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知识讲解
全血细胞减少鉴诊.ppt12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全血细胞减少是血液病中较常见的实验室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贫血、出血及感染。
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见表1),及早明确病因是进行合理及时治疗的关键。
如能抓住各种疾病的本质,认真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再配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鉴别不难。
现将六种常见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临床和血液学特征分别叙述如下。
表1 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略)1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临床上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
再障的诊断标准:①全血细胞减少伴有相应临床表现,有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及反复感染;②网织红细胞减少<1%,绝对值<5万/mm;③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④骨髓检查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须有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而骨髓非造血细胞成分增加,易见“非造血细胞团”;⑤骨髓活检示造血细胞减少;⑥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血清铁增高。
临床上能查出病因者称继发性再障.以区分于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再障。
在继发性再障中,药物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半数以上,而氯霉素为最常见,其次为保泰松。
据报道服用氯霉素再障的发生率要比未用此药高13倍,它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常于用药后半月至1月出现症状,预后差,死亡率高。
近年来对于肝炎后再障的报道日益增多,它有两种临床类型:A型占绝大多数,男性比女性及青年比中年多见,多数病例在肝炎后10周内出现再障症状。
再障的发生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无关,肝炎程度一般比较轻.而一旦发生再障则病情重,预后不良。
B型占少数,常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一般肝炎后1~25年才发病,发病年龄较大(40.5岁),骨髓多呈再生低下,生存期比A型长,平均再障后存活2.4年,乙型肝炎抗原可阳性。
2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简称:PNH):是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临床以发作性睡眠时加重的血红蛋白尿及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其基本病变是获得性红细胞膜缺损。
全血细胞减少
PNH
为良性克隆性疾病,可以和AA互相转化, 罕见于小儿。 CD55-DAF,红细胞膜表面加速衰变因子 CD59-MIRL,反应性溶血膜抑制物
CD55、CD59经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连 接在细胞膜上,PNH时,GPI缺陷引起RBC膜上 CD55、CD59缺乏,通过流式细胞仪可检测。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小儿全血细胞减少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
血液科--陆叶 LOGO
Company
内容
1. 概念 2.疾病分类
3. 诊断和鉴别
一、概念
• 全血细胞减少 即外周血三系细胞,WBC(包括中性粒 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RBC/Hb、Plt 数值至少连续两次减低为特征的一组 常见的临床综合表现。 • 通常Hb<90g/L WBC<4.0×109/L Plt <100×109/L
又称为溶血再障危象,多见于各 种溶血性贫血,其发生与VB19感染有关, 多呈自限性经过。 个别会有药物和感染的明确诱因, 如病毒或(志贺氏菌)细菌性腹泻,治 疗甲亢的药物他巴唑等引发。 网织红细胞甚至为零,骨髓三系减 少但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及相关性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A:1)全血细胞减少; 2)肝脾不大; 3)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低; 4)骨髓增生减低,两系或三系减少, 如增生活跃,巨核细胞一定减少; 5)除外其他疾病。 SAA:有下列两项者--1)中性粒细胞(ANC)<0.5×109/L; 2) Plt <20×109/L; 3) 网织红细胞计数绝对值<20×109/L; 4) 骨髓有核细胞占造血面积<25%。
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为血液科医生,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遇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除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查体外,需注意和全血细胞减少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如是否存在贫血、出血、发热、巩膜黄染、胸骨压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等。
其次常规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HgB含量、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比例和绝对值、骨髓穿刺、活检及染色体基因检测,同时需要注意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
然后根据病情明确是否需要其他特殊检查如胃肠镜、PET/CT等。
最后综合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全血细胞减少应注意以下疾病的可能:01、再生障碍性贫血(AA)AA典型表现为外周血三系均减低,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一般无脾肿大,骨髓多部位穿刺显示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非造血细胞增多。
0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主要特征为骨髓无效造血造成外周血一系或多系减少,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一系以上病态造血,且有转化为白血病的风险,需进一步行骨髓活检染色体基因明确诊断。
0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PNH是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常与睡眠有关,部分患者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临床表现有黄疸、脾大、贫血。
主要鉴别点为PNH患者Hams试验、糖水试验及Rous试验常呈阳性,检测红细胞、粒细胞CD55、CD59缺乏。
04、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多由药物和感染诱发,起病多伴高热、贫血较重,进展较快。
骨髓增生多活跃,以红系减少明显,片尾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
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自限性,脱离危险因素接触并经充分支持治疗后2-6周可恢复正常。
05、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大多患者表现外周血细胞增多,而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容易出现三系减少,易误诊为AA或MDS,但急性白血病常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涂片常可见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可见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
全血细胞减少(三系减少)病例讨论(鉴别诊断思路)课件
7.低增生白血病
1. 全血细胞减少,少见白血病细胞 2. M2b,M6,M3多见 3. 骨髓增生减低,见原粒,原单,
原淋增多 4. 可有白血病的浸润现象,胸骨压
痛,肝脾肿大
8.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要点
1. 组织细胞恶性疾病 2. 起病急进展快,往往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3. 高热、贫血、出血,肝损害明显 4. BM可见到异常组织细胞,需多次穿刺 5. BM中有噬血现象 6. 肝脾淋巴结或其它受累组织中可找到组
酷似再障 3. 网红为0或显著减少 4. BM增生活跃或降低,但红系明显受抑 5. BM中可见巨原红细胞 6. 预后较好
血液病例讨论
—— 全 血 细 胞 减 少 的 诊 断 和 鉴别诊断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 贫血性疾病 • 肿瘤性疾病 • 出血性疾病
贫血性疾病
• 缺铁性贫血(IDA) •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A) • 溶血性贫血(HA)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 骨髓病性贫血 • 遗传性贫血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线 索分析血液系统疾病
诊断思路
有时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恶性淋巴瘤 • 骨转移性肿瘤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缺铁性贫血 • 肾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
黄疸
有
无
巨幼贫 PNH
低增生 白血病 造血停滞
恶组
再障 MDS 脾亢 骨纤
毛白
肝脾肿大
停滞等 6. 一般的抗贫血药物无效
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病人 的 RBC 膜 对 激 活 的 补 体 异 常 敏 感 , 临 床 上 表现为慢性血管内溶血性和与睡眠有关的、 间歇发作的血红蛋白尿,常伴有全血细胞 减少和血栓形成。
全血细胞减少鉴别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鉴别分析全血细胞减少(bone marrow failure)是指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系统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
全血细胞减少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药物和化疗、放射治疗、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全血细胞减少较为罕见,但其临床表现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对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分析至关重要。
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贫血、出血和感染。
贫血的表现有疲乏、乏力、气短、心悸等;出血的表现有皮肤、口腔、鼻腔、消化道等出血,表现为瘀血、鼻血、呕血或黑便;感染的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骨髓抑制等症状。
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复杂,首先需要排除药物和化疗、放射治疗、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暴露史。
药物和化疗、放射治疗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一般为暴发性,发病较急,了解患者是否接触过这些暴露因素非常关键。
感染通常引起白细胞减少,但也可能同时伴随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通过免疫学检测来鉴别,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
要进一步鉴别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询问时,需要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性疾病,如先天性再障(例如Fanconi贫血、先天性巨赤细胞贫血等)或骨髓衰竭综合征(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体格检查方面,需要注意观察皮肤和黏膜颜色、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对于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分析非常重要。
首先,血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全血细胞减少的类型和程度。
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包括骨髓穿刺检查、染色体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骨髓穿刺检查对于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鉴别非常重要,可以了解骨髓中各类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全血细胞减少(三系减少)病例讨论(鉴别诊断思路)
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 病人 的 RBC膜对激活的补体异常敏感 , 临床上 膜对激活的补体异常敏感, 膜对激活的补体异常敏感 表现为慢性血管内溶血性和与睡眠有关的、 表现为慢性血管内溶血性和与睡眠有关的 、 间歇发作的血红蛋白尿, 间歇发作的血红蛋白尿 , 常伴有全血细胞 减少和血栓形成。 减少和血栓形成。
·毛发 ·牙龈 ·肝脾
·指甲
实验室检查
常规: 常规:血,尿,粪 血象:一系减少或二系以上减少, 血象:一系减少或二系以上减少,细 胞大小,形态, 胞大小,形态,异常细胞 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例, 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例,细胞形 异常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态,异常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铁染色 特殊项目
特殊项目检查
◆肝肾功能,电解质 肝肾功能, 肝肾功能 ◆铁蛋白,血清铁 铁蛋白, 铁蛋白 ◆VitB12,叶酸 , ◆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查 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查 ◆珠蛋白 珠蛋白 ◆免疫球蛋白电泳 免疫球蛋白电泳 ◆淋巴结活检或穿刺 淋巴结活检或穿刺 ◆特殊部位的活检或穿 特殊部位的活检或穿 刺 ◆出凝血检查 出凝血检查 ◆PAIgG,PAIgA, , , PAC3 ◆流式细胞仪,CD系列, 流式细胞仪, 系列 系列, 流式细胞仪 CD59,CD55 , ◆X线,B超,CT 线 超 ◆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电镜 电镜
有时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恶性淋巴瘤 • 骨转移性肿瘤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缺铁性贫血 Nhomakorabea 肾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一组综合征,可以是血液病或非血液病
发病机理
造血干细胞病变
造血原料不足
全血细胞减少
血细胞破坏过多
病态成分在骨髓中浸润
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病因
•
•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
溶血性贫血合并再障危象
噬血细胞综合征
•
•
低增生性白血病
坏死性淋巴结炎
•
•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脾功能亢进
全血细胞减少
各疾病的特点和治疗
(八)脾功能亢进
• 病因:综合征、多种原因所致(肝硬化、寄生虫、地中海
贫血、网状内皮系统疾病…)
• 特点:慢性起病,可有低热、出血性皮疹
脾肿大明显 在原发病基础上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有核细胞和三系均增生活跃
• 治疗:切脾术
治疗基础疾病
脾功能亢进贫血骨髓象
• 红系增生旺盛,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为主
•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
-7综合征/-8综合征 发热、贫血、出血表现 肝脾肿大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骨髓象
•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骨髓片中幼稚细胞约占12.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
• 诱导分化: 小剂量Ara-C 维甲酸 干扰素 糖皮质激素
• 缓解后争取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噬血细胞综合征(HLH)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09
骨髓见噬血细胞
• 噬血细胞胞体大小不一,胞浆丰富,胞膜清晰,核小偏旁,吞噬 有少量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等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
• 化疗
全血细胞减少诊断标准
全血细胞减少诊断标准全血细胞减少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药物不良反应、骨髓疾病、免疫系统异常等。
对于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样本,可以了解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等信息。
一般情况下,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以及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都可以作为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依据之一。
2.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的关键检查手段之一。
通过骨髓穿刺,可以直接观察骨髓内造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了解造血功能是否正常。
对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穿刺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如骨髓疾病、感染等,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3. 临床表现。
除了实验室检查外,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是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的重要依据之一。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贫血、乏力、出血倾向、感染等症状,这些临床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4. 病史调查。
对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曾经的疾病史、用药史、暴露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可能的病因,如药物不良反应、感染史等,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综上所述,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临床表现和病史调查等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临床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全血细胞减少,并找出可能的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讲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余润泉 众所周知,全血细胞减少症不是一个独立疾病,它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在某一侧面的共同表现。
按病理生理的不同,全血细胞减少症可分为骨髓生成障碍(包括骨髓增生减低及骨髓无效造血)及外周消耗过多两大类。
骨髓生成障碍可进一步分为非克隆增殖性疾病及克隆增殖性疾病,而后者又可分为良性克隆增殖及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
病因分类:(1)骨髓生成障碍性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减低及骨髓无效造血)[1]:①非克隆增殖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先天性、获得性(原发性、继发性[2])]、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巨幼细胞性贫血、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噬血细胞综合征(其中部分为克隆增殖性疾病);胸腺瘤[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结节病、肉芽肿性疾病、脂质贮积病、重症缺铁、铜缺乏症[5]、高锌负荷[6]、神经性厌食(长期饥饿);②克隆增殖性疾病:良性克隆增殖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恶性克隆增殖性:急性白血病(A 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浸润、毛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实体瘤骨髓转移、骨髓坏死[7](其中大部分由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引起,一部分为非克隆增殖性疾病,如严重感染、血红蛋白S病等)、低增生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8]。
(2)外周消耗过多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部分病例为骨髓生成障碍)[9]及其他自身免疫反应[包括Evans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 A)相关性血管炎[10]及骨髓移植后自身免疫反应[11]等];过敏反应、严重感染(相关性)、药物(相关性)(化学制剂、生物制剂)等;低温、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
从上述所列疾病虽然性质各不相同,但通过相关病史、症状、体征、外周血象、骨髓象、骨髓活检或辅以相关的特殊检查,绝大多数病例可得到明确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
❖ DC: blasts:leukemia, MDS, MF RBC teardrop cells, nucleated cells: MF
Answers
❖ 平素偏食,不食肉类和牛奶 ❖ SI, TIBC, TS, SF均正常 ❖ FA 14.5ng/ml, VitB12 72pg/ml(>150) ❖ BM: 大致正常?,部分RBC淡染区轻度扩大 ❖ CD55, CD59阴性细胞<RBC和中性粒细胞5% ❖ 溶血检查:(-)
❖ PCA-Ab (+), 内因子抗体(+)
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ncytopenia
Definition
Peripheral blood ❖ WBC<4.0×109/L ❖ Hgb<100g/L ❖ PLT<100×109/L
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8
❖ Blood biochemistry: Tbil↑IDbil:HA, MA LDH↑:HA, MA, malignancies
❖ Urine: Rous+: PNH UBG↑:HA Bil+: liver disease
Diagnostic procedure
-BM aspiration
❖ Cellularity ❖ G:E=2-4:1 ❖ Morphrology and ratio of different
myeloma, lymphoma ❖ Megaloblastic anemia(MA) ❖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 ❖ Myelofibrosis(MF)
全血细胞减少鉴诊PPT课件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急性白血病(A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骨髓纤维化(MF) 巨幼细胞性贫血(MA) 脾功能亢进 缺铁性贫血(IDA) 恶性组织细胞病(MH)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
40.3 13.6 13.1 12.0 7.6
7.2 5.1 5.0 4.3 ? 2.5
PNH是由于PIG-A基因突变 缺乏通过糖肌醇磷脂(GPI)连接 在细胞表面膜蛋白
16
4、PNH、PNH-AA综合症
PNH在发病机制中 存在骨髓功能衰竭的因素 (不同程度的骨髓功能衰竭是PNH发病的重要 条件) 约有20%~30%的PNH患者在PNH诊断前的明 显的AA病史 未使用ATG、CSA等免疫抑制剂冶疗的AA患 者约有5%转变为PNH 使用免疫抑制剂后转变为PNH患者可达30%
坏死等)
诊断明确(AL、 MDS、AA等)
诊断性治疗 (CSA观察2-
3个月)
诊断 不明 确
重复骨髓涂片 及活检,进行 遗传学、分子 生物学、免疫
学检查Βιβλιοθήκη 骨髓涂片 及活检骨髓涂片 及活检
诊断不明确 怀疑(PNH、 WM、重症 贫血)
诊断明确 (AL、 MDS、 AA、 HCL、急
性造血功 能停滞)
诊断 不明 确
8
消耗过多性疾病
脾功能亢进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他自身免疫反应 [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溃疡 性结肠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严重感染 药物(化学制剂、生物制剂) 非典型血栓性微血管疾病(TMA)
9
全血细胞减少在不同血液病中的分布
疾病
百分比%
相关特殊检查 CD55/CD59/铁 蛋白/单克隆球蛋 白/叶酸/vitB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方法。
方法根据骨髓细胞和细胞化学染色,骨髓活检,HGE染色及Gomori硬网蛋白纤维染色、铁染色后,用光镜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确定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
结果500 例患者通过综合分析可确定病因495 例,并发现前三位病因分别是:再生障碍性贫血200 例(4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0 例(22%),急性白血病40例(8%)。
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首先确定是否为血液系统疾病所致,排除了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因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造血系统疾病是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病因,也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鉴别诊断;方法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
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在血液学检查时出现的一种共同表现,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本文详细阐述了全血细胞减少类疾病的鉴别诊断。
1 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
1.1造血系统的难治性疾病
1.1.1AA是由于骨髓增生不良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
其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一般无脾肿大。
骨髓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空虚,以非造血细胞为主。
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组化染色碱性磷酸酶升高,有核红细胞PAS染色阴性。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1.1.2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尤其是伴骨髓纤维化的MDS及其中的难治性贫血,外周血常显示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可见幼稚粒细胞和畸形血小板。
骨髓增生多活跃,有两系或三系病态造血,巨幼样及多核红细胞较常见,中幼粒增多,核浆发育失衡,胞浆颗粒减少,可见核异常或分叶过多。
巨核细胞不少,淋巴细胞样小巨核多见。
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有核红糖元(PAS)阳性,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小巨核酶标阳性。
进一步可依据骨髓活检、染色体检查加以鉴别。
1.1.3PNH有时也表现为骨髓低增生,临床上与AA关系密切。
但PNH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大于正常,骨髓增生多活跃,幼红细胞增生较明显,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e)可阳性,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和蛇毒因子(CoF)溶血试验多阳性,红细胞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可检出PNH红细胞,N-ALP减少,血浆及红细胞胆碱酯酶明显减少。
1.2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
1.2.1AL特别是低增生性AL可呈慢性过程,肝、脾、淋
巴结肿大,外周血全细胞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应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象,可发现较多的白血病细胞,骨髓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1.2.2MH的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凶猛,发热为首发及常见症状,大多为不规则高热,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无效。
患者往往有白细胞减少,但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少数患者外周血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而外周血浓缩寻找异常组织细胞可以提高阳性率。
1.2.3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
1.2.4MM的特点是年龄偏大,有骨骼破坏,异常球蛋白增加,IgG、IgA、IgM、IgD、或IgE增加,骨髓中浆细胞(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增多,且有形态异常(双核、多核浆细胞)。
尿中出现B-J蛋白,全身骨骼X线提示穿凿样改变等。
1.2.5MF的特点是在纤维形成期也常表现为骨髓低增生和全血细胞减少,慢性病例常有脾肿大,极少数患者脾不肿大,外周血可见幼稚粒和有核红细胞,若合并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明显,骨髓穿刺多次"干抽",骨髓活检显示胶原纤维和/或网状纤维明显增生。
1.3造血系统良性疾病
1.3.1缺铁性贫血重症患者可全血细胞减少,且多为营养性,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均减低,骨髓细胞内外铁也减少,有引起缺铁的病因,铁剂治疗有效。
1.3.2巨幼细胞性贫血不论婴幼儿、妊娠期或老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中约有1/4患者可有全血细胞减少,根据病史、叶酸或维生素B12测定以及骨髓象的检查,很快可明确诊断。
1.3.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
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以及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的或继发性因素为特征。
骨髓检查除了失血引起的幼红细胞增多外,主要为巨核系有改变。
骨髓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有时正常,较突出的变化是巨核细胞的核浆成熟不平衡,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乏,胞浆中可出现空泡。
2 非造血系统疾病
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主要为急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及某些感染性疾病。
最常见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肝病患者除与全血细胞减少及脾功能亢进有关外,肝炎尚能引起一系列的血细胞破坏,也可引起多系列的血细胞严重损害,致全血细胞减少。
其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常明显活跃,约20%
患者骨髓中可见巨幼红细胞增多,酒精中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造血功能明显受抑,表现为骨髓有核红细胞有巨幼变,幼红、粒细胞胞质内有囊泡,以及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加,说明红系有病态造血。
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血液系统异常以贫血最常见,可能与产生自身抗体破坏了相应的血细胞有关,合并三系细胞减少时,结合骨髓象须与AA、MDS、AL等鉴别。
感染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与感染毒素对骨髓抑制或免疫功能紊乱对血细胞破坏增加有关。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有相似的临床及实验室表现,鉴别有一定的困难,但终因病种病因不同而有各自的临床特点、特异性的骨髓象表现及实验室特点。
因此,对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诊断时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进行认真而全面的体格检查,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骨髓穿刺、骨髓活检、染色体检查及溶血等相关检查,确定是否为血液系统疾病所致,排除了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因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特别是有关急、慢性肝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病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以便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 3 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1-3.
[2]王霄霞.俞康.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4,271,390.
[3]余润泉.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J].中华内科杂志,2004,41(10):790-792.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