黄元御:脾病则陷,陷则脐以下胀,胃病则逆,逆则脐以上

胀。太阴之腹胀,则湿盛而便利,阳明之腹胀,则燥盛而便结,腹胀而不大便,是阳明燥盛而烁脾阴也。燥土克水,水涸而脾精枯槁,戊己合邪,以临残阴,水愈不支,更当急下。此与阳明发汗不解,腹满痛章义同。

急下之三证,三阴俱伤,非第少阴,而悉属之少阴者,《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水者,脏阴之根本也,故五脏亡阴之证,皆属之少阴。

刘世祯:此火炎土燥而下攻之候。乃胃阳过亢,热不得越(以无汗故也),内陷脾络,灼及肾阴。发病在阳明,受病在少阴,正土燥克水之义。脉象当沉紧而实。腹胀痛,发热于内,外证无汗,大便不通,宜大承气汤峻攻热实。须知阳病下证失治即内陷少阴,至阴枯阳散,未有不神昏躁扰,脉转数散而死,急下即以救阴精之绝。假令迁延贻误,邪胜正夺则下已无及,不下亦死,此师所以独著急下之例。但即就少阴下证而论,同一急下而病情各殊,脉象亦别,乃治法则同归一贯,则知平辨之妙,独在知源而已。

【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方二十二。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陈修园:少阴先天之气发原于下而达于上。少阴阴寒之病,

脉沉者,生气衰微不能上达也。急温之,以启下焦之生阳,宜四逆汤。

【述】此言少阴之气不能由下而上也。脉沉而四逆、吐利、烦躁等证,已伏其机,脉沉即宜急温。所谓见微知著,消患于未形也。

黄元御:阳消阴长则人衰,阳虚阴旺则人病,阳绝阴孤则人死。阳盛于火,阴盛于水,火性浮而水性沉。少阴水脏,病见沉脉,则经阳卸事,脏阴司权,死机攸伏,法当急温,宜用四逆。迟则水动寒作,死证蜂生,温之无及矣。

肾水有泻而无补,凡人之死,死于水寒之盛也,仲景《伤寒》,少阴但有泻水补火之法,而无泻火补水之方。其余六经,以及《金匮》杂证,泻火则有之,补水则未有。后世庸愚妄缪,乃有泻火补水之法。俗子腐生,群而效之,著作纷纭,以为天下万世祸。今日遂成海内恶风,江河日下,不可挽也。

刘世祯:上既举少阴病热亢急下之条,兹再示少阴病寒胜急温之例。既冠以少阴病,则脉微或细而病情欲寐可知。三阴之脉当从沉见,但有时亦不至全沉,如少阴中风之例,惟决无太阳浮在皮毛之象。今独著脉沉几字,则知必重按始见,入多出少,脉体既微,脉势又陷,既无吐利四逆之候,亦当急温以救阳脱。四逆汤正少阴寒胜之主方也。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