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说课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说课稿

荆州市沙市第六中学梁吴芬

一、《爱莲说》教材研读

1.写作背景: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理学的奠基人,在中国儒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周敦颐自幼喜爱莲花,宋熙宁四年,周敦颐55岁任南康知军时,他命人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在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

2.《爱莲说》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蕴含着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下面分别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说。

从文言的角度读——文中有“蕃、濯、清涟、妖等重要实词,以及不同“之”的用法。

从文章的角度读——《爱莲说》的章法极为严密。开篇总提、张本;接着用菊、牡丹衬托;然后入题具体描写莲;接下来以物喻人引申出一层新意;最后用感叹的方式含蓄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格,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二、《爱莲说》的教学价值

1.从文本的角度

《爱莲说》是具有深刻影响和崇高地位的经典,同时它适合青少年阅读,能够满足塑造中学生文化人格和人文底蕴的需要,是应该精读的经典之作。

2.从教材编写的角度

部编本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双线组元”,即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爱莲说》被编在以“修身正己”为主题的第四单元。因此,应该让学生通过《爱莲说》的学习,感悟高洁人格,树立人生标杆,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3.从学生的角度

初一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知识储备较少,对于“莲”“菊”“牡丹”等的文化意义也不甚了解,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完成由“言”到“意”的转换,从而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莲的形象,欣赏莲的形象之美。

(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了解衬托的作用,理解莲所象征的君子之德。

(3)积累“菊”、“牡丹”、“莲”所象征的人格意义,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不愿像世人那样追名逐利,他要在污浊世间保持高洁操守。

(4)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四、教学设计

《爱莲说》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板块:

诵读,赏“莲花”之美

助读,明“君子”之德

析读,议“作者”之志

《爱莲说》教学的第一个教学板块是:(一)诵读,赏莲花之美,这一板块中,教师以“读”为主要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欣赏莲的形象之美。

【一读,正字音,明句读】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听名家的朗诵。

校正字音,疏通字词。

读音:蕃(fán)、濯(zhuò)、涟(lián)、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释义:蕃——多、染——沾染、濯——洗涤、清涟——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植——立、亵——轻慢、鲜——少

(设计意图:从文言的角度学习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渡:作者说水中的陆地上的花,可爱的很多,但是,他为什么“独爱莲”呢?莲有哪些可爱之处?

【二读,定重音,知形象】

(1)朗读描写莲的句子,并尝试标记朗读重音。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亭亭净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